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动则不痛范例6篇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1

临床上我们发现颈肩腰腿痛的疼痛主要表现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松则痛、不顺则痛、不动则痛、不正则痛”几个方面;对此疼痛的治疗原理为“通则不痛、荣则不痛、松则不痛、顺则不痛、动则不痛、正则不痛。”因此颈肩腰腿痛治疗关键在于“通、荣、松、顺、动、正”。临床上我们以上述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颈肩腰腿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发病机制

“痛”:狭义指疼痛;广义上理解为不舒服的感觉,如局部疼痛、不适、恶心、胸闷、情绪不稳等。疼痛发病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不通、不荣、不松、不顺、不正、不动”。

1.1不通则痛“通”是指畅通,无阻塞,具体表现气血运行足、脏腑升降好、经络沟通畅。没有堵塞,可以穿过;有路到达;连接;传达。通过(从一端到另一端或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通畅(运动无阻)、通彻(贯通)、通行(在交通线上通过)。“不通则痛”指风寒湿、瘀血、痰浊等阻塞脉络或饮食阻滞六腑,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脏腑升降失调、经络沟通闭塞而引起的疼痛或不适。包括气滞痛、血瘀痛、痰食痛、寒痹痛、行痹痛、著痹痛等。

1.2不荣则痛“荣”即兴盛,荣华,是指营养、润养、濡养充足,又通“容”,指脸上的神情和气色,容光(脸上的光彩),再通“营”,养分、有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具体表现气血足,供养(氧)充足的意思。“不荣则痛”就是指因营养、润养、濡养不充分或血液循环不好,导致供养(氧)不足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的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包括气虚作痛、血虚作痛、气血两虚、肾虚腰痛等。

1.3不松则痛“松”跟紧相对,指松散(轻松舒缓)、松弛(不紧张)、松快(轻松愉快),局部舒松、全身轻松、心情愉快,《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湿热不攘,大筋短……短为拘”。“不松则痛”指局部或全身肌痉挛、情绪紧张或低落等引起的疼痛或不适,如肝郁胁痛。

1.4不顺则痛“顺”跟逆相对,指向着同一方向,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不顺则痛”则指经络流注阻碍或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次序紊乱,不能很好地行使顺畅职能而引起的疼痛或不适。《内经素问・厥论篇》“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如“骨错缝、筋出槽”。

1.5不动则痛“动”跟静相对,动作(全身或局部的活动与行动)、运动(体育活动)。“不动则痛”指缺乏必需的运动和活动或运动和活动不便或运动和活动时间不足,不能很好地锻炼身体、排泄废物,导致机体疼痛或不适。

1.6不正则痛“正”跟歪相对,指垂直或符合一般规律,正常(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不正”:①指骨错缝、筋出槽等运动系统软组织微小病变。②指不良的姿势导致脊柱、骨骼、肌肉等位置偏歪。③指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不正则痛”指由上述原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疼痛或不适。

2治疗原理

“不痛”狭义指没有疼痛,广义上理解为舒服的感觉(健康),如没有疼痛、局部不适、恶心、胸闷、情绪不稳等;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关键就在于“通、荣、松、顺、动、正”。

2.1通则不痛“通”指使用通的方法、技巧,以使气血运行足、脏腑升降好、经络沟通畅,对于经脉闭阻引起的就要舒通经络,对于六腑堵塞引起的就要通泻六腑,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就要活血祛瘀,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就要祛风散寒除湿。

2.2荣则不痛“荣”指使用荣的方法、技巧,以使局部组织营养、润养、濡养、供养(氧)充足;对于血虚引痛,以补血为主;对于气血作痛,以补气为主;对气血两虚引起的,就要补脾健胃,促进吸引;对于肾虚引起的,就要温补肾阳;对于肝虚胁痛,就要揉肝舒肝。

2.3松则不痛“松”指使用松的方法、技巧,以使肌肉松弛、全身放松、情绪舒畅;对于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就缓解痉挛;对于情志紧张引起的疼痛,就要舒肝解郁。

2.4顺则不痛“顺”指使用顺的方法、技巧,以使肌肉组织顺畅,恢复条理次序。对于筋出槽等引起的疼痛,就要用拨筋、拉筋等方法使筋归位。

2.5动则不痛“动”指使用动的方法、技巧,增加适当运动、活动。对于久坐办公室或伏案工作者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患者要适当做颈肩部、腰背部保健运动操;对于活动、运动时间不足的,就要增加运动时间或活动量。

2.6正则不痛“正”指使用正的方法、技巧,以使脊柱、骨骼、肌肉等位置正、不歪斜。对于骨错缝、筋出槽引起的就要用推拿按摩等方法,使骨复位、筋归槽;对于不良姿势或不良习惯引起的就要纠正学习工作姿势和生活饮食习惯。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3典型病例

3.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江西九江人,以“颈肩腰腿痛,伴四肢乏力3年,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查枕项部、C4-7棘突、I5-8棘突、L3-5 S1-2棘突、骼棘缘、臀部、肩胛骨外侧缘、肘关节外侧等双侧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15°,双下肢肌力2级,脊椎功能活动明显受限,脊椎功能活动时症状加重,外院颈椎MRI示:①C4-5、C5-6、C6-7椎间盘突出(中央型)继发同层面椎管狭窄。②颈椎退行性改变。肌电图示周围神经病变,均要求手术治疗。诊断:肌纤维痛综合征,予以河车路循经拔罐、艾灸、拉筋等综合治疗10 d。出院时查:枕项部双侧压痛(±)、C4-7棘突双侧压痛(±)、I5-8棘突双侧压痛(±)、L3-5 S1-2棘突双侧压痛(+)、骼棘缘双侧压痛(+)、臀部双侧压痛(±)、肩胛骨外侧缘双侧压痛(+)、肘关节外侧双侧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80°,双下肢肌力4级,脊椎功能活动正常,睡眠改善。

3.2讨论本患者全身广泛疼痛及四肢乏力为主,伴有睡眠障碍,诊疗过程复杂,经多家综合医院诊治,都以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损害为诊断,均要求手术治疗,患者因恐惧手术而到了我院康复治疗,我院以“颈肩腰腿痛”收入院。患者的疼痛表现以中轴骨(颈椎、胸椎、腰骶椎)疼痛为主,兼肩胛带及骨盆带,伴有四肢乏力、睡眠障碍,是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典型表现,用河车路循经拔罐、艾灸、拉筋等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本患者的疼痛表现复杂,中轴骨(颈椎、胸椎、腰骶椎)、肩胛带、骨盆带上下左右不能联络的痛表现为“不通则痛”; 腰骶椎痛(肾虚腰痛)、四肢乏力(血虚疼痛)表现为“不荣则痛”;长期局部软组织痉挛或因恐惧手术、睡眠障碍等精神紧张表现为“不松则痛”;患者因疼痛长期卧床缺乏活动或运动时间不足表现为“不动则痛”;患者椎间盘突出或长期软组织痉挛导致“骨错位、筋出槽”表现为“不正则痛”、“不顺则痛”。我们予以河车路循经拔罐、艾灸、拉筋等治疗,点面结合、刺激量大、作用面广、渗透力强,直接作用于病变的筋膜、经络,能缓解各种原因等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松则痛、不动则痛、不顺则痛、不正则痛”。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2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卒心痛”等范畴。其发病多与年老体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寒邪内侵等因素有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血、痰浊、气滞、寒邪阻滞心脉为标。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法,治以补虚、活血、化痰、行气、温通等,具体根据正虚或邪气孰轻孰重而以补虚或祛邪为主,但最终治疗目的均是为了通心脉。胸痹心痛病病位在心,“心主血”,赖心气以推动,气血以流通为贵,故治疗过程无不贯穿“通”法,故谓治疗胸痹心痛病“以通为补”、“以通为顺”。

1 病机略述

1.1正气亏虚,心脉不通:胸痹心痛临床上以“虚”居多,“虚”乃胸痹心痛之本,而本虚以心气虚为多,病久可气损及阴。《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景岳全书》指出:“凡人气血犹如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心之气(阴)亏虚,气血流动无力,停而为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致胸痹心痛。

1.2痰浊阻滞,心脉不通:《素问・经脉别论》:“食入于胃,浊气归心”。肆食膏粱厚味,内生痰浊,上犯心胸清旷之区,胸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而生胸痹心痛。

1.3瘀血阻滞,心脉不通:外邪、七情、正虚、外伤、久病等多因素均可导致瘀血阻滞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

1.4痰瘀互结,心脉不通:痰浊、血瘀均为阴邪,“同性相求”,易胶结缠绵,阻滞心脉,气机不畅,导致胸痹心痛。

1.5寒凝心脉,脉络不通:寒邪凝滞,心脉绌急,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

1.6心肝气滞,心脉不通:情志失调,心肝之气郁滞,血脉运行不畅而致心痛。

2 论治举要

2.1正气亏虚,心脉不通:患者因正气亏虚引起心脉不通,故治以补益正气为主,通过扶正而达到“通”脉的效果,亦是“通”法的体现,寓“气为血帅”之意。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炙甘草等。偏心阳虚可加用肉桂、制附子、桂枝等;兼心阴虚加用白芍、首乌、黄精、麦冬等。少佐川芎、鸡血藤、当归、丹参等,但活血药宜选一二味,不宜多选,且剂量不宜大。

2.2痰浊阻滞,心脉不通:治宜通阳泻浊、豁痰开结。可选用栝楼、半夏、薤白、陈皮、枳壳等。

2.3瘀血阻滞,心脉不通: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可选用丹参、赤芍、鸡血藤、当归、桃仁、红花、郁金、川芎、毛冬青、水蛭等。

2.4痰瘀互结,心脉不通:治宜活血化痰、通痹止痛,可选用栝楼、薤白、枳壳、丹参、红花、川芎等。

2.5寒凝心脉,脉络不通:治宜温通心脉为法,可选用桂枝、制附子、薤白、檀香等。

2.6心肝气滞,心脉不通:治宜理气通痹为法,可选用柴胡、枳壳、檀香、元胡、木香等。

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中医属“不通则痛”,总以痰瘀、寒凝、气滞痹阻心脉等标实多见,但亦有因本虚致痛者。因此临床上掌握辨别胸痛要点,对于运用“通”法治疗胸痹心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者多屑血瘀,宜用桃仁、红花、丹参、水蛭等;胸闷胁胀且有情志所致者多为气滞,宜柴胡、元胡、木香、枳壳等;闷痛且体胖者多属痰湿,宜用栝楼、半夏、郁金、石菖蒲、山楂等;隐隐作痛,动则加重者多属心气亏虚,宜用党参、北芪、炙甘草等;痛势急迫,痛时手足厥冷、冷汗淋漓者,属阳虚阴盛,宜用桂枝、附子、薤白、红参等。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3

1.去痛定与去痛片 去痛定是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果较杜冷丁(盐酸哌替啶)强,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绞痛、肾绞痛、胰腺炎及癌症等引起的剧痛。去痛片(索密痛),则属于解热镇痛药,对发热、神经性疼痛、头痛、偏头痛等有较好的作用。由于去痛定的镇痛效果很强,所以不宜经常使用,尤其是不能代替去痛片治疗轻、中度疼痛,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2.心痛定与安痛定 心痛定(硝苯地平),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及周围小血管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安痛定(复方氨基比林)则属于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月经痛等。

3.奋乃静与安乃静奋乃静是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障碍。安乃静,则是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偏头痛和月经痛。

4、消炎痛与消心痛 消炎痛(吲哚美辛)具有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及癌性发热。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则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各类心绞痛。

5.强的松与强筋松 强的松(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皮炎及眼科疾病。强筋松(苯丙氨酯)则是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背痛、四肢肌腱炎、韧带损伤、肌紧张痛及风湿性关节炎。

6.地巴唑与他巴唑 地巴唑是血管平滑肌松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他巴唑(甲巯咪唑)则是抗甲状腺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及甲亢患者的术前准备。

7.安定与安坦 安定(地西泮)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及抗惊厥药,也常用于抗焦虑、恐惧和治疗失眠。安坦(盐酸苯海索)则是抗震颤麻痹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8.利血平与利福平 利血平(利舍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及轻、中度高血压。利福平则是抗生素类抗结核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也可用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麻风杆菌引起的感染及沙眼的治疗。

9.痛可定与立可定 痛可定(卡马西平),是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也可用于抑制三叉神经痛。立可定(心脑舒通、乙氧黄酮),临床上则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

10.胃复安与胃复康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灭吐灵)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胃肠反流等。胃复康(盐酸贝那替嗪)则具有解痉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还有中枢镇静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胆石症。

11.左旋多巴与左旋米唑 左旋多巴(左多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炎后或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性帕金森病。左旋咪唑(左咪唑)则属于广谱驱肠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蛔虫、钩虫或两者混合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

12.麦苏林与回苏林 麦苏林(扑米酮)是较常用的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回苏林(盐酸二甲弗林)则是呼吸兴奋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解救各种传染性疾病及中枢抑制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

13.抗炎灵与抗痫灵 抗炎灵(抗风湿灵、氯芬那酸、氯灭酸)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等。抗痫灵(丙烯酰哌啶)则是广谱抗癫痫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14.万古霉素与曲古霉素 万古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肺炎、肺脓肿等。曲古霉素(发霉素、抗滴虫霉素)则对阴道滴虫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及阿米巴病。

15.增压素与增光素 增压素(加压素、血管紧张素酰胺、血管紧张素Ⅱ)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休克药,主要用于治疗外伤或手术后休克及全身麻醉或腰麻时所致的低血压等。增光素(酞丁胺)则是抗病毒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沙眼,也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扁平疣等。

16.胰岛素与胰液素 胰岛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伴有严重感染、外伤或需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胰液素(胰酶、胰酵素)则是促进消化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及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

17、卡巴胂与卡巴可 卡巴胂对阿米巴滋养体具有直接杀灭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及阴道滴虫病。卡巴可(氯化卡巴胆碱)则具有显著的兴奋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腹胀、尿潴留等病症,也可外用滴眼缩瞳和治疗青光眼。

18.可拉明与阿拉明 可拉明(尼可刹米)属于中枢兴奋药,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呼吸衰竭。阿拉明(间羟胺)则是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它能使血管收缩、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使血压回升,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及手术时出现的低血压。

19.脑复康与脑复新 脑复康,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症及脑血管意外所致的记忆、思维功能减退,对低能儿的智力提高、老年性痴呆及脑外伤引起的思维障碍也有一定的疗效。脑复新(吡硫醇)则具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震荡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和脑膜炎后遗症及老年性痴呆等。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4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心舒乐片 通脉灵片 临床观察

本研究以通脉灵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以评价心舒乐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凡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的Ⅰ、Ⅱ、Ⅲ级劳力型心绞痛或非劳力型心绞痛轻度、中度患者,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心电图检查具备下列中1项:①普通心电图阳性(包括在心绞痛发作的同时做普通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ST段下降≥0.05mV及/或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且深>0.2mV。②普通心电图正常,次极量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年龄18~70岁。症见胸痛,胸闷,心悸,舌质暗,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可纳入试验病例。

临床共观察本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心绞痛病人72例。其中治疗组36例,完成34例,脱落2例;对照组36例,完成33例,3例脱落。最终共完成临床试验67例。治疗组年龄39~69岁;平均55.88±9.72岁,对照组年龄38~65岁,平均51.73±6.79岁,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X2=4.562,P>0.05)。治疗组男11例,女23例;对照[LL]组男10例,女23例,两组患者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X2=0.033,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心绞痛病情比较:治疗组轻度4例,中度29例,重度1例;对照组轻度3例,中度30例,重度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心绞痛病情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u=0.00,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电图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以通脉灵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具体给药方法和剂量如下。治疗组:心舒乐片(0.3g/片),4片/次,每日3次口服。对照药:通脉灵片(0.77g/粒),5片/次,每日3次口服。允许合并使用的药物:硝酸甘油(规格:0.5mg/片)。试验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28天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结果

从表1看,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心舒乐片改善心绞痛的疗效优于通脉灵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做普通心电图检查,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18例为治疗前心电图有阳性(ST-T变化)改变者;除运动试验禁忌证外,两组患者均需做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其中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23例患者进行了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并且均为阳性。对其分别进行Ridit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前普通心电图、运动试验心电图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速效扩冠药物停减情况比较见表1。

随访:临床观察72例,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除5例脱落失访外,其余病例治疗前后均做了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其结果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临床使用安全。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胸痹之证有虚、实之分。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病因不外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胸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或偏实或偏虚或虚实夹杂。目前国内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活血法、理气法、化痰法、温阳法、补益法等。活血法是中医药当前治疗冠心病研究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多的法则。若情志内伤,则气机不利,“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病则血病”,故形成气滞血瘀,脉络瘀阻;若感受寒邪,则“寒邪客于经脉,血气不通”亦致脉络瘀阻,血运不畅;若久病正虚,鼓动无力,则血行滞缓而为瘀。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形成血瘀症,血瘀于心,心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胸痹。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因此其基本治疗原则离不开活血化瘀。心舒乐片经临床试验证明对胸痹(心血瘀阻证)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5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范畴。临床和试验都证明益气活血化痰方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内皮素(ET),维持ET/NO平衡,升高一氧化氮(NO),保护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笔者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常见病机,因此,益气活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治法。

胸中气虚、心血不足、血流失常,则胸中猝然而痛,发为冠心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虚,刻意强调“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责其极虚也”。“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揭示了胸痹本虚标实的病变实质。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亦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一系列对本病的记载。胸部为清阳所聚,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心为阳中之阳,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运行不止,环流不休,全赖心脏氧气的推动和温煦,正如任应秋先生所说:“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此,心发生病变首先是阳气方面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由此可知,本病的发病基础是气虚,而痰瘀等均由此派生而来,故病机特征是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本病由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单一因素痹阻心脉者故屈多见,但因寒痰、气瘀等病理因素可互相影响,故相互兼夹而致病者亦为常见。如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可致瘀;阳虚气化无权,痰浊内盛,阻遏气血运行也可致瘀;阳虚感寒,寒凝气滞,血脉不通亦可致瘀,不难发现,阳虚血瘀当属冠心病常见病机特征之一。瘀血一经形成即可阻滞气机条达通畅,导致气滞,又可影响津液的传输气化形成痰浊,而气滞可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进一步加重痰浊淤血,痰浊也可阻于脉中,妨碍血液运行,并可郁阻气机,使瘀血气滞进一步恶化,其中痰浊瘀

血皆系阴邪,易斫伤阳气,则虚者更虚,因虚致实,加剧了寒、痰、气、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至中老年以后,脏腑阴阳俱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孙思邈《千金药方》言:“人年五十以后,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五脏虚损中以脾肾两脏为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则心阳无以鼓动,不能化精生血,而心阴消损不补,以致营卫不足,脉道不充,血行不畅,心脉瘀阻,若水谷不化生精微而反成痰浊,肝之阴亏阳亢而脉细急,则脉道愈不利,心血愈亏乏,心脉愈阻滞。故而年老体衰,脏腑虚损是胸痹心痛的重要原因。脾、肝、肾、胃、肺等脏腑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均可累及心,而引发“胸痹心痛”。古籍中常有“脾心痛,肝心痛,胃心痛”等记载。

心不动则不痛范文6

可见凡是因为心气不宣,血脉不通畅,经络闭阻而致胸闷气喘,厥气心痛,心烦心慌,嗌干善噫,脘腹胀满,心痛引背(或痛窜左臂内侧),心脉沉弦(或紧、或涩)者,即为心痹。现代仪器检查,可得到血压、胸透片、心电图等有关心脏不正常的指标。

心痹与胸痹的异同

心痹与胸痹均为经络、血脉、气血闭而不通所产生的疾病,并且都可发生心痛的症状,所以说心痹与胸痹的病因、病机、症状均有相同之处。但胸痹主指胸中气血闭阻,经络、血脉不畅通而致的疾病,故胸痹轻者,仅有胸部气塞之症,重者才发生疼痛。胸中有肺也有心,肺主气,心主血,故胸痹重时,不但可产生心痛,而且也产生“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肺的病症,据此来看,胸痹比心痹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泛,更复杂。胸痹可以包括心痹,心痹不能包括胸痹,这又是心痹与胸痹不同之处。但再深入分析其证候,胸痹中有“胸痹心中痞气”、“胁下逆抢心”、“诸逆心悬痛”等,心痹中有“暴上气而喘”、“心痛引背”、“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等心肺相关联的证候。二者之严重者,均可发生真心痛这种“旦发夕死”的危证。据此又不难看出心痹与胸痹密切相关,不好截然分开,实属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病。从而我们可以体会到《黄帝内经》中只谈到了心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有关心痛的病证,关于胸痹只谈到此名,无症状描述。至汉代张仲景先师根据临床实践,密切结合《黄帝内经》《难经》诸经,才又提出了胸痹心痛之病,并且指出了治疗方药、辨证论治和随症加减的理法。

病因病机

导致心痹发生的因素很多,无论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脏腑诸病的传变转化等,都可发生心痹。但此证最多见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种。

气血虚弱、心阳不振 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血不荣心,心脉血少,心阳不振,少阴气逆,阳虚阴厥而发心痛。心为阳中之阳,居于胸中,犹如离照当空,天朗气爽,阳气敷化,气血宣畅,则体壮无病。若心虚阳气不足,心阳不振,则如云雾阴霾,气血不得宣畅,血脉受阻,脉不通而心痹心痛(其痛有的波及咽喉之处)。一般说,正气虚弱时,邪气常来乘之,故又须结合以下诸种因素,综合分析。

寒邪乘心、血脉不通 寒性凝涩,寒邪伤人,可使气血涩滞,血脉不通畅;心主血脉,不通则痛。

忧思伤心、气血郁滞 中医学所说的神明之心与血肉之心密切相联,分而言之可为二,合而言之则一。心主神明,过于悲忧、长久思虑则伤神;神伤则心虚,虚则邪易干之,致气血郁滞而发心痹。证之于临床,确有不少人,因过喜、过忧、过悲而发生心脏病。还有的心脏病人,因过喜、过忧、过悲而猝死。

痰浊积滞、脉道涩阻 膏粱厚味,油腻醇醴或体胖湿盛,易生痰浊;痰浊上犯,阴乘阳位,阳气不布,血脉痹阻;不通则心痹疼痛。我们从张仲景先师治疗胸痹心痛的方药中,也常看到用瓜蒌、薤白、半夏、橘皮、茯苓、枳实等降化痰浊之品,从而也可领悟到痰浊阻滞亦为心痹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还须注意的是,厚味入胃,胃属阳明,其性炅热,内生之痰浊,有的从阳化热,而形成痰热浊火,上蒙心窍。心窍不利,脉道涩滞,也可发生心痹疼痛。

久病入络、瘀血阻滞 跌打损伤,努责过度,食饮过热之物,急愤大怒,均可使人产生瘀血;久病不愈,也可因邪气深入血络而产生瘀血;或患血证(呕血、便血、咳血等)后,也可产生瘀血。

饮食壅滞、积气上逆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可见胃与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故纵恣口腹,暴饮暴食,或中虚食滞,痞壅难消,胃失和降,积气上逆,虚里失畅,宗气不行,心血受阻,脉道不通,心气不得宣行而发心痹,出现上腹及心胸疼痛。所以临床上遇有胃痛呕哕,心胸痞塞堵闷之症,须详加辨认是否为心痹,切勿误诊为胃脘痛。

主证与脉舌

临床上进行辨证论治,首先要注意抓住主症和舌、脉的变化。

主症 胸闷,心跳,气短,咽干,嗳气,心胸疼痛,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左臂内侧沿心经路线窜痛。见此证候,即可诊为心痹。再结合舌诊、脉象和虚、实、寒、热、痰、血、食积等证,四诊合参,进行辨治。

舌诊 心痹者,由于血脉不通畅,故可见舌质较暗。一般患者舌质无明显变化。有热象或阴虚者,可见舌质发红;瘀血所致者,可见舌有瘀斑。舌苔一般多为薄白。湿滞可见白厚苔;痰浊盛者,可见白厚腻滑难退之苔(兼热者黄腻);饮食积滞者可见白厚垢积难化之苔;寒甚者,可见灰黑之苔;热盛者,可见舌苔黄褐少津。

脉象 寸脉沉者,胸中痛引背;关上沉者,心痛吞酸。沉弦细之脉,多为气痛证;见于寸,多为心痛;见于关,多为腹痛;见于尺,多为下腹、前后阴痛。心痛者中,脉沉而迟者易治;坚大而实,浮大而长、滑、数者难治。脉涩者有瘀血、死血。右手脉紧实为有痰积之证。

以上脉象为临床常见者,应熟记胸中,若遇有结、促、代脉者,证情多较重,应结合四诊全面分析,深入辨认。

常见证候和治法

在辨证时,抓住了主症,虽然可以辨出为心痹病,但尚不能进行论治,还须进一步辨出虚、实、寒、热、兼夹、转化等具体的证候,才能进行治疗。现把心痹最常见的证候和治法分述如下。

虚证 除见前述主症外,兼见形体羸弱,气怯神疲,倦怠乏力,语少声低,心痛绵绵,时发时愈,痛处喜按抚,心慌心悸,面色苍白。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或虚软。此为气血两虚,心脉失养,少阴气逆,血脉痹阻之证。治法:养血益气,助阳通脉。方用《千金方》细辛散加减:细辛3g,炙甘草5g,干姜3~5g,当归10g,白术6g,党参10g,麦冬6g,茯苓12g,瓜蒌25g,薤白12g,桂枝9g,红花10g,丹参12g,元胡9g。水煎服。1剂/日,分2次温服。

另用人参粉0.3g,三七粉0.6g,琥珀粉0.3g,混合均匀,装胶囊,随汤药吞服,2次/日。

如心痛不解者,可用苏合香丸1粒,温开水送服,2次/日。心痛止,则停服。

虚证一般为气血两虚,但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不同,药物也要随症加减。

气虚证 除一般虚证的表现外,还有明显的气短,乏力,倦怠嗜卧,说话先重后轻,渐渐少气无力,食少纳呆,舌质淡浮胖,脉虚。治法应加强补气,可在上方中改白术为10g,改党参为白参6~9g,去丹参、麦冬,加炙黄芪10~12g,另加木香、檀香各6g,以防补气药之壅滞。

阳虚证 在气虚证严重时,则可出现阳虚。阳虚证的特点是在气虚证的基础上,兼见喜暖畏冷,胸背部发凉喜着厚衣,心胸痛处经热敷可减轻,手足不温,饮食亦喜热,舌苔薄白或白,脉虚而带迟缓。治法应加重补阳之品。可在虚证方中改干姜为9~10g,桂枝改为12g,或另加桂心3~5g,可去掉麦冬、丹参。如手足兼现厥冷,精神不振,心中冷痛,脉沉细,出冷汗者,可在虚证原方中去瓜蒌、麦冬、丹参,加制附子6~9g,白芥子3~6g,人参9~12g,改干姜为9g,去党参。

血虚证 在虚证中兼见面色白光 白,唇舌色淡,心悸动,月经量少,皮肤干燥,大便涩少,头晕目眩,脉象细。治法中应加重补血,可在虚证方中加白芍10~15g,阿胶珠9g,熟地黄10~18g,砂仁6g。

阴虚证 血虚进一步加重时,有的则出现阴虚证。如下午病情加重,手足心发热,心烦,夜间口渴,重者下午颧红,夜间盗汗,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象细数。治法中应加重益阴。可在虚证方中去干姜、桂枝,加生地15g,元参15g,沙参9g,白芍12g,改麦冬为9g。

正虚之时,邪易乘袭,故在治疗虚证时,应注意辨认有无虚中夹实之证,如夹痰、夹寒、夹食、夹血等,与实证互相参看。

实证 辨出主症后,还要分辨虚实。虚证已如上述,实证则兼见形体壮实,心胸急遽绞痛,胸中憋闷,喜捶拍,疼痛难解,言语声音宏亮,舌苔略见发白,脉象弦滑或沉紧。此多为邪气乘心,心脉痹阻之证。治法:宽胸开痹,活血通脉。方《金匮》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枳实12g,厚朴12g,瓜蒌30g,薤白15g,桂枝5g,红花10g,檀香9g(后下),蒲黄10g,炒五灵脂12g茯苓15g,丹参18g,焦山楂12g,元胡9g,莪术6~9g。水煎服,1剂/日,分2次温服。心痛甚者加服苏合香丸。

临床上实证比较多见,实邪又多种多样,故辨证要非常细致,常见者,有如下几种。

寒盛证 除实证、主证的证候外,还兼见喜暖畏寒,胸中冷,痛处喜热熨,喜热饮食,遇寒病情加重,甚则手足发凉,舌苔白,脉紧或迟、或弦紧。治法宜加重散寒温阳,可在实证方中加干姜6g,细辛3g,自芥子5~6g,紫肉桂3~5g,减去枳实、丹参,桂枝加重,改为12g。

痰盛证 实证同时兼见痰涎壅盛,胸闷呕恶,或有头部昏晕,不喜饮水,体胖形实,舌苔厚腻,脉滑或兼弦。治法要加强化痰祛湿。可在实证方中加半夏2g,化橘红12g,茯苓改为18g。痛重者还可加莪术6g,米醋30~50 ml。

气滞证 兼见面青善怒,嗳气太息,长吁后较舒适,胸胁痛,胁下气逆抢心而痛,怒则加重。舌苔白,脉象弦。治法要加重疏肝理气。可在实证方中加青皮6~9g,香附10g,炒川楝子12g,广郁金10g。可去红花、丹参。

血瘀证 痛处固定,痛如锥刺,大便发黑,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要活血化瘀。可在实证方中去厚朴,加桃仁10g,苏木15g,藏红花0.3~0.6g,用黄酒炖化,分2次对入汤药中服。

食滞证 兼见脘腹膜胀,恶心欲呕,恶闻食臭,胃部痞满,嗳腐吞酸,舌苔垢厚,脉象右手弦滑,左手沉滑。治法也要加重消食导滞。可在实证方中去红花,加焦神曲、焦麦芽、焦槟榔、炒莱菔子各10g,广木香6~9g。

热盛证 同时兼见烦热口渴,目赤面红,大便干结,数日不下,或有体温升高,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有力。治法应着重清热。可在实证方中去桂枝、蒲黄,加炒山栀6g,炒黄芩、连翘各12g,郁金10g,川黄连6~9g。

焦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遇有心痛数日不得缓解,大便干结,数日不行,面红气盛,痛连胸脘,舌苔黄厚少津属于实热证者,常用小陷胸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每获良效。处方:全瓜蒌30~40g,川黄连6~9g,半夏10g,厚朴12g,枳实10g,生大黄5~10g,红花10g,檀香6~9g(后下)薤白10g,丹参15g,槟榔12g。水煎服。

服药大便畅通后,则疼痛减轻,病情很快好转。大便畅通后,生大黄可减为3g左右,但不宜立即去掉,以保持处方中化瘀、导滞、和降、清热之作用。

在辨证论治时,要注意各种证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两三证同时兼见。例如痰盛证与热盛证兼见而成为痰热证,阳虚证与寒盛证兼见等。有的还可转化,例如食滞证发于阳性体质的人就可以从阳化热而渐渐转化为热盛食滞之证,反之,也可转化为食滞寒湿之证。还有的会影响到肾、肝、脾、胃等。另外,病程的初中末三期变化,也要随时注意。例如急性心痹在初起时,多见实证;1~2周后,有的可化热而出现热证,有的可不化热而或渐现虚象;5~6周后,则有的出现虚证,有的则虚实证并见。疾病的恢复期,往往邪退正虚而出现虚象,在治疗上也要注意有所区别而随时变化治法,或随症加减药物。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男,50岁,初诊日期1978年5月18日。病史与现症:素有高血压病,经常服用罗布麻片,血压控制在130/90 mm Hg左右。近两三年来胸闷,胸背隐痛,心前区有时发生针刺样疼痛,有时出现耳鸣,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脉象沉滑,左寸小。心电图检查有左心肌供血不足表现,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辨证:胸闷心痛为血脉闭阻之象,脉沉滑知内有痰浊,四诊合参诊为痰血阻滞,心阳不振所致之心痹。治法:助阳开痹,化痰活瘀。处方:瓜蒌30g,薤白9g,半夏9g,化橘红9g,茯苓12g,檀香6g(后下),红花9g,丹参15g,五灵脂12g,蒲黄9g,远志9g,磁石30g(先煎),蝉衣6g。水煎服,6剂。

二诊(5月25日):药后胸闷、心痛都未发生。已停服西药降压剂,血压能保持正常。舌苔白微黄,脉象沉滑,重按有力。上方加泽泻9g,6剂。

三诊(6月1日):已无自觉症状。停服西药降压药已2周,血压一直稳定。该日血压正常(118/78 mm Hg)。舌苔薄白,脉象沉滑而带和缓之象。偶尔有耳鸣,已很轻微。病已基本痊愈,嘱再配丸药服用,以善后。该丸药方:瓜蒌120g,薤白45g,半夏36g,檀香30g,丹参60g,红花36g,蒲黄36g,五灵脂60g,化橘红45g,灵磁石120g,蝉衣24g,泽泻39g,何首乌75g,远志39g,枳实39g,茯苓60g,地骨皮75g,降香30g,赤芍39g,焦三仙各75g,珍珠母90g,苏合香24g,麝香1.5g(另研入)。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1丸/次,2次/日,温开水送服。另用白人参粉、三七粉各30g,混合均匀,服0.6g/次,2次/日。服完汤剂,只服丸药。

随访:无症状,正常工作。血压、心电图均正常。

例2患者,男,45岁,初诊日期1972年6月19日。病史与现症:10个月来,每日发生多次(≥1次/日)心前区疼痛,不敢动,有“欲死”感,同时还有头晕、气短、心悸,每发作约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自觉有一股“凉气”从小腹往上冲至咽喉,再至心脏,此时则心跳加快(180~200次/分),心中难受欲死。如“凉气”冲不到心脏,则腹胀、头晕、头胀、嗳气,矢气后则舒。食纳尚可,睡眠不佳,大便干,尿黄。曾住过4个医院,做心电图12次,均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多种西药治疗均未见效。1972年6月1~18日,曾3次经中医治疗,服滋阴养血、安神宁心之剂,并以炙甘草汤加重镇安神药,连服6剂,未见好转,胸闷、腹胀加重,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故特来求治。观其神情带有着急害怕之状,舌苔薄白,脉象弦。血压为120/80 mm Hg。辨证:心阳虚,肾气寒,心肾不能既济,寒邪乘虚上犯,心脉痹阻,发为奔豚心痹。治法:助心阳,暖肾气,温活经络。处方:桂枝9g,白芍9g,紫肉桂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5枚。水煎服,3剂。

二诊(6月22日):药后自觉心脏舒服,没有“凉气”从下往上冲,仅感心脏处发凉。服此药后,没有发生过心动过速。舌苔薄白,脉弦。脉搏80次/分,心律齐。再投原方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