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范例6篇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范文1

关键词: 小说《诺桑觉寺》 哥特式风格 哥特元素

一、 作者及小说介绍

简・奥斯汀是一位英国女性小说家,出生于英国小镇汉普郡。她自学成才,并写下了六部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傲慢与偏见》、《艾玛》和《理智与情感》。作为奥斯汀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诺桑觉寺》完成于十八世纪晚期。早在十九世纪初,该小说就吸引了许多读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力。其中,很多学者都特别关注该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在他们看来,作者有意模仿并讽刺哥特式文体,同时,主人公凯瑟琳也是一位充满了哥特式幻想的女性。尤其当被邀请到诺桑觉寺做客时,由于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产生了很多的古怪念头,而这些古怪的念头和行为最终让她在深爱的亨利面前丢了面子。直到那一刻,她才清醒过来。最后,她终于明白了那些哥特式小说里的情节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或者现实生活。对于以前的研究者来说,该小说充满了对于哥特式风格的批判,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哥特式风格造就了这部独特的小说《诺桑觉寺》。

本文意在呈现小说中体现了哥特式风格的语言文字,并通过语境、气氛和人物角色对其进行分析,由此论证哥特式风格对于《诺桑觉寺》的重要性,同时,帮助读者们更深入地理解这样一部充满了诡异情感氛围的小说。

二、哥特小说介绍

哥特小说繁盛于十八世纪晚期和十九世纪初,但是这种文体风格的作者和作品却受到了文坛的抨击和忽略。哥特小说常用的套路是,故事发生在遥远偏僻的地方,主角通常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那里有鬼神出没。小说中的爱情故事通常伴随着悬疑情节,跌宕起伏。但是,哥特小说所描绘的爱情故事绝对不同于浪漫主义小说。它们的差异在于,哥特小说通常描述的是神秘的冒险爱情故事,主人公之间感情所遭遇的困境不再来自于社会家庭的阻碍,而来自于一个充满邪恶力量的对象。

三、对《诺桑觉寺》中哥特元素的分析

(一)故事地点

哥特小说的发生地点通常都在哥特式的城堡或者大寺院中,强调神秘恐怖的房间,布满幽灵的楼梯,黑暗和隐蔽的通道,等等。该小说中故事地点由女主人公凯瑟琳对诺桑觉寺的第一印象带出。凯瑟琳是一位天真而善良的女性,在她眼中,这座寺庙充满了神秘色彩,那些小小的窗户,忧郁的建筑风格,色彩绚丽的玻璃,布满蛛网的墙壁,无一不激发了她的无限幻想。

(二)神秘悬疑气氛的渲染

因为主人公凯瑟琳在参观诺桑觉寺之前就深受哥特小说的影响,所以即使是正常的事物环境,在她眼中也会生出魔幻的色彩。

首先,在他们去诺桑觉寺的途中,凯瑟琳这样形容他们的旅途:“一路上如此的安静和顺利,既没有强盗又没有暴风雪的袭击,这样,我们的英雄都没有出场的机会了。”[1]通常,人们在外出旅行时,都希望一切顺利,但是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凯瑟琳却对他们的一帆风顺觉得不满。事实上,她希望能遇到强盗或者暴风雪等灾难,在灾难中得到英雄的拯救。在她的眼里,只有灾难和拯救的发生才能为她未来的生活注入一丝活力。但她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于所读过的哥特小说,是不切实际的。

(三)超自然现象的描写

凯瑟琳到达诺桑觉寺的第一天,作者这样描写天气:“整个下午,风一阵一阵地吹,但当人们分离的时候,突然开始狂风暴雨了。”[2]为什么这样的坏天气会出现在女主角到达的第一天呢?只是一个巧合吗?或许这种阴霾的天气为本来正常的诺桑觉寺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当凯瑟琳在房间里准备吹熄蜡烛的时候,“突然间,一阵狂风吹过,一切突然变得恐怖起来。凯瑟琳浑身颤抖。紧接着,她敏锐的耳朵听到了一阵远去的脚步声,外面的门合上了”。[3]蜡烛突然被风吹灭在凯瑟琳看来是非常奇怪的,同时,那些猛然的风,远去的阵阵脚步声,以及关门声,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哥特式氛围。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细节的探讨,我们能得出一个自然的结论:《诺桑觉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哥特式风格的语言文字构建而成的。它既是一部抨击哥特小说的小说,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部由哥特风格所主宰的小说。它的产生来自于当时风靡的哥特小说及社会风潮。无论是文中的角色本身,还是诺桑觉寺的环境设置,都充满了哥特式的神秘色彩,因此,如果完全排除那些哥特元素,那么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另一本《傲慢与偏见》或者《艾玛》,但它都不可能再是《诺桑觉寺》了。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们将明确他们对于哥特小说的态度,可以喜欢或者追捧,但是不再沉迷,不再将书中的情节强加于现实生活,从而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诺桑觉寺.1797.

哥特式风格范文2

关键词:蒂姆・波顿;美学风格;哥特式;艺术特征

1 动画与电影中的哥特式美学风格魅力

“哥特电影”并非是一个标准化的艺术称谓,而是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发展而来的影像总称。哥特电影的主题深受早期哥特文学作品中宣扬的超自然与恐怖邪恶主题的影响,加上哥特建筑结构给人带来的直观压抑感受,使得死亡、巫术、宗教、惩罚等阴暗元素成为早期哥特电影的主题。它一方面展现人性的自私阴暗;另一方面在阴暗中酝酿浪漫,制造情节冲突,包括哥特电影所运用到的古堡、吸血鬼、坟墓,以及角色造型设计、演员的表演风格等视觉符号元素都具有鲜明特色。哥特式视觉符号承载着影片的美学风格,在这种视觉元素的表述中,黑暗中的一丝人性光辉贯穿电影的文本主题,从而形成了哥特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

2 蒂姆・波顿的哥特式美学

2.1 关于蒂姆・波顿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的鬼才导演,他执导的第一部向著名恐怖演员文森特致敬的电影《文森特》是极具哥特式美学风格的非主流影片,该片讲述了自闭世界,小男孩对恐怖事物的迷恋、痴迷。影片运用了具有表现主义形式的场景设计,神秘、阴森的氛围是典型的具有哥特式风格的诡异黑暗影片,这一风格为他今后的影片创作奠定了基础。

《甲壳虫汁》是他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蒂姆・波顿在影片的叙事风格和情节设计、人物设计上做了新的调整与转变,好“鬼”坏“人”这样的错位角色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使影片产生了新鲜的喜剧色彩。

1990年蒂姆・波顿导演的真人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使其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哥特式电影大师。主角爱德华居住的阴森色调古城堡依旧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而小镇居民的居住场所却用到了粉、黄、绿等鲜艳而俗气的颜色,使得影片整体的视觉效果上出现巨大反差的同时,也反映了世俗世界的冷酷对爱德华纯净的心灵造成的伤害。

2.2 时代的错位与蒂姆・波顿的温情忧伤

蒂姆・波顿一直以童话为核心进行创作,其多部影片的外在形式虽被“哥特”化,但始终掩盖不了他以表面冷酷黑暗的哥特式美学风格表现出的人性温情主题。他赋予主角孤独感的同时,恰恰说明其自身孤独的事实,而其影片当中对成人世界的批判与人性思考是一种近乎儿童般的思维与视角的表达。

近期上映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是蒂姆・波顿的最新作品,影片主题思想、情节设计、人物表演以及美术风格上都是典型的哥特式美学风格,这也受到了观众褒贬不一的两极化评论。由于大众审美取向的变迁,成人世界无法了解并相信儿童化情节,而作为人们惯常认知的温馨天真的和电影竟然会带有恐怖化情境,大大超越了一般人的心理承受力。另一方面,“充满想象力的无聊”更是说明如今商业影片日益纷杂的情况下,空有想象力而缺乏剧情力度与主题深度是不够的。他一直所坚持的风格虽已被大众接受,但情节过于简单,儿童式的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成人的猎奇心理,仅靠想象力架构故事无法形成新的创意立足点来吸引观众,这也是如今蒂姆・伯顿创作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3 蒂姆・波顿影片中哥特式美学风格体现

3.1 《圣诞夜惊魂》中的哥特式美学风格

虽然影片名为《圣诞夜惊魂》,实际上“万圣节”才是影片的主题。万圣节的南瓜王杰克因为厌倦了一直以制造恐怖来庆祝万圣节的方式,所以幻想着生活当中出现一些新意和乐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圣诞节的世界,这座城市的欢乐、温馨气氛让他感到新鲜。于是他绞尽脑汁想把圣诞节的诸般内容与庆祝方式搬进万圣节。这部影片与《僵尸新娘》的压抑、阴森不同,《圣诞夜惊魂》是通过欢乐、闹剧的形式与哥特式特色相融合。

在哥特式影片当中,主人公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现实所造成的,杰克是孤独的,可这份孤独并不影响他善良的本质,他的温情忧伤早已经植根于内心。

蒂姆・伯顿赋予了主角杰克一份细腻的情感,使杰克有着诗人般的情怀,在孤寂的山丘上吟唱自己心中的孤单。

3.2 《僵尸新娘》中冷酷、伤感的哥特式美学

《僵尸新娘》是蒂姆・波顿哥特式美学风格影片的典型代表。影片构建了两个充满哥特式元素的善良而又悲情的人物,地下的骷髅新娘艾米丽生前被人欺骗感情又谋财害命,地上的维克多与维多利亚基于家族权势与金钱进行婚姻交易。与传统动画相比较,《僵尸新娘》是典型的哥特式情节设定,充满了紧张与怪异。这部影片就是把传说中的故事二次加工,用动画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影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具有明显的蒂姆・波顿风格,多数角色的脸部都被硕大的眼睛、黑色眼袋占据,“缝线”式嘴巴、四肢纤细无力,骷髅、巫师以及死人化形象随处可见。

《僵尸新娘》中导演为了给观众营造哥特式美学情境,突出黑暗冷漠的哥特风格,在美术设计上选用城堡、拱门、狭长的门窗、街头雕塑等,主场景采用黑、红、灰色调,以及传统的定格摆拍制作手法烘托哥特式的“野蛮”氛围。

4 结语

蒂姆・波顿带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解构化表现手法不断为大家制造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哥特式艺术的魅力。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不再轻易相信那些美丽纯真的童话,虽然如此,丑陋的外衣之下往往还是隐藏着美好的事物,后现代社会的疏离感和人性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在哥特式那黑暗而又忧伤的美学笼罩下依然会透露出一丝温馨的光亮。

参考文献:

[1] 张晓凌.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2] 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名家讲座系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 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Tim Burton . The Art of Tim Burton[M] . Steeles Publishing,2009.

[5] 王建陵.哥特式鬼魅下绽放的纯真童话――解读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J].当代电影,2009(3).

[6] 江元丽.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哥特式风格范文3

关键词:哥特;哥特式;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06-01

1907年,德国艺术史学家沃林格发表了博士论文——《抽象与移情》。其意义在于它奠定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南北方论调,他将哥特艺术归为属于北方民族,与南方地中海地区的古典主义置于对等的地位与高度。

《哥特形式论》(Form in Gothic)是沃林格既《抽象与移情》后,继续以其中理论具体建立哥特艺术与一般哥特精神的内在关联。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哥特式艺术是北方日耳曼民族的独创,其产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间断性的,而是一直不断延续的,在中世纪达到了顶峰,后来也没有消失,并一直影响到德国的现代艺术。

本文试图从这部艺术史经典的理论出发,寻找其与哥特式复兴建筑的内在精神关联,继而扩展结合至当代建筑,发现新的哥特式文化趋向。

一、沃林格对于哥特形式论的研究

《哥特形式论》一书是沃林格运用了《抽象与移情》中的艺术风格心理学理论来阐述有关哥特式艺术形式问题的著作,其中主要观点有二:一为哥特式艺术与北方日耳曼民族一般心理状态的联系;二为哥特式艺术形式在意志上不同于古典艺术的发展道路。沃林格与之前的艺术史学家贡献不同的是,他不仅将“哥特式艺术”局限在形式的条框之中,而是企图挖掘其背后更深的精神、文化来源,他主要是从德意志民族一般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把哥特式文化真正看做属于“德国的文化”,并且是值得拿来和地中海文化一试高下的。

哥特式不追求纯粹的抽象几何线条,北方人追求的乃是一种动感的抽象,或者说是不安宁的,极具表现力的,似乎是具有某种永恒运动感的形式。“这种不安的生命是一种骚扰人的、匆匆完成的的觅求,这种觅求使得我们无愉悦感地去追寻其运动轨迹。因而,一种强化的运动就是建立在无机特性基础上的,这就是中世纪北方人的一个重要原则。”由此可知,哥特式所追求的形式即可概括为“无机的动感”。这一点在中世纪建筑艺术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二、关于“哥特式复兴”建筑

自浪漫主义运动以来,复兴哥特式艺术就成为一种潮流。在英国,这种潮流似乎一直就没有消亡过。1750年,英国人荷霍勒斯·沃尔普斯将自己在草莓山庄的私宅改建成像城堡一样的哥特式风格并进行扩建。这代表着哥特风格确立为英国乡村住宅风格。沃波尔显然是提倡哥特式的关键人物,但他对哥特式的理解显然是从更加精神方面的角度出发,他对哥特式的热爱已经溢于言表“令人肃然起敬的迷人哥特式”,“新颖而异想天开的气氛”。

哥特式复兴建筑最重要的代表要数重建后的英国国会大厦。1834年,英国国会大厦被一场大火焚毁,而国会提出必须按照伊丽莎白式或者哥特式来重建,从而体现英国面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似乎英国人已经把哥特式当做一种国家风格来加以推崇,可见哥特式复兴的魅力之所在。

而在沃林格理论中的哥特式艺术的发源地——德国,续建科隆大教堂无疑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返哥特式的代表。1842年,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在德国人极力想表现自己强国地位的决心下,续建科隆大教堂就被提上日程。可见哥特式代表的建筑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哥特式复兴”与现代表现主义建筑精神

哥特代表着年轻、激烈,而希腊古典精神则是年长和成熟的。浪漫主义时期带来的哥特式复兴也是既新古典主义的一种突破,他大胆地预言,哥特精神的最后展现会是在现代摩天大楼的功能主义里,那种对垂直高度的突出强调是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回响。而沃林格也说:“钢铁结构的现代艺术再次赋予我们一种以内向的哥特式理解。这里人们再次面对着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艺术的表现被结构的媒介所取代。”费克特进认为,哥特精神在当代的复兴,甚至驱使整个西方艺术走向表现主义。如果表现主义是哥特精神的纵向发展,那么哥特精神远还没有结束。

密斯·凡·德·罗·在1919年梦想设计的摩天大楼为全玻璃墙,这在当代似乎也司空见惯,但在那时,这可以被定义为浪漫主义的一种迹象,这种迹象加上抽象无机而高大纵深的形式无疑是北方人的哥特精神思维。而且也是事实——“这种表现主义的趋势,无疑出于政治原因,这种膨胀在德国最为显著,最为强烈。”可以说,现代建筑中的摩天大楼,确为一种隐秘的哥特式精神下的产物。而将结构暴露在外的种种设计,除了材料的要求,与中世纪恢宏的哥特式教堂内部结构竟是如此地相似。哥特式作为一种艺术精神甚至心理状态,也从未真正消失过。

参考文献:

哥特式风格范文4

关键词:哥特文化亚文化设计表现手法

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部族缺少艺术品位著称,于是“哥特”成了“野蛮”的同义语。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部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著著《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腐败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腐败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源于中世纪的歌特式家具,装饰精巧多变,由起支撑作用的柱腿和贴面的薄板组成,演变成了豪华家具,在各个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哥特式的卧具可在床柱上撑纱帐,这种华盖意味着把一种建筑形式用在了家具艺术中。

哥特式风格范文5

关于“gothic”是个很特殊的、很矛盾的字眼,始于12世纪欧洲法国的哥特式艺术,其艺术特点是流动状态的,表现出全新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对经过漫长岁月的精神禁锢所产生的人生思考,体现了一种“虽然真理不可得,但仍然要追求不息”的精神。并不是现代大多数人认为的阴暗情调,这种阴暗情节,源自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一批作家所创作的恐怖小说以阴暗的、恐怖的、难以理解的,有些神经质的“哥特”味道为代表,甚至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寻求破坏和掠夺为乐的朋克运动这种萎靡文化的代名词。

二、现代服装设计中哥特式风格的再现与演艺

对于哥特式的服饰文化常见的说法是:“秉承中世纪宗教思想的严谨与禁锢、对称结构的艺术造型,讲究强壮身体,曲线的线条,添加看破一切的朋克运动批判的思想,一切皆为黑夜,哥特服饰以永恒的黑色或是暗色系列服饰,冷漠的个性,不善交际,不带任何喜怒哀乐的表情,每天都在改变自己的信仰,可时时刻刻都表现出热忱崇拜的信仰情谊。反对金首饰,佩戴显眼的宗教金属制品饰物,特立独行的脐环、耳环等,在身体上到处打钉,时刻将颓废、叛逆进行到底。”TomFord的时装会上,模特们身穿黑色束腰缎子外套、长袍,挂上夸张的黑色十字架或黑色宽领带,呈现精心装扮的优雅盛装,既性感又神秘;RalphLauren更是带领我们走进黑色的海洋,夸张的长宽牧师披风、拖地鱼尾裙配上黑色丝带把肌肤映衬得洁白如雪,哥特式的菱形耳环在行走中摇曳生辉,显示出一股中古世纪的神秘感,浪漫而富有韵味。

三、哥特式服装风格的设计

(一)风格特点

哥特式服饰文化受到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深远影响,总体风格注重廓形的和谐统一,从稳重庄严的宏厚逐渐转移至耸高林立的尖顶造型,人们对尖形或锯齿造型的喜爱超乎寻常。纵向的服装造型拉长了穿着者的身高比例,有着高挑、挺立、修长的视觉感,高耸的尖帽和尖鞋,添加了轻盈、飘逸的装饰性感觉。受到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服饰的形式法则表现为追求造型平衡、对称,侧重统一表现,整体人物造型无论是表情、款式、妆容,有种机械复制、反复的统一感。把理性和禁锢的思想提到服装理念的首位,以严谨又不失高雅庄重的造型塑造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的理想形象。现代“新哥特式”服装风格保留了传统的具有合理、简洁、结构明确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在融入70—80年代所提倡的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下创造了一种扭曲艺术形式的朋克文化,打破僵硬的教条主义,冲破思想的禁锢,带有强烈的革命情节反叛传统、反叛碌碌无为和毫无激情的枯燥生活,用前所未有的强烈的摇滚音乐演绎着独具魅力的黑暗骑士风范。

(二)款式特点

“哥特式”作为“复古”一词随着新时代多元化服装设计理念闯入人们的视野中,尖尖的锐角肩部造型,修长合体的袖子,腰线合乎人体曲线美,尖皮靴和大量银饰,让“省道”这一服装结构遇到高耸的哥特式建筑美学,造就了全新的服饰文化的语言。哥特式服饰结构不像洛可可服饰、巴洛克服饰一样有着统一的服饰概念,洛可可服饰被称为行走的花园,巴洛克服饰被称为豪华的古典主义,哥特式服饰既可以使独特的锐角造型鹤立鸡群,也可以与浪漫的洛丽塔风格、古典奢华的巴洛克风格混搭在一起,2011年Burberry在北京举行的现场直播活动,当晚范冰冰哥特式的妖冶的深色唇装和厚重的眼线造型,与夺目的青草色闪亮珠片风衣搭配,再次让我们领略了冷艳的女王路线。

(三)色彩特点

哥特式服饰色彩强调魅惑的暗色调,不以纯度高的艳丽取胜,尤其是柔美的高明度低纯度的粉彩色系列,一向不是哥特服饰色彩的性格,与浪漫多情的柔美色相比较,更钟情于神秘,对性感和高贵的黑色情有独钟,其次选用暗红色系、茄紫色、墨绿、湖蓝以及灰色与黑色搭配使用。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有着恋物癖的哥特式文化标志性的紧身皮裤和黑衣,红或紫色的头发,有时也会是极浅的金色,皮肤苍白无血色,打上黑色或褐色的烟熏妆,涂抹黑唇膏,神秘性感的网眼丝袜、冷酷屌丝的太阳镜等像商标一样注册了哥特式服饰。经过时代的洗礼,越来越多的有心人将哥特式色彩丰富起来,不再是黑色独揽大局,一些如暗红、深棕、宝蓝等浓郁华贵的颜色开始步入哥特式色彩的领地,如珠光质地的金色,奢华高贵,大肆渲染的墨绿色与大片的金色拼接,粉色的出现降低了哥特式色彩的犀利感,呈现出丛林妖姬的甜美的气息,这些惊艳无疑是哥特式艺术再次打造魔界般的视觉神话,呈现时代新时尚的精彩蜕变。

(四)面料特点

1.镂空的蕾丝与层叠的面料营造神秘

性感的哥特式服饰效果。重重包裹中隐藏着的白皙皮肤,从暗色的花纹网眼中隐隐透露出来,神秘中略带着令人向往、渴望的性感的视觉感受。

2.人造皮革、漆皮、软羊皮、弹力棉

都是哥特式服饰的钟爱,嵌以硬朗的金属制品,如拉链、铆钉、铁链、搭扣,配以雪纺、绸缎、羽毛等,朋克服饰与中世纪的复古服饰混搭感油然而生。有时,破碎的彩色钻石、玛瑙的镶嵌,让我们一刻都没有忘记嵌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彩色玻璃。

3.贵族的奢华,面料的考究并没有远

离哥特式服饰,不会被黑暗埋没在阴暗、死亡、荒诞中。轻盈的雪纺纱、柔软的锦缎、蕾丝花边和奢华的皮革,十足的女性特质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性感优雅的女性形象。我们不会忘记AbbeyLee曾经被Versace打造成性感女神,裙边高开叉的不同面料的拼接处理,半透面料带来的一丝神秘,臀围两侧编排有致的三角形小拼接,丰富细节以多变效果散发出回味不尽的女人味儿。

(五)服饰特点

哥特式风格是多变的,新概念的实用功能结合夸张的舞台效果,只为强调一种感觉——哥特式的神秘感觉。它可以是轻柔婉约的雪纺,宛若从地狱飘来的邪恶天使,让人渴望却遥不可及;它可以是华丽的绸缎拼接皮与帆布,充满了统治者的风范,刚强与坚韧;带有自虐色彩的漆皮,金属打造的捆绑式装束虽然压迫女性的肉体,却不能捆绑住女性对纤细腰肢的激动渴望;夸大的褶皱堆砌出的层叠效果的荷叶门襟唤起18世纪没落贵族华丽的颓废,与小窄的、简约的、细线条的高垫肩裁剪呈现明显的纵向拉伸效果。

四、结语

哥特式风格范文6

[关键词] 哥特电影;发展;文艺;蒂姆•伯顿;创新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首映周末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影视新纪录:1.55亿美元!该片还分别打破另外九项票房纪录,铸就了新的电影传奇,使得观众和影视学者的目光开始关注这部电影的导演蒂姆•伯顿以及他的“哥特电影”。

一、哥特电影的发展

“哥特电影”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术语,因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哥特元素和哥特主题而在观众中流行,它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出现。从1921年含有哥特元素的《历代的巫术》到21世纪的今天,哥特电影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清晰的阶段。虽然已有专家做了相关的界定,[1]但综合各个阶段的特点,笔者采用初创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来描述哥特电影的发展。

初创阶段以1921年克里斯滕森的《历代的巫术》开始到1983年南托尼•斯科特的《欲望》为止。这一阶段哥特电影的主题主要有两个:巫术和吸血鬼,巫术通过吸血鬼得以完美的体现。主要作品有《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吸血狂魔》(1931)、《德古拉的噩梦》(1958)、1959年法国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79)、《欲望》(1983)。

多元发展阶段以1990年蒂姆•伯顿的《剪刀手爱德华》出现为标志,从此哥特电影进入黄金发展期。这一时期虽然巫术和吸血鬼依然是哥特电影的重头戏,但也呈现出了不少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1)数量多,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和电影科技的发展;

(2)史诗性哥特电影浪潮的出现,如《乌鸦》系列;

(3)著名哥特导演的出现,如蒂姆•伯顿、亚力克斯•普洛亚等;

(4)新元素“人狼”和古装片的出现,如《人狼生死恋》(1994)、《狼族盟约》(2001)、《魔诫坟场》(1994);

(5)与现代电影艺术的融合,如3D动画片《盖娜》(2003)以及凸显动作片特点的《黑夜传说》(2003)和《范•海辛》(2004);

(6)好莱坞风格影响。

二、哥特电影:哥特文艺的集中体现

哥特元素构成了哥特电影的主要内容,这些哥特元素主要包括:哥特主题、故事、背景(建筑、音乐和色彩)。

在主题上,哥特电影强调异教、孤独、痛苦、死亡、巫术、恐怖、神秘等阴暗面元素对人生的影响。二战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哥特电影无法取得长足发展就源于此,在战争年代,人们在电影里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灵魂的抚慰,而不再是宣扬死亡、痛苦的哥特电影。

哥特电影的故事大多改编于哥特小说或受到哥特小说的启发。哥特小说是18、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哥特文学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体。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是吸血鬼、哥特式古堡、超现实恐怖。作为故事场景的“哥特式古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表面呈现的是拥有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幽暗的内部和阴森的地道等,它既代表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潮流,又体现了当时作为“理性主义”对立面的政治观念、思想潮流和文化价值。超现实恐怖可以分为“心理恐怖”和“本体恐怖”两个类型。前者以“恐惧”(terror)为目的,作品中很少或几乎不出现超现实主义的幽灵,而只是通过充满悬念的“未知物”存在,暗示可能发生的凶险,从而“扩充灵魂 哥特式小说,使各种功能警醒到生活的高度”;而后者以“恐怖”(horror)为目的,通过裸的超现实主义的暴力、凶杀等描述,刺激人的感官,使灵魂“凝聚、冻结,甚至湮灭”[2]。

哥特电影的背景主要通过哥特式建筑、背景音乐和色彩的运用来体现。哥特建筑是12~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幽暗的内部和阴森的地道无不烘托出诡异的气氛。现代意义上的哥特音乐指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哥特摇滚,它借鉴了18、19世纪哥特小说中的恐怖、阴森的元素;它渲染一种阴暗、颓废、冰冷又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富有艺术气质;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黑白、光暗的对比,强化一种死亡式的审美:苍白的面孔,黑色的长服。

三、哥特电影的代表:蒂姆•伯顿

在2007年的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伯顿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穆勒宣称:“蒂姆•伯顿是这个电影新时代里最有想象力的孩子,再没有任何一位卖座的好莱坞导演有像他对电影的那份坚持了。”他的电影经常在同一个框架里就能完成从魔幻到忧郁的转向,而通过《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等片的票房成功和艺术成就,蒂姆•伯顿连续不断的出色作品已经被盖上了独属于他的个人化的印章,使他成为当代影坛的真实梦幻之一。“他的影片将哥特风格中的怪诞、恐怖、阴暗与活泼明亮的元素完美结合,拥有独特的个性,为影坛带来了特别的审美享受。”[3]

关于蒂姆•伯顿的电影,本文不作过多的讨论,已有专著作了详尽的分析。[4]但他的电影有别于传统的吸血鬼式的哥特电影,他把哥特电影推向了多元发展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人性的反思

蒂姆•波顿的哥特式电影的一般逻辑是:人类的世界总是死气沉沉的(如《僵尸新娘》),主角都有心理创伤(如《剪刀手爱德华》);相反僵尸们的世界却是多姿多彩的(如《圣诞夜惊魂》),[5]他把人类世界的冷酷和僵尸世界的温馨这一视觉与心理冲突展示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对生命、人性的思考。蒂姆•伯顿虽然崇尚哥特的表现形式,恐怖和死亡的电影主题,但他追求的,不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寻找人类内心中最温暖、真挚的情感。

在《哗鬼家族》中,蒂姆•伯顿塑造了许多可爱的鬼的形象。他站在鬼的立场看人,用喜剧手法,消解人们对死亡、鬼怪的恐惧,反思生命本身。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所处的世界颜色是冷色的,而现实世界是彩色,这是蒂姆•波顿的一种对比――世界上的真爱不是存在这个多彩的世界,反而是那个冰冷的城堡。爱德华的丑陋与吉米的风流倜傥只是表面的视觉冲突,而蒂姆•伯顿带给我们的则是更为深刻的对人性的反思:爱德华的善良、真诚;吉米徒有华丽的外表却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这种视觉与人性的冲突是以往哥特电影所不曾触及的。《理发师陶德》讲述了法官的阴谋造成的一个幸福家庭的破碎和几段爱情的悲剧,为妻子复仇的陶德,最后却杀害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这一结局无疑是让观众反思自己的行动以及人生中应有的态度。蒂姆•伯顿的电影不像其他电影一样,从正面描写社会,而是通过揭示社会、世界、人性的黑暗来表达导演对现实的不满。

(二)把童话与黑相结合

Disney以童话电影著称,每部电影都有童话般的故事,梦幻般的色彩。而其他的黑色、恐怖类型的电影又缺乏像Disney电影的温馨。蒂姆•伯顿的《蝙蝠侠》《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虽然延续着昏暗色调的哥特传统,但无疑加入了童话的成分;他大胆地把两种类型的电影融为一体,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蝙蝠侠》中韦恩飞檐走壁的超能力、维护正义的壮举无疑是很多人年轻时的梦想,而伯顿偏于阴翳的视觉风格、黑暗都市、心理阴暗的罪犯更增加了电影的黑色魅力;《僵尸新娘》中阴森恐怖的小树林和艾米丽的化蝶奔月,更是中国童话与西方黑的有机结合;《圣诞夜惊魂》中充满着圣诞节的魔幻与万圣节的阴森恐怖,阴沉的画面中又有蒂姆•伯顿式的黑色喜剧风格。

(三)创造“哥特式青年”银幕形象

无论是《剪刀手爱德华》,还是《僵尸新娘》,甚至明亮色彩、欢快旋律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惟一不变的是那大眼睛、脸色苍白、有些神经质的,略微消瘦的哥特式青年。翰尼•德普那卷曲的黑发、苍白的面容、神经质的嘴角、还有他那独特的飘忽不定的说话方式以及他怪异的表演风格成为“哥特式青年”的标志。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女人,一如他的妻子海伦娜也是拥有和德普一样的气质:大眼睛、尖下巴、同样苍白的面容、眉宇间总有种挥不去的阴霾。

“哥特式青年”的另一个侧面则是年轻人从对幻想的否定到“自我”的回归,达到“超我”境界。剪刀手爱德华置身绚烂的梦幻现实之中,而最终也无法逃避不被接受的残酷现实。《大鱼》是蒂姆•伯顿第一次正面地、直接地对幻想提出质疑。爱德华儿子对他的质疑代表了社会的态度,爱德华则代表了波顿的态度。[6]虽然剪刀手爱德华未能实现“自我”的回归,但嘉莉对爱德华态度的改变和小镇警长对他的宽容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断头谷》中克莱恩也是在破案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的胆小与懦弱,回归理性,维护了正义。蒂姆•波顿的电影中,人物角色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特征,通过电影情节的发展,在适当地方给予角色以心灵发现、忏悔和转变,[7]以实现“自我”的回归。

(四)采用“丹尼•艾夫曼”哥特式音乐

在众多的哥特电影导演中,蒂姆•伯顿无疑是最为强调音乐在烘托气氛、升华主题上的作用的。他采用丹尼•艾夫曼以摇滚的方式处理管弦电影音乐,这无论在电影界还是音乐界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而这一大胆的尝试又为丹尼•艾夫曼带来了风格独特、独树一帜的电影配乐。两人合作十多年,每一步电影配乐都与众不同。《剪刀手爱德华》除了丹尼•艾夫曼惯有的迷离与奇异外,更多了一份凄楚唯美,《火星人玩转地球》音乐的表现则十分怪诞,风格上刻意模仿LKK的科幻配乐,做得又怪又可笑,而《断头谷》乐风深厚狰狞,兼具威胁性与灵幻美,《圣诞夜惊魂》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丹尼•叶夫曼灵气森森的音乐风格。

四、结 语

虽然哥特电影被“学院派”认为是“荒诞玄幻电影”,但其在电影市场的票房已经证明,它的出现和流行应受到无论是市场的还是学术上的重视。哥特电影根源于西方哥特艺术,这无疑也给中国电影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从传统文艺中吸取精华,用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比一味地模仿更有价值、更具有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智琛,梁苗.试论蒂姆•伯顿的哥特式电影[J].电影文学,2011(03).

[2] Ann Radcliffe.On The Supernatural in Poetry[A].David Sandner.Fantastic Literature:A Critical Reader[C].Westport:Praeger,2004:41.

[3] 李莉娜.想象的力量――蒂姆•伯顿影像世界的美学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09(01).

[4] [美]艾莉森•麦克马汉.蒂姆•伯顿的电影世界[M].姜静楠,白娟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徐振东.黑暗而浪漫的哥特歌剧――浅析蒂姆•波顿电影中的哥特风格[J].电影文学,2009(07).

[6] 曹然.不要轻视幻想――谈蒂姆•波顿的《大鱼》[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上一篇我的拿手菜

下一篇湖边钓鱼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