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与沈元用范例6篇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1

《沈荣甫墓志铭》篇幅不长,主要写沈荣生卒、婚配、儿孙等内容,其中特别提到沈荣是“善人”,“持家政”后,“筑堂构宇”,并发扬乃父沈富“积善”精神——“承大先志”,“勖其后人”,“故得优游暮年,克享耆寿”的圆满晚年情况,高度褒赞沈荣为人。

然而,在《沈荣甫墓志铭》中,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乃父沈富的事。该墓志铭说,这位沈富曾“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之门”,并得到袁文清的好评,被称赞为“敦信义”;当时另一著名文人冯子振也非常欣赏这位沈富,“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

上文中袁文清者,即元翰林侍讲学士袁桷(1266年-1327年),字伯长,号清容,文清是他的谥号。他奉旨修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大典,元英宗十分赏识他的学识,又命他撰述宋、辽、金史,泰定元年(1324年),袁桷辞官归故乡浙江鄞县,冯子振则是湖南人,文思敏捷,与书画家赵孟頫等交游,为士林名人,元大德二年(1298年),47岁时进士及第,人称“大器晚成”,先后任承事郎、集贤殿学士、待制等官职,两者都是当时社会公认的文化人。但是,他们对沈富的赞语,只是“敦信义”,只是“积善”,而不是文化艺术方面的评价,这是为什么?这其中透露出什么信息?稍加推敲,人们就可以明白,这位沈富并不是袁、冯的文化同道。为什么这样说?

何谓“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之门”?既然这位沈富不是“文化人”,就做不了幕宾,那他又凭什么与一位文化档次很高的高官交往,并获得了表扬?很显然,这位沈富是一位善于做“实事”的“经济界人士”、一位机智能干的商人,很可能曾受袁桷委托,做了一些买卖,钱生了钱,为袁桷的经济增益作出了贡献。封建文人虽往往自命清高,但金昆并不烫他们的手,往往也是喜爱的,却又不屑、不便直白,那么,该如何赞扬沈富高效又诚信的工作?于是就在道德品质上给予好评!这就是“敦信义”的潜台词!

何谓“来吴必主之”?说白了,这是作为名士的冯子振每次来到苏州繁华之地,必定投靠沈富的文雅表达方式。住了沈富的,吃了沈富的,用了沈富的,该怎样感谢呢?于是就高调赞扬沈富为慈善家,这就是“大书‘积善’二字”的由来!

这样分析看来,这位沈富也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人物,可以进一步研究。

另外,《沈荣甫墓志铭》中提及沈富时,称“考富”,又称“先君子”,足见沈荣去世时,即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时,这位沈富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从这两篇沈氏墓志铭及集中其他相关文章的字里行间,人们可知这位沈富家族五世的简略情况。今将该沈氏五世男系排列如下:

沈富(仅见名字,未见字、号等信息);

沈荣(荣甫),生元大德十年(1306年),卒明洪武九年(1376年)八月;

沈森(茂卿)生元天历二年(1329年),卒明洪武九年(1376年)二月,沈彬(仅见名字,未见字、号等信息);

沈经(思则),沈綖,沈绅;

沈九九(沈经的儿子)。

《半轩集》中还有数篇文章提到沈达卿其人其事。

《半轩集》作者王行为明洪武年间苏州文人,曾在沈达卿家做过塾师,后又至蓝玉家当塾师,晚年时受牵连,死于“蓝狱”。

在集中《清安堂记》一文开头,王行就说“东阳沈达卿氏,居吴长洲之周庄。奕世以来,咸以勤慎敦愿处乡里,治生修业,日以优裕,至达卿产益广,资益饶,勤慎敦愿益甚”,高调赞扬沈达卿。在《佳声楼记》一文中,王行再次提到沈达卿,并称他为自己的朋友,提到沈达卿有儿子沈伯凝,有孙子沈程、沈巽、沈衡。而在《彝斋记》一文中,王行又指出沈伯凝为古董、书画专家。

将上述数文中的内容归纳,沈达卿祖孙三代世系清楚:

沈达卿(未见名字);

沈伯凝(未见名字);

沈程、沈巽、沈衡。

比较王行笔下这两支沈氏,除姓氏相同外,他们的名与字都各不相同,且王行明确指出沈富儿子沈荣“世为苏之长洲人”,又称“姑苏沈经思则,家长洲之尹山”,家族墓地也在尹山乡之长山。据考证,这尹山位于现在的苏州吴中区郭巷街道一带。而对于沈达卿,王行则说他是“东阳沈达卿氏,居吴长洲之周庄”——住在现今昆山的周庄。尹山在周庄西北面,两地相距四五十里。这两支沈氏人员名与字、居住地不同,尤其是籍贯不同,他们之间应该不存在亲属之类的关系。

事实上,《半轩集》中王行所写诸文确实没有提及沈达卿与沈富、沈荣父子之间存在任何亲属关系的文字。同样,王行在文集中确实没有说居住尹山的沈富就是沈万三,也没有说沈达卿父就是沈富或沈万三。说沈达卿父就是沈万三的,另有其人,那就是明正统年间的苏州画家杜琼。此人在为王行作传所撰《王半轩传》一文中说“长洲周庄沈达卿,其父号万三秀者赀雄当世……”

杜琼此语单独看,也不能算错,他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或推测。关键是后世的一些沈万三研究者看到《半轩集》书中两支沈氏的记载,特别是看到上述杜琼的说法后,十分冲动,以为已经完全掌握了沈万三家世的秘密,洋洋洒洒地撰写长文揭示沈万三的所谓“真实家世”,未经严肃考证,就将尹山沈富、沈荣一支与周庄沈达卿一支视为一家人。如为了“论证”不知字、号的尹山沈富与字仲荣、尊称万三公的周庄沈富是同一个人,有人竟不惜扮演了测字算命先生的角色,称“沈茂,应当就是别种记载所见生于大德十年、卒于洪武九年、享年七十一的‘沈荣甫’。植物之‘荣’者由‘茂’所致,男子之美称曰‘甫’;因此,‘荣甫’当是沈茂之字”!

这样的“研究”,是不是过了头了?《沈荣甫墓志铭》开头就称“荣甫姓沈氏,讳荣”,行文非常清楚——尹山沈富儿子沈荣,字荣甫,名与字,明明白白,怎能与周庄沈富的儿子沈茂牵连一道?沈荣是沈荣,沈茂是沈茂,明明是两个人,仅靠上面的测字算命,就算已经证明他俩就是同一个人了?此外,还有将周庄沈达卿当作沈万三次子沈旺,说“达卿”就是沈旺的字的,有说这两支沈氏居住尹山、周庄两地是析产分居造成的等等,联想相当丰富,却都失于武断。必须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论证,上述沈万三的所谓“真实家世”才能让人信服。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2

把女真人视为蛮族一直是高傲自大的中原汉人的一个错觉,这种错觉甚至多多少少影响了现代人的想象力。事实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环顾一下东北大地上那曾经孕育了满族史诗的苍茫山水,看看至今仍然屹立于盛京的故宫、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或许不难发现,满族人在入关前就已然显示出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个伟大的王朝总有其成长的根基,对于大清帝国来说,这样的根基决不仅仅意味着强大的武力、剽悍的身体和英勇善战的性格。就像提到辉煌的罗马帝国时,我们联想更多的并不是跨越洲界的征服和战争,而是气势宏伟、规模宏大的神庙和圆形竞技场、充满英雄形象和荣誉观念的雕像以及浪漫动人的神话故事。把女真人视为蛮族一直是高傲自大的中原汉人的一个错觉,这种错觉甚至多多少少影响了现代人的想象力。事实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环顾一下东北大地上那曾经孕育了满族史诗的苍茫山水,看看至今仍然屹立于盛京的故宫、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或许不难发现,满族人在入关前就已然显示出丰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沈阳故宫是当今中国保存完好的两座皇家宫殿之一,又称“塞外紫禁城”,是满民族入主中原前的大内宫阙,并彰显了北方满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是清四祖――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及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与清故宫一起并称“一宫三陵”。2004年7月1日,“一宫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本身从来都是完整的,连续而清晰,破碎和模糊了的不过是人们的记忆,或者说是人们记忆中的历史。大清――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才仅仅消亡100年左右,作为其发祥之地,盛京大地的上空至今仍流淌着它的余韵和回响。

女真崛起

历史上的女真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世居于南起长白山脉、北达外兴安岭、西起黑龙江上游、东至渤海海滨的广大区域之内。满族的先世最早称为肃慎、挹娄、勿吉人、肃人,是4000年前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三大支脉,即建洲女真、野人女真和西海女真。明王朝对女真族采取“使其互争雄长,不相归一”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女真各部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落之间的纷争、仇杀无休无止。因此,统一女真各部不仅仅是女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女真族发展的共同要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建洲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为代表的女真人担负起了统一女真的大业,历经4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统一女真的伟业。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城(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同时也建立了完整的政治、军事体系――“八旗制度”。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宣告起兵反明。

公元1619年发生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在这次战争中,努尔哈赤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作战方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根本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态势:明朝方面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

这年二月,明朝各路大军24万云集辽沈。经略杨镐制定了作战方案,即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直捣后金政治中心赫图阿拉城,想一举歼灭刚刚兴起的“后金”,以保大明江山的稳定。当时后金的八旗兵力共6万余人,与明军相比,处于劣势。努尔哈赤正确分析判断敌情,认为明军东、南、北三路道路险远,不能即至,遂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他把6万八旗兵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首先给予孤立冒进的明西路杜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

西路杜松部进至萨尔浒之后,分兵为二,以主力在萨尔浒扎营驻守,杜松则自率万人攻打吉林崖。努尔哈赤针对杜松分兵的情况,派遣大贝勒代善等率两旗兵力增援吉林崖,截击杜松,使杜松两部不能互援;自己亲率八旗骁将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主力。经过激烈的战斗,萨尔浒的明军被击溃,伤亡甚重。而后,努尔哈赤又驰兵与代善会师,击破进攻吉林崖的杜松军另一部。杜松在作战中阵亡,明主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努尔哈赤乘胜挥师攻击明北路马林军。当时马林已知杜松被歼,遂在尚间崖一带就地驻扎防御。后金军队向马林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夺占尚间崖。北路明军主将马林逃回开原,北路明军又告失败。

击败马林后,努尔哈赤立即移兵南下,迎击明东路刘廷军。当时,刘廷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正向距赫图阿拉50里的阿不达里冈行进。努尔哈赤自率4000兵将守城,派遣主力在阿不达里冈设下埋伏,另以少数兵卒冒充明军,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廷速进,与杜松会师攻城。刘廷中计,下令轻装急进,当驰进到阿不达里冈时,遭到后金军的伏击,刘廷军惨败,刘廷本人阵亡。努尔哈赤乘势迫降了协同刘廷作战的朝鲜军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四路明军,却未能作出任何策应。及至三路丧师后,他才慌忙急令南路李如柏军撤兵。李如柏军在回师途中,为小股后金哨探所骚扰,军士惊恐逃奔,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最后总算是逃脱了被后金军聚歼的悲惨命运。至此,萨尔浒之战落下了帷幕。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劣势的兵力,在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多万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大胜壮大了后金的士气,同时也使得后金政权更趋稳固,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625年,考虑到战略的需要,努尔哈赤在盛京(今沈阳)兴建大内宫阙,这预示着一个朝代的衰亡和另一个朝代的兴起。

塞外紫禁城----沈阳清故宫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十一日病逝在鸡堡(今辽宁沈阳市城南大爱金村)。9月1日,皇太极登上汗位。

公元1635年,皇太极登极称帝,正式宣布:“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珠申。夫珠申之号,乃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只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遂定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纪元。

始建于公元1625年的清故宫,也在这一年完成。此后经康熙、乾隆皇帝不断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的格局。

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沈阳故宫是中国境内目前保存较完好的两大“皇家建筑组群”之一。它的建筑风格明显地区别于北京故宫,更多地保持了清朝入关前满民族的风格。

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大体分布为东路、中路和西路建筑。

东路建筑主要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正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或者皇帝即位的地方,其独特的黄瓦绿剪边在阳光下显得分外醒目,盘绕在朱漆红柱上的两条金龙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满民族彪悍、粗犷的性格。攒顶上的相轮体现了藏传佛教的理念,蒙古力士又展示了满、蒙亲和的关系。大殿隔扇门上糊的高丽纸代表了北方地域民族的习俗。整座大殿气势非凡,是中国皇家宫苑建筑之中的孤品。

在大殿两侧燕翅式地排列着十个亭子,俗称十王亭,这组建筑体现了努尔哈赤“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而大政殿与十王亭的布局则再现了“君臣合署办公”的局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嘉庆皇帝有诗为证:“大政居当央,十王两翼张。八旗皆世胄,一体汇宗璜。”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制。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

中路建筑是清故宫的主体,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清宁宫为主的后宫和乾隆时期扩建的东所、西所、行宫、太庙。

大清门也称“午门”,大清皇帝和贝勒爷们曾在此校射、纳俘,这里也是文武大臣候朝的场所。大清门的龙型抱头梁和琉璃墀头是中国古建筑上的珍品,为北京故宫所没有。大清门、崇政殿及左右翊门的琉璃墀头,从形式上看是一个上下串联在一起的须弥座,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色彩搭配自然亮丽;图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主题部分是龙饰。这两处墀头虽然从形式上看是一样的,但是大清门的墀头是黄底蓝龙且龙头朝上,而崇政殿的却是蓝底黄龙,龙头朝下,也许这里蕴涵着某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含义。

崇政殿又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时期议政和举行庆典的主要场所。如今,为了再现当年那宏大的庆典场面,沈阳故宫博物院演绎了皇家礼仪庆典和皇家过大年的场面,让观者感受到当年的喜庆场面。

从崇政殿左侧翊门进入,即可看到一座凤凰楼。此楼建在将近4米高的台基之上,拾阶而上,迎首便是乾隆皇帝御赐的“紫气东来”牌匾,寓意着大清王朝的盛世是源于“盛京”。

凤凰楼和后宫建在人工堆积起来的土岗之上,“宫高殿低”,高低错落,形成了建筑艺术的完美和谐,这和北京故宫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满族先人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长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渐形成了择高而居的生活习惯并代代相传。从后宫居所不难看出北方民居“筒子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的特点。而永福宫中的“悠车”(盛载婴儿的摇篮),则使人联想起“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养个孩子吊起来”。看着这个悠车,仿佛闻听到了清入关第一帝福临的啼声,仿佛看见了来自科尔沁贵族之女孝庄文皇后婀娜的身影。

满蒙习俗讲究赠婚互好,甚至结几层亲戚,认为这是最真诚最可信赖的友好方式。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也是科尔沁草原之女,是庄妃的亲姐姐,以26岁的大龄嫁皇太极为妃。她备受皇太极的钟爱,被封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一词出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太极将宸妃所居宫所定名为“关雎宫”,自然是出自对她的恩爱。

公元1746~1783年,时值乾隆盛世时期,沈阳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以崇政殿为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修建了东所和西所以及重要的藏书阁――文溯阁和一些配属设施。这些建筑既保留了皇家建筑的风貌,又引入汉文化的思想和建筑手法,“移天缩地于君怀,朱柱碧瓦色满庭”的清高典雅风格大量出现。

文溯阁是一座三层重檐硬山式楼阁。屋面琉璃瓦以黑色铺心,配以绿剪边,油饰彩绘则以冷色为基调,暗示以水克火之意。苏式彩绘“河马负图、翰墨册卷”等图案,从外观上给人一种端庄秀雅的江南印象。该阁是仿造江南范式天一阁而建,乾隆帝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为“文溯阁”。文溯阁的藏书除《四库全书》之外,还曾有另一部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这部鸿篇巨制的编者是陈梦雷,原为康熙朝翰林院编修,因三番之乱被牵连入狱发落东北。康熙第三次东巡时,陈梦雷御前献诗,被赦还京师,奉旨在西苑侍皇子读书。为报达圣上之恩,他从康熙39年(公元1700年)开始编纂此书,用6年的时间完成。康熙皇帝钦定赐名《集成》,雍正即位后将此书编修印刷,定名为《古今图书集成》。此书共576函5020册,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它与《四库全书》一起被运至清故宫的文溯阁。1966年,《古今图书集成》自沈阳移运至兰州,现存甘肃省图书馆。

中路的大清门东侧,有一组黄琉璃瓦顶的建筑群。它有山门、东配殿、西配殿、大殿,焚帛炉等,这就是故宫的太庙,是奉祀清代历朝皇帝及其祖先的地方。盛京太庙是在明代三官庙的旧址上修建的,努尔哈赤尚未迁都沈阳之前,三官庙就已经是明代沈阳很有名的一座道观了,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建成。“三官庙”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人们对三官顶礼膜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努尔哈赤、皇太极修建盛京皇宫时,并没有因它处于宫廷区而将之拆迁,而是完好地将之保留于原地。三官庙位于皇宫之内,但又不属于宫殿建筑,这种特殊地位使其成为清入关前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明祟德七年(公元1642年)春的松山战役中,洪承畴兵败被俘,被押回盛京,安置在三官庙里。洪承畴是明朝崇帧帝的肱股之臣,感于明朝天子的知遇之恩,拒不投降。皇太极不杀洪承畴,反倒派人劝降,并派爱妃夜送人参汤为其滋补,同时嘘寒问暖,亲解貂裘为其御寒。洪承畴感激涕零,当场倒身下拜,俯首称臣。后来洪承畴果然不负皇太极的厚望,为他后来问鼎中原、招抚江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盛京变成了陪都,盛京故宫成了历届皇帝“东巡”祭祖的行宫。

清皇家塞外三陵

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古人修建陵墓很重视陵址选择,明清时期“风水”学达到了高潮。晋人郭璞在《葬书》中对风水有一个定义:“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塞外三陵的择地是“一脉相承”的: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是在一条龙脉上。传说满族的始祖布里库雍顺诞生于长白山布勒湖里泊,所以满族后人视长白山为祖先的发祥地。大清的祖陵永陵,即选址于长白山系的启运山;福陵则选在长白山余脉――天柱山;天柱山向西延伸到市区北部,形成一道山冈(俗称龙脊),清昭陵即选在龙脊之上的隆业山。

郁葱王气清永陵

清永陵(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的祖陵。据考证,永陵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这里埋葬有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衣冠冢)、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因此又称“四祖陵”。

永陵位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约两公里处,占地11880平方米。陵墓面南背北而建,前临苏子河,背依启运山,与烟囱山隔河而望,静卧于一片深山碧岭之中,颇得山川天然之形胜,有“郁葱王气钟烟霭”之势。

据记载,太祖努尔哈赤建都东京城(今辽阳市)之后,在东京城后阳鲁山建造祖陵,并将祖父母觉昌安夫妇、父母塔克世夫妇以及福晋叶赫那拉氏等人的骨灰葬迁至此,名曰“东京陵”。崇德元年(公元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称帝,追尊“四祖”为“四王”,并设太庙祭祀。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定名为永陵。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一百年间,多位皇帝到此祭祖,香火不断。1900年沙俄军队洗劫永陵,掠夺了大部分的物品。

沙俄军队掠夺之外,命途多舛的永陵还曾遭遇天灾。据资料记载,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夏,苏子河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殃及了永陵。永陵总管福满及家人在这次洪水中全部丧命,其随身携带的“看守永陵山河关防”大印也不知道哪去了。该印是青铜所铸,重达一公斤,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铸刻“看守永陵山河关防”字迹,它是总衙门的凭证,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那场洪水冲走了这枚管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淘金之梦……

卧龙舞练清福陵

清福陵 (满语称“瑚图灵阿蒙安”)始建于公元1629年,是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万年吉地”。福陵占地面积19.48万平方米,建于一块丘陵地上,前临滔滔浑河水,宛如银练起舞;后倚莽莽天柱山,恰似巨龙卧伏。这里地势雄伟,环境清幽,凌云大殿在四周雄美景色映衬下,愈发幽静肃穆。清人高士奇有诗曰:“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

福陵按其自然布局可分为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等几部分,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为第一部分。

大红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造牌楼,四柱三间,是福陵最早的建筑,也叫下马牌楼。《清太宗实录》记载,天聪三年“(福)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禁乘车马行走,遇必下,诸贝勒大臣以下,小民以上。违者罚。”现坊上的文字与《实录》记载相吻合。石牌坊坊心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着:“陆来人等至此下马,违者必罚。” 石牌楼不单是陵寝的装饰性建筑,也是指示性标志,它告诫人们:到此已是陵寝总门户了。

从正红门到碑楼为陵园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区。神道两侧成中轴对称,整齐地排列着一对石望柱和四对石象生。石望柱上各坐一只,相传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其好望,故让其守陵。石象生依次为狮、虎、马、骆驼。据说,石马是仿当年努尔哈赤的坐骑龙马――一种典型的蒙古马雕刻的。

对神道的设置,清代陵墓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即神道与隆恩门之间必须修建一座建筑做隔断,名曰“一眼望不断”,寓意大清江山万世一系。沈阳清昭陵修建的是神功圣德碑,福陵不仅建有神功圣德碑,而且根据地理条件还修有108磴,起到双层隔断作用。这道依山而建的“福陵天磴”是明清皇陵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那么,石阶为什么要修108级呢?一种说法认为与星宿有关――天上有36天罡星、72地煞星,“一百单八磴”寓意将天罡地煞星踩于脚下,以保福陵平安无事,也以此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另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佛家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为去掉这些烦恼,念佛要108遍,晓钟要叩108下,佛珠要用108颗,所以佛教建筑多与此数有关。据专家考证,“一百单八磴”的建筑形式在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在山西五台山上的菩萨顶。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3

检索媒体报道,近几年有不少官员在落马之后都被曝出存在学历问题。比如,南京市前市长季建业的博士论文,就被曝是由人并被多位学者指控抄袭;而重庆市前副市长王立军对学历的追求,更是令人瞠目――作为只拥有初中学历的人,王立军用十余年时间先后获得了二十九所国内外大学、研究中心的兼职教授、硕导、博导等头衔,但有媒体报道称王立军其实不太懂英语,也不怎么会上网。

早在2009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曾直言,“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可与这一判断相印证的数据是:十以来落马的六十多名副厅(局)级高官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占五分之一;在本届三百三十八名省级党委中,简历公开明确有博士头衔的有八十五人,所占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此前,中组部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各级官员参加过各类研究生班等“学位速成”培训。

官员群体热衷于追求高学历,以及众多官员的学历存在注水和造假问题,固然与不少地方都将“干部知识化”片面理解成了“干部高学历”有关,但更关键的原因或许在于,当前官场的“崇伪”之风比较猖獗。总体而言,官员的友情乃至婚姻通常都不是那么单纯,某些官员私下或公开的言论都不太可信,有些官员更是深谙“表里不一”的艺术,也习惯于用作伪的手段谋取现实利益。

官场的学历歪风,正是由“崇伪”之风衍生而来。只要去各大知名高校的在职研究生班摸个底便知,公务员是最热衷于给自己的学历“镀金”的一群人。这些人对于学术研究未必多感兴趣,很多人都只是将提升学历当成了仕途上升、捞取名利的垫脚石。他们深知这种行为有多功利和虚伪,但这正是纵横官场的游戏规则,也是他们的“前辈”言传身教的经验――身处官场,虚伪有时比真实更受用。

既然有官员“崇伪”,自然就会有人投其所好。以往诸多案例都表明,很多官员与高校的“联姻”实质上是一种交易――官员从高校获得高学历或兼职教授身份,赢取在官场追名逐利的筹码;高校则通过这些贵人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甚至获得相关资源的倾斜。比如,在沈培平任普洱市委书记期间,普洱市政府就与其就读的北师大资源学院合作成立了北京市普洱茶研究院,并由沈培平出任院长――该学院很快获得了近一千万元的研究经费和一百六十万元的奖教教学金。

从维护学术尊严和教育环境的角度来说,教育部门对沈培平学历问题“暂时不回答”的表态,显然难以回应公众的关切。事实上,教育部门不仅应该详细回应质疑,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收紧学历教育的关口,肃清官员在职读博以及任兼职教授的各种乱象,以防范官场不正之风侵蚀校园。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4

沈曾植当然不仅为大书家,同时,他还是光宣诗坛的大诗人,而尤其重要的,则是在近百年的学术史上,他还是一位学术大师。他读书的博淹,是王国维也极为称道的。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有一段论说,甚为流传,云:“世之言学者,……顾莫不推嘉兴沈先生,以为亭林、东原、竹汀者俦也。先生少年固已尽通国初及乾嘉诸家之说,中年治辽金元三史,治四裔地理,又为道咸以降之学,然一秉先正成法,无或逾越。其于人心世道之污隆,政事之利病,必穷其原委,似国初诸老。其视经史为独立之学,而益探其奥窔,拓其区宇,不让乾嘉诸先生。至于综览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经史之法治之,则又为自来学者所未及。”把他和顾炎武、戴震、钱大昕相提并论。(樊增祥《乙菴先生七十寿序》云:“其为学也,精于卢抱经,博于钱晓徵,密于孙季逑,深于洪稚存,书翰之妙,超于包安吴,纵横之气,醇于魏默深,以言乎学问,吾不如也。”可与王说参。)但是,我必须老实承认,虽然于其诗,我也许可勉强置喙,但是于其书法及学术,我是“连附和的资格都没有”。沈曾植的研究者,也是目前最有资格说话的学人,则是许全胜博士。他所撰写的《沈曾植年谱长编》,无可怀疑,不仅是目前搜罗沈氏资料最宏富的著作,而且,也该是历来的年谱类著述中最佳作之一,因而,我也可以断言其必为一部传世之作。

沈曾植极其博雅的学问,在当时即受到学人的景仰,不仅前所引王国维极度礼赞,即与其同时的如同样以博雅自负的文廷式、康有为,或后来更加博雅的钱锺书,都对其读书之博表示心服的。不仅于此,当时外国学人来中国,亦多有造访沈氏、相与谈学者,如哲学家俄人Keyserling伯爵,即是其一(见辜鸿铭《硕儒沈子培先生行略》)。所以,在沈氏的身后,闻风而起的后生学者,如钱仲联、王蘧常等,即已着手研究其人。王蘧常的《沈寐叟年谱》,于沈氏的生平考证,有较多的贡献。不过,王谱“宥于闻见,简略特甚,不能尽显其平生”(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自序》),所以,许君遂起而重作,其所搜得的沈氏材料,较之王谱,以篇幅论,早已十倍而有馀!葛洪《抱朴子》云:“后作胜于前事。”学术研究,“亦如积薪,后来居上”,良非虚语。

为说明许谱所搜材料之富,我可随举一二例,以为其证。如所周知,沈曾植乃光宣间大诗人,其早年有所谓“三元说”,即所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其说乃与陈衍合创,见载于《石遗室诗话》。后又有自创的“三关说”,乃是借禅说诗,以为“诗有元祐、元和、元嘉三关”,“但著意通第三关,自有解脱月在”;又云:“元嘉关如何通法?但将右军兰亭诗与康乐山水诗,打併一气读。刘彦和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须知以来书意、笔、色三语判之,山水即是色,庄老即是意;色即是境,意即是智;色即是事,意即是理;笔则空、假、中三谛之中,亦即徧计、依他、圆成三性之圆成实性也。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此秘密平生未尝为人道,为公激发,不觉忍俊不禁,勿为外人道,又添多少公案也。”其说见于《与金蓉镜书》中。但此《书》的文本,一般人所见,不过是钱仲联《梦苕庵诗话》所节引,又钱仲联辑《沈曾植未刊遗文》(载《学术集林》,据金氏《滮湖遗老集》卷首),或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所据为未刊本《海日楼文集》卷上,题作《与金潜庐太守论诗书》)。沈书的手稿,似未有亲见者。而许谱第469-70页所引,即据其于上海博物馆所得沈手迹,重新校录,并补出论古韵一节,可称此《书》的最善之本。此《书》为近代诗学的重要文献,虽由钱仲联徵引在前,然至许谱之出,人间始获睹其真面。

当然,搜辑材料宏富,尚不足以尽许书之长,因为,据钱锺书先生妙语:学问分两种:一种头脑做的;一种屁股做的,譬如编引得。自然,穷览烟海,需要结实的屁股,但是,考证撰述,却非缜密的头脑不可。“天圆地方”(范文澜语),这两样长处,许君是全都具备的。同时,许君的旧学很深,不仅为同侪所罕有,亦老辈之勍敌。如不欲逐页细读,节省目力,可以翻看此书自序,但看许君的两首七律,便足窥其旧学之一斑。而尤能体现其学识的,则是此书的“发凡”。传统的学人,看一本著述的好坏,最便捷的办法,是看其“发凡”。所以,清人章学诚才会说:“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学开山。”(《家书》二)只是,“发凡”之重要,非陋儒所能知,亦人所易忽者。凡“发凡”不通之人,其著述之不通,也是不言而喻的。许谱之“发凡”,能识其大,与时人之所著相较,故不啻天壤。而其编排之谨严,考证之精审,更不待论。

我自己于许君书最感兴趣的,是其中所载近人的轶事,以及附带录入的诗文评。我昔于清代学人稍有兴趣,又平日所治为集部之学,故遂有此偏好,并非谓其仅此可观,其实许谱如建章宫殿,千门万户,读之者,尽可以自取所需。其中沈氏与康有为的交往,我尤为有兴趣。康氏博雅,前已言及,但他较之沈氏,是不免瞠乎其后的,所以,他在初见沈氏时,就据说是这样的:“康有为之初至京师也,气焰张甚,迨见先生论学,虽机锋百出,而无一足与先生抗。先生曰:‘嘻!子再读二十年书,与吾谈可耳。’康乃不敢作跋扈态。”(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五《沈子培先生年谱序》)这固是后学所记,或许不免夸张,未可全信。按据《年谱》所载,沈、康之定交,在光绪十四年(1888),时沈三十九岁,康三十一岁。次年七月,康有与沈一长书,论学,开头云:“昨得书,并审仆气质之偏,而启之以中和。”是沈于康确有所批评。后即云:“吾子之学,体则博大兼举,论则研析入微,往往以一二语下判词,便中窾窍,却非识抱奇特,好学深思,不能及此。……诚一时寡俦也。但文理密察多而发强刚毅少,论说多而负荷少。积之既习,便成老氏之学,不为人先,因物自然,随而不倡,见事太智,藏身甚巧,在己亦忘之矣。得无禀气近是耶?”所谓箭锋相拄,也是反唇相讥,不客气的了。尽管如此,于沈氏的博学,仍表示心服。而前所引的唐序,印证以此书,似尚非大过。后来,沈论及康,颇有贬斥语,见于著述书札。如其《护德瓶斋客语》云:“道希言及糠[即指康]曰:‘此伧耳,何能为?’予曰:‘世界益低,人才益瘁,仆至今日乃不敢藐视一人。’道希徵其故,曰:‘此禅家所谓草贼也,草贼终须大败,第不知须费几多棒喝。仆老矣,且去国以后,理乱罕闻,政恐意气褊激,诸公未免将为此人鼓动耳。’”(《年谱》第201页引)又文廷式《芸阁丛谈》:“六月二十四日,得沈子培刑部书,云:‘糠孽[借耶律文正诋邱长春语,隐康字]大名,遂满宇宙;南城谈士,卷舌无声。假留我辈数人,何至令渠跳梁至此?自仆观之,今之骂糠者,皆张糠之焰者也。……世事非变法不可为。而变法之机,为此君卤莽灭裂,中生变阻。’”(《年谱》第205页引,参见第211页引《与黄绍箕书》。)竟将变法之败,归于康一人。不过,变法失败后,康逃往国外,及归,仍与沈有往还。1914年冬,康有请沈吃饭一札,云:“后日七时,请美、德领宴集,望公惠然。彼俗不同,望公稍整冠美服,[胶青刷鬓,乃中土笑少年者,西人则皆然,每夕食必剃须理发。昔张文襄以不剃须及食烟遍地,大为所攻笑。]不患人指也。”数语颇令人失笑。沈一向号“皇甫书淫”,不修边幅,所谓“敝帽欹徐整,深衣绝屡缝。外形从躐蹋,自哂托龙钟”(陈曾寿《乙老六十九岁生日祝词》),康故有此数语。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5

张艺谋总会让人惊奇,从开创华语大片开始,他就一直在巅峰处没下来过。张艺谋也创新,在新片中用了小沈阳这位今年刚刚蹿红的喜剧明星,也算是让人先惊奇一下,还有新片的保密工作,印在T恤上的工作日程,都让人充满惊奇的同时产生期待。(6月9日,张艺谋新片《三枪拍案惊奇》在甘肃张掖临泽县的丹霞地质公园开机,保密工作做得让人叫绝。10日,继续在甘肃境内进行拍摄,小沈阳穿着一件鲜亮的橙色外套,脸上已经化好妆,戴着墨镜,古装头套也已戴好,张艺谋则神情严肃。 )

关键词 Key Word

(一周百度关键词搜索数据6月4日-6月10日

T恤剧本】 (张艺谋新片T恤印剧本,搜索数据:34983)张艺谋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不印通知单,而是将第二天的相关拍摄计划印在了T恤上。

从印在纸上,到印到T恤上,泄密是小事,成本还得增加,但不难看出张艺谋另外的野心,就是向潮流界发展,如果将来影片上映,将这批T恤量贩销售,即使谈不上疯抢,至少也能赢得口水,谁能保证,张艺谋不曾想过做中国潮流界的藤原浩呢?

10年】 (梁洛施为爱子息影10年,搜索数据:398581)目前,李嘉诚家族已决定让孙子在新加坡成长,孙子10岁前,希望梁洛施当个全职妈妈。梁洛施已经达到了女星奋斗的“终极目标“,你让她再出来拍戏,不是让她搞退步吗?十年后穿着雍容旗袍参与慈善晚宴,打着李梁洛施的名号捐出个千八百万的,再鸣谢慈长善翁,高歌一曲《感恩的心》,应该就算复出了吧。

10万元】 (林妙可单集片酬已超10万,搜索数据:85525)林妙可的身价创造了童星拍摄影视剧的“天价”,据传每集片酬超过10万。

林妙可不爱上网吧?如今到处都是“当日童星今何在?”好下场的有几个?当初郝邵文就算参加电视节目录制都要五万人民币。何况十万片酬的行情能够坚持几年?够不够读完大学?等等,先考上大学再说吧。 文_boya

语录

“真是牛逼!两个人在一起不生孩子做什么!”

据香港媒体报道,黄秋生早于两天前获干女儿梁洛施致电报喜,他周五在香港用普通话赞李泽楷很牛,并表示:两个人在一起不生孩子做什么!

最到位的贺辞了。

记者:“介意跟陈冠希合作吗?”阿娇:“我想公司会过滤一下,不用我介不介意。”霍汶希:“我介意!”

6月5日,阿娇在澳门豁达地表示接受对方道歉,但经纪人表示抗拒与对方合作。

干脆你来当明星得了。

“梁朝伟的性格像小孩……等了20年他还没长大,但是我想就嫁了吧,不等了。”

6月7日,刘嘉玲做客上海访谈节目,在节目中,刘嘉玲讲述了她与梁朝伟的20年情路历程。

女王陪童心未泯的公子,搭配。

“看到你就像看到老祖宗一样!”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日前前往电影《孔子》拍摄现场探班。孔老笑称周润发身材、长相、神韵都像孔子,并幽默地称“看到你就像看到老祖宗一样”。

好像后人真见过这位春秋时的祖先一样。

“我们之间是百分百的信任,没有谎言,一点点都没有。”

徐帆首次正面回应了不久前“冯小刚领神秘女子回家过夜”的传闻,她表示自己与冯导之间是真诚相待,不仅没有谎言,甚至连“善意的谎言”都没有。徐帆提到狗仔偷拍,表示理解。

这是表忠心吗?

“别给我鼓掌。我不像小沈阳,跟观众要掌声。”

6月9日,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开幕,赵忠祥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华语主持论坛,他一出场就搞笑地说:“我不像小沈阳,跟观众要掌声。”逗得观众直乐。

赵老师越来越有娱乐精神了。

南都娱乐大反馈

THE TOP FIVE

快女“张柏芝”贴身揭秘

检索量: 485575

“快女”开赛以来,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莫过于模仿张柏芝的贡米,长相、唱功都没什么特别的“快女”选手贡米一时让人议论纷纷,神秘的同时也让人产生怀疑。本报独家揭秘她的成长史,成为娱乐新闻中关于她的一条重要解密线索。

方言笑星集结调查

检索量:405596

赵本山、周立波、黄子华、李波清、从从……这些早已成名的喜剧明星,各怀揣绝活,但各自的遭遇却不大相同。《南都娱乐周刊》记者前往各地分别采访这几位“没上春晚的小沈阳”,这是一份了解方言喜剧的权威调查报告。

赵薇毕不了业

检索量:138945

赵薇的硕士学业从最开始的风风火火报考,到今天因为工作太忙没法交作业而毕不了业,本报记者独家调查,生动分析了赵薇学业与工作的关系。

郝蕾酗酒打人?

检索量:120938

不久前还以亲密照示人的郝蕾李光洁夫妇,没多久就曝光两人婚姻接近毁灭的消息,本报记者独家调查两人婚姻危机的原因。

高圆圆回应:担心男友不舒服

检索量:88350

高圆圆恋情成为前一阵子的娱乐热点,从文艺女青年到传言中的与人恋爱,高圆圆一路下来今天终于敢于坦承自己的恋情,与本报记者的手机短信,原汁原味地披露此时高圆圆的恋爱心情。

内部参考Inside

“重走王菲路”预告

驻北京记者艾辉

王菲是否要复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有句老话叫“偷不如偷不着”,如果王菲真的复出,新闻效应也许还不如现在有嚼头,你能接受做惯低调神秘师奶的她突然要面对刁钻的媒体,接受访问,开会,走红地毯,搞不好还要上综艺节目,半尴半尬接受主持人的拷问吗?所以“圣・王菲”就应该像她的歌儿《英雄》里说的:“成全了谁的梦,只是为了叫千万人鞠躬。”Anyway,我们还是帮王菲总结下前半生,一个北京妞儿如何成为华语流行文化的光耀符号,她的性格、她的爱情、她的音乐,我们先提前总结一下,在下期报道中,读者将看到王菲是在北京哪条胡同里早起倒“夜香”,她又是在哪家餐吧被目击与李亚鹏的恋情正式曝光,还有哪个情敌曾经恨过她,哪个音乐伙伴细数她在华语音乐圈的阶段性变迁。我们做的这一切,只为了让读者满意,然后继续去做王菲迷吧。

Sa爸说:

稿子被港媒转载了

肃王与沈元用范文6

伴随股价的攀升,控股股东也开始了套现,奥维通信5月29日午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之一王崇梅于5月27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1750万股,减持均价为8.53元/股,占总股本的4.9%,未来6个月,控股股东仍可能减持不超过5%的股份。

不过,糟糕的业绩表现难以长时间维持股价的高位运行,控股股东减持过后,奥维通信股价迎来两连阴,跌幅超过10%。

主营下滑 新业务不及预期

上市五年来,奥维通信迎来首个亏损年。2013年,奥维通信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减少14.29%;同期亏损4996.52万元,相比2012年同期的5090.84万元,净利润大幅下滑了198%。

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奥维通信主营业务就步入了下滑通道。2011年~2013年,奥维通信的营收分别为5.3亿元、3.97亿元、3.4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5845万元、5091万元、-4809万元。

目前,奥维通信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及信息化领域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随着主营业务下滑,奥维通信开始将触角伸向虚拟养老和物联网领域,不过,效果欠佳。

奥维通信自2012年开始,先后出资在南京、天津、丽江、甘肃组建虚拟养老服务中心。2013年年报显示,目前仅天津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营收35万元,其他服务中心未实现任何营收。目前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块:手机销售和话费分成,对营收贡献很小,该平台运营人力成本较高。奥维通信寄希望于将来随着用户增加,边际成本下降从而盈亏平衡,但对于如何开拓新的盈利点,奥维通信并未提及。

虚拟养老业务短期内扭亏无望,面对主营业务下滑的加剧,奥维通信于去年开始涉足物联网技术与产品市场,奥维通信及其高管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及其他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中科奥维。

中科奥维拟定注册资本为3077万元,其中奥维通信以自有资金出资1569万元,占注册资本51%;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无形资产出资647万元,占21%;23位自然人股东以自有资金出资861万元,占28%,中科奥维已于2013年6月20日办妥工商登记手续。不过中科奥维同样陷入亏损境地,2013年,中科奥维未实现任何营业收入,但净亏损达到309万元。

控股股东加速逃离

虽然业绩下滑严重,但是奥维通信最近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很是抢眼,受益于养老概念,该股自年初以来,最高涨幅近70%。

股价攀升后,奥维通信控股股东之一王崇梅近期套现金额达到1.65亿元,不过这并不是其第一次大幅减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王崇梅分三次在二级市场减持1550万股,套现1.14亿元;杜安顺在9月减持200万股,套现1440万元。

奥维通信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上市前,杜方、王崇梅、杜安顺三人合计持股占总股本的99%,王崇梅和杜安顺是夫妇,杜方系王崇梅和杜安顺夫妇的长子。目前公司实质控制人仍由上述三人组成,三者合计持股51.88%,其中杜方为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30.27%;王崇梅持股27.27%;杜安顺持股4.15%。

上一篇中学优秀作文

下一篇多言何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