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语言范例6篇

冬奥会语言

冬奥会语言范文1

关键词:张家口;冬奥会;体育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92-02

一、张家口筹办冬奥会所需体育人才分类

1.组织人才群。组织人才在赛事全程中担任着重要地位,2022年张家口冬奥运筹办过程中组织人才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冬奥会能否如期成功举办。冬奥会中的组织人才具体指裁判员、冬奥会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于冬奥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员构成了冬奥会的体育组织人才队伍,并在张家口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管理人才群。体育管理人才同样是张家口冬奥会筹办中必不可少的人才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体育的操作运营逐渐走上商业化道路,各种赛事的赞助商支持、广告植入等,无不体现了体育商业化的快速发展;此外,一场成功的奥运会的举办也离不开体育专业管理运营人才的组织、策划、实施。

3.竞赛人才群。竞赛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奥运会比赛的核心,张家口在此次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主要负责雪上运动项目,具有滑雪体育技能的专业体育竞技比赛人员在赛事中扮演着台前竞技表演的重要任务,是整场冬奥会不可或缺的主角。

4.服务人才群。在冬奥会中还有一部分默默奉献的辛勤劳动者,就是冬奥会的体育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在赛前准备阶段、运行过程中、以及赛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营造一个秩序良好、服务便捷高效的奥运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张家口筹办冬奥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1.组织人才现状分析。有关调查表明,张家口冬奥会筹办中组织人才的资源现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组织人才的年龄结构层,组织人才的年龄多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一年龄趋势到46岁往后就呈现下降的趋势;其次,冬奥会中专业组织人才的外语水平普遍偏低,无法与外国友人进行良好的口语对话;再者,就是组织人才中普遍缺乏高学历者;最后就是其培训次数以及培训渠道较窄。

2.管理人才现状分析。当前张家口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资源现状很不乐观,一方面掌握体育经管专业知识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另一方面体育高校毕业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管理知识,但其刚出校门不久,缺乏体育管理实践经验,由此,导致此次冬奥会筹办中具有专业体育管理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3.竞赛人才现状分析。张家口冬奥会承办的主要是滑雪项目,该项目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滑雪项目的竞技性转折出现在2006年的冬奥会中,我国滑雪竞技参赛选手韩晓鹏取得了我国滑雪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但就当前滑雪专业竞技性人才而言,尽管参与项目的人数众多,但究其专业性、竞技性而言的顶尖滑雪人才较为缺乏。

4.服务人才现状分析。服务人才在我国历届重要赛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张家口冬奥会服务人才同样必不可少,由于张家口承办的冬奥会以滑雪项目为主,致力于打造一届实现3亿人滑雪盛宴的冬奥运,这就对服务人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冰雪型服务人才成了当前冬奥会中服务型人才的一大缺口;另一方面具备体育专业知识的外语型服务人才也相对匮乏。

三、张家口筹办冬奥会体育人才需求分析

1.组织人才需求分析。张家口冬奥会是我国第一次筹办冬季奥运会,不同于2008年夏季奥运会,它是一次冰雪式的冬季奥运会,为此,国家在进行冬奥会组织人才选拔上要格外注意此次奥运会的性质特点,事前做好充分调研,在了解当前张家口所承办的冬奥会的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对组织人才做出相应的教育指导。就目前所获取的数据而言,张家口冬奥会对于组织人才的需求状况还是处在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熟晓冬奥会赛制、具有一定外事交际能力的专业体育组织人才匮乏。

2.管理人才需求分析。我国体育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都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严格的划分式培养,即竞技、组织、服务、教育等区分培养,使得我国的体育人才发展较不均衡,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具有体育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经济、金融知识的经管类体育人才较为缺乏,且体育产业的专业性使得体育的进入门槛较高,因此,综合型体育经管类专业人才是当前张家口奥运会筹办过程中较为稀缺的一类人才资源。

3.竞赛人才需求分析。上文中阐释了张家口筹办冬奥会的主要是滑雪项目,而竞赛人群是冬奥运会中的主角,加之,此次冬奥会是在我国举办,各种气候状况以及在赛场适应性方面滑雪的竞技运动员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张家口在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也要与国家滑雪竞技项目的专业人员进行研讨,确保滑雪项目的竞技人才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

4.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张家口冬奥会承办的是一场以滑雪项目为主的冰雪式的冬奥会赛事,上文中也阐释了当前张家口服务型人才现状中具有冰雪服务性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此外就是具备体育专业知识的外语服务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四、张家口筹办冬奥会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安排人才外出学习办赛经验。距离张家口冬奥会的比赛时间也只剩五年,各项赛前的场馆建设以及筹办工作也都逐渐拉开帷幕,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有关专业人才的建设与投入,为打造出一届盛世华美的奥运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此,有关部门领导就要即刻行动,将具备实践经验的体育管理、组织人才送出去学习,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例如,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力量,M织相关人才学习办赛方法等相关冬奥会的筹办工作经验。

2.安排人才外出学习奥林匹克的整体理念。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只是一场单纯的竞技性体育赛事,其所内含的奥林匹克精神有时比赛事本身更具启发意义,同时,奥林匹克精神理念也要透过赛事鞑ジ观众。为了能够举办一届具有人文精神的冬季奥运会,张家口在进行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也要派专人外出学习相关奥林匹克的整体理念。

3.安排人才在国内寻求学习机会,在体育专业人才内挑选外语人才。张家口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由于时间、资金有限,不能总是派遣专人赴外学习交流,因此,此次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不能忽视国内的相关体育教学资源,要适时地与国内的一些体育院校进行相关的项目合作,例如,在冬奥会承办中,河北省及北京市不失时机地创办了冰雪学院,专门的冰雪学院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冬奥会筹办中冰雪型人才匮乏的现状。此外,张家口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还要注重在体育专业人才中挑选具有外语交际能力的专业型服务人才。

4.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与自己的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张家口在进行冬奥会筹办的过程中孤掌难鸣,因此,应多方面调动资源、整合资源,使各项资源的整合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例如可以将外部的资源引进与自己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比如当前河北体育学院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合作办学;张家口宣化二中成为2022年培养张家口本地区专业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基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5.建立奥林匹克学院这样的机构。张家口承办冬奥会是一项耗时、耗力巨大的工程,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需要集结多方力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要顺势建立相应的奥林匹克学院机构,通过奥林匹克学院机构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助力张家口冬奥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夏宇,刘阳,高朝阳.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人才发展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

[2]李颖川,张瑾.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人力资源储备情况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3]袁青.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体育人才的外语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冬奥会语言范文2

  央视《冬奥来了》观后感400字左右

  2015年7月31日,2022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22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我是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铃铃铃……上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要以“积跬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汲取知识,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央视《冬奥来了》观后感400字左右

  星期五晚上,爸爸问我:“你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吗?”“一点也不知道啊!”我一脸迷茫地回答道。“那就交给你一个任务,去了解下吧。”说完,我立刻上网去查相关的资料,原来他们叫冰墩墩和雪容融,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他们。

  冰墩墩是一只来自未来的航天熊猫,身穿超能量的冰晶外衣,他健康、活泼、可爱。雪容融是一个红彤彤的灯笼宝宝,她象征洁白、美丽,每当有人迷路,她就会伸出援手。

  “这是哪儿?这不是四川大熊猫繁殖基地吗?我怎么又来了?”正当我不知所措时,一只身穿透明宇航服的大熊猫走了过来,说道:“海辰,好久不见,你长大很多了啊,跟我一起去北京参加冬奥会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冰墩墩带着我来到了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运动员都在热身,看台上的观众人山人海。这时,雪容融走了过来:“你们俩可算来了,快去换衣服准备比赛。”“什么比赛?我只学过一点点轮滑。”我疑惑地问道。“只要你尽全力了,展现了自己最高的水平和最顽强的斗志就行了。”他们俩异口同声地说道。于是,我穿上了国家队服,站到了起跑线上……

  “哥哥,起床啦,今天要去踢球啦!”弟弟在我床边蹦蹦跳跳地叫着,原来刚才我是在做梦呀。虽然2022年时我才10岁,肯定参加不了比赛,但是我和爸爸妈妈约定好,如果我好好学习,就带我去看北京冬奥会,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央视《冬奥来了》观后感400字左右

  2015年7月31日,2022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22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冬奥会语言范文3

吉祥物是最显著、最受关注的奥运形象标识,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叫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叫什么名字_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什么,欢迎阅读!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名字

中文名字:冰墩墩

英文名字:Bing Dwen Dwen

寓意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形象来源

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核心创意

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正式!取名冬梦有何寓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吉祥物征集活动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吉祥物是最显著、最受关注的奥运形象标识。北京冬奥组委在2018年8月8日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十周年纪念日活动上,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

截至2018年10月31日,吉祥物征集活动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均有征集作品提交。境外作品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其中,既有来自传统冰雪运动强国的作品,也有“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

冬奥会语言范文4

关键词:荷马史诗;波塞冬;形象;原型;影响

波塞冬(Poseidon)是希腊宗教一位非常重要的神明,集海神、震地之神和马神于一身。在神话中,波塞冬是宙斯(Zeus)的兄弟,作为大海的统治者,与后者同样重要。相关记载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中。1荷马史诗的相关记载对波塞冬在宗教、神话中的地位及其在文献中的形象,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波塞冬在史诗中频繁出现且形象鲜明。在《伊利亚特》里,他既加入众神的纷争亦参与了凡人的事务,支持阿开亚人一方并坚定地与特洛伊为敌;2在《奥德赛》里,他成为阻碍奥德修斯归家的主要敌人。他的史诗形象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既展现出“神”的一面,更反映其“人”的一面,其中前者反映在神明职能上,后者反映在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角色和权力地位等4个方面上。本文依次考察这5个方面,对波塞冬在史诗中的形象进行归纳,进而揭示波塞冬在史诗中的故事原型,最后分析这些记载对后世希腊的重要影响。

波塞冬能制造地震,“震地之神”(Shaker of Earth,?ννοσ?γαιο?)是其在史诗中的称号之一,且为主要修饰语,在《伊利亚特》中最早出现于第7卷,3总出现次数不下30次,跟“Ποσειδ?ν”(即“Poseidon”)不相上下;在《奥德赛》中则被提及不下18次。最能体现“震地之神”称号名副其实的一幕,莫过于宙斯宣布不再制止众神参战后、波塞冬震动大地的场景,这场地震甚至惊动了哈迪斯(Aidoneus)。4此外,波塞冬是史诗中

对于自己的后代,波塞冬宠爱有加,如他因孙子的原因而赐福于费埃克斯人。此外,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子孙,波塞冬会采取行动进行帮助或实施报复。波塞冬曾以鼓舞的方式协助阿开亚人抵御特洛伊人的进攻,但在其孙子安菲马科斯(Amphimachus)被杀后,他因气愤而直接帮助伊多摩纽斯(Idomeneus)杀敌。3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的遭遇更能体现波塞冬对后代的重视。当时,奥德修斯使用诡计,自称是“无人”(Ο?τι?),4因而波吕斐摩斯在受伤求救时说“‘无人’伤害他”,导致该话被其他独眼巨人理解为“没有人伤害他”而未提供帮助。巨人们说:“你独居洞中,没有人对你使用暴力,若宙斯降病于你而你无法逃脱,那么你至少可以向父亲波塞冬君主祈祷。”5言外之意,就算是宙斯迁怒于波吕斐摩斯,后者也可以得到波塞冬的帮助。后来,在儿子的祈求下,波塞冬对奥德修斯记恨十年,令其遭受十年漂泊而不得归家。6尽管对于凡人那命定的死亡,神明们也无能为力,7但不同于安菲马科斯的死亡,波吕斐摩斯只是被刺瞎了眼睛,而波塞冬完全有能力治好他。8这件事一者反映波塞冬心胸狭窄、记恨心强(如波塞冬在时隔多年后依然憎恨特洛伊人),二者也可看到其对子孙的关心。预言者特瑞西阿斯(Teiresias)强调奥德修斯在归家后一定要向波塞冬及其他神明进行献祭,这样方可平安生活、安享高龄。9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奥德修斯不平息波塞冬的怒气,后者还会对其一直怀恨下去。

若把波塞冬和宙斯对待后代的态度进行比

波塞冬的性格可谓“放荡不羁”,希望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他是一位瓦纳克斯,海洋是他的领地,海怪(κ?το?)是其臣民。3但他的活动范围绝不限于其领地,如干预海洋之外的事务,插手凡人的陆战。在参与领地之外的事务时,波塞冬受到了宙斯的约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史诗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记载不仅反映出波塞冬在众神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他的形象原型。

波塞冬并不甘心受宙斯的约束,但在“宙斯比他强大”这个事实下,他只能无奈地接受。宙斯曾两次强调自己的强大,严禁众神继续帮助战争的凡人双方,否则会受严厉处罚。4在特洛伊人进攻时,赫拉邀请波塞冬一齐违抗命令去帮助阿开亚人,后者因顾虑宙斯的强大而予以回绝。5当然,波塞冬不敢造次,主要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权衡之下选择明哲保身。随着战况的深入,看着阿开亚人被特洛伊人打得连连败退时,波塞冬却爱莫能助,心中充满了对宙斯的怨愤。6值得注意的是,波塞冬对宙斯不满,主要是他认为后者无权向自己发号施令,这从其话语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宙斯通过伊里斯(Iris)用威胁的话语来命令波塞冬退出战斗时,波塞冬甚感不满,认为自己跟宙斯是兄弟、两者一样强大且同为三分天下的神明(即认为两神享有同等地位),宙斯不应该如此威胁他。虽然波塞冬强调自己绝对不会按照宙斯的意愿生

冬奥会语言范文5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野村周平说,阿拉木图以微弱劣势输掉竞争。“之前有人说北京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但是结果证明北京和阿拉木图之间的差距只有4票。北京的人口是2100万,拥有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办赛经验,同时还有强大的财力支持。阿拉木图的人口只有160万”。这将是2018年、2020年和2022年三届奥运会连续在亚洲举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亚洲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路透社记者奥西安?沙因称,中国强大的经济能力成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决定因素。他说:“北京44比40胜出,实际上只是两票之差,这是一场实力非常接近的票选。阿拉木图的宣传片雪景如画,冬天白雪覆盖。同时,阿拉木图的场馆设施都在距离奥运村不超过35公里的地方。北京的部分场馆设施来自2008年奥运会场馆,但还有很多赛事在一小时以外的山区举行。延庆和张家口的雪都很少,赛事的举行将依赖人工造雪。”在沙因看来,阿拉木图的申奥口号“Keeping it Real”(保持真实)正是极好地针对了北京将依赖人工造雪。当然,中国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没雪也没关系!

来自CNN的记者英格里德?皮佩尔认为,选择北京是国际奥委会“安全的选择”。北京是热门的旅游城市,又有举办大型赛事的场馆设施,作为首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城市,还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公关牌。同时,北京有能力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像2008年一样控制好雾霾。“只剩下两个城市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是否意味着奥运会尤其是冬奥会失去吸引力?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波兰的克拉科夫、乌克兰的利沃夫和挪威的奥斯陆先后退出申办,这也让国际奥委会缺少选择,庞大预算的经济压力应该是他们最大的担忧,也是有申办城市退出的原因。”

华盛顿邮报记者麦克?比尔巴姆认为,北京之所以战胜连续申奥的阿拉木图,实际是对中国以火箭速度提升为世界强国的认可,“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给了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又一次举办世界瞩目国际体育赛事的机会”。但是,他也提出对张家口举办雪上赛事缺水、缺雪的质疑。他说:“2022年奥运会雪上项目张家口距离北京90英里,在这样缺水的山区,人工造雪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要考虑到空气污染,北京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数日甚至数周天气条件都很差,希望能像北京申办报告提出的那样,有蓝天和天然雪可以滑雪。”

冬奥会语言范文6

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半个月之后,8月24日,东京残奥会火热开幕。

 

截至北京时间28日下午17点,中国体育代表团以22金、14银、20铜,总计56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一位。

 

如果说,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

 

不屈的意志与不朽的身躯,风暴雨霜浇不灭心中的火种。

 

看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生命是多么美好!我们生活中鸡毛蒜皮的那点小事,其实是根本不值一提。

 

你是我的眼!

 

8月28日上午,东京残奥会女子400米T11级(视力障碍)决赛中中国选手、南宁妹子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协助下以56秒25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残奥会纪录!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残奥会获得的第20枚金牌!

 

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已相伴8年,在赛场上他们靠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对刘翠青来说这根绳子是眼睛,更是信任“如果重见光明我希望见一下我的领跑员”

 

刘翠青1991年10月出生于南宁,在她10岁时,因眼疾未及时治疗而失明,在南宁市聋哑学校就读期间,她的老师发现她有跑步特长,建议刘翠青参加跑步训练,而后刘翠青开始接触田径从此与田径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2010年,她入选国家残疾人田径队,她说:“因为看不到总怕前面有障碍物开始学习时,动作会比别人慢一点。”但在领跑员徐冬林耐心的指引下她有了更多信心。

 

刘翠青在跑弯道、直道的时候,全靠徐冬林的牵引绳给她指令,徐冬林介绍“比如跑弯道的时候我的手向内侧弯一点,她就能感觉得出来快到终点了,我的手往后一放她就知道要到终点。”

 

刘翠青曾形容他们的默契度,“像双胞胎一样”这离不开二人。多年的磨合在刘翠青看来,10厘米的牵引绳不是普通的绳子“对我们来说这是眼睛更是信任。”

 

2016年残奥会,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参赛徐冬林腿部拉伤,半月板撕裂走路都有些不稳,还打了绷带但面对刘翠青他表示“走也会带你走到终点”。

 

结果刚冲过终点,徐冬林就支撑不住倒下了最终,刘翠青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400米T11级冠军。

 

同年,刘翠青获得了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提名刘翠青说:“如果重见光明最想见的人是我的领跑员”。

 

看哭了!他用嘴打乒乓球……

 

埃及残奥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走进了人们的视线。10岁时一场火车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臂,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乒乓球的热爱,多年的练习,让他锻炼出了独特的打球能力。口衔球拍,用脚发球,实现击打。“我试过许多方式去打球,但那些方式都不怎么灵光。”

 

这位埃及残奥运动员说,“最终,我尝试用嘴叼住球拍。”2011年的非洲残疾人乒乓球大赛中,他获得男子单打亚军。2014年的世乒赛上,他作为嘉宾参与了表演赛。他还曾经来到中国,和马龙等中国乒乓球员打过友谊赛,

 

马龙在采访时称赞,“他打得非常好,我简直不敢相信。”就这样,他成功代表埃及,打进了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

 

2021年,在东京他实现了自己第二次残奥之旅。

 

易卜拉欣·哈马托的故事,感动了许多网友。

 

他们说,“在他发球的那一刻,就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看到这么励志的故事,我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易卜拉欣·哈马托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要告诉所有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为自己所热爱之事付出努力。”“残疾不在于你失去了双臂,双腿,或是失去别的什么,真正的残疾是对那些你想做的事情轻言放弃”

 

那不是扔掉拐杖,而是张开翅膀!

 

东京残奥会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摘下假肢,进入泳池,泳池旁存放义肢的台子。这是运动员特殊的“歇脚处”。那不是扔掉拐杖,而是张开翅膀!它们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运动员的归来,凭半只左臂游到终点!

 

东京残奥会游泳赛事上,一位来自白俄罗斯的游泳选手,在失去了双腿与右臂的情况下,在最严重残障的S1级别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仅仅凭靠半只左臂,以4分1秒完成赛事名列第7名。当他游到终点线那刻,得到现场所有人的掌声与致意,他虽然失去了双腿,及右臂与左前臂,但凭借着自己半只左臂和腹部的卷动,被称为“能发力游泳肢体部分最少的选手”。

 

网友纷纷评论“你比任何人游得都快!”一起成就梦想。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400米T38级决赛,中国选手周文俊将对手甩在身后,当距离终点不到50米时,他突然跌倒,随即被身后的对手们超过。

 

“周文俊,加油!”

 

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

 

周文俊一瘸一拐地走向终点,最终获得第七名。突尼斯选手费尔哈特·希达夺得冠军。比赛结束后,费尔哈特·希达庆贺胜利时,特意披上了中国国旗。残奥会运动会上,常有意外发生,但此刻运动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比金牌更加珍贵,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健儿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体育的“语言”却是共通的。

 

拄拐老人雨中摔倒感动世界,里约残奥会开幕式火炬传递仪式中,倒数第三棒的火炬手,是曾经参加过1984年残奥会的,著名残疾人运动员玛西亚·玛尔萨,当天这位7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手持火炬,脚步踉跄地在雨中前行。过程中不慎摔倒,火炬也掉到地上,随即,玛西亚·马尔萨顽强地爬起,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重新拿起火炬,蹒跚而坚定地继续前行,将火炬传递到下一位火炬手手中。

 

现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这一幕让所有人动容,他们没有手臂,但我们看到了翅膀;他们没有双腿,但我们看到了飞跃。

 

残奥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拿了多少金牌,破了多少纪录,也在于唤醒多少爱和敢爱的力量。每一位站在人生赛场的选手,都值得被爱与赞扬。每一位站在残奥会赛场的选手,都拥有一段奋发图强的故事。

 

正如埃及乒乓球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所说“我想要告诉所有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为自己所热爱之事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