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诗词范例6篇

谷雨诗词

谷雨诗词范文1

关键词:范成大;诗歌;农谚;农业生产

范成大被钱钟书赞许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对故乡吴中农业生产习俗关注尤多,诗中所载的吴中农谚不仅对当时吴中的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今天农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此,笔者通过研读范成大诗歌并参考相关史料对其做一探析。

1 上巳蛙鸣无水灾

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其四云:“湔裙水满绿萍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诗下注解说:“吴下以上巳蛙鸣,则知无水灾”。而《清嘉录・田鸡报》中记载:“……并载唐人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以此推之,可见这一农谚至少在唐代已出现。另据《清嘉录・田鸡报》中载:“(三月)三日,农民听蛙声于午前后,以卜丰稔,谓之田鸡报。谚云:“田鸡叫拉午时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弗要愁。”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田鸡报”条的解释是:“田鸡报,旧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流行于江南地区。指在清明时节,以田鸡(青蛙)的叫声来预兆旱涝丰歉,谓午前叫则涝,高处的田地丰收,午后叫则旱,低处的田地丰收。”但《清嘉录》中说上巳听蛙鸣是为了“卜丰稔”,而非“卜丰歉”,“稔”是庄稼成熟的意思,又引申为丰收,且上巳蛙鸣是不易出现的,《吴郡岁华纪丽》中载:“谚云:‘三月三日,虾蟆禁口难开。’言不易鸣也。”若能听到蛙鸣,当是丰年之兆。显然,“卜丰稔”应是预卜丰收的程度。因此,更合理的解释应是:蛙鸣在午时前,则高田肯定有个理想的大收成,若蛙鸣出现在午后,不仅高田会有大丰收,低田的丰收肯定也不成问题。这与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相较,逻辑是吻合的。

2 甲子无云万事宜

农家以甲子日晴为佳兆,谚云: “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其六云:“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在吴中,秋天甲子日有无雨不仅能预知谷物的生长状态,而且与其他农事也息息相关。首先是稻谷的收割需要晴朗的天气,范诗《秋日田园杂兴》其八云:“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可推断吴中收割后的晴朗天气是很难得的,所以吴农才不眠不休连夜打谷。而打谷之后,也需要一段晴朗天气将谷物晒干,以便入库贮藏。因而诗人才说“甲子无云万事宜”。

3 “秋孛鹿,损万斛”

范成大《秋雷叹》中写道:’”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讼风未整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序文中又言:“吴谚云‘秋孛鹿,损万斛。’”孛鹿,即雷鸣,《清嘉录》中又称“毂碌”。斛,粮食量具,万斛为虚指,极言谷物之多。即秋日雷鸣,则秋收时节谷物产量大减,损失惨重。吴中这一农谚至清代依然在沿用,《清嘉录・秋毂碌收秕谷》中载:“立秋日雷鸣,主稻秀不实。谚云‘秋毂碌,收秕谷。’”这里具体解释了谷物产量大减的具体原因是“稻秀不实”,即稻谷长成了秕谷。

4 麦秀寒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二云:“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麦秀寒,即麦子结穗后忽积雨变冷。杨万里的《初夏三绝句》(二)中对此也有描述:“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这一农谚一直沿用到后代,《吴郡岁华纪丽・麦秀寒》中载:“麦天气润,候断霜雪,忽阴雨做寒,重御棉服,江乡人谓之麦秀寒。”其还援引元代陆泳的《吴下田家志》诗:“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这便衍生了一个问题:范、杨的诗句都力证麦秀寒的时间是五月份,而陆泳诗却说在四月,这就矛盾了,留意到《吴郡岁华纪丽・麦秀寒》中后面的记载:“……故里谚有云:‘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喧麻要雨,采桑村女望晴干’。……初夏时犹寒暖不均也。”则麦秀寒的时间其实应从四月份跨到五月份。

5 “朝霞不出门”与“星月照湿土”

吴农预卜短时天气也有丰富的经验。范成大诗《晓发飞乌,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验之信然,戏纪其事》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今晨日未出,晓气散如绮。心疑雨再作,眼转云四起。我岂知天道,吴农谚云尔。”[5]除了预知当日天气,范成大另一首诗还记述吴中农谚预测次日天气的情况。《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云:“晚色熹微暖似薰,儿童欢喜走相闻。无端星月照湿土,依旧山川生雨云。”[6]诗人自注道:“吴谚曰‘星月照湿土,明朝依旧雨。’”可见吴农对短时天气变化规律的掌握有多熟稔。

参考文献

[1] (清)顾禄《清嘉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6页。

[2] (清)顾禄《清嘉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第56页。

[3] 乔继堂、朱瑞平主编:《中国岁时节令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41 页。

[4] (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85页

谷雨诗词范文2

其一蝶恋花 春游

绿野声声催布谷,芳草萋萋,粉蝶穿花舞。流水小桥疏竹处,谁家玉笛飞清曲 风卷柳丝千万缕。碧水烟波燕子斜飞去。曲径幽轩联妙句,花丛晚照留春驻。

其二蝶恋花 惜春

昨夜潇潇风雨骤。晨卷湘帘,触目伤心树。香径落红飏柳絮,花魂飘泊归何处?空立庭轩愁满绪。无计留春,一任芳菲去。泪浸秦筝飞玉柱,千丝万缕同谁诉?

这的确是两首很秀雅婉丽的好词。第一首写暮春三月,女士和一群好友游春。田野里已是布谷催种,农忙已到,郊外园林还是春光明丽。芳草如茵,散发着清芬,小蝶们已穿上了新裙,欢快地翩翩起舞于花间草地。词女也回复了青春,和同伴们踏行在林间草地,脚下是窄窄小桥,桥下是淙淙流水,水中还飘着几片花瓣。突然,一缕清悠的笛声漾来,循声寻去,似乎是从那疏竹稀柳掩映的人家传出的,真令人神往啊。词人们继续前行,拂开风荡的柳绦,欣赏水雾轻浮的小湖,看燕剪春风,身戏碧波,止不住吟起诗来,又情不自禁地举起了照相机。一个个争先恐后,或站于芳径,或戏于清波,或花前柳旁,或山下棚侧,或群或单,或嘻或哈,荧光闪闪,咔嚓声声,乐在其间,全忘老之已至矣。

第一首是欢快的,至少是“淡淡的欢乐”,毕竟是乘时游春嘛。而第二首则不同,时令已是暮春,而且偏偏又下了暴雨。风狂雨骤,且还潇潇不住。以至清晨起来,急卷绣帘,目投窗外,不忍观啊,已是落红满地,枝偃色黯!天放晴了,清风漾着丝丝柳絮,飞呀,荡呀,真是“嫁与东风春不管”了……春啊,你就走了?你飞向了哪里啊?诗人再也沉稳不住了,以至久立玉阶,“愁满”情怀。回到空闺,拂去细尘,揭开绣罩,摆出琴筝,抚筝拨柱。然而弹出的竟是缕缕幽思,更使人抑郁,弹不下去了,似乎连玉弦也被泪浸水泡了……词人怅惘地推开琴筝,一声长叹,这…这…如丝如烟的一腔幽怨能向谁言啊,谁又能解我之嗟啊……

词人把我们带进了她的情感世界。她的欢不用说了,至于她的抑郁怅惘,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明究竟。赏析她的是作,至少以下这几方面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

其一、写境(景)造境(景),景美情融。两首词都出色地描画了景色。王国维先生说:“有造境,有写境……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江南女士游春惜春都是缘于其时,身临的是实境,词中所写春草、翠柳、小桥、流水,乃至花谢、絮飞都是春天之实景。然而她不是照相,也不是纪程,她的景是“造”了的,她把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或见到的一些景物“剪接”到了一起,如“芳草萋萋,粉蝶穿花舞”,那时并没有蝶,还早呢。再如“风卷柳丝千万缕。碧水烟波燕子斜飞去”,这斜飞的并不一定就是燕子……女士是在填词,以景达情,情融于景,不是在作新闻报道,她的造景是“邻于理想”的。

其二、语雅而蕴,秀丽清芬。读她的这两首词,我惊佩她造句的功底,不仅仅是句秀语美,而且多有典雅之句,很多意象来自于古代名家诗词。嵌于词中,或显或暗,不露刀斧痕迹。“流水小桥疏竹处”是“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和“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等人名句的重组;“谁家玉笛飞清曲 ”引自“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花丛晚照留春驻”源自宋祁《玉楼春》名句“为君持酒送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昨夜潇潇风雨骤”是李易安名句的再造;“花魂飘泊归何处”取意于《红楼梦》林黛玉的《葬花词》……词要婉丽典雅,必须适当引用些古典词语,从上词来看,江南女士引用嵌缀或重组、仿造,是恰当而成功的,这是她平日细读强记的结果,这给我们很多启示。

其三、练字成功,用字堪赏。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遣词造句是诗家之大务。我们初学诗者更应致力于此,江南女士在这方面给我们树起了榜样。两首词中很有几个字用得非常好。“绿野声声催布谷”应是布谷鸟在绿野之中声声啼叫,催耕播种,为了平仄,更为了营造环境,以境托声,她故意颠倒句式,将布谷陈于后,一个“催”字化鸟为人,显出了春光大好,不等人也。“碧水烟波,燕子斜飞去”,境美,燕子一飞,更出生气,而“斜”字最能状小燕子水上飞飞翔姿态,引人欣悦。“香径落红飏柳絮”,柳絮轻飘,随风而飞,这个“飏”字用真好。“飏”,飞,飞扬,也作缓缓行进状,陶渊明“舟遥遥以轻进”,毛主席词句“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些名句她都铭记于胸,故能随手拈来,恰到好处。

谷雨诗词范文3

很多优秀的诗文,往往都隐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教师必须学会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地对话,在此基础上,从文章中寻找到教学的突破口,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句话,或抓住一个核心内容……以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引领整篇的学习。如在古诗《春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基于诗歌内容的主线问题,供学生读诗、思考、感悟、表达:“这是一场()的春雨。”先用诗中的词语或句子填空,再说说杜甫眼中的春雨是怎样的,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能从“好、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词句,体会春雨到来的时机,感受到春姑娘的善解人意。

生:杜甫眼中的春雨是潜入夜的春雨。

生:应该说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春雨在夜晚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悄悄下起来的,所以诗人说是“潜”入夜。

师:你读诗真仔细,读懂了这个“潜”字。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句诗,从这个“潜”字,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个“潜”字是潜水艇的“潜”。潜水艇跑到海底下作战,别人是不知道的,说明春雨从天上来到人间,我们人也是不知道的。”

同学们都被他形象的比喻逗乐了。教师顺势请他读好这句诗,读出春雨悄无声息的美感。当学生从“细无声”这三个字感受到春雨下得静悄悄、无声无息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春雨悄悄地来到人间干什么呢,请观察书上的插图,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练说。“春雨洒在了小草上,小草……春雨洒在了花朵上,花朵……春雨滴进了泥土里……春雨落进了田野里……春雨来到了……”整堂课,学生围绕诗歌的内容主线,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再造了诗歌意象,拓展了诗的意境,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 抓结构主线,发现文本密码

有些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对学生来说并没有阅读难度,但它却隐含着非常有价值的习作元素:或是谋篇布局,或是构段方式,亦或是遣词造句等。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鸟岛》和《台湾的蝴蝶谷》这两篇课文是“邻居”,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渗透作者行文的思路,即篇章的结构主线。两篇课文基本上都是循着“地理位置――形成过程――突出景观――吸引游客”的思路来介绍景点的。尤其是第1自然段在介绍鸟岛和蝴蝶谷地理位置的同时,还暗含着该地理位置的独特之处。第3自然段在介绍突出景观时,分别有鲜明的关键词:鸟岛最突出的是“多”,一系列的词句都在描绘岛上鸟的种类丰富,景象热闹;蝴蝶谷最突出的是“美”,一连串的词句意在展现色彩的多样,情态的壮观。第4自然段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无论是鸟,还是蝴蝶,都是人类的朋友。

基于结构主线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能横向地去解读文本,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习作中谋篇布局的意识,让他们熟练地背诵课文;另一方面还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给予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例如,学习了上述两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一到两句话来介绍无锡的一个景点。要求先要介绍这个景点的地理位置,其次要写出这个景点最大的特点。再如,学习了《鸟岛》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描写人多,或者车多,花儿多的场景。

因此,在构思教学主线时,我们要从人文关怀和语言训练两方面去筛选有价值的文本材料,让学生亲历阅读发现的过程,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习得语言表达的能力与素养。

三、 抓情感主线,唤起生本共鸣

在设计教学主线的时候,教师要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去设计感情朗读课文,感情体悟文本,感情再造语言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帮学生“扫除”课文中陌生的词语,如“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瓢、吉祥如意、象征、象脚鼓、象脚鼓点”等。然后就紧扣文眼“欢乐”二字,让学生寻找课文中表现傣族人民“欢乐”情感的句子,读好文本所传达的“欢乐”情感。当学生几乎把整篇课文的每一句话都挖掘出来品读、朗诵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情感无需作过多的解释,幸福、激动、欢乐的情感就蕴藏在学生朗读的每一句话中。又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发现美的儿童诗。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循着结构主线去感悟文本:课文中的“我”想变成什么呢?接着,从结构主线中探寻情感主线:从这些所变的事物,你感受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发现,无论是雨滴、鱼儿、蝴蝶、蝈蝈,还是星星、新月等,都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事物,它们是一连串能让小朋友在夏日里获得凉爽,享受自由,激发想象,唤醒自我,赢得幸福的美好意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创造文本:“你在炎热的夏天想变成什么呢?”学生基于此问题,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获得了创造美、享受美的体验,真是乐在其中。

谷雨诗词范文4

 

关键词:黄庭坚 诗人 陈师道 中国诗史 苏轼 艺术个性 北宋 文学家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为一代诗人,黄庭坚在中国诗史上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显赫的声名.他的词名亦自不小.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①晁补之则又说:"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也".②山谷之词,虽历代都有评说,但较诸宋代其他名家,未免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叹.然而黄庭坚的词颇值得我们注意.黄庭坚历来主张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倡导"自成一家始逼真",③在词的创作上,他同样是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的词作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一,迥然相异的前后期词风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今传《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完整的存词18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山谷词既有"亵诨不可名状"的俚词淫句,亦有"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词风之异反映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造成这种雅俗并存,美恶共卷情况的原因是"当时以其名重,片纸只字,皆一概收,美恶杂陈,故至于是",所以"宜分别观之矣".④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期词风迥异则莫如黄山谷.前期词如《归田乐引》:"对景还消瘦.被个人,把个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扌闰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少年心 添字》:"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着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口歆则个,温存着,且教推磨."可谓俚俗亵诨之至.故清人朱彝尊编《词综》对山谷词去取特严.而后期词如《醉蓬莱》:"对朝云云爱云逮,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衤因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则又清雅超拔如是,与传统小词的软婉轻媚自有轻重,刚柔之别,而更接近于苏轼豪放词的作用.致王灼评山谷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⑤黄庭坚的词风之所以如此相异,首先是因为这两类词的创作,相距时间较长.山谷的歌词创作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因为时间跨度大,其间生活屡遭变故,致使山谷词风迥然相异,而后人以其名重,无论雅俗,兼收并蓄,故今人读山谷词,风格有极不协调的感觉.

山谷词中那些风流狎昵的作品,大都作于青少年时期.山谷年轻时有过宴游嬉戏,醇酒美人的快活经历.其性格气质,大概亦属于"疏隽少检"一类.他有一首《惜余欢茶词》正是他早年风流生活的写照: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人陈榻.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与巫峡. 歌阑旋热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 ,碾春焙,愿少处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从这些铺陈中,正可看到作者少时尽欢极乐的生活情形.正由于作者早年的这种生活经历,黄山谷就必然地把本来就被当时人视作"艳科""末技"的词,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狎妓宿娼的谈助,将其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纨绔之气,大胆地寄寓于词.

山谷自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二十三岁时及第后,即调汝州叶县尉,后经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三十六岁时知吉州太和县.元礻右时期(1086—1093)在京师秘书省充任史官修《神宗实录》,在此十七年中,山谷作词甚少.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山谷五十岁,哲宗亲政,斥逐元礻右旧党,黄庭坚被控所修《神宗实录》中有不满新法的言论,遂以修史失诬之罪被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据龙榆生先生《豫章黄先生词》编年,山谷共有六十首左右的词可确定作于谪黔之后.约占整个黄词的三分之一.其中如《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念奴娇 断虹霁雨》,《千秋岁苑边花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由此可见,山谷歌词创作的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及第之前)与被谪黔之后.因为时间跨度大,造成岁月相隔,老少异趣,固是一个原因,但促成山谷词风变迁迥异的根本原因乃是他屡遭贬谪,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他在黔州的生活甚为艰苦,他这样形容:"万里黔中不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定风波》)山谷晚年更被贬至宜州(今属广西),境遇更为不堪,作者常常发出深深的叹息:"老来亦失少年欢"(《鹧鸪天》),"心情那似当年日"(《醉落魄》).他失去了产生俚词艳句的生活基础,要寻找新的思想精神的寄托,于是词也就必然地告别醇酒美人,宴游嬉戏,成为作者抒情状物,发泄胸中不平的文学样式.所谓穷而后工,正可从山谷词见之.山谷前后词风之变异,首先取决生活,然亦有其它种种因缘,特别是他的学佛好禅尤对他的词风转变有影响.黄庭坚中年以后所服膺的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探求随缘适性,自我觉悟,实现一种蝉蜕污秽,越尘拔俗的自然人格.加之原来佛学清心寡欲,禅定持戒的说教,必使山谷感到今是昨非,这样,他不仅失去了产生艳歌小词的生活基础,亦失去了创作淫亵之声的思想基础,他的词风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二,疏宕而沉郁的表情方式

婉约诸家作词,大都以含蓄宛转,细密典丽见长.山谷词则不然,他不循此径,别开一路,以疏宕明快见称.山谷不是以细针密线缝制那些雅丽精美的词章,而是以疏宕超逸之笔,表现胸中积郁的情感.所谓疏宕明快,大致是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不以细密为结构原则,往往较为自由疏松.婉约派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以景物烘染开端,首先描写环境,然后一层层地展示人物动态,心理,而心理活动又多是渗透于景物之中,隐含不露.大小晏,秦观等词人,都用这种章法作词.山谷不去步趋婉约派章法,而是"我笔写我心",把自己的感受,心情为结构线索.如《鹧鸪天》一词: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场酒肆狂居士,李下何防也正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年欢.茶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谷雨诗词范文5

【关键词】诗眼;“钥匙”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一、加深形象描绘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则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这“直”和“圆”正是该诗的诗眼。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句,前人刘辰翁评:“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复觉不同。”诗中“垂”“涌”二字描写明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江流涌动着白色月光,此情此景与诗中“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完全交融,使诗人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关乎诗意精确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著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诗眼。再如齐巳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巳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传为佳话。其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及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营造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关”字反衬了春意活跃,一个“出”字则表达了春色扑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压抑脱颖而出的意味,意境深远,韵味深长。再如《登岳阳楼》一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妙用“坼”“浮”二字,对洞庭湖水势浩瀚广阔无边的景象作了精彩的描画,气势恢弘,意境深邃,为咏洞庭湖五言诗之绝唱。

四、瞄准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往往以形容词的活用多。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诗眼”明“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感,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五、体察精当修辞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王国维《人间词话》)。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该句中的诗眼为”咽“和”冷“,它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日色“是视觉意象,“冷”是触觉感受,诗人巧妙地使视觉向触觉转移,相互交通,从而更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谷雨诗词范文6

论文摘要: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为一代诗人.黄庭坚在中国诗史上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显赫的声名。他的词名亦自不小。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连也。”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为一代诗人,黄庭坚在中国诗史上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显赫的声名.他的词名亦自不小.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①晁补之则又说:"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也".②山谷之词,虽历代都有评说,但较诸宋代其他名家,未免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叹.然而黄庭坚的词颇值得我们注意.黄庭坚历来主张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倡导"自成一家始逼真",③在词的创作上,他同样是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的词作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一,迥然相异的前后期词风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今传《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完整的存词18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山谷词既有"亵诨不可名状"的俚词淫句,亦有"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词风之异反映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造成这种雅俗并存,美恶共卷情况的原因是"当时以其名重,片纸只字,皆一概收,美恶杂陈,故至于是",所以"宜分别观之矣".④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期词风迥异则莫如黄山谷.前期词如《归田乐引》:"对景还消瘦.被个人,把个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扌闰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少年心 添字》:"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着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口歆则个,温存着,且教推磨."可谓俚俗亵诨之至.故清人朱彝尊编《词综》对山谷词去取特严.而后期词如《醉蓬莱》:"对朝云云爱云逮,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里烟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衤因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则又清雅超拔如是,与传统小词的软婉轻媚自有轻重,刚柔之别,而更接近于苏轼豪放词的作用.致王灼评山谷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⑤黄庭坚的词风之所以如此相异,首先是因为这两类词的创作,相距时间较长.山谷的歌词创作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与晚年,因为时间跨度大,其间生活屡遭变故,致使山谷词风迥然相异,而后人以其名重,无论雅俗,兼收并蓄,故今人读山谷词,风格有极不协调的感觉.

山谷词中那些风流狎昵的作品,大都作于青少年时期.山谷年轻时有过宴游嬉戏,醇酒美人的快活经历.其性格气质,大概亦属于"疏隽少检"一类.他有一首《惜余欢茶词》正是他早年风流生活的写照: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人陈榻.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与巫峡. 歌阑旋热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 ,碾春焙,愿少处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从这些铺陈中,正可看到作者少时尽欢极乐的生活情形.正由于作者早年的这种生活经历,黄山谷就必然地把本来就被当时人视作"艳科""末技"的词,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狎妓宿娼的谈助,将其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纨绔之气,大胆地寄寓于词.

山谷自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二十三岁时及第后,即调汝州叶县尉,后经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三十六岁时知吉州太和县.元礻右时期(1086—1093)在京师秘书省充任史官修《神宗实录》,在此十七年中,山谷作词甚少.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山谷五十岁,哲宗亲政,斥逐元礻右旧党,黄庭坚被控所修《神宗实录》中有不满新法的言论,遂以修史失诬之罪被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据龙榆生先生《豫章黄先生词》编年,山谷共有六十首左右的词可确定作于谪黔之后.约占整个黄词的三分之一.其中如《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念奴娇 断虹霁雨》,《千秋岁苑边花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由此可见,山谷歌词创作的旺盛期集中在青少年(及第之前)与被谪黔之后.因为时间跨度大,造成岁月相隔,老少异趣,固是一个原因,但促成山谷词风变迁迥异的根本原因乃是他屡遭贬谪,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他在黔州的生活甚为艰苦,他这样形容:"万里黔中不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定风波》)山谷晚年更被贬至宜州(今属广西),境遇更为不堪,作者常常发出深深的叹息:"老来亦失少年欢"(《鹧鸪天》),"心情那似当年日"(《醉落魄》).他失去了产生俚词艳句的生活基础,要寻找新的思想精神的寄托,于是词也就必然地告别醇酒美人,宴游嬉戏,成为作者抒情状物,发泄胸中不平的文学样式.所谓穷而后工,正可从山谷词见之.山谷前后词风之变异,首先取决生活,然亦有其它种种因缘,特别是他的学佛好禅尤对他的词风转变有影响.黄庭坚中年以后所服膺的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探求随缘适性,自我觉悟,实现一种蝉蜕污秽,越尘拔俗的自然人格.加之原来佛学清心寡欲,禅定持戒的说教,必使山谷感到今是昨非,这样,他不仅失去了产生艳歌小词的生活基础,亦失去了创作之声的思想基础,他的词风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二,疏宕而沉郁的表情方式

婉约诸家作词,大都以含蓄宛转,细密典丽见长.山谷词则不然,他不循此径,别开一路,以疏宕明快见称.山谷不是以细针密线缝制那些雅丽精美的词章,而是以疏宕超逸之笔,表现胸中积郁的情感.所谓疏宕明快,大致是真率自然,不假雕饰.不以细密为结构原则,往往较为自由疏松.婉约派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以景物烘染开端,首先描写环境,然后一层层地展示人物动态,心理,而心理活动又多是渗透于景物之中,隐含不露.大小晏,秦观等词人,都用这种章法作词.山谷不去步趋婉约派章法,而是"我笔写我心",把自己的感受,心情为结构线索.如《鹧鸪天》一词: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场酒肆狂居士,李下何防也正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年欢.茶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平心而论,这首词的格调并不高,没有更多的思想价值,较浓厚地流露出封建士大夫的某种风气.但它的表情方式是疏宕明快的,以情语振起,以深切的感慨贯穿始终.词中基本上没有景语,而是直接抒发自己的郁愤之情.当然.山谷词中也有许多篇什描写环境,渲染景物,但也都是任凭感情驱遣,随意所之的.

山谷词虽然疏宕明快,但又深含沉郁之致."沉郁"虽然表现为一种风格特征,但更多的是由感情的悲慨所致.山谷屡遭贬谪,心中积郁不平,对社会,人生都有很深的感慨和认识,使其词作呈现出外疏宕而内沉郁的特征.如《定风波》: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个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此词为山谷在黔南贬所的作品,它以狂放的笔调,写出了内心深沉的痛苦忧郁,外似旷达,实则沉郁,近于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一类作品的风格.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 例言》中曾指出山谷词"疏宕"的特点,而夏敬观《手批山谷词》又指出"山谷重拙"的特点,可以说他们都是颇具慧眼的,能够见出山谷词的独特之处,而且甚中肯綮.实际上,山谷词是兼有疏宕与沉郁的特征.山谷词虽然疏岩明快,但并不粗疏浅陋,而是寓深意于其中.清人刘熙载也认为:"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⑥这话说得好,可谓搔着痒处了.看上去并不典雅富丽的山谷词,却是蕴含深厚的,读来自感厚重,与当时词坛上占主流的婉约词风是颇相径庭的.

夏敬观所说的"重拙",也很值得玩味,它道出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拙"本来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一个范畴,与"巧"相对."巧"指机变伪诈之心,人为矫饰之貌,而"拙"则是指浑朴自然,未经雕饰的本然状态.陶渊明曾把"拙"作为一种人生准则,因而有"守拙归园田"⑦的诗句.后来,"拙"逐渐演化为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范畴.宋代文人画把"拙"作为价值范畴,追求笔墨的生拙.在这种审美倾向中,黄庭坚起了很大作用.黄庭坚作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评价书画都以"拙"为尚."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梳妆,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⑧论画亦云:"余初末尝识画,然参禅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画悉知其巧,拙,工,俗,选微入妙.然此岂可为单见寡闻者道哉 "⑨主张无意地,自然而然地于"拙"中见出书画的奥妙.山谷词的审美倾向是与此一致的,颇具"生拙"的特点,与典雅富丽的婉约词风是相左的,给词坛带来了一种清新之气.

三,雅词杂糅俗词的语言特色

山谷在语言上也与众不同,词中语汇十分丰富,有传统的典雅词汇,也有大量的方言俗语,山谷把它们糅合起来,创造出生新的语言特色.同时,山谷在词中故意造成一种拗折的语言形势,来表现突兀不平的思想感情.山谷有些词的语言是较为典雅工丽的,如《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通过寻觅春的踪迹,来抒写伤春意绪,语言典雅工致,可以说是词的"本色语".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词"别是一家",并认为黄庭坚是词家中少有的明于此道者,大约是指这类典雅优美的作品而言.山谷词的许多篇什则是将方言俗语和文学语言糅为一体的,如《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词中"管不解","个里","忍管"等都是民间俗语.这些都是常见的口头语言.这些词汇的运用,使词作变得活泼亲切,感情表达得更为具体准确.山谷有些词作则有过多地使用地区局限性颇大的方言俗语的倾向.如《丑奴儿》词中有这样几句:"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口沙,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这首词人为地造成了语言上的隔阂,如果不是操这种方言的当地人,恐怕很难全然理解词的意思.

方言俗语用得恰到好处,会使人感到亲切朴实,清新自然,给人以娓娓如述的感觉.山谷词中有一部分收到了这种艺术效果.而上面这首词,因为用了过多的生僻方言,使人难以索解,不但不能构成优美动人的意象,反而有碍于读者的欣赏思维活动.山谷主张"以俗为雅",这种艺术主张的实行,在词中产生了上述两种效果.山谷词在语言上的另一特点,是善于锤炼生新之语作为词句的关键,使词显得精警劲健.如《减字木兰花 中秋无雨》词中"醉送月衔西岭去"一句,"衔"字何等新奇有趣,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有了一种活跃着的生命感.再如《诉衷情》里"山泼黛,水扌妥蓝"之句,"泼","扌妥"二字把山水写成了有灵之物,活泼明丽.山泼洒着黛色,水揉动着蔚兰的锦缎,真是一幅极美的水墨丹青!

山谷还善于运古人诗句于词,凭借读者对诗句的含意的理解,来深化词的意蕴.如《水调歌头 游览》中的结句:"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便是化用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洒》诗中的起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逐人归",使感到那种太白式的飘逸.《定风波》中"自断此生休问天"一句,用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中的原诗句.杜诗表现了不肯向命运屈服的倔强性格,山谷在词中正是突出了这点.《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一首,敷演了唐人张志和《渔歌子》全词,表现出词人那种不慕功名,随遇而安的思想情调.

山谷历经坎坷磨难,颇多郁愤之概.为了抒发自己的胸中块垒,他往往故意造成语言上的拗折跌宕的峻急之势.如《醉落魄》二首的起首几句:"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莫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这种奇突不平的语势,正是为了适应牢骚不平的胸臆抒发.

山谷词的语言,孤立地看,没有那么典丽圆熟,往往给人以生新拗折的感觉.这是不属于正宗婉约的传统的.然而唯其如此,黄山谷打破了婉约词的语言范式,改变了那种甜熟的老路,造成了一种词学艺术上的"陌生化",使人们觉得新颖别致,造成了审美感受上的新鲜感.

山谷词从美学风格,表情方式,语言特点诸方面都敢于独辟蹊径,冲破传统婉约词的园囿.尽管山谷词的成就并不那么高超,但对于北宋词来说,山谷提供了破坏旧范式的契机与因素,给调坛带来了生新之气,只是他尚末能够建立起一种新的范式,新范式的创立,是由苏,辛来完成的.对于山谷本人来说,这也许不无遗憾,但他又确乎是"以余事做词人"的,况且,他的艺术个性决定了山谷词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