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例6篇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1

论文摘要:蒋琦龄是清成同年间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展示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心态,较好地贯彻了杜甫以来的诗史精神。其诗歌在当时被视为“诗史”。

“诗史”最早见于唐代盂綮的《本事诗·高逸第三》:“杜逢禄山之难,流寓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号为‘诗史”’。此后,人们便沿用“诗史”来评价杜诗的社会价值。郑庆笃认为杜诗被誉为“诗史”的根本所在,是杜甫以诗歌形式反映出重大历史事变安史之乱,将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等君国大事诉诸笔端。…可见,“诗史”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精神。它包括以下内涵: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诗中可感受到诗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窥见他所处时代的真实情况。其次,以典型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多灾多难的历史和时代氛围。诗不是记载“一时事迹”的,而是显示“一时气运”的,‘诗史”的深层含义应理解为“史外传心之史”。‘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形态史,而是心灵史、情感史,它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将最生动最具认识价值的人物精神世界记录下来,从而能从中折射出时展的脉搏和一代士人的心路历程”。历史上被给予“诗史”称号的诗人除杜甫外,有汪元量、文天祥、吴伟业、黄遵宪等。也有单独一首诗被视为具有“诗史”价值的,如元好问的《丧乱诗》、顾炎武的《海上》等。鸦片战争期间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诗人的整体创作或部分篇章亦被盛赞为“诗史”。蒋琦龄便是其中一位。

蒋琦龄(1816~1876),字申甫,广西全州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道光二十七年起,历任汉中知府、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顺天府尹。1860年7月,英法联军进逼北京。28日,他赶往圆明园欲劝阻咸丰帝北狩热河的逃跑行为,以失败告终。随后,他单骑奔山西,为谏咸丰“西幸”定民心做策划,复又无成。同治登基后,诏求直言良策。他呈《进中兴十二策疏》,得到同治嘉赏,并命着即赴京听候简用。蒋琦龄以母病为由恳请归里,在衡州、桂林等地书院讲学,终老全州。著有《空清水碧斋涛集》、《空清水碧斋文集》,今藏国家图书馆、桂林图书馆。诵读他的诗作,我们首先可以体味到诗人忠愤感激、幽忧切叹之意,其次可了解到nn,j-动荡不安的时代,这与杜甫的“诗史”精神完全相通。

蒋琦龄诗歌的“诗史”性体现存反映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诗作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际,他参加科考并进入仕途,民族的灾难和生民的不幸使他从一个闭户读书的青年迅速成长起来,写下了一批忧国伤时的诗歌。1841年,英军攻占定海,进京途中的蒋琦龄在客船中作了《湘中八月传闻官军收复宁波……》一诗。年轻的诗人陷入忧虑之:“……湖广明眼底,世事上眉头。洒浊难浇愁,天寒易饯秋。岳阳楼上望,忧乐几时休”。他对军队战斗力低下、临时抱佛脚等弊病不胜忧虑,惋惜自己“失皇势”,否则会像明代主持东南沿海抗倭斗争的胡宗宪一样,在荡平倭寇的战斗中大显身手。1860年8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直逼天津,朝中人心惶惶。他和朝中友人常谈国事,认为将相们应学习处变不惊力挽狂澜的寇准,在北门饮博谈笑中稳定君臣之心,并劝服君主打消逃跑念头,“宜在城楼瞻御盖”(《与少鹤谈宋事有感》)。面谏成丰帝的计划破灭后,他劝咸丰“西幸”山西以“固根本”,认为此时事同“唐裴冕请肃宗幸灵武、宋宗泽请高宗幸汴京之举也”(王柏心《空清水碧斋诗集序》)。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几个月间作诗55首。诗中,他悲痛地责问“谁遣陆沉事至此”,指出正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甚至走投降路线的朝臣误国:“夷甫诸人宁足责,万事盈庭一诺唯。厝薪直突众所知,虎豹九关人畏死。纷纭犹未罪汪黄,战守谁能用宗李。盘石遂有累卵危,白日神州车载鬼。”(《送霞舫之广昌》)他在诗中一再咏刘琨、祖逖、岳飞和宗泽等人,痛责高宗秦桧之流杀害岳飞、“p4-毁长城”的行为(《谒汤阴岳庙》),借东晋南宋事讽刺“善谋身”的汪黄之流,“尽为海上忘机客,决无新亭对泣人”,呼唤士人忠直报国,“二百年来勤养十,临危犹冀有陈东”(《读史书愤》)。他愤恨朝中诸人不图振作,国难当头仍无耻享乐,一针见地指出尸位素餐腐朽荒淫的官员是致使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釜鱼幕燕自逍遥,倾覆终当念本朝”(《感愤》)。他白比借力为国谋划的申包胥,却“独唱无和”(《初至合江亭观蒸湘盛涨》)。同年6月底,因谋事不成返回家乡的诗人路过寿阳,作《寿阳呈祁太保相围六十韵》。该诗气魄宏大,蕴涵丰富,获得很高评价:“此诗史也,尤为千古必传之作”。(吴振槭《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诗中首先回忆了清初的强盛和繁荣,然而,“魍魉”、“鲸鲵”从海上入侵,“烽烟横北固”。尤其是《北京和约》的签订,更加重了百姓的苦难,因而“青犊归无所,潢池盗有因”。他悲愤地呼喊“越甲情徒耻,澶渊志未申”,但现实却是“国家无寇准,可使有王伦”,接下来他提出中兴策略,愿像为东晋王朝的安危存亡立下卓著功勋的温峤一样为国效力。末尾,诗人慨叹自己奔波无功而忠诚不改,“蹈海欲明志,移山嗤效颦”。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也同样勾起诗人对庚申之变的回忆。1861年秋,接到友人赠菊,他百感交集,“西郊辇路接淀园,劫火铜驼泣荆棘。次花零落那可问,有亦非复昔颜色”(《魏五秀才赠菊花,为赋长句》)。

吴伟业及后来的诗人在时事诗中多采用对个别主人公的命运沉浮进行纪实性叙述以揭示时代悲剧的叙事方式。而蒋琦龄及其同时代诗人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上溯杜甫,不是对历史做客观完整的记载,而是以诗人的心灵去捕捉社会场最。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皆由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发,或抒情,或议论,或托物用事,或寓言影射,无一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以及郁结其心的忧患意识,表现出鲜明的诗史精神。写重大事件、体现“实录”精神的诗篇,自然是说明“诗史”成就的重要方面,而记录个人生活情事的诗篇也体现了“诗史”精神的一面。它们艺术地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历史的真实。所谓“凡出处、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

蒋琦龄的诗歌从个人的身历蹇难反映了社会的离乱和百姓的困苦,抒写了诗人的恺郁与悲愤。1855年在成都拜杜甫桐堂时,他对未来迷茫而无奈,“干戈满眼生事微,家乡荡尽将安归?”(《东杜公裥》)1856年父亲去世,他扶柩南归,途径湖北,同睹战乱已使这里物是人非,“江南江北百万家,只今堆骨泣寒沙”(《过江抒怀五首》)。至湖南永州,因战乱无法前行,他只好寓居此地四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组诗《避乱》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生动反映了时代苦难。他时常“仓惶携百口”躲入深山避乱,有时半夜登山,“夜与萤火逐”、“天梯信难攀”,在寺院中枕砖头囫囵就宿鹱粥果腹。有时“雨脚乱如麻,众哗贼已至”,近山村庄如“万鱼迫鼎沸”,顾不上穿鞋蜂拥入山。“牛羊滑路争,失势千丈坠”,险些坠落的人们喊爹叫娘,老弱病残者体力不支倒地僵卧。惊恐不已的诗人觅得“上漏下泥渍”的茅茨暂时歇脚,可久待山中食物无多,“东邻儿啼饥,破甑已尘翳”。至1862年,他和远在北方的亲人们已经几年未通音信了。然在“京洛音书绝,亲朋见面稀”(《次答王子寿闻余还全州见怀》)、“十书九难到,一雁度江城”(《九日高山寺》)的时代,这样的遭遇司空见惯。他在这时的诗中也揭露了军队武装的腐败。乡勇贪生怕死只知欺压百姓,“名为勇锐实不然,遇贼甚让遇民武。”清军更是贪婪凶残,给百姓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甚至谎报捷书升官发财,“谁知我军更恶剧,拆屋决墙复破柱。……特令残黎偿所取,更遣百牢征鲁与。居安食饱无一事,试草捷书报大府。”诗歌自注中他尖锐指出:“当时谣日‘勇贼如梳、兵如篦、勇如剃。”’在轮番折腾,诗人的家园“皮毛已尽唯余土”(组诗《避乱》)

对社会他有着较清醒的认识,曾不止一次指出“时势累卵”、“日倾危”。他关注民众:“关河行旅多贱贫”(《重经华州》)、“东南财赋区,民力近已殚”(《出守江州》)、“千村化荆杞”(《观河南兵过赴关》)。在对今与古、功业与毁灭、生命与死亡的意义进行思考与审视的同时,他也寄寓理想,讽喻现实。上奏不达,他借古人发牢骚,“枉自秋风咏团扇,当年何苦学樊姬”(《婕妤怨》)。不久在回山两的路上作《易州城西》,慨叹时代缺少荆轲这样以性命和鲜血报偿君主知遇之恩的精神:“村不闻击筑歌,金台空有夕阳多。乐君已去荆卿死,易水秋风亦不波”。一些诗歌写个体的感受,同时也是时代心理的凝结。如:“兵戈天地满,道路塞榛营。单远音问绝,感逝涕泪汛。流离杜陵客,白首自弃官”(《岳州晤彭锡之太守同年赋赠》),“绝塞飞狐北,荒城灌泽东太行连首尾,僻地少鳞鸿。寂寞三春景,羁栖两寓公。天涯归未得,况乃泣途穷”(《寄霞舫》)。诗中写社会现状、个人遭遇和凄凉的心境,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普遍幽愤和苦闷。此外,他还有一平淡巾蕴含深意的小诗,展现了闲居时眷恋国事的心态,“可惜楼头春色守,飞花着水减深红。长安远无消息,吹尽江逆水风。”(《梦中成一绝》)

杜甫以后被给予“诗史”称号的汪元量、张煌言等人身历天崩地裂的亡国之难,其诗歌因巨大的痛楚呈现出苍凉凄楚的风格而蒋琦龄将自己所处的时代视作杜甫所处的安史之乱时期,他焦灼、悲愤,但并未绝望,仍盼望着中兴局面的来临。他的诗歌精神f承杜甫,把自己的苦难和国家、百姓联系在一起,并学习杜涛“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这种以细节和侧面作为切入点反映时代面貌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是一份心忧社稷的儒者情怀。

蒋琦龄曾任职于秦、蜀等地,动乱时期经历了颠沛流离、家人失散的苦痛,有着“麻鞋见天子”和晚年病魔缠身的经历,因而对杜甫更添几分敬仰,甚至产生共鸣。他自称“杜陵野老”,到处瞻仰杜祠,住处名为“东园草堂”,诗稿称为“草堂诗”,作和杜诗。某些诗的主题、场境、表现手法乃至用语都受到杜诗的影响。其实,大多数模拟之作与和诗都显得有些牵强,其感染力反不如那些用赤诚之心浇铸出来的作品。

试看1860年秋蒋琦龄谋事不成单身回晋途中所作的这两首诗:“我生空负胆轮悃,谁遣驰驱老此身。又作三杯无事饮,难逢一片有心人。国家岌岌偏安命,经济寥寥但患贫。不信忠贤竟牢落,尚应草泽有沉沦”(《村店独酌》);“占有依庭哭,今惭叱驭臣。艰哉井径道,磋尔远游人。疾病秋将晚,崎岖志未申。太行有忠义,相见一酸辛。”(《井径道》)深秋风中,夕阳两下,病弱的诗人,崎岖的山路,山西乡间的小酒店,失意的诗人孤独伤怀。且不去评论他有关西幸的政治主张的实际价值,单从他为此奔波千里、思虑终日的行为,即可见其一片耿耿忠诚。在异地的颠沛流离中年华逝去,但萦绕他心头的总是国事,“霜前衰鬓不堪白,客里菊花犹自黄。闻道六龙议西幸,仍拼一醉晋裥旁”(《太原再九》)。蛰居山西,午夜梦回的是战争前线大散关,“侵晓蒲津渡,凉秋大散关。……向来忧国意,未改旧愁颜”(《记梦》)。而让他一生最牵挂的足“唯愁鲸跋浪”《次答子寿早春见怀》)。他终生执著济世,不甘于“老向唐诗晋帖中”,时常“梦回蜀栈秦关外”。他认为朴学的繁荣正是士人报国无门的产物,“笠泽有书留朴学,狄山无路效孤忠”(《又次韵答松孙间赠》)。

纵观蒋琦龄诗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忠愤感激、为国分忧的情感。“此行于国竟无补”(《介休遇雪》)、“野老吞声语尚酸,春行愁减带围宽”(《次和永州太守廷方宇见寄》)、“漆室伤怀抱,涕泪痕满纸。……忠爱本性成,爵禄心则死”(《寄王子寿》)、“系岂秦无人?未遇臣一个。跖穿昔西奔,独唱乃无和。寸心溺死灰,归路备坎坷!南湘佳山水,何处容高卧”(《初至合江亭观蒸湘盛涨》)、“高飞屡铩垂天翼,热念空回报国肠。敢谓上书同贾谊,已经历险愧王阳。三年奔走杜陵客,孤负成都旧草堂。归槎至今浮倦客,麻鞋犹梦泣孤臣”(《次韵答徐七觉生》)、“已挂衣冠理钓纶,犹怀芹子献枫宸”(《又次和见怀》)。鸦片战争前后的诗人贝青乔、蒋琦龄同乡好友朱琦等人在血与火的浴炼中,创作出了一批褒赞英烈、感泣鬼神的诗作。蒋琦龄没有亲眼见到过前线悲壮的战争场面,然而正如严迪昌先生所说:“当英帝国主义的炮舰在广州口岸外轰来第一炮时,民族的爱国的自危、自尊和自救、自卫的热血流向毕竟是通同的。”蒋琦龄诗中情感忠诚炽热,火热报国之心一直跳动到生命尽头。《绝笔》可谓是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的最后表露:“气愤如山死不平,竟教田野度残生。朝廷何el封京观,愿驾胥涛戳海鲸”。时人认为:“其缠绵悱侧之情,感激愤兴之气……诸先生谓公诗上法杜陵,乃并杜陵之许身契稷,每饭不忘君国之志,亦神肖之”(周星誉《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蒋琦龄的诗歌在当时得到了诗人们的高度评价。刘绎认为《书愤》一诗洞中时弊,并对其有关民瘼之作给予赞扬。邓文熊指出蒋倾注心血作诗的原因在于:“篙目时艰,志不得行,乃益专力于诗”(邓文熊《空清水碧斋诗集跋》)。多数人从忠爱悯时的评价体系出发,认为蒋诗似杜:“忠爱忧思时殷怀抱,则胎息于杜”(杨翰《空清水碧斋诗集题词》);“忠荩悃忱,拳拳晨暮”(庄受祺《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行役不忘忠爱”(陈兰第《空清水碧斋诗集跋》);“言为心声,足观世变。……使人忠义之心油然而动”(杜寿朋《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朱琦认为:“一种渊穆醇厚之气,油然蔼然流露于笔端,尤为天禀所独得。读竟不觉俯首至地”(朱琦《空清水碧斋诗集跋》)。王柏心明确揭示蒋诗是志不获聘情况下的“发愤著书”,凝聚着强大的伦理人格力量,“虽不在位,而倦倦君父。……忧愁感叹,恳恳款款,章疏所不能尽泄,则发愤而寓诸诗”(王柏心《空清水碧斋诗集跋》)。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2

2、出处: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创作年代: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3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4

    一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着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注意:“击”、“翔”两字被认为是该诗用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我们开头说的该诗的教学要凝结、集中于回答好为什么《沁园春·长沙》会给人们自由奋发、昂扬向上的感觉,那么,此两处用字的教学就理当于此作出最明确、最干净、最彻底的回答。就笔者看过的许多教学资料(包括课本的注释,教参的解读资料,正式出版、发表或网上流行的教案、教学实录等)和听过的许多现场教学,总体而言,都把这两字,尤其“击”字,当重点,就“明确”而言,几无疑虑;但不够干净、不够彻底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成功的艺术都是既丰富多样又集中统一的,而后者又更为重要,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名言:“集中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如要二者取一,人们宁可牺牲多样而不可牺牲集中。或说,不是多元解读吗?但多元不是杂乱,你可以就集中于何、统一于何、凝结于何有不同的乃至完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混杂堆砌,指向不明。又或说,为什么要辨析得那么细?文本解读要彻底,要过硬就要细读,文本细读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另一称呼。李泽厚有一段名论: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之一。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着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由”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都实现了它们自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竞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都自由,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

    二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廓”三句是潜在回答,即‘谁主沉浮”,言外之意就是“我主沉浮”,下片则是明确回答。

    这才是青年革命家、未来的领袖毛泽东写下这“竞自由”之“万类霜天”的创作意图、深沉心境、博大思想,这才是革命家诗人的真正心迹。因此,“万类霜天”写得越自由,“怅寥廓”三句的思索就越深沉,感慨就越激昂,这正是该诗最高妙的艺术奥秘之一。如果说,这“怅”字用得好,并且正如人教版课本注“怅”字为“由深思而引起激昂慷慨的心绪”,那么,对应的“竞”字不仅如前所述用得好。而且一定要如王宁、陈日亮所解才解得到位,解得妙,才解得与“怅”字完全对接,浑然一体。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5

在碧螺春的故乡长大,我当然是品茶的行家,那茶的喝法与众不同,需要先倒开水,后放茶叶,杯子又不宜加盖,且头趟杯中只能倒1/3的温开水,待茶芽全部伸展后,再用开水把茶杯冲满,这样品起来才算上乘。

今年茶季,我因身体不好,遵照医嘱从上海回到故乡休养。不想此次回故乡还大开了眼界,所见所闻使我感到自己原来对碧螺春还知之甚少。

多年未能回去,难得与亲戚们相聚,大家都十分高兴。刚到的那天,伯父笑眯眯地说要做一道他拿手的时令名菜请我尝新,以表示对我的欢迎。我心中纳闷,东山春季名菜多着呢,是名贵的太湖莼菜、白煨羊肉,还是银鱼、青虾、甲鱼?只见伯父倒了大半杯温开水,抓一小把碧螺春放入杯中,茶叶全部伸展后,又把茶汤倒尽,然后掺入刚起锅的虾仁之中,他笑着介绍说:“这便是江南名菜——碧螺虾仁,没尝过吧?”我趁热尝了一口,只觉得细嫩鲜美,爽口提神,令我食欲大增。餐桌上,伯父还告诉我,这碧螺虾仁比当年宴请尼克松的龙井虾仁还要有名气,语气中充满了骄傲。我说,想不到碧螺春这名茶也能入菜,我真是口福不浅啊。

一天午饭后,我提议去村东的翠峰坞踏青。伯父母正好没事,就陪我去了。那是我们东山著名的风景区。据史料记载,唐代的白居易、宋朝的范仲淹、范成大和明朝的唐、祝、文、徐四杰,游览翠峰后均留下动人的篇章。小时候,我在作文中就写过翠峰坞的游记,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

山坞里芳草如茵,溪水淙淙,不时有匆匆来去的采茶女从身旁走过。行至半山坡,忽见前面枇杷林中升起袅袅炊烟,我不觉一惊。走到林中一看,见一村姑依山而搭一石灶,正舀了锅山泉在煮茶。少顷水沸,她随意从茶篓里抓了一大把嫩芽放入沸水中,满锅顿时一片碧绿,清香四溢。采茶的女人们纷纷前来喝茶。村姑也舀给我们三人每人一碗,我正觉得有点口渴,便坐在石头上开怀畅饮。只觉得那茶汤又与家中喝到的不同,特别清香和甜润,眼睛似乎也清亮了起来,浑身舒服极了,禁不住又讨了一大碗喝。茶姑双颊飞红,抿嘴一笑说:“在上海喝不到吧?这叫清泉煮青茶,赛过活神仙,我们山里人称这茶为神仙茶。”她还给我背诵了一首唐伯虎所写的《翠峰游》:“自与湖山有宿缘,倾囊刚可买吴船。纶巾布服怀茶饼,卧煮东山悟道泉(翠峰坞一泉名)。”我也信口凑了两句:“饮了故乡神仙茶,不思上海愿留下。”众人听后大笑,伯母也说,如果不是为了读书,真不想让我回去,上海就是楼高车多人挤,连喝的水都有一股漂白粉的气味,哪里比得上山清水秀的东山。

缓步朝山坞深处走去,只见茶丛更加茂密,一排排既青翠又整齐。在茶山漫步,说笑谈吐当然离不开茶字。伯父兴致很高地说:“碧螺春自唐代被人工栽培利用起来,在洞庭山悠然一千多年岁月,茶已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停了一下又津津乐道地讲了起来:清晨,上了年纪的老汉早早起床,赶到茶楼喝一个小时的茶,这叫早茶;午饭后,年轻人到茶馆泡一壶新茶,边喝边聊,又称午茶;到了晚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边饮边聊,名曰夜茶。俗话说,早茶宜浓,可润喉清目;午茶需热,利尿爽身;夜茶要淡,宜于入眠。伯父真不愧是位研究茶俗的行家,他还告诉我,在茶乡,客人饭后端上一杯热茶,称礼茶;造房时正梁上挂袋茶叶,名发茶;老人做寿,晚辈送斤新茶,曰寿茶;孩童入学时喝杯清茶,为状元茶;新娘入新房吃杯碧螺春茶和桂圆、冰糖莲心汤,叫茶点,又称新人茶;谁家遇到了不吉利的事,讨上七家邻居的茶叶喝,能逢凶化吉,平安无事,为神茶。

伯母则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月明茶,这也是家乡的习俗。中秋之夜,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月饼及果品,一束金桂插于瓶中,全家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边吃月饼边品茶,边赏明月便话家常,口中甜津津,心里甜蜜蜜。人们说,年夜饭吃的是热闹,月明茶喝的是清雅……

和伯父母边走边聊,不觉来到山顶,放眼浩渺的太湖,碧波粼粼,帆影点点,真心旷神怡也!

茶在故乡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位置,真出乎我意料。我深深感到,碧螺春是故乡的招牌,而故乡的茶俗,确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

家乡不仅茶香山水美,而且民风淳朴、空气清新,在那里调养了几个月,身体明显有所好转。在离开老屋和亲人告别的时候,我竟落下泪来,心里更爱自己的故乡了。

点 评:

唐丽宝同学的故乡洞庭东山,既以风景名胜著称,又是物阜民丰之地。

她从家乡养病回来之后,写了篇盛赞故乡的作文,起初写得面面俱到,把故乡值得一夸的东西都搬出来说了一番。我问她,你的家乡出产哪些好东西,她说有枇杷、红橘、碧螺春这三宝,我又问,其中最有名的又是什么?她说是碧螺春茶。我说好,你就写写它吧,东山既是茶乡,定会有许多关于茶的风俗,你可连带着写,让我们对你的故乡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就有了这篇《故乡茶俗》。

面面俱到是写作之大忌。尤其是学生作文,在不长的篇幅里想把什么都写清楚,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唐丽宝同学舍弃了她喜欢的许多东西,单独写碧螺春,写茶俗,不仅减轻了文章的负载,内容也更见深度了。兵法上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也同样适用于写作,选材上切忌贪多求全,而要突出一点,以求深入。如若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很可能“面面俱不到”。

唐丽宝此文,洋溢着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是我最欣赏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纵观青少年学生的文章,有的洋溢着青春气息,有的充满生活气息,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但富有人文气息的却不多,而这篇作文却做到了。

首先,文章中有较强的知识性。你看,碧螺春茶有着独特的喝法,它还能用来入菜,烹制出一道江南名菜,当地茶农用沸水冲泡新鲜的嫩叶就成了清香提神的“神仙茶”。它的培植已有千年历史,而且已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对读者来说,都很有新鲜感。如果没有掌握有关碧螺春丰富的知识,那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作文中渗透一些知识,不仅有必要,还可使文章增添人文色彩。记得有位同学写了篇绍兴沈园的游记,居然对陆游的《钗头凤》以及他和唐琬凄婉的爱情只字未提,把沈园当成了一般的园林,那就忽视了它的历史特色。而有位同学写了篇《梅园观梅》,由于去游玩之前,做了点功课,从网上查了一些梅的资料,最后恰到好处地用进了作文中,为作文增色不少。人文知识的匮乏,正是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读来乏味的原因。

其次,文章中还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怀。热爱故乡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内核实际上是爱国主义。唐丽宝同学说起自己的故乡简直如数家珍,她把对故乡的爱,这种深厚的情感融进了叙事状物之中,如写翠峰坞,就介绍了众多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和诗篇,自然美与人文美便交相辉映。当村姑背诵唐伯虎《翠峰游》的诗后,她自己也即兴来了两句,诗虽是打油诗,却是真情的流露。在故乡小住之后,临别竟至流泪。她对故乡的热爱,对江南文化的热爱,引得我们好生羡慕。

碧水东流至此回全诗范文6

一、单一的色调渲染画面

诗人采用单一的色调渲染画面,以加强读者的视觉印象,让人过目不忘,被深深吸引其中。清代戏曲家洪升有首诗《雪望》:“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风雪黄昏中,诗人举目遥望,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雪还在下着,白色的鸥鹭再也辨识不见,只能听见它们的啼叫声,近旁野畔的白梅也开放了,可再也分辨不出哪是白梅,哪是白雪。诗人早年即已显露才华,闻名当世,仕途却很坎坷,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甚至有一阶段靠卖字为生,他对现实的不满,对前途的茫然,充盈在字里行间。诗人在反复渲染中,给我们绘制出一幅暮色飘雪图。读此,每一位读者都要生出几份凉气。

二、鲜明对比的色调增强画面观感,以强化感情

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传唱至今。作者青年时曾经漫游江南,旅居江南,对江南美景的印象极其深刻,虽已六十七岁仍念念不忘。作者成功采用比喻渲染两种浓重的色彩,通过它们强烈的对比,给我们勾画出了江南春水图,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偏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先描绘漫天昔日的雪地景色,说明此次朋友所去的胡地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一句“风掣红旗冻不翻”形成红与白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整个境地的洁白,让人更感觉到寒冷,更增添了离别时令人窒息伤感,对朋友的担忧。

三、色彩的暗地对比,让人感到富有含蓄的画面美

清代诗人徐兰曾随军出关作战,他有首《出居庸关》的诗:“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必肯逗留。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后两句都写色彩,但“马后桃花”含“红”,“马前雪”见“白”仍然暗含鲜明的色彩对比,其中的韵味可谓意味深长。“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士卒此次远征,怀恋故土,虽有几多不忍,但想到人生不能老死于槽枥之下,应该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色彩的暗地对比把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四、不同色彩的组合,构造具体的各具鲜明特色的意境

更多的时候是诗人往往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构造具体的各具鲜明特色的意境。北宋初期的诗人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北方山村秋日的晚景,它由初黄的,青色的山峰,红色的斜阳和棠梨,白雪般的荞麦花组合而成,色彩绚烂繁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作者悠然、随意、尽兴于山野美景的浓厚游兴。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前六句也是集中绘景,描写作者登临咸阳旧城见到的衰败的景色:当年秦苑汉宫之地如今到处长满青色蒹葭杨柳,渭水上笼罩起暗淡的溪云,绿草丛生,黄叶飘飞中时见欢噪的鸟雀蜂蝶……满目萧瑟凄凉色调搭配,进一步渲染让人感伤的氛围。

色彩本是无情物,但成为诗人意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时就具有了浓烈的表情意味。王维《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全诗围绕一个“望”展开,作者从“新晴原野旷”开始,先望到“郭门临渡头”,再望到“村桥连溪口”,远处是“白水明田外”,更远处是“碧峰出山后”。特别是后两句诗人有意精选了明暗交错的四层色调,把眼前的稻田,田外的白水,水外的青山,山外的碧峰,一层层烘染开去。通过众多景物不同色彩组合,营造出静谧恬美的意境,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出作者闲适恬淡的野趣。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上一篇新能源板块

下一篇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