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文言文翻译范例6篇

赵普文言文翻译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1

摘 要: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迎合了中国当时的特定文化语境。“五四”以降语体文的提倡是本书翻译的重要前提,而“童趣”则是连结创作者与翻译者的桥梁。

关键词:语体文,童趣,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翻译

赵元任于1920年7月25日,在旧金山搭乘尼罗号邮船返国。回国之后,赵元任在清华任教,此时国内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之时。据胡适1920年9月4日记日记载:“叔永与赵元任自天津来电话,说明天到京。”①1920年9月5日又载:“与莎菲同去接叔永、元任。……赵、任十时一刻到。赵住清华,任暂寓我家。”1920年9月12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谢绝酬应的吃饭,谢绝不相干的客……元任出城不得,来访我们闲谈过夜。”从胡适的亲笔日记中,可看出赵元任与胡适的关系密切。

问题的关键并不止于此,自胡适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良以来,白话文是新文学运动倡导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当时已经有白话文学产生,但白话文的语言体系仍尚未完成。赵元任作为语言学大师,自然不会错过这场“好戏”。1920年9月11日,据胡适日记记载,“下午我邀了元任……来茶会,谈国音事。”赵元任回国后参加的一个主要事件就是参与“国音统一会”,参与“汉字改革”的讨论。赵元任后来回忆说:“9月18日整个下午我在‘国语统一委员会’开会”②。赵元任参与国音统一会的活动,并受商务印书馆委托,写一本教科书,并制作一套国语留声片,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921年上半年,赵元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翻译之中,据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女士回忆:“无任也没有多少事,每天就在我那儿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③1921年5月6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他译的‘Alice in Wonderland’[阿丽丝漫游奇境记]差不多译完了。这部书译的真好!”④不久之后,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赵元任先生为何要选择加乐尔的这本书来翻译?查尔斯・路维基・多基孙(即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现通译为C.D.道奇生,此处据赵元任译名)以路易斯・加乐尔(Lewis Carroll)为笔名创作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The Adventures of Alice in Wonderland,1865)与《镜里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1871)二书可谓英国儿童文学经典之作,经久不衰。

王佐良先生评价此书认为虽然它是儿童读物,“今天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老”⑤。这两本儿童文学著作在西方影响不容小觑,赵元任先生曾说:“在英美两国里差不多没有小孩没有看过这书的。”而且“《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故事非但是一本书,也曾经上过戏台。戏本是Saville Clarke在一八八六年编的。近来美国把它又做成影戏片。又有许多人模仿这个故事做些本地情形的笑话书。”

颇具吊诡意味的是,如此出名的一本儿童文学著作,不论是他的创作者还是翻译者都不是“专职”文学作家。加乐尔是一名牛津大学数学教师,而且终身未婚,没有子嗣;赵元任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后转入哈佛大学,于1918年修毕哲学博士学位。赵元任先生认为,《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一本“没有意思的笑话书”加乐尔的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通”,即Nonsense。正如周作人所说:“只是有异常的才能的人,才能写没有意思的作品。儿童大抵是天才的诗人,所以他们独能赏鉴这些东西。”简言之,只有天真烂漫的儿童方能领会其中韵味。正是基于这点出发,赵元任先生才选择这本儿童文学来翻译。在译者引辞里,赵元任引用孟子的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其实就是“童心”、“童趣”。

其实本书创作与翻译的核心便是“童趣”。基于作者的“赤子之心”,诞生了这本儿童书,基于译者的“赤子之心”,有了这本书的中译本。“赤子之心”是其中的纽带,让原本不是专职儿童文学作家的著者和译者连结在一起。

在提倡白话文,主张进行汉字改革的文化语境中,赵元任的译本其实目的非常明显。借此次翻译,他进行了一种文字的实验,一种用白话语体文翻译外国文学名作的实验。

在赵元任的译本中,他提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部书一向没有经翻译过,然赵元任直言不讳地声称:“我这回冒这个不通的险,不过是一种试验。”⑥试验之处恰在于,“要是不用语体文,很难翻译到‘得神’”⑦。为了向读者交代清楚注音的准则,赵元任特意在书前添加《凡例》⑧一部分内容;并且赵元任还一丝不苟地细致地区分“咱们”,“我们”;“他,”“她,”“它”;“的,”“底”,“地”,“得”’“到”;“那”,“哪”;“了”,“嘞,”“啦”。⑨从译本的《译者序》与《凡例》,即可看出赵元任几乎按照“字典”的模式翻译这本著作。

加乐尔的原作不仅充满童趣,富有幻想力,阿丽思小姐更是天真浪漫。对它的翻译语言最恰当的正是“五四”以降所提倡的通俗易懂、浅显明了的白话文。杨静远认为:“如果不采取赵元任先生那种完全‘中国化’的译法,就得加许多杀风景的注。”⑩

在传译过程中,多种因素契合无间,白话文的使用使得原书“童趣”并未“失真”,译本“活灵活现”,是名副其实的“名著名译”B11。难怪赵译本一出,上海《申报》随即刊登广告称此书:“译成国语,颇足供儿童之观览,亦可为作儿童文学书之模范。”B12现在看来,这则广告并非过度夸大其价值。在特定文化语境下,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注解

①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09页。

②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10页。

③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17页。

④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16页。

⑤ 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1版,157页。

③ 赵元任,杨步伟:《浪漫人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54页。

④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245页。

⑤ 王佐良著:《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93年第一版,第335页。

⑨ 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者序》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7页。

⑩ 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者序》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9页

B11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止庵校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67页;

B12 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者献辞》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5页

⑥ 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者序》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10页;

⑦ 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者序》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10页;

⑧ 《凡例》共十条,除第四条涉及翻译问题以外,其他都是语言语音问题:如:“一、读音;读音不拘哪种方音但是除几处特别叶韵外最好全用标准音;二、读诗的节律:书里头有两字快读,只占一字时间的,都印得靠近些。例如第十章第137页;三、语体;叙事全用普通语体文,但是会话里要说得活现,不得不取用一个活方言的材料。北京话的用词比较地容易懂些,但是恐怕仍旧有太土气难懂的地方,所以底下又做一个特别词汇备查。”参考: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凡例》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1页。

⑨ 参考:Lewis Carroll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凡例》赵元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1版,第2页

⑩ 杨静远:《永不消逝的童年的梦――一本老幼共赏的书》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2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来讨论称呼语的语用表现。语言的意义并非静止也非抽象,而是具体的,并且是由说话人,语境,说话意图等因素决定的。称呼语的行事功能主要是通过称呼语的转换和语境来表达出来的。而在在翻译称呼语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语境,还有文化因素等等。

关键词:称呼语;行事功能;语境

一、引言

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人们说话时同时在实施3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外行为又分为5种类型,即: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3]。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称呼在对话过程不仅仅发挥发了称呼或者打招呼的功能,也不仅仅表明对话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地位和身份的差异,而是常常用来传递某种特殊的情感。所以研究称呼语的语用表现有着非常实际积极的作用。

二、称呼语的转换与语境

在一定的语境中,以及不同的语调,称呼能表达多种行事功能,主要是通过称呼语的转换和语境来表达出来的[5]。

(一)称呼语的转换

称呼的转换指的是在对话交际中,双方地位、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说话人对听话人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称呼形式。正如欧文・特里普所言:“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正规称呼,则任何偏差都是一种信息[1]。”

1、狗子: (渐渐地)何苦呢!干吗不接着钱,大家来个井水不犯河水?

赵老:没那个事!狗子:赵老头子,你行!……

狗子:姓赵的,你可别赶尽杀绝!招急了我,我真……(老舍:《龙须沟》)

在1这个例子中,本来狗子对交际对方的称呼语应该是“赵老”,但是狗子先称呼赵老为赵老头子,接下去又称他姓赵的,这一称呼语的变化,表明了狗子对赵老不满的情感进一步激化,表示愤怒的情感和威胁。

2、鲁迅《故乡》中“我”和闰土重逢的情景: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在2这个例子中,闰土小时候对鲁迅的称呼是“迅哥”,现在却称呼他为老爷,这一称呼的转变使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穷人和富人,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心理产生了隔膜。

(二)语境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点。“语境”这一概念的外延极其广泛,但总的看来,语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言辞语境和言辞外语境。前者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后者则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4]。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含义相异;同一个句子,在不同语境中意义也不尽相同。

1、母亲在客厅里打扫卫生,王强在看电视,突然电话铃声响了。

母亲:(大声叫道)王强!王强:恩,马上。

2、王强和朋友在客厅玩捉迷藏,突然不小心打碎了父亲买的贵重的古董花瓶。

父亲闻声赶来:怎么回事?王强指指花瓶:这个,不小心。父亲:王强!

3、王强正在玩新买的游戏机,同桌过来了,非常羡慕地也想要玩。

同桌:王强,就看一下下。

在这三个例子中,虽然都是用了相同的称呼语,但是用在不同的语境当中,隐含了不同的言下之意。在1中,表明的是母亲对王强的命令。2中表明了父亲对王强的责备。3中表明了同桌对王强的请求。

三、称呼语行事功能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同的称呼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其语用功能可以通过翻译更好地表达出来。在翻译称呼语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语境,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还有文化因素等等[2]。

(一)语境

1、Pliny: Now, boys, boys, boys, be good. We can't make a new Cabinet before Magnus comes in..

普林尼:伙计们,伙计们,伙计们,好好地谈。在马格纳斯进来之前这会儿功夫,我们没法子组成新内阁。

2、 “You needn't look for it,” said Della. “It's sold, I tell you--sold and gone, too. It's Christmas Eve, boy”

“你不用找啦,”德拉说。“我告诉你,已经卖了--卖了,没有了,今天是圣诞前夜,亲爱的…

在上文的例子中,对boy这同一个词有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并且都没有直接用男孩来翻译。因为在上述的翻译中,都考虑到了语境。在1中,“boys” 是普林尼对其他内阁成员的称谓,他是想劝他的同事们停止争议,所以“伙计”这词就很好地表现出普林尼想要同事们互相配合的情感。在2中,“boy”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所以就含有亲切与爱的情感。

(二) 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

称谓语对于维系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可以拉近或者是疏远说话者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从称呼语中可以看出说话人之间的身份地位以及关系。

1、省三:(走到潘月亭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了,您得叫我活下去。

HUANG: (going to Pan, piteously) Be good to me, Sir. If you must dismiss someone, don't let it be me, I've got three children. I must have a job. I'm going down on my bended knees to you. Sir, you must let me go on living.

在这个语境中,“黄”是身份低微的公司职员,而“潘”是经理。“黄”称呼“潘”经理以示尊敬与恳求。但是如果翻译成英语manager, 就会非常不合适。因为在英语中,manager只是一种称谓,很少用来作为称呼语。而用 “sir”来 “manager”就很合乎英语的表达方式,也能反映出黄对经理的尊敬与恳求之情。

四、结束语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语用学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意义并非静止也非抽象,而是具体的,并且是由说话人,语境,说话意图等因素决定的。作为语言殊的一部分,称呼语也有其特别之处。称呼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使用语言的人、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正是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使它成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细致认真的探讨,既可以丰富语言学研究,又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语言的人际功能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Braun, Friederike. 2004. Terms of Address: Problems of Pattern and Usage in Various Land Cultures [M]. Berlin; New York; Amsterdam: Mouton de Gruyter.

[2] 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途永顺,1982,称呼语及使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3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目前国内在语言的模糊性这一方面研究颇多。如: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但他并未对翻译的模糊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张乔的《模糊语义学》等人的专著;在论文方面主要有章婷的《试论中国模糊语义学研究现状》,从题目可以看出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中国模糊语义学的发展情况;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这一方面,赵彦春曾发表了《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赵彦春指出,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使译文与原文能过大致模糊对等,赵彦春在文中还反证了意义固定观的不足。

通过对翻译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为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翻译教学。

一、语言模糊性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查德(L.A.Zadeh)在《信息与控制》上发表了“模糊集”一文,并提出了“模糊”(fuzzy)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模糊理论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语言中的模糊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模糊语言学也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79年和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两篇文章,率先将模糊理论介绍到我国语言学界,并将它运用到汉语和外语的研究中。随之,人们发现翻译其实也是具有模糊性的,模糊理论对翻译研究同样使用。

对模糊性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模糊”一词本身就有模糊性,模糊性是由于某些事物之间边界不清而引起的。我们可以借用皮尔斯的定义:“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考虑,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在某命题之外(proposition),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Jonanna Channell, 2000:7)

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词汇、语法、语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这一模糊现象。赵彦春曾说过:“模糊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它存在于词汇、句子及语篇等各个层面,这一模糊性使我们能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意思。”(赵彦春,2001(4):9)

1.词汇模糊

对于词汇的模糊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词汇意义固定不变的;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既然意义是模糊灵活的,作为语句的基础,词汇也是模糊的。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即词汇具有模糊性。

自然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词汇模糊。与“程度”、“范围”相关的许多词汇大都具有模糊性。我们将这些词大致划为四类。

第一:主要用来指具有连续性事物的词。有许多事物本质是连续、边界不清。当用语言来表示这些事物对其进行分类时,人们主要依据自己的主观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词汇就被赋予了模糊性,如用来指示时间、颜色及年龄的词。不同的国家对称之为“春、夏、秋、冬”的四季的划分可以说是各有说辞,中国人一般习惯将农历新年到三月称为春天;而在英国,春天一般从阳历三月二十一号到六月二十二号。

第二:主要是有比较级的词,如形容词比较级、副词比较级,长/短、深/浅、大/小等等。这几对词的意思并不是完全或绝对相反的,它们的中间地带是开放的,我们可以在其中间加入意义相近的词汇。如大/小两词的意思就是相对的,一本大书也许会比一所小房子小得多,在这里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对书本和房子进行比较,大与小的边界是模糊的,它们同时属于两个范畴,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第三:是那些无实际所指的词。英语中的goblin(妖魔), unicorn(独角兽), God(上帝)等,汉语中的观音菩萨、王母娘娘、鬼魂等,这些都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只是人们头脑中的虚构。即使在现实中有影子可寻,也还是虚化的人物。什么是goblin?王母娘娘到底长什么样?谁也没有绝对发言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模样。由此可见,这些词的意义是模糊的。

第四:模糊限制词。所谓的模糊限制词就是那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都具有模糊限制词,模糊限制词的使用会使一个精确的意义变得模糊。汉语中的“大约、左右、也许”,英语中的 “about, probably, perhaps”等都是模糊限制词。当这些词对语义明确或基本明确的词语加以修饰时,整个结构的语义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2.语法模糊

这里所说的语法模糊主要指句法的模糊。英汉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

汉语语法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语素、词汇、短语和句子。连淑能教授曾指出由于汉语中没有形态学,许多语法现象都在变化着,并且语法分析中存在着中间情况。事实也是如此,汉语语法的四个层面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一目了然的。由此必然导致汉语语法的模糊。

而英语语法也是模糊与精确的统一体。例如,常见的一句话 “Flying planes are very dangerous”. 句中的名词短语Flying planes既可做主语也可被看成是宾语,由于这个短语的使用就导致了语法功能的模糊。

搭配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就要借助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The girl with the flowers

对以上英语句子我们有两种解释:卖花的小女孩;手里拿花的小女孩。事实上,这句话是有歧义的,正是这一歧义使句子变得模糊。

3.语篇模糊

“模糊是语言的自然特性,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的各个层面上,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赵彦春,2001(4):9)同样地,这一模糊性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到模糊对等。

人们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有人持有固定意义观,认为人们头脑里每一个词都有一串基本特征,只有当某个东西具备这些标准属性时(我们在潜意识中会一个一个核查),我们才把它标记为该物,词汇的意义是确定的、离散的、不可分离的,使用时应该谨慎,力求精确;有人则是模糊意义观,模糊意义观认为词义是流变的、模糊的、即非离散的,而且具有根据语境趋于调变的特征。换言之,词义是开放的,使人脑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语言本身始终处于一种新陈代谢的有机过程中,语言本质上是“正在进行的”。(Firth, 1951,1952)

我们知道语篇其实是词语的组合体,既然词义是模糊的,那么构成语篇时必然会使语篇带有模糊性。在翻译时,正是依据语言的模糊性,译者才可以根据源语篇的模糊性所产生的意思或意境对译文进行变动,使不可译变为可译,不可能变为可能,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达到了翻译的“二度创作”,并根据关联理论使译文向源文趋同。(赵彦春,1999)

二、模糊性在翻译学中的体现

一般所说的翻译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主要是对翻译活动有指导作用;翻译实践则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活动。要对翻译学的模糊性进行研究,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的模糊性入手。

1.翻译理论的模糊性

翻译可以被看作是再创作的过程。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精确”奉为是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准。但事实是,有许多事物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评定。这些事物在被译成它国语言时可能没有与之相同的表达。

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的定义和标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令人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未能达成一致的见解。对于翻译的定义,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早期,人们只是把翻译看成是语言之间转换的活动;慢慢地人们发现翻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同时翻译也是一种信息转移的活动,即把信息从源语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J.C.Catford 曾认为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也就是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的问题(text)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问题的过程。后来,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把信息理论引入到翻译中,他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文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才是文体的对等。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些定义并不能完全地解释翻译本质的问题。

同样地,译者在创作即翻译时遵循的翻译标准也被人们视为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准。有些译者把读者反映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读者也是分为多种的,如青年读者、中年读者、老年读者,当然标准不同分类也不一致。我们不能用一种标准就断然对某事物做出结论。同样,也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评定翻译的好坏,可以说我们对翻译本质的理解还处于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

说到翻译标准问题,在中国翻译界,我们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忠实、通顺”、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及钱钟书的“化境”等等。许多国外翻译家在翻译标准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英国著名学者泰特勒(1747--1814)早在18世纪末就提出了翻译的三准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与原作性质相同;3)译作应与原作同样流畅。(孙萍,2004:7 )人们称他的准则为“等值理论”,这一理论曾对翻译标准的研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就是这一理论的忠实支持者。从60年代起,奈达就致力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并分别在他的著作《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意境》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分别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两大翻译标准。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许多定义则是局限于以“原文文本中心”为标准,追求的是“明白”与“精确”。翻译界强调精确表达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应尽可能的运用符合译文习惯的精确语言来表达原文的内容,体现其风格。但是,如果片面强调精确,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精确也会导致译文的偏离。

2.翻译实践的模糊性

以上就翻译理论模糊性进行了浅薄探讨,下面我们仅从两方面看看在实践中模糊性是如何体现的。

(1)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一般说来用于计算的数字是概念与符号的结合体,即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精确的数量。然而当这些普通的数字出现在某些作品中时,尤其是文学作品时,这些数字的语义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了模糊和不确定性。这里的数字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折射出不同民族在哲学、美学、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的场合,这些数字同时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像我们常说的“三朋四友”、“九牛一毛”,其中的数字都是具有特殊含义的。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有些数字的模糊含义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但也有例外。

Across the street on the side of a house was painted a giant woman with a five-foot smile and long blond hair, holding out a giant bottle.

译:街对面房子的墙上有一幅大型广告画―― 一位肩披金色长发的女郎,笑容满面,手里举着一个大瓶子。

句中用一个 “five”形容了女子的满面笑容。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数字存在语用含义不一致性,为了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我们可以在不违背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这些数字进行意译。

(2)颜色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根据科学研究,人们的视觉系统是相同的,即不管你是来自哪个国家、哪种肤色,正常人对颜色的判断都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颜色本身是连续统一的,我们很难说哪种颜色是绝对单一的。但是,当颜色被赋予了某种文化或感彩时,它所蕴含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知道,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他们在理解事物时就会带有自己的民族感情。

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

红运---good luck

我想有一点常识的人就不会把“红人”译为”a red man ”, 更不会把“红运”

当成”red luck”.

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誉为是皇权高贵的代名词。如:“黄袍加身”、“黄道吉日”、“黄粱美梦”等等。而现在汉语中又出现了诸如此类的词语“黄”、“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不能直译为yellow movies, yellow books, yellow music, 这种词语的翻译在西方没人能懂,因为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

其它颜色也可以引起某种联想,如

green-eyed--------------嫉妒得眼红

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in a blue mood---------情绪低落

He is a blue blood. ----他是真正的英雄。

be in a brown study----沉思、出神

be born in the purple---出身显贵

三、结束语

我们知道,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其原则是在这种跨文化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内容和功能不变。由于主体方面自然结构、社会结构、认识结构等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心理因素和审美情趣等的不同,原文在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时就要考虑语言的选择,是精确表达还是模糊描述。而模糊表达正是针对因片面追求精确而引发翻译问题而提出的。

对语言翻译模糊性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语言表达、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在理解源文本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方式把源文本信息传递给目标文本的读者。译者通过使用模糊语言对译文进行原则性的修改,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译文内容,并达到翻译功能上的对等;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异域文化传播,不能总是强调语言形式的一致。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Firth, J.R. Modes of meaning[A]. Essays and Studies[C], The English Association. 1951. Reprinted in J.R.Firth, 1957a, 7―33

[3]Firth, J.R. Linguistic analysis as a study of meaning[A]. In Palmer[C], 1952,12-26

[4] Jonanna Channell, Vague Language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Arnold, 1999

[6]孙萍.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7]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4

[关键词]影视翻译译制片受众

引言

外国电影、电视剧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观看外国影视几乎成了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片中陌生的风土人情、迥异的生活方式、特别的价值观念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深深吸引着国人。影视翻译因此而变得不可或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影视翻译的现状却不十分令人满意。据笔者去年对102人做的调查,有91人(占89.2%)对影视翻译流露出不满情绪。影视翻译大体分为译制片翻译和字幕翻译两种。本文站在传播学中受众的角度探讨译制片的翻译。

一、译制片翻译过程的特点

译制片就是经过翻译和对口型配音后播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赵化勇,2000:115)。译制片不仅要求把台词译成目的语,而且还需要配音演员对准口型进行配音。它包括语言翻译和语言配音,是“译”和“制”两个连续的阶段。“译”既是“制”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制”的内容。所以,翻译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举足轻重。

译制片的翻译过程较之普通翻译过程又有其特殊性。依据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丹尼斯,1997:55)和德国学者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贝尔,1989:19),笔者绘制出一个简单的译制片翻译的过程模式如下:

图1译制片翻译过程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译制片译者接受原语的渠道不只是书面的,还必须另外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接受原语信息。也就是说,译制片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中还要受限于影视画面和声音(对白),其操作成果必须与影视画面和声音(对白)相协调。其实,这就给本来就“带着脚镣跳舞的”译制片译者又加上了“手镣”。因为,影视观众接受译者成果的同时也在欣赏画面。如果观众发现听到的对白(即译文)与画面中演员的口型不吻合,就会感觉很别扭,不真实,从而影响他们欣赏影片的情绪。

二、译制片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原则

Hatim&Mason(1997:82)指出,屏幕上的演员说话让人感觉很逼真,可是作为剧本的编剧,他们是为观众而写的剧本。A.Bell(1984:177)也指出,大众传播过程中广大受众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译制片译者也应当将观众作为最优考虑对象,即以受众为中心。

译者反复观看影片阅读剧本,对整个影片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格式塔”意象后方能开始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受众的现状、受众的期待始终放在第一位。(一)易懂性原则

既然译制片的翻译是为受众服务的,要以受众为中心,那么第一检测标准就是看观众观看影片的同时是否懂了译文的内容。我们不是满足于普通受众可能理解译文,而是应当确保普通受众不可能误解译文(NidaandTaber,1969:1)。另外,影视对白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观众观看影片时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考虑对白的内容也没有机会要求演员再说一遍,所以易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Cybil:I’vegottwopeopletotakecareofonmyown…andyoumakeitclearthatthatwasnevergoingtochange。

译文1:我得独自养两个人,而你搞的这些好像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事实。(王平,2001)

译文2:我们两母子要生活,我们的关系又无法改变。(粤蓉,2005)

很明显,译文2要强于译文1。听完译文1,观众会感觉别扭因为它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从而平添了观众的负担。而译文2充分贯彻影片内容,让观众感受不到翻译的痕迹。

(二)口语化、生活化原则

译制片的语言主要就是人物对白而人物对白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口语,还很个性化、句式简洁。因此,译制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摆脱书面语的束缚,力求译语生活化、口语化。试比较美国电视剧《亡命追凶》中的一句台词翻译:

Doc:Well,Simmon’sbeliefsforbidtheuseofmedicine…Whenhiswifetooktobed,Ihadthathospitalsendadoctortoher。ButJoshuaheldhimoffwithashotgun。

译文1:呃,西蒙的信条是禁止使用药物。他妻子卧病在床时,我让医院给他派了个医生。可乔舒亚用枪把他拒之门外。

译文2:呃,西蒙这个人不信药物这一套。他妻子病了,给请了个医生,乔舒亚拿着枪把他赶跑了。

可以看出,译文2较之译文1更像日常生活中的对白,更贴近生活,更具生活气息。口语化的译文才不会给观众带来扭捏造作的感觉。

三、译制片翻译的策略

演员对白时间的长短、视觉画面、唇形的开合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速等,这些都是译制片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给译制片翻译提出了挑战。

(一)浓缩和添加

由于受到视听双频的限制,配音演员必须与片中演员的话语时间保持一致,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如果屏幕上的演员嘴巴在动,就必须保证观众能听到声音;演员嘴巴已经不动了,耳边就不能还响着说话声。所以,浓缩与添加就成了译制片翻译的常用手段。美国电视连续剧Friends(《六人行》)中有一句对白:

Yourvisabillishuge。

译文1:你的银行卡欠账数额很大。(彭可,2003)

译文2:卡上欠了很多。(Sogo,2003)

对于译制片而言,使用了浓缩译法的译文2比译文1更为合适。译制片英汉互译时,如果汉字的数目与英文的音节数相等,或略微少于英文音节数,这种译文就是理想的。因为,第一,中国人每说一个汉字就动一次嘴巴,而英语国家的人每读一个音节动一次嘴巴;第二,英语的语速略快于中国人说汉语的语速。在上例中,英文的音节数是6,而译文1却有11个汉字。也就是说,如果采用译文1,影片中的女演员已经停止说话了,观众却还听见她的声音。嘴巴不动却有声音,是不是很滑稽?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Heisauniversitystudent.

译文1:他是个大学生。

译文2:他如今在大学里念书。(钱绍昌,2000)

此例中,我们采用译文2。影片中的台词包含10个音节,演员的嘴巴动了10次。如果按照正常的普通译法,汉语就只有5个汉字,即译文1。那就意味着,观众看见演员的嘴巴动个不停却听不见声音。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译者就要采用增添译法,适当添加从而达到视听和谐。

(二)词语调整

Hatim&Mason(1997:82)认为,影视翻译中任何只注重台词翻译而忽视非语言算子的观点,都是值得怀疑的。非语言算子,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语言等都成为译者选词造句的重要因素。

当然,要求配音演员的口型和影片中演员的口型完全一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保证配音演员和片中演员每句话的开始和结束时口型吻合是可行的;并且如果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可以给观众造成真实感,不会影响他们观看影片的情绪。因此,调整词语是译制片译者常用的方法。例如:

Kimble:Whyareyouhelpingme?(TheFugitive)

译文1:为什么帮助我?

译文2:为什么帮忙?

我们选择译文2。因为原对白和译文2中最后一个音节里的辅音都是鼻音、双唇音/m/。所以,在发音的口型上,汉语拼音/mang/与英语音节/mi:/更为相似。

再来看一个手势制约翻译的例子:

OldJoy:YourfatherandIhavebeenfriendswhenyouwere…thishigh.(Friends)

译文1:你还只有这么高时,我和你父亲就是……朋友了。

译文2:我和你父亲做朋友时,你还只有……这么高。

影片中,老乔衣在说“thishigh”之前,停顿了一下,还做了一个掌心朝下的比划动作。如果采用译文1、演员比划高度的时候,观众听到的却是“朋友”,手势与话语内容不搭配。采用译文2、手势与话语内容一致,观众就能理解了。

四、结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译制片的受众,对于译制片翻译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本文站在普通受众的立场,分析了译制片的翻译过程,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并分析了其分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旨在能给目前的译制片翻译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和参考。总之,由于受到视听双频的制约,译制片的翻译显得尤为复杂。作为译者,只有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与普通观众感同身受,时刻把受众的需求和满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揣摩探索,才能译出精彩的作品,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Bell,RogerT,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2]Chalaby,JeanK,“TranslationalTelevisioninEurope:theRoleofPan-EuropeanChannels”,EuropeanJouenalofCommunication[M],London,ThousandOaks,CAandNewDelhi:SAGEPublications,17(2):325-354,2002

[3]Dominick,JosephR,TheDynamicsofMassCommunication[M],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1996

[4]Hatim,Basil&IanMason,TheTranslatorasCommunicator[M],London,Routledge,1997

[5]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胡海波,浅析译制片翻译的重要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1(4)

[7]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商务印书馆,1992

[9]钱邵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10]钱邵昌,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0(4)

[11]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5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他还被称为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作为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然而他同时还兼授物理、逻辑等课程。

他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他跟他的女儿们,凡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分声部地练习演唱他的新作或旧作。难怪人们说,音乐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陈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少年时,他着迷于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长大了,想学“国语”,就用赵元任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当老师。后来迷上了音乐,迷上了赵元任的音乐朋友萧友梅介绍的贝多芬《欢乐颂》,也迷上了赵元任谱曲并亲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6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他还被称为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作为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然而他同时还兼授物理、逻辑等课程。

他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首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上一篇电教

下一篇坚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