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用的歌范例6篇

结婚用的歌

结婚用的歌范文1

论文摘要:云南罗平布依族代代传唱的婚恋歌谣数量多、内客丰富,是研究罗平布依族婚姻习俗的珍贵资料。它不仅反映了该民族早期的“兄妹婚配”血缘婚姻形式,还反映了流传至今的“不落夫家”奇异婚俗,以及以歌传情等独特的婚恋嫁娶过程。

拉法格曾说:“口头诗歌是没有文化的各族人民所知道和所采用的唯一的方法,目的在于保存他们的日常经验,保存给他们以深刻印象的事件的记忆。川民间歌谣,是各族人民的心声,是各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风雨表”。居住在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能把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朴实自然、真实生动地表现在自己的歌谣、神话、传说中。罗平布依族自古就有“无事不成歌”之说,布依族地区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各种歌谣数量多,内容丰富,因而罗平布依族歌谣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神话还要丰富、清晰,他们的歌谣不仅是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本民族的史书。婚姻是人类重要的生存形式,各民族的婚姻特点五花八门,罗平布依族有着奇异的婚姻习俗,大量的婚恋歌谣可谓记录布依族婚姻习俗的“大仓库”,是研究罗平布依族婚俗特点的珍贵资料。罗平布依族婚恋歌谣具有史料价值,记录了该民族最早的“兄妹开亲”血缘婚姻家庭形式,以及流传至今的“不落夫家”风俗。布依族婚恋歌谣对婚俗的记录细腻丰富,从内容上分有情歌、嫁娶歌、婚怨歌等。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罗平布依族婚恋歌谣所反映出的婚俗特点。

一、兄妹婚配

    “人类婚姻并非从来如此,有一个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除了荒古时代的杂乱性交外,基本上是循着四种形态发展过来的,即:1.血缘婚制;2.蒙昧时代的群婚制;3.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制;;4.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各民族的五花八门的婚姻上的‘奇风异俗’,基本上都是从这四种形态的婚姻制度中变异出来的。罗平布依族“开天辟地”歌反映了布依族最早的家庭婚姻形式是以兄弟姐妹结婚为特点的“血缘家庭”,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形式就是直接从人类杂乱性交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是同辈人,即兄弟姐妹之间组成的婚姻圈子,“家庭范围内所有的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集团的曾孙和曾孙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分析布依族“开天辟地”歌,就是在重温布依族,乃至人类的婚姻历史。

    “开天辟地”歌也称为“洪水歌”,歌中这样叙述:洪水淹没了大地,一直淹齐天,“世上只有两兄妹,如何传后辈?报罗朵(布依族语,土地神)让他兄妹成婚,两人不愿意。”后来兄妹问竹子、问乌龟,“都让他们成婚,兄妹还是不肯。”于是“报罗朵指磨为婚,两兄妹各抬一扇,分从波郎岸波郎里(布依族传说中“水淹天”后最早现出的两个山包)滚下,磨合在一起,两人才结为夫妻。”“成亲十二个月,生下一个肉瘤,砍成小块撒向四方,从此有了人类,挂在桃树上姓陶,挂在李树上姓李,由此有了姓氏。”从布依族“洪水造人故事”中,我们看到,当时的布依人已朦胧意识到兄妹近亲不能结婚,因而把他们的结合安排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洪水滔天的世上只剩下葫芦里的兄妹俩,他们不结婚就无法繁衍后代,即使土地神“报罗朵”让他们结婚,两人也不愿意,兄妹认识到这样的婚配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要去试试自己的命运,问遍万物,最后兄妹俩是万不得已才结为夫妻。后来生下肉团砍成小块撒向四方,说明当时的布依人已意识到血缘婚所带来的危害,所生育的后代不正常,当然也表露了大批量繁衍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另外,“洪水歌”中的“李”“陶”都是布依族姓氏,布依人已认识到人类的繁衍分支,最早都是由血缘婚姻而来的。

二、不落夫家

    在罗平布依族婚姻形式中,还存在着“不落夫家”的奇异婚俗,我国黎、壮、侗、水、苗等许多民族中也不同程度地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惯。罗平布依族“不落夫家”,是指男女结婚后不同房,新娘与送亲女伴居住,两三天后返归娘家居住,新郎在节日或适当时机,接新娘来家,这时可以同房,有的新娘也不同房,做完活计,当天就转回娘家。夫妻这样相处一段时间,有的一年,有的三五年不等,有的在女方怀孕后,新郎接新娘来自己家安家,布依族称这种婚俗为“做家”。要探究“不落夫家”婚俗形成的原因,得探讨一下布依族“嫁娶歌”中的相关内容。歌中描述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推辞的理由是:“我儿还在小,如同罐子一样高。”参照歌中男方的年龄也只是“已满十五岁了。”不难看出布依族“不落夫家”原因之一是早婚盛行。过去布依族结婚年龄大致是十二至十六岁,年岁尚小,加上婚姻由父母包办,丈夫并非她们喜欢的人,于是尽量拖延留在娘家的时间。另外,布依族女子在娘家多是主要劳力,受到父母的爱抚和兄弟姐妹的尊重关怀,有一种恋娘家的情结。“嫁娶歌”中出嫁女就问母亲:“妈呀,怎么句句催我出嫁离开你,怎么句句催我出门离开你?我走后,妈的纱锭哪个纺?妈的家哪个帮你掌管?”等等。由于布依族已进人封建社会,出嫁女由温馨的母家嫁到陌生的夫家,还要受到丈夫、公婆的严格管束,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惧嫁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不落夫家”这种婚姻形式还保留着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的影子。“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母系氏族时期的婚俗是男子嫁到女方家,而随着女权斗争的失败,社会上已不允许女子不嫁到男方家,又由于母系氏族的影响还存在,姑娘在娘家是主要劳动力,为弥补女方家庭女儿出嫁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双方采取折衷、妥协的办法,“不落夫家”就是双方家庭都能接受的婚姻形式。女子既要出嫁到男方家,又可乘出嫁后留在娘家期间帮娘家干活。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还表现在罗平布依族即将出嫁的新娘问母亲:“爹给拿田分给我?"母亲则告诉她:“你就去夫家自己挣。”这类歌谣中,女子不甘心女权的失败,还想索要娘家的田地,但父权已不允许分田地给出嫁女儿。

    布依族民族风俗对已婚女子的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不落夫家”新娘只能参加一般性的社交活动,不得公开与第三者谈情说爱,必须严格遵守妇道,“训诫”歌谣即可见一斑。“到夫家不能和小叔子逗玩,不然做新媳妇会失面子。”“父母嫁你出去做家,你就去做家,你不能同人家丈夫去唱谈;父母嫁出你去安家,你就去安家,你就不能和人家丈夫同玩乐。”新娘如果有违规现象,夫家有权干涉、殴打、罚款或提出退婚。

    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改变,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罗平布依族杂居区出嫁女子一结婚便定居夫家,已革除了“不落夫家”这一风俗,布依族聚居区还保留有“不落夫家”的习惯。

三、以歌传情

    过去罗平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很浪漫、很有诗意,不是谈说,而是以歌唱的形式进行,以歌传情。古老情歌用布依语演唱,称为“万由”或“浪哨歌”。近代由于和汉族文化交流,出现了对口式情歌。情歌在布依族民歌中数量多、艺术性高,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爱恋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布依族的文化心态,是布依族歌谣中的精华。布依族青年长到一定年纪就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三五成群借助年庆节俗或赶集机会,对歌择偶娱乐。情歌内容丰富、情感细腻、委婉含蓄,却又不失纯真直率,艺术手法上多用赋比兴。罗平布依族情歌有“初识歌”、“试探歌”、“赞美歌”、“蜜恋歌”“盟誓歌”、“送别歌”、“思念歌”等几类。男女青年初识时就唱“初识歌”,“初次连妹不会谈,好比行船下险滩。心中好似雷声震,脸上好比火烧山。”连用三个比喻,腼腆羞涩之情滋于言表。双方认识后,有意者就互相试探,投石问路,即唱“试探歌”,“三两三钱银打灯,剩下三分买灯芯。万丈深潭照透明,只怕妹心照不明。”几番对唱,你来我往,心情激荡,情投意合,就由衷地赞美对方,唱“赞美歌”:“妹是天上五彩云,又会下雨又会晴,好比半岩清凉水,救活多少口渴人?”女青年回唱:“情郎小嘴好会言,话语更比甘蔗甜,哪时学得郎本事,炒菜不用放油盐。”受赞美的女孩也会直抒少女春情,“郎在花园好会讲,夸得小妹奶会撑。”天然去雕饰,令多少文人墨客诗句黯然失色。经过互相赞美,双方情意绵绵,就唱“蜜恋歌”:“想起你那摄魂的眼睛,你就是我心中最宝贵的金银。”“一心跟娇九十九,伞要同开扇同摇。”“同心同肝我两个,舍得割肉换心肝。”为巩固坚贞爱情,双方立下誓言,就唱“定情盟誓歌”:“大河涨水淹溪沟,淹死一对白斑鸿,斑鸿愿生不愿死,我俩愿死不愿丢。”以斑鸿作比,生死相恋。另一首情歌连用七个并列句,层层推进,一片痴情力透纸背:“从此我不管树长什么样,让它树开花,让它蚂蚁成窝,由它田长草,随它野草成片,任它茅草生长,任它茅草一次又一次枯了又发绿。”甚至死后还要“变成一只松罗鸟(一种催耕候鸟,每年惊蛰至立秋前后在当地鸣叫。变成一只光贵鸟(一种比斑鸿略小的催耕候鸟,与松罗鸟不同的是此鸟昼夜鸣叫。),成天在河边叫,整天在河边喊,不得吃也愿意,没有穿也乐意。”至死不渝,执着坚韧。布依族男女青年唱歌活动一般在节假日、赶集日子,平日各自在家进行农事,若久不相见,就唱“思念歌”。有的柔情似水:“相思像水从滩上流下,浪花漫河里,我在桥下舀,你在桥上接。”有的直抒胸臆:“想你泪水流,想哥泪水淌,想哥泪水湿衣裙,想哥泪水打湿鞋绊绊。”有的充满诗情画意,“情妹挑水钩担长,反手把着钩担梁,家中还有半缸水,不是挑水是望郎。”痴情男女形象跃然纸上。“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情人间短暂的相聚,别离时更是难舍难分,情不自禁唱起“送别歌”,“送妹送到大河边,一朵乌云遮住天,老天有情下大雨,留妹转来住几天。”送别的痛苦中,又浸透着永不变心的痴情,“送郎送到柳树林,柳树叶子正发青,柳树还要落叶子,我俩千年不变心。”

四、嫁娶程序

    布依族男女青年有谈恋爱的自由,但却无婚姻自由,婚姻的缔结是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包办进行的。罗平布依族“嫁娶歌”就反映了该民族古老的婚姻程序。“嫁娶歌”包括“请媒说亲”、“择日嫁女”、“临嫁训女”等内容。

    媒说,在布依族成婚民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男方家看中了某家姑娘,就请“双媒人”做媒,布依人认为双媒人吉利。“请媒说亲”歌多采用对唱形式,先是男方家准备请媒说亲,“我们也要提亲了……我们才请两个(人)吃饭,请两个吃饭做媒。”媒人上女方家提亲不能空手而去,要带礼物,“拿起鸡和酒去说亲,拿起粮食去说亲。”提亲时女方家即使满心欢喜、一百个愿意,也不能满口应承下来,一定要再三推辞,如“我儿还在小……还不可出嫁,还不能过礼。”以“争面子”,显示自家尊严和姑娘的“金贵”。而擅长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的媒人则采用攻心战术,极力劝说大姑娘该及时出嫁:“酒坛放在屋里才好,大姑娘留在家里长了就不好,出嫁得了,主人啊。”为了进一步打动女方家,媒人又提起经济上所能获得的好处:“出嫁就得过礼呀,出嫁就得过钱啊。”早已同意这门亲事的女方家这时终于松口:“您二位呀,两锄三锄才成塘嘛,来两次三次才算得吧。”如果男女两家都有意,一般媒人去两三次能说成亲。接下来就商量礼品、礼钱,“主人家,酒肉要多少,牛要拉几条?”,“大家过多少,你们也能看到。礼钱要三两一银子,鸡鸭要三十二只。”布依人的礼品数目多为双数,认为双数吉利。常常彩礼的多寡是决定一桩婚姻的重要因素,因而这种父母包办,又注重彩礼的婚姻酿成了不少不幸婚姻。商量定过多少彩礼,就要精心挑选结婚的日子,专门请能掐会算的先生到家里,母亲、女儿、先生根据各天的属相,逐日排查,最后选出一个适合结婚的日子。“择日嫁女”歌这样描述:“小姑娘啊,日子选在属虎日。”先生则说:“老虎住野外,时常伤害人,众喊拿剑射,射中就难逃。”女儿忙反对:“妈呀,这天不吉利,我不去。”又分析属兔日、属龙日、属蛇日、属马日、属羊日、属猴日、属鸡日、属狗日、属猪日、属鼠日,先生均认为不吉利。最后先生总算选定了属牛日:“属牛是耕牛,四角撑谷仓,四角顶金银,此日便吉利。”女儿就要出嫁了,母亲还要“临嫁训女”。“临嫁训女”从女儿出嫁时下楼梯始,每下一步,母亲就要训一条,总共十条。当女儿“挪步走出第一梯”时,母亲训道:“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不懂理。”告诫女儿要孝敬公婆。女儿走出第二梯、第九梯时,母亲告诫劳动中要注意的问题:“挑担子时要注意,捆担子时要捆紧,到半路就不会散掉,到半路人见就不会害羞,掉到田里就可惜了。”“春稚不要使猛力,免得白米往外撤。”女儿走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梯时,母亲训导女儿要遵守为人妇的道德规范,不能同小叔子逗玩,灿理对哥弟要礼貌,要讲礼节,灿埋间说话也不能边笑边谈,不能用手蒙着嘴笑,更不能同人家丈夫玩乐。女儿走出第七梯时,告诫女儿晚上要紧门门。女儿走出第八、第十梯时母亲教训女儿不要高卷裤脚以免害羞,说话不要小声小气,以免人家误会。十条训诫,反映了布依族敬老、谦让、和气、谨慎处人处事的美德,但也不免有不少封建思想,狭隘意识。

结婚用的歌范文2

湘西苗族青年幽会也有暗号和密码,这就是“草标”。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就知道各自的行踪。初相会时,女方如先到达约会地点,必先在约会地点的路口留下一个草标。这个草标的含义只有赴约会的情人知道,有如密码一般的神奇功力。不过,也有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草标。一把草上结个疙瘩,疙瘩结在草尖上,草根朝幽会的方向,则暗示一方先到,示意对方快来。后者看到这个草标,必须留下一个草标,疙瘩结在草的中部。这后面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请走大路。行人见了这样的草标,一般都会避开,以免撞见别人的幽会。

居住在云南南部的苗族,青年男女中有一种打毽活动,十分有趣。毽子就是中国民间都用来踢的那种,打毽的板和乒乓球拍差不多。男女青年在打毽活动中,输的一方要让赢的一方“揉耳朵”,不许反抗,但可以跑。如果输赢双方的男女没有情意,纯属比赛,那赢者会使劲揉对方的耳朵,直到对方耳朵发烫为止。如果对打的男女相互有爱慕之意,输者会主动让赢者揉耳朵,而赢者是不会使劲揉的,而是红着脸轻轻摸一下对方的耳朵。也有一输就跑,赢者假装追赶,两人一直跑到无人的场所,倾诉衷肠。

在传统的踩花山节期间,云南金平苗族青年到了花山场上,好心的主人早已为青年们准备好了几套“土电话”,它是用竹筒蒙上油纸、将线从中穿过而成的。男女在“土电话”上,用对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询问对方的情况。唱到兴起,小伙子会将“话筒”交给一边的伙伴应付,自己跑去偷看姑娘的模样。如果相互不中意,对歌到此为止。如果双方都满意,继续对唱,约定下一次见面的地点。

广西融水一带的苗族青年,盛行“种花生”这个交往活动。走寨时,小伙子们向姑娘发出邀请,确定时间地点之后,姑娘们就会按照时间来到小伙子的村寨,他们带着农具和肥料,上山种花生,期间男女青年谈笑风声,边劳动边对唱山歌,互相接触试探。花生种子播下后,等苗长高时,双方又要组织一次施肥除草活动,其实是为了创造一次见面机会,这时大家开始物色对象谈恋爱。第三次是秋收花生时,大家相邀收花生并聚餐,相好的在一起讲悄悄话,还没有对象的赶紧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

苗族的婚姻一般分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两种。包办婚姻为父母媒妁说合,媒人往往是由与对方认识或是对方亲戚的人担任。待女方探明男方的情况,征求女儿的意见后,由媒人再来时说明是否同意。若女方同意,则议定“礼金”,订婚日期;男方则准备物品去女方家,女方家备酒肉招待,称为“吃新酒”。男家客人离去时,女方送鸡、糯米饭及送给来人每人一根“花椒布”腰带。

婚期大多是由男家择定后委媒人于事前几个月通知女家。婚期临近,女方全村或全姓的姑娘们,大家共同聚餐,以示送别新娘,称为“朋友饭”。出嫁当天,女家需派出三种送亲人:一是新娘的朋友,为13—16岁的未婚姑娘,需盛装同新娘前往;二是新娘的亲兄弟和家族中的中、青年男子9—15人,与新娘同去同返;三是有3—4个15岁左右的男子,护送新娘到男方村寨附近。新娘到婆家短住几天就转回娘家,直到来年二月才到夫家,反复两三年后,才举行“煮饭”仪式。从今以后,她就不能再接触娘家的锅灶了,再也不能住到娘家了。

结婚用的歌范文3

(1.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大量白族结婚礼仪活动内容在不断被外来的礼仪活动汉化并逐渐消失,但是在大理周边的边远山区的边远县城中依然完整地保留了白族许多的古老结婚仪式和习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耳子歌”、“哩革歌”、“摆丑舞”是白族婚庆文化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礼仪活动,它们以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时间出现,小到盖房、搬家的小型亲友聚会活动,大到“本主”庙会的请神活动,都以各式各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这些活动也是研究白族先民的婚庆体育文化和白族人民历史发展的有力依据。

关键词:白族婚礼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C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7-0007-03

在滇西地区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勇敢的白族人民,他们在不断耕耘、开拓创造着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从而形成了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体育传统文化。大量白族结婚礼仪活动内容不断被外来礼仪活动汉化并消失了,但是在大理周边的边远山区边远县城中依完完整地保留了白族许多的古老结婚仪式和习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中“耳子歌”、“哩革歌”、“摆丑舞”是白族婚庆文化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要代表,它们以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时间出现,小到盖房、搬家的小型亲友聚会活动,大到“本主”庙会的请神活动,都以各式各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婚礼上他们的出现是整个婚礼的最高潮阶段,也是把婚礼的气氛推到最高潮的催化剂。其中的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别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白族人的民俗风情、道德概念、审美情趣和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从根源上表现了白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关系、社会经济等一系列的问题。

1白族婚仪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逢年过节都会载歌载舞,村村相庆,尤其是在结婚的时候更是欢歌起舞,以主唱宾舞的形式来祝愿新人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白头偕老。白族婚礼的歌谣和舞蹈形象生动、内涵丰富,集纳了白族民间文学、体育的大成;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白族婚礼婚庆三天分别是“相帮”、“正喜”、“扫厨”还有后续“回门”,“磕平安头”。期间“相帮”日晚上年轻人在新娘家围着篝火跳“哩革歌”,参与者多为女方家的伙伴、亲戚对新娘的欢送;老年人则围着火塘对歌,歌词意思大多数是劝慰女方家长,同时也预祝新人。“正喜”也就是结婚当天,男方一早就派大量青壮年小伙子扛着礼物,同时会带上两个吹唢呐的“吹吹腔”到女方家接新娘。一路放鞭炮,快到男方家的时候就会有两个举火把的十多岁小孩出来迎接,并在前面开路直到家门。进门之后媒人会主持拜天地、拜父母,然后才可以开席,如果时间尚早也会提前给娘家来的人摆上宴席,让新人和娘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同时有些地方会跳“耳子歌”,吹吹腔表演。到晚餐时间新人是不能第一个上桌吃饭的,客人上桌之后,第一轮会有“摆丑舞”表演,宾主互贺。夜幕降临的时候又开始跳“哩革歌”男方的亲朋好友会来祝福新人,老人们会用对歌的形式祝贺男方家人,同时教他们婆媳相处之道。

2 白族婚庆的体育内容

2.1集体舞——“哩革歌” “哩革歌”被誉为东方踢踏舞,是一种纯舞,没有任何的音乐伴奏Ⅲ,也就是指没有乐器和歌词等来作为识别节奏的媒介,而是纯粹靠舞蹈者顿地转身作为识别的节奏。舞者围着篝火成一个圆圈或者几个圆圈,“哩革歌”中的“歌”一词,在白语中是双音词,作为名词用是“脚”、“足”之意,作为动词则是“跳…‘舞动”的意思。过去“哩革歌”动作多为向前两步、向后走二到三步,节奏为“咚!咚!咚咚!咚!”然后双脚齐跺微微屈膝,双臂自然摆动。所有动作都是在模拟动物形态及劳动动作,如“五耍牵丝”——双手在胸前转动,然后拉开挥臂的动作,就是模仿猴子纺织牵丝;“赛衣”、“富几”——跳动前行,并加上手部的模仿洗衣服、插秧动作等。山地的“哩革歌”的主要特点是脚上用力,与坝区在手上用力有明显区别,所以又被称为“力量型舞蹈”。其动作特点是:开始的时候上身松弛,双臂随着前进的脚步自然摆动,逐渐加速急促转身,其中双脚跺地然后一脚擦地向前弹出。“哩革歌”的顿控感强,跺步、顿步、踏步、擦步相互交替。伴随着步伐,上肢摆动做动作:模仿动物双手胸前缠绕,拉开、上举、后摆、振臂等,踏步急促转身,双手后摆叉腰“鸭子摆摆”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还模仿动物的叫声“喔!喔!喔喔!咱!”伴随着脚步的节奏变化着动作,形象栩栩如生,最典型的是顿步和跺步,气势磅礴,技巧性强,动作带有强烈的劳动气息。

2.2观赏性舞蹈——“耳子歌”

该舞蹈有特定的演员、特定的服装和特定的故事情节,该项表演与巫术有很大的关联。被誉为舞蹈界的活化石“耳子歌”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傩舞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白族民间文化底蕴。“耳子歌”是白语汉译。白语“耳子”意为憨小于,“歌”意为舞。它是山地白族居民的农耕文化的产物表演者都为人民群众。表演者中的“耳子”全身被棕树皮包裹,不像人也不像兽,体现出既有特具灵性的一面,暗汞可以通天,又有憨傻的一面,以示无知无畏。棕树皮外的腰部系上牛马脖子上挂的铃铛等物件,还系着男性生殖象征的“猪尿泡”,手上分别拿笊篱、锄面方向安置的锄头、连枷、荨麻等物Ⅲ。“耳子”的媳妇身背小孩,聪明伶俐,象征白族妇女聪明善良,勤劳。“耳子歌”的表演,有语言、道具、动作,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家庭生活、野外劳作、男女交媾等情状。

2.3单人舞——“摆丑舞”

白族的“摆丑舞”汉译过来就是摆菜舞、或者是上菜舞,类似于南涧彝族的跳菜,但是比“跳菜”要简单,是上菜举托盘的师傅们根据长年累月的托菜经验编制出来的一种舞蹈,在宴席与宴席之间不足l米的地方穿梭既不能碰到宾客,又不能把菜泼散出来,托菜师傅就要靠自己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来控制托盘和个人中心,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婚礼上的特定舞蹈。该项舞蹈的表演者只能限定是男同胞,而且臂力要过人,单人、单手托举着二十来斤的托盘和菜翩翩起舞,经验丰富的师傅还能用三只手指托着表演。

3 白族婚庆体育文化研究的意义

3.1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哩革歌”、“耳子歌”和“摆丑舞”受到白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它特殊的地域性。“耳子歌”有很强的观赏性,“耳子歌”活动的产生都与白族人民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是息息相关的,从他“耳子”抢新娘的红肉,腰挂代表男性生殖特征的“猪尿泡”,在宴席间打闹穿梭与客人之间的一猜一答敲门地表现男女交往和劳动生活的动作、语言。“耳子”媳妇身背小孩聪明伶俐,支配着“耳子”生产劳作,也体现了白族先民是由女性来掌管生产分配权的。山地白族主要是靠农耕生活,所以土地是他们最神圣的;最赖以生存的东西,祭拜土神和祭拜祖先是新人人门必须做的一个项目,包括笔者在家乡举办的婚礼也是按照常规新人入门进行祭祖先、土神。“耳子歌”中的祭祀跟婚礼上的祭祀是一样的道理,是白族先民对土地和先人的一种膜拜:感谢土地给予我们食物,感谢祖先给予我们生命。“哩革歌”、“耳子歌”都表现了白族先民在原始社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崇拜,对性生活的启蒙,对繁衍生活的渴求,对神灵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它们的动作更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娱乐和礼教活动之中,并长时间流传于民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作用。

3.2具有明显的体育健身价值 “哩革歌”是属于游戏类的活动,它能代表娱乐性这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共性;极具民族特色,参与者多,参与面广,对性别和年龄要求不高,并可进行游戏教学。同时还具有现代竞技体育活动的特点,例如打跳动作“老鹰展翅”要求舞者前进两步后急转抡臂接着又转身继续前进,要求动作幅度要大,动作节奏快,参与者在愉悦身心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运动强度,同时还能促进人体体能、提高人体体质。对场地要求不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尽情欢歌,是一项很值得开发推广的健身舞。“摆丑舞”舞者手托托盘,翩翩起舞,左右躲闪络绎不绝的客人,要显示过人的臂力和协调性、灵敏性。这些都充分说明这些婚庆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性。

3.3具有旅游产业开发的可能性 “哩革歌”、“耳子歌”的表演仪式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从体育的思想内涵或者是表现形式上它们都给我们呈现了显著的民族风格。表演者都是靠纯原生态的装饰和舞蹈。它们拥有别具一格的古风,把粗野和幽默融合到特殊喜庆活动。用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作为道具融合白族话中的谐音,既有艺术性又简单易懂地将日常生活中害羞说不出来的人类生活常识“性”含蓄而又明了地表达出来。目前“耳子歌”等的表演已经走出大山、走出国门,我们应该借助这些资源优势,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融入到白族婚庆俗体育文化当中,引导当地婚庆体育的发展与白族人民的利益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将民间、民俗婚庆体育文化价值转化成产业、商业价值,让白族人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从中获得经济实惠,将体育结合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利用,不但有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而且也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符合生态文明的时展要求。

4 结论

(1)白族婚庆体育文化是白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不断挖掘白族体育文化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把其展示给世人,让它得到普遍认同,继而把这些民俗体育项目发展成为当代人新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会实现婚庆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结婚用的歌范文4

[关键词]凉山;彝族;婚姻习俗;伦理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39-02

一、凉山彝族婚姻礼仪中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伦理价值观的正规训导教育

夫妻为“五伦”之一。彝族婚礼主持人和父母要以敬孝父母、夫妻和睦、勤劳正直等价值伦理训导教育新婚夫妇。如“青年力气大,长辈知识多”,“人往上长,笆往上编,树往天上长”;教人以“礼”追求和谐:“礼貌待朋友,朋友来爱你;礼貌待亲家,亲家求婚嫁;礼貌待敌人,敌人变朋友”。婚礼中排坐敬酒都要遵循主客长幼尊卑有序原则。新娘和主客坐于锅庄上方。先按照舅舅、叔叔、哥哥、弟弟为顺序,再按辈份和年纪依次排座,依次敬酒且态度谦恭。通过“一世同友过,一日莫骗友”,“无父可生活,无信用不能活”,“不教不成人,不学不成匠”等格言把诚信谦虚,孝敬父母、重学等价值伦理观传授给后人。

(二)寓教于乐的才智培养和知识传播

彝族嫁娶场面说“克哲”、讲故事、对歌、讲“博芭”都是寓德能教育于欢乐嬉戏的口头文学表演赛。主客双方的代表引经据典,运用比喻、夸张手法相互辩论,活泼激烈。幽默诙谐中传播着“混沌演出水是一”的宇宙唯物论,劳动创世、人类起源、洪水滔天等知识;颂扬英雄支格阿鲁的典范形象;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如不节柴无柴烧,不节水无水吃;前人不种树,后人无柴烧的理念;美丽的酒杯,出自米市甲古;五彩的丝线,出自崃格峨卓(指西昌);黑白盐窝呢,出自采某尔若忧(指盐源);哲学知识,如“人若走得远,知识比友多;鹰若飞得远,所见比友多”“穷人可变富,富人可变穷”等。

彝族相亲“席间,女方的父母和长辈用各种方式试探小伙子的智能、才干和人品”。定婚时主客围火而坐饮酒聊天,媒人要描述准新娘如何贤良淑德,勤劳善良;准新郎又如何一表人才,聪明能干等。婚礼的各种竞赛活动把是非的标准,行为的准则、生产的经验教给后辈。观赏者在轻松欢笑中学得知识,增长才干。

(三)文学艺术、体育竞技的观摩实践养成教育

婚礼活动中的民歌、克哲,尔比、博葩等,都是彝族民间文学的精华,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大量使用赋、比、兴、迥环、复沓、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手如云的说唱技能竞赛使婚礼热闹非凡,也给年轻人提供文学艺术的观摩实践机会。哭嫁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哭唱结合艺术,出嫁前夜女友伴新娘歌舞哭唱到深夜。以《阿莫尼惹》、《热打》、《拜辞爹娘》为主要内容,歌声哀婉动人。故彝族姑娘稍长就要学习哭嫁并因此学得知识,学会唱歌。而姐姐们的哭嫁仪式是她们学习见习的课堂,歌词和声腔韵调是她们学习的内容,哭嫁的姐姐们是她们最好的老师。对歌是彝族婚礼的主要活动之一,歌声推出婚礼的一浪浪高潮。又如女方歌手带着新娘去叩启夫家大门时要唱“请开门吧,你家媳妇是来背水给你家吃的,是来煮茶给公婆喝的。她煮一开茶给婆婆喝,婆婆笑口常开;她煮一开茶给公公喝,公公会健康长寿。”人们边饮酒,边听歌、评歌、学歌。歌声潜移默化引导着人们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婚礼中的达体舞、锅桩舞等都是集体舞,人人都可参与,学练结合至使能歌善舞。摔跤是勇气、力量、技巧的拼搏,赛马是人和马综合实力的较量。双方摆擂开赛,得胜者荣耀非凡,激励着年轻人自觉学习体育技能,锻练勇气、培养毅力,学会养马、驯马等技能。

(四)重义轻利、重德轻财教育:凉山彝族婚姻缔

结重视人品道德。彝族虽有“买猫不给钱,猫就活不长;娶妻不给钱,儿孙不兴旺”的观念实行彩礼婚,但若贫穷人家无法一次付清聘金,生儿育女后也可不了了之;赞许嫁妆多的新娘,也不歧视因家境贫寒少有或没有嫁妆的妇女,说“穷人之女嫁模样”,“只要有个贤能的好名声,同样会受人们敬重”;婚礼说唱词告诫人们“莫赚邻居钱,赚了不光彩”,“父母钱财用一时,父母言语管一生”,“贪财莫要偷,偷者最可耻”,“一生要用钱,一日莫贪财”,“钱面是一时,人面是一生”,“鸡瘦尾不倒,人穷志不穷”。

(五)团结和睦互助教育

首先是通过婚礼仪式倡导村落邻里间团结互助。凉山彝人说“远亲不如邻”,“人多不使人羡慕,团结才使人羡慕”,“一根筷子搭不起桥,一匹瓦板盖不起房,一块卵石砌不成墙,一根羊毛织不成毡。”倡导“要学蜜蜂齐采花,莫学蜘蛛各织网”。许多地方有不成文“村规”,一家有喜,众人帮忙。其次是夫妻和睦、姻亲团结、家庭稳定的教育。彝族认为“夫妻和睦,胜过金银”,“男人捡石头,妻子堆石头;夫妻一条心,粮畜皆兴旺”;克哲中说“亲家是两户,门前路相连。两家结同心,子孙定昌盛。”克哲中说“幸福的岁月胜似九个金鞍,一生幸福赛过九两黄金,婚礼日子吉祥儿孙满堂。”把维护婚姻家庭的价值理念寄寓于“九”字之中。第三是民族团结教育。在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凉山,民族团结是共同发展的保障,也是彝族婚礼中德能教育的重要内容。婚礼中故事高手们会讲汉、彝、藏的始祖是同父同母三兄弟的传说,会讲彝族阿打的汉族朋友送给他玉米种子和种植技术的“皇帝女儿饭”故事。弘扬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凉山文明,团结进步的友好传统。

(六)美学教育

在特定的婚礼气氛中,彝族服饰美、音乐舞蹈美、仪表美都展示得淋漓尽致。民歌用原生态的声腔演绎《妈妈的女儿》、《挽留歌》的深情;“快乐的诺苏”的欢快;《迎宾曲》、《敬酒歌》、《表姐表姐真美丽》的热诚;《达体舞》的旋律和风姿,还有笛子、口弦、月琴、葫芦笙、木叶等民间器乐之声,把彝族音乐舞蹈之美代代相传。而“世间姑娘最漂亮,睫毛长又齐,鼻梁直挺挺,颈项美如昌蒙乌,腰细就象蜜蜂腰,美颜如同菜子花花黄。跨入门槛墙上亮,坐在屋里门外香”认定形体美的标准。赞许“心似清泉,像清泉一样亮晶晶”,“脸如麻布,心似绸缎”的内在美。婚礼中不同角色的传统礼服,是彝族工艺水平的体现,思维美的外化,展示着五彩斑斓的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以红、黄、黑为主色调的擦尔瓦、百褶裙、挎包,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佩饰,其式样、格调、色彩、图案给人美的感受和熏陶。体现着彝族热烈善良庄重的精神追求。相聚中相互欣赏,相互品鉴,相互学习,是人们寻找美,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过程,能促进美学认知能力的提高。

(七)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办婚事“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程序复杂。涉及时间空间、人力物力、民俗禁忌诸多因素。组织安排至关重要,彝族会请德高望重的能人担当媒人、接亲和送亲大人;会请能人出场赛歌、赛马、摔跤、说克哲;被请之人不能推托,必须按时到位;会请有组织能力的人担当总管,对前来帮忙的人进行分工,杀猪宰羊、做荞馍馍、煮饭端菜,各司其职,井井有条。通过一次次帮忙办婚礼,使本民族成员增强责任意识,学得组织管理方法,提高操作和管理能力。养成乡亲邻里间的互帮互助习惯,久之内化为团结和谐的传统价值观。

(八)勤俭持家理念训导和勤劳习惯的养成教育

婚礼的说唱词如“人若勤又俭,穷的要变富”,“少壮不做少壮事,老来之日空悔恨”,“田地属于披蓑衣者,牛羊属于持牧鞭者。”赛歌时,女家唱“要说我家的阿咪子(姑娘)哟,是村前村后村左村右有名的养畜能手,品貌出众,心灵手巧又勤劳”;男家对唱道“要讲我家的热不子(小伙子)哟,是山上山下山里山外承认的种地好汉,科技兴农,英俊又勤奋”等,都教人勤俭奋发。彝族还通过积累嫁妆培养女孩的持家能力。彝族习以嫁妆品评新娘贤淑与否。彝族女儿一般要学会推磨、背水、煮荞粑等家务活,还要学会捻毛线、织布及绣花、缝制衣裙等女工活。新娘婚礼服要自己绣制。做嫁衣推动新娘学习缝纫技艺。她先绣制好衣袖、领、襟等块面而暂不缝联成衣,待到婚礼前择一吉日举行“威嘎觉”仪式。现代彝族女孩能够接受学校教育,勤奋主要体现于勤学成材。于是有“阿哥哎…等我大学毕业后,我用毕业证做嫁妆”的新风尚。

二、发掘彝族婚姻习俗中道德价值,为建设凉山三个文明服务

结婚用的歌范文5

论文摘要: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对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进行描述及相关研究,对其文化现象中所体现出来的传承性这一民俗特征进行思考,以期对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理性分析,并对其婚姻习俗的状况作“现在性”的观照。

一前言

    布朗族是“哀牢夷”蹼人族系的嫡系后裔。哀牢淮人的婚姻状况,史出记载很少。研究布朗族婚姻现状,对理解哀牢历史、继承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当代社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布朗族作为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特少”民族之一,迄今为止全国仅约10万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思茅市、临沧地区和保山市。而施甸县作为保山市唯一的一块布朗族聚居地,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的民俗资源。由于婚姻为“人生中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林语堂语),故而布朗族的许多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得以在其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结合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知识,对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中所体现出的传承性特征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布朗族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施甸县“金布朗”形象工程的打造和保山市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而且有利于移风移俗,民族团结,对云南省布朗文化的研究也有积极的学术作用。

    二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的传承

    (一)婚俗传承的自然性

    传承是民俗得以有效延续的一种手段,它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在历史的衍变之中,既体现出了受汉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变异的一面,也体现出了现在仍在流行的婚姻民俗与传统民俗的渊源关系。总的来说,在岁月的沧桑流变之中,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表现出了她既固守民族传统,调适人情社际,又自然顺合世故伦理,集体性的、自发自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因此,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属自然传承。

    1、受布朗族共同的心理因素支配

    一定地域的、民族的、社会的民俗传承,总是受一定地域、民族、社会的人们共同心理因素支配的。布朗族是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如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的宗教信仰就是以原始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为主。其信仰虔诚,活动频繁,全年祭祀中较为重要的是祭“塞”与“五谷大神”,由于宗教信仰及活动对布朗族儿童的浸染,使之成年后自觉成为宗教崇拜者。布朗族的其他民族习俗包括婚姻习俗也同样有如此类同的生成环境,布朗族少男少女长到十三四岁,就要举行成年仪式,换上成人的装束:男子穿白色对襟衣、青布褂,头上缠绕白布包头,末端用红线穗装饰,穿大腰宽腿布裤,女性整套服装是由上衣、外套褂、裤子、围腰和包头组成,服装颜色鲜丽,突出的表现了“花蒲蛮”的雅誉。成年男女可以正式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交活动,也就拥有了恋爱的权利和自由,布朗青年多用自制的三弦伴奏着抒情的短歌“邀贯”,即“串姑娘”,送布朗姑娘彩线、银耳环或银手镯;布朗姑娘则用彩线与火麻线纺织“花草鞋”作为定情信物回赠。在这种“歌为媒,花表意”的本民族所特有的熏陶氛围培养与形成的共同心理因素,是有别于他民族的独特心理的,这种心理具有一种集体性的合力,决定对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包括婚姻习俗,不会轻易放弃,反之是努力维护。

    2、受布朗族婚姻习俗的潜在影响

    布朗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要经过“恋爱、说亲、结婚”三道程序成为夫妻,其中“说亲”的过程繁琐而礼节慎重,这些民俗事象对布朗人的婚姻观和行为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潜在的深人心灵的文化力量往往是强大的,开始时是一种外力侵人,后来则转化为一种内力坚守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文化的冲击,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她的服饰文化一样,还由于其民族服饰穿戴的繁琐性已多有变迁,布朗族中平时穿着本民族服装者多数已是四十岁以上的妇女,年轻人只有逢年过节或重大场合时才穿本民族服装,而婚礼场合就是穿民族服饰的重大场合之一。尽管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种种影响,布朗族的婚姻习俗的许多变化自然而顺应时事人心,如有的人家婚庆之夜已不举行传统的“打歌”活动,而是请放映队放电影来庆祝,但整个婚礼仪式的基本部分仍然被保留着。如自定亲之日起,男方依照习俗到女方家送礼拜访,一般要经历九道程序:“说姑娘”、“压酒罐”、“过宿”、“定日子”、“走小媒”、“走大媒”、“说日子”、“过彩礼”、“过礼”,繁琐而热闹,充满了布朗族对婚姻的慎重和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保留,本质上是由于朗族婚姻习俗仍有着强大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存在的基础。除民族心理的因素外,那些发明或发动民俗事象的成年人,往往是在自觉而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使原有的民俗事象一代代延续下去。

    (二)时间上的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主要体现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即纵向的延续,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时间性,而不象播布性一样更多的表现在空间上。民俗是一种历史性的积累,在长期存在之中变异、发展,是历时持久的、力量强大的、由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因此,布朗族婚姻习俗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出现的,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在考察施甸县布朗族婚姻习俗在时间上的传承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婚姻这一概念。何为婚姻?在我国,婚姻即指嫁娶。据古籍记载,一是据男女双方父母来判断,如《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二是就男女双方本身判别,如《尔雅·婚义》孔颖达疏:“婿曰婚,妻曰姻。谓婿以婚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三是视婚姻为人类社会生活里的重要礼仪,如《诗经·郑风》郑玄注:“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总的看来,中国古代对婚姻的认识,在不忽略其生物性的前提下,更重视其社会性的因素,在人类学中谈两性的结合,则指的是社会里的文化性的规定,将婚姻界定为男女两性之间基于社会文化认可的性的和经济的结合而产生的,具有互惠性权利和义务的夫妻关系。施甸县布朗族的婚姻习俗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民俗文化,具有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性的规定特征,不仅具有社会的认识同一,还具备个体的利益兼容,因此得以在时间上能够传承。 

   布朗族在秦代时为百蹼群族的一支,骥人无文字,有语言,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布朗语支。现居住在施甸县木老元、摆榔两个民族乡,酒房乡娅口村、姚关镇陡坡村等地的布朗族,属山地聚落类型,婚姻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还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兼具一定艺术性,是信仰文化、服饰文化及歌、舞、乐文化的合体展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本土文化的代表,在以前与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其婚姻习俗中较有特色的部分仍将继续。

    (三)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布朗族婚姻习俗在衍变过程中,内容与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其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施甸县布朗族在历次迁徙中,许多民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复杂的变化,婚姻习俗也是如此,如现在在有的地方就简化了不少迎亲的过程与礼节。但其核心和“母题”部分却仍然较完整的保留着,而且形成了特有的较固定的形式,成为施甸县布朗族特有的婚姻习俗,体现着布朗族的特色与文化。

    1、一夫一妻制

    天启《滇志》“蒲人”条:“蒲人……永昌、凤溪、施甸及十五喧、二十八寨皆其种……婚令女择配……”,可见,在明末清初始见于文字的时候,布朗族的婚姻就是自由的。青年男女自由地恋爱,少有包办婚姻。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布朗族不得与外族通婚,实行内婚制,即族内婚。同时近血缘也不能通婚,即父母一辈是亲堂兄妹的,子女决不可通婚,倘若父母辈是姑表亲的,一般允许通婚。但这种姑表亲婚,与传统意义上的交错从表婚的姑表兄弟姊妹之间优先进行婚配的婚姻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即使这样,在过去,这种婚姻上所沿袭的传统的姑舅表婚和少数的包办婚姻仍然酿成了无数布朗青年的爱情与家庭悲剧。

    2、程序繁复,守则重礼

    婚姻的程序是婚姻关系建立所经历的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婚姻程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及不同的婚姻民俗形式中的表现均不一致。有的婚姻程序相当简单,有的则极度繁褥。布朗族的婚姻习俗总体反映了布朗人重视礼节,尊崇伦理的民族心理守则与行为习惯。其总体程序为三道:恋爱、“说亲”、结婚,即择偶、订婚与结婚,其中“说亲”过程又含九道程序,布朗族妇女出嫁后很少回娘家;婚后极少有离异,如果两人感情不和,多数夫妻分开居住而不离异;守寡妇女可以再嫁,而且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的高扬与法律制度的健全,解放前的寡妇“抢婚”习俗早已破除。

    3、盛妆巧饰,乞仰福禄

    布朗族的婚姻习俗是服饰文化与信仰文化的综合体。而且施甸县布朗族的服饰与临沧、版纳地区的布朗族大不相同。

    从布朗族的民族服饰上可以明显看出妇女是否已经婚配,未婚姑娘系花边围腰,发辫缠于包头外,辫有银泡,缠有彩线与珠链为饰,已婚妇女则系青布围腰,挽发于顶,青布包头,包头上无装饰。新娘服饰精巧美丽,不系围腰,红色外衣长至膝下,袖、领口处刺有花朵,所配饰品繁多,有银链、银镯、耳环、帽坠、戒指等等,而且胸前还挂有一面镜子与一把剪子以“避邪去灾”。

    在婚庆过程中,还有新郎“挂红”乞福、新娘手撑黑伞挡邪、迎亲途中祭山神、放响炮“三出四进”求吉祥等风俗。

    4、歌舞相伴,礼乐相随

    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充分体现了“歌为媒,乐为伴”的特征,从恋爱中布朗小伙子用三弦伴着随口而出的情歌开始,整个婚俗过程都有音乐、歌曲伴随。

    (1)情歌互唱

    在相恋的过程中,有这样的情歌互诉衷肠,不胜枚举:“月亮出来亮汪汪,想哥想得心惶惶。”吃饭想起妹模样,一连咬坏筷三双”在整个婚庆的过程中,更是处处显示出布朗民族好歌好舞的民族习俗,以及开朗乐观的民族个性。

    (2)“哭嫁”习俗

    新娘在离家时通常要以“哭”的方式诉说离开生养的家庭时的哀伤,以及对父母与兄弟姊妹的不舍之情,哭别从结婚头一天便开始了,新娘要与姊妹、好友、姑妈等依次哭别,最后是母亲与即将远嫁的女儿相拥着哭诉,在哭诉过程中,母亲还对婚后女儿应该注意的事宜作最后的叮嘱,表现出儿女对家庭的依依不舍,以及长辈对女儿的拳拳关舜。

    (3)迎娶“吹打”

    “吹打”贯穿了整个布朗族的婚庆过程。迎亲队伍由新郎、伴郎、伴娘和月老夫妇及喷呐手组成。吹打手根据婚礼的进程吹奏出不同的曲调:“迎亲调”、“出门调”、“过山调”、“进门调”等等。

    (4)“打歌,,活动

    “打歌”是布朗族较为隆重的、欢庆新婚的晚间传统习俗活动,打歌活动设有“歌头”,“歌头”除了率领打歌外,还得供奉天地神灵,乞佑平安吉祥。当暮色渐渐笼罩大地,芦笙、竹笛、三弦一齐奏响,布朗人开始跳起民族舞蹈,围圈而行,边唱边舞。在“盘花名”、“姊妹情”的调子里,间或伴有“依一撒!”的喊叫,新娘新郎把一碗碗米酒敬献众人,尽情畅饮,歌舞通霄达旦。

    三总结

    在施甸县8200多人口的布朗族中,其婚姻习俗体现出了较稳固的传承性的民俗特征,而且,对其进行“现在性”的把握,对于我们有效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布朗族严格实行专偶婚或单偶婚,即一夫一妻婚的这种人类最普遍的婚姻形式的过程中,其婚姻习俗充分体现了布朗族所特有的文化风情,淳朴、豪迈的民族个性,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情、率真的处世方式,与过去相比,布朗族的婚姻习俗已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了时间上的一些演变,即“现在性”的一些特征。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布朗族婚俗的汉化影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认为在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实体里,多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所有归属的成员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这种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布朗族的婚俗逐渐简化,如有的地方已出现不着民族服饰结婚,打歌活动以放电影代替,迎亲程序减少的现象。

    (二)内婚制向族外过渡

    布朗族婚姻从必须在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内选择配偶的族内婚的规定中脱离出来,当然这种演变与必须从自己所属某种群体之外选择配偶的外婚制是不同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的自然行为所导致的。

    (三)补偿性与非补偿性同存

结婚用的歌范文6

前苏联民族学家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观点:其一,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民间音乐是保留民族特性最顽强的主要资料。其二,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民族特色最顽强的、最后的堡垒是婚俗。羌族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民俗成为其历史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婚姻习俗的形成是众多人于集体中创始、萌发、为大家所接受和实行,它是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羌族的婚俗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分析它们对羌族民歌的影响,以及特殊环境下如何利用民俗将羌族民歌进行发展和传承,让羌族民歌不至于在数年后成为绝响。

一、羌族婚俗与婚礼歌概览

在羌族婚俗中,从订婚到结婚都有一定规矩,一般要经过说亲、合八字、订婚、报期、结婚、回门等过程。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女子,便请媒人(又叫红爷)去说亲,男方办两套“水礼”(三把面条、一瓶酒或一块两斤多重的肉、一封糖),一套送红爷,另一套送女家。

“报亲”,又叫报喜酒,即通知女方结婚日期。在结婚前三个月或半年之内,男家请端公或算命先生测定良辰,并由男家备彩礼(酒肉、衣服、鞋袜等)。由媒人和男方亲属按择定日期一并送去,女方办酒席接待。尔后女家父母就给女儿做陪嫁等。结婚时都要大办酒席三天三夜,头天为“支客”,第二天为“正酒”,第三天为“谢客”,双方都要请一个能说会道的“支客司”负责安排接待客人,还要请厨师和若干帮忙人员。

第二天,女方“正酒”,男方为“支客”。男家请红爷和押礼先生带领一些人去接亲。前去结亲的有引姑娘二至四人,吹鼓手二至四人(腔语叫吹“撇喇子”),抬轿子的二至四人,抬滑竿的二至八人。接亲时要带若干彩礼以及荞面和酥油做成的“孔子馍”和“圆馍”各一个,有的村寨还要带一块未完全割开的肉,叫做“离娘肉”,以为女儿虽离开家,心却与父母相连。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女家。待礼成后,开席迎客。晚上女家举办“坐歌堂”(又叫女花夜):在堂屋上方摆一张桌子,放上核桃、板栗、葵花、糖果等招待四周围坐的客人;共唱羌族民歌“花尔让则”,齐跳锅庄舞,然后轮唱。先由新娘唱《歌堂歌》,唱词是“黄金台、紫金台、团转姐妹请过来,请到席上陪我坐,替我唱个哭嫁歌。一面哭,一面说,眼泪汪汪落下来……,哭声爹,哭声娘,细听女儿诉衷肠,父母养育儿女苦,女儿嫁出永不忘……。哭声哥,恩同娘,扯鞋面,缝衣裳……哭一声我舅娘,扯衣挂红费心肠……。”歌声婉转悠扬,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之情,答谢亲朋好友送礼之意。新娘唱完后,客人轮流唱些赞美祝贺新娘之歌。与此同时,在男家支客的晚上也举行“男花夜”,亲戚朋友前来贺喜,扯红放炮,有的送义务鞋袜和银钱,舅父母还要送咂酒一坛。

第三天女家“谢客”,男家“正酒”。早上新娘梳妆完毕后,由引姑娘和伴娘扶出门,听支客司喊礼,向家神叩拜辞别祖宗,叩别父母上轿前往男家。到男家后举行仪式,拜仙叩首,引入洞房并开席。晚上,还要贺新房。为了酬谢前来贺房的亲友,新房内放有咂酒。由舅父母给每人送一根管吸咂酒,边喝边唱羌族民歌,共跳锅庄舞以示庆贺。

二、婚俗对羌族民歌的影响

古籍《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的这一朴素思想一方面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肯定了音乐与民俗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婚俗作为民俗的主要种类,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相应地,与同样作为这些学科研究对象之一种的音乐艺术(尤其是民间音乐)关系密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自然而然地,独具魅力的婚姻习俗亦是音乐艺术的重要题材和主题之一。音乐中以婚俗为题材和主题的优秀作品从古到今不断涌现。

羌族婚俗活动中,民歌和沙朗伴随始终。新娘通过歌声将对亲人的依恋、不舍,对朋友的感谢娓娓道来;新郎通过歌声将对新娘的期盼和盘托出;朋友通过歌声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音乐在婚礼中不仅可以助兴添彩,更是人们交流感情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婚俗为羌族民歌传承提供了固定的时机和场所。婚礼作为羌寨的头等大事,人们总是放下手中的各种活计,聚在一起,在婚礼的各个阶段不仅融入其中,还唱不同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此时的婚礼,还像一个练歌场。

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即便是再偏远的羌寨,民俗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西式婚礼的婚纱和鲜花,对传统婚俗提出了严峻挑战,流行音乐更是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显而易见,一旦婚俗活动被丢失,大量的婚礼歌亦即大部分传统民歌必将成为无源之流而随之消亡。“5.12”特大地震后,国家相关部门对羌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视,并投入和相当的人力物力。希望通过此契机并借助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保护好羌族的民俗,让悠扬的羌族歌声时代传唱。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 羌族史.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1

[2]〔美〕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3]张海洋 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