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的悲伤范例6篇

押韵的悲伤范文1

一、随体赋形,自然流畅——《葬花吟》的诗体分析

《葬花吟》在诗体上借鉴了歌行体的特点,关于歌行体,李之仪在《谢人寄诗并问诗中格目纸》中说:“方其意有所可,浩然发于句之长短、声之高下则为歌;欲有所达而意未能见,必遵而引之以致其所欲达则为行。”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乐府》中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 因此歌行既是较为自由随意抒情的,又是自然流畅富于节奏的。它作为一种诗体,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自立题目,七言歌行以七言为主,或齐言,、或杂言、长短句,乃亦歌亦诗、亦文亦赋、节奏感强、具有格式又不拘格式的古自由体诗歌,而在实际的创作中,七言歌行又逐步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并作为一种体制而固定下来,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字数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乃至八、九、十言;用韵上可以转韵,多平韵仄韵交替,一般四句一换韵;平仄多入律,声律富于节奏感。下面从《葬花吟》的句式、押韵、平仄方面探讨其诗体特征。

首先看押韵:

《葬花吟》(引自《红楼梦》):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上平,十五删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下平,十四盐 (韵一,平声“删盐”通押)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上声,六雨 (韵二,押仄声“雨”韵)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上平,五微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上平,四支 (韵三,平声“微支”通押)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开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下平,八庚 (韵四,押平声“庚”韵)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入声,四质、十三职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入声,十二锡(韵五,仄声“职质锡”通押)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上平,十一真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上平,十三元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上平,十一真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上平,十二文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上平,十三元 (韵六,平声“真文元”通押)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上平,十一尤 (韵七,押平声“尤”韵)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去声,二十三漾 (韵八,押仄声“漾”韵)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上平,四支 (韵九,押平声“支”韵)

分析全诗韵脚如下:,一、二、四句“天、怜(一先,下平)”、“帘(十四盐,下平)”是平声韵“删盐”通押,六、八句 “处、去(六雨,上声)”转仄声韵“遇语”通押,九、十、十二句“菲、飞(五微,上平)”、“谁(四支,上平)”又转为平声韵“微支”通押,十三、十四、十六句“成、情、倾(八庚,下平)”换为平声“庚”韵,十八句“逼(十三职,入声)、十九“日”(四质,入声)、二十觅(十二锡,入声)”,转仄声韵“职质锡”通押 ,二二、二四句“人(十一真,上平)、痕(十三元,上平)”又转为平声韵“真元”通押,以后二五“昏”、二六“门”、二八“温”均属十三元、上平,押平声“元”韵,二九“神”、三十“春”属十一真、上平,押平声“真”韵,三二“闻”(十二文,上平),三四“魂”(十三元,上平),平声“真、文、元”韵通押;三五“留”、三六“羞”、三八“头”、四二“流”、四四“沟”均属十一尤、上平,押平声“尤”韵;四五“葬”、四六“丧”均属二十三漾、去声,押仄声“漾”韵;四七“痴”、四八“谁”、五十“时”、五二“知”均属四支、上平,押平声“支”韵。

全诗共用删盐遇雨微支庚职质锡真元文尤漾十五个韵部,押九韵,六平三仄:一押平声“删盐”共四句,首句入韵;二押仄声“雨”韵共四句,首句不入韵;三押平声“微支”共四句,首句入韵;四押平声“庚”韵共四句,首句入韵;五押仄声“职质锡”共四句,首句入韵;六押平声“真文元”共十四句,首句不入韵;七押平声“尤”韵共十句,首句入韵;八押仄声“漾”韵共两句,首句入韵;九押平声“支”韵共六句,首句入韵。其中平仄韵相间者三处,以平韵承平韵者两处;一韵四句者五处,十四句者一处,十句者一处,两句者一处,六句者一处。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该诗在押韵上的主要特点有:1、基本上是四句一换韵,且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2、平韵仄韵大致交替,以平声韵为主;3、起首两句用同“删”韵的两个韵脚“天”、“怜”,尔后渐渐用长韵,且长韵短韵交替,富于节奏感。

据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的论述,古体诗的用韵仍以用本韵较为常见,分为平韵古风和仄韵古风。可以通韵:分两韵相通(偶然出韵、主从通韵、等立通韵)和三韵以上相通;可以转韵:有两种情形,一是像古诗一样随意转韵——仿古的古风;二是在换韵的距离和韵脚的声调上都有讲究——新式的古风,典型的新式古风须具备三个条件:a.平仄多数入律;b.四句一换韵;c.平仄韵递用。我们所说歌行体,其实就是新式古风之一体,新式古风用韵上的特点,正是歌行体的典型特点。

因此说,《葬花吟》在用韵上是大致符合歌行体的特征的,同时又更为灵活、自由,多通韵,不避同韵,多用长韵;转韵与诗歌情感的转折紧密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收到诗歌押韵的最佳效果。

再看平仄:

古风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唐以后古风受律诗的影响,平仄上开始有了讲究,古体诗在平仄上也有了自己的特点:a.最后三字用三平调,其次是收尾于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仄平仄。这就是说,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b.从全句的平仄看,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而是叠平叠仄,这就是说,五古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七古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的。

回到《葬花吟》来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A。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平平仄仄平平仄a,仄仄平平仄仄B。(律对)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b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仄仄平平仄仄平B,仄仄仄平平仄仄b。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仄平平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仄平B。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平仄平平平仄仄b平平平平平仄平(六平句)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平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仄平平A。

明年花开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仄平平仄仄仄仄(叠仄),平平平仄平平仄a。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仄平平A。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仄平平仄仄平平A,仄平平仄仄平平A。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平平仄仄平平仄a,仄仄平平仄仄平B。(律对)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仄平仄平仄平平(叠平),仄仄平平仄仄平B。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平平仄仄仄仄仄(叠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叠平)。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仄平平仄平平平(三平),平仄平平仄仄平B。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平平仄平仄平平(叠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仄平仄仄平平仄a,平平平仄平仄平(叠仄)。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b,仄平仄仄仄平平A。(律对)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仄仄仄平平仄仄b,平平平仄仄平平A。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仄平仄仄平平仄a,仄仄平平平仄平。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仄仄平平平仄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B。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仄平平仄平平仄a,平仄平平仄仄平B。

全诗共有十四句符合上述四种三字尾的要求,七句符合叠平叠仄要求,三十二句入律,三个律对,入律的诗句占了大多数,这是符合上文所说歌行体平仄多入律的特点的。而《葬花吟》大部分只有律句而没有律联,也就是说,出句入律,则对句不入律以为补救;对句入律,则出句不入律以为补救,这样仍不失古诗的格调,于是入律与仿古各展千秋、交相辉映,兼采律诗的格调美和古风的朴实美,从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全诗共52句,从字数上看,除去第十六句“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是十言,三十九、四十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三、五言以外,其他均是每句七言。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诗律学》中将古风按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和错综杂言七种,错综杂言指诗句的字数变化无端,除了七言、五言或三言之外,还有四言或六言的句子,甚至有达八九字以上者,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仍以三五七言为主者,在格调上与五杂言及三五七杂言相近似;另一类就是四六八言颇多者,多具散文气息。据此看来,黛玉的这首诗应属于以七言为主的错综杂言,字数的长短变化看似自由取舍,实则颇有讲究,何处长、何处短,均是随诗人情感流转而动,充分利用了歌行体不拘字数的优势,参差而不杂乱,平添一种错落变幻之美。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葬花吟》在诗体上借鉴了歌行体的特征,充分发挥了歌行在抒情上的优势,而黛玉作诗,讲求的是“不以文害意”,“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葬花吟》作为其代表,自然不会刻意雕琢囿于死则,而是意之所至文之所随,笔随情转,一气呵成,细读起来,又更觉流畅自然、极具节奏感,收到了诗歌体裁表现的最佳效果。

二、葬花感怀,如临其境——《葬花吟》的内容分析

《葬花吟》写在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却吃了小丫头们的闭门羹,一径自想自伤,恰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春残花落,身世飘零,敏感易伤如黛玉者,又岂能不痛发悲歌一泄心中之感?这就奠定了《葬花吟》的情感基调——感春伤春,自怜自悲,凄苦凄凉,痛诉痛告。这一回的回目叫“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实则道明全诗的主要内容:以葬花始,以感怀终。

全诗52句,共361字,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始,至“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止,抒发葬花人的春愁;“一三百六十日”至“知是花魂与鸟魂”止是第二段,叙写落花的飘泊葬花人被挑起的悲痛情绪;“花魂鸟魂总难留”到“花落人亡两不”为末段,诗人以落花自喻,为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谶语,写挽歌。

开头四句以落花起兴,描绘了一幅绝美的暮春图,飘零的落花洒满天空,柳条儿轻拂着水榭,柳絮儿轻轻地随着风飘入秀帘,惹起闺中女儿的惜春之情,愁绪既无处可释,于是“手把花锄出秀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行走在满是落花的小径,诗人的思绪开始随着桃花李花而飘飞:柳丝榆荚芳菲正好,桃花李花却已各自飘零,燕子们残忍地啄来花草垒成香巢,来年花草再发,可昔巢已倾。花鸟本是无情,只是在自然变迁的规律中轮回。“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如此残酷,花之明媚鲜妍又能几时?终归是“一朝飘泊难寻觅”,葬花人的一番惜花之情只落得“独倚花锄泪暗洒”,独自归去面对的又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的萧瑟凄凉,教人如何不伤神?春天来去匆匆,不给一点音讯,深夜庭外的悲歌让人分不清是花魂抑或鸟魂,花魂鸟魂自有其归宿,只愿自己也能如鸟儿般展开翅膀,随着花儿飞到天尽头,可天的尽头,真有那理想的乐土吗?不如让我用锦囊将你们收藏,让那一抔净土保全你们的高洁。你们终究还有我这惜花人来安葬,却不知将来我的命运又如何?或许将来春残花落,便是红颜老死之时,到那时春也尽了,人也去了,只落个“花落人亡两不知”!

从伤春到感怀,从感怀到控诉,从控诉到自伤,从自伤到向往,从向往到失落,从失落到绝望,黛玉的情感随着诗句而流淌、转折,而全诗有并非一味自伤自怜,“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既是对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也是身陷其中无法自保的无奈。“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是对自由的向往、幸福的幻想。“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又体现了黛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同流合污的孤傲不阿的个性。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正因为有了如此深刻强烈的情感,《葬花吟》才有了感天动地的力量。

《葬花吟》作为林黛玉的代表作,其选材是典型的潇湘子的题材,其语言是典型的颦儿式的语言,其情感也是典型的黛玉式的情感。黛玉的选材、用语、情感均不是无根而发的,而是跟她的身世命运、个性特征和思想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黛玉自小便没了母亲,失去母爱关怀的她自进贾府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虽然受着贾母的万般宠爱,但弥补不了寄人篱下的愁绪、孤苦无依的痛苦,再加上父亲仙逝扬州城,奔丧回来的黛玉已然成为投奔贾母的孤女,这在派系错综复杂、人情分外淡薄的贾府,“风刀霜剑”就更为尖利了,教“病如西子”的黛玉又如何能够消受?环境的严酷让她不得不想方设法以求自保,而个性上的差异使她不可能像宝钗那样用圆滑世故作盾牌躲避“刀剑”,黛玉象刺猬,竖起满身的尖刺随时抵抗外来的攻击,她的小性儿、她的尖酸刻薄、她的斤斤计较,说到底,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对宝玉越来越深的情愫加剧了她的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正是因为如此的身世,如此的性格,才会有黛玉的葬花之举,也只有黛玉,才会用葬花来释放满怀的愁绪。

而黛玉遣怀最主要的方式莫过于诗歌。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这也决定了她的诗是自由的、充满感情的,整首《葬花吟》洋溢着黛玉的诗情、才情、品情,集中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独立不阿的人格、美丽圣洁的灵魂,也为黛玉笼上了一层迷人的艺术光辉。

同时,《葬花吟》的选材、遣词、立意又是借鉴了前人的结果。黛玉“葬花”如此感人肺腑,并不是她个人的创举。被誉为“风流文采,照耀江左”的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就曾有葬牡丹之举。据《唐伯虎佚事》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花开时,邀文征明、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俞平伯先生在《唐六如与林黛玉》这篇文章中分别列举唐伯虎《六如集》中的《落花诗》、《花下酌酒歌》、《桃花庵歌》等诗,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与《桃花行》两诗进行比较和对照,指出林黛玉的《葬花吟》和《桃花行》是借鉴了唐伯虎《六如集》中咏桃花的诗作,例如: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花下酌酒歌》)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葬花吟》)

“一年三百六十日,……寒则如刀热如炙。”(《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花下酌酒歌》)──“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俞先生指出:“《红楼梦》虽是部奇书,却也不是劈空而来的奇书。他底有所因,有所本,并不足以损他底声价,反可以形成真的伟大。古语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正足以移作《红楼梦》底赞语。”

因此说,《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其内容的丰满、情感的丰富、语言的丰盈是一般诗歌所难以企及的,是林黛玉全部诗情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精华的代表。

三、巧用比喻,别具一格——《葬花吟》的修辞分析

《葬花吟》修辞的最精妙处在比喻。所谓比喻,是指作者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另外的事物比拟思想的对象。黛玉以落花自比,写花实则写人,因此《葬花吟》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借喻,黛玉作为借喻的本体,始终藏在诗歌文本的背后,我们只有融入她所营造的暮春落花的意象群里,才能真正体悟到她的情感起伏,真正窥到她的内心世界。

以落花喻红颜,原是诗家的传统手法,宋祁《落花》诗有句云:“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周邦彦《六丑落花》有句云:“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黛玉的别出心裁在于:以落花为中心,将“落絮”、“柳丝榆荚”、“桃李”、“燕子”、“风刀霜剑”、“泪”、“花魂”等等意象组合在一起,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借喻本体,亦花亦人、人花交融,令人感同身受、悲从衷来。运用借喻手法,更充分表现出黛玉的抑塞不平、哀伤凄恻之情。

起首四句表面上是描绘了凄美的落花图,实则点明黛玉的身世之苦:父母早亡,无根之人寄寓他门,在“如履薄冰”的险境中艰难生存。“落絮”即是飘落的柳絮。林黛玉曾写《咏柳絮唐多令》“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以柳絮之白、飘泊天涯比其因悲愁而青春老死,亦道明其心境的苍凉。“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用对比手法写出榆荚之当令鲜艳与桃李的飘飞零落,联想到黛玉作此诗时众姐妹正在园内玩耍,回目更是写明:“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曹雪芹特意将宝钗戏蝶与黛玉葬花放在一起,以戏蝶之趣衬葬花之悲,林黛玉在大观园众姐妹欢乐中的孤寂心灵就尤为突出,有过寂寞体验的人,很容易理解热闹中的寂寞更彻骨。此句中出现的“桃花”意象在《桃花行》中亦有描述:“胭脂鲜艳何类似,花之颜色人之泪。”桃花飘飞,血泪流尽,黛玉之艳赛过桃花,命运之薄更胜落絮,一红一白,两相对比,诗作由此,春之暮使其心愈悲,其情愈烈。

“风刀霜剑”既是严酷自然环境的描写,更以此喻示了贾府及其代表的整个封建制度的险恶环境。探春有语:“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都如乌眼鸡一般,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黛玉虽有贾母疼惜,毕竟是“外姓人”,还是投奔贾府的孤女,又如何能抵御无孔不入的倾轧?温言软语的背后是寒气逼人,唯一的情感寄托——宝玉又难窥其心,置身于如此艰难的生存空间,黛玉仍然在努力探寻生命的真谛,“风霜”这自然伟力使得花朵之艳难于持久,而人生有何其短促,知音何其难觅,这沉重的思考更加剧了大观园内处处“严相逼”的环境。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这里用了湘妃哭舜的典故:传说湘妃哭舜时,眼泪滴在竹上变红,成“湘妃竹”。此处以“血痕”喻湘妃竹,其色翠中带红意则喻意林黛玉的一派天然生机与痴情。泪亦是此诗中重要意象, “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说不完的新愁与旧愁。”,“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眼泪跟诗歌一样,是林妹妹灵魂和智慧的倾泻,是黛玉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也好,“鸟魂”也好,都是借来比喻黛玉在尘世间的受难之灵,庭外悲歌发,黛玉心中又何尝不盛满道不尽的悲愁?为了理想与爱情,她宁可“随花飞到天尽头”,然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使得这个“中世纪”时代的少女身上闪耀不同寻常的光芒。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不可能给她答案,而她也绝不愿苟活于浊世。“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落花归土,林黛玉在生死之间也没有第三条路去选,以至于贾母也说她不如宝钗有“福相”,“随分和时”。黛玉是重质,也浇灌着自己的生命之“花”,“质木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在林黛玉看来,她甚至羡慕那些被她掩埋“还洁去”的落花,“他年葬侬知是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是何等哀伤而沉重的询问,这是一个高傲灵魂的期盼与失望。以至于宝玉听到此处也“哭倒于山石之上”,想到百年后“斯园、斯地、斯人、斯景都已无形可觅,两颗心灵在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花”落了,理想幻灭了,性灵之光随之消散了。

《葬花吟》曲尽了,余音犹萦绕耳畔。“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葬花吟》谶语式的表达,正暗示了黛玉泪尽而亡的悲剧性命运。

押韵的悲伤范文2

关键词:主旋律 歌词 韵律 押韵

对诗歌押韵的研究很多,但对歌词押韵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梁艳(2012)《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语言风格研究》,从韵律学来分析“中国风”歌词的语言风格特点。陈杭(2011)《八十年代后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从语音角度分析探讨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点。本文从语言学角度针对《中国大奖歌曲》(杨瑞庆,2010)中收录的“金钟奖”(2001~2007)和“五个一工程”奖(1995~2009)共270首获奖歌曲歌词的押韵现象展开研究,以求更好地探寻主旋律歌曲的韵律美。主旋律歌曲是从主题角度进行界定的,主要是指歌颂祖国,歌颂党,倡导民族团结统一,歌颂人民美好生活、歌颂人民优秀品质与民族精神的优秀歌曲。本文依据主题不同将这270首歌曲分为歌颂国家山河、家乡美好景象的歌曲;表达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与美好祝愿的歌曲;体现人民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的歌曲;展现美好向往,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等四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鉴于篇幅有限,分类过程不再赘述。

一、主旋律歌曲歌词的押韵概况

歌曲的语音系统中有着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来源于其曲谱,一部分为歌词的韵律与节奏。歌词要求韵律和谐,合辙押韵是歌词语音系统的一大亮点。何为合辙押韵呢?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称为“辙”,辙就是戏曲、杂曲、歌曲押的韵。合辙其实就是押韵。两个相同韵辙的字,要求其音节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押韵即同韵辙的字按照一定规律在句末反复出现,而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是“十三辙”。依据主旋律歌词中的押韵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韵到底、换韵两种情况。而一韵到底又可分为整体押韵与间隔押韵。

(一)一韵到底

1.整体押韵

所谓整体押韵就是整个语篇中全部语句都押同一个韵,即所谓的一韵到底。即便是复句也要做到内部各分句的句句押韵。句句押韵可以使情感表达与内容表达和谐统一,产生前后顺畅连贯、朗朗上口、节奏紧凑的效果。要做到整体押韵,就要保证行文通顺且韵脚统一,使得内容与节律和谐统一。因其难度较大,故真正做到句句押韵且一韵到底的歌词较少。如:

(1)你和太阳一同升起,映红中国每寸土地。你和共和国血脉相依,共同走过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你和太阳一同升起,记载中国每次胜利。你和共和国携手奋起,共同迈向新的世纪,新的世纪。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将中国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这首歌中选用的是一七辙,每句句末用字的韵腹都为/i/。

(2)啊啊啊,蓝蓝的天空是你飘扬的背景,亲你爱你的是那呼拉拉的东风,你和神圣结成了亲密的弟兄,看到你我就看到了祖国的笑容。我放歌一曲一曲红旗颂,眼里就闪动着对你对你的深情,一份份虔诚一份份庄重,一个信念和我的理想重逢,啊啊啊啊,滚滚的铁流是你身后的大众,陪你伴你的是那路漫漫的征程,你和英雄凝成了永恒的生命,眺望你我就望到了世界的高峰。我放歌一曲一曲红旗颂,肩上就担负了对你对你的忠诚,一份份祝福一份份感动,一片霞光在我的心里上升,啊啊啊啊啊啊啊,一份份收获一份份感动,一片霞光在我的心里上升,在我的心理上升。(《红旗颂》)

歌词《红旗颂》中押的是中东韵,即句末用字的韵母可以是/ing、iong、ong、eng、ueng/。而歌词中的韵脚为“景、风、兄、容、颂、情、重、逢、众、程、命、峰、诚、动、升”。歌词句句押韵,顺畅连贯,节奏紧凑,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2.间隔押韵

歌词韵律的形成并不苛求歌词每一分句都严格押韵,间隔押韵也能产生韵律和谐的效果。在主旋律歌词中,间隔押韵多体现为以句为单位进行押韵。即便是复句,不论其内部包含多少个分句,往往也是以整个句子为单位来观察其押韵情况的。简而言之,以句号为节点进行押韵。这种情况在主旋律歌曲歌词中较为普遍。如:

(3)细细的雨淡淡的雾,唱一曲茉莉花开走江苏。雨是无锡的琴,雾是金陵的书,琴咏惠山爱泉月,书开秦淮灯影图;谁不爱姑苏城外枫桥夜,我更爱扬州城里瘦西湖。走江苏哟爱江苏,走进了新街新市新城镇,走不出古诗古文古东吴。走江苏哟爱江苏,走进了新街新市新城镇,走不出古诗古文古东吴。甜甜的雨香香的雾,唱一曲茉莉花开走江苏。雨是苏北的歌,雾是苏南的赋。歌谱家乡新时尚,赋写天堂小康路;谁不爱东海边上大繁荣,我赞美长江两岸高速度。走江苏哟爱江苏,爱上了古风古韵古抱负,爱不够新山新水新宏图。(《走江苏,爱江苏》)

需指出的是,在一韵到底这一类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两句不押韵的情况,这往往是由内容或情感表达的限制导致的。这种不押韵的语句多与其歌名或主题有关,通常是作者用来强调主题的。我们将这一类也归入“一韵到底”。如:

(4)当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地球母亲把我们抚养。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却常常把母亲遗忘。今天我们已经醒悟,地球母亲不再悲伤不再悲伤。只要每个人从现在做起,就有拯救地球的力量。地球日,人类的感恩日,地球日,人类的忏悔日。地球日,人类的行动日,地球日,我们共同的生日,地球日,我们每天的生日。啊。(《共同的生日》)

歌曲《共同的生日》,总体上采用江阳韵,仅仅是末尾的主题句“地球日……”没有押韵。不论是整体押韵还是间隔押韵,一韵到底都能赋予人们一种回环往复的听觉刺激,让人沉浸于这种规律性变幻的和谐的旋律中,尽情享受这一酣畅淋漓的旋律盛宴。

(二)换韵

换韵,指歌词所押的韵并非一韵到底,而是中途换韵或中间穿插其他韵的情况。例如:

(5)山重重,水茫茫,山高水又长;古舜帝,去南方,巡守赏风光。好女英,美蛾皇,相爱舜身旁;赫赫名,纤纤手,比翼共翱翔,比翼共翱翔。/记得秋高雁初飞,结伴携壶上翠微,帝指东方曙色好,人间天上共朝晖。记得春郊相互追,花草丛中依依随,千村处处歌盈户,帝子湘妃夜不归,帝子湘妃夜不归。/欢情薄,美梦破,苍穹星晨落;帝驾崩,二妃惊,苍梧散魂魄散魂魄,哎哎哎散魂魄。长天黑,大地倾,泪飞如水泼,如水泼,如水泼。洞庭阻,君山隔,斑竹映悲歌。洞庭阻,君山隔,斑竹映悲歌。千年事,万人说,悲歌天地和,千年事,万人说,悲歌天地和,天地和。(《斑竹泪》)

歌曲《斑竹泪》的歌词就是典型的换韵,前两句押的为江阳韵,三四句押的是灰堆韵,之后几句押的均为坡梭韵。

也有整首歌词中间穿插其他韵的,如:

(6)开呀么开呀那笑口开,冰山雪岭露脸来;花呀么花呀那金达莱花,为什么开得这样早这样快?好似那要与梅花来比赛,与梅花来比赛。噢!是因为春姑娘要出嫁,冒寒斗雪来喝彩,啊啊金达莱,长白山金达莱。开呀么开呀那满山开,长白千里尽春晖。花呀么花呀那金达莱花,为什么开得这么多这样美?好似那朵朵红云落山来,红云落山来。噢!是因为春姑娘上花轿,宁愿来当花铺盖。啊啊金达莱。长白山金达莱,啊啊金达莱,长白山金达莱。(《金达莱》)

《金达莱》这首歌的歌词中,全篇除了六七两句采用的是灰堆韵以外,其余全部采用的是怀来韵。

换韵的情况较多,表现形式不同,有的表现为一段一韵的。有的为首句一韵,剩余部分一韵。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换韵如同语音修辞中的“错综”,打乱了有序、一致的表达,使其在语音形式上富于变化。在音律层面给人以层层变换的体验和新鲜奇妙的感觉。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抒情诗的特征一开始就在于韵的错综组合。”[4]这种变换往往是由感情及内容上的变化引起的,通过形式上的改变绘出波澜起伏的感情曲线,更易引起听者的共鸣。在270首歌曲中采用换韵的歌曲数量并不多,只有20首,占全部歌曲数量的7.4%。

表1:主旋律歌曲歌词押韵情况概况:

二、主旋律歌曲歌词的用韵情况及原因

在对270首歌曲进行统计后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表2:主旋律歌曲歌词一韵到底用韵情况统计

由统计得到的数据可知,在270首歌曲中有255首歌的歌词是押韵的,占全部歌曲的94.4%,其中有235首歌是一韵到底的。使用比例较高的韵依次为:言前韵、坡梭韵、江阳韵、中东韵、发花韵、一七韵。其中使用最少的为乜斜韵,仅有一首歌采用此韵。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

1.使用较多的韵辙在语音表达上有优势;言前、江阳、中东韵的韵母其韵尾为鼻音韵尾/n、ng/,而发花、坡梭韵都为无韵尾韵母且其韵腹为/a、o、e/。韵腹为/a、o、e/的无韵尾韵母其发音舌位较后,且舌位较低,开口度较大,因而发声阻力较小,声音洪亮。而韵尾为/n、ng/的韵母有了鼻腔共鸣的参与,使得声音较为洪亮。独特的语音特质,使得主旋律歌曲在用韵上偏向于这几个较为洪亮的韵部。

2.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同的韵,发音的音强、音长、音高、音色不同,其响亮程度不同,所能体现的感彩也随之不同,故不同的韵会适用于不同的情感表达。为了更好地抒发和表达词作者的情感,在韵的选择上就会更为严谨和慎重。依据响亮程度的不同,将十三辙分为“洪亮、柔和、细微”三级。[5](P68)洪亮级的有:发花、江阳、言前、人辰、中东等,适于抒发较为激昂、热烈豪放或者欢快的情感,柔和级的有:遥条、怀来、坡梭、油求,适合表达温柔、舒缓的情感,而细微级主要是“灰堆、姑苏、乜斜、一七”等,发音较微弱,比较适合表达较为深沉的情感。正是由于韵部的语音特质而产生的情感表达的效果,我们发现在统计的270首歌曲使用的较多的几个韵部均为洪亮级的,这与主旋律歌曲的主题相呼应,恰恰是由于其表达的多为积极欢快或者昂扬的情感,故而在韵的选用上多选择洪亮级。

3.受到韵的宽窄的影响。根据各个韵部字数的多少可以将韵分为宽韵和窄韵。其中字数较多的为宽韵,较少的为窄韵。《诗歌漫谈》一书中就有对于新诗十八韵各韵部字数的相关统计。我们将其对应到十三辙中重新进行统计①,发现其中一七韵最多,其次是言前韵、中东韵、坡梭韵、姑苏韵、人辰韵、遥条韵、江阳韵,可归于宽韵,发花韵、灰堆韵、油求韵、乜斜韵、怀来韵较少,可归为窄韵。然而,《诗韵常识简编》一书中指出韵的宽窄是“根据其运辙所含字数和可以组成的押韵词汇的多少”来划分的。并指出“宽韵有:江阳辙、中东辙、言前辙、人辰辙、发花辙、遥条辙、怀来辙、坡梭辙、一七辙。窄韵有:油求辙、灰堆辙、乜斜辙,姑苏辙。”[5](P67)由此可见,韵部的宽窄对歌词创作时韵的选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主旋律歌曲歌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韵部都为宽韵,而窄韵的使用率较低,这也是主旋律歌曲中用韵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不管是一韵到底还是换韵,押韵都能给予人们一种和谐美好的音乐享受,琅琅上口,好唱易记。同时也更容易使词作者的情感在形式的有序变换中得到体现,使听者产生共鸣。通过对主旋律歌曲中押韵现象的研究,我们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韵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了解押韵在歌词创作中构筑音乐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本统计是依据《诗歌新编》附录二中的新诗十八韵与十三辙对照表和各韵部字数统计表相互对照进行的。统计得出十三辙各韵部及其所

对应的字数如下:一七韵1313字,言前韵1025字,中东韵747字,坡梭韵632字,姑苏韵627字,人辰韵601字,遥条韵579字,江阳韵481字,发花韵388字,灰堆韵386字,油求韵366字,乜斜韵288字,怀来韵233字。

参考文献:

[1]梁艳.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语言风格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陈杭.八十年代后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杨瑞庆,华也编.中国大奖歌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

[4]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6.

[5]梁前刚,郭进双.诗韵常识简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押韵的悲伤范文3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 相同点 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而贺新辉先生在他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中,则称誉白朴的《天净沙・秋》“可与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但是,在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中,只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提白朴的《天净沙・秋》,于非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下册也是这样。都具有重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轻视白朴《天净沙・秋》的倾向。

笔者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固然具有许多优点,但白朴的《天羯场で铩返拇醋魇奔湓缬诼碇略兜摹短炀簧场で锼肌贰R虼耍白朴的《天净沙・秋》有开创之功,功不可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后来居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们一脉相承,各有千秋,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一)标题相同

从标题来看,两首散曲用了相同的宫调,都是“越调”。“越调”是南北曲所用的十三种宫调之一。曲牌也相同,都是“天净沙”又名“塞上秋”。题目都有一个“秋”字。

(二)体裁相同

两首散曲都是散曲小令中的“寻常小令”,单支曲子,共计五句,二十八字。句式相同,都以六言句式为主,作“六六六”的格式。押韵方式也相同,一韵到底,不换韵,都按照元人周德清编订的《中原音韵》,押第十三韵部“家麻”韵。都没有衬字。

(三)景物相近

两首散曲所描写的时令相同,都是描写秋景,开头两句都呈现出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日黄昏山村羁旅图。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或有相同之物,或有相近之物。相同的如“老树”;相近的如“昏鸦”与“寒鸦”,“夕阳”与“落日”。

(四)手法类似

在表现手法上,两首散曲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一共选用了十二个意象,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叠加了三个意象,全是定中结构的偏正名词短语,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这是这首散曲小令最大的特色。而白朴的《天净沙・秋》全曲选用的意象也恰好是十二个。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和末句“白草红叶黄花”。加起来也是三句,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和马致远的小令一样,真是巧合。

(五)对仗方式相同

马致远的小令前三句,运用了独特的鼎足对法,即三句连续不断的相对偶的句法修辞法。白朴的小令虽然开头只有两句相对仗,但是他在末句又补上一句“白草红叶黄花”,与前面两句遥遥相对,凑成了散句的鼎足对。所以,这两首小令的对仗方式基本是相同的。

从以上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这决不是这两位散曲家无意识地偶然的巧合,而应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的影响,有意识地师承、借鉴或者模仿然后写成的佳作。

二.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受到白朴《天净沙・秋》的影响,与白朴的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点,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抒发的情感不同

这两首散曲虽然内容相似,描写的都是秋景,但它们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白朴《天净沙・秋》通过描绘山村秋天傍晚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山野自然风光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金朝灭亡过后,无心追求功名富贵,甘心归隐田园,享受山水之乐的隐逸思想感情。因此,它是一首山水田园散曲,也是一首隐逸散曲,属于歌颂文学。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虽然也描写了秋天傍晚山野的自然风景,但是它并不是歌颂这些山水田园秋色的单纯写景曲,也不是看见这些萧条、凄凉、冷落、昏暗的自然景色,引起自己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羁旅思乡悲伤感情的游子羁旅思乡诗,而是马致远运用暗喻和象征表现手法,艺术地概括了当时元朝社会衰败、昏暗的现实,曲折地抒发了乱世难民飘泊天涯,、有家难回,、国破家亡的悲凉情绪。同时这首曲子还折射出这位游子对当时元朝暴虐昏暗统治的不满,引起当时千千万万南宋遗民的共鸣,流传广远。因此,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首寒士悲秋诗,属于骂世文学。

(二)表现的主题不同

白朴的《天净沙・秋》,选取了秋季典型的景物,由远及近地描绘出来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了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而接下来的“一点飞鸿影下”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明朗起来,给寂寞的秋景带来了鲜活的生气。而最后一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用了五种鲜亮的颜色,把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如春日一般的美丽多姿。曲子的感情基调从萧瑟寂寥逐渐变得明朗清丽。表达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笔者认为马致远在这首《天净沙・秋思》中所描写的景象,并不是纯客观的、不带任何感彩的自然“物象”,而是主观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意象”。这首《天净沙・秋思》继承了战国末期楚辞大家宋玉的著名辞赋《悲秋》的意旨,抒写寒士末世怀才不遇的悲哀,又继承了唐朝杜甫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的诗意,抒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它描写的秋景,并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而是社会的政治形势。标题的“秋”字,并不只是自然气候的秋季,而是象征当时元朝政治气候的秋天。“思”,并不只是马致远一个人的“小我”的悲伤思想感情,而是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个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游子”(实际上指南宋流离失所的难民)的悲伤思想感情。

(三)意象同中有异

白朴的小令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属于冷色调的意象有六个,它们是: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白草;属于暖色调的意象也有六个,它们是:轻烟、飞鸿、青山、绿水、红叶、黄花。色调不够统一,其中的青山、绿水、轻烟,应该是春天的景象,与标题《秋》的题意不相吻合。而且安排的位置,也比较杂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运用意象叠加法方面也比白朴的《天净沙・秋》更完善。他的这首小令所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有九个都是冷色调,它们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只有三个意象是暖色调,它们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是,这三个暖色调的意象,并不是眼前的秋天景物,而是抒情主人公回忆往日在南宋时期温馨的家园春天的景物,作为抚今追昔的对照景物出现的。因此,马致远做到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并不脱离题意。这一点,也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后来居上,不同于白朴小令的成功之处。

(四)对偶稍有不同

马致远这首散曲小令在运用对偶方面,也比白朴的散曲小令更加谨严、精工。白朴的《天净沙・秋》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与“轻烟老树寒鸦”,对仗很工稳。但是,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却没有和前面两句对偶,因此没有形成三句互相对偶的“鼎足对”。一直到末句,才用“白草红叶黄花”与开头两句遥遥成对,气势不够连贯,韵律也不够流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不同,它一开头就连续运用三个对偶句,像连珠炮似的凌空而来,具有泰山压顶之势,气势连贯,韵律流畅,产生了一种整体美的音乐性效果。这充分表明马致远一方面善于学习白朴用对偶句开头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又能扬弃白朴曲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

另外,在遵守散曲小令的曲谱方面,白朴的《天净沙・秋》也不够谨严。如末尾两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的“绿”字应该作平声,他却用了仄声;“水”字,应该用去声,他却用了上声。都不符合规定。虽然曲谱注明这一句句末,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白朴却选择了不押韵,音乐性不够强。尾句曲谱规定是:“仄平平仄平平。”但是,白朴的尾句却是:“仄仄平仄平平。”违背了曲谱的规则,“草”字应该用平声,他却用了仄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严格地遵守了曲谱的规则。如末尾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下”字,曲谱规定用去声,他就用去声;曲谱规定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他就选择了押韵,因此,句句押韵,音乐性很强。曲谱规定尾句是:“仄平平仄平平”,他就用“仄平平仄平平”,完全符合规则,丝毫不差。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着许多相同之点,这充分地表明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是受到白朴的散曲小令影响而写成的。但是,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又和白朴的散曲小令,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又充分地表明马致远又善于创新。这种相似而又不相似的文学创作现象,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够更好地创新。

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之所以被人们誉为“千古秋思之祖”,就在于他善于继承白朴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中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然后精益求精,锦上添花,运用新的审美理念和新的写作技巧,不断改进,因此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儆诶丁

参考文献

1、贾传棠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词典》,文心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2、贺新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8月第2 版

3、霍松林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4、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押韵的悲伤范文4

关键词:诗歌;音韵;情感;表达

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一首诗节奏鲜明、押韵与否,对诗歌艺术效果影响很大。下面就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之间的关系略作介绍。

一、诗歌节奏和情感表达

“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礼记?乐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在诗歌中,这种节奏表现为“音步”或“顿”,是由此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作诗》中说:“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可见节奏对诗歌的重要性。

诗歌的节奏,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的节奏。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具体表现在:

1、急促节奏。此种节奏语言明快,铿锵有力,显示出鼓点般急骤的节奏,表达一种紧张、热烈的情绪,或者表现豪壮激昂的情调。如《一月的哀思》中:

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表达由衷的敬意;/多少人想牵你的衣襟/把你唤醒;/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

本诗朗读时音量、速度、语势均迭次加强。四个排比句“多少人……”构成了四个场面:有的呼唤总理的英名,有的人捧着花束,有的人想牵动总理衣襟,有的想和总理谈心。鲜明的表现和行动都为“一月的哀思”而激动,并表达难以控制的心情。其节奏强弱、快慢交替进行,正抒发广大群众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

2、舒缓节奏。此种节奏语速缓慢,声音不着力,以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节奏舒缓而和谐,轻松而缓慢,抒发了回环深婉的感情。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处境不得志和亲人多年不能团聚而产生的愁绪。

3、沉稳节奏。这种节奏介于急促节奏和舒缓节奏之间,声音较强有力,表达悲痛、沉重、庄严的气势。如马致远《汉宫秋》和第三折中: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步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这里运用了一字三叠,一字一顿,三字重复,八个连环叠句,不仅声调抑扬顿挫,而且反映出的凄苦依恋之情层层加重。表达了难以吐诉的伤感和无法排遗的愁苦。

二、诗歌韵律和情感表达

诗歌韵律即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可见,诗歌的韵律与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

2、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如郭若的《凤凰涅磐》中:

押韵的悲伤范文5

1.儿歌的押韵

儿歌被誉为“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文学”,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要感知途径的语言艺术,是采用韵语的形式创作出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韵律优美是儿歌最基础、最重要的特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讲,音韵不和谐、没有韵律的“儿歌”不能称其为儿歌,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儿歌韵律艺术鲜明的节奏,除了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产生的鲜明的节奏外外,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押韵,押韵对于儿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得语句更加悠扬动听,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获得明快舒适的听觉效果,便于儿童听赏念唱。

对于初学儿歌创作的幼师生来说,学会押韵,首先应该熟练掌握普通话“十三个韵辙”的特点,并根据其口诀“春夏秋冬,南来北往,各界互报喜”进行记忆。如夏,对应发花辙,合辙韵母为:a、ia、ua,相应的例字有:发、达,霞、家,画、瓜、爸、马、大、下等。范例儿歌为“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其中,“杈”、“花”、“它”的韵母为“a”和“ua”,同属于发花辙。这样,按照“口诀―韵辙―韵母―例子―儿歌”的形式记诵,熟练掌握哪些韵母同属于一个韵辙,并有哪些常见字,此韵辙的儿歌是如何创作的等押韵知识,为后来的儿歌创作做好合辙押韵的知识储备。

2.儿歌押韵的方式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做合辙。儿歌是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滋养中孕育成熟的,几乎都押韵,无韵不儿歌。据史载,最早的儿歌是《尧时康衢童谣》被记载在《列子・仲尼》中,后来《楚昭王时童谣》“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其中,一、二、四句的韵母为“i”,是“喜”对应的“一七辙”。儿歌的押韵形式是多种多样、富于变化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2.1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这种押韵非常规范,朗朗上口,吟唱起来悦耳动听。如张秋生的《蚂蚁和蚂蚱》:“小花瓣,小花瓣,/飘飘悠悠象小船。//四只蚂蚁上了船,/拿起浆儿划得欢,/一二三,一二三,/一划划到河对岸。//四只蚂蚱上了船,/你踢我撞吵翻天/扑通通,小船翻/四只蚂蚱全完蛋。”这首流传广泛的儿歌以“瓣”、“船”、“欢”、“翻”、“蛋”五个字为一韵,押“南”对应的“言前辙”,其韵母为“an、uan”。

2.2隔句押韵,双行入韵。句句押韵的儿歌音乐感特别的强,顺口易懂,但是其用韵的范围不够广泛,句式变化较少,笔力不强的话,创作的儿歌比较单调。所以,初学者还可以尝试,隔句押韵,也称“双行押韵”。如:《狐狸做衣裳》“狐狸做件花衣裳,大家都说真漂亮。/小熊上街来卖布,照样剪裁忙啊忙。/一样领,一样袖,尺寸大小全一样。/做完新衣试一试,穿了半天穿不上。/量量身体才明白,小熊要比狐狸胖。”这首儿歌共有10行,逢双行均以“ang”、“iang”韵母结尾,属于“往”对应的“江阳辙”,形成响亮优美的韵律。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如果儿歌尾行不是10行(偶数)而是9行(奇数),在遵循隔句押韵规律的同时,结束句也要押韵。也就是说,在隔句押韵中,尾行无论奇偶都必须入韵。总的说来,隔句押韵的方法限制相对较少,用词造句较为方便,比句句押韵的方法容易掌握,句式灵活,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押韵方式。

2.3第一、二、四句押韵。正因为隔句押韵限制较少,所以一般用于超过四句以上的较长的儿歌,四句的绝句体儿歌大多采用的是第一、二、四句押韵。如:李少白的《小狗》:“小狗小狗,尾巴当手,一摇一摇,欢迎朋友。”第一、二、四句分别以“ou”韵母结尾,属于“秋”对应的“油求辙”,其韵母是ou、i(o)u。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绝句体儿歌中,除了第一、二、四句押韵的,还有少数第二、三、四句押韵的。如:圣野修改的儿歌《螳螂》:“一只螳螂,举起大刀,一跳一跳,去割青草。”其中,第二、三、四句分别以“ao,iao”韵母结尾,属于“报”对应的“遥条辙”。

2.4第二、三行押韵。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押韵方式,是相对于“三三七”言句式的儿歌规定的。如:张继楼的《小蚱蜢》?“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这首儿歌由三段三三七言构成,每段的第二、三两句均以“ao”韵母结尾,一韵到底,音韵和谐动听,情趣盎然。

2.5转换韵脚。这种押韵方式是指一首儿歌中使用两条或多条韵辙押韵的韵式。如:庄明珠的《丑小鸭》“丑小鸭,呱呱呱!M一副怪模样,M人人都嫌他,M远离他身旁。M丑小鸭,呱呱呱!M心里很悲伤。M眼泪哗啦啦,M难过心里藏。M丑小鸭,呱呱呱!M努力求成长,M变天鹅,人人夸,M大家都欣赏。”这首儿歌的奇偶句分别押不同韵,也就是说奇偶句交错用韵,奇数句的韵母是“a”,押的是“夏”对应的“发花辙”,偶句押的是“江阳辙”的“ang”。

除了奇偶换韵外,还有一种是分节换韵,即按照一个诗节换一条韵音押韵的韵式。如:

押韵的悲伤范文6

关键词:爱伦?坡;乌鸦;主题;形式;音乐性

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先驱,他与惠特曼、狄更森一起被称为19世纪美国最有创造力的三位诗人。爱伦?坡的“为诗而诗”的观点决定了他诗歌作品的唯美主义倾向,他的诗歌作品形式精美,音韵优美。爱伦?坡在《诗歌原理》中写道:“我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长诗,‘长诗’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它能够激动人心,使灵魂升华。而人们激动的短暂乃是心理的必然。”因此要创作出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富于美感的诗,根据他的说法,长度在一百行上下的诗歌最为理想。

爱伦?坡在他的着作《创作哲学》中,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主张,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女之死”这一主题。他在文中指出:“美是诗的唯一正统的领域”,同时“忧郁是所有诗的情调中最正宗的”,而“死亡”则是所有忧郁的题材中“最为忧郁的”,因此“当死亡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最具诗意。爱伦?坡由此得出结论“美妇人之死无疑地是最富有诗意的主题——而这主题如由悼念亡者的恋人口中说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乌鸦》就是以这一主题为基调的。

《乌鸦》是爱伦?坡的代表诗作,坡关于诗歌主张的主题之美、形式之美、音乐之美在这首诗里得以充分体现。坡在《创作哲学》一文中分析了该诗的创作过程,他有意识地选择了乌鸦这个不详之鸟来寄托。最大限度的悲痛与绝望”,这首诗要表现的就是坡最热衷的主题即由“死亡”所带来的“忧郁美”,即主题之美。

《乌鸦》一诗的形式别具一格。爱伦?坡为使诗歌达到整体的艺术效果,创作之前,诗人对该诗的长度进行了认真的考虑,认为一首诗不宜太长,太长则读者容易倦怠,或易受干扰,难以卒读;一首诗也不宜太短,太短则有点像格言警句,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说道:一部作品只有一口气读完,否则其美的统一感便会消失,因为尘世间的杂事会干扰。所谓长诗,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实际上是由诸多短诗构成的,即其整体效果是诸多短暂效果所形成的”坡在确定了诗的范围和长度后,运用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设计了一次能读完的最佳长度——即《乌鸦》的108行;《乌鸦》全诗由18节构成,每节都有6行,前5行字数相近,音节相当(都是15至16个音节),最后一行字数及音节仅为前5行的一半。就是18节这样的6行诗组构了全诗。因此,全诗从形式上看整齐划一。显然,作者对该诗的展开方式是平直、刻板的,也正是这种刻板与全诗的氛围高度一致,表现了述者已悲哀麻木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音乐美是《乌鸦》最突出的特点,其节奏感和旋律感非常强。在《诗歌原理》中,坡认为诗歌只有与音乐结合才可以找到诗歌发展的最广阔的领域,他还给诗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美之节奏创造”。坡在《创作哲学》中为《乌鸦》设计的韵律为扬抑格。每一行的第一个音节是重读音节而第二个音节是非重读音节。其一、三行的八音步与二、四行七个半音步交替出现,最后一行以三个半音步包含一个三重韵的迭旬结束。其节奏格式始终是ABCBBB。这种诗歌的创作技巧贯穿于整首诗,为全诗打造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氛围,这恰恰与青年哀伤的情绪相应,忠实地表现了该诗低回哀怨、痛苦绝望的基调。这种韵律所营造出的生离死别、凄惨感伤以及最大限度的悲痛与绝望,让读者在体会“死亡之美”这一主题的同时深深为之震撼、为之动容。

坡在《乌鸦》中的独创性就在于将这种固定的韵律和格律设计进行各种巧妙组合,大量运用头韵、行内韵、尾韵以及重复,把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将青年愁苦的心境贯穿始终,表达了青年哽咽不能自抑的叹息和绵绵不绝的痛苦心情。

头韵。头韵是取得音韵和谐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乌鸦》的音乐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头韵的使用。头韵的使用既取得了音乐效果又增强了诗的意境。例如,第一节的第一行中,“weak and weary”,为全诗打下了忧郁、沉闷的基调,句句读来仿佛能感受得到主人公的疲惫、消沉之心境;第三行的“nodded.nearly napping”描述了青年在困倦至极之时听到的叩门声所产生的动感声音与死寂沉沉的黑夜以及青年心中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对应,产生一种恐怖的悬念。使读者切身体会到主人公在午夜时分、困倦梦幻之际突然听到门外响起的轻轻的“笃”、“笃”的叩门声,从而为全诗渲染出了神秘、恐怖的气氛。

行内韵。行内韵是指诗行中间的停顿或休止前的重读音节与该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在《乌鸦》每一诗节的1、3行,诗人都运用了行内韵来强调诗歌的音乐性,取得了回响的效果。这里,仍先选取其第一个诗节为例加以分析:在这首诗里我们注意到爱伦?坡精心地安排了“dreary”与“weary”,“napping”与“tapping”以及下一诗节的“uttered”与“fluttered”等词。连续的行内韵形成了诗歌高度的统一性,为全诗打下了忧郁神秘的基调。使得全诗节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吟诵时产生极强的音乐性。

尾韵。尾韵就是整首诗的韵,是行末词尾元、辅音的重复。尾韵是这首诗中最重要的音乐手段。正如坡在《创作哲学》中指出,他刻意选用最响亮的长元音“O”作为诗歌的韵脚,很显然诗人在刻意强调这种声音并用它作为全诗的基调。这个响亮、绵长且低沉并充满哀怨的声音使全诗充满了“深沉而阴森的音响”。在这首诗的每节六行诗中有四行押/):/韵,即第二、四、五、六行,全诗/):/韵,共72行,以nothingmore。evermore或nevermore结束o/):/韵的不断复现加强了诗的内在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反复回旋,撼人心灵。这种音韵好似一种因悲伤哽咽不能言表的情感。表现了该诗低回哀婉、痛苦绝望的语气,诗中每一个尾韵的使用都会唤起读者心中无限的哀伤,从而使读者和这个青年一起感受着这种悲凉,体味着这种伤痛,直至最后青年心碎,近乎疯狂。

重复。在坡的诗作中,他经常运用词语和短语的重复来强调诗歌的音乐性。坡在《乌鸦》这首诗的每个诗节结尾处都反复使用了一个短促的重叠词,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效果。鉴于全诗的基调是悲哀的,那么为确保其整体效果,被重复的词语最好是意义单一、声音响亮、短促有力。因此为达到艺术效果及音乐美感,坡选择了以“O”加上“r”构成的响长元音结尾的nevermore一词。并让其从乌鸦这个不祥的身躯、不能进行理性思维的动物口中重复出来,似乎乌鸦不断地啃蚀青年人的心,使青年悲愤、绝望。

诗人把nevermore的不断重复与述者的哀伤之情融合起来,并在每一节的使用中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前面7节的末行除第二节用nevermore外,其余6节都是用nothing more;从第8节一直到最后的第18节,每一节的末行都是以nevermore结尾。共重复了1 1遍。但根据语境其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nevermore在第8、9、12节中意为乌鸦的名字叫“绝不”;从第10节到最后一节是乌鸦对主人公一系列问题的刻板回答。这些回答一个比一个离奇怪诞,听起来似乎答非所问,但又觉得非常贴切。乌鸦一次次用沙哑刺耳的nevermore将那原本荒诞不经的一幕幕幻觉串联起来,将该诗的主题升华到对生存和死亡意义的哲理探索。

nevermore的重复使用 ,不仅贴切地烘托了《乌鸦》忧郁、哀伤的主题,渲染出悲凉、抑郁的氛围,有助于表达述者哀伤至极的心境,而且使读者在朗读时充分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充分领略诗中。这既有效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又增强了这首诗的音乐感。

《乌鸦》费时四年,整首诗格律工整,音韵优美。坡精湛的创作艺术堪称唯美主义诗歌之经典,也正是这首诗为诗人奠定了世界文坛的不朽地位。《乌鸦》是坡的诗歌和诗论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诗歌原理》中,坡强调把语言作为呈现诗歌音乐美的媒介。因而,人把丰富、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和美妙的音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巧妙的把音乐美运用于展示他的经典主题“美妇人之死”,把诗中的主人公那种痛失所爱后的凄凉、忧郁和绝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的主题美、形式美、音乐美使得读者能够同述者感同身受,诗中的悲凉、恐惧、绝望也萦绕在读者的心灵,并在灵魂深处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曹明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上一篇口若悬河

下一篇幸福的结局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