感性与理性范例6篇

感性与理性范文1

昆德拉反感陀氏,不是因为其美学价值,而是因为其“氛围”。那是“一个一切都变成了情感的世界。换句话说,在那儿情感被提高到价值和真理的层次”。昆德拉回忆道,前苏联军队占领捷克的第三天,他驱车前往某地,路上遭到苏军的检查。事后,一个军官对他说,这一切都是一场误会,捷克人应当明白,苏联人是因为爱他们才来到这里的。这使昆德拉开始思考理性与情感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不能没有情感,但当情感成为价值和真理标准时,“最高尚的民族情感随时可以为最可怕的东西辩护,而内心充满抒情激情的人以爱的神圣名义犯下种种暴行”。昆德拉认为,将情感提高到价值层次的现象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从犹太教分离出来之时,模糊的爱的感情取代了明晰的律法,成为道德标准。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情感已被理性和怀疑精神、游戏精神和事物的相对性所平衡,从而成就了今天的西方。

俄罗斯却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启蒙理性,这使俄罗斯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不能保持平衡,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灵魂的奥秘:它的深刻和残忍。显然,昆德拉认为极权的根源与宗教式情感有关,正如他在另一处所说:“革命是抒情的。”多年后,这部剧作在国外出版,昆德拉在序中表达了对陀氏的看法,结果招致俄裔美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的激烈反驳。

布罗茨基撰文指出,昆德拉以政治立场代替文学批评,其指责也不符合历史事实。20世纪的极权暴行并不是以爱的名义,而是以理性、以历史的名义犯下的。而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西方理性都没有遇到过像在俄罗斯那样强烈的反抗。这一反抗“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又经历了国内战争和大恐怖的浴血,甚至迄今尚未结束”。

对陀氏来说,人是一个精神的实体,所以他小说的主旨是为人的心灵而战。他描写了人心在信仰与理性之间,在善与恶之间的摆动。今天,人们在高度赞扬理性时应当自问,理性是否对人能有真正的发现。这也正是文学的一个伟大主题,特别是陀氏作品的主题。由于昆德拉坚持从他的经验自我中得出的结论,拒绝一个更宽广、更丰富或更洞察的人的概念,他作品中那些“受伤的理性主义者”表明,他缺乏对人的复杂性的理解。

昆德拉看到了人类崇高激情所产生的灾难,他把这种激情称为“刻奇”(kitsch),认为抒情态度是人类境况不可避免的部分,对“生活在别处”的追求导致知识分子对极权的认同,最终表现为“由刽子手和诗人联合统治”的时代。而布罗茨基则看到了苏联极权的根源是西方理性,而非宗教情感。他指出,《群魔》及陀氏其他作品中那些极端的革命者都受到西方思想影响,是对西方理性的情感反应,从而证明了陀氏对时代的伟大洞察。

昆德拉没有分清他所批判的激情不同于里芬斯达尔的激情,后者的纳粹激情源于人的意志,而昆德拉所批判的激情却源于人对意义的追求,背后是现性主义的世俗救赎。但布罗茨基也没有分清哈耶克所说的欧陆建构理性与英美演化理性的区别。昆德拉维护的是演化理性,布罗茨基批判的是建构理性。前者尊重自发秩序,后者相信理性可设计出人间天堂。显然,他们的箭都没射准靶心。

这样的争论并非没有意义。昆德拉认为小说的精神是质疑的、多元的,它与极权的绝对思维毫不相容,而诗歌的精神则是抒情的、绝对的,历史上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都向往过革命,甚至热情讴歌过暴政。布罗茨基则捍卫了俄罗斯心灵,也捍卫了诗歌。而有关人的激情,他们的争论却远未穷尽。

感性与理性范文2

[关键词]《色・戒》;理性;感性;人性

《色・戒》虽写于1950年,但是却经过近30年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将这篇小说和其他两个小故事《相见欢》、《(浮花浪蕊》结集成《惘然记》出版。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然而“隔着三十年前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李安却完全不满足于陈述这个短小简单的文章,而用男性特有的眼光关注其中,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回味空间。影片排除了花哨的戏剧技巧,只是客观地讲个故事而已,没有观点,没有加入他自己的思想,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性的时空变幻。

30年心血凝成的一个简单的关于刺杀汉奸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轮廓在主旋律影片里出现过无数次,但经李安的打磨和电影声色的渲染,却泛出别样的光泽,“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抗战期间的上海,一个多事之秋,汪伪政府,一个是非之地,一群爱国青年,在原始的爱国理想推动下,救国成为必然,影片从一个女学生汉奸这个角度切入,人物的走向发生着微妙地变化,人性与阴谋相互纠结。影片中三个主要人物身上都被时代和感情烙着清晰的符号,映射着导演的初衷。

一、王佳芝――流年:情感的假想世界和感性的温存

学校话剧团的当家花旦,因为幼稚的杀人计划失去了女人宝贵的东西,“大家却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这其中的滋味岂能以一句“我傻。反正就是我傻”来安慰。与其说最后她沉醉于老易一闪而过变得温柔怜惜的眼神,不如说她甘愿在自己爱情的想象里找到一丝慰藉,影片模糊表现出的温暖的底色,一个女子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斗争后,找到似乎的爱情,色征服了戒,救了他人,毁灭了自己。女人是感性的动物,比男人更需要内心的踏实。纵观电影中的四年,在战争岁月的流年中,她最需要的其实是安全感,来自一个成熟男人坚实的保护。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王佳芝则总想要回到那座‘断背山’,却必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Brokeback,断的不是脊梁,而是从前。也许是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总之你倾注了所有感情想挽留他,但是做不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无法放下,也回不去的叫做“从前”的深山。

王佳芝在确定爱的一刹那想到:“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太晚了。”这一句“太晚了”,对于她,断的是惘然的爱情,面对的却是充满杀气的世界。

二、易先生――流连:感性的毁灭与阴谋的挣扎

因为王佳芝的主动在前,他有着逢场作戏的味道,长期的高压生活让他不可能相信任何一个人,然而他的冷酷残忍在王佳芝的人性面前慢慢退却,他认为这“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在日本会馆听《天涯歌女》流泪,她被枪毙后,一个人阴暗的背影,看着白床单的折痕,若有所失,这些细节似乎印证了这点。

在这些情感的外泄下,笔者所看到的是在阴冷的外表下人性一瞬间的进发。在电影里,王佳芝的唇印几次都留在了咖啡杯上,作为一名真正的贵妇是不可能用劣质口红而出现这种礼仪的失态的,特务出身的老易不可能不注意到这点,不可能不怀疑麦太太身份的真实性,但他还是愿意陪着她玩这场乱世的游戏。一个表面镇定冷漠,却深感疲惫而无奈的中年男人,和玲珑剔透的女人在一起时得到的愉悦,使他暂时忘却担惊受怕的疲惫而对她产生流连和人性的点点复苏。

电影的结局是由老易签了最后的处决书,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男女的情感,最终都抵不过尔虞我诈的人情世故和利益的权衡。在“男欢女爱”中,男人得到欢乐便是满足,女人则要得到爱情,这就注定了谁会在结束的时候更加受伤。

三、邝裕民――惘然:苍凉的绝望和人性的怯懦

一个“软弱”的爱国青年,牺牲所爱人的贞洁,去实现自己幼稚的爱国理想,对王佳芝想爱却没有行动,三年后找到她的还是将杀汉奸的任务交给她,自己的感情再次隐忍,后来知道有可能失去自己喜欢的人,面对物是人非的一切,跟到楼下吻住王佳芝,王佳芝推开,无奈而怨恨的反问: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

一句反问道出了多少辛酸,也从此表明事情超过了他的想象范围之内,她的心也已经不再属于他。如果他能早一些给她温暖与安慰,用自己的肩膀多担当一些责任,结局又将如何?李安抛弃了以往正面人物“高、大、全”的形像,融入了知识分子自身的软弱与自私,爱国欲望太激进,个人感情太懦弱,人物的被动和执著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只留下一个苍凉的绝望。

最后要被枪决的那刻,邝裕民的眼神到底表达了什么,是怜悯和同情,是愧疚的遗憾,还是不满的愤恨?虽未半句言语,却终得为这个故事画上无法承受却必须承受的结局。

感性与理性范文3

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惴惴不安,因为不同阶层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粮油价格上涨往往有复杂的市场因素,无论它是不是“恢复性上涨”。若是真正的“恢复性上涨”,那么在这个“利弊循环”中,农民就会从粮价上涨中得到实惠,不再是“谷贱伤农”之类。而相比于粮油的“显性涨价”,其实更厉害的是上学、治病、购房等方面的“隐性涨价”。有学者从积极的层面估计:“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上涨。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走向新一轮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或许,由是观之,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不是不可能。但学者的理性与百姓的感性往往不一定“同步”。早在去年年初,中国政府网一项调查就表明,本年度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中,“物价水平”就进入了前10位,可见普通百姓是希望物价波动不要太大的。

在经济层面,我们要预防“物价上涨的多米诺效应”诱发通货膨胀;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努力减少城市穷困阶层的“出血”,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出手,用看得见的手予以调节。

感性与理性范文4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有着两种不同爱情观的姐妹最终截然不同的爱情与命运,体现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作者鄙视那些表面上有感情而内心却冷漠的人,批判感情的虚伪与冷漠。但在爱情方面,作者却体现了自己对爱情充满理性化的价值观,不赞同那种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盲目追求的不理智行为,崇尚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婚姻和爱情。这样一种积极的理性化的婚姻爱情观,即使对现代女性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时的轰轰烈烈和冲动往往并不能换来长久幸福的婚姻和爱情,面对爱情,也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

    一、理性爱情的美满结局

    女主人公埃莉诺对爱情的态度是受到作者赞扬的。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埃莉诺有着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她看重的不是人的外表、地位和金钱,她认为真正的伴侣应该有内在的气质和真诚的心,她爱上了为人诚实坦荡的爱德华。但是,埃莉诺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她发现爱德华和露西已经早有婚约了,虽然十分伤心,但她却能够理智地克制自己,没有做出冲动和愚蠢的行为。最后,当爱德华被母亲和露西遗弃的时候,埃莉诺依然保留着对爱德华真挚的爱情,终于与他结成了伴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埃莉诺注重感情,但人的感情不能无限度地放任,要受到理性的制约,正是这种理性的爱情,让埃莉诺最终赢得了真正的幸福。作者赞扬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性化的真挚爱情,理性往往是女性最容易缺乏的,特别是当她们面对爱情的时候,更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迷失了自己。

    二、感性爱情的悲剧

    同埃莉诺形成对照的是她的妹妹玛丽安,玛丽安虽然聪明伶俐,但是她对爱情的认识过于感性,喜欢感情用事,相信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童话。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玛丽安比较注重外表,当忠厚的布兰登上校向她表示好感的时候,她却以貌取人,觉得布兰登年老貌丑,不是她的意中人。而轻薄公子威洛比却以自己英俊的外表骗取了玛丽安的芳心,不久,在热恋之中的玛丽安却被威洛比无情地抛弃了,在爱情上遭遇了挫折的玛丽安自暴自弃,几乎丢掉了性命。最终,在姐姐的鼓励下,玛丽安终于吸取了教训,学会理智地面对爱情了,嫁给了深爱她的布兰登上校。

    玛丽安爱情的挫折,正是作者给我们敲响的警钟,爱情和婚姻,不能只注重浪漫和外表,当爱情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不要一味地悲观绝望,要勇敢地追求真正幸福的婚姻。

感性与理性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 设计方法 感性 理性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perceptual and rational.

Key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method; emotion; rational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感性,就汉语构词法上讲,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感情性质的,感觉性质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与“理性”。

建筑是门社会艺术,建筑在保留建筑师的个人风格和地方人文情调外还是得依靠现有社会生产能力和技术作为保障,并无可避免的影响建筑美学、形式、材料、构造、尺度等问题。而且我觉得,建筑作为一种为人类服务的工具除了要满足该建筑应有的使用功能外(理性层面,合理的建筑布局,路线流程以及功能安排等等),还应满足人类情感上的需求(艺术层面,建筑美学,对人情感上的影响等)。建筑师应该是要对这些因素都驾轻就熟,理性和感性同为重要。只有当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才可能创造出最完美的建筑。

非理性的建筑是不安全的,甚至根本就不可行;非感性的,可能忽视了建筑使用价值中人的部分。不过广义的理性中应该包括了对人的体验感受的关怀,如果理性的定义如此,那么理性是更重要的。在建筑设计中理性主要体现于基础、结构、空间功能,特别是给排水、强弱电、暖通等待技术性强,一定以原理、作用为核心的为理性设计。更广义的理性,还包括人体工程、环境评估、建筑生命周期等等,自然也含有了人文、伦理等感性因素。而建筑设计中一般视为感性的,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设计者更多以情感意志为主,主要集中于表达感情,二是,设计主要注重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效果,如追求宏伟壮丽、追求高大威严的。

1.空间的感性、理性的存在性

空间的存在必有两个过程,即空间的创造和空间的体验。

空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所表现在大到宇宙的无极,小到每个自之间的空间。我们不能马上的正确地来定义它,但是空间的存在却是在我们身边客观存在的。

空间表现在其围合的特点上,可能是有形的围合或者是无形的围合。建筑师利用围合可以营造出内部的空间和外部的空间。内部空间具体表现在实体围合的空间是封闭存在式的,而外部空间具体白鹇在建筑与外部的大空间的关系。相比前者,这更属于开放式空间。我们设计出种种空间并营建彼此间的关系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这可能是一个空间营造者所应该具有的吧。

我们如何在空间处理上把握好感性与理性的度,使之不走向极端、不相争议,是我们所要探讨和解决的。空间按照符合功能要求分为适用空间,按符合审美要求的空间分为视觉或意境空间,按材料性和力学规律分为结构空间。

我们不难将适用空间与结构空间归纳到理性的空间。视觉或意境空间归纳到感性方面。理性主要表现在合理的尺度,材料的使用与表现以及材料在特性上对力学上的影响和导致因材料而引起的空间行的要求(限制)。而感官主要在人的感觉,是一个客观他性的表现,我们在艺术作品上的空间营造可能更能说明这一点,比如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旋律、曲调,每个人对其敏感度的差别,会形成人群中的个性喜好区域化。我们在空间的创造和空间体验上所在感性和理性的侧重点可能不相同。

只有当它围合的空间形成能够适应某种特定的功能要求才有存在的价值。

功能,做,为何之何而所做。我们做空间始终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功能提供范围内展开。从以前远古的单一的房间到现在的多开间的空间体系变化,对空间的高度感知。人们对空间从单一的理解慢慢向感性的精神空间转靠。

2.感性与理性的体验

我们在做一个设计的时候是一个: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我们起先对空间的构思,对效果的想法,然后根据材料的特性,通过对力学的分析,我们对细部的空间划分,到最后我们有回到了一个感性体验中来了。

我们在感性体验中,往往会忽视理性空间,而去关注那些奇异的感性空间。因为理性使我们生活融入其中。我们像是在走公式地遵循着理性的正常空间形式。这就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城市中,对那些普通居民楼早已司空见惯。我们住入其中是生活,我们的眼睛往往被那些诸如空间对比下的空间处理所吸引。因为它们破除了理性的单调性。我们似乎在其中会寻觅到与我们生活向背的主题,更或是油然而生的感情与冥想。

建筑的变革,就可能基于在对空间处理上的变革。我们在空间的处理上不再只是为了生活,可能更需要满足现代人类的异世界、异生活中感情愉悦的贪婪。

有人就会说,空间就只是在感性的层面上,其实不然。我们上面提到的感性空间都是在理性基础之上的。那又人可能会想,理性是不是会制约感性在空间上的自由表现,其实亦不然。理性与感性,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似乎更可以说是互利共生的,感性需要理性的理论基础,理性需要感性的点睛。往往在空间的理解上会有某一系列的极端现象。建筑空间与别的艺术空间形式不一样,我们不能像作曲家谭盾所形容音乐创作一样将空间如同游戏般的把弄。其在于建筑为人所造,为人负责。我们不能只为追求空间、形式的效果,而忘记了建筑真正的职责——为人所住。建筑空间有其局限性,我们要把他与艺术作品有着明确的界限。

3.空间为感知

空间于其中,必首其想,思维方式受诸多方式所影响,比方说历史背景、、色彩等等,而建筑师本身的感知在于其自身,他对空间功能的分析,使空间制造后能与空间感知者有着相同的心灵互通空间。如佛教或印度教的观念中相信世界的中央是一个高高隆起的实体;佛家会营造一个半封闭的密室便于思考、冥想,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为例,他为了表现东方文化对竹子的喜爱,利用竹子为主要的材料,利用竹子细长的特点,在楼梯处处理出深邃的空间透视,而在中厅的处理,他将竹节围合出一间通透的小空间,面朝远山,利用了理性的材料特性来营造了感性的参禅境界。

在历史文化上,中国建筑受封建社会制度和佛、道、儒家的影响,随之的一向上的“统一”——社会政治性、“秩序“——地理巫术性,表现在居室的等级、地理风水等等方面。

之前说理性的空间对与建筑是基础、是决定。而在建筑史上,感性空间则是一个主导传承的地位。建筑中寄予了历史、思想、文化,更是对推动历史文化进程起到决定作用。这种空间也许不单单是存现性,更是时间性的空间,作为一种精神,感性似乎全压倒了理性。

感性与理性范文6

一、音乐中的感性思考:音乐认识与弹奏体验的“品位”模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在音乐中的感性认识。我们通常把它认为是一种情感或感情的表达及欣赏者对音乐情感的认识。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中就说到:“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歌词和旋律,便觉得深受感动。有些音色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像微风一样轻抚我”说明了人们在“审美”初级阶段理性并没有发生作用,它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这具体表现为人们对音乐的一种情感与感情的反映。由此可见,音乐作品是以感性形象的具体性和生动性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也意味着接受者必须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它的情感与美,与其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共鸣,因为只有这样,接受者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全部魅力。在这种情形中,接受者将被作品吸引而不能有任何反思和有意识的记忆来中断和阻隔自己与作品亲密无间的直接交流。不可能用理性去思考什么,这也就证实下文中的感性是人们表达。体会。接受音乐美的重要部分。

从中国最具有代表的戏曲到中国的民歌再到中国民族乐器,仔细思考,中国的民族音乐更富感彩:中国的戏曲音乐历史久远,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经典文化,它是以传奇故事。民间史记作为材料,以各地区不同的方言和音乐作为腔调。来讲述故事。注重表现人物特征和内心情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唱腔“韵味十足”深受欣赏者的喜爱。中国的民歌极具地方色彩,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豪情万丈”都特别强调其中的“韵味”。“韵”是中国民歌的最大特点。中国的民族乐器更是多姿多彩,有人把它们加上了形象性的标题:如:“古琴:老者的感叹”:“筝:壮士的柔情”:“三弦:骑手的放达”;“阮:文人的温厚”:“琵琶:小家碧玉的絮语”……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联想趣味,让欣赏者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小泽征尔先生在听过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热泪盈眶,他说:“就仿佛一个压迫者在痛苦地对我倾述”,这也是民族音乐“韵”之所在。“韵”在中国音乐艺术中地位如此之高。什么是“韵”?

韵是余味,韵是意境。也就是情感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具体表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着眼于音乐性、线条感。在乐音音色的处理和音列的起伏中显出生命的律动和韵味。中国人特别追求那种余音袅袅,玩味不已的青年主义等。把它当作音乐最高的品质,幽婉深邃,韵味悠长。因此,中国的音乐更富感性色彩。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文化。

中国音乐的语法结构可以说“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如古琴演奏同一谱本形式可有不同打谱句法或奏法:说唱、戏曲中同一曲牌可有不同用法或唱法;一个音、两个音都可成为乐逗或短旬,乐逗、乐节、乐句等句法的处理和划分较灵活自由,可根据演奏、唱者的语句、语调、约定和具体交际环境而变化,节奏富于弹性。常用散板结构,音乐语法结构具有开放性。从这些都说明中国音乐是富有感性色彩的。

二、音乐中的理性思维:西方理性分析的音乐审美体验模式

在审美体验中。西方人首先关注的是“美是什么”,这是一种知识型的追问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关系,这种以认识以思维来把握,由思维的物化形态――语言所组成的一套明晰清楚且具逻辑性的概念系统表达出来。西方视理性(逻各斯)为人和自然的本体,而理性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所以。关于美的本体论的追问决定了审美体验的方式是由理性主义所决定的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

西方音乐家、作曲家作品书写的建构,其根本是数理逻辑分析的力法建构。并影响到审美体验模式。其实,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源头就起于古希腊,理性(logos)在古希腊就已经包含着“计算”的意思,著名的希腊史学家基尔克解释到:逻各斯的词根leg原来有“选择”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计算”的意思。而“尺度”、“比例”、“比率”不过是“计算”的条目,可见在古希腊思想中,logos本来就有“计算”的含义,并不是后人的妄为,至于从“计算”到“规律”。进而至现代的“理性”(rationality)原本只有一步之差。完全顺理成章。那么这样说来西方音乐更具理性化也是毫无意义的了。

上一篇暑假记事

下一篇感恩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