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习俗范例6篇

初六习俗范文1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初六习俗范文2

我们温州过年的十大习俗是:1冬至吃汤圆2晒酱油肉和鳗鲞5捣年糕4祭灶5掸新6贴春联7分岁酒8开门炮9拜年10穿新衣

以上10点是我们温州人在过年时会准备的事情。

在我们的温州的传统节日有:1、正月初一 春节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5、二月十五 花朝节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10、五月初五 端午节11、夏至节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初六习俗范文3

春节正月初四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四灶神节------ 恭迎灶神回民间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民俗有曰

“迎灶神 送火神”全家一起吃折罗。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据说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到了大年初四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春节民俗之祭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过去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据说腊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逻,监视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方民俗特色。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旧时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大年初三习俗介绍:

正月初三----“归宁”节 女婿看老丈人、媳妇回娘家

正月初三是女婿看丈人、闺女回娘家看爹妈的日子。

嫁出去的女儿们在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传统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因为,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以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

初六习俗范文4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展到西厢。”“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称为“伏汛”。俗话说: “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伏汛会对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时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时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大暑时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唐代元稹在《小暑六月节》诗中说: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鹋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在江南,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小暑―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有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油车、轧车、风车都不动了。

“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小暑节气气温高,雨水丰富,阳光充足,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大秋作物基本播种结束,农村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因此说“栽秧栽到小暑,打的不够喂老鼠”、“小暑插秧不生根,收割一亩打半升”。田间管理除浇水外,主要是锄耧培土,农谚有“耧禾不拢堆,庄稼长不快”、“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拢堆如上粪”、“没有堆,刮风下雨两分开”等说。小暑时节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盛夏高温使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应适时防治病虫,做到“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小暑期间,一方面要加强防洪防涝,另一方面要做好抗旱救灾,“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小暑期间的庄稼急需要水,多浇才能满足高温下作物的生长需要。

“萤火虫,提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南宋才女朱淑真在《夏萤》中写道:“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着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宇集书囊。”树林间、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乐园,夜幕降临之后,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唐朝罗邺写下《萤二首》,其一云:“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阶前点绿苔。”其二云:“水殿清风玉户开,秋径莎庭入夜天。休向书窗来照字,近来红蜡满歌筵。”唐朝徐夤的《萤》诗别有韵味,诗曰:“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人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加上新上市的蔬菜。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关于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在小暑时节,各地还流传着不少习俗,尤其是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农历六月初六有很多节名,如“姑姑节”,此时正值农闲季节,农村妇女得闲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经节”,据说始于唐朝,寺院藏经在这一天要翻检曝晒;如“晒衣节”,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据说衣服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还有“天贶节”,“贶”的意思是赐赠,即天赐之节。传说,这一天,宋代皇帝向臣属赐冰和炒面,故称“天贶节”。此日,群众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红糖i同食。传说吃了炒面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气。

伏日吃面的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只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曰:“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初六习俗范文5

关键词:台湾移民;清初;《台湾府志》;风俗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135—05

清初的台湾移民情况在《台湾府志》中保存有较多的原始材料,自康熙二十二年设置台湾府后,凡六修府志,其中乾隆十二年之前,蒋毓英、高拱乾、范咸等共主修三部《台湾府志》,本文拟以此三部府志为基础,对清初台湾移民及风俗等作一简要论述。

一、《台湾府志》的修订及早期移民风俗

康熙二十七年(1688),蒋毓英主修,杨芳声、季麒光同纂《台湾府志》十卷。康熙二十三年,蒋毓英任台湾首任知府,当时清廷颁令各地纂修地方志书,此志便成为第一部台湾府志。李秉乾主编的《台湾省方志论》中提到:“《蒋志》保存了许多原始史料,其内容多为《高志》所沿袭和《诸罗县志》引用。因此,《蒋志》弥足珍贵,是台湾府志之嚆矢。”①

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等纂修《台湾府志》十卷。其修志“凡例”第一条称:本志“较诸郡守蒋公毓英所存草稿十已增其七八”。“凡例”中又提到有关大陆移民事迹的记录:“其自内地来此者,始于明季之通商,继以伪郑之俘掠,前后生聚七八十年间,有奇行可书、大节难泯者,得之传闻,务为采入。”②可见,《高志》比《蒋志》《高志》内容更丰富。康熙三十四年杨廷耀《志序》中评价该志:“见其分野画疆辨若指掌,文事武备灿焉毕具,既详于政治、风俗、奢俭、缓急之故,复究于形势、厄塞、封疆”,“而且田赋、坟垆、龟鱼、篠簜,以及山薮川浸、男女畜扰,罔有或遗脱,非殚精治道、刻意民生者,未克臻此”。③后来范咸所编府志中也认为,“《高志》十卷以封域、规制等为十纲,各附以目,序列有体”,然与下一部范氏府志相比,仍显得“多失之略”。④

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纂《台湾府志》二十五卷。与前两部府志相较,此部府志最为详细。“府志体例之可观者,实始于此志的重修。”⑤该志“为纲十二,为目九十有二”,“所征引较前志尤多”。⑥因此,受到较高评价。喀尔吉善《志序》说:此“志书二十五卷,吏治民俗,文教武略,洞源竟委,麟麟炳炳,几与中土埒而恢诡有过焉”⑦。陈大受《志序》评论:“今观是书,体力严密,力大思精。”⑧乾隆十二年明福《志序》中更认为:“其视前志加详,而体要典则尤为加核,是有良史之才而达于政体者也。”“今是志之修,既熟悉全台之风土、人物,则其政治之宜民,条理本末,必有卓然可观者,不独其文之详核可以方班、刘而匹欧阳也。”⑨

在第一部蒋氏《府志》中,已记述许多显示中国早期传统或者说大陆根文化的风俗。如台湾飓风较多,人们对飓风已形成一些习惯称法,如正月初九为玉皇飓,十三日为关爷飓,三月十五日为真人飓,二十三日为妈祖飓,四月初八为佛子飓,五月初五为屈原飓,十三日亦名关爷飓,九月十六日为张良飓,十九日为观音飓等。⑩这些习惯性称法,显然是在清之前早已形成的。蒋氏纂修府志之时,距康熙二十二年仅隔数年,当时虽有一府三县建置,但均无新建城郭,“应设府城一,县城二,今尚未建”B11。不过,如台湾府城区域,早已有城隍庙、东岳庙、上帝庙、关帝庙、观音庙等之类的庙宇建筑。B12显示出在神灵信仰与崇拜方面,类同于大

陆居民的某些风尚。

在岁时习俗方面,台湾地区与大陆尤其是闽粤地区的民风颇多一致。如《蒋志》记述:正月初一“元日早起,少长咸集,礼神祭先祖,羹饭后诣所亲友、朋友、故旧贺岁,主人出辛盘相款洽,俗谓之贺正”。正月十五放灯,“庵祠庙院及所居门首,各悬绳索竹竿挂红纸灯笼一盏”,“谓之闹伞。更有装束道巫仙佛及昭君、龙马之属,向人家歌舞作庆,谓之闹元宵”。三月清明节,“人家无论男妇老幼,谒拜坟墓”,“俗谓之上坟”。冬至日人们“以米粉作丸,遍祀群神及家先,阖长幼团圆而食之,谓之亚岁”。年末“岁除之日,亲友各以牲羞相饷,谓之馈岁。是夕,各门外爆竹声传,谓之辞岁。设酒肴,一家老少阖坐而食,谓之圆炉。盖终岁之劳,一夕之欢,皆系内地人民流寓到台,则与内地相仿佛云”。其他还有七月七日乞巧会,中元节盂兰盆会等。B13当然,这些习俗主要表现在流寓者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在宗教神及多神信仰方面也是如此。如有“佞佛谄鬼,各尚茹素,或八九斋、朔望斋或长斋,无论男女老幼,常相率入礼拜堂诵经听讲,僧俗罔辨,男女混淆”B14。不过,《蒋志》的记载仍显得十分简略。清统一十余年后所修的《高志》中,以及乾隆时修的《范志》中,所记述的岁时风俗大体相类,“凡此岁时所载,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B15

由流寓者所组成的群体,来源不一,多属非亲缘家族,所以其祭祀活动、方式等与内地存在着差异。“台鲜聚族,鸠金建祠宇,凡同姓者皆与,不必其同枝共派也。祭于春仲秋仲之望,又有祭于冬至者。祭则张灯结彩作乐,聚饮祠中,尽日而罢。常人祭于家则不然,忌辰生辰有祭,元宵有祭,清明有祭,或祭于墓。中元祭、除夕祭、端午则荐角黍,冬至则荐米圆。泉人日中而祭,漳人质明而祭。泉人祭以品羞,漳潮之人则有用三牲者。此之谓祭祀之俗。”B16流寓群体中的祭祀活动多以姓相从,祭祀方式或因移居者的地缘而异。

台湾的土著居民,也有其不同的民风民俗,由于内地流寓者入台的时空范围跨度很大,应该说每个时期都有大陆居民入居,因此,从历史角度去认识,台湾所谓的“土著”之民,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如“有土产者,有自海舶飘来及宋时零丁洋之败遁亡至此者,聚众以居,男女分配,故番语处处不同。”B17大量的土著之民,有很多是宋末零丁洋之后的移居者,“隶斯籍者,非有数世高曾之土著也,有室有家,父而子,子而孙,即为真土著矣”。B18这些大陆流寓之民所带来的风俗习惯仍然具有其原住地的特征。如将志中提到,“番中亦有聪慧能通漳泉言语,间能作中州语者”B19。

二、台湾人口与流寓人口问题

台湾“僻在海外,旷野平原,明末闽人即视为瓯脱”B20。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大陆居民入居台湾这个地方偏远却利于耕作的地方,其中尤以清初为剧。清初三部府志中均记述,自郑成功入台之后,移民数量急剧增加。如《蒋志》《高志》记载:“台湾自红彝僭窃以来,因仍草昧,郑氏父子相继,民非土著,逋逃之渊薮,五方所集处,未尽同风而易俗。”B21康熙三十四年杨廷耀《高志序》中提到:“传自明季天启间,方有倭奴、荷兰屯处,商贩颇聚。继为郑成功遁踞,流亡渐集,数十年来,不过为群盗逋逃薮耳。”B22高拱乾《捐修诸罗县学宫序》中也说:“迨郑氏遁踞,旧家世族或从而东,生聚有年。”B23又据《范志》施琅《陈海上情形疏》中说:“自故明时原住澎湖百姓有五六千人,原住台湾者有二三万,俱系耕渔为生。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挈去水陆伪官兵并眷口共计三万有奇,为伍操戈者不满二万。又康熙三年间,郑经复挈去伪官兵并眷口约有六七千,为伍操戈者不过四千。”这些为兵者又“散在南北二路,垦耕而食,上下相去千有余里”。“内中无家口者十有五六,多系闽地之人”。B24施琅《请留台湾疏》中又称:清统一前,大陆居民“潜至生聚于其间者,已不下万人”B25。当然,这后者应该是大致的估计。

关于台湾人口、流寓人口及其来源地问题,三部府志中均有不少记述。其中直接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蒋志》《高志》记载当时台湾岛区一府三县的人口统计为:台湾府民户12727,口伪额21320,续招徕3550,实在民口30229(男子16274,妇女13955),实在番口8108;台湾县民户7836,口伪额11782,续招徕1496,实在民口15465(男子8579,妇女6886);凤山县民户2455,口伪额5126,续招徕694,实在民口6910(男子3496,妇女3414),实在番口3592;诸罗县民户2436,口伪额4412,续招徕1360,实在民口7853(男子4199,妇女3650此两项合计有误差),实在番口4516。B26以上统计,应是康熙二十二年之初的数据。其中“伪额”应指郑成功统治台湾时期。“续招徕”指后来入居的人口。根据以上统计合计,台湾岛区一府三县的人口数为:伪额42640,续招徕7100,实在民口60457(男子32548,妇女27905),实在番口16216。由此看来,清统一之初,包括番口在内的台湾实在人口数已达到76673口,远多于明朝和郑成功时期42640口的统计。这一时期人口之所以大量增加的原因,除了诸如官兵及眷属增加、流民回归、自然增长等因素外,来自大陆的非身份性移民数量的增加,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其他原因自发性外来移民的入居,应大于“续招徕”7100的数额。

时隔近十年之后所修的《高志》中,所记一府三县的户口统计数据,其户数竟与《蒋志》《高志》完全相同,口数似乎只是以《蒋志》《高志》所记的男子口数为基数,分别为:台湾府16820口,至康熙三十年新增630口,户仍前;台湾县8579口,至康熙三十年新增441口,户仍前;凤山县3496口,另八社番3592口,至康熙三十年新增118口,户仍前;诸罗县4199口,至康熙三十年新增71口,户仍前。B27这里人口的基数,除台湾府有出入外,其他三县则等同于以上《蒋志》《高志》统计实在民口中的男子口数,而非所有实在民口。再者,至康熙三十年各府县都有新增人口,但户数均为“仍前”。时隔数年之后,台湾一府三县的户数却没有任何增减,似乎难以理解,这其中显然有疏于统计的因素。

《范志》所记的一府三县户、口旧额,以及康熙三十年新增口数,同于《高志》所记。同时,又增加记录了以后每五年的新增口数。从康熙三十年至康熙五十年共计新增“民丁”(实为口数)分别为:台湾府2007,台湾县1165,凤山县582,诸罗县260。B28其他彰化县、淡水厅、澎湖厅人口较少。但是,无论人口如何增加,其户数却均为“仍前”,而且,从不显示自然减损的人口数量,只是将新增口数向原始“旧额”口数基础上简单的累加,以此作为通府或通县的“合计”口数。如此统计,显然是不准确的。

此外,其他一些内容也涉及人口信息资料。如《蒋志》之《风俗》记载,清统一后在台设一府三县,其初,“统台郡三邑之人民,计之共一万六千余丁,不及内地一小邑之户口。又男多女少,匹夫猝难得妇,生齿奚能日繁。地广人稀,萧条满眼,蕞尔郡治之外,南北两路一望尽绿草黄沙,绵邈无际,故郭外之乡不曰乡,而总名之曰‘草地荒村’,烟火于丛草中见之”B29。这里“共一万六千余丁”的说法,或是大致估计,或是对纳赋丁口的约数统计,从76673人口的基数来看,显然不可能为如此丁口之数。

以上关于人口资料的记述,尽管存在不准确、不完整、大致估计等因素,但自郑氏入台后大陆移居人口较快增长的史实,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早期的大陆流寓者,主要是与台湾相近的闽粤居民,“台湾始入版图,为五方杂处之区,而闽粤之人尤多”B30。而其中又以闽人居多。上文所谓“多系闽地之人”,且多为“无家口者”。《蒋志》中还记载一则民间传说,“传闻古凤山有石忽开一隙,内有谶云:凤山一片石,堪容百万人,五百年后闽人居之,俄而复合”B31。后来陈昂《咏伪郑遗事》诗云:“片石能容百万人,天遗图谶应南闽。也知中国全归汉,妄托仙源可避秦。”B32周昌在《详请开科考试文》中也提到:“盖在台湾户口,尽属南闽之人,天资多有聪慧,机智多有明敏,一经学问,化同时雨。”B33这显然正说明闽地移民众多的事实。

后期流寓者,则以粤民居多。如乾隆五年,巡视台湾御史兼提督学政杨二酉奏称:“粤民流寓在台年久,入籍者台属四邑均有户册可稽,缘系隔省流寓,恐占闽童地步。”B34这里的“恐占闽童地步”,是指由于粤童数量的增加,担心会因此占用闽童应有的应试名额。同时,后期流居者中,也应有不少闽地或其他地区之民,由此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流寓者族群。如至乾隆十年前后,“比年以来,户口既盛,而地不加辟,内地流民日聚”B35。《范志》中记载:“台属闽之海东郡,昔患土满,今患人满地不加辟,赋不加增,所入恒至不敷军需。”B36其中,台湾府“西北近海多平地可耕,土番及人民聚落以百数”B37。凤山县“由县治南至金荆潭稍近乔野,自淡水溪以南,番汉杂居,客庄尤夥”B38。

由于后期粤人移居者增多,便形成闽粤之民异样的聚居特征。“虽在台地者闽人与粤人适均,而闽多散处,粤恒萃居,其势常不敌也。”后来形成“萃居”聚落的粤人,其势力显然要强于早期散居的闽人,若作为“义民”,“粤庄在台能为功首”。B39可见,当时不同区域流寓者所表现出的居处特征,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蓝鼎元《论闽粤民人》疏中提到:“汝等漳泉百姓但知漳泉是亲,客庄居民又但知客民是亲。”“汝等客民与漳泉各处之人,同自内地出来,同属天涯海外离乡背井之客,为贫所驱,彼此同病,幸得同居一郡,正宜相爱相亲。”“漳泉海丰三阳之人经过客庄,客民经过漳泉村落,宜各释前怨,共敦新好,为盛世之良民。”B40

这些大陆移居之民,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也无论是闽人还是粤人,其中有不少应属于大陆客家地区的居民,因为闽西粤东范围,是历史上形成的重要的客家族群聚居地,且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大量客家人外迁。如据《范志》所记,在台湾县的番社地区,“罗汉内门外门田,皆大杰巅社地也,康熙二十四年,台诸民人招汀州属县民垦治,自后往来渐众,耕种采樵”B41。闽西汀州所属,即客家聚居地区。只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流寓者的来源地缺乏明确记录而已。同时还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大陆移居之民绝大多数乃属单身丁壮。如蓝鼎元《记十八重溪示诸将弁》中提到,在距离诸罗县治五十里的十八重溪地区,“今居民七十九家,计二百五十七人,多潮籍无土著,或有漳泉人杂其间,犹未及十分之一也。中有女眷者一人,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无一人,皆丁壮力农,无妻室无老耆幼稚”。他们均属于招徕耕垦土地的“客民”。B42

郑成功统治时期以及清统一后,大量内地居民的流入,加速了台湾开发的进程,“先时郑逆窃踞,海上开垦十无二三。迨郑逆平后,招徕垦田报赋”B43。清统一十余年后的台湾地区,已呈现出“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生”的景象。B44而四十年后,蓝鼎元《覆制军台疆经理书》中说:“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B45蔡世远《安海诗序》称道:“四十年来休养生息,衍沃富饶,顾土著鲜少,火耨草辟,多闽粤无赖子弟。”B46《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中又称:“台湾鲜土著之民,耕凿流落多闽粤无赖子弟,土广而民杂,至难治也。”“聚数十万无父母妻子之人。”B47可见,这些最初主要为谋求生计而来的流寓者,在台湾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加速和增强了大陆内地传统根系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力。

三、台湾社会文风的变化

从三部府志的记载来看,随着明末清初流寓人口的增加,台湾的社会文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高志》记:“顺治间郑成功取台湾,稍为更张,设四坊以居商贾,设里社以宅番汉,治汉人有州官,治番民有安抚。然规模不远,殊非壮观。”郑经嗣位后,“兴市廛,构庙宇,招纳流民,渐近中国风土矣”。B48《范志》中也说,台湾“初为逋薮,继作倭巢,自伪郑拾荷兰之遗,城市室庐颇近中土”B49。之后,自清施琅“率师讨平,郡县其地,设官置镇,星罗棋布,数年以来,声名文物,骎骎乎与上国比隆”B50。因此,康熙三十四年靳治扬在《高志·序》中说,台湾“析置一郡三邑,建设文武诸司,数年以来,生齿渐繁,草莱渐辟,商旅往来,番民和辑,彬彬乎有内郡风焉”B51。

在流寓民户为主的地区,郑成功统治时期,“民间秀良子弟颇知励志诗书”。清统一后经历十几年时间,“台士之彬雅者,其父兄非农工即商贾也,求其以世业相承者百不一二,由其俗尚勉学,咸知具修脯延,塾师授经,故咿唔之声往往相闻,虽村落茅檐间亦不绝焉”。“商旅多四方所辐辏,而舟楫之往来皆安,车牛之络绎甚便。舟车所至,无非声教所敷,亦俗之善者也。”因此,《高志》《汉人风俗》中称:“迄今风俗凡几变矣。其自内地来居于此者,始而不知礼义,再而方知礼义,三而习知礼义。”B52《范志》中也记载:“自郑氏挈内地数万人以来,迄今闽之漳泉、粤之潮惠,相携负耒率参错寄居,故风尚略同内郡。我国家生聚教养六十年于兹,雕题黑齿且习衣冠,水土天时渐移风气。”B53可见,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主要为维持生计需要的流寓之民,其社会文风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番民地区,同样受到这种文教氛围的影响。高拱乾《捐修诸罗县学宫序》中说,清统一后,“分设郡县,招徕愈众,十余年间,声教大通,人文骎骎蔚起,即深山邃谷文身黑齿之番,皆知向风慕学。”B54《高志》记载:“今向化者,设塾师,令番子弟从学,渐沐于诗书礼义之教。”B55雍正十二年(1734),经巡道张嗣昌建议,在土番民社地区“各置社师一人,以教番童,令各县学训导,按季考察”。之后,在各县的土番地区,相继设立了许多社学。B56到乾隆时期,《范志》记载:台湾已“作育数十年,沐浴涵濡,骎骎乎海东邹鲁矣”,“岛屿文明因之日盛,而且番社有学,文身者亦习弦歌”B57。南北番社“各童至能背诵四子书及《毛诗》,岁科与童子试,亦知文理。有背诵《诗》、《易》经无讹者,作字颇有楷法。番童皆剃发、冠履、衣布帛如汉人,有番名而无汉姓”B58。在彰化县的东螺猫儿干番社,“间有读书识字之番,有能背诵《毛诗》者,口齿颇真,往来牌票亦能句读”B59。

在生活、习俗等方面,番民与客民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发展。如到乾隆时期,在凤山县的番社地区,“番女多与汉人牵手(指婚配)者,媒妁聘娶文又加烦矣”。“琅峤一社,喜与汉人为婚,以青布四匹、小铁铛一口、米珠斤许为聘”。在日用器具和习惯方面,“坐皆席地或藉鹿皮,饮食宴会蹲踞而食。近始制桌椅以待客,番众仍架竹为凳,而蹲踞席地之风少减矣”。在诸罗县,“诸番与汉人贸易,家中什物亦有窑器釜铛之属,近亦间置桌椅”。“寝以竹片铺地,藉以鹿皮。富者列木床于舍以为观美,夜仍寝于地,枕木如小凳”。B60在彰化县的番民中,“半线社多与汉人结为副遁,副遁者盟弟兄也。汉人利其所有,托番妇为媒,先与本妇议明以布数匹送妇父母,与其夫结为副遁,出入无忌,猫儿干、东螺、大武郡等社亦踵此恶习,但不似半线太甚耳”B61。所有这些,都说明台湾地区社会文风的变化和进步,显然,这与不同时期为数众多的大陆居民移居台湾及其文化风俗的传播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注释

①⑤李秉乾主编《台湾省方志论》,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8年。

②高拱乾:《台湾府志·凡例》,以下简称《高志》。

③B22《高志》卷首杨廷耀《台湾府志序》。

④⑥范咸等:《台湾府志·凡例》,以下简称《范志》。

⑦《范志》卷首喀尔吉善《重修台湾府志序》。

⑧《范志》卷首陈大受《重修台湾府志序》。

⑨《范志》卷首明福《重修台湾府志序》。

⑩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一《风信》,以下简称《蒋志》。

B11B12B13《蒋志》卷六,《规制》、《庙宇》、《岁时》。

B14B21B29《蒋志》卷五《风俗》。

B15《高志》卷七《风土志·岁时》。

B16《范志》卷十三《风俗一·习尚附考》引《台湾县志》。

B17《范志》卷十九《杂记·丛谈》引《沈文开杂记》。

B18《高志》卷七《风土志·汉人风俗》。

B19《蒋志》卷五《土番风俗》。

B20《范志》卷十三《风俗一·序》。

B23B54《高志》卷十《艺文志·捐修诸罗县学宫序》。

B24《范志》卷二十《艺文一·陈海上情形疏》。

B25B44《高志》卷十《艺文志·请留台湾疏》。

B26《蒋志》卷七《户口》。

B27《高志》卷五《赋役志》。

B28《范志》卷五《赋役二·户口》。

B30《范志》卷十一《武备三·义民附考》引《理台末议》。

B31《蒋志》卷十《灾祥》。

B32《范志》卷二十四《艺文五·咏伪郑遗事》。

B33《高志》卷十《艺文志·详请开科考试文》。

B34《范志》卷八《学校·台湾府儒学》。

B35《范志》卷二《养济院·附考》。

B36《范志》卷四《赋役一·序》。

B37《范志》卷十三《风俗一·习尚》引《海防志》。

B38《范志》卷十三《风俗一·习尚》引《旧志》。

B39《范志》卷十一《武备三·义民附考》引《理台末议》。

B40《范志》卷二十一《艺文二·《论闽粤民人》。

B41《范志》卷十四《风俗二·番社风俗一·台湾县附考》引《番俗六考》。

B42《范志》卷二十二《艺文三·记十八重溪示诸将弁》。

B43《范志》卷十一《武备三·义民附考》引《理台末议》。

B45《范志》卷二十一《艺文二·《覆制军台疆经理书》。

B46《范志》卷二十二《艺文三·安海诗序》。

B47《范志》卷二十二《艺文三·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

B48《高志》卷一《封域志》。

B49《范志》卷一《封域》。

B50《高志》卷首高拱乾《台湾府志序》。

B51《高志》卷首靳治扬《台湾府志序》。

B52《高志》卷七《风土志·汉人风俗》。

B53《范志》卷十三《风俗一·序》。

B55《高志》卷七《风土志·土番风俗》。

B56《范志》卷八《学校·土番社学》。

B57《范志》卷八《学校·序》。

B58《范志》卷十六《风俗四·番社通考》引《台海采风图》。

B59《范志》卷十五《风俗三·番社风俗二附考》引《番俗六考》。

初六习俗范文6

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