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山脉范例6篇

最长的山脉

最长的山脉范文1

1958年的一天,苏联一个由地震学家组成的小组正在向南极最偏远的地点进发。他们每隔50公里勘测一次,然后记录下仪表盘上的读数。

突然,他们发现勘测仪在冰层深处触到了某些东西――这最后被证明为一座山脉的山峰。山脉长约1000公里,像阿尔卑斯山脉一样长,深埋在南极冰层之下!

苏联第三南极探险队成员继续向他们的既定目标进发。当他们再次返回这里时,他们用3年前过世的、受苏联人尊敬的地震学家戈里高里伊・加姆伯特塞夫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发现。

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山脉怎么会暗藏在南极冰层之下?

观点1:冰蚀帮助形成山脉

山脉通常是在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岩脊隆起形成,但是在南极中心并没有板块碰撞的痕迹。爱丁堡大学的冰河学家斯图尔特・加米森说:“在南极洲中心没有板块交界处,而且过去的亿万年中,南极板块的形状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根据很多科学家的观点,山脉形成的通常方式似乎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因此很多人提出疑问:是不是大冰盖的腐蚀作用创造了这座山脉?

“我们知道冰河可以改变山脉的形状,但是如果这些山脉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这将是山脉形成的新途径。”加米森说。不过,他认为,要证明冰盖腐蚀帮助形成了山脉的理论,首先要寻找当地冰河作用在岩石中留下的微小证据。

“如果覆盖山脉长达1500万年的冰盖没有腐蚀地壳,这些山脉不是通过冰盖腐蚀地壳形成的,这也意味着加姆伯特塞夫山脉不止1500万岁。”

观点2:压力释放导致地壳隆起

针对远场压缩,专家们解释说,当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时,产生的压力被传输到很远,直到发现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才被释放出来。因此,这座山脉是在地壳隆起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很多人认为,如果南极冰层下的这座山脉果真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那么冰蚀地貌一定耸立在这里很长时间了。然而,这又产生了另一个疑惑――它可能的“长期存在”又引起了争议。

观点3:火山“热区”推力形成山脉

针对这座神奇山脉的成因,科学家们又提出了第三种理论,认为是火山特有的“热区”抬升了这些山脉,正如热区创造了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那样。但是,在过去的1亿年间,南极洲的这个地区并不存在明显的热区。

加米森认为,这座山脉更可能是被热区产生的推力抬升起来的。他正在利用计算机模拟南极冰层下这种情况的演变过程。

他说:“我在猜想,冰层的哪里正在发生腐蚀作用,这个结果将告诉我们是否冰正在改变山脉或者是否在南极洲边缘附近有更多的腐蚀现象发生。我们想弄清楚的是:在冰河作用的1500万年后,加姆伯特塞夫山脉是否存在。如果我的模型显示那个地区没有腐蚀发生,而是在别的地方发生,我们就敢说冰盖可能保护了这座山脉,因此,它们一定是在冰出现之前产生的。”

加米森同时认为,“如果这座山脉是由远场压缩产生,它们应该已经有2.5亿年的历史。那将意味着它比我们以前认为的存在的时间更长。但问题是:被冰覆盖的地形能保存多长时间。”

科学家计划启动新一轮探测

中国的研究人员希望从钻孔中获得岩石和冰样样本,这有助于确定三个理论中哪一个更能解释冰层下这座山脉的形成方式。

最长的山脉范文2

关键词 洪山岩体;正长斑岩;蚀变矿化特征;斑岩型铜矿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65-01

洪山岩体由于独特的含矿(铜、金多金属)特征,重砂、化探、物探良好的吻合异常,以及铜矿、金矿点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洪山岩体岩浆活动早期为碱性火山岩喷发、岩溶喷溢和碱性次火山岩的侵入,中期为辉石正长岩类的侵入,晚期为碱性正长岩类的侵入。形成了喷出相、次火山岩相和晚期侵入相完整的火山机构岩相特征。正长斑岩属于晚期侵入相。

1 化探异常特征

1979年河北省区调一队在洪山地区做了1:10000土壤测量,共圈出5个铜及多金属成矿预测区,此处异常呈长条状,面积0.6 km2,Cu元素高值是在北部大于1000×10-9,中部700×10-9和南部500×10-9与PbZnMo异常在此吻合。区内见有铜矿化点,发现激电异常多处,最高ηs5.5%,此异常最好。

2 岩石特征

含矿岩石主要为灰白、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基质半自形粒状微晶结构。斑晶由钾长石、斜长石及少量假象黑云母组成,粒径一般0.4 mm~1.6 mm,钾长石含量20%~25%。基质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组成,粒径一般0.02 mm~0.2 mm,钾长石含量75%~80%。不透明矿物由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假象、蓝辉铜矿、蓝铜、褐铁矿组成。岩石具有明显的细脉侵染状铜、黄铁矿化。

3 正长斑岩铜矿化特征

铜矿化体都产在近东西向的斑岩体内,斑岩体地表出露宽约70 m,长轴200余米,短轴宽近180 m,西侧与中粗粒碱性正长岩互相穿插呈似鱼尾状,斑岩体局部见有较强的铜矿化,单样铜品位0.89%,在其下垂深20 m老硐中矿化宽度大增,向下铜矿化有增强趋势,根据老硐取样化验结果,斑岩体深部大都不同程度的含铜,其特征是岩石粒度微细,呈斑状结构,铜矿化较普遍。

铜矿化由浸染状或细脉状两种方式出现。在碱性正长岩体顶部者,以细脉状为主,同时也有浸染状或团块状者,经表生作用形成之碳酸铜,多形成碳酸铜溶液淋滤入岩石之节理裂隙面中,沉淀结晶成孔雀石之薄膜,此类矿化现象尤较普遍。胶状孔雀石局部可见。细脉状之铜矿化与石英脉有关,脉宽一般在0.2 cm~1 cm左右,呈网格状产出,但一般脉较稀疏,每米范围内可见平行脉一般为2~3条,多者达4~5条,少者1~2条,其中矿化又极不均匀,以石英为主,局部地段由铜矿物所占据,地表仅可见流失孔;另于岩体内局部地段尚可见平行排列密集之梳状细石英脉(宽0.2 mm~2 mm),均为无矿之纯石英脉,团块状之铜矿化系出现于两组裂隙之交叉处。

4 含矿特征

正长斑岩铜矿体分布于与巨粒正长岩接触的正长斑岩一侧,粒度极为细小,其中铜矿化呈侵染状或细脉侵染状,矿与非矿无明显界线,需靠样品分析结果区分。经过进行老硐清理编录工作,初步圈出4个矿体,单工程揭露矿体最大厚度7.22 m,工程控制最大长度约40 m,矿体长度未完全控制。矿体总体产状340°∠70°,铜品位在0.2%~0.53%之间,单样铜品位最高1.82%。正长斑岩中部分样品含金在0.1×10-6,金巳达铜矿床中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指标。所有样品均进行了银的化学分析,银含量分别全部大于1×10-6,最高达14.4×10-6,其含量达到铜矿床中银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指标。据光谱分析测定,铜矿石中还含有稀散元素镓(Ga),含量为0.003%~0.004%,部分样品铊(TI)含量为0.02%,其含量达到铜矿床中镓(Ga)、铊(Ti)伴生组分0.001%综合评价指标以上。

位于1:10000土壤化探异常的洪山沟Ⅳ号化探异常内,德家山庄北部的细粒正长斑岩内,TC1探槽内刻槽取样1 m,含铜0.63%,主要为裂隙面上分布的孔雀石化薄膜。由于在斑岩体内,加之处于物化探较好的Ⅳ号异常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5 岩石蚀变特征

矿化岩石及其蚀变特征,据野外及镜下观察,与矿化有关细粒正长斑岩,含有数量不等的霓石,就其外观及出露情况分析,均可见程度不同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硅化和微弱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多交代霓石,或呈细脉沿裂隙分布;绢云母多沿长石颗粒边缘呈细脉和晶簇出现;黑云母呈鳞片状或团块状星散出现;硅化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细脉状(宽度

1 mm~数厘米)、梳状细脉(宽0.2 mm~1.2 mm,每10 cm内约30~40条)或侵染状(石英细粒沿长石等矿物颗粒分布)。

地表围岩蚀变极发育,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或硅化。其中绿泥石化波及范围较广,呈细脉状或沿裂隙面分布;黑云母化多出现在与矿化有关的破碎带两侧,沿角砾边缘或间隙呈细脉状或团块状密集出现,向两侧渐呈星散状分布;硅化作用范围亦较广,石英呈细粒状沿长石颗粒间胶结长石。

6 与斑岩型铜矿特征对比

洪山沟有细脉浸染状细粒正长斑岩体存在;火山口或火山管道的存在,使正长斑岩体沿该火山通道或火山颈侵入;矿石中具有典型的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构造,存在金属硫化物微细粒或微细粒结合体呈星点状分布在蚀变岩石中,或分布在石英细脉及碳酸盐脉中,且矿化普遍。以上均与斑岩型铜矿特征相似,因此预测本区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床。

7 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

正长斑岩于洪山岩体NNE向控矿断裂之北西侧一小型寄生火山口中。该小型寄生火山口遥感图像呈环形,正长斑岩体即沿该火山通道或火山颈侵入。

从一般火山岩型斑岩铜矿成矿理想模式分析,深部和内部为铜、钼、钨矿床,向上向外为强黄铁矿带―弱黄铁矿,最外为铅锌贵金属,又是这些矿化可能成为寻找深部铜矿床的指示性矿化或找矿标志。从本区发育的矿化情况分析,黄铁矿化、铅锌矿化和铜矿化共生,混杂出现,但黄铁矿分在火山机构两侧,而铅锌等分布稍靠内部这些情况反映火山机构剥蚀程度应该到了黄铁矿化和铜矿化带的交换部位,真正的铜矿化带位置还未剥露,在深部找铜还是很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最长的山脉范文3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类型 金多金属

麻棚-赤瓦屋岩体-带金多金属矿田位于太行山中段重要成矿带(区)上,受紫荆关-灵山深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带上的麻棚、赤瓦屋两大岩体的影响,在其边缘及形成众多金多金属矿床点,其中以石湖―土岭和西庄旺及兰家沟等矿床点最为典型,是太行山中段重要的金矿资源基地。研究该矿化密集区的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可以带动本区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

1. 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本区发育于太行山伸展拆离带和变质核杂岩构造体系下的构造层次,即阜平变质核杂岩的太古代变质岩中。属太行山中段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带范畴。

区域属于基底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出露的地层为太古宇结晶基地,主要是由一套中-深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粘土质碎屑岩及镁质碳酸岩深变质岩系所组成。变质程度以高角闪岩相为主,底部见麻粒岩相,上部见低角闪岩相,在纵向上与地层层序一致。混合岩化强烈,分带不明显,多呈面型分布,属原地选择性重熔性质。

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从太古代的岩浆岩到中生代岩浆岩均有出露,其中燕山旋回第三期岩浆活动,其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都达到鼎盛时期。晚侏罗世地层几乎全部由火山岩组成,其侵入岩体分布普遍,个体也较前两期增大,相带明显,活动期次更为复杂,其活动顺序大体是继火山岩之后为石英斑岩等大型浅成、超浅成侵入或潜火山活动,而后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中深成相侵入,最后是各种脉岩贯入。中深成侵入岩常组成杂岩体,具环状、辐射状构造。以此说明本期岩体主要沿火山通道及其附近侵位。

位于太行山中段的阜平群地层为准地台内基底出露范围最大的地区,阜平群因遭受阜平运动的影响而使其褶皱回返,形成褶皱轴近东西向的褶皱带。根据褶皱构造特点分析,阜平褶皱至少可划分四期,第一期为早期塑性流变褶皱,第二期的近东西向区域性阜平褶皱,第三期为共轴叠加褶皱以及其轴面发生大幅度弯曲的第四期褶皱。其次阜平群中还发育有不同期次、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韧性剪切带,反映了不同地史阶段不同性质的演化特征。其中主要是发育在第二期平卧褶皱的倒转翼和各岩群系接触界面的顺层韧性剪切带和北北东向逆冲推覆韧性剪切带,它们对金元素的初步富集乃至金矿的形成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 矿集区地质概况

矿集区广泛分布太古界阜平群基地地层,缺失沉积盖层,其基底地层由老至新可分六个岩组,分别为索家庄、团泊口、南营、漫山、木厂、四道河六个岩组(见图1),每个岩组顶部的磁铁石英岩层是其分层标志。

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从吕梁期到燕山期,基性(辉绿岩)到中酸性(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均有出露。其中以赤瓦屋和麻棚两个岩体为主,它对区内矿床的生成起着控制作用。

区内脉岩按其生成时代、空间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基性辉绿岩脉,属吕梁-五台旋回的产物,呈北西向分布在赤瓦屋、麻棚岩体的西侧外带。第二类,为中酸性脉岩,主要岩性为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分布在麻棚、赤瓦屋岩体南侧外带,也有少量分布于岩体中。第三类,为碱性煌斑岩脉,呈北西向分布在赤瓦屋-麻棚岩体北东侧外带。第四类,为石英脉。它与硅化带、含矿蚀变带相互平行,密集成群成带产出。是寻找金和有色金属矿床的重点对象。

紫荆关-灵山深断裂是本区主要的导岩导矿断裂。该断裂对晚侏罗世火山岩的裂隙式喷发,以及期末的岩浆带侵入,均具有明显的即导控又切割的作用,为该阶段大量中酸性岩浆上涌的重要通道,亦为断裂的主要活动期。它派生出的次级断裂更为后期脉岩及含矿热液的充填提供了有利赋存空间,从而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瞩目的矿床。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简述

3.1土岭――石湖金矿

土岭――石湖金矿区均位于麻棚岩体东南缘外接触带。出露的主要含矿地层是团泊口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矿区岩浆岩以脉岩为主,主要有类属麻棚岩体同源同期之派生物的闪长玢岩及石英脉等,沿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贯入于变质岩中。矿区金矿化与麻棚岩体的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而且脉岩与金矿化紧密伴生,尤其石湖矿段主要沿玢岩脉的顶底板发育。矿区断裂构造主要为叠加在背斜构造之上的燕山期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是本区最重要的一组断裂构造,贯穿全区南北,成群成带密集出现,控制了岩脉、含金石英脉、含金蚀变破碎带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产状、形态及规模等。

3.1.1矿体规模、形态和产状

本区各含矿带生成以压扭性为特征,因而具有走向延长远,倾向延深大的特点。该区共已查明含金石英脉及蚀变破碎带40条,其中土岭30余条,石湖10余条。其特征见表1。

3.1.2矿石类型

(1)含金石英脉型(热液型)

本区含金石英脉矿床均产于太古界变质岩系中的构造断裂之中,矿床的规模往往取决于含矿断裂带的发育程度,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按含金石英脉产出形式,大致可划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单脉型,含金石英脉单独产出,矿体长十余米至几米,厚0.1-5米,延深几十米至几百米,呈脉状、透镜状,沿走向或倾向有尖灭再现、膨胀狭缩、分支复合现象;另一种为复脉型,含金石英脉呈单脉、网脉、密脉成群出现组成脉带。矿体长10-500米左右,厚1-20多米,延深几十米至几百米,形态复杂,呈脉状、透镜状、不规则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多有分支复合和膨大缩小现象。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碲金矿、辉银矿等,少数矿体有辉钼矿、黑钨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有绢云母、绿泥石、长石、方解石等。矿石呈团块状、细脉状、浸染状,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其中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含金破碎蚀变带型

该区含金破碎蚀变带类型矿床较少,多数产于中酸入岩体内之断裂破碎带中,断裂破碎带长几百米至上千米,宽几米至几十米。矿体长十余米至上千米,厚几十厘米至几米,个别达十几米,延深几十米至几百米。矿脉受复合构造裂隙控制,常呈薄板状、透镜状和脉状,沿走向及倾向有膨胀收缩,尖灭再现及分枝复合现象。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二者关系趋于正相关,即厚度增大品位变高。烟灰色石英比白色石英脉含金高,黄铁矿颗粒越细,结晶程度越差含金越高,高硫化物中出现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组合时,金的品位增高。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银金矿和自然金。脉石矿物包括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类型主要以细脉状为主,其次为浸染状,细脉状主要为硅化岩型及石英脉型,不同类型的矿石含金量不同。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其次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3.2兰家沟金矿

兰家沟金矿区位于麻棚、赤瓦屋岩体西缘外带上。出露的主要含矿地层是南营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既有吕梁期的基性岩浆岩,又有燕山期的中酸性岩浆岩,形成了沿断裂构造裂隙侵入的脉岩群或脉岩带。脉岩主要有辉绿岩脉和石英斑岩脉。其吕梁期的辉绿岩脉与本区成矿无关,属成矿前的岩浆岩脉,而燕山期的中酸性岩脉,特别是闪长玢岩脉与区内金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少量矿脉产于闪长玢岩脉上下盘。矿区构造受区域性深断裂构造影响,以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为主,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已被早期辉绿岩脉充填,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控矿构造,在燕山运动期间,被麻棚、赤瓦屋岩体的同源同期派生物闪长玢岩脉充填,则在形成的过程中可为成矿物质的运移提供热源和物源,而且闪长玢岩脉往往与石英脉相伴生,是本区的主要成矿体。兰家沟矿床类型属含金石英脉型(热液型)矿床,其中含金石英脉以复脉型为主,密集成带,但均受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构造带的控制。

3.2.1矿体规模、形态和产状

本区矿化主要赋存于阜平群南营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均受燕山期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带的控制,而断裂构造带的生成以压扭性为特征,控制了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产状、形态及规模。目前已在兰家沟初步圈出3条含矿带集中区13条含金石英脉。其特征见表2。

3.2.2含金石英脉型(热液型)

本区含金石英脉矿床均产于太古界变质岩系中的近南北向构造断裂破碎带中,少量产于闪长玢岩脉上下盘中。矿脉常受其中再次被复活的断裂破碎面或裂隙面所制约,呈单脉、网脉、密脉成群出现组成脉带。脉带长1500米左右,厚0.1-1.0米,矿体长150-650米,厚0.1-1.0米,延深几十米-400多米。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分枝复合明显,局部有反倾现象。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金银矿、辉银矿、磁黄铁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绿泥石、长石、方解石、萤石等。主要蚀变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偶见铅锌矿化、孔雀石化。

4. 矿床成因

4.1成矿物质涞源

麻棚-赤瓦屋岩体一带金多金属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来自岩体,同时也不排除地层中对成矿的贡献。

前人大量的分析测试数据表明,麻棚-赤瓦屋矿化密集区内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活动。据石家庄经济学院牛树银教授对本区部分矿床的S、C、H、O等同位素研究,区内土岭石湖金矿的,δs34变化范围很窄(表3),在9件样品中δs34在+0.94-+5.16范围内,而有5件样品的δs34近于+2.0,平均值δs34=+2.33,δs34值集中在零值附近,硫的平均同位素组成接近陨石硫,说明矿石中的硫属深源硫,主要来自上地幔;δc13平均值为-4.72,变化范围也窄,在-4.29-5.14间,接近初生碳;δ18H2OO变化于+6.8-+9.78之间,平均值为8.23,δD为-75.98‰,结果显示它是来自深源岩浆,属于岩浆水,但也有少量天水参与。总之,S、H、O、C的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本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

根据西庄旺银矿区的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矿体的远矿围岩明显存在着金、银、铅、锌等多种成矿元素的亏损,而近矿围岩则相对富集,富集带宽度约5米。此外,据前人在李家庄矿区西石门段的寺上选取了微金剖面上分析,区内正常场的斜长角闪岩、浅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混合岩化片麻岩的含金量分别是14.5×10-9、1.8×10-9、18.7×10-9和32.2×10-9。而在区内的矿脉附近,这些变质围岩含金情况则出现反向变化,即混合岩化片麻岩降至27.3×10-9,片麻岩降至7.7×10-9,斜长角闪岩降低到2.7×10-9,即依次降低15%、59%和81%。同时其它矿区也具有类似性,表明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阜平群地层中的部分元素参与了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同样,根据该区内不同地点矿区中载金矿物的硫同位素测定结果分析,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极为相似,如土岭-石湖金矿δs34平均值为+2.33‰;干石沟金矿δs34平均值为+2.15‰,连年金矿δs34平均值为+1.74‰。均为低值区,反映硫的来源具有地层硫的特征,同时也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有关。长地院Pb同位素测年研究显示,铅的年龄以26.5亿年为主,少量位1.5亿年,同样揭示了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活动,并有少量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参与。

4.2成矿温度分析

区域矿种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成矿元素的组合规律分析表明,矿集区成矿温度变化较大。总体上,近岩体分布的矿床(点)以高中温成矿物质组合为主,稍远离岩体以中温为主,而远离岩体以中低温为主。其中,岭东岩体旁侧的南庄旺-连年-西庄旺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表现的最为典型:近岩体的南庄旺成矿元素组合表现为铜、金,显示高中温成矿组合特征,稍远离岩体的连年金矿,铜的高温成矿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更远离岩体的西庄旺银矿成矿元素组合为银、铅、锌,表现为以中温或中低温为主。

前人对本区多个金银矿床进行的包裹体测温研究结果也表明,矿集区内主要矿床的成矿温度的区间较宽,在150-315℃之间。如土岭金矿,早期不含金的含铜石英脉成矿温度在307-315℃之间;含金黄铁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包体测温范围在190-290℃之间;晚期不含金并且伴随碳酸岩化的石英脉成岩温范围在150-290℃之间。

4.3成矿模式探讨

太古代早期于优化地槽环境下,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岩,经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形成含金丰度值较高的铁镁质变质岩,作为初始矿源层。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花岗质岩浆不仅提供热流体和热源动力,亦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并萃取了矿源层中的金,形成含金的成矿热液。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活动并沉淀,成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综上所述,本区的矿床成因表现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5. 结 论

综上所述,阜平地区这些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化过程,早在太古代晚期开始就逐步形成。太古代阜平期主要形成一套富含金多金属等成矿元素的中基性―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夹正常沉积碎屑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后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来源于深部地壳的区域热流值较高,形成麻粒岩、片麻岩、浅粒岩和大理岩等变质岩系。由于局部热流的高度集中,使原岩中金多金属组分初次活化和迁移,富集在高热流体集中区,但数量和规模有限。在阜平运动期间,围岩发生多期变形,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变的顺层剪切作用,并且伴随区域褶皱构造形成,使得分散在变质岩系中的金在韧性剪切带中得到初步富集,尤其是脆韧性剪切带的转弯处,胀缩过度处,多条韧性剪切带的交汇合处及褶皱转折端、轴部富集。燕山运动期间,太行山地区总体进入强烈活动时期,在该区形成麻棚、赤瓦屋两大岩体,麻棚、赤瓦屋岩体的侵入与重溶作用,使岩浆混染了较高的含金丰度值,金与岩浆中K+、Na+等形成残余富碱硅酸热液,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促使岩浆中含金富碱硅酸热液被析出,并且由于温度、压力、浓度等差异,使岩浆热液由岩体向构造断裂带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再次溶解了围岩中金多金属组分和二氧化硅等,金的浓度逐渐变富,形成含金浓度较高的溶液。当这种含金富碱硅酸热液运移到构造带时,碱金属交代围岩,在断裂带两盘形成巨厚的钾化围岩带,由于碱质不断析出,溶液显中偏酸性,促使二氧化硅析出,不断沿断裂带充填或交代破碎带岩石形成石英脉或硅化蚀变岩。然后溶液浓度降低,金及硫化物形成。总之,从以上过程说明,金元素从最初初步富集到最后就位形成工业矿体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演化过程。

参考文献:

最长的山脉范文4

当从太空俯瞰我们蔚蓝的星球故乡时,很少有人不会被位于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一片醒目的棕褐色区域所吸引。这片区域内自北向南依次坐落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一系列高大山脉,这些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中国第一级地势阶梯,形成了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在这些为数众多的山脉中,世界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脉高耸于青藏高原南缘,在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国之间构筑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喜马拉雅山脉东起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迦巴瓦峰,西至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约500公里,由大致平行的数条支脉构成。整座山脉自南向北又大致被分为:海拔约700米~1000米的山麓低山丘陵带(南部),海拔约3500米~4000米的小喜马拉雅山带(中部),以及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大喜马拉雅山带(北部)。大喜马拉雅山带是整条山系的主脉,宽约50公里~60公里,由许多高山带构成,其中就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是自治区的最高山。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晶

地质和地理学考察表明,在距今约2.8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青藏高原地区曾是一片古老的大海,地质学家们称它为“古地中海”或“特提斯海”。位于这片古海洋北面的劳亚大陆和南面的冈瓦纳大陆在二叠纪末期逐渐开始分裂,在向四周漂移的过程中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大板块。到了距今约6500万至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向北漂移,最终鲁莽地撞向亚欧板块,受到挤压的古地中海逐渐萎缩消亡,青藏高原也渐露雏形。这一时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一举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至今仍在继续,印度板块也从未停止向北推进的脚步,据估算,它仍以每年约5厘米~6厘米的速度在向北移动,因此喜马拉雅山脉每年都会长高一些。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意指“雪域故乡”,拥有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中的10座以及40多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海拔8501米)、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07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153米)以及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 米)在内的众多著名山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是整个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部分,也是珠穆朗玛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整座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气势磅礴,地势险峻,周边的山峰如同众星捧月般环绕在它四周,更衬托出珠峰的圣洁与大气。珠峰所处的纬度带附近,还同时散落着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奇幻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诡异的百慕大三角洲以及消失的玛雅文明等众多未解之谜,再次为这座世界最高的山峰增添了一份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在人们的印象中,珠峰及其周边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寂静荒芜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亿万年来只有呼啸的风和狂暴的雪从这片荒野掠过,极端的气候和环境使这里成为生命的。然而,大自然却借助魔力之笔为珠峰描绘出别具一格的极高山地貌,并在跌宕起伏的山川中为它点缀了冰川、河流、湖泊、山谷、森林、沙漠等极具特色的生境。尽管珠峰地区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左右,但却为中国动植物物种中11%的种类提供了栖息之所。这条年轻的山脉生机盎然,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生命源泉。

珠峰的名称由来及高度测定

诸多高峰中,珠穆朗玛峰自古以来便受到了极大关注。元代时期的藏文名著《红史》是最早提及珠峰的文献资料,珠峰地区在这本书中被称为“拉齐”,珠峰地区的雪山则被称为“拉齐岗”,意指“拉齐雪山”,书中还以“次仁玛宾阿”来尊称珠峰附近的5座雪山,意指“长寿女神五姐妹”,书中甚至还提到著名的高僧米拉日巴(公元1040年~1123年)在“拉齐岗”一带的山洞中修行9年的事迹。1258年出土的藏文史籍《莲花遗教》也以“拉齐”来指珠峰地区,珠峰则被称为“拉齐次仁”,即“拉齐地区的长寿女神”。15世纪的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在其汇编的《米拉日巴诗歌集》中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为“顶多雪”,书中用“长寿五姐妹”来命名珠峰附近的5座雪山,其中长姐珠峰的全称为“久穆拉缅・扎西次仁玛”,意即“吉祥长寿后妃神女”。公元1714年~1715年间,清康熙皇帝派理蕃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本占巴进入测绘地形,采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在1717年编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明确标注出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同时正式将珠峰命名为“朱姆朗马阿林”,意指“神女峰”。100多年后的1852年,英属印度测量局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在印度平原上测定为8840米,并用前测量局长乔治・埃菲勒斯之名将珠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1952年,中国政府将珠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2005年,国家测绘局宣布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这是迄今为止所有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精确的数字。

北坡豪迈大气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地层、地质构造区中,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它构建了大尺度的地貌格局。在大气环流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的双重作用下,珠峰南、北两坡的气候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了明显的区域分异,在多达7000余米的垂直幅度上呈现出完整的中山到极高山的自然地带变化,表现出了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带之间的气候特征。

珠峰北坡的藏南山原、宽谷湖盆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地势广阔平坦,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少,属荒漠和草甸草原区。这是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在持续北上的过程中,受到山群的重重阻挡后耗尽大量水分,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产生焚风效应,因而加剧了北坡气候的旱化,呈现大陆性高原气候特点。

冰川和冰塔林是珠峰北坡极富梦幻色彩的景观之一。珠峰的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的数百条大小冰川,冰川在差异消融的作用下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冰塔林景象,冰湖、冰舌、冰挂等奇景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还有能托起巨石的冰蘑菇。地球上这种大规模的冰川地貌景观只有在中低纬度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才能见到。

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末端的“卓玛”山顶,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是观赏和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绒布寺的所在。绒布寺始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全称“拉堆查绒布多阿曲林寺”,属宁玛派寺庙,是一个极富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绒布寺分新旧两处,旧寺上绒布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新寺也称为下绒布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曾经规模较大,下属有十几座寺庙,有的还位于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8个附属小寺,包括1个尼姑庵。

为数众多的高原湖泊也是珠峰北坡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个个比天空还湛蓝、比水草还碧绿的咸水湖或淡水湖,如同散落在高原上的宝石般耀目。这些高原湖泊是冰雪融水的产物,它们不仅滋养着大地万物,也维持着高原上的生态平衡。珠峰地区隶属中南水文区,中喜马拉雅山北坡地带的内、外流地区。区内河流属印度洋和藏南内流两大水系,大部分河流冬季封冻或断流。区内最大的河流为发源于希夏邦马峰北坡的朋曲河。朋曲河全长约384公里,最终在陈塘附近汇入尼泊尔境内。佩枯错是区内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整个湖区面积约 300 平方公里,为半咸水湖。

南坡风光旖旎

珠峰南坡的高山峡谷区沟谷幽深,为高山峡谷湿润森林区,呈现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的年均气温约7℃~10℃,年均降水量也自东向西逐渐递减。南坡属常绿雨林高山针叶林及高山植被区,区内发育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且植被垂直分异明显,从谷底到山顶依次由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寒温带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直至5500米以上的高山冰雪带构成。

南坡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的秘密就藏在山脉本身。山脉的南侧自西向东被数条沟谷纵切,形成了细长的峡谷地带。直插入云的巨大山峰拦截了南上而来的印度洋季风云团,迫使它们在爬升的过程中形成降雨,使峡谷地带真正成为野生生物的乐园。珠峰南坡的沟谷自西向东依次为贡当沟、吉隆沟、樟木沟、绒辖沟、嘎玛沟、陈塘沟、亚东沟。

贡当沟位于斗嘎尔河谷地,行政上属宗嘎镇和贡当乡所辖。四周雪山环抱,最高峰杰奥海拔6820米。属恒河水系的斗嘎尔河纵贯全区,河床急剧下切形成众多陡险的峡谷,最低处海拔为2802米,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气候旱化异常显著,山地生态系统组成具有典型的喜马拉雅南翼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特色。

吉隆沟位于吉隆藏布下游谷地,行政上属吉隆镇所辖。最高峰央然康日海拔7429米,高耸于沟谷西南侧的高喜马拉雅山脉之中。区内最低处海拔仅1807米。地貌形态以高山峡谷为主。气候旱化现象十分明显,区内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与西喜马拉雅山地更为接近。

樟木沟位于波曲下游中尼两国交界处, 行政上属樟木镇所辖。区内山高谷深,东侧耸立着平均海拔为5800米的巴玛热康日雪峰,西南端海拔最低点为1433米,是所有沟谷中海拔高度最低的地区。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保持有完整的山地亚热常绿、半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绒辖沟包括东北自富士拉山口西南至聂鲁桥的整个绒辖曲谷地,行政上属定日县绒辖乡所辖。谷地西侧为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153米),西北角则屹立着谷地内的最高峰(海拔7367米)。全长近45公里的绒辖曲斜贯两山之间,最低处海拔为2399米。整体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呈现出由东喜马拉雅南翼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向西喜马拉南翼半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过渡特征。

嘎玛沟位于朋曲河的支流嘎玛藏布及其西侧谷地,陈塘沟位于日屋镇至陈塘镇之间的拿当河谷,二者在国境线附近交汇并一直延伸至尼泊尔境内,行政上属定结县陈塘、日屋二乡和定日县曲当乡所辖。峡谷全长36公里,谷中最高点为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07米),最低处海拔2261米,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受强大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仍形成与喜马拉雅南翼相同的湿润气候和山地森林自然景观。

亚东沟是被康布麻曲切出的一条向南突出的狭长河谷,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最大、最长的一条沟谷,位于区内最高峰海拔7350米的卓木拉日雪山的垭口至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山口之间,海拔最低处为2400米,行政上属亚东县所辖。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与北来的冷空气在此交汇,为亚东沟带来充沛的降水和湿润的气候。

全球最高的珍稀濒危物种庇护所

珠峰地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多样的环境滋养着极高山特有的野生动物和植物,也孕育着大量热带和亚热带物种。这些活力十足的生命与环境之间互相依存,共同谱写着充满无限生机却又独具野性之美的华丽乐章。

珠峰地区在动物地理区上位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错地带,南、北两坡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系统垂直分带极其明显。与世界上的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这里的野生物种种类众多,不仅具有高原性特点,还同时兼有热带和亚热带综合特色。其中,北坡地区发育着高寒灌丛草原生态系统,动物区系以古北界物种为主,物种组成相对单一,但分布范围和数量较大,以藏野驴、沙蜥等高原物种居多。还含有较多的高原特有物种,如雪豹、黑颈鹤等,整体表现出南部区域的鲜明特点。南坡地区处在喜马拉雅山脉核心地区,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河谷中发育着喜马拉雅南坡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动物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种类丰富而种群数量小,以猕猴、小熊猫、赤麂、火尾太阳鸟等亚热带物种居多,同时还含有较多的喜马拉雅特有物种,如喜山长尾叶猴、喜马拉雅麝、喜马拉雅塔尔羊等,整体表现出喜马拉雅高地的鲜明特色。保护区还分布着雪豹、胡兀鹫、金雕、棕尾虹雉、藏原羚、盘羊等数量较多的珍稀濒危物种,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珠峰地区迄今为止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30目93科491种,野生蕨类植物共30科57属170种,野生种子植物110科575属1813种(含种下等级)。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种,包括金雕、胡兀鹫、棕尾虹雉、黑颈鹤、喜山长尾叶猴、雪豹、藏野驴、喜马拉雅麝等。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64种,包括鹗、凤头蜂鹰、藏雪鸡、血雉、猕猴、棕熊、小熊猫、猞猁、藏原羚、喜马拉雅斑羚等。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I共15种,附录II 55种,附录III 7种。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的共9种,易危17种,近危18种,数据缺乏1 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包括喜马拉雅红豆杉、雅致杓兰、狭萼杓兰、藏南石斛等7种,II级保护植物(包括第一批、第二批)共74 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12 种(其中 8 种同时也是部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其中濒危4种,稀有5种,渐危3种。

最长的山脉范文5

中国人信龙、说龙、拜龙,将龙神化。地下虽有恐龙化石,但静静躺着另一种“真龙”之躯才是中国人真正寻觅的,接引“龙气”也是更多人的向往。所以,阴墓与阳宅的点穴无不以“觅大龙”为前提。于是,为了解答“龙脉”怎样“隐身”以及它对入的生前、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即形成了“峦头学”、“玄空学”,陆续出世了像《金锁玉关》、《平沙玉尺经》、《水龙经》等深奥的风水著作。当然,与之相比,下面几段“觅大龙”的故事则更为有趣。

《晋书・羊祜传》最早讲述了“自毁祖坟龙气”的故事。羊祜是一位懂风水、知深浅、能进退的官员。风水师曾经对他说:“你家祖坟地为紫微垣,属于五星朝天的地势,你家应当会出天子。”为此,羊祜非常惊怕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他派人挖断了祖坟山脉的峦头,希望能破坏龙脉的形势,以破解风水的应验。据风水师观察,羊祜祖坟地龙脉还在行度,挖坏的只是峦头气势,所以免不了还要出折断了手臂的三公。羊祜心想,只要不出皇帝就好了。几年以后,羊祜指挥作战时摔断了胳膊,被皇帝封官升至三公。

传说黄巢起义的兵败也与龙脉有关。当时,朝廷久战黄巢不克,钦天监的张国师望见沿着黄巢祖葬的金牛山龙脉,弥漫有一股“帝王之气”,便带上万名工兵去挖掘金牛山的“来龙过峡处”――这就是俗称的“挖祖坟”。一个多月后,一个石桶被挖出,上面刻着一只黄腰兽和一把三尺长的宝剑,并带有少许血样的湿泥。自从金牛山的龙脉被斩断,“帝王之气”便渐渐散去,黄巢果就兵败于此。

在中国历史上,对峦头风水学研究最为精湛的要算《葬经》的作者郭璞。当时,粗通风水的晋明帝对郭璞为人葬坟很感兴趣。一日,他微服私访,遇上一个村夫在一座山的龙角处下葬。晋明帝便对村夫说:“你为何‘葬龙角’呢?按照刑律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啊!”村夫答到:“郭璞先生告诉我,若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定会有天子出现。”晋明帝听罢打了个寒噤,于是急忙追问:“你希望今后家中能够出一位天子吗?”村夫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而是天子会来这里过问一下而已。”可见,郭璞的眼力多么高精。后来,晋明帝终于结交了郭璞,也取消了“葬龙角当满门抄斩”的刑律。

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历史定论不同,风水学认为韩信的身世是“成也龙脉、败也龙脉”。据说,少年韩信对门住着一个年老多病的孤身“地仙”(风水先生),依靠韩信每天砍柴换米得以周济。一天,老地仙对韩信说:“为了感谢你多年的照顾,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后山上有一处龙脉宝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就将我葬在那龙口里,你今生将会大富大发,一生荣华富贵;如果你老母死在我前面,你就将她葬在那龙口里,你今生会出将入相,位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生切记啊。”后来,老地仙病势渐重,眼看不久人世,韩信便犯了急。他几经思虑,最后以医治眼病为由,将自己的老母亲背进了那个石洞构成的龙脉口中。安顿好母亲,韩信咬咬牙走出“龙口”,对着石洞连叩三个响头。哪知瞬间风雨大作、天昏地暗,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龙口”巨石轰然塌下……

再说那地仙忽闻后山巨响,一掐算可了不得:韩信竟在龙葬了生母!于是抱病赶往龙脉地,对着呆若木鸡的韩信一声长叹:“天地昭昭,活葬生母。你即使能够得到地理,天理也不容你!你将不见天地而终啊!”

后来,韩信真的在龙脉地得了地理,战功赫赫最后官至汉朝“齐王”。天下安定之后,韩信依然记得老地仙的那句话。于是,他将自己曾经活葬生母的事告诉了刘邦,并深感恐惧地说:“皇上啊,尽管我为大汉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日后难免死无葬身之地啊。”为了保全韩信不应天理之劫,刘邦便向全国发出一道圣旨:所有兵器箭支、柴刀菜刀上都必须刻上“此刀不斩韩信:见天不杀韩信,见地不杀韩信”的字样。然而,这也难解天理之劫。这不,皇后吕氏掌权后深疑韩信谋反,便将他骗到一座三层绣花楼上,再将窗户严封,后灌醉勒死。韩信的结局不正是“下不见地、上不见天”和“成也龙脉、败也龙脉”吗?

传说袁世凯也颇信峦头风水。上世纪30年代的风水大师佛隐曾经在《风水讲义》中讲述了袁世凯看风水的故事。当时受清朝廷排斥而解职归田后,袁世凯便怀疑祖坟龙脉上有破绽。被请去的风水师都说他祖地是“龙真”,穴向合水并无破绽,所以富贵不可限量。佛隐却认为,此地虽“有朝有托、明堂宽广、诸般贵器罗列,实是大贵之地”,但因墓穴四周筑满墙垣,“龙身受制,气脉阻塞,不能发旺,反遭挫折”。于是袁世凯听了佛隐的建议拆除了围墙,三年后竟然也当了民国的元首。

最玄乎风水人事恐怕要数了。出生地湖北省黄州市回龙镇的林家大湾,被海拔约300米的白羊山围绕。林家大湾人都这么说:“林家祖坟所葬的白羊山龙脉上的凤凰口是个好风水。林家祖屋坐落在官山恼,代代不脱官。林家新屋又坐落在神仙恼,它连着白羊山上的白虎星,白虎赶着白羊下山梁,才出了个。如果离长江20公里的回龙山离长江再近一点,白羊山的龙气会更旺,也许就不会倒。”

有人说,1950年林家大湾开通了公路,1967年因为故居而修了一条通往“参观道”,这些都毁了龙脉,破了湾里的风水,斩断了“凤凰的翅膀”。1970年,白羊山上修建了微波通信站更是斩断了白羊山龙脉的脊梁。湾里开山工程也炸毁了“龙头”,挖山洞又掏出了羊的“心肝”,满山还炸出了一汪一汪的“血”,所以,属羊的最终是体无完肤。显然,这些并不属于风水学的预测,而是事后的牵强附会而已。

最长的山脉范文6

[关键词] 钨锡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大绀山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25-2

矿区位于粤西华夏系构造带的四会—吴川断褶束中的大绀山旋卷构造区内,区内断裂发育,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东西向次之。区内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以锡、钨为主,兼有铅、锌、稀有金属、贵金属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共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三十二处之多。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仅见有震旦系a组,第四系分布不广(图1)。

震旦系a组:出露于矿区北部和东南部,环绕燕山二期鞍部岩体、大树山岩体及燕山四期大坳笃岩体分布,为一套浅—深度变质岩系,主要由粉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炭质板岩、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石英长石片麻岩、长石石英片麻岩组成。受后期混合岩化作用,靠近岩体部分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了各类混合岩或混合岩化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条痕状混合岩和条带—肠状混合岩,与片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第四系:矿区内分布不广,为残坡积冲积物,散布在山坡岭地,厚度一般0.5~4m。

1.2构造

1.2.1褶皱

矿区位于葵洞—莳田一级复式背斜的南东翼,大降坪二级复式向斜的西翼。

根据变质程度较浅的云母石英片岩(向南西倾斜)及板岩(向北东倾斜)的产状,初步确定矿区的褶皱为大降坪复式向斜西翼的一个三级向斜。向斜轴向为南东—北西向,其轴部通过黄竹园、大坳村、大塱工区一直延到矿区以外;在黄竹园以南,向斜轴向转为南西北东向,但很快就延到矿区以外。黄竹园、大坳村、大塱一段以西的二托、大树山等处的岩层产状大部分转为向南东倾斜,这可能与花岗岩的向SE拱托作用有关。

1.2.2断裂

矿区的小断层较多,多为成矿后断层,按产状可划分为四组:第一组倾向15°~85°,倾角22°~75°;第二组倾向98°~175°,倾角25°~90°;第三组倾向180°~250°,倾角28°~85°;第四组:倾向285°~335°,倾角61°~86°。其中以第二组最为发育。上述断层绝大部分明显地错断矿脉,但规模较小,延长在150m以内,错距在5m以内。

1.2.3节理

区内节理发育,为矿区的主要成矿构造,其分布与燕山期成矿岩体有关。

成矿前的节理有三组:第一组倾向35°~80°,倾角60°~90°;第二组倾向220°~260°,倾角50°~80°;第三组倾向290°~330°,倾角35°~75°。

成矿后的节理有五组:第一组倾向0°~30°,倾角5°~83°;第二组倾向93°~125°,倾角28°~86°;第三组倾向135°~165°,倾角5°~86°;第四组倾向185°~216°,倾角54°~84°;第五组倾向331°~366°,倾角45°~87°。

成矿前节理以第一、三组为主,常被黑钨石英脉所充填,成矿后节理则以第三组为主,可见其明显的切割矿体。

1.3岩浆岩

根据云浮地区1/5万区测资料,矿区内分布有燕山二期(鞍部岩体、大树山岩体)及四期(大坳笃岩体)花岗岩体共三个(图1)。

鞍部岩体(γ52(1)):北西向不规则长条状展布,面积约1km2,分布以大塱区段为主,跨越二托、大坳笃两个区段,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局部出现斑状花岗岩及伟晶花岗岩。

大树山岩体(γ52(1)):区内仅出露该岩体的边部于矿区西部边缘,往南西方向延伸至九曲岭锡矿区,面积约3km2,为细—中粒花岗岩。

大坳笃岩体(γ53(1)):分布于大坳笃工区锡米山、大沙路一带,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岩体呈北东向不规则哑铃状,界线极不平整,面积约0.25km2。岩体中分布有平行带状含锡云英岩细脉。该岩体分边缘相和内部相两个相带,其中边缘相为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发育不完整,主要分布于岩体顶部,西南部及西北部,内部相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北部、东部、南部及岩体的中央部分。

2矿体特征

2.1矿体分布及数量

矿区内含钨锡石英脉环绕燕山期岩浆岩体分布,东起五指山东坡,西至大绀山;南从白水坪,北至大塱顶,其矿化范围达4.5km2,区内大小矿体共112个,分布于二托、大坳笃及大塱三个区段。

二托区段共37个(主矿体为V5、V6、V15、V18、V29),矿体赋存于燕山二期鞍部岩体南西外接触带的云母片岩、长石石英片麻岩及黑云母斜长花岗片麻岩中,为黑钨石英脉及锡石—黑钨石英脉。

大坳笃区段共有57个(主矿体为V63),赋存于燕山四期大坳笃岩体内外接触带,外接触带石英云母片岩中者多为黑钨石英脉,而赋存于花岗岩体者则为云英岩型锡矿脉;

大塱区段共有18个(主矿体为V94),矿体赋存于燕山二期鞍部岩体南西部黑云母斜长花岗片麻岩中,为含硫化物较多的锡石石英脉。

2.2矿体产状、形态

矿区为裂隙充填的脉状矿床,其产状、形态受成矿裂隙控制。本区成矿裂隙按走向分为北北西、北东、北西、北西西四组。

(1)北北西组:以V5、V6、V94为代表,倾向北东,有的倾向南西,倾角70°~85°。该组矿化带长约2000m,个别矿体走向延伸长度650~800m,沿倾斜深度较大,如V5矿号脉已达220m,矿体愈向下延伸侧幕状构造愈发育,侧羽状裂隙有时可见,脉壁较平直,倾角较陡,但矿脉数量不多,呈单独大脉出现,脉幅较稳定,含矿品位较好,具有一定的规模。

(2)北东组:以V3、V15、V18、V29为代表,分布于二托及大坳笃区段。倾向北西,倾角60°~87°。矿带长度约2100m,宽度300~400m,单个矿体走向延伸较短,一般以100~150m常见,最长仅400余m,脉幅小,多在0.20m以下,成组成群断续出现,矿脉间距10~20m。

(3)北西组:以大坳笃V70为代表,倾向南西,倾角70°~85°,矿带长度约700m,宽约400m。矿脉间距20~100m。

(4)北西西组:以大坳笃V63为代表,倾向南西,倾角54°左右。本组成矿裂隙不很发育,走向延伸300m,沿倾斜深度已达110m以下,倾角平缓,脉壁平整,局部见有侧幕状构造,脉幅较稳定,矿体沿倾斜向下有变大的趋势。

上述北东组与北北西组矿脉呈交叉排列,构成扇形构造。而北东组与北西西组矿脉构成环形放射状构造。

矿体形态为脉状,侧幕状构造较常见,连锁状及折线状局部见及,矿体有逐渐尖灭、分支尖灭、呈马尾状分散尖灭及倾伏尖灭等现象。

2.3矿石特征

2.3.1矿石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

2.3.1.1矿物成分

按矿物组合区内矿体可分黑钨—石英脉、黑钨—锡石石英脉、硫化物石英脉三种类型。

黑钨—石英脉:主要有用矿物为黑钨矿,其次是锡石、辉铋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黄玉为主。此外,其他金属、非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黑云母、白云母、云母、绢云母、萤石、石英、长石,氧化及蚀变矿物有自然铋、钨华、铋华、泡铋矿、绿泥石、绿柱石、叶腊石、绿帘石等。

黑钨—锡石石英脉:有用矿物组份为锡石、黑钨矿,含硫化物较多,其次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此外,含辉钼矿、辉铋矿、萤石、褐铁矿、方解石、黄铜矿等伴生矿物。

硫化物石英脉:有用矿物为黑钨矿,其他金属、非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辉铋矿、辉钼矿、萤石、毒砂、石英、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赤铁矿及褐铁矿等。

2.3.1.2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等,其它少见结构有自形晶粒状结构、残余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

大坳笃、二托两区段矿石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晶洞构造,大塱区段则以梳状构造、晶洞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其它少见的构造有蜂窝状构造、放射状构造、对称条带状构造、脉状、交错脉状、网脉状构造等。

2.3.2矿石化学成分及变化

矿区有用元素以钨为主,伴生锡、铋、钼。据V5、V6、V15、V18、V2、V3、V297条矿脉统计其平均品位WO3 0.36~0.82%,Sn 0.25~0.64%,Bi 0.07~0.33%,Mo 0.02~0.09%。不同地段、不同矿体各组份的贫富略有差异,部分矿体钨锡共生,均可达工业品位。

矿石含矿品位变化一般呈跳跃式无规律变化,但V5矿脉向北北西方向进入黑云母斜长花岗片麻岩,钨品位有逐渐变贫的趋势。

2.4围岩蚀变

矿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几种类型。云英岩化分布于石英脉的两旁,有的出现在矿脉中央,代替石英脉。硅化分布普遍,呈带状分布于矿脉两旁,宽度一般10~300m。绢云母化普遍出现于矿脉两旁,与硅化伴生。黄铁矿化在北东组矿脉中分布广泛。

3成矿条件分析及矿床类型

3.1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震旦系a组是一套含有喷气沉积建造的浅—深度变质岩系,主要岩性为条痕状混合岩和条带—肠状混合岩,是矿区气矿石英脉的主要围岩。作为岩控型矿床,其与围岩的时代、岩性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矿区的变质岩系成分以含石英的片岩为主,经历变质作用后脆性增强,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形成各个组向的成矿裂隙。

3.2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本区经历多次构造变动,裂隙发育,为矿液活动提供了通路及贮存矿液的空间环境。矿床的规模受成矿裂隙性质所控制,北东组成矿裂隙属张力裂隙,短小密集,因而矿脉条数多,但规模较小;北北西组成矿裂隙,属张力与剪力复合裂隙,因而矿脉沿走倾向延伸较大,规模也相对较大。

3.3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本区位于华夏褶皱带的西部,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矿区内至少有三期间歇性的岩浆活动,即燕山二期花岗岩(鞍部岩体、大树山岩体)、燕山四期花岗岩(大坳笃岩体)及两期岩浆期后各类岩脉(如花岗岩脉、细晶岩脉)侵入,区内矿体大部分围绕花岗岩体分布,赋存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特别是黑钨石英脉,大部分围着鞍部岩体及大坳笃岩体的周围分布,构成环状构造。由此看来,矿床有形成与岩浆作用具有密切关系。

3.4矿床类型

根据矿床的各种地质特征,本区属典型的岩浆矿床,按中国钨矿床的成因分类应为岩控钨矿中壳源改造花岗岩成矿亚类石英(长石)脉型钨矿床。

4资源潜力评价

矿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大量民采同时进行了普查工作,并对其中的大塱区段V91、V94矿体施工了4个浅孔,初步估算了矿区资源量,其中钨锡金属量约2000吨,定位为一个小型矿床,但矿区范围宽广,矿体众多,而普查的工程有限,特别是深部绝大多数矿体没有工程控制,所作结论是否确切尚有待商榷。

通过以上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的描述,矿区为一典型的岩控型高—中温热液充填矿床。矿区出露三个燕山期酸性小岩体,岩体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并充填了众多不同方向、产状的含矿石英脉,说明矿区具备了最基本的成矿地质条件,但基于成矿前节理裂隙以张性为主,构造规模有限,因此直接限制了矿床的规模。但是纵观矿区各组矿体的分布,近半数矿体分布在花岗小岩体的围岩部分,而出露于花岗岩体的矿体,其围岩云英岩化强烈,矿体中气成矿物甚多,说明整个矿床的剥蚀程度不深。另外,北西走向的矿体呈多组向排列特征,个别矿体(V5)已知延长达800m之多,因而作者认为通过对成矿构造的综合研究,补充适当的深部工程控制,矿区进一步扩大规模并非没有可能。为此建议重点对分布在小岩体外接触带的北西走向组矿脉补充工作,特别是钻探工程,把矿床的规模提高至中型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天气变冷短信

下一篇的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