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例6篇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1

一、品味赏析

探究一:送朋友高就或将去繁华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送朋友谪迁或将去荒僻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弄清,前者应该是欢快、愉悦的;后者则是惆怅、忧伤的。

探究二:这首诗属于哪一种情况?根据何在?据此推断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同学们对诗中“左迁”“龙标”“夜郎国”等词语稍加疏理,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

探究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是送别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的?

学生也能找出“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的特性是漂泊不定,“子规”的啼声是“不如归去”,作者正是这样融情入景,借“杨花”与“子规”来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探究四:这首诗作者是借助什么载体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离愁别绪的?

学生通过探究,很快能找出“明月”,也能明确诗歌的拟人手法。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了。

“明月”是古诗词中寄托离愁、抒发乡思的常用的载体,如“海上生明月”,“床前明月光”,“长安一片月”等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细加分析,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只有将这颗愁心托付给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要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友人奔赴远方。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值得同学们鉴赏诗歌时注意。

二、比较阅读

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同学们掌握了送别诗的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时,我要同学们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阅读,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知人读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孟浩然”与“广陵”。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爱好游历,是李白的好朋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对孟浩然仰慕之极。“广陵”即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是当时繁华的都会。这首诗写的是送朋友去扬州游览,那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又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送别完全是在充满诗意的气氛里进行的。通过点拨,学生很快能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心仪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由景悟情:我要学生探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了什么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大都能谈出探究所得:“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即春花,“三月”是暮春季节,长江下游一带景色是最美好的,春水行舟,多么快意。“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季节,去那样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写景之中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2

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3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黄鹤楼送别》(生齐读课题)。“送别”是什么意思?

生:送朋友离开。

师:你有没有送过好朋友离开?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有一个好朋友老家在浙江,去年他回老家,我为他送行,当时我很伤心。

师:好朋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大家都会很难过。现代通讯技术发达,想老朋友了,可以打个电话。交通发达,可以坐火车、飞机和朋友见面。但是在古代,好朋友离别后,常常天各一方,经常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都不能再见面。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好朋友时,写了一首诗表达这种离别之情,想读吗?

生(齐答):想。

【评析】

让学生回忆送别朋友时的感受,唤起情感体验。再营造情景,让学生明白古代友人离别的感伤,营造了浓浓的离别之情,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诵读古诗,感受情感

师:请同学们读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齐读题目)

师:“之”指什么?

生:去,到。

师:“广陵”指什么地方?

生:扬州。

师: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扬州。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黄鹤楼上,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

生:孟浩然去扬州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

师:说得好,汉语是丰富多彩的,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

【评析】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看似随意,却大有深意,说不定能转变学生的言语方式,丰富语言的表达,可谓教育无痕。

师:谁来读古诗?

(生朗读古诗)

师:读得真好,你是在哪儿停顿的?(画出停顿号)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读得好要给老师掌声。

(生鼓掌)

师: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节奏地读古诗)

师:“天际流”就是向天边流去。可以读得慢一点。我们一起朗读古诗。

(生齐读古诗)

【评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采取范读的方式,然后指名读、齐读。既考虑到学生个体,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师: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好诗,人人爱读。书上是用什么成语形容的呢?

生:脍炙人口。

师:“脍”和“炙”都有一个月字旁,许多月字旁的字都与肉有关,如肌、脸等。“脍”指把肉放在锅里煮,“炙”指把肉放在火上烤。你吃过烧烤吗?

生:我吃过烤羊肉串,烤羊腿。

师:味道怎么样?

生:香辣味儿,很好吃。

师:人人都爱吃烤肉。那么,“脍炙人口”的本意是什么?

生:美味人人爱吃。

师:课文中李白的诗“脍炙人口”,就是说――

生:好的诗人人都爱读。

【评析】“你吃过烧烤吗?”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生活中吃烧烤的滋味,理解“脍炙人口”的本意。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书中“脍炙人口”的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立体的,是源于文本情境的,具有丰富性和回归性。

三、读文解词,领悟情感

师:有人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编了一个故事,想不想读?

生(齐答):想。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与同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通畅。

师: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暮春”是什么意思?

(生沉默)

师:我们先想想“暮”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暮春”是什么意思?

生:“暮”是傍晚的意思,“暮春”大概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师:你真聪明。那么书上哪个词写出了暮春的景象?

生:“繁花似锦”。

师:什么意思?

生:许多色彩缤纷的鲜花,好像多彩的锦缎。形容春天花开得非常艳丽。

师:对,暮春是鲜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花开得最茂盛,但花开花谢,过两天花就要谢了。那么与暮春相对的是什么?

生:早春。

师:有一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学生齐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指小草刚刚发芽,这就是早春的景象。

【评析】教者对“暮春”这个词的教学可谓独具匠心。首先,从字面去理解;其次,联系课文中对“暮春”的描写,让“暮春”一词与“繁花似锦”发生联系,让词伴随形象深深印入学生脑海;同时,教师说,“暮春是鲜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花开花谢,过两天花就要谢了”,渗透着辩证思维;最后,通过语言呈现与“暮春”相对的早春景色,更加深化了学生对“暮春”的理解。

师:谁来读第二小节?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引读第二小节)

师: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书上有个词形容了这种离别之情,是什么?

生:依依惜别。

师:“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

生:舍不得分别。

师:“依依”就是留恋的样子。书上还有一个“依依”,你找到了吗?

生:岸边杨柳依依。

师:这里的“依依”是什么意思?

生:柳树的枝条在随风轻柔地飘动。

师:看,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就不同,我们要注意分辨。

【评析】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挖掘出课文潜在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比,学生对“依依惜别”和“杨柳依依”两个词语的意思便心领神会了。

师:谁来读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师:“永世不绝”的意思是什么?

生:永远不会断绝。

师:从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而这样的友谊到今天我们还在传诵。这种朋友之情天长地久,只要想着朋友,心心相印,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一样。有一句诗就是写的这种情谊,是什么?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你有知己吗?

生:我有一个知己。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你的知己?

生:我从他脸上就能看出他的心事,我有心事他也能看得出来。我平常总是帮助他,我有困难他也能帮助我。

师:对,心心相印才叫知己。文中的知己指谁?

生: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知己。

【评析】对于“知己”一词的理解,教师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心心相印的人才能称得上知己,也为学生深入感悟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友谊、体会离别之情打下基础。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第四小节。

师:“伫立”和“凝视”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好长时间地站立,深情专注地看着。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船的影子。

师:很长时间过去了,后来船肯定是看不见了,李白为什么还不走呢?

生:他舍不得好朋友孟浩然离开,这离别之情让李白控制不住自己。

师(深情地):老朋友离开了,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事实上他们以后真的再也没有见面,只留下这千古传诵的友谊源远流长。让我们深情地朗读最后一节和诗。

(生齐读最后一节)

【评析】“船肯定是看不见了,李白为什么还不走呢?”这个问题的巧妙在于,从词入手,巧设疑问,让学生感悟朋友之间真诚而深挚的友谊。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师:读完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情景。

师:课文还写了什么?

生:李白还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

师:再加上时间、地点等要素归纳。

生: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吟诵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评析】语文能力不外乎两方面:“内化和外现”。“归纳和提炼”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是语文内化的重要手段,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语言的外现是指表达能力,上述教学中,教者就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四、观图赏乐,深化情感

师:表达这样浓郁的情感,诗人想到的是一首诗,像李白;有的人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有的人画了一幅朋友离别的画,想不想看看这幅画?

生(齐答):想。

师:(播放多媒体)你能不能说说图画的内容?老师加一个要求:必须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伫立、远眺、凝视、按捺不住、脍炙人口等)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繁花似锦、烟雾迷蒙,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临空,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吟诵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像李白一样吟诵这首诗。

(生深情地齐读古诗)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唱家为这首诗唱的歌。(播放吴涤清《烟花三月》)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4

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是诗人以独有的眼光捕捉的生活图景。小学课本所选的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在教学中如何采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实现诗画映照,引导学生感知意境、明理悟情、品评文字,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时感触颇深。

1.初读,感知意境

在阅读全诗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读通,初步感知全诗,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然后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直译,了解诗的大意。该诗的大意: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作者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好友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茫茫的天水交融之处,只看见滚滚的江山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富于诗意的黄鹤楼出示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学生想象,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神话色彩的地方送别好友,就有了特别美的意境,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诗的意境。

2.细读,明理悟情

学生了解了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在细读中明理悟情,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季节?细究"烟花",这时出示课件展示一下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阳春时节草木萌发,远看好像烟雾笼罩的碧翠景色,让学生通过观察口头描述画面,点出诗句描写的是烟花醉人、春意盎然的好时光。这样的美景中送别,他们之间的情谊如花。画面中一叶小舟慢慢移动,演示出从离岸、远行、消失的过程,这时配音朗诵,读到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时把学生带到一种无声静谧的氛围之中。寄情于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是不难体会的,令人回味无穷。

3.精读,品评文字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5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55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

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

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妇孺皆知。这些诗句,不仅语言至善至美,而且都插上了富有哲理的科学的翅膀,达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嫁接。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感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6

一、充分依托网络资源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由于小学生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就不能枯燥地分析、机械地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生情。本节课在学生初知大意的基础上,以多样诵读为主线,以“回顾大意、走入诗境、感悟诗情”为总体思路,以“多样诵读,导入诗境——整体诵读,感知送别情——潜心会文,体验送别情——拓展诵读,运用古诗”为教学策略,重点导读两首,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悟到《赠汪伦》“以歌相送”,同时在诵读中真切体会到一样的送别情感,不一样的送别方式。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充分依托网络资源辅助作用,呈现古诗文教学中的优点

1.让音乐加强听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好,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学生是否专注地、有思维地听课,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例如让学生在清明节时,中秋时,要珍惜粮食时,表达母爱时,我们会吟道什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揭示课题“琅琅诵读声,悠悠送别情”,体会那不一样的离别情感。

2.让图片加强视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在课堂上,让学生“视”好,同样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果能按照文本的意境恰好地适时地配播一些图片资料,定能集中学生视觉的注意力,学生能更快捷地、准确地理解课文意境,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惜别情思,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让读者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深意长。

3.让动画加强美觉效果,激发个性化思维 小学生天生就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就像魔术一样会使他们着迷。为了适应这种心理要求,适当地采用“动画”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边听课一边欣赏动画是学生“美觉”的享受,能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能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圆满完成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