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英文名范例6篇

小女孩英文名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1

1、lucky——是明星夫妇戚薇、李承铉女儿李乐祺的英文名字,巧妙借助“lucky”,含义为吉祥的、幸运的,给孩子起英文名,既展现了父母对于女儿的到来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幸运外,又赋予了孩子一个好听简约的英文名字,便于她记忆。

2、cindy——含义为“月亮女神”,引申义甜美、细心、善于分析、有灵性的寓意。中文音译“辛蒂”;跳水冠军田亮就为女儿田雨橙起字“cindy”,既简约又隐喻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也展现了小女孩可爱、善良的性格特点。

3、mini米妮——简单、好听,便于小女孩拼写。含义为“迷你”,展现出小女孩小巧,可爱,惹人喜爱的特点。适合家长们对于小女孩起简约好听英文名的查看。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2

初恋是刻骨铭心的,是单纯的爱,纯洁的爱。有人会为初恋去力争到底,有人是迫不得已地离开。面对初恋,她又是怎样抉择的呢?

她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因为英语学得不好,暑假而到英语补习班补习,本来,她是用一种“混日子”的态度去上课的,却因为那个男生而努力学习。

他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生,一年后要考初中了,而到英语班巩固英语,他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却总是喜欢和女孩打打闹闹。

那天,女孩补习的英语班正在上课,门“咚咚咚”的被人敲响了,老师去开门,教室里立刻变得闹哄哄的,本来,这个时候,女孩也应该和同学聊天,可是她却一言不发,她呆呆地看着门口的男孩与他妈妈,也不知道老师与男孩家长说了些什么,男孩被老师带入了这个班集体。经老师介绍,他叫邵立豪。

老师继续给同学们上课,就好像什么事也未发生一样。放学时间,等同学们都走光了,女孩走到男孩面前,柔声问道:“你好!请问你是叫邵立豪吗?”

“是的!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男孩问女孩。

“我叫刘心怡!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再见!”女孩向男孩挥挥手。

“再见!刘心怡!”男孩也笑道。

就这样,他们熟识了。女孩很开心,在回家的路上,她还不段地想:他问了我叫什么名字,他向我笑了,是不是表示,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呢?

待到第二次上英语课,他们已经是好朋友了,所以,他们像普通的好朋友一样互相招手打招呼,这节课的英语听写,男孩的了一百分,全班第一;而女孩呢,只得了七十多分,全班倒数第九,她第一次感到尴尬,感到不配与男孩成为好朋友,她哭了。男孩不明白她为什么哭鼻子,上前问道:“你怎么了?只是听写没听好,下次努力呀?我不喜欢和喜欢哭鼻子的女孩玩哦!”

听见男孩说不喜欢和哭鼻子的女孩玩儿,马上擦干眼泪,说道:“我才不喜欢哭鼻子呢!只是眼睛进粉笔灰了。”其实,女孩真的很爱哭,是娇娇女一类,喜欢撒娇,被别人宠着、爱着,不顺心就哭鼻子。

从那天开始,女孩发誓,一定要学好英语,不丢男孩的脸。每天在家,不再看电视、玩电脑,就背英语、听英语,父母看见女儿这么用功,都很开心,以为英语补习班奏效了,让女孩继续在英语班学。

老师见到女孩成绩突飞猛进,也很开心,把她与男孩一起当做身边小助理。

男孩向女孩竖起了大拇指,说:“刘心怡,算你厉害!比我小一岁,居然学的比我都好!我很欣赏你哦!”女孩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他傻笑,男孩调皮的那碎粉笔扔她,她也拿碎粉笔扔回去;男孩下课就追着女孩跑,被抓住的刮一下鼻子,女孩每次都故意被男孩抓住,为的是体验男孩手指的温度。

到了英语班要期末考试了,男孩女孩不再打闹,认真复习,相遇虽然会继续打招呼,却好像疏远了许多,不再做亲密举动了。

考试卷发下来了,女孩全班第三,男孩全班第一。

回家的路上,女孩和好朋友步行回家,碰见了男孩,女孩像往常一样打招呼,却不料,男孩难过地对女孩说:“我下个学期不在这儿学了!”

女孩的心仿佛瞬间冷了,她还是强颜欢笑:“为什么呀?”

“因为,我要搬家了,离这儿好远,我要到附近学。”男孩看着女孩说。

“那我们最后一次一起走路回家好不好?”女孩问。

“恩!”男孩答应了,这却让女孩心如刀割。

在小池塘边,男孩与两个女孩漫着步,男孩看见池塘边种了很多小野花,看见女孩和她的好朋友开心的互相玩着水,看着女孩动人的笑容,舍不得把视线从他身上转移开,他从野花丛中摘下一朵不知名的粉色花,把女孩叫住:“刘心怡!”

“干嘛呀?邵立豪?干嘛不一起来玩?”女孩假装开心地问道。

“过来嘛!”邵立豪再次要求到。

“哦!”女孩答应道,他走到男孩面前,男孩突然把那朵花插在女孩厚厚的黑发上,女孩不好意思的跑开了,男孩依然呆呆的看着……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男孩女孩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像第一次相见时再次招招手。

事隔两年,女孩还是久久不忘男孩的面庞,男孩的声音,每次做梦,男孩总是会出现在她的梦中,有谁知知道女孩有多思念男孩?每当同学开玩笑问:“刘心怡,你有喜欢的人吗?说出来听听!”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3

2013年5月初,英国几所顶级贵族中小学迎来几十位来自中国的家长访问团。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有著名企业的董事长,也有财力雄厚的富豪。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访问英国顶级贵族名校,为子女留学物色适合的学校。这次行程是广州狮子婴幼公学组织的,该公司的业务是“为中国企业家0~6岁子女提供家庭统合教育”,一年学费33万元。虽然学费高昂,狮子婴幼公学依然吸引了不少家庭。该公司与英国教育标准局下属独立第三方监察机构Prospects等机构合作,打出“英国名校直通车”招牌,是打动家长的重要因素。

英国的贵族教育举世闻名,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更是其中翘楚。伊顿公学是英国王室男性继承人的培养基地,英国历史上有20位首相毕业于此,包括现任首相大卫・卡梅隆。校友录上还有诗人雪莱、作家乔治・奥威尔、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一长串闪亮的名字。哈罗公学也不逊色,包括丘吉尔在内的7任英国首相毕业于此,此外,诗人拜伦、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以及约旦国王侯赛因一世、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等中东王室成员,也是哈罗的毕业生。

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成为这样的人才,是这些来此访问的中国富豪家长的梦想。虽然他们一直是全球欢迎的消费大户,但他们最强烈的消费动力是把钱花在任何能让自己的子女超过其他同龄人的东西上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能够进入伊顿或哈罗,比进入牛津或剑桥更难,在哈罗公学830个在校生里,中国孩子不超过50个。在伊顿公学,中国内地孩子就更罕见了,史上总共才不超过10个。这样的数据,令中国富豪更加渴望这份荣耀。

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上令国人惊艳的18岁骑手华天吗?这个被赞誉为“从东方历史和西方精神世界里走来的中国骑士”的少年,当时正是伊顿公学在校生。2009年,他的弟弟华明也由另一所著名中学转入伊顿公学。华明是伊顿公学板球队的成员和伦敦MCC(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板球俱乐部)参赛会员,同样是个非常优秀的少年。马术和板球都是纯粹的贵族运动,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接触这样的运动都是奢侈。然而在英国的贵族学校,这些都是学生们日常的娱乐项目。哈罗公学仅板球场就有20块,此外还有9个高尔夫球场和12个网球场,仅仅属于这里的830个孩子。亲眼看到这些,让远道而来的中国家长感到震惊。

除了伊顿和哈罗这样的男校,英国的女校也吸引了很多家有千金的家长。在这次访M中,家长们看到英国女校各个有着上百英亩的绿地,音乐课是在专业的隔音房里一对一进行,手工课是必修课。学生的课表里数学不超过两节,体育却至少五六节,光球类运动,可选课程就有板球、壁球、网球等十多种。所有课程部在一周6天、每天8小时内完成。绝不超时。

实地考察让家长们坚定了把孩子送到英国的决心。虽然他们的孩子都还只有0-4岁,但想进英国的顶尖贵族学校,现在开始准备并不算太早。

进校需要从小准备

在普通的入学考试中,伊顿的录取比例每年部嘲定在4:1左右。看上去,这样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不上国内一线城市普通的小升初竞争,但实际上,竞争在报名的时候就已开始。3~4岁之前预定考位,是英国贵族名校的惯例。许多英国本土的学生,在2~3岁甚至刚出生的时候家长就去伊顿公学为他们报名了,这样他们才能有机会在12~13岁的时候参加这里的入学考试。伊顿每届只有1000个考试名额,录取人数是250名。没能排进前1000的孩子,可以进入排队名单,如果1000人中有人放弃了伊顿,排队者才可以递补考试资格。

并非所有人都能拿着“出生证”挤进这1000人里。伊顿会对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推荐人进行慎重考量――有钱没钱不是标准,标准是父母乃至祖辈们的口碑。

华天一出生就进入了伊顿的千人名单,11岁时他第一次经历了伊顿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群组活动、电脑试题和一个小面试。两年后的考核,是一份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答完的试卷,和一次长达半小时的面试。

伊顿的笔试内容更像是一份智力测验题――图形、逻辑、数学。平均几秒钟就得答完一道。面试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由好几个舍监进行,什么都聊。舍监考察孩子的思维、性格、心理素质;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舍监,管理自己在伊顿的5年生活。

如果孩子足够优秀,可以参加更为残酷的奖学金考试并从中胜出,那种方式并不需要很早就预订考位,但难度非常高。2009年,13岁广州男孩吴比,在伊顿公学入学奖学金考试中获第5名,成为伊顿公学历史上首位获得奖学金的中国内地学生。

但显然大多数想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中国富豪并不寄望于自己的子女是这样的天才,他们更愿意通过“缜密的计划”,为孩子规划一条更为稳妥的“贵族之路”。狮子婴幼公学的留学服务,正是他们需要的。0-6岁的中国孩子在狮子婴幼公学连续学习三年后,就可以获得英国顶尖贵族名校的预留考位。

在狮子婴幼公学早教三年的费用是100万人民币,这100万里至少包含着1200节一对一的上门授课,300节针对家长的培洲课程,以及36次针对单个孩子的9人研讨会。而在伊顿或哈罗读完5年的学费大约是150万人民币。按照学校的“规划”,孩子应该在小学三年级被送到英国,13岁升入中学。如果如愿以偿,算上每年大约13万人民币的英国私立小学学费,仅仅在学费上,一个孩子就需要支出至少近300万人民币。

没有人能够保证孩子一定能进入贵族学校,但家长们愿意赌。拿出这么一大笔钱,他们不是没有计算过:按照中国“买房择校”的行情,想在均价7万元一平方米的北京四中旁边买套房子,也远远不止这个价,何况进了学校还有各种名目的收费。上国内的“贵族学校”,费用也不会比去英国少。算下来,这的确算是一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英式教育的吸引力

英国顶级贵族名校向来不轻易对外开放,而狮子婴幼公学家长团访问伊顿公学,是数百年来伊顿首次接待中国家长组团式访问。狮子婴幼公学负责人表示,这次赴英考察顶级贵族名校之行,4位家长将与伊顿公学校长面谈子女报读事宜,所以伊顿公学才破例接待中国家长组团式访问。

准都知道英国学校好,但毕竟是子女教育这么重要的事,不亲眼看看,恐怕很少有家长敢拍板把孩子送去。家长考察团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访问学校,与校长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招生模式、学生生活管理理念等。通过深度考察,让家长们接触学校的主要教学人员,能够为子女选择更适合的学校。

海外名校考察团,不少留学机构和旅行机构都在做。但像狮子婴幼公学这样目标明确,只盯着顶级贵族学校的,国内目前还不多。不是没有人看到富豪家长的需求,而是这个生意并不好做。和英国UKISET、加比达斯、Prospects三家权威机构合作,是狮子婴幼公学的独家优势。

UKISET(UK IndependentSchools Entry Test)即“英国私立学校入学考试”,是英国贵族学校招生最重要的素质考评测试,为英国顶级贵族学校联盟所统一采纳。

英国加比达斯(GabbitasEducation)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受推崇的教育咨询机构之一,能为中国家庭提供丰富的儿童海外早期教育学习资源。英国贵族中学和大学非常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经历,这些经历会为他们的入学评估带来很大的优势。

Prospects(ProspectsEducation Improve)是英国教育及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局(The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下属独立第三方监察机构。英国教育及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局是一个独立于教育与技能部之外,直接对英国国会负责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率的视导与调整,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狮子婴幼公学的创办人田欣,家中有个13岁的儿子。如果不是为了儿子,他或许不会关注英国留学。在儿子升入初中后不久,发生的几件事情让田欣开始对国内的中学教育失去信心,他琢磨让儿子出国读书。这时,他已和英国教育机构加比达斯有了频繁往来,这让他看到了希望。田欣的儿子现在已经在英国读书,但因为准备得太晚。英语太差,田欣为了儿子的英语突击学习多花了不少钱。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最先富起来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已经开始向子女移交财富。但现状是。由于国内缺乏适合这类孩子的专业教育体系,许多“富二代”成了教育失败的牺牲品。英国顶级贵族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被中国富豪家长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他们相信,在英国传统贵族教育的氛围中,子女即便不能成长为伟人,至少可以成长为优秀的企业接班人。举止优雅、能力超群、性格坚毅、品行端正,这样的接班人,才是他们想要的。

贵族教育不是奢侈教育

国内一些“贵族学校”给人的印象,就是奢侈、奢华。号称国内首个全盘复制国际领先幼教模式的华兰国际村幼儿园,2004年开园的时候,学费就高达1万美元1年,该幼儿园拥有20幢别墅,每幢别墅的装修部花费不菲:室外的清扫要求达到五星级宾馆水平:幼儿园厨房,甚至孩子们的洗澡水都使用纯净水。

英国的贵族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伊顿公学至今保持着贵族教育传统,学生在校必须接受严格的管束和高强度的磨炼。校方规定,家长在开学后的三周内一律不准探望自己的孩子;新生要住最差的宿舍,使用最旧的教室;学生们禁烟酒,连看电影也要征得教师的同意。过去这里还有严格的体罚措施,近年才被废止。

学生们作息时间极其严格。他们每天早上必须7点30分起床,只有周日可以8点30分起床。9点至下午1点15分,学生们要上5节课,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1点25分开始吃午餐。下午学生们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晚上9点30分准时熄灯就寝。

在英国人看来,真正的贵族一定是有自制力,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严格的管理和苛刻的生活条件就是为了从小磨炼孩子的意志,让他们不耽于享乐,而是会为了更高的人生理想付出努力。由于时代变迁,世界格局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英国的贵族学校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弱化等级观念,更具竞争精神,更具全球化精神。

在学业上,伊顿公学实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班制”。学校在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一个学生可能英文在1班,数学却在14班,这让每个学生的优势都能被充分发掘。差的学科,老师会更有针对性地辅导。这种分班制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很优秀,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文化课之外,学生还必须参加包括马球、赛艇、击剑、柔道在内的30多种贵族运动,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包括“伊顿五人”、墙球、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特有运动。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们还要接受严格的音乐教育。这里开设了10多种乐器课,并重金礼聘名师任教,其录音棚的精良设备更是可与知名唱片公司媲美。

与国内许多孩子在节假日被迫上各种补习班、被迫学习各种特长不同,英国贵族学校鼓励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这里,文体活动只是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快乐。

在欧洲,中学教育被视为比高等教育还要重要的阶段。俄国学者利哈乔夫极为推崇伊顿公学的教育模式,他认为大学只是教会了专业,而伊顿式的中学教育则造就了人。

低龄留学择校有技巧

英国实行义务教育。公立的小学和中学完全免费,但仍有众多家长愿意每年额外多交上万英镑费用选择私立学校。英国的家长认为,私立学校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管理体系。

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Sutton Trust)调查发现,曾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员工,其收入比公立学校毕业的员工高出1/3左右。成绩统计则显示,91%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成功进入大学。如果进入顶级贵族学校,更是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低龄留学生涌入英国,有限的名额也在刺激中国家长,申请私立学校要提早计划,提前考察,做好准备,确保孩子学龄时能够顺利入学。各所学校每年都会有固定的开放日,家长可以在开放日全面参观学校的各项设施,和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实地考察得出自己的真实体验感受。

英国中学一般分为男校、女校和混校,男校和女校在英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国家长更愿意选择混校,但从教育角度讲,男校和女校普遍优于混校。英国的男校或女校的教育非常完善,很适合不同性别的学生成长。家长无须担心性别单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伊顿公学虽然是男校,但是管理者、老师中有不少女性。同时伊顿还和女子学校或混校互相交流。例如在学校的戏剧表演中,到需要女生扮演角色的时候,就到女校去邀请女生来演出。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要只考虑是男校女校还是混校,更应该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的位置是否安全,以及学校是否适合中国学生等。

除了英国,美国也有非常著名的私立中学。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当选后,就把他的两个女儿玛莉娅和萨莎,送入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西德威尔友谊中学。西德威尔友谊中学曾培养了众多华盛顿精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儿子都曾在西德威尔友谊中学就读。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4

吴晶来自江苏省泰兴市,她两岁时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失明,如今却被人们誉为“全能人才”。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吴晶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而与她并肩作战的还有她的父母,正是他们时时刻刻将女儿等同于健康孩子的“常态”教育方法,才让这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取得了很多健全人也难以企及的成就。

“现在对她残忍,是对她的未来负责”

1986年12月19日,吴晶出生在泰兴市黄桥镇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爸爸吴建权是一名小学教师,妈妈鲍霞在商店工作。吴晶一岁多的时候,细心的母亲发现女儿的右眼很不对劲,抱到医院一检查,夫妻俩蒙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婴幼儿眼疾中,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常危及患儿生命。吴晶发现的时候已经属于晚期,手术是惟一的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吴晶接受了手术,摘除了右眼。一年以后,吴晶的左眼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从此,吴晶再也没看见过光明。

有人劝吴建权夫妻俩:“趁孩子还小不记事,赶紧找个地方扔了得了,否则长大了也是麻烦。”听了这话,妈妈气得号啕大哭,吴建权只好温言细语地安慰妻子:“算了,别人怎么说由他们去吧,上帝把这个孩子送给我们,我们就应该把她养大,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坚强,如果我们连自己都站不起来,那女儿怎么办?女儿还这么小,我们要给她一切的爱和温暖。我身为一名老师,我就不信我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抱定这样的信念,孩子身体恢复以后,夫妻俩就投入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斗。他们抛弃了传统教育方式,坚持培养女儿的自理能力,针对吴晶双目失明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专项训练。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在黑暗中的环境,吴建权和妻子首先培养女儿听声辨位的定向能力,开始孩子不敢走,双手死死地揪着妈妈的衣襟不放,鲍霞就先牵住她的手,然后一边哄着她一边慢慢放开手,再以轻声的呼唤为女儿指引方向。吴晶常常绊倒或者磕在门框上,痛得大哭。可父母从来不扶,而是硬起心肠,让她自己爬起来。“我必须从小教会她独立面对现实,现在对她残忍,是对她的未来负责。”吴建权说。

许多残疾孩子的家长往往限制孩子的行动,把孩子禁闭在家中,一来怕孩子出去受欺负,二来在外面照顾孩子不方便。可是吴建权从女儿学会走路开始,就每天带着她去外面沐浴阳光、亲近大自然。待她走路稳了一些,夫妻俩又和孩子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尽可能地让她享受到正常孩子生活的乐趣。

5岁那年,吴晶听到邻居家的几个小孩正在玩,顺着声音走过去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可是那些孩子对她说道:“你是瞎子,谁跟你玩呀!”

“我为什么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委屈的吴晶哭着问妈妈。

妈妈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微笑着对她说:“孩子,世界上很多人身体上都有缺陷,可是他们都坚强地生活着。美国有个叫海伦・凯勒的大姐姐,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可她凭着坚强的毅力,掌握了五门语言。相比之下,你比她条件好多了,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玩耍。”听了妈妈的开导,吴晶破涕为笑,说:“妈妈你放心吧,我肯定会坚强的,我要像那个海伦大姐姐一样,以后有大出息。”

像正常孩子一样?说时容易做时难,由于吴晶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就感冒,于是吴建权就从提高女儿身体素质入手。好在他家就住在学校里面,有的是健身器材。于是每天清晨黄昏,在学校操场,总能看见这样一幕,一个父亲牵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围着操场一圈圈地跑,在各种器械前锻炼。

在爸爸的鼓励下,小吴晶很乐观也很坚强:“看不见世界,我就用心去感受。”爬杆、跳远、短跑,她都一一拿下,甚至比其他正常的孩子更加优秀。

“晶晶,你要学好文化,长大后去国外留学,让双目复明!”这一年,爸爸为小吴晶立下了这样的人生梦想。从此以后,“去国外留学,使双目复明!”这个美好的愿望悄悄地在小吴晶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尽管女儿的进步让人欣喜,但是吴建权还是觉得让女儿与同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才是最关键的。5岁时,父亲将吴晶送到了离家100公里外的扬州市聋盲学校。

及时转换主攻方向,运动健将扬名国际赛场

在扬州市聋盲学校,吴晶学习很刻苦,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吴晶的文艺天赋也得以显露。盲校的华为民老师更是将吴晶当做重点培养对象悉心指导,就连业余时间也经常陪伴她,只要得知哪里有比赛的消息,立即领着吴晶去参赛,在师徒二人默契的配合下,吴晶的长笛演奏水平突飞猛进,很快通过了十级考试,小号也通过了业余七级考试。

可是此时,吴建权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让女儿放弃文艺方面的特长,集中精力突破体育,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人,尤其是苦心栽培吴晶的华为民老师。他找到吴建权,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吴建权却对华老师说:“这个决定虽然风险很大,但却是我反复权衡利弊的结果。我们家三代都没有从事文艺的,吴晶能走到今天这步,完全是因为她的勤恳。文艺圈成才率低,淘汰率高,况且对于外形条件要求比较高,从吴晶的个人条件来看,我觉得她应该集中精力在体育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很快,吴晶就用自己的优异表现证明了父亲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2001年,吴晶因为出色的短跑成绩被南京市盲校看中。经过两年多的苦练,2003年9月,吴晶参加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一举夺得100米、4×100米两枚金牌和200米铜牌。2004年12月,吴晶又在首届亚洲青少年残运会上一举拿下100米、200米和4×100米三枚金牌。200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获200米金牌。

2004年,吴晶与全国各地的残疾运动员们一道来到湖南益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参加2004年希腊雅典第28届残疾人奥运会全国选拔赛。正是这一站,把吴晶送上了第28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的舞台。按照当时参加雅典残奥会选手的水平,她的实力是最强的,只要正常发挥,金牌非她莫属。

2004年,18岁的吴晶终于站在了雅典残奥会100米短跑的赛场上。但是在赛场上,不幸的一幕发生了。在100米预赛上,她跑到80米时,大腿肌肉突然拉伤,她只能拖着拉伤的腿捱过终点,即便如此,吴晶还是以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昂首进入决赛。

预赛过后,队医检查了她的伤腿后对她说:“你的腿伤得太严重了,决赛肯定不能参加了,还是弃权吧。”但吴晶坚决不干,说:“我放不下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梦想,我要为祖国赢得奥运金牌和光荣。”最终,当吴晶坚强地拖着受伤的双腿一瘸一拐地出现在百米赛场上时,全场观众顿时起立为她热烈鼓掌。最终,她获得了雅典残奥会的100米第六名。

比赛结束后,吴晶给父亲打电话,骄傲地说:“老爸,你看我英雄不,我受伤了还拿个第六呢。全场观众都起立给我鼓掌,老牛了。”听了女儿的话,吴建权既心疼又自豪。

集中精力突破英语,21岁盲女被美国六大名校争抢

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运动生涯是有限的,盲女吴晶需要一份可以作为工作的技能。在学校的安排下,她开始学习推拿专业。可是她对这个总是提不起兴趣来。

每次休息的时候,她都在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发展道路吗?她想起了自己5岁的时候,爸爸对自己说的话,只要学好英语,就有机会去美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即便留在国内,自己最起码也可以做个翻译呀。

可是当她将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伙食费买了一台英语复读机的时候,却遭到了身边许多人的嘲笑:“一个盲人,想学英语,行得通吗?”“就算学好了又能怎样,谁会用一个盲人呢?”听了这话,茫然的吴晶向父亲倾诉苦闷,吴建权听后,沉吟良久,然后对女儿说:“我姑娘有想法。其实爸爸当初只是为了让你努力,随口说说的,现在既然你有决心,那就去努力吧。我相信你能行。”

有了父母的支持,吴晶就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当时,国内给盲人提供的英语教材太少,盲校图书馆里的英文资料几乎都被她翻烂了。没有教材和老师,吴晶就把英语单词用盲文“抄”在纸条上随身带着背诵,这样的小纸条,吴晶足足存有一大抽屉;而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吴晶都靠收听广播来学说英语。

吴晶的辛苦没有白费。2005年4月18日,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加国际高中史无前例地对一名双目失明的女孩张开了双臂,吴晶成为南外40多年来录取的惟一一名盲人学生,学校还为她单独订购了所有的盲文教材。被吴晶自强不息精神感动的校长Batt先生,免去了她3年的学费共计16.5万元,这是中加国际高中惟一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为了方便她学习,IBM公司还送给她一台盲人电脑和识别器。

由于眼睛看不见,吴晶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时间。目前中文教材还没有盲文版,她用的是在加拿大专门订的盲文教材,课堂笔记也是一个小孔、一个小孔地打成。每天中午她都留在图书馆看盲文教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会用电脑打好,然后发到老师的邮箱。当年的期中考试,吴晶8门功课除了一门是B,其它的都是A。

2006年8月中旬,惠普公司在国内开展“真我真精彩”真品推广活动,在南京、哈尔滨等8个城市物色形象代言人――“真我大使”,参与对30位重症儿童的慈善捐助活动。经过网络投票选拔,吴晶在南京赛区21位候选者中以4395票的绝对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该赛区的“真我大使”,也成为9位“大使”中惟一的残疾人。12月19日,吴晶与当红人气偶像李宇春一道,在杭州接受颁奖。回家后,有人问她:“你和李宇春在一起颁奖,是不是很自豪呀?”吴晶听后淡然一笑,不卑不亢地说:“我们是不同类型的人,她有她的长处,我也有我的优势。”听了女儿的话,一旁的父亲欣慰异常,女儿在与当红明星的比较中学会了淡然自如,这种态度说明她真的成熟了。

英语不仅让吴晶找到了人生的坐标,而且也让这个盲女开阔了眼界,“我想去美国读大学,就要先去喜欢的学校看看,没有钱,没有学校的邀请,我就去寻求帮助。”2006年11月,吴晶发了邮件给美国盲人联合会和美国的八所大学,附上她的经历和材料,结果很快收到了这些单位的邀请函。

在美国期间,她先后访问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8所全美著名高校和3所盲校,一般美国的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会亲自接见求学者,但斯坦福的招办主任破例接见了吴晶。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所高校都表示愿意接受她入学,这三大名校甚至承诺,吴晶可以免考托福和SAT(美国高考),直接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哈佛大学的招生老师认真地对吴晶说:“就凭你一个小盲女敢独自来美国,我们就想录取你!”在海伦・凯勒的母校博金斯盲校,校长对吴晶说:“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海伦・凯勒的影子,希望你比她更优秀!”

吴晶的名片背面有这样一段留言: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些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和对未来辉煌的期盼的那些日子。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5

1990年初冬的一天下午,在济南火车站某单位以看自行车为生的李桂英下班后,和丈夫董善兴路过火车站附近一偏僻处,隐隐听到婴儿的微弱啼哭声,她和丈夫循声寻找,扒开草丛,见一张旧报纸卷着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只有手掌般大小,身上血迹斑斑,脐带还没剪,皮肤冻得发紫,奄奄一息。李桂英连忙脱下外衣将婴儿包裹着抱回家,用秤一称,还不足3斤重。

65岁的李桂英没有生育,人到老年却从天上掉下一个孩子,便和丈夫商量抚养这个与她有缘的孩子,却遭到亲友和街坊邻居的异议。几个好心人私下劝李桂英别犯傻,说这个婴儿身体瘦小很可能有病,你们也这么大年纪了,何必花费巨大心血和钱财去养个累赘。

“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去啊!”李桂英说这话时,心里酸酸的。她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当她看到可怜的弃婴微微蠕动的嘴巴时,泪水不禁在眼圈里打转,那是一个混沌的小生命向红尘人世求生的本能欲望啊!她毅然决定留下弃婴,并给孩子取名叫董凤华。

收养弃婴后,李桂英才真正体会到,生活比她预料的还要艰辛百倍。

第二天夜里,婴儿发高烧,口鼻吐黄水,全身抽筋,屁股变黑,像一只患瘟疫的鸡。李桂英老两口将她抱到医院,挂了三个多小时的吊针才救过来。孩子没满月,每逢天阴潮湿,全身就长出痘点,吊针一挂几个疗程,每个疗程就是2000多元的医疗费。

从抱回婴儿的第一天开始,李桂英就为孩子的“吃饭”问题犯愁。孩子没有奶水吃,她就买回一包包“力多精”。孩子先天体弱,为了补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她从各大商场和副食品店里,将每包160多元的“爱儿乐”进口奶粉,成箱成箱地往家里搬。李桂英为了不耽误工作,早晨5点就起床,洗尿布,煮牛奶,刚开始由于婴儿太小,喂食十分困难,李桂英只能用棉签一点一滴地将牛奶滴在孩子嘴里,一口一口地将孩子喂饱,尔后才匆匆忙忙赶去上班。

收养婴儿后不到一年,家里17000元养老积蓄花了个精光,入不敷出。为了保证孩子的奶粉和医疗费用,李桂英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下班后跑到农贸市场捡回一些丢弃的发黄菜叶回家煮着吃。李桂英舍不得买新衣,将旧衣服缝缝补补将就着穿,连针线也是向别人借的。

李桂英听说母乳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她常抱着孩子到各大医院妇产科穿梭,乞求奶水较好的产妇喂小凤华几口。这就样,东一口,西一口,在许多不知名的编外妈妈的喂养和李桂英夫妇精心照料下,小凤华奇迹般活了下来,脸蛋开始泛起红晕。昔日那个干巴巴的弃婴一天天长大,当小凤华1周岁时开始牙牙学语叫“爸爸、妈妈”时,那一声奶声奶气的呼唤,让李桂英老两口喜极而泣。

转眼间,小凤华成长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5岁小姑娘,在70岁的爸妈膝下蹦来跳去。李桂英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尽享天伦之乐。然而就在这时,天塌了下来。

1995年夏,李桂英的老伴突然身患不治之症,在丈夫弥留人世之际,昏迷中呼唤着女儿小凤华的乳名。李桂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丈夫临终前的那一幕:他的心脏和脉搏微弱的跳动渐渐熄灭,但双眼却圆睁。李桂英马上明白了老公的牵挂,她凑上去对着丈夫的耳朵大声地说:“老头子,你就放心去吧,我就是讨饭捡破烂也会将娃儿拉扯大。”丈夫这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董凤华偎在爸爸的病床前,爸爸粗糙的手握住她的小手不放,临终爸爸的夙愿只想要一个对女儿的承诺,小凤华扑在爸爸身上“呜呜”地哭叫着……

出人意料的是,在老伴去世后不到半年,李桂英便违背了对丈夫的临终承诺,将女儿凤华拱手送给了别人。分别那天,小凤华紧紧抓住李桂英的衣角不放,哭喊着:“妈妈,不要赶我走,我不吃零食了,我听话学乖……”李桂英哽咽着将头扭向一边,她不忍心让女儿看到自己撕心裂肺的容颜。

羔羊跪乳:女儿的肩膀就是妈妈的拐杖

原来,丈夫去世给李桂英带来沉重的打击,使本来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年已古稀的李桂英身体每况愈下,她猛然想到一个重大问题:要是自己哪一天突然不行了,女儿怎么办?岂不是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恰在这时,济南一对中年夫妇找上门要求收养小凤华,并愿支付给李桂英老人5年来抚养孩子的辛苦费10000元。李桂英同意了他们把孩子带走,但她谢绝了“辛苦费”,只提了两点要求:“凤华从小命苦,求你们把她当成亲生闺女对待;每周让娃儿回来一趟,俺长时间见不着娃儿会疯的。”忍痛割爱交接孩子这天,李桂英难过得一整天没有进食。

小凤华送人后,李桂英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小屋变得空空荡、孤零零的。每到周末,李桂英便痴痴地站在门口等女儿回家。

许多个夜里,李桂英半夜给小凤华拽被角,怕女儿踹掉被子受凉。用手一摸身边,发现被窝是空的,这才想到女儿已送人了,禁不住老泪纵横。为了减轻思女之痛,李桂英将小凤华的照片压在枕底,半夜睡不着的时候,她就拿出女儿的照片,用混浊的目光端详着,用皱巴巴的手抚摸着……

5个月后,意外情况发生了:小凤华周末回来探亲时,趴在地上抱住李桂英的腿死活不愿再走。就在这时,中年夫妇也提出“退货”,不愿再收养凤华了。经过细细了解,李桂英才知道真实原因:中年夫妇担心小凤华“养不熟”,就想逐渐减少她看望李桂英的次数。小凤华不干,先是哭闹,后来变得沉默寡言,每逢周末便不吃不喝,眼泪汪汪地坐在门口望着远方发呆。中年夫妇觉得自己养的孩子心却是人家的,心里一直不舒服。现在,见凤华不愿回去,便顺水推舟,要“完璧归赵”。

“娃儿,看来咱母女俩缘分未尽啊!”小凤华失而复得,李桂英高兴得每天合不拢嘴。后来又有过几次别人上门想认养凤华,但李桂英再也舍不得将闺女送人了,她给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每月靠自己最低保障金和老伴的抚恤金总共500多元维持母女俩生活。

令李桂英欣慰的是,小凤华不仅特别懂事,而且学习也非常用功,成绩名列全校前茅。就这这时,生活发生了巨变。2000年春,李桂英不慎摔了一跤,从此瘫痪在床。

“乌鸦尚知反哺,羔羊尚知跪乳”。上小学三年级的董凤华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她为妈妈一日三餐做饭,一口一口地将妈妈喂饱后,才背起书包上学。晚上给妈妈烧热水擦洗干净后,小凤华趴在妈妈的床前做作业。平时上课没时间,小凤华只好等到周末去买菜,买一次就够吃一个星期。由于年龄尚小,小凤华在照顾母亲时常常力不从心,比如拆洗被子,她只会拆不会缝,就请邻居阿姨、奶奶们帮忙。

看着75岁的妈妈整天躺在床上难受,小凤华便将妈妈放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晒太阳,或推到巷子里走动走动,陪老母聊天。因为个头小,每次扶着妈妈上下床时,小凤华累得满头大汗。

几年来,小凤华成了母亲的“保健医生”。她每周都要推着妈妈到附近医院和诊所求医问药。在宝华街永康巷里,一个小女孩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慢慢移动成了这条街独特的风景。每天晚上,小凤华都要给妈妈做20分钟的全身按摩,增强妈妈的血液循环。

李桂英对幼小的女儿充当“家庭主妇”很惭愧,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李桂英有时拒绝下床。小凤华笑着对李桂英说:“妈妈,我就是你的拐杖,挪动您四处走走,我也锻炼身体呀!”望着女儿纯真的脸蛋,李桂英双眼潮湿。

女儿稚嫩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成了李桂英晚年的人生拐杖。老人虽然卧床不起,但精神爽朗,能吃能喝。小凤华在呵护母亲5年的同时成长为一个少女,就读于济南市56中初三。就在这时,厄运再次降临到这对特殊母女头上。

2005年9月下旬,80岁的李桂英查出患上恶性肿瘤。老人不堪病魔缠身,为了不再拖累女儿,李桂英选择了以极端方式来表达真挚母爱。

石榴树上:红头绳温暖了一座城市

2005年9月30日晚,董凤华放学回家,发现母亲的头靠在墙上一动不动,墙壁上还有斑斑血迹。小凤华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您这是干啥呀?”

原来,在李桂英生病的这几年里,小凤华将买衣服和零食的钱都悄悄抠下来,全部给妈妈买药和买老母鸡炖汤。由于营养不足和过度操劳,15岁的董凤华又黑又瘦,比同龄少女矮了一大截。李桂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今自己又身患重病,她想以自杀来为女儿解脱。李桂英挣扎着以头撞墙,所幸由于力气不够,老天爷没有要她的老命。

小凤华哭得全身颤抖:“妈妈,您要是这样走了,女儿活着还有啥意思?”小凤华逼着母亲作出承诺:面对生命的险滩恶水,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艰难,母女俩相依为命不弃不离!

第二天上午,董凤华怀揣着借来的1400元钱,推着轮椅走了两个多小时,将母亲送到山东黄河医院肿瘤治疗中心,“扑通”一声跪在大夫跟前:“求求您救救我妈!”当医护人员了解实情后,一个个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医院领导层当即做出决定:成立特别爱心小组,为李桂英老人做终身免费检查与治疗。10月9日,这家医院派员到李桂英家为她免费会诊,并赠送了价值4000多元的药物。

李桂英的房子是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里面除了摆放的两张床,几乎没有值钱的家具。屋外门旁的厨房是用石棉瓦搭建的,早已风雨剥蚀。医生们发现,院子里的一棵石榴树枝上,挂着一条红绳子,系着一个平安符,格外醒目。

“那是咱女娃系上去的。”李桂英老人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5年前当自己被摔伤瘫痪后,10岁的小凤华一边推着母亲四处求医问药,一边天天为妈妈健康祈祷平安。她听人说红头绳象征吉祥,就将自己从小扎辫子的红头绳结在一起,系着平安符吊在树枝上。那天,不会攀树的小凤华从石榴树枝上跌下来,摔得鼻青脸肿。由于风雨侵蚀,红头绳慢慢褪色,每隔一段时间董凤华便换上新的。一年四季,红头绳像一条火苗迎风摇曳,燃烧着一个平民女儿对母亲最朴素的祈祷……

李桂英与董凤华的隔代母女情深深打动了济南市民柔软的心地。一条红头绳像火把温暖了一座城市,滚滚人间真情涌向这对母女。董凤华所在的济南56中学免去了她的全部学习费用,全校师生捐款2600元,还派出两名女同学做李桂英的“干女儿”,帮助老人洗衣做饭;居委会主任和工作人员冒雨爬上屋顶,为李桂英老人检修破漏的房屋;许多市民纷纷来到小院观看红头绳,并送来鸡蛋、水果、衣服和花生油;一位先生将600元现金请记者转交给李桂英母女,连名字也不留;济南“12319公共服务热线”的王彦科长代表全体员工将1200元捐款送到李桂英病床前;家住市中心徐家花园的老年夫妇赵先生和黄女士手捧1100元爱心捐款,对李桂英说:“您是天下母亲的骄傲”;济南红星莫凯龙建材装饰广场有限公司的除经理送上无限关怀,他手捧着3000多元爱心捐款对董凤华说:“谢谢你的那条红头绳,让我们全公司员工感到今年冬天不再寒冷……”

“红头绳”的故事从济南飘到京城,深深地打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吴蔼芳女士。她带着另外两名老中医董秀荣和杨景田紧急飞抵济南,一见面就称呼李桂英老人叫“爱心妈妈”。吴教授等资深专家为李桂英老人会诊,每一项身体检查都格外仔细。吴教授还拉着董凤华的手,双眼潮湿:“你是个坚强的孩子,我们会竭尽全力地拯救你的妈妈,让你的红头绳在石榴树上继续飘荡。”

截至12月12日本刊发稿时获悉,在社会的关怀下,李桂英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李桂英立下了一个口头遗嘱:将来去世后,女儿的红头绳陪着一起火葬,让母女之情人间天堂一线牵。

小女孩英文名范文6

关键词:英汉姓名;文化;差异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姓名。因此, 姓名对于存在社会中的个体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单个个体特定的名称符号,更是一个社会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民族习俗、社会状况等信息。英汉属于两个不同的种族,通过英汉姓氏的起源、命名的意义、变化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两大民族间历史文化的异同点,促进英汉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一、英汉姓氏的起源

1. 英语姓氏的起源

英语的姓氏是从何而来呢?追溯其历史,他们是先有名后有姓的。早在十世纪前,除了罗马人外,西方社会里一般是没有所谓的姓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都以农业为生,并居住在各自的小部落,互不往来。由于人口的流动性不大,人名的重复可能性就不大;同时每个部落的人口不多,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因此,便没有必要去设立姓氏来区分家族。在农业地带姓氏的出现,往往会比较晚。

公元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人的祖先渐渐开始有了姓氏。先是贵族阶级可以使用姓氏,姓氏作为家族财产的标记,同财产一起传给他们的后代。之后老百姓逐渐开始效仿,确定了自己的姓氏。同时,从9世纪开始,随着英国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到13世纪,在英国就有三分之一人口叫约翰、威廉、理查,现有的名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激增的人口数量。因此,为了区分,人们开始在名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附加名,这些附加名往往都是本人的职业、出生地或绰号等。如同名William,一个是裁缝,一个是面包师,就被叫做 William the tailor、William the baker,之后就逐渐变成了William Tailor、William Baker.这些名字后面加上的特征,最终演变成今日西方社会的姓氏。根据有关资料,目前西方人最古老的姓氏,可追寻到公元916年。

英语民族的姓氏大致有几大来源。①由职业而来的姓氏。如:Carpenter(木匠), Butcher(屠户),Miller(磨坊主),Tailor(裁缝), Weaver(织工),Shepherd(牧羊人),Thatcher(盖屋匠),Smith(用金属材料制造工具的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姓氏就是Thatcher. ②由地名或地貌而来的姓氏。 如:York(约克),Kent(肯特), Hill(山丘),Wood(森林),Cliff(悬崖),Bush(灌木丛), Field(田地)。③表明父子关系的姓氏。Adamson,Johnson,Jackson 分别来源于 son of Adam,son of John,son of Jack。④因个人特征而来的姓氏。Strong(强壮的), Long(大个),Short(矮个)。⑤以颜色名称为姓氏。Brown(布朗), Green(格林),Black(布莱克)。有这类姓氏的人,说明他的肤色或对颜色的喜好。

英语姓名的结构通常是由“名+中间名+姓”三部分构成。第一名又称教名,是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名字。中间名通常用缩写表示,由钟爱孩子的父母或其亲戚所取,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名字直接取给孩子。姓氏则是由家族世代相传的。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名字为: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因为各种媒体或资料中经常称他为罗斯福总统,所以很多人认为他的名字就是罗斯福。事实上,他的姓是Roosevelt,名是Franklin,中间名为Delano。英美国家的人并不忌讳祖孙同名,相反,很多人还十分乐意让儿孙沿用本人的名字,并引以为荣。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为儿子取了与自己相同的名字。为有所区别,美国人称呼与父亲同名的人时,常冠以“小(junior)”字,例如“小罗斯福”“小洛克菲勒”等。

2. 汉语姓氏的起源及姓名结构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姓名文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古学家证明,母系社会的特征,是妇女在氏族内部事务管理中,位于主导地位,同时不同氏族可以通婚、氏族内部禁婚。这种族外婚制的建立,便有了辨别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就产生了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识别称号――姓。汉语中有好多以女字为偏旁的姓,如:姬、姚、姜等。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又分化出许多小部落,为了互相区别,这些小部落为自己取了新名字,这就是后来的“氏”。因此,“姓”是母系血缘关系的体现,而“氏”则为部落分支的代表。“姓”是不易变化的,而“氏”则易变。

现代中国人的姓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①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后人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当时大多数姓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②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也是现在常用的姓。③以邑名氏。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④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⑤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居住地点的不同。⑥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⑦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⑧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⑨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⑩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呼延、长孙等。此外,还有以谥号为氏,如庄、武;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现代汉语的姓名结构主要是由姓+名构成。而在过去,基本上每个姓氏都会按照家谱中的辈分给家族中的男孩命名,结构为“姓+字辈+名”。如杨永志、杨永祥,“杨”是他们的姓,“永”是他们的字辈,“志”和“祥”是他们的名。

二、命名的意义

父母给孩子取名都有其一定的含义,对于名字的选择也是相当慎重的。人们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可见,名字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的谚语也提到“好名胜于财富。”

1. 中西方文化在命名方面有相通之处

(1)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美好祝愿和期望。中国人为子女取名时,一般都寄予殷切的期望。对男孩常用龙、玺、麟等字,希望男孩成人之后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用强、志、毅等字,希望他们能拥有优秀的品质;用鑫、禄、财等字寓意拥有财富。女孩常取敏、雅、淑、妍、婷等字,取其美丽聪颖之意。同样,英语中的名字如:David(挚爱的)、Aaron(启发),寓意外表英俊、勤奋的男子;Alisa(艾丽莎)、Daisy(雏菊),表示甜美快乐的姑娘。

(2)性别的体现。一般中英文名字,可以辨别出性别。男性的名字通常取用刚强、坚毅之词,女性的名字多用美丽、温柔之词。如:Andrew(安德鲁),古希腊语中指高大勇敢的快乐男子。Amy(艾米)来源于拉丁语,意为被深爱的有修养的女子。

2. 汉语还有其独特的命名方式

①以生辰八字命名。中国自古以来取名就有讲究,以生辰八字与五行对照,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火,名字中则含有火之意的字,如炎、焱、旭。②以重大事件命名。中国特有的历史时期,诞生了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名字,如国庆、大庆、建军、奥运。

三、中英文姓名的变化

1. 汉语姓名的变化

由于人口的增长,重名率过高,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名字。现代的夫妻更注重平等,各取其姓,再取名。如:丈夫姓李,妻子姓杨,孩子取名李扬洋。同时,也有孩子随母姓的情况。有的名字更趋于中性化,如有的女孩取名张忍,“忍”字既可以用于男名,也可以用于女名。现代的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强调与众不同,略带张扬的名字层出不穷。《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显示,全国姓氏是2.3万个,其中129个姓氏占总人口的87%。中国人的姓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四个字以上的名字出现了,还出现了个别极端个性化名字。还有的给孩子报名字的时候就叫@,家长认为全世界写电子邮件都要用它,汉语翻译过来就是“爱他”。

2. 英文名字的变化

相对于中文名字的变化,英文名字的变化较小。近十年最流行的男性名字是Jacob,Michael 排名第二。Michael 这个名字从1961年到1998年,持续38年稳登宝座。Ethan、 Joshua 和 Daniel 分列三、四、五位。Emma 在2008年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名,Isabella 排名第二,第三到第五位最受欢迎的女名是Emily、Madison 和Ava。

中英文姓名不仅是区分个体的特殊符号,更是两个民族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分析中英文姓名的异同,有助于深刻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增进两者的深入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忠华.英汉姓氏初探[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