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像范例6篇

自题小像范文1

一、图像法解题思路

图像法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①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与之对应的图像并描绘出来;②通过对已知图像的分析,挖掘“截距、起点、终点、拐点”等隐含条件;③图像的转换;④综合应用物理图像分析解决问题。

二、图像法考点归类与例析

1.利用图像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当用物理公式等方法较难解决时,可以考虑从图像入手来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而且常能从图像上触发灵感,另辟蹊径。例1.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3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解析:正确选项C。画出两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设人在3楼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1,若人在4楼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时间差t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h相同(轻绳的长度),从图中可以看出t2<t1。所以,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变小。2.利用图像物理意义解题根据图像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寻求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然后结合函数关系判断图像的特点,并注意理解其截距、斜率或面积的物理意义。例2. 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其电势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在-x0~x0区间内(

)A.该静电场是匀强电场B.该静电场是非匀强电场C.电子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D.电子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解析:正确选项BC。由φ-x图像可知,沿x轴方向电势变化不均匀,因此该电场是非匀强电场,A错,B对;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电子后将由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即沿x轴正方向运动;由于O~x0间图线的斜率逐渐变小,即电场强度减小,受电场力减小,故加速度减小,C对,D错。3.利用图像的交点、拐点解题交点表示不同对象达到同一坐标点,拐点既是坐标点,又是物理量之间的突变点。若能挖掘出隐含条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3.如图3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自题小像范文2

例12010南京市第20题

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⑴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识图能力――读刻度尺,了解物距u介f、2f之间,相距v大于2f.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根据物距判断此时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题也可以直接观察像距比物距的长,判断出呈倒立、放大、实像. (3)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当蜡烛变短时,相当于物体下移,光屏上呈现的倒立的实像上移.

例22010年武汉第10题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有(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这一实验考查的目的是如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实在实验室中我们还经常用物象等大法测焦距.(2)利用焦点,光心在主光轴上这一知识,再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完成画图.(3)考查了实验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是物体通过透镜成虚像(物体放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以内).(4)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由于蜡烛变短,相当于物体下移,像上移,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即可.

例32010年南昌市第25题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凸透镜呈虚像特点的考查.(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3)根据结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答案:放大;缩小;物距或相距等;大;远;远离;缩短.

从2010年部分城市的物理中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时需掌握的知识点有:

(1) 测焦距的方法

(2)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实际会聚的点,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反之)

(3) 凸透镜成像规律(附:凸透镜成像情况表)

(4) 部分知识总结:

A. 两个分界点2f是大、小像的分界点,f是虚、实像和正、倒像的分界点.

B. 成实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近像变小).

C. 由物距u和像距v大小的比较判断呈放大像和缩小像.U=v,等大像;u<v,放大像;u>v,缩小像.

(5) 注重实验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实验结论后要及时总结实验规律,加强记忆,方能轻松解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实验细节的处理.如:成像不在光屏中央的处理办法.

(6) 加强在真实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投影仪成像太小如何解决,近(远)视眼的纠正等.

自题小像范文3

【关键词】观摩课;教学设计;新认识

一、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③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②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③通过观察感知平面镜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过程,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②自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③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程资源】

1.演示器具:水、玻璃杯、一张带底座的玻璃、蜡烛、火柴。

2.探究实验器材:一块带底座的玻璃板、两只一样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一面小平面镜。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烧吗?

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妙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感到惊奇,小组进行讨论、回答。

板书: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布置任务1: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

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教师活动)教师边演示边介绍镜中的像。请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并思考。

可能有下列猜想:

(1)像与物体是等大的;(2)像是“近大远小”;(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6)像是只能看不能用手去接触的。

布置任务2:请实验小组就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应用平面镜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及应用平面镜进行实验。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那些结论?

(根据我们本节课的目的,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

小组间探讨完,请小组间交流一下。

(教师活动)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总结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②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

⑤实验过程中,刻度尺有什么作用?

⑥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⑦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上下与物体是否一致?

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我们可以看到在玻璃后有一个蜡烛的像。我们开始认为这个像是真实存在的,可我们用手去摸,摸不到这个像,所以我们发现原来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2:我们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无关。

学生3:我们组通过实验发现用玻璃的好处是可以找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而用平面镜则找不到像的位置。

学生4:拿一张白纸,放在玻璃后,移动它的位置看在白纸上有没有蜡烛的像,没有,证明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5:像不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好比较我们利用手头另一只一样大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它寻找蜡烛的像,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学生6:当玻璃板后的蜡烛好像在燃烧,说明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像的位置就是镜后蜡烛的位置。

学生7:我们找到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8:改变镜前蜡烛的位置,重新找像的位置进行测量。发现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活动)将实验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内。

教师将结果展示,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分析论证,得出规律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及其结论。

证据一:玻璃板(平面镜)后面的像都与物体完全重合。结论一:像与物大小相等.

证据二:物距和像距的实验数据。结论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结论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教师小结:可认为像与物体也是关于镜面对称。

最后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4.交流讨论,巩固规律

教师活动:提问: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呢?

板书: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图进行科学的总结。学生所画的图进行探讨、交流、总结。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S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SA、S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E1A、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S′点,人就会感到S′点是一个“发光点”,而S′点就是S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讨论:

(1)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哪一点?(这就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的原因)

(2)若已知像点S′和入射点A,不作法线,能否画出反射光线?若能,请说出为什么?

(3)解释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可以在水中燃烧?

5.梳理反思,课外扩展

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6.课堂巩固,迁移训练

二、解读与评议

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教师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不加评价对与错,只是引导他们。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自始自终注意引导,即不失控,也不包办。课堂效果好。

(一)本节课教学设计线索

(二)本节课教学特点

1.课堂引入源于生活,生动有趣

教师利用“蜡烛成像”的小魔术,并利用生活实际“照镜子”展开问题讨论,引入新颖,展示了一堂原生态的教学设计。十分有效地将学生带入了问题情景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一种迫切需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一种欲望和冲动。教师通过这种“设疑激趣”的手法,自然地将学生带进了物理知识世界。

2.教法得当,敢于创新

一堂好的课,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研究学情。知道学生会些什么?该怎样学?考虑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多数同学在课内难以完成,所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学习,减小了学习的盲目性,并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研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导促学,提高学习效率。整个课堂教学效率高,可以说是一节“高效”课。

3.注重实验探究,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主题鲜明,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整个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实验,加强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十分注重科学方法教育。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利用“对称法”来解决平面镜成像的实际问题。这通过学生的巩固练习中可以看出。

三、新课理念指导下的对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

(一)新课程理念要求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即提供了一个例子,不是唯一内容。教师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可以调整,可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要用活教材。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是互动、互惠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设计灵动的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对教案的认识

教案是课堂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预案。它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结晶(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备忘录);是教学检查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总结教学经验的参考资料之一;是交流教学经验的一种形式。

2.教学目标的制定

(1)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科学合理、全面规范、明确具体

科学合理: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综合分析各项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学生、设备、设施等)的基础上,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

全面规范: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三维目标。制定目标要有明确的行为动词。

明确具体:便于评价测量(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2)制定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

1962年,马杰(Robert F.Mager)出版了著名的《编写教学目标》一书,因而使得“行为目标”一词颇为流行。“行为目标”又称“教学具体目标”。它是对某一教学活动终了时学生将能做些什么做出具体说明。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

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行为程度(Degree),取其首字母即构成教学目标的ABCD。

①行为主体的阐述

我们常说的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物理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陈述就不应用“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教给学生……”、等词句,这样表述时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新课程中我们应当这样表述:“初步学习观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能感受、欣赏……”、“能体验到……”等,叙写教学目标主体时不出现“学生”,但意思上明显地感觉到是隐含了学生这个主体。

②行为动词的阐述

行为动词是目标ABCD的核心。针对教学目标它应阐明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做什么,使用表达目标的行为动词要具体准确,尽可能使之具有可评估、可理解的特点,即要有好的操作性。如“看懂、了解、理解、认识、区分、判断、解释、发现、比较、归纳、设计、计算”动词等。

③行为条件的阐述

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也就是说同一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如果行为条件不同的话,那么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要求也是不相同的。行为条件应是清楚的,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学生难以适从。所以制定目标要准确,如“学习凸透镜后,能够区分平面镜、凹透镜”、“通过组装滑轮实验后,了解滑轮可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学习测定物质密度之后,能在表中查到铜、铁等不同材料的的具体密度值”、“学习电荷后,能用实验证明自然界中只有二种电荷”等。

3.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物理情境的内涵

一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情境,都可以说是物理(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进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六个要素中,“提出科学问题”是第一要素。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提供引导,使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激活知识储备,使问题与激情互动。

(2)创设情境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研究问题。创设发现情境,引发学生质疑,主动探究;创设纠错情境,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创设活动情境,理解内涵,增加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乐趣;创设反思情境,交流体验,提出反思任务。

(3)创设情景的类型

物理的问题情境有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引导学生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把握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注意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和递进梯度,创设合适类型的问题情境。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①实验现象情境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而实验现象情境是指教学中利用实验现象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我们通过实验结果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发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感到惊奇,激起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②生活现象情境

生活中很多物品是利用物理原理制成的,生活中大量现象也包含一定的物理知识,而人们的生活经验却有很多与物理的知识相违背。生活现象情境就是指教学中利用人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或错误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例如,在进行“热传导”内容教学时,可以以“冬天里,室外的铁和木头哪个温度低”为题来设计问题情境;在进行“浮力”内容教学时,以“铁比水重,为什么铁船可以浮在水面上”为题来设计问题情境;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时,也可以利用生活实际“照镜子:一位同学拿着一面大镜子,另一位同学、向后移动,让班级同学共同观察该同学在镜子中的像――与物大小‘不等’”为题来设计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视觉冲突,设计新颖。

③自然现象情境

自然现象中普遍存在着物理原理和规律,物理知识的重要应用就是解释自然、探究自然和改造自然。而自然现象情境是指教学中利用客观的自然现象来创设物理问题的一种情境。如本节观摩课教师设计问题“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水中捞月”等等。

④知识拓展情境

学习了一个物理知识,必然要讨论其内涵和外延,必然要使之和前后知识、相关知识(学科)发生联系。知识拓展情境就是在此讨论过程中向学生展开的一种情境。例如,“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际上是“伏安法测量测量电阻”的拓展问题。再如,本节观摩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规律”教学拓展时,提供下列背景:如图,MN是平面镜,S是一个点光源,P是空间中的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能过P点的所有光线。此题很易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学生探究激情较高,通过探究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教学设计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评价设计、课后拓展设计等。笔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谈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新的认识。难免有不到之处,也必定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的策略》.北京师范大学.肖川

[2]《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钟启泉等

[3]《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大出版社.关文信主编

[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胡炳元

自题小像范文4

1学生DIY作品活动的实施

找到一件合适的DIY作品,辅助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取,而不是盲目地随意选择,材料容易获得,必须是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能突出基本科学原理并切实可行的实验器材.

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前,让学生DIY制作幻灯机.只需为学生准备好硬纸板,凸透镜,小灯泡,干电池夹、开关、泡沫板等材料,通过一段录好的视频,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自制幻灯机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都能够完成作品,这使他们体验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学生在制作幻灯机的时候不需要知道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只需要按照图纸制作.

学生制作完DIY作品后,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和建议.并引导学生写下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DIY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g迎,主要是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的,更加爱不释手.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进一步研究作品原理的兴趣.

2DIY作品实现创新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本身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记忆的规律很多,由于初二学生刚学物理,对概念理解和规律分析都有欠缺,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动手心情很迫切.笔者在构思这堂课之前,最后选择采用幻灯机的引入方式,并与学生DIY作品相结合.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的字母F,它能发出红色的亮光,请注意观察,老师将它放进一个纸盒子里,请看屏幕上出现了什么?

生:一个倒立放大的显示“F”光源的像.

师:这个纸盒是不是很神奇,谁能猜猜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盒子,有谁知道?

生:它实际上是个幻灯机.

师:恭喜你,答对了.请问这个盒子里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是什么?

生:凸透镜.

师:幻灯机就是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装置.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个小组都制作了一个幻灯机,大家可以将它拿出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幻灯机能使用吗?相信大家早已试过了,请大家用幻灯机成一个清晰的像在光屏上,观察一下所成的像.非常好,大家都成功地完成了幻灯机的制作任务.

点评笔者在这堂课上尽力充分挖掘学生DIY幻灯机作品这个素材:先让学生观察所成的像,幻灯机可以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教会学生对成像性质的描述.在上一节透镜一课中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学生一般只能总结出两种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教材对于幻灯机投影仪的介绍很少,即使介绍成像实例时也是一笔带过,所以笔者认为在这里补充这个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为后面介绍透镜成像规律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并且这个模型是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研究兴趣非常大.

【片段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师:大家能试试使用自制的幻灯机将所成的像调大或者调小吗?

介绍一下如何调节幻灯机,使像的大小改变?

生:拉伸纸盒,并且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像就会缩小.

师:在拉伸纸盒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改变了什么距离?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我们把它称为物距,(用大的幻灯机演示成像,让学生来比较一下像的清晰程度)单单改变物距就行了吗?大家注意观察,这个像虽然变小了,可是它模糊了,要想得到清晰的像,我们还要将镜头靠近一些光屏.

点评这堂课引入的核心部分是调节幻灯机使原来所成的像变大或变小,这是学生对自制幻灯机进行研究的初体验.通过调节,学生初步探究出拉伸纸盒物距变大,同时还要靠近光屏,使像变小的规律,进而得出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和像距有关的猜想.

实验探究过程中,笔者先帮学生细化了实验步骤,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进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直观体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先学会找像,再学会找规律,使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探究全过程.

【片段三】课堂小结与评价

师: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你能说说自制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生:f<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师:一开始我们调节幻灯机成像大小,拉伸纸盒时,为什么所成的像就变小了?

生:因为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师:非常好,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台生活中的幻灯机,它可以将各种美丽的图片成像在屏幕上,为了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图像,我们将底片倒插入幻灯机.在使用时,先把屏幕上的像调整到需要的大小,再调节镜头的位置,直到这个像清晰为止.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对你自制的幻灯机是否满意,如何改进自己的幻灯机,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想让幻灯机成像更加清晰.

生:想让他成像更大,更亮.

生:我想做一个可以伸缩的镜头.

生:改变幻灯机的颜色,换不同厚度的凸透镜对比,凸透镜是会聚透镜,越厚,会聚能力越强,会聚的光线更多,就能使像更清晰.

师:大家的设想非常好,要实现这些想法,一定要亲自去动手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创新.课堂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比如照相机,这些色彩绚丽的图片就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学了这堂课,你能自制一架简易照相机吗?

点评在透镜规律探究完成以后,笔者又让学生再探究幻灯机,思考幻灯机成像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设计不仅做到了前后呼应,还让学生将成像规律和实例自然结合,让学生觉得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学习这个规律,学生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透镜成像的现象.笔者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此次探究的升华:“对你所制作的幻灯机满意吗?想想你可以如何改进自己的幻灯机.”其实,这个问题笔者早已在前面的学习中埋下伏笔,让学生用了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是不是也与焦距的长短有关呢?虽然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下节课探究,不过已经有学生在谈到自己改进意见的时候就想到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观察对比了.

下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制作照相机的任务,学生非常兴奋,跃跃欲试,正好在此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发明的渴望,让他们积极动脑动手.另外,自制的照相机和幻灯机,都是一个可以拉伸的纸盒,但一个是物距在纸盒里,一个是像距在纸盒里,这个现象只有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制作以后,才能真正理解.同时,自制照相机为下一节课学习照相机和眼球又建立了一个生动的物理模型.

自题小像范文5

一、充分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首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编写“教学案”是个好方法,我们指导教师编写教学案,教学案的编写步骤就是依据“五环节三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其中“预习自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预习提纲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学能基本弄懂,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过难过深,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1) 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透镜的主光轴?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什么叫焦距、物距、像距?(2)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使用凸透镜来工作的?……首先解决预习方法,一阅读文字,二领会概念和规律,三看例题,四思考疑难。再就是解决好时间紧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能补课,不能加班加点,课前预习时间很难保证。教师让学生挤时间预习,比如说自习课预习,饭前饭后预习,星期天节假日预习,课前预习不完的内容,课间留时间让学生预习,课间预习和课堂预习相结合。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预习是为了更好的展示,只有有效地预习,才会有课堂的精彩展示。

二、小组合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以前,初中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满堂灌”、“填鸭式”、“保姆式”现象,尽管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借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我们大胆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此课堂上我们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将整个学生群体划分为数个异质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座位方式不硬性要求,一种形式是“秧田式”座法,另一种形式是以前的座法,当讨论问题时,前后位同学相对而座。为了使小组合作富有成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学习小组的划分原则,学习好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搭配,男、女生搭配,外向型和内向型学生搭配。二是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辐射引领作用。大胆启用学生,轮换当小组长,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三是建立小组评价奖励机制,每周、每月或每学期评选最佳小组,看学生是否有效预习,看学生是否积极讨论,看学生是否大胆展示,看学生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是否提高等。

需要说明的是,小组合作设计的问题难度应是较大的,是可思考性的。如果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太明确,就是虚假的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课堂效率将是低下的。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1.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实像?2.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实像?3.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当u=f时,你发现什么规律?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的动脑、动手、动口。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恰当地引导、启发、点拨、示范很有必要,比如说学生遇到难点疑点时教师给以帮助可以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讨论第3、4个问题时,教师给以恰当地点拨,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主导和主体相得益彰,不可颠倒,不可偏废。

三、灵活展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

展示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展现学生才华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写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展示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口头展示、演板、多媒体展示、学生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展示等。展示要有序进行。一个小组重点展示1—2个问题,本组同学和其它小组同学可补充,这样可使教学秩序井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使他们感到温暖。要善于激励和评价学生,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言的学习精神。让学生放开问,让学生放开说,让学生放开做。展示气氛如果热烈,课堂就更加精彩,高潮就不断迭起。

四、归纳总结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

归纳总结是对教学目标的再现和强化,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的方法有比较法、形象法,有时为了便于记忆,把知识点编成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讲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可这样总结:“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还可这样总结:“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虚像,在一倍焦距外成实像),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实像异侧倒(成实像时,物和像在透镜的异侧,且像是倒立的),物远像近小(物体离透镜越远,成像离透镜越近,且像越小),虚像同正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透镜同侧,且像正立、放大),物近像变小(物体离透镜越近,所成虚像越小),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学生感到学习物理不枯噪无味。

五、反馈测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反馈测评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反馈测评,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根源,查找对策。反馈测评有过程反馈、终结反馈。课堂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救、及时评价,夯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自题小像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理论依据 实验操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八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惑:(1)实验操作过程复杂,要做的东西很多,如:要测凸透镜的焦距,调节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高度;(2)实验中涉及很多问题,很难记牢,找不到一条主线或者联想的依据来记忆这些规律和操作的问题;4.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3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物理现象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归纳出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反思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种种教学问题,都离不开实验操作。让学生尽可能地深入其中并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实验不单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是只让学生做一些指定的实验。还应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有利素材,结合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渗透到教学中,这也是教师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师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不能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4年07期

上一篇学会坚强

下一篇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