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灸范例6篇

三九天灸范文1

【关键词】 三九灸; 过敏性鼻炎; 睡眠质量

过敏性鼻炎也即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为机体因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有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其夜间的睡眠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睡眠质量欠佳的首要因素为患者鼻部症状[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7~2010年三九期间对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行三九灸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10年三九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其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21~63岁,平均(35.5±11.4)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2008年WHO制定的《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的诊断标准,均为常年性发作。排除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急性高热上呼吸道感染者,有接触性皮炎及皮肤溃疡等皮肤病感染及对天灸胶布、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治疗,服从医生安排,配合治疗和随访。将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H1-抗组胺药口服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三九灸治疗。药物配制:将延胡索、细辛、白芥子、麻黄、甘遂以4∶2∶2∶2比例研成细末混合备用,将新鲜生姜榨汁保鲜备用。取风门、肾俞、肺俞、大椎为主穴。若肾俞处皮肤有破损现象则换贴志室穴;肺俞处皮肤有破损则换贴膏肓穴。对伴哮喘患者, 加用定喘、天突;对伴慢性咽炎患者, 加用天突、百劳。用时将待用的药粉以姜汁调为糊状,取硬币大小药膏敷贴中央贴于上述穴位上。每次取6~7个覆于上述穴位,且轮换选用。除大椎穴,其余穴位取两侧。成人9天贴1次,每次2~6h,3次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运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各因子进行分数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对比t分别为0.1209,0.1118和0.293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对比t分别为1.3418,1.0245和2.55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对比t分别为5.5274,5.1615和8.0534,P<0.01,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隶属中医“鼻鼽”范畴,主要由卫气不固、肺气虚、腠理疏松、风寒由此乘虚而入而犯及鼻窍致邪正相搏。鼻窍壅塞、津液停聚致喷嚏流清涕。目前,多篇文献报道传统中医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天灸疗法是传统中医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冷灸、自灸,也称“敷贴发泡”或“药物发泡”。“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此外,三九天为一年最冷季节,此时毛孔闭塞、皮肤干燥、气血不畅,若在此时行天灸贴敷疗法可祛风散寒、健脾补肾益肺、温阳益气,可起到活络通经止痛功效。固每年于冬季三九天行“三九灸”疗法可巩固加强三伏天灸疗效。

三九灸疗法利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穴位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温肺逐痰、健脾补肾,从而达到秋冬养阴作用[3,4]。因此,它可治疗多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病,对其疗效最佳。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行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九灸治疗较对照组单纯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向东,张罗,赵岩,等.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评价和相关性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11):667-669.

[2]齐伟,王朝辉.耳穴贴压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721.

[3]蒋洁明.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8例.上海针灸杂志,2002,21(3):20.

三九天灸范文2

灸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认为:“灸,灼也,从火,久声。”《灵枢·官能》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阳起陷,行气活血、扶阳固脱、拔毒泄热的功效,除可治疗多种疾病外,通过温灸还可达到冬季进补、养生保健的作用。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用艾灸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每点燃一个艾条实施一次艾灸称为灸了一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就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的谚语。

将晒干的净艾叶碾碎成绒状,拣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即成为艾绒,它含有水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挥发油成分,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艾绒燃烧时散发出独特香气,并可穿透皮肤而直达深部,产生的温热刺激,沿着经络在体内传导,起到疗疾、保健的作用。《本草纲目》就记载:“艾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通过艾绒温灸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艾灸法,药物易购,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冬令进补不妨一试。

三九天灸范文3

[主题词] 针刺穴位;参考标准

从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开始,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即正式启动,之后又先后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整个项目研究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关于确定经穴主治的原则与方法。从古今针灸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的方法来看,都是主要依据腧穴文献加以归纳、取舍;再从中药主治的标准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来看,同样是主要依据古代本草学文献确定中药主治。因此,此次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也以腧穴文献为主要依据。然而,古代腧穴文献上百种,所记载的腧穴主治不仅详略不同,甚至有时相互抵挡,以哪种文献为准?因此,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首先理清传世针灸文献的源流,鉴别出哪些是腧穴文献,哪些是治疗文献;分清哪些是原始文献,哪些是间接文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1 文献的鉴别与选择

1.1 文献的鉴别

文献的鉴别是最费时间、也是最费笔墨论述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列举研究结果,详细的考证另撰文详述。

关于原始文献与间接文献,最简单、同时也是最费事的方法就是将现存所有腧穴文献按年代次序排列,以考察其传承关系。

关于腧穴文献与治疗文献的鉴别,如果是腧穴专书与针灸治疗专书。可一目了然,无需鉴别。难以鉴别的是一些根据腧穴文献改编的、在形式上类似针灸方的文献,例如《针灸甲乙经》,即根据最早的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加以类编,本属于腧穴文献,然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针灸处方。至于《千金要方》卷三十“孔穴主对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所集腧穴主治在形式上颇似针灸方,更是被后人误作针灸治疗文献。

根据对现存所有古代腧穴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其源头文献可以分为4大支:第1支《黄帝明堂经》;第2支宋以前以甄权《明堂》为主的诸家“明堂”;第3支金元窦太师《针经》;第4支明代高武《针灸聚英》。

1.2 文献的选择

与以往腧穴主治标准化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在文献的选择上既包括古代文献,也包括现代文献既考察腧穴文献,也考察针灸治疗文献。选择治疗文献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考察腧穴文献中所记载的经穴主治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第二,可以作为增补与删汰腧穴主治的依据之一,第三,可以作为确定临床常用穴的重要依据。其具体的采用文献范围与原则如下:

(1)古代文献收录至清代。

(2)以腧穴文献为主,治疗文献为辅。

(3)古代腧穴文献每一支文献均以源头文献为主要依据;对于从腧穴文献改编而成的文献如《千金要方・孔穴主对法》《针灸资生经》,以及错误极多且影响很小的汇编类文献如《西方子明堂灸经》以及传承该书的《医学入门》不引录,以避繁杂。

(4)现代腧穴文献只收录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统编教材《针灸学》1―7版及此套教材的前身1957年版南京《针灸学》、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

(5)古代治疗文献以单穴方与加减方为主,多穴方为辅。在辑录针灸方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方中有关兼症加减用穴的内容。

(6)现代临床应用以单穴方为主,或辅以1~2个穴位,有明确的治疗病症、操作方法、疗程、较多的病例数和客观的疗效分析。凡特殊刺灸法、强或超强刺激量、穴位注射(水针)、针药合用等临床资料不收录。

标准化研究必须考虑标准的继承性,因此古今针灸标准制定都会对前一个标准文本给予高度重视。现代虽然没有正式的经穴主治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但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实际上发挥着标准的作用,是一种“事实标准”。在对现行3类针灸教材――中医专业《针灸学》、针灸专业《腧穴学》和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进行系统考察发现,《中国针灸学》与《针灸学》一脉相承,故实际现行的教材体系为2大类。经综合比较,决定以中医专业教材《针灸学》作为此次经穴主治研究的平台。选择的主要依据如下:其一,所有7版《针灸学》教材皆源出于1957年江苏中医学校编《针灸学》,该书体例严谨,所定经穴主治皆有所据,新增之主治皆有标识,从而可以较容易评价其得失;其二,这套教材在体例上、研究方法上与宋代针灸标准文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近,有很好的继承性,错误较少,制定出的经穴主治符合“从具体到一般”的经穴主治演变的总规律;其三,稳定性很好,全部7版《针灸学》教材,包括国际针灸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在经穴主治方面变化很小。其四,此套教材在国际上的影响较大,以此为基础。便于下一步的经穴主治国际标准的制定。

2 文献的综合利用

循证医学重证据,而证据学、文献学研究注重多重证据,其目的都在于避免孤立研究问题的方法所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片面性。本次研究在方法学上特别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与多种文献的综合利用。基本思路为:考察单一经穴时,注意与相关经穴加以比较;考察文献时,既注重经穴主治内容,又注意考察与主治之间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可能的方面。试举例分析如下:

2.1 相关穴之间综合考察举例

承扶: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腰、骶、臀、股部痛;痔疾,脱肛,便秘,小便难。新增:大便难。

(1)文献考辨

“主腰脊尻臀股阴寒,大痛,虚则血动,实则并热痛,痔。篡痛,尻中肿,大便膻出。阴胞有寒,小便不利。”(《黄帝明堂经》)

“五种痔疾,泻鲜血,大便难,小便不利。”(《太平圣惠方》卷一百)

统编《针灸学》教材:

“主治痔疾,阴尻相引痛,臀肿,小便不利。”(1版《针灸学》、南京《针灸学》)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痛。”(2、3、5、6、7版《针灸学》)

“主治腰脊臀痛,小便难,痔疾。”(4版《针灸 学》)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下肢痿痹,大便难,痔疾。”(《中国针灸学》)

(2)按:久痔、便秘病人往往会伴有“脱肛”症状,即《明堂经》所说“大便膻出”,同时便秘与痔之间也有因果关系(本经委阳穴主治痔,同时伴有“不得大小便”症状;又邻近穴长强主治“痔,大小便难”等均是此例),各版教材均未载“脱肛”症,且1版、4版之“小便不利”、《中国针灸学》之“大便难”症均未见于其他教材,欠妥,今补之。

2.2 针灸方中病症加减用穴经验的利用举例

“凡霍乱,灸之或虽未即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后吐,当随病状灸之。”

“若先心痛及先吐者,灸巨阙七壮。”

“若先腹痛者,灸太仓二七壮。”

“若先下痢者。灸谷门二七壮,在脐旁二寸,一名大肠募。”

“若吐痢不禁,两手阴阳脉俱急数者,灸心蔽骨

下三寸。又灸脐下三寸,各六七十壮。”

“若下不止者,灸大都七壮。”

“若泄利所伤,烦欲死者,灸慈官二七壮。”

“若干呕者,灸问使各七壮。”

“若呕哕者,灸心主各七壮,在腕上约中。”

“若手足逆冷,灸三阴交各七壮。”

“转筋,灸涌泉六七壮。”

此霍乱灸方见于《千金要方》卷二十、《千金翼方》卷二十七,据《医心方》引文出处,可知出于“葛氏方”,方中“随症加减”取穴的主治症均为相应穴的最重要的主治,现代针灸临床随症加减用穴也同样是用该穴最重要的主治。因此,古今针灸方中(包括腧穴文献)“随症加减”取穴经验不仅是增补经穴主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定经穴主治重点的重要依据。以往经穴主治的研究忽略了这类极有价值的资料,今后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2.3 禁穴信息利用举例

(1)误伤禁穴救针法(以下引文均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九四)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风府,针过度即令人哑,亦针人中、天突穴救之。”

“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又治神庭穴。”

“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令人口颊喁。宜治人中、承浆二穴。” 从以上“误伤禁穴救针法”的内容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人中、天突有突出的治哑的作用;百会、风府有突出的治疗头旋目暗的作用,神庭有突出的治癫痫的作用;人中、承浆有突出的治疗口喁的作用。而最后核查的结果表明:这些主治正是这些穴的主治重点。这样从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综合考察经穴主治及其主治重点,最后得到的结论才更全面、更可靠。

(2)孕妇禁刺合谷法 “若妇人妊娠不可刺,损胎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女人有孕者,切不可针灸。”(《杨氏家传针经图》)

“妊妇禁针。”(《窦太师秘传》)

既然孕妇禁刺合谷,这也从反面说明该穴有较强的下胎作用。

2.4穴名及临床应用信息利用举例

气穴:主治妇科病症。常用于月经不调,带下;腹痛引腰脊。新增:不孕。

(1)文献考辨

“主腹中痛,月水不通,气上下引腰脊痛。”(《黄帝明堂经》)

“主妇人子宫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沥,月事不调,败血,逆气攻冲两胁疼痛。”(《循经考穴编》) 统编《针灸学》教材:“主治月经不调,泄利,腰脊痛,奔豚,目赤痛。”(南京《针灸学》、1版《针灸学》)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2、3、5、6版《针灸学》)

“主治经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小便不利,泄泻。”(4版《针灸学》)

“主治奔豚气、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腹泻。”(7版《针灸学》)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腹痛,泄泻。”(《中国针灸学》)

(2)按:气穴一名“胞门”“子户”,提示该穴对于妇科病有较好的作用,宋以前文献有大量关于该穴治疗妇人孕、胎、产病症的临床应用,《循经考穴编》明言主“不孕”,现代针灸临床也有相关应用报道,而教材除第4版外,皆未收录,今补之。

以上实例提示,通过对经穴主治之外的穴名、类属、禁忌、针灸方加减用穴等多方面的信息,从不同的层面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度。在《经穴主治》注释本中可见大量这类典型实例。

3 取精与补缺

取精,即通过筛选原则,将现存古今文献所载经穴主治中的基础主治提炼出来,即去粗取精的工序;补缺,就是根据古今文献及临床应用情况,对现行教材缺漏的经穴“基础主治”加以增补。

选择得是否准确,取决于研究者对于古代文献理解的程度和现代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严格来说,对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经穴主治的真正理解,有一个漫长的再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例如古代文献中对于针刺经穴治疗“口噤不开…‘牙车急痛”等张口困难的症状早有大量明确的记载,然而现代人很少用针灸治疗因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所致的张口困难。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这类骨外科病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不属于针灸的适应证。直到1971年的一天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在进行的一台针麻“颞颌关节成形术”的外科手术中所发生的令人惊讶的现象才动摇了人们传统的认识:

“一例右侧外伤性复发性颞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张口受限6余年的病人,住院时张口度仅2 mm。在行针刺麻醉过程中,当针至合谷、公孙穴时,病人突然开口松动,于是手术临时取消。后再次针刺以上2穴,20分钟后,张口度增到35 mm,当天正常进食,经过4次针剌治疗,痊愈出院。”(新中医药杂志,1974,(12):21)

此后,关于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如今针灸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症的一种常规选择。而正是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也才能真正理解古代文献所载经穴主治中关于该病的典型症状的描述:

上关穴治疗“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

如果研究者不熟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多半会以为上述上关穴主治中“嚼食鸣”之症乃不经之辞而去之。

另一方面,常年对古代腧穴文献的系统研究发现,古代关于针刺治疗“下颌关节脱位”也有大量详细的描述,而且可见在同一穴位中既主治张口困难,又治疗下颌关节脱位,体现出针灸双相性调节的特点。早在《黄帝明堂经》记载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的穴位就有:下关、大迎、翳风、通谷,初唐针灸大师甄权《针经》中也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听会穴:牙车急疼痛,不得嚼食,牙车脱臼相离二寸。”(转引自《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

“听会,主牙车急及脱臼相离二寸。侧卧张口乃得之。”(转引自《千金翼方》卷二十六)

“下关,主牙车脱关,不得嚼食。侧卧开口取之。”(转引自《千金翼方》卷二十六)

本来,根据针灸双相性调节原理,即使古代文献中没有类似的记载,也应当能推知针灸具有这样的作用。然而现代临床上极少有针灸治疗下颌关节脱位的报道。可能在人们印象中这属于骨伤科病,不属于针灸的适应证。可是,如果是一天之内数次脱位的“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就不是外科、骨科的最佳适宜病症,而恰恰是针灸的治疗优势。针灸治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除局部症状,而且可以调节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疗法,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针灸宝库不乏珍宝,缺乏的是鉴宝人。选择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我们只能将已经认识到的“珍珠”拾起来,还有多少“珍珠”有待发掘,我们不知道。为了降低选择风险,将“遗珠”的几率尽可能地降低,本次经穴主治标准化研究,特于《中华针灸穴典》注释本中主治项下设“备考主治”一项,以容纳那些按照纳入标准暂时不能纳入主治项但极有可能是“珍珠”的主治。

关于补缺之难,只要统计一下古今两次针灸标准化所增补的经穴主治症数目,便一目了然: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新增经穴主治共计13条;1957年江苏中医学校编《针灸学》新增经穴主治共3条。笔者还注意到,有些针灸学教材中新增的经穴主治不久又被下一版教材所删除。鉴于此,本次经穴主治的研究在新增主治症方面也设立了非常严格的条件:

三九天灸范文4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Dg)06-0043-03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其针灸法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医学正在向健康医学转变,人们防病保健的意识也逐步提高。祖国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思想正日益受到重视。针灸法在“治未病”方面有特殊作用,由于针灸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针灸法“治未病”的作用及临床研究,对针灸法“治未病”辨证选穴的思想作一初探。

1 针灸“治未病”的意义

“治未病”是指导中医药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重要法则,是机体抵抗邪气侵入、适应生活环境、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总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包含着未病先防、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等含义,是中医防病保健的理论精髓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防治疾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一个关键环节。当检查诊断形成“已病”时再采取治疗措施已经为时过晚,很多疾病已难以治愈,疗效不佳,高昂的医疗费用对患者及其家庭都是沉重的负担。《素问・评热病论》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疾病出现先兆时即采用针灸方法及时介入以扶助正气,可以及时阻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针灸法“治未病”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符合当今人们追求的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安全等防病保健的观念。但在应用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总之,中医的针灸法“治未病”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医学发展的方向将是以预防为主,医学的重点将是“防患于未然”,“针灸法以其防病治病的特色、独特的治疗功效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疗效显著,故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被不断的发扬光大,受到世界医学的关注。

2 针灸“治未病”的作用

针灸法是传统中医的治疗法之一,除了具有易得、方便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它利用了艾的属性和灼燃的热力加针刺的作用,凭借机械刺激、热刺激、药物刺激等物理化学方式激发人体相关腧穴,再通过经络的传导传入体内,渗透诸经,渗透筋骨以至全身。针灸法“治未病”是根据经络表里与脏腑互通的关系而彼此互治,作用于局部可以影响到整体,通过整体可调整局部,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从而发挥调节脏腑的功能,使人体气血旺盛,阴阳平衡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

《本草纲目》曰:“艾叶苦辛、性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针灸法具有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祛风解表、消瘀散结、温经散寒、补益中气、升阳固脱、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也表明,针灸可调节中老年人的血脂和全血黏度,调整老年人的脂质代谢,防治由此诱发的老年性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针灸法能激活五脏功能,协调物质代谢,明显改善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机的紊乱,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常用针灸法,具有“重症速效,难症神效,常见病久效”的治疗特点,特别是对疑难病症的疗效则更为确切,达到了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减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

3 针灸法“治未病”的辨证选穴

针灸法的疗效与选用的腧穴有密切的关系,腧穴是针灸法作用的内因,针灸产生的药性和热量和刺激则是针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因与外因二者只有有机地结合,才能产生针灸法的效应,才能发挥针灸法防治疾病的作用。临床用针灸治疾病时,处方选取是否正确、腧穴定取是否准确、方法是否恰当,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灸与相关腧穴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同时,医者还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中医基本理论,结合腧穴的功能,选择适当的腧穴,配合艾灸的灸量,才能发挥针灸独特的疗效。在针灸“治未病”的实践中,一般常选用足三里、三阴交、天枢、神厥、气海、百会、涌泉等作为主穴。长期针灸足三里,能鼓舞人体正气,增强脏腑功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调节后天之本;针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增强和维持人体的性腺功能;针灸大稚能补阳气、退高热,预防外感;针灸天枢、神厥具有回阳救逆、预防疾病、强壮身体之功;针灸百会能升阳固脱,对机体有双相良性调整作用;针灸涌泉既可补肾益精、宁神开窍、疏肝理气,又可保健、延缓衰老及养颜,针灸阿是穴具有消瘀散结、预防感染之功同时能消肿止痛。

因此,经常针灸以上诸穴,不仅能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而且还可补肾、健脾、益肺,同时又能调节全身的机能状态;不仅能治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阳痿,同时治疗脾虚所致的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同时又能治疗肺虚所致的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辄尤甚,声音低微,或自汗、恶风、气虚感冒等。但在治疗肾虚证时,还应配肾俞、太溪、命门等补肾阳、益精血以固本;治疗脾虚证时,配中脘、脾俞、胃俞、神阙等健脾益胃、调理胃肠,以固后天之本,资生化之源;治疗肺虚证时,配肺俞、风门、身柱等补益肺气、调节诸阳,以增补阳气,预防感冒。在临床中,还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注意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整体调理。

4 针灸“治未病”的防病保健

当前,世界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抗衰老、防病保健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针灸法在调节脏腑、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中发挥着特殊的功效。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弱,元气虚损,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瘀内停,难以濡养五脏六腑而引起一系列衰老的征象。经常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大椎、关元、气海、百会、涌泉等穴可激发正气,强身健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促进食欲,消除病痛;同时,长期针灸也可治疗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在防治老年病特别是延缓衰老方面也很有价值。针灸神阙、足三里对老年前期、老年期高脂血症者血脂影响的研究表明,针灸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显示针灸调脂良好的作用,说明针灸能调防衰延寿。有研究表明,针灸对机体可产生徐缓的激发作用,调动内在的抗病防御机能,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使机体出现有利于延缓衰老的转变;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调衡阴阳的潜力,通过加强自身内在的调节能力去应对内

外环境的影响与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充分发挥针灸调整作用的优势,有利于病理产物的清除,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5 针灸有效辨证分析

5.1 急重病针灸法 急重病针灸法颇具回阳救逆、回阳固脱之功效,故灸法也常用于急救。中医古籍中多有针灸法用于急救的记载。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是我国首部灸治急性病的专著。《新集备急灸经》专论急症。隋唐时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针灸》中指出:“大凡人有牢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常能愈疾。”如《千金要方・诸风》载“治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立愈。”《备急灸法》曰:“针不易传,凡仓卒救人者。惟灼灸为第一。”《肘后备急方》载有卒死、尸厥、卒客忤死、霍乱、中风等28种急症的灸治方达102首。明・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载有用灸法救治卒中、暴厥、阴症中寒、霍乱已死、阴症腹痛冷极、破伤风、溺死等急症。如悌的《骨蒸灸方》专论灸治痨病。富作平分析了清代及清代以前201部针灸及综合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方面的文献,发现:其中涉及治疗中风病文献486条,灸法112条(含针灸合用18条)占全部处方的26%。显然,针灸法可用于多种急重症的救治。由此可见,对古代针灸法治疗急重症的文献进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合理的整理和发挥针灸法在急重症中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5.2 常见病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九卷,论述灸针凡41节,内容涉及针灸治各种慢性疾病20余种。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的《类经图翼・卷十一》中,专门辑录明以前几百个灸疗的验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几十种病证。另外在《景岳全书》第九至第三十六卷所论述各科70余类病证中,有20类提到灸法,其中涉及灸方的达15类,并详细论述了灸法的作用。可见,针灸法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日:“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显然,灸法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在寒性疾病中有优势。

5.3 预防保健功能 针灸法的温煦阳气功能,使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宋・窦材《扁鹊心书》言:“保护阳气为本”“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庄绰《灸膏盲俞穴法》专论防病保健灸。孙思邈《千金要方》曰:“此灸讫,令人阳气康健。”“凡人自觉十日以上康健,即须灸三数穴以泻风气。”《扁鹊心书》言:“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年六十岁,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医说》曰:“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干”。灸法还具有独特的预防作用。《黄帝明堂灸经》中“正人形第四”有载:“黄帝问歧伯曰:凡人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之?歧伯答曰:凡人未中时一两月前,或三五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叶煎汤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呐出也。灸疮若春较秋更灸,秋较春更灸,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瘀血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对内分泌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曰:“凡人吴蜀也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针灸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表明针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同时针灸对各种炎症、感染传染病、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以及保健治疗或延缓衰老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治未病”是利用中医针灸理论,最后将生命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相应的腧穴适当刺激,借助机体纵横交错的经络联系,对机体多环节产生调节,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调节效应,最终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多年来一直被临床所重视,在防病保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灸法也与其他疗法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长期坚持,按时施针灸,只要树立预防和保健的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早期防治,已病防变,有病及时调治,无病用心保养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2。

[2]姜春华,血瘀证的研究[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31。

[3]朱兵,针灸的科学基础[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92。

三九天灸范文5

关于灼艾之法有这样一个故事: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江洋大盗。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斩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没有,只是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足见艾灸强大的保健功效。

灸法的来源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现在大多亦为艾灸法。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 “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

中医认为、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温中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

日常可选保健灸

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黄帝内经》里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扁鹊心书》中还指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笔者认为,与药物相比,艾灸更加安全,是养护阳气、防病保健的首选。

陆游诗云“书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灸法防病保健,关键是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到艾灸保健的魅力。

三九天灸范文6

化脓灸

由于在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亦称瘢痕灸。这是最早与最古的灸法,后世的各种方法,都是由此派生和衍进而来的。取穴以背腹腰股等肌肉丰厚与隐蔽之处为宜,特别是背部的各个俞穴与反应穴更宜首先入选。取穴不宜太多,以1穴为最好,如两穴同取最好左右对称,最多不宜超过3穴。

艾 炷

这是直接灸的关键材料,可以预先做成大小不同的艾炷备用,但不如随做随用为好,必须上小下大,上尖下平,方可易于安放和点燃。根据取穴的部位,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间,食指要向上,拇指要向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尖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间,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球,压缩成为上尖下平,立体三角形之棱形艾炷。随做随用,至为简便。

用 火

灸处皮肤可略涂一点凡士林,使艾炷不易滚落,以烧完一炷为一壮。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间断法。待艾炷燃烧熄灭后,吹去残火,再重新点燃一壮,不易出现感传。

(2)连续法。不待艾炷燃烧至尽,当其将灭未灭之际,即在余烬上,再加添新艾炷,不使火力中断,每可出现感传。

(3)补泻法。包括疾徐强弱法和疾徐开阖法。

疾徐强弱法 这是传统的艾灸补泻法,《灵枢・背腧》早已有过说明,即“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传是“及”与“布”的意思,也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布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这是疾火与强火,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这就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能使阳气深入,这叫补火。这就是强刺激具有泻的功能;弱刺激具有补的作用。如咽喉与腮颊肿胀,用小艾炷直接灸耳尖或少商,可以立即显示泻的功能,尿频便溏,用温和灸艾灸关元或气海,每多缓慢收功,而具有补的意义。这种疾强为泻,徐弱为补的作用,亦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之义也。根据这种疾徐快慢的补泻原则,在针刺手法上,古人早就有许多灵活多变的针刺方法。在灸法方面相应的也有许多变法。

疾徐开阖法 出针后疾按针孔与不按针孔,这是针刺开阖补泻的常规,在直接灸的补泻上也得到应用,杨继洲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此即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以增强补的作用,后世又有灸后贴膏药之法,如张景岳及吴亦鼎等人皆有推荐。即“凡用火补者毋吹其火,必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药贴之,以养火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若欲泻者疾吹其火,令火速灭,待灸疮溃发,然后贴膏。此补泻之法也。”此即以徐火灸毕之后,当即贴膏药者为补;疾火灸毕之后,待灸疮溃发,再行贴膏药为泻。这也是属于开阖补泻的应用。

减 痛

直接灸的烧灼痛是病人最为畏惧的第一关。至于疼痛在针灸作用中的利弊,还难作定论。但至少说疼痛也是针灸作用中一个有效环节,是属于良性刺激,与病理的疼痛有着根本的悬殊。但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故必须极力减轻,以完成灸疗的作用量,当艾炷燃烧过半时,疼痛最剧,此时可用手拍打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或在灸处附近抓搔以分散其注意力。有人先用局麻,在穴位上作浸润麻醉,但常不必要。一般只有在第一壮为最痛,以后各壮就可忍受了。

壮 数

古人以燃艾一炷谓之一壮,以之作为施灸的作用量的标准和依据,但对施灸作用量来说,无论为间断法、连续法或补泻法,首次均是以造成三度烧伤,使灸处皮肤变为焦黑,四周皮肤向内收缩,出现车轮状皱纹为准,古人有几壮或以年为壮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直接化脓灸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造成灸疮,只要造成灸疮,作用量已经达到,则不论是壮数多少,作用都是一致的。又有数十壮,数百壮,以至千壮与三报之说。所谓报,乃是重复与加强之意,而在同一孔穴之上,反复施灸与前后相催,而不必更换他穴。也有经验证明,在同一孔穴之上,可以连续灸数百壮而不焦腐,这乃是生活着的人体与死亡的尸体区别所在,作者曾经治疗过1例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背部溃疡,用比拇指头还大的艾炷,每次灸二十余壮,共连续十次,溃疡壁方见脱落,而患处周围之健康组织并未被烧焦,可见古人数百壮与千壮之说,是可以分次与一次应用的。

对于“壮”的解释,历来多数人认为是强壮与少壮之意,误认为艾灸能增长人之元气,而使人少壮也。这是不正确的,“壮”是“创”与“灼”的意思,一壮就是对人体进行一烧灼,与给以一次创伤,在“灸针探源赋”中已有考证和说明。

灸 疮

直接灸的作用,主要就是造成灸疮以形成慢性刺激。当灸疮形成之后,火的作用已不复存在。故直接化脓灸的发挥,灸疮是居于重要地位。以下几个环节,应当重视。

灸后保护:待灸壮完毕后,揩净灰烬,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待5~7天后,焦痂开始浮动脱落,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换敷料,疮口周围用酒精或盐水棉球揩净,仍用干敷料覆盖。如需继续在原处用原法加强,在焦痂尚未脱落时,则疼痛每极轻微,如焦痂已经脱落再行直接烧灼,痛感每不能忍受。可在疮面上放一姜片或蒜片,在直接灸基础上再用间接灸。灸后仍用干敷料覆盖保护。

促使发作:如果灸疮干燥,无分泌物渗出,古人称为“灸疮不发”,往往收效不大或无效。《资生经》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发,其病不愈。”古法有用葱煨,热熨,或用补气益血方剂。但终嫌费事。[明]高武云:“予尝灸三里各七壮,过数日不发再各灸二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各灸二壮遂发,亦在人以意取之,若顺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即如遇灸疮不发,可在原处再加添数壮。此法最为简捷可用。

清洗止痛:在灸疮发作后,偶可见有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古法常用鲜柏白皮,鲜柳白皮,当归,薤白,生地,黄芩,竹叶等药,选取一二味,煎汤熏洗。可参阅《外台》卷二十九疗灸疮及火疮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