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种植技术范例6篇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油茶 育苗与栽培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47

1 油茶形态特征用途及油茶栽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1.1油茶形态特征及用途

油茶又被成为茶子树、白花茶、油茶树,其种子榨油可供食用,是较为优质的食用油,同样也作为工业油和防锈油。油茶树可高达4~6m,一般的高度也在2~3m,油茶属茶科,其叶内含有丰富的花黄素及茶碱,是医药的工业原料,木材也可以作为制作小型家具的材料,种子可以作为食用油的原料。油茶树喜温暖的环境,怕寒冷,要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生长,如地理条件的不满足,会使油茶树只长叶,结果少,含油量较低。

1.2 油茶栽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油茶未来发展前景未被有效认知。油茶是兼具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的作物,但其发展潜力并没有被充分认知,一些地区在种植油茶树方面缺乏统筹的发展方案及发展计划,政府对油茶树苗栽培种植的重视不够,人们对油茶产业化链接缺少认识,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劳动力缺失,严重影响了油茶栽培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发展。林业基地建设较慢,良种推广受到限制,我国在1970年以来开始建设油茶林业基地,1990年以来林业改造,使得可利用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不规范、不合理的种植现象严重阻碍了树苗良种推广的数量及质量,产量及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使得产出量大幅下降。一些种植户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撑,苗木短缺,专业化技术管理人员较少且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一些真正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很难满足诸多种植户的需要,粗放式产业经营现象也使得苗木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部分油茶林零星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缺乏效益保障。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受到小农思想及经济模式的影响,个体化经营使得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农户所种植生产的油茶以自给自足为主,缺乏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油脂加工企业的资源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较为原始的经营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化的经营,油茶的收益周期一般为3~5a,有些甚至时间更长,种植农户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对管理并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生产模式的落后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体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方式,规模化生产相对较少,油茶采摘季节一到,乱摘、偷摘等现象也随之不断发生,一些种植户为尽量减少损失,将采摘时间提前,而单位到成熟期的油茶,出油率也就会减少,这也导致部分地区产量偏低。

2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 林地的选择及造林前的调整

在林地的选择上,要根据油茶树的生长特点进行选择。油茶树的生命力顽强,且能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本文所研究的油茶栽培的目的在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种植地区的选择上要以黄壤、山地红壤以及黄棕壤,土层厚度60cm以上的林地为宜;地势200~600m的山地为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造林前的征地活动是油茶栽培的前提和基础环节,土壤在进行翻松后,其土层厚度随之加深,林地土壤结构也随之改良,土壤的蓄水能力及通气性状况得以改善,造林整地要与水保保持相结合,为油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造林的3个月前需进行整地,这对土壤的风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造林的季节一般以冬季和春节为宜,而整地活动则应在秋季进行,根据不同林地的地势及土壤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整理。

2.2 造林方法分析

造林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两种,人工培育的油茶苗木,地上生长部分相对旺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强,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人工培育的油茶树生长速度较快,相对于其他方式生长的苗木来说,能提前1~2a结果。育苗的方法根据不同苗木的不同规格及树苗的生长周期,也具有一定的差别,芽苗砧的嫁接苗从培育到出圃需2a的时间,如以容器进行苗木的培育,也可1a出圃。

造林要控制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这需要根据油茶苗木的品种及苗木种植目的的不同来进行界定,一般情况下的种植密度在70~120株左右,行距2.3~3.0m,株距在2.0~3.0m之间为宜。以收果产油为目的的苗木种植以100株/667m2为标准,根据林地地势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苗木种植合理的密度,最大程度上实现高产。油茶树的种植排列应以植株相互间不受影响为标准,减少植株间对土地、光照等条件的竞争,缓坡林地的选择主要以三角形及梅花的排列为主,在山坡地带,由于苗木间的行距较大、株距较小,应以梯带形的排列为主,增大行间的空隙,有利于植株对光和热能的吸收、利用。

2.3 苗木管理及幼苗抚育

2.3.1 苗木管理

油茶幼苗需要适当的遮阴,以防止太阳灼伤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在油茶苗木生长至15cm高且长出2对真叶时,可以进行半遮阴;苗木的水源补充,主要是以浇淋为主,晴天时早晚各1次,阴天无雨时每天进行1次,下雨天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苗木因水分过多而造成生长受限制;油茶苗木在移植15d左右,视苗木生长状况,可以复合肥为主的水肥追肥。追肥时不宜多,以薄施且勤施为主,复合肥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1%~0.3%之间,对于生长在苗木中的杂草要尽早进行清除,造林前的1个月停止对苗木的施肥。

2.3.2幼苗抚育

生物学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茶幼苗阶段的长短、生长条件、经营强度高度、物种类型。在地理环境优越、水源、肥料充足且集中投产经营的状况下生长的油茶林,投产相对较早,而反之,地里环境恶劣、水源、肥料缺乏、土壤贫瘠,经营管理粗放的状况下生长的油茶林,则投产相对较晚。一般情况下来说,普通油茶树在造林后的3~4a便可开花结果,油茶造林后要及时进行抚育管理,为油茶树提供适合生长的良好环境,保证水源的充足,这是实现苗木早产及造林成活的关键所在。通过人力耕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样不仅能满足苗木生长所需要的直接和间接肥力,以此来达到高产的目的,土壤耕作在油茶幼苗的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油茶在幼苗阶段靠根部吸收的营养来促进整体根系的发展和完善,对油茶树生殖阶段的开花结果做好准备。

油茶树在幼林生长期间要注重对其进行追肥,合理利用林地间的空隙,种植一些药材、豆类作物,以中耕施肥来代替抚育,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土壤肥力及蓄水能力,调节区域间气候,提高区域内温度和湿度,降低地表温度,促进油茶树幼苗根系的生长,实现幼苗的快速生长及早产结果。

2.4 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炭疽病是油茶树常见且危害较为普遍的病害之一,该种病害于4~10月之间便已发生,在7~10月之间的蔓延速度加快,对嫩叶及嫩梢具有极强的危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是以甲基托布津药液喷雾以及800倍的炭疽灵药液进行防治,用药的频率为每周1次,连续应用3次便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软腐病是危害油茶树生长的另外一种病害,它对油茶的苗木及成年树的生长起着阻碍作用,这种病害会导致油茶树的树叶及果实大范围凋落。防止的主要方法是喷洒波尔多液(1 : 1 : 100~150)或应用可湿性退菌特(600~800倍)液来进行喷射。

除以上所述的2种病害外,油茶树的生长还受到卷叶虫及蚜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嫩叶及嫩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阻碍了林木生长的速度,病虫害的主要防止方法是, 进行每一次连续两次的辛硫磷液喷洒。

3 油茶扦插育苗技术分析

3.1 扦插育苗季节及插床准备

春、夏季均可进行扦插育苗,春插时间宜选择2~3月份,选取1a生健壮的枝条;夏季扦插育苗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的促进根的发育,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插床的选择主要以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地段,插床高约为10~15cm,宽约为1m,基质以90%的黄土心和10%的细砂混合,可根据黄土心的质地适当减少砂的供给量,这样既可以保湿,又不会形成板结,插床在进行扦插前,要搭好遮荫棚。

3.2 茶树苗选择与枝条采集

实生茶园中茶树的挂果量明显高于其他茶树,优树的选择以分枝、果实分布均匀、皮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等作为选择标准,优树年龄的选择以15a为宜。在枝条的采集方面要进行恰当的选择,夏季插枝的茶树苗要剪去优树当年生半木质化且向阳生长的健壮枝条,枝条及完成后,要立即装入塑料袋等保湿器内,并将采集后的枝条及时运回室内,并尽量于24h内修剪完成。

3.3 插条修剪及插条促根

将采集完成的枝条长度修剪为5cm,每根插条包含2个以上的芽,基部的修剪要在离芽0.5cm处进行修剪,将腋芽1cm以上的光棍枝和基部的叶片进行适当的修剪。插条促根的方法主要是将已修剪好的插条以100条每捆进行捆扎,基部以50mg/L的萘乙酸或者是ABT液浸泡处理10~12h后,即可进行扦插。

4 结语

本文是笔者在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及基本掌握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阐述,对油茶的育苗方法、油茶管理技术以及油茶培育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进行的分析,油茶育苗受到地理条件、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在育苗的过程中也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本文所总结出的育苗技术为今后的育苗工作做了可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苏莲花. 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 热带林业,2006(04):35-37.

[2]毛秀萍. 油茶育苗及其栽培技术[J]. 科技风,2014(06):202.

[3]秦性英. 新型压缩基质配方筛选及育苗技术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 油茶;造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75-01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籽可榨油,具有保健功能,种仁的含油量达6%。茶籽经加工后形成的茶饼还可以提供天然灭虫剂、天然洗发香波,尾渣则可作为林果树的肥料。油茶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抗干旱、寿命长,是营造水土保持林、生物防护林带、绿化、美化的理想树种。北浴乡位于大别山南麓尾部,在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6 ℃,年降雨量1 500 mm,无霜期254 d左右,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春夏雨量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油茶种植历史较长。近年来,在迎宾、罗汉山等村均建立了油茶种植基地,北浴乡对种植油茶还实行政策补贴。为了促进当地油茶产业的良好发展,现将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林地选择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一般在有杉木、松树、映山红等植物生长的山地都能生长。在山地种植油茶时,要求种植地选在南坡或东南坡,坡度要小于25°,海拔100~600 m。种植地的土壤要求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丰富,水、肥、气、热条件协调。在酸性红壤、黄壤中适宜种植[1]。忌严寒酷暑和碱性土。

2 整地施肥

油茶种植前要进行整地,使土壤疏松,墒情和透气状况良好,为微生物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油茶林整地方式主要有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根据地形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全垦整地适宜在平地种植中选用,块状整地适宜在陡坡上种植时采用,带状整地适宜在缓坡种植时采用。整地时要将山上的杂草和灌木清除,挖40 cm×40 cm×30 cm的塘,塘的大小根据土层的厚度来确定,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一般施钙、镁、磷肥15~30 kg/塘或农家肥75~150 kg/塘作底肥。如果不施基肥,要将塘周围的表肥土回填,并高出地面约20 cm。

3 造林准备

3.1 造林方式

油茶造林方式一般有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2种,直播造林操作简单,投入较低,但成活率与保存率较低、管理困难、出苗不齐、密度不宜控制且浪费种子;植苗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高、管理密度控制容易,一般采用植苗造林。

3.2 油茶苗选择

在选择植苗造林的方式造林时,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要求所选择的苗木顶芽饱满,根系发育良好,没有病虫害发生。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 cm,地径0.3 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 cm,地径0.15 cm。

3.3 种植

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时节进行。如遇干旱,栽植后浇透栽植水。将表土入穴、穴土细碎,苗干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层踩紧,使根土密接,上覆松土。栽种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匀沾上泥浆,泥浆最好是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或塘泥[2-3]。为使造林达到较高的成活率,起苗后要立即栽植,避免风吹和曝晒。对栽不完的树苗应该带泥浆假植。栽种的株行距为2.5 m×2.8 m或2 m×2 m,1株/穴,一般种植2 400~3 750株/hm2。

4 施肥

4.1 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有撒施和环状沟施等。撒施即将肥料均匀的撒布在树冠周围,结合中耕翻入土中;环状沟施是指在离树干18 cm的位置,沿树干的周围挖环形沟,深度为12 cm,将准备施用的肥料埋入沟内。为使肥料发挥最大的效应,应该在降雨过后施用。

4.2 肥料种类及用量

油茶林施肥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幼树期(栽后1~4年)。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施足基肥的林地,第1年不再施肥。施肥1年2次,冬季施迟效肥,如土木灰或其他腐熟有机肥。春季施用速效肥,如尿素等。1年的施肥量不要超过25 g/株,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施肥量不超过10 g。二是丰产期(栽后5~9年)。这一时期施用肥料的种类主要有氮、磷、钾,肥料施用比例为3∶2∶1,油茶总需肥量为230 g/株,施肥次数为2~3次。三是盛产期(10年以后)。此期树木对养分的消耗较大,对肥料的需要量也增加,达到500 g/株。施用肥料时氮、磷、钾肥的比例为5∶3∶2。

5 土壤管理

在冬季要翻挖油茶林的全部林地,翻挖深度在10 cm左右。确保林内无大块石头和恶性杂草。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8—9月。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杂草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4]。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油茶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等。炭疽病在在北裕乡比较常见,发生该病的油茶树果实、花蕾和树叶均会脱落,树枝干枯,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

一是在植株发生死亡现象时,在春季补种,同时在春季对油茶树进行修剪时,将发病的树枝 、树叶、果实和花蕾剪除;二是对林地进行合理的管理,清除杂草和大石块,使油茶树保持良好的树形,提高树林的通风透光率,使油茶林的湿度处在较低值。如果油茶林发生病害,不宜盲目施用氮肥,而应该适量施用磷肥、钾肥,增强林木自身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6.2 虫害防治

油茶林主要虫害有茶毒蛾、蛀茎虫、天牛、象鼻虫、茶毛虫、金龟子、叶蜂等。油茶毒蛾在北裕乡比较常见,一般1年2~3代,以卵越冬,其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幼虫以叶片为食,如果叶片的数量不够,则以嫩树皮和幼果为食,其成虫具有趋光性。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方法2种。物理方法主要有夏季铲地、冬季开挖消灭蛹和幼虫,人工捕捉,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捕杀,也可引进天敌进行捕食。化学方法主要是3龄前用0.2%阿维菌素2 5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5]。

7 参考文献

[1] 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 胡炉魁.油茶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5):40-41.

[3] 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 油茶;特征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62-01

兴宁市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称,也是全国油茶示范县(市)。截至2016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7万hm2,其中老油茶面积0.5万hm2,新植1.2万hm2,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罗浮、罗岗、大坪、黄陂、黄槐、石马、新陂和南部的径南、新圩、水口等镇,现挂果面积约1万hm2。据统计,茶果总产量约3.75万t,茶籽总产量约9 375 t,油茶产量约2 343.75 t,油茶年产值约3.2亿元。建成33.3 hm2以上的油茶基地32个,其中66.7 hm2以上的油茶基地25个,创建了“树人”“阳康”“山茶树”等油茶品牌。为进一步提升茶农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实践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油茶的特征特性

油茶为常绿乔木,茶树高为2~5 m,树皮多为光滑的淡褐色;叶片为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有柄,叶片长6~10 cm、宽2~4 cm,叶片叶端较尖、基部楔形,且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单叶互生。油茶花为腋生或顶生,多为白色两性花,花直径为3~5 cm,倒卵形;雄蕊多,雌蕊少,雄蕊排成2 轮,且花丝在花朵基本形成束;硕果,果实形状为橄榄形、扁圆形、桃形或者球形,果实直径多为2~4 cm;每个果实内有种子4~8粒,种子为黑色或者褐色的三角状,并伴有光泽。

由于实生油茶和嫁接油茶结果期和进入盛果期的时间不同,所以目前油茶多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繁殖。油茶生长周期为260 d,适宜生长温度为15~18 ℃,最低温度为-10 ℃,年积温为4 500~5 200 ℃,年降雨量约1 000 mm。秋末冬初油茶开花,且四季花果不断,其花果易受寒潮、秋旱等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使油茶绝收。油茶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好,加上其根系较深,因而种植在土层厚的土壤中好。

2 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2.1 林地选择

油茶适应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下的山岗、丘陵以及平原等地区。造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且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同时避免选择阴坡、积水洼以及高山等地区。如果造林地为山丘或山岗,要求其坡度低于25°。对造林地进行整地,可以起到加深土层厚度、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功能和通气性等作用[1]。

2.2 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主要有全垦、带垦、穴垦3种,不同种植地适宜不同的种植方法。在平整的田间或者缓坡地可以采用全垦的整地方式,垦深以24~30 cm为宜,并将造林地中树根、石块等杂物清除,行距、株距分别为2.5、2.2 m,并定点挖长宽均为0.6 m、深0.45 m的种植穴。带垦和穴垦适宜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丘陵以及山岗等地整地;带垦要求环山开带,外高内低,并将带宽控制在1.5 m左右,带垦直接按株距进行定点挖穴;穴垦直接在造林地按照株距进行定点挖穴。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种植密度宜控制在1 800株/hm2。为了保证油茶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可以结合整地施适量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最好[2]。

2.3 种植

由于嫁接油茶比实生油茶更早进入开花期和盛果期,所以油茶种植以嫁接为主。选择一至二年生嫁接苗,要求幼苗根系发达、顶芽饱满、苗高30 cm左右、地径0.15 cm,同时尽可能选择营养繁育嫁接的壮苗。油茶种植时间一般在“立春”至“惊蛰”之间,于油茶芽萌动期之前移植,移植时应选择阴天或者小雨天,防止因阳光直射影响其成活率。种植时,将油茶幼苗连带营养土一起置于种植穴中,培土压实,栽种深度以嫁接口露出地面1~3 cm为宜,沧愣ǜ水,最后覆盖一层松土,堆成馒头形[3]。

2.4 幼林管理

为保护油茶根系,同时防止出现杂草与油茶苗争水、争肥等情况的发生,可在幼苗种植后的第1年对幼苗林铲草1~2次。第2年进行松土、培土、扩穴以及除草等田间管理,并通过扩穴将油茶连成一片。为保证油茶苗有充足的基肥,需对油茶林进行施肥,主要在油茶树叶缘外挖对称沟或曲尺沟(宽40 cm、深30 cm),并在沟内埋上1∶1的基肥和磷钾肥。定期检查油茶林,若出现缺株、病株,要根据实际情况补种同龄壮苗,同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进行修剪[4]。

2.5 成林管理

成林管理主要为翻土垦复、修剪和肥水管理等。翻土垦复每年进行1~2次,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冬季和夏季,即冬垦和夏垦,冬垦、夏垦的深度应分别控制在20~25、10~15 cm;修剪以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等为主,并根据油茶生长情况进行适度修剪,以增大油茶受光面积。油茶成林的肥水管理方法与幼林相同,但是要适当增加肥料,以每年加施土杂肥50 kg/株为宜,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以1∶4∶3为宜。

3 参考文献

[1] 莫清清.油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3,24(1):51-53.

[2] 王刚.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45.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油茶;现状;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1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油树、茶子树,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食用油料树种[1~4]。茶油色清味香,油酸含量高,易为人体消化与吸收,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油茶的经济寿命长,在我国的南方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形状各异的品种、品系和类型。闽西北为油茶的重要种植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0世纪70年代,食用油短缺,油茶几乎到了村村有种植,户户产茶油的地步,茶油成为当地重要的食用油之一,油茶一度成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林。但随着果用经济林的引种和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油茶林的空间不断被挤压。直到21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要求愈发重视,茶油食用价值被现代健康生活所追崇,茶油的经济价值逐年走高,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因此,发展生态、高产、质优的油茶产业成为闽西北农村的重要选择。

2建宁油茶的栽培历史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天然油料树种,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广西、福建等地。据统计,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约400万hm2,年产茶籽约109万t,年产茶油28.8万t,建宁县现有油茶面积约3950hm2

年产茶籽约1230t,年产茶油320t。建国以来,建宁县油茶发展与福建省油茶发展状况较为一致,经历了曲折的历程[5],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1)历史种植阶段。油茶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建宁县种植油茶历史超过1000年,在解放前,茶油就是当地农民的主要食用油,解放初期全县油茶面积就达320hm2。

(2)20世纪70~80年代的高速发展阶段。到1983年底,油茶发展达到顶峰,全县油茶面积达到近6000hm2,茶籽产量达到3200t,油茶人均面积将近1亩(农业人口),人均茶油超过7kg,占食用油总量的50%以上。

(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停滞调整阶段。由于成功引种黄花梨、黄桃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进行种植,农户纷纷将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改种成经济效益高的梨、桃经济林,油茶林面积迅速减少,到2005年,全县油茶林面积保存不足2300hm2,而果树经济林面积达7300hm2。

(4)21世纪后的恢复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的健康、优质食用价值被发现,其经济价值得到大的提升,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快提升,至2013年底,全县油茶种植面积恢复到3950hm2,特别是2009年以后,油茶新植面积达1500hm2,年均发展油茶超300hm2。

3建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3.1油茶种植逐步恢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变得迫切,特别是对放心、安全的食用油更加关心,山茶油的优良品质很快被市场所发现和追崇,山茶油的经济价值也同步得到大的提升,许多农户开始自觉种植和改造油茶,特别对部分立地条件不适合种植果树的抛荒果树林、低效果园重新进行改种油茶,至2013年底,全县油茶面积恢复到39503950hm2。

3.2油茶优良品种比重提高

建宁县地处油茶中心产区,油茶品种种植多样,但多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为主,油茶产量极低。多年来,通过不断筛选,选育本地优良油茶品种进行嫁接繁育,筛选了多个优良无性系品种,同时,通过引进江西亚林所的长林系优良品种在全县进行引种栽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良无性系苗木占新植油茶的98%以上。

3.3油茶丰产技术获得突破

在传统的种植油茶中,油茶亩产平均在150~200kg/hm2,很少山场能达到375kg/hm2,(丰产标准)。通过多年的低产油茶改造技术攻关,采取品种改良、加强水肥管理、树形管理等技术应用,油茶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新植油茶和相当部分改造的油茶产量达到了油茶丰产目标。

3.4油茶加工出具规模

长期以来,建宁县的油茶都是以自用为主,商品率极低,全县没有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油茶加工以手工作坊或小厂就地加工为主,油茶产品也极为单一,仅为茶油和茶饼。进入21世纪,油茶产业得到重视和发展,油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无到有,至2013年底,全县已有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油茶籽能力1200t,2013年实际加工量为600t。

4建宁县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绝大部分的农户种植油茶都是以自家食用为主,极少作为商品出售,农户没有将油茶作为发家致富的经济林耕作的意识,因此,油茶经营长期依靠人种天养的经营方式,任由其自然生长,有则采之,无则不管,鲜有油茶恳复、施肥、打药等管理措施,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措施,导致油茶产量极低、大小年现象严重,大部分油茶处于衰败阶段。经调查统计,全县油茶产量超过225kg/hm2的油茶面积不足盛果期油茶面积的20%,全县油茶平均产量仅为105kg/hm2,不足正常正常经营产量(225kg/hm2)的50%。

4.2良种选育滞后,丰产效应不高

建宁县着重发展黄花梨等果用经济林,对油茶的良种选育和良种种植推广重视不够,导致油茶良种缺乏,优良种苗供应不足,由于缺乏良种带来的丰产高产效应,农户对油茶种植存在顾虑和观望态度,因此也影响了农户发展油茶的积极性,部分发展油茶积极性那个高的农户因油茶良种供应不足而存在盲目种植油茶实生苗、非良种苗木等现象。

4.3油茶加工落后,综合利用差

建宁县油茶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的自用为主,油茶加工主要是土法压榨和小作坊加工为主,油茶加工工艺落后、出油率低、茶油品质差,主要产品为茶油和茶饼,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不足,资源浪费严重、加工利用附加值低。

4.4政府扶持政策少,资金投入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主要推动果用经济林产业,鼓励黄花梨、黄桃种植,对油茶产业没有特别的鼓励政策,直到2008年以后,食用油安全受到威胁,茶油价值走高以后,部分乡镇出台油茶种植鼓励政策,每亩油茶给予100~300元的补助,但没有在全县范围推广,同时,由于油茶种植主要是农户自用为主,农户没有将油茶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重视,长期保持人种天养的经营模式,油茶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5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5.1合理规划,政策扶持

油茶产业是我国确保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产业,是解决粮油争地的重要手段,国家对油茶产业出台了一序列的鼓励政策。因此,建议当地政府对油茶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经营的生产特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劳动力情况、加工情况,合理布局油茶生产基地。

5.2改、造结合,种苗先行

充分利用当地荒山荒地、抛荒果园、抛荒农地发展油茶新造,利用黄花梨落叶期长得特点,在坡地黄花梨林下套种油茶,增加油茶发展总量。同时,做好现有低产油茶林的低产林改造,主要采取恳复、抚育、施肥、补植改造等方式,大幅度增加现有油茶林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发展油茶种植面积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做好油茶良种壮苗的供应,在选育当地良种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本省及相邻江西省的优良无性系丰产嫁接苗,通过良种的丰产栽培,提高油茶的产量和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价值,促进农户发展油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3扶持龙头、政策保障

油茶产业要发展,必须以油茶的丰产培育为基础,重点做好油茶大户和积极扶持油茶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和油茶加工企业建立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通过采取大户+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形式,通过龙头带动农户的方式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发展初期,主要是资金的扶持,一方面是当地财政资金的扶持,制定油茶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对新造油茶、改造油茶、林下套种油茶的给予200~500元/亩的资金补助,另一方面是积极争取省级、中央财政油茶项目资金,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油茶基地实行补助和林业贷款贴息扶持,积极引导农户加入油茶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对各种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5.4加强科技支撑的力度

油茶产业发展,种苗先行,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加强与省农林大、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加快高产、稳产、多抗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我县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基地。二是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抓好油茶生产技术培训,充实油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对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普及相关知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农民种植和经营油茶的技术水平。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促使油茶生产全部实行良种良法。

参考文献:

[1] 贺桂先,李林松,徐林初,等.油茶的生长特性及其功能价值[J].江西林业科技,2007(4):39~42.

[2] 黄敦元,郝家胜,余江帆,等.油茶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命科学研究,2009(5):459~465.

[3] 李君玲,王大伟.油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1(4):125~127.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油茶;造林;管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2703

1 引言

油茶(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和天然维生素。成年油茶树耐旱性、耐寒性较强,但油茶幼林生长缓慢,根系吸水能力相对较差,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影响较大。近两年来,平乐县一些地方油茶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生长情况不够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油茶造林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茶造林的关键环节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2 基本情况

平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的南面,东径110°33′11″~111°02′32″,北纬24°15′24″~24°53′46″,位于桂江中游,为漓江、荔江、茶江三江汇合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420余km,西南距柳州160 km,西北距桂林110 km,东南距梧州290 km。该县交通运输条件,极有利于林业种苗及林业产品的集运和对外技术交流与经贸往来。平乐县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解放后,平乐县各届政府领导均积极发展油茶种植产业,全县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1990年达到17437 hm2,油茶籽产量1999~2004年为37435 t,年均产量6239 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3 油茶造林存在问题

通过2年对平乐县新造油茶林的调查研究,总结油茶林造林成活率偏低、生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整地方式

采用机械整地,用挖机全垦或带状全垦方式进行整地。其缺点是:①造林地全部曝晒,造成地表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含水量低;②由于土壤表土和腐质层被深埋,有机质层得不到利用,土壤肥力下降;③还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总之,全垦或带状整地,土壤保肥、保水性差,易干旱,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

3.2 种苗苗木质量不佳

主要是造林苗木质量不一,有的嫁接苗时间太短,苗木不够健壮,嫁接口刚愈合,生长势弱;有的苗木移上容器杯的时间不足,苗木太小,新根系不够发达,没有形成稳定的根系。另外,目前的苗木绝大多数为裸根苗,轻基质苗与薄膜容器苗很少,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

3.3 ]有采用林地保湿措施

油茶虽然为喜光树种,但苗期喜阴凉气候。据调查,在平乐县许多油茶造林后没有通过在苗木根部覆盖稻草、杂草等措施进行保湿,加之全垦整地,新土上苗木生长慢,周围无杂草、灌木遮荫,导致经太阳曝晒,水份蒸发大,园地土壤含水量低,影响造林成活率。

3.4 抚育没避开高温季节

一些地方造林当年在秋季进行铲草扩坑抚育,此时,苗木完全曝露在阳光下,没有遮荫物,加上秋季本来较干旱,容易导致苗木因缺失水分而旱死,这就是有的油茶新造林在刚开始成活但到秋冬季就枯死的原因。

4 主要造林经营技术措施

4.1 造林地选择及规划

4.1.1 造林地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运输便利,水源状况良好,海拔500 m以下(桂中区西部山区可选在1000 m以下),相对高度200 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pH值5.0~6.5),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荒地或采伐迹地作为新造林地。

根据坡度大小、土层深浅和土壤肥力3个主要因子,把立地条件划分为如下3个等级。各油茶产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分别按表1要求选择最适宜油茶生长的造林地。

4.1.2 制作规划设计图

根据林地条件,做好造林地规划设计图,设置防护林、作业道和水土保持工程等。

4.2 整地

首先进行炼山和林地清理,然后进行整地。

坡度小于15°的造林地,实行全垦整地,深挖20~30 cm,坡面较长的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和山沟部位的植被。坡度15°~25°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带与带之间间隔0.5~1 m ,山顶、山脊、山脚等保留原生植被。

具体采取的方式要根据环境条件、劳力及林地间作等情况,因地制宜来确定。在造林前的二、三个月进行,并按50 cm×50 cm×40 cm 将栽植穴挖好,翻出黄心土,施足基肥,每穴施1~2 kg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专用肥0.5 kg,施肥后要立即复土。若施专用肥,要先回土1/3,接着放基肥,拌匀基肥后,再回土至坑面,肥料与坑面要留有20 cm深,避免栽种时烧根。

4.3 造林

4.3.1 品种选择

根据各地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通过国家审(认)定良种。据试验,平乐县以长林系列、芩溪软枝油茶系列等品种生长好、产量高。

4.3.2 确定造林密度

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纯林密度74 ~111 株/亩,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用3 m×3 m、2.5 m×3 m、2.5 m×2.5 m、3 m×2 m的株行距;无性系造林应适当密植。越南油茶栽植密度41 株~55 /亩,株行距采用4 m×4 m、4 m×3 m。

4.3.3 苗木规格

采用嫁接或扦插容器苗造林,苗木必须达到以下规格:一年生嫁接苗嫁接口起苗高达15 cm以上,嫁接口基部直径0.2 cm 以上,炼苗15 d以上,根系发达完整。一年生扦插苗抽生部分高度15 cm以上,抽梢基部直径0.2 cm以上,炼苗15 d以上,根系发达。

4.3.4 苗木包装运输

苗木用竹筐或塑料筐包装。装车前一天晚上淋透水,运输过程中防止太阳光直射和闷热,运输到目的地需立刻将苗木卸下并补水,暂时不能栽种上山的苗木需从苗框中取出整齐摆放后淋透水。

4.3.5 定植时间

桂南:1~3月份;桂北:1~4月份;桂西:春旱较严重,苗木定植时间应在5~6月份。

4.3.6 定植方法

选择阴天进行定植,按照定植计划将要种植的油茶苗摆放在定植坑附近。挖穴略深于营养袋,将苗木小心从营养袋取出后垂直置于穴中后覆土,覆土高度略低于嫁接苗的嫁接口或扦插苗的抽生新梢处。覆土后将定植坑围成50~60 cm 圆盘状,即中心点低于地面,四周高出地面,有利于保水。油茶苗种下后尽快用稻草或杂草覆盖树盘,条件允许的地方种下后浇透水。

4.3.7 补植

定植后30 d左右进行成活率检查,成活率未达90%的应及时进行补植。

4.4 抚育管理

4.4.1 定植当年管理

油茶定植当年只需清除树盘内的杂草以及树盘外攀缘到油茶苗上的杂草,不主张进行全林垦复和施肥。

4.4.2 幼林管理

(1)除草。定植后第2~4年,每年带状、块状松土除草2 次,第一次在4~5月间,第二次在7~8月间,松土深度5~10 cm。也可采用草甘磷除草剂进行除草,施用量每亩1~1.5 kg,兑水45~75 kg,于杂草生长旺盛季节喷施。

(2)施肥。定植第2 年于2~3月追施氮肥,每株50 g,距植株蔸部20~30 cm 范围内开穴施下。第3、4年,每年的2~4月和7~8月各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在树冠上方沿树冠投影线开1条宽、深各10~15 cm,长60~80 cm的弧形沟,将肥料均匀施入,盖土踏实,每次每株施氮肥50 g、磷肥50 g或复混肥100 g。

(3)成林管理。由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时期,每年要进行除草抚育,在夏雨过后和秋旱到来之前进行浅锄铲草一次,深度10~15 cm;每隔2~3年于秋冬季垦复一次,深度20~25 cm。坡度15°以下可采用全垦,15°~25°采用带状轮垦。每年3~4月和7~8月各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专用复合肥0.25~0.5 kg。

4.5 油茶幼林以N代抚

据试验,在油茶幼林的林地套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一方面起到防止杂草生长,同时有目的的间种,可起到防晒保水的效果,农作物收获后,将花生,黄豆的桔杆等覆盖在幼树树盘周围,起到保湿、增加有机肥的作用。

4.6 油茶幼树的定干与整形修枝

新造油茶林,在苗高60 cm左右时断顶,保留3~4个强壮主枝,剪除弱枝、脚枝。第2~4年冬季或早春进行适当修剪,使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园头型。

进入采收期,每年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寄生枝、交叉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徒长枝。大年重剪,小年轻剪。

4.7 引蜂授粉

油茶是虫媒授粉树,经试验,通过茶园放养蜜蜂,可显著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产量增加32%左右。

新开辟的油茶林区,在油茶林地的梯埂壁上,可放置新的蜂箱,盖好,防止漏雨,经常性检查,引入蜜蜂后及时管理,注意花期过后,或需要喷施农药时,在晚间及时移开蜂箱,避免蜜蜂中毒。

4.8 主要病虫害防治

准确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新造茶园病虫害少,但也要加强防治。油茶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等;主要虫害有油茶毒蛾、蛀茎虫、茶梢虫、天牛、象鼻虫、尺蠖、金龟子、叶蜂等。选用符合国家规定,防治效果好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准则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 结语

适地适树,良种壮苗是油茶高产稳产丰产的基本要求,在新造油茶林区时必须做好这些工作。同时,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造林,做好油茶林的抚育管理,及时施肥;培育矮化的树冠,便于采摘,同时加强病虫害管理,方可达到建设高产油茶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油茶栽培技术规程DB45/T 472―2007[S].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

[2]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庞正轰.广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平乐:平乐县林业局,2009.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白花油茶;砧木;杜鹃红山茶;嫁接换冠;快速繁殖

0.概述

(1)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油茶,树高达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厘米,宽1.5-4.5厘米。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厘米,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茶树每年的春季还会长出一种果实“茶苞”,未成熟时是粉红色或者是淡绿色,成熟后会脱一层皮,里面的肉质呈黄色、银白色或者白色。根据不同的果实味道各有不同,肉薄的吃起来香,肉厚的吃起来水份很多,而且脆,把这种果实串起来晾在家里一段时间后有点蔫的时候吃起来味道更好。也叫木子苞,山茶苞,叶子在春季长嫩叶的时候会变异,变厚为茶耳,也叫“狗耳朵”,木子耳,凉耳朵.味道和茶苞一样。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长5-7厘米,宽2-4厘米,有时较长,上面深绿色,发亮,中脉有粗毛或柔毛.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五省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

(2)杜鹃红山茶。杜鹃红山茶原产我国,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分类上属山茶科山茶属红山茶组光果红山茶亚组。常绿小乔木。因其树冠优美,枝叶清绿秀丽而茂盛,花朵明丽鲜艳,四季开花不断,即便在炎热高温的夏季,也依然红花满树,因而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近年来园林绿化苗木的新庞儿,而且身价不菲,尤大规格树木价格几千元,甚至高达十几万元,但因杜鹃红山茶比较珍希的品种,少量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四川局部地区。要想从小苗繁殖成大树的规格,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利用本地规格的白花油茶树,进行换冠嫁接杜鹃红山茶,成功培育了大规格的杜鹃红山茶树,嫁接成功的红杜鹃山茶花不仅保持原有的生物学特性,而且繁殖速度快,开花快。从而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这种方法和技术简单实用,推广性强。

1.嫁接时间及方法

(1)嫁接时间以7至10月间为宜,此时茶花接穗新梢叶片已展开,且气温较高,嫁接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

(2)采用高砧嫁接技术,有些树高的砧木,要进行搭棚架或者用高梯进行嫁接操作。嫁接的方法有皮接法、切接法和镶接法,大树嫁接时实际应用较多的方法为镶接法。

2.嫁接前准备工作

(1)嫁接工具与辅助材料的准备。需要准备包装绳、塑料薄膜条、白色塑料罩袋、镶接刀、修枝剪、手锯等。

(2)杀菌消毒。高锰酸钾,白净清用于土壤,镶接刀、修枝剪、手锯进行杀菌消毒。百净清,福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用于油茶树全冠杀菌消毒30分钟-60分钟后进行嫁接。

表1 嫁接前后药物使用情况

3.砧木选择及移植技术

3.1砧木选择

杜鹃红山茶与白花油茶亲和力较强,而且白花油茶适应性强,生长快,萌芽力较强。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枝多的白花油茶作砧木最好。培植大规格的树苗,可以根据需求选择10~50cm胸径和树型好的白花油茶树作为砧木。

3.2砧木移植技术

(1)移植树木的处理大棵杜鹃红山茶树的嫁接繁殖必须把选好的大棵油茶树移植到有滤光网栽培设施的苗圃中进行,因此,要选择交通方便和施工操作方便的地方进行树木的移植,然后对所需移植的树木作处理。先将移植的树木进行收缩树冠,将的枝条和徒长枝、病虫枝、枯枝及影响观赏的冗枝剪除,保留4~7枝主干,主干分枝离主干60~80cm为宜;然后用麻袋或稻草包扎树干,以防施工过程中损伤树皮。

(2)挖掘土球装运挖掘大规格的油茶砧木首先要确定土球直径,土球直径根据树木地径而定,一般为地径的3~5倍;装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挖掘出偏大的土球,以保留更多的毛细根,促进移植后更快更好生长。为确保树木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滚动和种植后不易被风吹倒,最好把土球挖成四方形。最后用麻袋包裹整个泥头,再用裁剪合适大小的铁丝网圈扎固定。大棵的树木要用机械挖掘运卸,小棵的树木用人工可完成。

(3)砧木定植砧木移植回来,要在有遮光设施的花圃中进行定植。为了确保定植后排水良好,大树根部土壤不积水,应采用堆土种植法。即把移植回来的大树固定在地面上,用新的山泥土,或者用新的黄泥,填埋在大树泥头的四周,填土的直径要比土球大50%,高度至砧木原来的根颈处;然后在树头四周用火砖堆砌呈圆形至树头位置,以确保泥土不流失。栽植最好能按照树木原地生长的东南西北方向种植,以提高成活率。移植完毕后,淋透定根水。高大的树木要安装支架固定,以防被风吹斜或吹倒。初移植的树木要每天淋足水,保持树干湿润。

4.接穗的选取

在选定的观赏茶花品种的母树上,选取树冠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5.镶接法具体操作方法

选取带1个腋芽及1张叶片的枝段作接穗,在接穗1.0~1.5cm处削成一个倒“V”形,然后根据接穗倒“V”形的大小在砧木的顶端侧面上削出一个“V”形缺口,将接穗镶进去,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吻合。最后绑扎接穗,用1.0~1.5cm宽的塑料薄膜带,自上而下绑扎接口,同时注意防止接穗移动和遮阴保湿。因为嫁接培育的是大树,所以嫁接的每枝主干都要嫁接2~3个接穗,要在砧木两边平行往下切2刀。切砧刀的方位要考虑接活后新枝生长的方向,以利于形成杜鹃红山茶的优美树姿。

6.做好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的大棵杜鹃红山茶树要在滤光网下进行常规水分管理,15天后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杀菌,雨季密集情况下3到5天进行消毒杀菌。观察接口愈合和嫁接成活情况,30至45天即可萌芽抽梢。萌芽抽梢后,逐步加大光照和叶面保湿,叶片达6-8片后,用稀施美和毒枪对叶片进行喷洒。精心养护半月后,便可转入常规管理模式。其间当接穗腋芽长出,即可将密封包扎的薄膜解开,再过20天左右将扎紧的绑带割断,使其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还要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