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例6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1

晚清国学大师王闿运,力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自诞生至明代初年均不被承认为“正声”,除一本乐府集之外,各种唐诗选本均将《春江花月夜》加以拒斥。

张若虚的文学声誉当时就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人齐名,但为什么清代名士曹寅编《全唐诗》,张若虚只有《春江花月夜》与《代答闺梦还》两首诗入选,而贺知章、包融、张旭则分别有十九首、八首、六首赫然列于《全唐诗》呢?难道张若虚的诗歌品质真的逊色于贺知章、张旭等人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中为何又推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对同一首《春江花月夜》,世人细数它的前世今生,为何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毁誉?对同一位诗人张若虚,后人评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为何对他又有着判若两人的褒贬呢?

当众多诗人躲避陈后主的诗题“春江花月夜”如避瘟疫的时候,张若虚却不避嫌隙,竟偏偏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来创作诗歌,这种故意较劲的性格,是否就是出自这样的心态——我才华横溢,谁说以亡国之君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就不能写出杰作,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就偏要试试,我就要不避忌讳,我就要写出一首名垂青史的诗。

这样的特立独行,最终会让张若虚招致怎样的人生结局呢?《旧唐书·贺知章传》曾将张若虚等人的人生境遇与贺知章的进行对比。在编写《旧唐书》的史官眼中,张若虚在仕途上只曾任兖州兵曹。 “兵曹”是个怎样的官阶,《旧唐书·职官志》告诉我们州府的兵曹是从九品。而贺知章呢?晚年却以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官位告老还乡,当贺知章辞别帝京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包括太子在内的朝中所有文武大臣为其送行,那一份殊荣真是非一般的大臣所能及的!张若虚呢?虽然在诗坛上与贺知章一样属于重量级的,同样也有脍炙人口的诗文流传天下。但是张若虚终其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评判一个人最终成就与价值的核心尺度最后还是归结于官阶的高低。

晚唐诗人杜牧曾为友人张祜受元稹、白居易的排挤打压而鸣不平,写下了“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名句。

张若虚呢?却无需千首诗,只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力压无数的王侯将相、骚人词客,名垂文学史册,至今令人称道不已。既然如此,我们就还是回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本身,细数这样一首“孤篇横绝”之作的魅力所在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揣想诗人张若虚大概是极为厌倦了白日的喧嚣,否则他怎么会对春日的月夜如此动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多么宏阔的境界啊!一江春水带潮急,远远的天边,水天尽头,宏阔无际,恍若大海,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喷涌而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诗人的眼中,不是一条江被明月点亮,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之下!诗人的心也在随着银色的月光与波光荡漾,他多么希望月光下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都能在这样美丽的月夜变得沉静。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躁动的心显然得到了抚慰,在一个月色朗照的天宇下,诗人看江流绕岸,从从容容;诗人见月光如缕,漂浮若雾。江岸的花林芬芳四溢,诗人醉了;江边的沙滩,月色朦胧,江水白沙,也不再分明。这是一个芬芳的世界,一个朦胧的世界,一个静谧的世界!诗人的心仿佛一下子得到了安顿!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禁不住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原来只因为有天上的一轮孤独的明月照耀!诗人又禁不住追问:是哪一位情种第一次像我一样抬头凝望着圆月,发现春江月下的景色会如此美丽,如此庄严?又是哪一位哲人在如此庄严美丽的大自然面前第一次发出追问,这个庄严的世界何时有明月照耀?造物主又是何时慷慨地赐予人间这样的美丽?诗人在永恒面前,在庄严的大自然面前,陷入了造物主所设置的如死结般的谜底的追问中。何时是起点,何时又是终点?这是一个死结!但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诗人张若虚却禁不住追问;对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又不能不陷入惶恐。他分明感受到了永恒的魅力、造物主的神圣!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岁月是永恒的,大自然是永恒的,诗人明白,易朽的肉体与不息奔泻流淌的江水相比,易老的人生与时间对峙、与时间拔河永远是失败者。思虑及此,我想诗人应该感到了伤感,感到了无奈,感到了孤独,应该泪流满面了。但是诗人又在安慰自己,人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不也正像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吗?这正是张若虚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之处,这也正是张若虚诗歌风格高出于南朝绮靡诗风之处,借用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话来说,《春江花月夜》“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张若虚感受到的显然不仅仅是浪迹他乡的游子如一片浮云,不知茫茫天涯何处是归程,而且他将这一份人世间的悲欢聚散的愁情扩大为天底下所有个体生命的悲情。在诗人张若虚的心中,天底下的每一个易朽的个体生命都是暂时寄寓在永恒的时间中的过客,谁又不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呢?由这样一个逻辑出发点来推想,天底下哪一处又没有相思楼呢?

爱情与思念毕竟是如此庄严、如此纯洁、如此静谧的天宇月夜下最值得赞美的真情,诗人于是将浓墨重彩都赋予了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是典型的闺怨诗的典型场景,月光穿牖而入,让本就心绪不宁的思妇夜不能寐,她多想将撩人愁绪的月光借绣帘挡在窗外,却是徒劳!更阑人静,不能入眠的她于是干脆披衣走向捣衣砧,但恼人的月光仍然在捣衣砧上跳跃不休!此刻的月光,已不仅仅是月光,还是离愁,更是相思!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于是从捣衣砧边起身推窗而望,默然许下心愿,浪迹天涯的夫君或许也在这样的月夜,翘首凝望明月和天边的故乡,就如我思念他一样,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允许明月代我问候天涯的人儿。只可惜山高水长,波涌浪高,鸿雁与鱼龙充当信使也会迷失方向,无法抵达我思念的夫君身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当思念成空,当归期也如梦一样容易幻灭之时,思妇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韶华如一江春水悄然而逝。伫立在春天的夜晚,不知不觉月已西斜,她好像什么都没有抓住,只有清冷与孤寂相伴!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间静静地流淌,如指缝中的月光无法掌握!所有的思念、所有的希冀都如一轮明月沉入了迷雾笼罩的大海,可游子思妇,一个如在极北的碣石,一个又如在遥不可及的极南的潇湘。思妇仿佛成了传奇中的娥皇女英,永远无从握住舜帝的衣袂,只能泪洒翠竹,让潇湘的每一丛竹枝上都染下斑斑的泪痕。

诗人张若虚由思妇游子的相思成空,分明感受到了人生的彻骨的悲凉,也分明意识到了人生的底色是苍凉!于是张若虚一声叹息——这个人世间不会有多少人能好梦成真,正如在这个春天的美好夜晚不会有几人乘月归来与亲人相拥相偎。这个世界不会有多少大美满,也不会有太多的大团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2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精致、意蕴优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歌以“月”为线索,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发了江畔月下的思索、抒写了因月而起的情思。和许多以月寄情的诗一样,它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有惆怅,也有无奈,但与其他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少了锥心的痛苦和刻骨的泪水,被认为具备了初唐诗歌“哀而不伤”的特色。

一、《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焕发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唐朝初年,统治者吸取了隋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所以,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思想相对开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渴望建功立业,蓬勃向上、奋发有为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初唐统治者把文学文风与治理国家直接联系起来,努力构建具有恢宏气度的文学风貌。所以,在初唐诗坛上,面对别离,少了几分凄凄惨惨戚戚,就有了王勃笔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就有了高适笔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春江花月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契合了时代的心声,体现了初唐的时代之音。

二、《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的具体表现

1.宏大的背景、壮阔的意境

诗歌起笔就勾勒了一个非常辽阔浩大的背景去写景、思索、抒情。开篇就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来了,一切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江水也如此,冰河已经解冻,江潮开始涌涨,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着潮水的涌动刹那间活泼地从海的尽头喷跳而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月由东而西,徐徐上升,柔和的月光随着江水的流动照耀着千万里之遥,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呢?这四句用壮阔的笔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壮美的世界。一个“连”字,写出潮水的浩浩荡荡、绵绵不绝之势;一个“共”字,写出月升之时活泼有力、矫健不凡之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将空间拓展,水波粼粼,延伸向无垠的远方,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创造出一种更为雄浑博大的意境。在这样一种广阔无边的意境中,那种小儿女的离别相思之苦就显得很淡很淡了。

2.孕育蓬勃生命力的美好景物

自“楚辞”开中国文坛悲秋的情怀以来,文人墨客在抒写离愁别绪、人生失意等情感时,往往选取秋天枯败的落叶、凋零的残花、清冷的秋雨、萧索的霜风等景物来加以烘托、渲染,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而张若虚在抒写离愁别绪时却选取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世间最美妙、最动人的自然美景并作淋漓尽致的描绘。诗人在开篇为我们描绘了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后,紧接着写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曲曲折折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像在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小雪珠,空中的流霜、汀上的白沙,全被月光浸染,人们已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天地间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无边的春江之夜只剩下梦幻般的银色,自然界洁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在他的笔下,春天的江水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春天的原野辽阔无边、鲜花盛开;春天的夜晚微风和煦、月色撩人……这些景物,除了美丽,更多的是活力,就像朱自清在《春》中写的那样:“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明月朗照之下,滟滟的水波,花草丛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树,银色的沙滩,一切都是清丽出尘,蓬勃有力的。从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的尽情描绘中,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忧伤与痛苦,而是一种对春天的礼赞、一曲生命的颂歌、一份跃然于纸上的喜悦。

3.积极的人生宇宙探索

这首诗除了描写良辰美景、离愁别绪外,还有对生命宇宙的思索。这种思索,自古以来就有,面对博大永恒的宇宙,人们常感个体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典型的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所吟的“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面对浩瀚的江面,中天的朗月,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非常豁达地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作为个体,有生有死,生命是短暂无常的;而人类靠代代相传,则是绵延久长的,足以与永恒的宇宙抗衡。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跳出了个体生命,把视线放到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关照,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美丽永恒的同时也礼赞了人类生命的无限,是一种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轻快的叹息、甜蜜的忧伤

诗歌的后半部分花了大量的篇幅写游子、思妇离别的哀伤、相思的痛苦,正如诗中所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中,月圆人不圆,总有一些悲欢离合,给美好的人生留下遗憾和无奈。思妇在月下楼头望眼欲穿、思绪绵绵,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游子久客他乡,凄苦寂寞,月下梦中思亲思家,无限惆怅。但他们的这种伤感是哀而不伤的,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并非是曾经沧海的苦痛,更没有真正乱离时期诗歌描述的那样哀婉

入骨,少了几分为生计奔波的现实的无奈,多了几分浪漫哀伤的诗意。这种意境特别像李清照《一剪梅》中所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同时,将浓浓的离别相思之情寄予在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美景中,就使得这种相思之情饱含着脉脉温情,有着对博大自然的惊叹和对年轻生命的赞赏与喜悦,蕴含着企盼重逢的美好愿望,一切化成了一声轻盈的叹息、一缕淡淡的哀愁。所以,美学大师李泽厚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总之,《春江花月夜》开阔壮大的意境,如诗如画的美景,积极乐观的人生探索,轻快而甜蜜的忧伤构成了“哀而不伤”的诗风特色。这种诗风一扫六朝以来的靡靡之音,而引领后来的诗人们走进了一个真正属于诗人的、诗歌的盛世。

作者简介: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3

[关键词]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美之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其诗二首。一首是《代答闺梦还》,风格接近齐梁体,多脂粉气。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了,是唐诗的百花园里,其中奇美的一朵。堪称绝唱之作。

那么一首诗歌到底怎样才能衡量其高低、美丑呢?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唐诗讲究声、色、意。声,指平仄谐和,追求一种音律的美,所以唐诗称之为律诗。色,属于文字的美,是诉之于视觉的。意,当然就是指深刻的思想,感人的情怀了。也是“诗言志”的部分。可以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这三者结合的典范,让读者从耳、到目、到心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美之韵一、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展现了一个清明澄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管是月生还是月落,不管是春江还是海潮。诗人以“月”为中心,写了初生海上的月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等,更写了那不一样月光下的海潮、芳甸、花林、玉户、落花。在春、江、花、月、夜的这个世界里有着天人合一的皎洁与明静。那江水绕着开满鲜花的春之原野,月光又洒满花林,洒满沙汀。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洁净、清明、空灵。这是一幅春江月夜的图画,这是一个洁白幽雅的境界。

在如此良辰美景下,一方面是诗人自己。面对如画的江山。诗人的热爱之情,尤如江涛海潮般的澎湃,又如明月般的柔美、妇人般的缠绵。诗人在前半部分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五光十色的万物全被皎洁的月光所浸染,显得格外地宁静。于是诗人把视线聚焦到了这一轮明月上来,“皎皎空中孤月轮”。这自然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有,但多半是感慨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曹檀《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阮籍也云:“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张若虚在这里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在哲理上的探求尤如屈原式的天问,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此化出。诗人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悟到一种欣慰,所以全诗的基调“凄婉而不哀伤”,表现出在永恒自然面前的深沉思索。伤感而不颓废,具有深沉婉转的情思与浩瀚幽邃的境界,也正如英国诗人沃兹华斯所说,“它并不激越。也不豪放,但却有纯化和征服灵魂的浩大力量”,是“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好诗。

另一方面是思妇。对远方的游子自然逗引出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浓浓的离别相思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所以诗人着力描绘了思妇形象中的一位。“青枫浦上不胜愁”,那长满青枫的渡口,承载不了相思之愁。用“青枫”喻愁从屈原开始。《楚辞,招魂》言“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历来作为送别之地而牵动着离人的愁怀。江淹在《别赋》里就有过这样的感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而在如此静谧的月夜,思妇游子内心更会撩上一抹抹愁绪。“月”,本就是思念的载体,尤其在离人心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如此空灵的外在环境下,只有一轮孤月笼罩着思妇,也可以说思妇已被愁情包裹着,再加上枫生浦上,就更惹人感伤了,最后以“不胜愁”点明离情。这是第一次把愁写得有重量,后人继承了这种写法。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董西厢的“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王西厢的“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4

这两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的笔致均是淡雅忧伤的,如轻烟,如晓雾,如断之不绝的叹息,一个感叹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一个感叹江月长明而生命短暂。但他们亦有不同,对生命意识的开拓和对宇宙和谐的感触,他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刘希夷是在灼灼桃花下拈花叹惋的少年,那么张若虚就是在清冷月夜里凭栏独立的哲学家。

他在《春江花月夜》里,描绘了一幅惊人美丽的图画。

这幅画从远至近,从昔至今,天上地下无所不有,以碧海、雪潮、清波、湍流、绿汀、白沙、浦、沉潭、潇湘、碣石作为背景,以青天、碧空、轻霰、淡霜、浮云、高楼、珠帘、木砧、游鱼、归雁、海雾为主要描摹对象,这些意象无不美而朦胧,让人想起莫奈和毕沙罗的印象画,恍恍惚惚,飘渺如烟,让人萌生出一点美的意识,但连这意识都是无名的,飘忽的,无法尽言其善其美,因为真正好的诗歌,其精妙之处总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幅画面好比单反照出来的图画,光与影有着无比和谐的旋律,月色仿佛在湖面上舒展地弹着琴,大地辽阔,是它的琴身,湖水波荡,是它的琴弦,这情景柔和得如同梦境里的呓语,整个基调都是神秘而温柔的,而这诗歌上艺术的加工,又远比一个照相机的记录来得亲切,来得自然,来得引人遐思。

这首诗的思想如同整个画面,流动不尽,绵绵不绝。波德莱尔曾提出:“想象是真实的王后。”在这首诗里,尽管诗人用的许多意象都是真实可触的,但仍让人感受到虚无的美感,那天色,那明月,那花林,那水波,都如诗中的相思,尽管事物是具体的,其发端倒来自于想象。

英国诗人彭斯写:“苍白的月光在苍白的浪花后边沉落,时光同我一起消逝,啊……”布莱克写:“月亮吮吸着露水,鱼儿在浪尖上欢跃。”两人均对月亮极尽赞美,无论是苍白的月光,还是轻快的月色,在他们的笔下,都是一个至美的意象,值得当作自身的寄托或细致描摹的对象。在他们的诗歌里,月不仅仅是月,而是一种人文情怀的表达,一种自我意识的认同,一种天与人之间的无声的对话。

在《春江花月夜》里,张若虚同样地触及了这种意识。

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更妇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也正基于张若虚对这种意识的表达,张若虚对生命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在此之前,人们对宇宙和自我关系的解读常常是二元对立的,他们认为,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任何生命都是瞬生瞬灭的,渺小得如一粒微尘,而唯有天地日月,亘古永恒地存在着,高绝寂绝。

人们对时间仓促短迫的感触由来已久,《仁王经》里道:“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就是说生命之刹那,而在古人的思想中,天意从来高难问,决定众生的,唯有不可解释的命运。他们唯一的抗争,就是提出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宇宙无知无识,能够体会到它的高远的,反而是在宇宙面前弱小卑微的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人必然有死生寂灭,但生命能够折射出来的大光辉,却足以令宇宙歆羡不已。

张若虚的感触恰好在人的这种自我感知上更进一步,提升到一个人与宇宙同在的层次,从他而始,生命不再与宇宙对立,而成为融化入宇宙的一份子,从此与永恒一同“永恒”下去。他将宇宙化为具象的春江花月夜,宇宙由此而诗意化,他对月的描绘,深刻地折射出他这种人与宇宙、与美同在的思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时的月还是宇宙中的月,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日出则隐,日落则升,当它从弥漫的春潮之中升起来的时候,清光流泻,精华难掩,此刻的月之美,还全然是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之美,其伟大之处仅在于造物者的神奇,此刻它只是一个审美意识中的奇迹,而非美的本身。

但诗人赋予月亮极丰富的意蕴,以至于让这光芒在整个文学史上都粲然生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将月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月亮仿佛成为了时空的代言者,诗人的目光从整个春夜之月的画面延伸到漫无穷尽的时空。他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表达像极了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一扫刘希夷悲怆哀戚的气象,而将整个基调上升到一种壮阔之美,在诗中,月亮如此坦然地与世人万物照胆明心,它万古长明,但仍是蔼然的,亲切的,并不以自己的长明不灭而沾沾自喜。

当然我们都知道月是无意识的存在,但在这首诗里,月显然被赋予了一种意识性的蕴意,显露出了难得的温情,诗中的月播撒下漫天的清辉,万物无不沉浸在它的触抚之中,如此地高洁而亲近,月不再是高悬苍穹,无悲无喜的死物,而摇身一变成为了美的亲历人和见证者。

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依曾画过一幅名为《月夜》的名画,画的基调是银灰色的,表现出月光笼罩下的夏夜独特的静谧恬静。画上有参天的菩提树,盛放的蔷薇花,睡莲洁如白雪,菖蒲绿如沉碧,整个画面寂静无声,一张寂寂长椅上,独倚着白衣少女,神色柔和,正沉浸在沉思之中,如水月光拂过她,体现出无比的温柔和宁静。

这《月夜》的静,可与《春江花月夜》的静相类比,却又有着境界上的不同。两者同是月夜,但前者止步于人类自我的意识沉醉,后者则一洗狭隘的人类意识,将整个基调上升到茫茫无尽的宇宙,将宇宙的恢弘和人的渺小相对比,从而建构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世界。

前者美而局促狭窄,后者美而清丽壮阔。

《春江花月夜》里,将画面从一个温情的月夜放大到漫无边际的永恒,人处其中,渺小如沧海一粟,不免油然而生寂寞无依之感。所以哲人们常常感慨说,人生天地间,就如那远行客一般,一切事物都不过是梦幻空花,镜花水月,何劳捕捉?那些过往今昔,在时空中飘舞着,交错着,宇宙恢弘壮阔,那种无穷无尽的苍茫,是美丽的,也是死寂的。人生而有识,却存活于无知无识的宇宙之中,有意识的生命和无意识的时空相互碰撞,于这一瞬间的交汇之中绽放出大光辉。

而那些曾在这种交汇中绽放光辉的人、事、物,融入了宇宙这一本体,终将不朽。而《春江花月夜》的不朽之处,就是将这种光辉宣之笔下,阐发得淋漓尽致,遂成绝唱。

说来可叹,有人感叹现代的科学毁了人类的想象力,此言未免夸张,但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我们的确越来越丧失了浪漫的精神,自《西游记》到达中国式浪漫情怀的巅峰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几乎是一个大倒退,到达了贫乏苍白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叹惋。

科学告诉我们,月亮上是荒芜苍凉的,唯有漫漫飞沙,毫无美感可言,而古时的月,于那时的人,是望舒,是广寒宫,也是碧海青天夜夜心。

当古人遥望明月的时候,神思飞扬,有着无穷的遐想,而在现代,连幼童也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桂树,更没有年复一年伐着月桂的吴刚。

科学一度想要毁灭神话,但人非机器,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精确然而苍白的人生,人有时候非常需要梦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这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已经道尽了人间美景。他虽只有这一首诗流传至今,但是依旧无愧大师风范。试问自古至今,又有谁能够将春,江,花,月,夜融入的这样好,描绘的这样美呢?

作为从小到大在江边长大的孩子,我见过清晨阳光照射下的长江,平缓的江水缓缓向东流淌,金黄色的碎光铺在上面,无端让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我还见过正午的长江,大大的太阳高高的悬挂在空中,与底下浩浩荡荡的长江呼应,太阳给长江披上金黄色的战衣,长江给太阳摇旗纳威,两人如同亲密的战友,向着前方的战场义无反顾的冲去;我还见过夕阳下的长江,“半江瑟瑟半江红”,便像一位古装仕女一般,端庄贤淑,风资曼妙。我以为,阳光下的长江已经够美了,却不知道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更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我仿佛看见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从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满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察觉。州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多美的景色呢,想想似乎便可以醉了人心,乱了心神。而这美景是由古至今都在,而观赏的人却是年年代代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端有一种遗憾,也有一种欣慰。

可是春江花月夜最动人心的却不止是美景,更有其中丝丝缕缕的情。相思之情最是扣人心弦。“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拌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古今往来,描述相思之情的诗句数不胜数,爱情和相思,自古以来是人类文学的永恒的主题,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可以避免。而如此明月,如此美景之下,怎么不勾起满腹情绪呢?似乎只有这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能配得上这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只有这样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加皎洁。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连鸿雁,游鱼都不能传达的消息,更何况交流闭塞的古代呢?只能游子远眺思乡,离人怨妇深闺哭等罢了。落月点染花树凄清如许,他们年年岁岁又见证了多少的人间离情呢。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6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上一篇碳族元素

下一篇数控机床控制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