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之间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同学之间的作文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1

史人物,给孔子的一封信,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母”小同学之间的四

娇艳的朝阳,已从东边群山背后跳了出来,万屡红霞四溢,和山谷中缓缓升腾的晨霭交融,变幻着五光十色的光环。同学之间的四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三唑仑片三唑仑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戏而下,咿咿呀呀,欢蹦乱跳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古人不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2

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无论是出多少价,都是买不着的呀!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年的同学友谊。但是,同学之间也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举个例子,譬如,我和同桌D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榜样”。再一节数学课上,按照惯例预备铃还没打之前先唱歌。但是不知怎么的,同学们在唱歌时懒洋洋的,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胡老师看见了有点不高兴,于是让同学们在桌子上睡5分钟,同学们只好从命。五分钟还没到,大家却都在窃窃私语,胡老师看见了便说“:既然大家都睡不着,那么现在开始正式上课。”老规矩,上课前必问好。“上课”。“起立”!随着班长的一声清脆的喊声,“唰”的一下子大家全部站了起来,咦!谁最特殊呢?原来是我班的“重点分子”Z同学,他好像“呼啦呼啦”地睡着了,一点动静都没有,经同学提醒才知道上课了。看到了这一幕,我便在下面说了一声:“装腔作势”。因为我最讨厌这种人。不巧,被D同学听见了,打抱不平的地说“:骄傲。”我不服气地说“:谁骄傲了,用词不当。”于是,我便和D同学吵了起来。但是那在上课,学习是重要的,我就不和她多烦,在后来整整几节课上我都没理睬她。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在未来的两个月里我一定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3

摘要:意象是成因、结构和功能都很复杂的重要文学因素,它具有与文字学、心理学和文学等多种学科有关的多重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性特征。意象的空间特征又表现为强烈的物质性和文化意义的生产功能。意象空间的结构是经验空间,其成因是因为多重经验空间的重合。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在空间重合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视觉化、结构多层次化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038-05

Space Structure and Literaty Functions of Images

GAN 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images; space structure; materiality; experience space; literary function; literary space

Abstract: Imag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literature with complicated cause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They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subjects like etymology,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space characteristic manifested by intense materiality and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space structure of images is caused by the overlapping of multiple experience spaces. Literary texts are changed to visualized texts with multiple structures through the images production function of culture in the overlapping process.

空间观念在文学中的引入促生了“文学空间”的概念,但是文学空间并不是物质世界在文学文本中的简单投射,也不是写作者幻觉中的影子。文学是由语言构建的空间,物质性与观念被文学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学之所以又具有与其他文字作品不同的区别特征,是在于文学文本中包含着“意象”,因为意象的存在而拥有了巨大的空间容纳性,可以容纳历史的经验空间、现实世界的投射、词语的内涵物、作者个人知觉、意图以及观念等等。

文学空间是建立在语言的序列性上的空间。对于文学文本的组织原则来说,语言的序列性是最重要的。文本意义以序列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句子的结构就是线性的。文本只能服从于语言的局限,因此全方位、立体型的结构在以语言为建筑材料的艺术门类中是不存在的。文学作品就是语言按照时间的节奏流动留下的痕迹。语言的序列性与时间的线性结构契合,所以语言和篇章总是首先作为时间性的结构体被认识和被分析。同时,语言和篇章也是空间性的,它们是文字组合赖以进行的场所,所以时间—空间的共同作用模式贯彻在文本之中。“语言肯定是一种顺序性的连接,句子陈述的线性流动,由最具空间性的有限约束加以衔接。两个客体(或两个词)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据同一个位置(譬如在一个页面上)。对于词语,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作重新的收集和创造性地加以并置的工作,尝试性地对空间进行诸种肯定和插入。”〔1〕词语的重置是文本中对语言的重新安排,只能在篇章提供的空间之中进行。这里所说的空间是在时间中的空间,是序列性排列中的流动空间。但是,如果我们搁置起线性流动的时间过程,只是采用静止与扩张的空间特征标准来观察文学文本,只观察其中的容纳度和空间独立性,“序列性的流动常常被撇在一边,以便对诸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和侧面图绘作偶然性的描述,这样,才有可能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叙事而又不失却总体目标这一主线:建立更具批判性的能说明问题的方式,观察时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时段与区域、序列与同存性等的结合体”〔1〕,那么,文学的空间观念也许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以空间化的视角来看,文学文本空间中容纳着诸多文学因素,但是“意象”是其中最具空间特征的,它是观念与物质的结合体。意象在文学文本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标志性的,可以看作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重大特征。作为相对静止的空间结构体,意象的内涵物丰富,功能完备,而且具有超文本的诸多空间特征与性质,也就是所谓强烈的“空间性”。

意象拥有与普通词语不同的物质性而存在于文本之中。空间性有几个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物质性。意象是世界物体与现象的语言投射物。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意象首先以“词语”的形式存在,它表达一个事物、事件或是一种情境。词语的文字和语音符号是意象作为语言的物质特征。处在语言状态的意象表现出来就是词语的形式,意象被词语的物化符号所标示、分析、解释。意象词语概念的所指必然是具体的物质,因为所指是现实的事物、事件或者是情境。尽管词语形式与它的所指不在同一层次上:一个处于文本而另外一个在物质世界平面之上,但是意象的二元语言结构紧密结合起二者的物质性;意象当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性是物质性的另一体现。所有的意象都有物质形象的外壳,即生动的视觉形象外壳。意象在形象中的观念和经验内在物越丰富,便会使文本中意象的外壳形象变得越丰满。意象在文本当中的首要功能就是提供生动的形象,其他功能只为了更加突出形象功能的作用,这极大区别于文学文本中其他语言因素。物质性是意象所具有的最为独特的特征,是复杂而且多面的。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意象的文本功能不仅作用于语言层面,还体现在文化意义的传输功能及文化生产性上,意象可以把文化意义和观念重置在特定的文学文本空间之中。本论文拟在静止的意象空间的截面上来看它对文化意义的输送与扭曲。

一、意象是经验的空间

之前,诗学研究都把意象看成是“意”与“象”形成紧密联系后的形象。《周易?系辞上》解释意象为“圣人立象以尽意”,把“尽意”看成是目的,“立象”视为过程抑或手段,这是重视形而上的传统所决定的,“立象”与“尽意”之间是时间的先后或者是因果的逻辑关系。这种理论将意象简单化为“象”之“意”,而“象”因为形而下的物质性反而遭到古代唯心论的长期排斥和忽略。由于前文指出的意象空间性对于物质性的容纳度,笔者更倾向于把意象看成是一个共同的二元综合结构体,是修辞学所谓的“隐喻”喻体与本体的双重结合,也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形象在记忆痕迹中的定位,担负着记忆唤起的功能。

如果从意象空间的物质性和观念承载作用来说,它应该是复杂的、以形象为物质外壳的经验空间。意象首先赋予文本的是物质形象。这种物质形象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用词语的语言符号来代表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事物,它们之间产生物质世界与语言之间的转换与连接。这个过程必须要依靠人这个媒介来实现。“词语在成为概念符号之前,首先是作用我身体的一个事件,词语对我身体的作用划定了与词语有关的意义区域的界限。”〔2〕作为意象的词语同样也是曾经作用于写作者的事件,那么这个词语就包含了创作者的个人经验。经验中的事件作为物质形象被他的身体感官所感知,其实他仅仅感知到形象作为语言形式的空间存在,但是在身体的综合作用中,这种空间存在伴有了其他诸多感觉。比如说,人在“黄昏”之时很容易产生疲乏与惆怅的感觉,多伴着愁怨,这些感觉成为个人的体验,如“已是黄昏独自愁”(陆游《卜算子?咏梅》),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在中国传统诗文中,“黄昏”意象常常伴随愁怨的感觉一起储存在人的知觉中。如果说意象并没有成为个人经验,那么就不太可能出现在文本之中,即使出现了,也只是对他人经验的借用,这对于感觉在文中的营造会有所妨碍。

同样,人类对词语的习得也伴随有对词语的感觉,语言学称为词语的感觉色彩。感觉色彩的成形依靠大量类似的语境赋予。词语的习得是反复进行的,“只有当词语持续呈现时,它才成为外部表象,其意义才成为思想”〔2〕。在持续呈现的过程当中,词语还总是伴随着色彩、温度、情绪等等感觉。在不同却又类似的语境当中,词语的感觉色彩不断累积和强化,因为语境的强制性规定词语一定是以协调的色彩出现的。之所以词语能赋予习得者的感觉色彩就是凭借习得者语境体验的经验累积。此时,“经验”应该是两种经验的组合:一是以文字为载体的集体历史意识,包含了一个文化团体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对于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的共同体验和认识,它们经过群体的认同之后凝固在历史的记忆当中,并且将之附加在词语为形体的语言符号之中,成为延续性很强的文化象征符号——意象。比如“杨柳”之于爱情的缠绵悱恻,“长亭”之于离别的不舍。意象之中的集体经验还会通过词语对语境作出选择。语境作为大的语言环境,其感觉色彩比起一个词语来更加明确和突出,但是意象仍然会反作用于语境,会进一步加强感觉色彩的作用。词语与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让集体经验更为明晰,它们除了表明意义还传递经验。二是意象接受者的个人经验。个人经验除了个人对事件或者事物本身的真实体验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集体的意识。由于个人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处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经验必然经过集体意识的过滤,与集体意识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具体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特征的共同认同、对事物的价值取舍与感情倾向,比如说:“大雁”总是作为夫妇爱情的象征,而“孤雁”则为失偶和离群者,历代文本总是保持着对该意象感觉的高度一致,意象作为集体意识会渗透到相同文化接受者的个人经验之中,“雁”意象一旦作用于接受者,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意象作为特殊的被空间化了的词语,表达词语的概念意义只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除此之外,意象还应该是一种图解式的心象,是集体意识在心灵空间中的凝固。意象图解首先表现在它的文字形体的视觉性上,以汉字为代表的象形文字尤其如此。象形文字让意象的文字形体承担了视觉经验的唤起功能,比如:基本象形字“火”可以让人知觉到火的形象以及这个形象带来的灼热的温度。形声字“热”、“灼”因为带有“火”旁,同样也能产生类似的感觉。“琵琶”两个汉字使用了四个“王”字作为形旁,让人想起琵琶面板上二十四个品的排列形象。当然,并不是所有意象都必须依靠文字象形图解,而是在习得了该意象词语承载的文化意义之后才产生了图像联想。比如“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梅子与雨的搭配一定能让人想起江南绵绵不尽的梅雨季节。另外,意象还带有语音上的感觉经验,比如说“玻璃”的发音因为长元音/i/而伴随着脆弱和尖锐的印象,而且玻璃本身就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在选择“玻璃”的语音形式的时候,尖利的高元音/i/起到了突出感觉的作用。在中国诗文传统中更倾向于使用有相同音素的双声、叠韵连绵词,如果“出现几个相同的音节时,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场”〔3〕,如“琵琶”两个爆破音连续使用形成勾连,让人联想起琵琶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与连贯。语音通常能赋予听觉知觉上的感觉,还伴随着其他各种复杂的感觉特征,一起形成全方位的语音形象。总之,意象空间不只是单纯的视觉空间,它携带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

词语的语言形式带来的感觉与事物本身的感觉特征之间能产生通感,这是意象空间化和传输功能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间沟通的重要手段。意象采用语言物质空间化方法突破了文本与感觉之间的障碍,将感觉附着在意象的空间之中。复杂意象,比如反映一个事件的意象,它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会受到事件现象投射在感觉器官上的先后次序的影响,反映在词语的语言形式上是语序的颠倒。

二、意象空间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

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也是构成其空间性的重要特征。文化意义通常以历史集体经验的形式贯穿在语言之中,但仅仅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待意象的功能又是不够的。意象除了是容纳文化意义、个人知觉的场所之外,还带有很强的能动性,它对文化意义具备生产和选择的功能。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意象的功能不仅限于语言与文本的层面,还具有超文本的价值。

文化意义和意象发生关联之后,包含其中的集体经验或者集体意识将成为语言的所指和语言的色彩,并附着在意象当中。这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必须要在大量的相同语境之中用相类似的语言色彩反复地强加于某个词语之上,意象才能真正产生,否则如果意象带有的某种色彩或意义褪色了,或者色彩与意义与意象之间失去了联系,那么意象将被还原为普通词语。意象产生之后,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化意义的传输功能。传输并不只是管道式的连接,而是建立在异位空间上的重合。所谓异位空间,是因为时空关系的发展而造成的文化断裂层。越到现代,异位性越明显,现代性催生出错位空间。异位空间丧失时间持续性,意象二元空间在重叠之时必然会出现文化意义的扭曲和冲突。由于现实认识与历史集体意识这双重空间具有极大差异,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以及阅读者的接受过程中,现实的认识空间对于文本所能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个人经验的局限,创作者只能从现实空间来选用意象。但是意象成形之后,“个人记忆与缠入了历史的集体记忆不能互相区分”〔4〕。在意象中现实与历史接界,空间的物质性变成了一种“模糊的幻想”,去除了纯粹的思维过程及其表征。意象成为空间的实践场来实现现实与历史的整合,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创作者的认知和知觉来完成。随着文学文本形式的不断发展,新的主题、表达方法与新思想的涌现对意象的影响非常大,意象内部的知觉与经验的分布也将产生不同的变化。历史经验在重置过程中,由于现实世界对于历史经验的屏蔽和过滤作用,使意象包含的图像与知觉的信息并不能完全地输送到创作者的内在世界中。

空间的转移和历史的异位意味着信息量的错失,意象把异位的空间重叠起来的过程意味着相对遗忘和相互妥协。在文学文本当中,意象的使命是营造感觉,所以相同的感觉特征和情感特征是历史与现实之间产生联系的重要标准。意象是“感觉的复制品”,是对“进入感觉的简单性质的‘复制’,尽管并不总是对这些东西由之结合在一起的方式的‘复制’”〔5〕。只要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感觉与感情,历史与现实两重空间就有重新整合的可能。至于历史集体经验中与此类感觉无关的其他部分都会被淡化甚至于被忽略,其他细节都不再重要,只剩下携带感觉的心象在文学文本之中以形象的方式出现。普通词汇对于文化意义的传承是通过概念意义的延续来进行的,而意象体现历史的文化意义最终一定要落实到感觉与情感上,必须通过文本的感觉特征来选择历史的集体意识,也可以说集体意识在作者“模糊的幻想”中只剩下了一个带有强烈感情特征的形象外壳。意象文化意义的生成依赖于感觉的承认,在意象构成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意义实际上只是以强烈的感彩这种现象存在;或者说,在文学文本之中,意象把文化意义变成了一种从历史中抽取出来的感觉,再附着于创作者知觉中产生的现实世界图像之上。这就形成了一种结构复杂、意义深邃的空间形象和特殊的空间文化意义。

从意象生成文化意义的过程来看,这一切是在文本之外进行的,发生在创作者预设的知觉世界当中,有他个人的知识经验在参与。个人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对于集体经验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扭曲,但这种作用是比较微小的。如果扭曲过度,意象内部发生空间的断层,意象将丧失其历史证据,成为作者个人意识中漂浮的晦涩难懂的词语。之所以意象使用可以历久弥新,也是因为个人心灵的不可复制性赋予意象某种程度上的新鲜感,而且个人经验对于历史经验的审视常常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进行,所以意象在不同的个人语境当中会焕发出不同的光彩。

三、意象空间化的文学意义

在文学文本当中,作为观念性的经验空间与物化的知觉空间相结合的双重结合体,意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本是用语言以线性的原则构筑出来的,尤其是在说明和议论类的文本当中,语言线性的特点正好与作者的线性的思想发展过程吻合。但是,文学文本的基本构造和创作目的不同,文学的目的在于用语言建筑起空间感,以便容纳诸多的事物与事件。从存在论的观点来看,文学空间是“把上手事物在空间上各属其所得状态开放出来”〔6〕。开放状态的空间感营造主要依赖于词语的“复现”,即具有相同要素的词语重复地出现。情感和感觉需要累积才能具有渲染力,词语“复现”就是很有效的感觉累积途径。在文学空间内,意象与意象之间也存在着复现的关系,复现包括了重复、相似、对立和不同意象之间逻辑的演进、推导。意象群之间通过复现形成牢固的空间链。意象空间链在文学文本的大空间中可以无限延伸,一旦有对立的复现出现,还可以形成文学空间的扭转,构成转折和对立的冲击力,从而大大丰富文学空间的层次。

每个意象本身的空间特征是固定的,“意”是意象空间附属的感觉特征和文化意义,物化的知觉空间只是载体和媒介。意象都带有比普通词语更为丰富的感觉。文本内的意象群中,各个意象的物化空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的总体感觉特征必须是一致的、相互映衬和烘托的关系。意象空间一旦存在,其感觉特征就会约束和限制文本。感觉的丰满、溢出与弥漫是文学空间的一大特点,意象可以凭借“复现”这种方式来构成意象群,让感觉不断累积乃至溢出空间。意象内部凭借通感而形成,意象与意象之间也应具有通感功能。意象在物化知觉空间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上牢固地粘附上各种知觉,如触觉、听觉、视觉等感觉特征。尽管意象与意象之间表现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不同,但是只要有一种知觉相同,就可以轻易地联系起来形成“复现”,联想规律的形成也基于此原因。因此,意象链成为文学文本感觉与感情形成的重要原因。

作为图解式的心象,意象的视觉化趋势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诗画倾向。诗画倾向也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重大特征。意象的参与使得文学文本产生视觉化的空间艺术效果,形成“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7〕。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古代诗词歌赋之中。如马致远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将类似感觉色彩的意象密集并置,以营造出意象空间,使每一位读者如同身处一幅与旅途相关的图画中。随着意象群在图画中的共现,文学文本的空间伸展能力加强,诗画倾向更明显,感染力也随之加强。在文本的空间视觉化过程当中,解决文字线性对于空间感的破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文学空间必须利用文字的线性而成为流动的空间,成为呈现完整事件的容纳场所。文学空间的线性流动构成方式区别于图画的共时视觉空间,它努力把历时的一切都压缩在一层空间之内。从这种意义来说,意象具有反时间的特征,是经验与记忆的现象在文字学意义上的集合体,相对其他意象和文学因素而言是独立的单元,甚至对于文学空间本身来说也是独立的。如果从传承的历史经验来说,意象是在文学文本之外形成的,可以在任意的文本当中嵌入,它的存在标示着文本之外的意义在此间展开。尽管意象的空间性有反时间的特点,但它对于文学空间的延展却是非常有利的。历史的意义从不可见变为可见,文本以一种反时间的方式来反映时间。

意象的文化意义生产功能把民族共同经验还原为空间物质形象与感觉特征,经过选择再传输到文本中的意象空间进行两重空间的压缩与融合,这个过程是文化意义在现实文本中的重置和安放,而且可进一步理解为是历史与现实混合后产生的新意义和新精神。意象带有能动性,是文本中最具生产力的文学因素之一。意象的能动性把感觉特征和知觉形象分布于文学文本之中,而且因为意象对于意义的生产力是超越文本的,所以文学空间能够成为一个开放状态的空间。意象利用了文字符号形体的空间形象而延伸到知觉空间,所以它的空间本质属于语言,但是它又交叉存在于语言和知觉两个层面中,而且作为“模糊的幻想”可以渗透进人的感知,常常使人忘却其语言空间的本质。因为意象不同寻常的空间性,它在文学文本、意义与经验之间构筑了特别的联系,因此构筑起了文学空间的深层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2.

〔2〕莫里斯?梅洛-庞蔕.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0.

〔3〕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M〕.李世耀,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4〕马里奥?J?瓦尔德斯.诗意的诠释学〔M〕.史惠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8.

〔5〕伯特兰?罗素.心的分析〔M〕.贾可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3.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4

随着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已经获得普遍认同,组织已经不再满足于文本式、口号化的文化宣传和思想工作层面的文化形式,而是期望能够建立一套能够支持组织战略和实践的企业文化体系。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探讨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广问题:(1)提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步骤、影响因素以及策略方法等,此类研究虽然为组织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战略指导和实践标准,但大多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往往不能实现文化构建框架的完善和统一;另一方面,此类研究倾向于从静态的角度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则、步骤、影响因素等问题,往往忽略了体系中各层面、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而动态的循环互动关系是文化系统整合、统一机制的形成基础。(2)探讨某因素或某些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关系,例如制度、信息技术、人力资本等与文化之间的耦合互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概念,因此需要从系统角度全面探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问题。圣吉强调:“只有建立起系统性思维技巧时,才能看到和应付各种问题的相互依赖性以及深层原因”[1]。因此,此类研究虽然从深刻分析了不同要素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影响关系,但其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实践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将结合自组织理论的竞争协同机制构造出企业文化5S的框架体系,并应用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原理探讨5S各因素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同时构建企业文化的推行体系,为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战略指导和实践帮助。

2自组织理论中的竞争协同机制

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ogine)最早准确地提出和使用了“自组织”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自发出现或者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2]。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aken)则准确地定义“自组织”为: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3]。人性的自主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自组性。杰夫•卡特赖特(2004)提出,一种组织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具有自组织性。虽然变化常常需要来自外部力量,变化的动机和变化过程必定来自自身内部,文化系统一个自组织系统[4]。由于自组织系统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了系统演化,其演化动力在于系统内部,因此系统整体和各个要素都具有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可以归纳为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在这里“竞争”指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角力、较量并力图取得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并强调竞争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同等约束性和竞争的公平性;而“协同”则指系统中的诸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统一步调、相互合作、实现共赢的行为和过程。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5]。企业文化的自组织性,决定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企业文化的自组织机制,企业文化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使企业文化在自组织机制的引导下进入良性的超循环过程。

3企业文化5S

3.1企业文化5S的提出

结合传统5S的核心思想、分析框架和自组织理论中的竞争协同机制,本文提出的企业文化5S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协同(Synergy)、竞争(Strug-gle)、学习(Study)、制度(System)、素养(Style)。其具体内涵总结如下:协同———以组织目标为基准,促使企业文化子系统中的诸要素或子文化之间统一步调、相互合作、实现共赢,也是子文化或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竞争———考察组织中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潜在的文化模式,培养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其求同存异,彼此尊重,促进子文化之间合理、适度、有序的竞争机制的形成。学习———学习是产生变革的动力和源泉,学习可以激发系统的涨落,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协同实现系统演化。因此,文化系统的发展源于组织学习,唯有通过学习,才能展开组织思维的宽度,提升组织思维的高度,增加企业文化的响应能力,为创新积蓄能量。制度———制度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亦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通过制度来程序化、标准化和巩固上述3S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并定期考察。素养———通过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四要素之间的交互循环作用,最终形成组织员工的文化习惯和素养,塑造积淀出组织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文化在上述4S的耦合循环过程中实现动态的演化与升华。

3.2企业文化5S各要素之间的自组织机理

根据自组织理论,系统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构成了系统演化的动力。企业文化5S中的“竞争”强调培育多种形态的文化模式,促进不同文化模式间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形成,最终实现文化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合理有序的竞争。与此相对应,“协同”强调围绕共同的目标,建立组织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使其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实现系统的“和谐”效应。协同、竞争形成了文化系统最核心的动力要素,并且在二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通过企业子文化间的竞争协同,最终产生适合组织系统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由于竞争与协同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竞争中有协同,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下实现着企业文化系统的演化发展。“涨落”是自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界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6]。涨落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基础,是系统演化发展的诱因和原初动力,当外界条件或系统内部的某些因素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由随机涨落触发突变,自发地形成新的宏观有序结构和功能,并且不断进行优化[7]。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学习是创造性因素,相当于组织系统的涨落力,它为文化系统向更高层次有序状态发展提供了发展变化的诱因和原初动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学习是推动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组织学习,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是实现协同的关键,自我提升的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促使协同竞争和子系统相互作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的涨落力作用预示并决定了系统发展的可能方向,并且与协同、竞争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核心体系,即在学习的涨落力作用下,企业系统通过子要素/子文化之间协同竞争的动力学机制实现向更高层次有序状态的演化。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提供了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行为,减少不确定的风险,建立起人们可以依赖的规范。制度是企业文化5S中的又一核心要素,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竞协同、竞争、学习的作用和发展确立了方向和标准,另一方面对以上3S的的成果加以标准化和巩固,同时随着前三者的变化发展做相应的调整。在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四者的交叉催化,共同作用下,最终培养出组织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与价值标准,即员工理想的素养的形成。同时,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反作用与以上的文化4S。协同、竞争、学习、制度、素养,企业文化5S之间的相互关联互动与协同作用促进了它们的共同进化。综上所述,企业文化5S之间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所示的“钻石模型”总结如下。学习形成了系统的涨落力,协同、竞争为文化系统的演进发展提供了动力,学习、协同、竞争3S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动力体系,它们的交互作用,是实现组织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层次有序向高层次有序的演化的基础,因此3S构成了“钻石模型”的三角型“基座”。制度是围绕企业文化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起来的,它一方面为系统自组织规定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又对3S成果进行巩固和保障。素养的形成是4S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素养的形成又塑造了组织整体的价值环境和改善氛围,使5S构成的文化系统能够进入良性的循环之中。图1企业文化5S钻石模型

3.3企业文化5S之间的超循环动态演化

由以上对企业文化5S自组织机理的分析,可以看出,5S各要素不仅可以实现自复制、自优化、自适应,还对其它要素的提供支持和催化,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相互嵌套,动态演化的循环系统。这一动态的循环过程即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的动态优化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在本质上,企业文化5S构成的体系是一个超循环系统,超循环机制可以更深入地阐释这一体系的动态演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nfredEigen于70年代创立的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The-ory),是从生物进化演变机理中研究得出的一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自组织理论。超循环系统中的每个元素即能自复制,又能对下一元素的产生提供催化支持。超循环理论认为,循环并非总是周而复始地在原地刻板运动,也不是同一个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有等级性地向前不断发展,在循环中发展,在发展中循环[8]。结合上节对5S各要素之间自组织机理的分析,协同———竞争构成了最为核心的超循环关系,二者在自创生、自完善的同时,相互促进与协调,为彼此的发展提供催化支持。在由协同、竞争、学习、制度这四个要素构成的循环网络中,前三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自组织系统,而制度一方面为系统的自组织机制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协同、竞争、学习网络的演进发展,制度同时也在做相应的调整与变化,因此制度与协同、竞争、学习3S之间也构成了交互作用的催化循环作用,制度保障了文化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机制也推动了制度的适应和发展。沿用以上分析思路,可以发现协同———竞争、协同———竞争———学习、协同———竞争———学习———制度、协同———竞争———学习———制度———素养共同构成了一个四层次的超循环系统,而后一层面较前一层面依次形成更高一级的超循环网络,各要素的运行不仅包含自稳定、自维持、自创立、自学习、自复制等多种形式,还依靠要素之间相互催化、相互支持的超循环机制,实现把复杂与变异、分解与合成、耦合与隔离、竞争与协同,稳定与不稳定统一起来,从而积累起大量的信息和能量来促进共同的进化。由这四个层面循环网络构成的企业文化5S超循环系统,在关联耦合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种动态的非线性反应体系,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自我优化,向更高的有序状态演进。企业文化5S的超循环机制可以用图2表述,这里围绕5S各要素的箭头表示要素的自复制、自稳定、自学习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双向箭头则体现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催化、支持、耦合的关联关系。

4企业文化5S的实施策略

企业文化5S是在自组织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自组织体系,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考虑5S各个因素的具体实行方案,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使其符合自组织的竞争协同机理和超循环的动态演化规律,这是企业文化5S成功的关键,也是以下构建实施策略的立足点。

4.1培养促进子文化间竞争协同的交互作用

竞争的关键要求培养不同的文化模式,促使子文化之间和系统内各要素产生更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为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环境。而协同则要求围绕组织的共同目标,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成员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需要强调的是,竞争与协同相互贯穿相互依存,培养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目标一致的文化整体的思维应该随时结合在一起,使协同竞争展开有效的交叉催化,以实现它们共同进化的目标。

4.2鼓励学习和创新,建立学习机制促进巨涨落形成,并为竞争协同的提供能量

学习形成的对组织系统的“扰动”,相当于是系统的涨落力,促使符合文化系统发展目标“微涨落”成长为的“巨涨落”,就需要在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强调鼓励学习和创新,建立学习反馈机制,并且从组织层面上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4.3建立制度保障巩固3S成果,并形成制度与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制度作为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需要在其建立之初规定文化系统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并在企业文化5S的实施进程中,保障其它要素的实施成果,另一方面,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它必须随着其它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4.4促进素养的形成并增强其与4S的互动关系

将素养的形成与竞争、协同、制度四要素结合起来,在这四个环节中培养积淀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良好的素养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前4S的实施和完善,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交互循环作用,是企业文化策略实施的核心。以上企业文化5S的策略虽然是针对5S要素分别展开,但可以看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贯穿的关系,并且策略构建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促进竞争协同和超循环机制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一核心,要求构建企业文化5S时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出发把握制定实施策略。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中职语文 合作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3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尤其是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教学更是备受关注,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往往着重关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对通过语文课堂实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问题关注得比较少。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人才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还要求人才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要具备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教学法,不仅有助于通过团体的力量克服学生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本文就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合作教学展开论述。

一、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单向进行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信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展开讨论,因此,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一般都是通过语文教师讲解的形式得以释疑,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或矫正错误的机会比较少。新课改提倡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遇到问题,小组内的成员就会互帮互助,成绩好的同学耐心地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语文成绩稍差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也使得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提升。

其次,在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彼此之间不存在畏惧心理。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大胆地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在小组成员发言的过程中,其他成员要耐心地倾听,因此,不仅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倾听。

再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同的中职学生会对同一语文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在小组成员之间出现不同见解的情况下,学生之间会进行辩论,而正是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极其活跃。为了更好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对语文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归纳与总结,使得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合作关系”,一个成员遇到难题,其他成员都来帮忙,如此,学生就会深深感受到团体力量的强大,其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科学分组是前提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很多问题,否则,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广大中职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只有小组内部的优化组合,才能够使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我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经过多方的调查研究及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广大中职语文教师要想实现分组的科学性,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成绩差异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学生之间语文成绩的差异。中职语文教师在分组时,切记一定不能将语文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到一组,因为,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得具有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如果老师将语文水平相当的同学分到一组,当一个学生遇到语文难题时,由于其他学生与之水平相当,也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将难以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中职教师在小组成员设置的过程中,要将具有不同语文水平的初中生分到一个小组,也就是说,要让同一个小组既有语文尖子生,又有语文水平中等的学生,还要有语文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实现小组成员构成的多元化。

2.遵循性别差异性原则:部分中职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将男生和女生割裂开来,有些组全是男生,有些组全是女生,其实这样的分组方法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生理发育来看,处于中职阶段的男生一般没有女生成熟,性格也没有女生稳重,如果老师在分组时将男生与女生割裂开来,那么,只有男生的小组可能会出现一些语文学习以外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个小组只有男生,在小组成员遇到问题时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一些见解上的矛盾,由于中职阶段的男生性格比较急躁,很可能会发生冲突,影响小组内部的和谐。如果将男生与女生合理搭配,在发生冲突时,女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解作用,有助于小组内部的和谐。

三、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成效

1.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中职语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免会出现对知识点理解困难的现象,这时,语文教师可以不必作进一步的讲解,而巧用合作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必要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的去领悟。通过讨论,学生自主找到疑团的所在,豁然开朗,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

同学之间的作文范文6

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得到重视。“比较文学”是指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最初是为反对孤立地研究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而出现的,因此研究民族文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自然就成为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类型,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是“平行研究”。它克服了影响研究的局限,打破了“二元”关系的限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季羡林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不仅要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还要与中国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学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是翻译。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跨国文学的比较,而是不同民族和族群文学之间的跨语言比较,也就是跨文化对话。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语义转换,更多是一种持续不断、代代接力的解读和翻译实践活动。比较文学离不开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同样也离不开比较文学研究。因此,离开比较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无法深入开展本民族文学个性价值和社会意义探索。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打破民族文学狭隘的范畴,使民族文学自觉地融入世界文学之中。“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史学研究,而非是纯粹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诞生于上个世纪末,而译介学的产生则晚得多,大约起始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已经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了。比较文学意识始终深藏于文学翻译和跨民族文学借鉴活动中,深藏于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跨民族的文学比较和批评中。我们更多地注意蒙古文学所接受的汉族文学影响的考证和研究,而很少去探讨游牧民族文学传统对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很少讨论蒙古文学在接受外来文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特征。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的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比较文学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东西(包括中西)比较文学的崛起。

一、文化接受视阈中的蒙古族翻译文学

文学史是作家、著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既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艺术接受活动是调节欣赏者整个审美经验对作品的“空白”结构中以想象性补充、充实的过程,是一种融注了欣赏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一种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文学接受史其实就是打破以往那种以作品为主要固定视角,从读者接受视角重新解读文学。接受是研究的前提条件,而研究是接受的继续与深化。接受理论是研究接受成果的理论。每个读者的天资、经历和修养的不同,作品就会对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文学的历史就不仅是作家和作品史,而是作品的效果史。

读者既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又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活动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维,而是居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是文学审美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读者艺术接受过程是一个融理入情、情理统一的过程,是在这种情理交融过程中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探究。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文化语境,有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接受。文化语境的变迁影响文学接受活动。文化语境是指表现艺术萌芽发展的特殊时期种种思想活动普遍性的思想审美趣味与艺术活动等。文化环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条件,文学接受深化和促进文化环境。历史发展决定着文化形式的变迁,文化变迁成为文化影响的发生及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即接受外在文化中起到决定性因素。

即使翻译文学存在的文化语境与接受主体改变,原著的内容信息也不会改变。读者欣赏蒙古翻译文学的同时也把它当作文学研究对象。因为读者把翻译文学与本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不仅从中提取营养,还能了解认识到民族文明、民俗习惯、审美意识、思维特征、哲学、道德、生活境况等,从而增加民族间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

文学的本质在于它具有审美价值。文学欣赏不仅是审美活动,又是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读者的鉴赏活动就是将自己置于艺术家的位置,在心中再造那个表现品,这是一种与艺术家的创造性直觉达成一致的活动。叙述主体与接受者的关系除了表意手段和表意内容的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鲁迅最先提出创作与读者的关系。文学阅读过程是一个“暗隐的读者”引导下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也是说“暗隐的读者”的现实化过程,是一个实际的读者在文本控制下创造性的选择过程。所以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艺术(包括戏剧)就是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感受,而这依赖于艺术家和接受者之间形成的共同感。“可接受性”是接受者对放送者潜在的接受价值的判断,具有复杂多变的歧义性。

文学接受活动是建立在读者的阅读、阐释与审美再创造的基础上的。译作对他文化的他族而言是跨文化文学接受。他民族读者阅读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作品接受影响是文学交流最重要的关键。因为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对各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还是对交流关系的接受者来说,不仅都是文化积淀,还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条件。文学鉴赏是文学批评的基础,文学批评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批评不是感知的情感,而是情感的感知”。译作的影响是从读者所得到的审美接受与其他文学创作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读者读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之后获得的审美接受是指满足接受主体精神所需,给予他们情感震撼与教育娱乐作用。从译作中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源于主体。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通过文化积淀文学才能进行文化交流。所以文化积淀是文学交流的必然过程,也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和条件。接受和批判研究翻译文学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表现。通过翻译能够开展民族间文学交流并能产生民族间文学影响,从而文学之间比较研究也能得到发展。跨文化研究,特别是西方、东方、自我与他族不同性质的文化研究是比较文学从危机到转变阶段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接受研究是接受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研究。接受者接受他族文化接受的本质是译作的接受。接受者接受的是文化通过积淀的译作。解读过程就只能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过程,一个作者去无限接近文本原意的过程。萨特认为:“创作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

在作家完成创作活动后,文学活动就进入到作品的传播、消费和接受阶段。艺术鉴赏就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过程。文学消费则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蒙古族翻译史是蒙古民族认识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吸收其营养并被他影响的历史。蒙古文学对他民族文学的接受和改编,不仅仅是被动地浅薄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学传统来进行文化选择和协调整合的过程。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特殊的文化语境。接受史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以各时期接受者对该作品的审美反映、理性思考进行创造性借用为主要研究,探究审美观、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及其深层原因。

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学译介到其他民族中间,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同时,以他人的眼光认识自己,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文学交流活动是永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没有外来影响的单纯文学是不存在的。文学交流不是单向、直接、简单、普通的交流活动,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与倾向。

因为文学交流不单只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提高自我的交流。所以,民族文学交流永远是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继续存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心理永远是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把他族文学唯独放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以本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来研究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蒙汉文学交流史的跨文化特性,为蒙汉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蒙汉对话范式的建立和区分,实际上包含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比较文学不管研究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还是研究各国、各民族间任何能够比较的文学问题,将蒙汉文学置于文化交流进程中,在世界文学语境中进行比较,对认识民族文学本质特征,乃至认识文学本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研究当代蒙汉文学交流,对蒙古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都有重要价值。该领域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课题,理应成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将蒙古族翻译文学当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着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梳理基本脉络,勾勒其发展轨迹,是目前急需着手开展的课题。该研究与蒙古族现当代翻译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比较文学研究、蒙古族文学理论批评都有密切的关系。

蒙汉文学比较研究从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到文学思潮和文学活动的比较,已积累十分丰富的资源。比较文学的基本宗旨是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影响研究则是进一步探讨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