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例6篇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业精神 创造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虽然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从各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无不是以培育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创业品质决定了其创新创业成功与否,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所展示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三方面。

(一)创新意识(innovative)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1]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是大学生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包含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因素。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怀疑意识、捕捉机遇和灵感的意识等。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只重视大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资格的获取,而忽视职业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2]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使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

“创业精神”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3]我们认为,创业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志、信心、勇气和个性等情操特征。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它要求大学生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强烈的事业心、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把握创新机会,养成自己独特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以创业心态和创业精神对待工作,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三)创造能力(creativity)

创造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简化为创造力,是在知识学习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和科学加工,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并应用它们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是战略、计划、实施、财务、项目、时间等管理能力的综合。[5]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隐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体现,是大学生运用已知的信息、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6]

创业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诸如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和个人品质等。创业资金是创业的物质前提,创业知识为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体系保证,创业能力则使创业资金增值成为可能。[7]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培训模式,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创新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创业精神是一种心理个性,而创造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将创新创业知识与社会物质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我们认为,由于不同行业或企业对创业者的要求不同,也由于个人能力结构和能力内容的差异性,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从实践状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其应当存在而且可以存在一个通用模型,否则创新创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方向。我们试图构建这样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一)强烈的驱动力

强烈的驱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动力因素,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最终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寿命的,不是创新创业的现状,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能,即驱动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是激励自己创业的不竭源泉。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知识员工;知识产权

    一、文献回顾

    Schumpeter是现代创新理论的开创者,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按照Schumpeter的观点,无论是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还是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创新,很长时期内学者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都没有超出这一范围。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开始受到重视[1]。Schumpeter的研究对于此后创新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Drucker(1989)把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即用知识生产新知识,不是美国那么多民间传说所断言的‘灵感’,也不是孤单的个体在其车库里干得最出色。创新需要系统的努力和高度的组织”。“创新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目标在于满足、引导和创造顾客需求,企业必须以此规范企业和员工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知识、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统一才能完成”。[2]从Drucker对创新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知识的积累、生产、再生产和应用的复杂过程。因此,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对掌握知识的员工的管理和使用,即知识员工的管理。

    知识员工的概念是Drucker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加拿大着名学者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当然创造过程中需要用到手,但只是用手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而不是用手扛一个50磅重的麻包。”[2]Drucker(1999)认为,知识是一种高品位资源,知识工作者是宝贵的财富,知识工作者必须被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保存这种资产并发挥其作用[3]。野中郁次郎(1991)认为,组织的知识创造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必须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成功的转换,使知识在组织内部加以扩大,促成创新[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创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韩岫岚(1997)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在理论上的升华。创新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层面的。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善于捕捉机遇的寻机化管理、实施灵活多样的弹性化管理、注重人才开发的人本化管理[5]。梁镇(1998)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系统(或企业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某一个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四全管理创新”,即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效益,其中关键在创新设计。李轩(1998)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更有效整合企业有限资源的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系统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体系,也可以是新的具体利用有限资源的手段及企业目标制定程序的变更。邓衍、葛新权(2000)认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注重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即不断进行新思想(观念)、新战略、新制度、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构想和实施。宁晓青(2000)指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放弃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方法。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旨在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从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者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陶向南、金光和赵曙明(2000)探讨了传统知识创新模式和以硅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知识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不同创新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态特征,并给出了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典型特点[6]。苏小方(2006)从产权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她认为,职工积极性供求是“职工产权”的函数,在货币化的“职工产权”部分为既定时,增加非货币化的“职工产权”部分能够明显调动职工积极性,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应重在把职工当成“产权人”,充分尊重和满足“职工产权”,创立公平的产权交易市场,提升职工的产权地位[7]。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果分析

    (一)我国历届企业管理成果获奖的行业分布情况

    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排名前5位的行业有轻工业、机械行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和铁道部门。轻工业部门所取得的成果最多,14届总共获得了122项奖励(包括第一、二、三等奖)。核工业行业所取得的管理创新成果最少,14届总共只获得了3项奖励。

    (二)我国历届获奖企业管理成果的内容分布情况

    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处在传统的对物的管理阶段,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即人的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流入我国,各行业企业不断涌现出西方式的管理理念,例如管理再造工程、学习型和知识型管理等。

    从1993年第2届创新成果评奖开始一直持续到2008年,每一年都有市场开拓方面的创新成果出现。目前共取得97项成果,占总成果的8.67%,这说明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基本一致。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判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虽然我国近20年来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多,但是从这些成果的行业和内容分布来看,垄断行业企业职工的知识密集度较高,但所取得的管理创新成果却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垄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而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需求仅仅在于满足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的需要,企业的发展路径不是依靠充分发挥员工的知识贡献,而是凭借垄断的保护力量。垄断行业的知识型员工向企业贡献知识所获得的报酬主要在于满足货币要素的需求,对于非货币因素的考虑较少,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垄断行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知识型员工无法同企业进行对等谈判,从而不能按照期望的知识价格交易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满足货币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得到非货币报酬,员工缺乏进一步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知识管理在国家评奖中的第10届、11届各有1项,14届有2项成果分别获得奖励。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管理模式应从传统的对物对事的管理向对人对知识的管理,这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设计:知识员工管理

    虽然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中所取得的成果十分丰富,但是获奖的成果知识含量并不高,总体管理模式还是属于传统的物的管理阶段。加强知识管理,培育知识型员工是适应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趋势。 知识员工管理的对象是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企业员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知识员工的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知识员工向企业贡献知识的积极性。毫无疑问,知识员工和知识创新是创造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如果我们将企业视为知识的需求方,知识员工则是知识的供给方。企业需要知识和知识员工,需要向知识的供给方支付报酬,即工资;知识员工为了得到期望的报酬,需要向企业供给知识,企业和知识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劳资关系。在开放的知识交易市场中,企业和知识员工之间形成一个知识供求模型。

    将知识需求模型和知识供给模型放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可以得到知识产权的供求模型。如图所示。在坐标系中,当知识供求达到均衡状态时,存在两个均衡状态:企业向知识所有者支付的知识价格(kpe)同知识员工提供知识期望得到的报酬(kpe)相等;企业对知识的需求量(kqe)同知识工人所提供的知识量(kqe)相等;企业在支付了知识工人所期望的“知识产权”费用后,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识。知识工人获得了自己期望得到的知识产权报酬后,向企业提供了所掌握的知识。在完全知识产权市场条件下,职工的知识供给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知识供求模型中可以看出,当知识员工所提供的知识供大于求时,说明知识出现过剩,或者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不足。当知识员工所提供的知识小于需求时,说明知识员工缺乏提供知识的动力,或者企业迫切需要知识。对于资方和劳方来说,对知识的供求应当有一个均衡点,一旦知识供求均衡被打破,都会出现不利局面:如果知识员工提供知识的数量超过了均衡点,这样就会过度消耗知识员工的脑力和体力,而一旦知识员工得不到因过多的知识付出所需要的回报,那么知识员工就会提出辞职或者产生其他劳资纠纷。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18-02

一、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主要是由专业认证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进行的专门性认证。一般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如联合会、专业学会,同时联合相关领域的教育专家,以及行业企事业专家一起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技术人才进入相关工业技术领域提供预备教育质量的检验和考核。工程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工程教育对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认证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对工程教育质量认可的衡量参考乃至标准,也是实现工程师资格国际认可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美国与德国已成为世界上工程教育的两个强国,认证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以国际行业认可的质量和标准来评价和考核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达到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行业从业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主要以学生毕业能力达成度为核心任务展开认证,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配备、办学环境和条件的配置等具体方面进行认证工作。同时,强调建立专业教育教学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申请国家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关键的一年,新的机遇也使得教师创新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首先,通过明确专业定位来确立培养目标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更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达到工程认证要求的重要指标。目前,我校设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项笔者所在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一门实用性极强、发展非常迅速的且面向社会应用领域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在数学、通信、电子等多学科的基础上,而且由于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性强,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着较高的培养要求。要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通过吸收多方面知识提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递进式上升的过程。计算机行业和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同时要求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等。我们需要培养出勇于突破既定思维模式,具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提出和别人不同的创新性意见和建议及解决方法,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创新思维成果。反映到计算机工程技术领域,对于创新思维,其本质就是将对工程问题的创新性的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的工程探索中,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但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缺乏创新思维方法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

换言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太过注重理论的讲授,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经验短缺,最终导致毕业生入职后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每一个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教育的加工,犹如生产流水线上产生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缺少的却是个性和创造性”。教育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没有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潜力的挖掘。但是却未意识到学校中的教育无论是从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模式,还是思维训练的引导模式,除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外,教师的思维转换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大学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者,是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首要思考的问题便是对教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创造条件不断激励和发展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是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建议措施

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特点反映了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研究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激励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寻更有效的激发教师创新能力的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落实到教师身上,真正实现大学教师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大学教师的自我提升;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和健全大学教师创新能力提高的鼓励和推动政策,加强对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再者,政府的战略导向和宏观调控对促进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本文从这三方面讨论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环境下对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在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个人主动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水平,要积极追求自我突破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基本观念,要改变照本宣科式做法,要具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大学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大学教师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我们要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要具有创新的需要补充相应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教育新理论、新观念,掌握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熟悉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

(二)学校对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

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的要求,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种少数人的“待遇式”培养,而是一种面向全体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首先,学校要建立和健全教师再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教师在职读研、读博、访学、培训等方面制定相应引导政策,为教师提供宽松条件,鼓励教师多渠道多方式吸取知识提升创新力;其次,扶持创新团队,包括教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等。让教师可以自由地和团队成员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可以产生出创造性思想和思维。而且团队内也可进行新老教师结对活动。资深的、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将自已长期累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从而更快地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创新;再者,健全创新成果的评价体系。论文、专利、成果鉴定、成果索引等是高校教师创新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在评价体系建立上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既要注重论文的数量同时也要考虑论文的质量,如统计他引率等。在成果鉴定上也要避免同行评议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最后,完善考核体系。工资是教师应得的劳动报酬,也是维持生活的保障。考核中不应搞一刀切,避免考核指标偏重不合理现象出现。考核政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将是影响教师创新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完善创新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拉大校内浮动工资的差距,使教师的工资差异在不同的创新业绩上得到显现。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增加创新劳动的付出,同时也会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国家对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导向

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在促进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政策指导下,政府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教学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制度等。目前高校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般较淡薄,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的权属界定不清及评价制度不完善,使教师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较少。因此,应加大普法力度,强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法制观念,完善高校法律制度建设,注重科学研究的筛选、诱导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以促进教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二,目前高校教学和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内部经费管理不到位,还要一部分原因是国家对经费政策的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国家应制定完善的政策严把经费申请、下拨和使用关。在经费申请预算中要从教研实际客观分析,而非简单地按比例核算。项目研究往往不是一个短期工作过程,很多情况难以预料和预测。如自然科学项目邻域的研究一般存在较强的探索性,对于项目未知的研究进展甚至成败无法精确估算成本。项目立项及合同签订后应及早拨款,杜绝经费拨付严重滞后的现象。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考核,严禁经费滥用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既涉及教师个人的自我培养和发展意识问题,也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的支撑与引导。学校应意识到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发展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和面向社会的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Z].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5.

[3]张爽.高校教师创新教学行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教学研究,2013:15-18.

[4]黄永林.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3-8.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创业 研究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概念研究

创业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有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王健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就业”能力,这种能力须与市场行为相结合。陈琛认为,自主创业指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个人或一个团队,为了一种共同的创业目标,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创业者不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周璐认为,创业者就是在追求个人富足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创造社会财富和吸纳劳动力,切实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群体。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大学生创业者既是创新者,又是继承者;大学生创业者既是实践者,又是宣传者;大学生创业者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陈康敏认为,创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创新立业,狭义的创业是指创办新企业。大学生创业,主要是指创办新企业。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价值与意义的研究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王健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胡艳芳认为,当今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提供了诸多的创业条件和环境:制度条件、政策条件和时代条件。戴树根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徐耀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为别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充分展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陈康敏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活力的保持。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徐建军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多种方式,亦有诸多有利条件,但现状却是成功者少,失败者众。其原因是存在资金、创新、能力、心态等难关。宋建新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与亲戚朋友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知识限制、经验欠缺、心态困惑、缺乏技术创新。胡艳芳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有心理准备不足、资本筹措困难、企业管理经验缺乏。李娅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仍然停留在愿望阶段;大学生创业困难多多,须过“五道坎”:创新坎、知识坎、心态坎、经验坎、资金坎;大学生自身管理能力差;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理性程度低;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启动或萌芽状态。马力煌认为,随着毕业生就业观念日趋成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正在逐渐成为一些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大学生创业意识越来越强,但创业成功率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高校引导不够、大学生创业环境有待完善等。陈琛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利条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才思敏捷,敢想敢干;大学生掌握了比较可观的知识资本;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能力经验有待加强;缺乏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滞后。张立群调查后认为,七成学生对自主创业感兴趣,六成学生考虑过创业;高年级学生创业兴趣更高,创业需求更多;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趋于成熟;创业领域以兴趣为导向,创业形式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周秋江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需要充实和提高。洪亚卡认为,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着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理论上等主要问题。徐耀生认为,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自主创业,也不是所有自主创业都能取得成功。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是个受到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过程,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过程的所有阶段。任江林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观念滞后,束缚发展;素质不高,制约发展;环境不良,阻碍发展。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策的研究

大学生自主创业应理性进行,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应关心、关注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徐建军提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六项建议:寻求顺境创业,把握机会创业,适度资本创业,组建团队创业,坚韧不拔创业,勤奋节俭创业。胡艳芳认为,大学生要通过有效筹措资金、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有长期规划等策略克服自主创业中的问题。李娅认为,我国应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路径:政府方面建立真正快速推动创业工作的管理机制;学校方面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等;社会方面加强创业培训及辅导,多渠道扩充风险投资基金。马力煌认为,应结合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加强对他们创业能力的培养。陈琛提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点建议: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重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诚信观念;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社会、学校、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注重创业投资前的准备;先就业再创业。通过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等对策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关键是要丰富创业促进体系的内容,优化创业体系中的市场、政府、学校和大学生本身等各个主体的分工和职能。首先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其次政府必须出台鼓励、保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促进健康的大学生创业市场的形成,以不同的形式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立健全创业体系中各主体的职能分工,能够优化创业体系的功能,使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任江林认为,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高校、社会、大学生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让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阔。王化深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体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及组织体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融资体系;建立项目预审制度,开展创业潜力测试;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提供大学生创业实战平台。

五、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研究

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王健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要树立现代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推进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建设一支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周秋江认为,应以政府、学校、个人和家庭为四个行为主体,努力建构一个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提供可行的思路。周璐认为,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与特征包括创业者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管理能力,公共交际能力,积极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思想观念僵化,创业理念落后;实施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健全,氛围不浓厚。今后高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各级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徐耀生认为,高等学校在教育、鼓励、引导、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应教育学生从创业动机、优势劣势、创业要素与思路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理性对待自主创业。陈康敏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老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的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的意识;构建培养机制,把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性;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创造性;拓宽实践基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良环境。黄巧荣认为,创业教育的内涵具有三层紧密联系的含义:第一,创业教育是开发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心理品质。第二,创业教育应培养大学生具有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所以,包含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第三,创业教育要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创业教育是推动创业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合理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健.大学生自主创业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4):75-78.

[2]徐建军.大学生自主创业应理性为先[J].现代大学教育,2006,(2):93-96.

[3]宋建新.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3-74.

[4]胡艳芳,苏霞.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42-43.

[5]李娅,陈伟.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93-96.

[6]戴树根,胡节良,马志奇.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浅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53-155.

[7]马力煌,曾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的改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1):8-9.

[8]张立群,杨媛媛,姜梅.首都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3):62-67.

[9]陈琛.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利弊[J].宜春学院学报,2008,(3):168-170.

[10]周秋江.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35-137.

[11]周璐.浅谈高等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226-227.

[12]洪亚卡.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6-77.

[13]徐耀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理性思考[J].兰州学刊,2009,(3):106-108.

[14]闰明,安俊学.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及促进体系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1-314.

[15]陈康敏,彭小孟.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87-89.

[16]任江林.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9,(7):31-32.

[17]黄巧荣.以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3):52-54.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营销创新;市场导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94-02

1 企业营销创新的涵义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蔡明达仿照Damanpour的创新定义,将营销创新定义为“组织创造新颖的产品和营销程序,以此作为具有市场新颖性与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价值”。该定义将营销创新界定为具体的、外显的组织创造行为。库马尔(Nirmalya Kumar)认为,营销的创新性必须更强,但创新的方式必须有助于组织实现不连续跳跃。它必须发现未被服务的市场,开发变革性的新价值主张,创建新的价值传递机制,从而提供更多的商业模式及商业概念的创新。营销不可能仅依靠研发进行新产品开发。

2 目前企业营销创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对市场导向缺乏正确认识

营销创新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执行正确的市场导向,营销创新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市场导向是企业创造优越顾客价值、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企业却没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市场导向。关于市场导向存在以下几种不适当的观点:有些企业是顾客驱使(Customer compelled)类型的,试图去满足顾客所有的需要;有些企业认为在有些时候,企业最好是忽视顾客(Ignore Customer),它们认为倾听顾客意见作为行动指导并没有效率,如此等等。George s.Day)总结了对于市场导向的不恰当的观点包括:第一,要么引导顾客,要么追随顾客;第二,企业不能实现既与现有顾客又与潜在顾客保持紧密关系;第三,企业不能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不以市场为导向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忽视市场。经营成功的企业容易犯这种错误。这种企业曾经拥有明确而共同的使命目标,业务范围明确,十分清楚如何为顾客提供优越价值而取得良好绩效。但是,它们容易把企业的市场看作是既定的,沉醉迷失于以往成功的经验当中,关心如何从现有市场取得更大的回报,而没有注意到已经发生的市场变化。形成一种内部导向。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内部导向会使企业原来的价值主张变得模糊,原来市场对于企业的意义也被扭曲。忽视市场的企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捕捉市场信号的能力弱,顾客关系建立等被认为是营销人员、市场研究部门的责任而与企业其它部门无关,企业管理也不重视;其次,产品中心的组织结构,第三,短期的成本引导,这类企业采用哈默尔(Hamel)所称的分母管理,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短期收益等上面,而忽视了如市场地位、技术优势等长期因素。这样就导致企业有可能忽视顾客的长期效果。具有上述特点的企业就需要反思自己的经营导向了。(2)市场驱使。这种情况是企业对市场过度反应,从而掉进市场驱使的陷阱里。市场驱使的企业忽视了自己能力的限制,试图去满足顾客所有需要,而不知道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更需要在能力基础上对市场进行选择取舍,从而建立自己的特色。宝洁公司(P&G)在八十年代就出现过这种问题,销售缓慢、创新不足、竞争者赶超其绩效与质量,重要的产品类别如一次性尿布的市场份额从1988年的50%降到1994年的38%。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宝洁认为应该给予顾客更多的选择,用强大的促销活动刺激顾客购买行为、增加渠道定货、增加销售部门的定额等。这种活动成本很高但效果却很有限。产品线及产品种类增加很多,如一种软剂有35种,而差别却很小。市场信息驱使的企业认为每个顾客都值得去服务,给他们提供想要的一切产品或服务。顾客很快认识到这一点,如果竞争者条件没有达到他们就会威胁改换供应者。这样成本上升价格下降的压力就越来越大,而还会妨碍企业采用市场导向。(3)超越市场。这种情况是忽视顾客而超越市场的需求。Hamel、Prahalad认为顾客没有能力设想出创新的产品及服务,跟随顾客的企业“能够保护其现存的市场份额,但不能引导顾客到企业想去的地方”。这种观点没有把让顾客提出问题与企业为顾客提出解决方案区别开来,认为企业可以不顾现存顾客的需要而创造顾客全新的需求。但事实上,市场不能被超越。例如,十几年以前很多顾客不知道英特网等创新产品,但顾客具有的信息快速获取、即时方便交流的这些深层次需求需要早就存在了,英特网只是更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而已,否则创新也就无从发生。

2.2 对营销创新缺乏正确认识

营销创新是企业提升顾客价值、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对营销创新的理论、方法、手段缺乏正确认识。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营销创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营销组织层面看,有不少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部门的层面上,只重视现有产品的销售,而对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以及营销与R&D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整合有所忽略。 即使一些企业建立了营销部门,很多也是仅限于收集科技信息、客户售后服务、中间商协调管理等职能。从营销管理层面看,强调技术创新而忽视营销管理的现象仍较普遍。在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众多企业职能中,唯有营销管理是在市场上或企业外部进行的,而其他管理基本上属内部管理,因此,社会公众往往从一个企业营销工作的好坏看其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营销工作的好坏,也确实决定着企业总体效益的高低。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营销管理、树立营销观念、实施营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从营销观念层面看,我国许多企业的营销观念仍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急需实施观念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3 企业营销创新的策略

营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活动过程,需要经营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以及系统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从目前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看,受市场对接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已具备了紧迫的创新意识,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却不知从何做起、如何努力。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选择的创新策略很多,宜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灵活运用。通常,可供选择的创新策略主要有: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价值网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3.1 观念创新

所谓观念创新就是企业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或看法。由于它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它支配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观念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树立正确的市场导向意识。这是观念创新的首要问题。

(2)树立正确质量意识。应该认识到,产品的质量不仅仅指技术质量(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如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等),还应该包括消费者的认知质量,这是消费者是否接受企业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还应认识到产品质量具有稳定性(同一设计下的产品应具有同一性)和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设计、变更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特点。

(3)增强竞争意识。这是营销创新的内在推动力。

(4)强化合作意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合作能产生联合优势。营销创新最终目的是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营销创新有较强的目的性。正因为如此,消费者需求(即市场)的变化为企业营销创新指明了方向。

市场创新除了选择企业有能力进入并获得收益的目标市场这一内容以外,还包括新市场的进占与拓展等内容,因为新市场能给企业带来创新收益,

3.2 产品创新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的产品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直接目的,为此,企业产品需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是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产品创新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亦即,产品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客观基础。世界科技发展迅猛,而高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把产品创新的着眼点放在增加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是世界各国企业产品创新的一致选择,自然也是我国企业适应科技发展和竞争需要的明智选择。

3.3 价值网创新

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离不开价值网的创新。

3.4 服务创新

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属无形产品,它与有形产品一样,也是市场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服务常伴随产品销售而发生,属于向消费者提供的各种附加利益。所以,服务又为整体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常常是需求整体产品,因而在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服务常成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而击败竞争对手的切入点。

3.5 组织创新

从现实状况看,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客观上使我国企业在与外企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为了改善不利的竞争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持股、兼并、联合、结盟等形式进行组织创新,以弥补现有规模过小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在组织创新过程中,首先要选好合作伙伴或盟友;其次要商定最佳合作或联合形式,并依据不同的合作形式商洽好联合原则(包括利益分配原则)。

4 结束语

针对目前企业营销创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营销创新策略。面对营销形势的新变化,企业必须着手建立战略联盟、调整营销机构、开展网络营销、强化营销沟通,实现营销组织的不断创新。因此,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隔膜,提高营销效率和创新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致力于市场需求的满足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营销部门必须与研究开发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信息,这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孔淑红.中小企业创新营销精华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创业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14-02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兴起的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创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通过提高学生的业意识和能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等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至2016年3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达到1 336所,高职高专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的58%左右。高职毕业生队伍日益壮大,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有明显增加,大批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难题,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结构和方式正在不断变化。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多种途径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来解决就业难题,创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在不断增加。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8%,比2011届增长了1.6个百分点,增幅达72.7%。高职毕业生创业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麦可思联合调查,2013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共创造了92.3万个就业岗位,比本科高143%。

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对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认识,使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更具竞争力,通过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面临毕业生人数多、就业难、技能不匹配等困境,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并针对岗位培养人才,打通教育和就业的隔阂,才能为中国的创新战略打下坚实基础。若在校期间没有受到规范的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这就使得很多想创业但不知怎样创业的学生失去了机会。因此,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新路子,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体现在学生创业意识的发展水平上,通过制定及发放问卷,对学生创业意识发展情况随机进行调查,分析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发展情况,从而调整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和方式,以期在今后开展创业教育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

本次问卷调查了高职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教育培训、创业需要和创业信心等内容,调查对象主要为我校各年级在校学生,分布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法学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粮食工程与管理系,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样选取,调查人数420人,收回有效问卷398份,有效回收率94.76%。其中大一118份,大二160份,大三100份,接本班大四20份。

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创业是开创事业占40.7%,是开办企业或公司的占36.9%。对于是否想过创业这个问题,回答“有时想创业”的学生占61.56%,“很多时候想创业”的学生占22.61%,说明学生有很强的创业意识。对于“社会对学生创业的态度”这一问题的回答,71.36%的学生认为是自力更生的表现,18.09%的学生认为主要是找不到好工作。在大一年级的学生有过创业实践经历的较少,大二、大三年级两个年级中,学生表示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或有过创业实践经历的较多。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实践经历开始增加。同时也说明,大一新生的创业意识还没有被激发,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在对学生进行是否有寻找创业机会的调查中发现,65.58%的学生表示“有”寻找创业机会的想法。毕业后是否创业调查中可以看出,52.26%的学生表示“想尝试”创业,27.89%的学生认为“创业和传统就业都可以”,可见学生对于创业比较有兴趣。创业的想法和来源调查中可以看出,有21.61%的学生创业的想法来源于“家庭”,30.9%的学生来源于“朋友”,10.8%来源于“媒体”,5.78%来源于“学校”,30.9%来源于“其他”。创业动力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34.17%的学生创业的动力来源于“赚大钱”,17.09%来源于“解决就业问题”,19.85%来源于“工作自由”,28.89%来源于“实现自我价值”。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创业意识还不是十分明确。

在对学生是否有过创业相关培训的调查中,28.64%的学生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16.35%的学生参加过创业竞赛,比例相对较低。可见,今后要加强创业实践活动和多举办创业竞赛。获得创业技能的途径方面,57.29%的学生认为通过亲身实践,13.57%的学生认为通过教师或专家授课获得创业技能。31.41%的学生能够通过ERP沙盘模拟或创业模拟训练室等平台进行过创业实训,48.74%的学生认为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创业,45.98%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参加创业精神培养情况一般。40.7%的学生希望进行创业精神教育的教师是专职创业教师。在学校开设创业课程中,36.43%的学生希望注重商业模式等知识指导,20.85%希望注重创业风险管理,17.84%希望注重创业经验介绍,3.57%希望注重创业政策介绍,11.31%希望注重就业宏观形势介绍。可见,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识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教育力度。

在选择创业领域这一问题的调查中,49.25%的学生回答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24.12%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13.57%选择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12.06%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性相对较低的行业。可见,学生对创业的领域有一定的认知。

在创业需要什么的调查中,30.65%的学生认为需要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34.42%的学生认为需要个人强烈的价值观意向,14.32%的学生认为需要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认为需要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及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的各占10.3%。在创业需要具备的素质调查中,70%以上的学生认为要有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和强烈的挑战精神,过半数学生认为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管理及领导艺术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反映出学生对创业有自己的认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失败这一问题,77.64%的学生都认为可以积极面对,勇往直前,不在乎失败;13.32%认为可任其自然发展。

在学校鼓励大学生创业应采取何种措施调查中,30.65%的学生认为要为学生提供创I大赛,26.38%认为要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服务,14.07%将创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17.59%认为应有创业经验介绍提供创业实践实训基地,11.31%认为应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充分反映出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途径

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创业意识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的提升需要很长时间实现。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意识培养,应充分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根据高职学生年级、特点逐步改变创业意识教育的重点,注重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创新创业知识,锻炼高职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发现机会、防范风险、承受挫折等方面能力[1]。

其次,应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创业教育要更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和熏陶,不能仅仅局限于创业教育一门课程。高职院校应当把创业教育立足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专业知识是学生发展的根基,许多创业活动也必然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中去,使创业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校要确保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学习重点,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不能因为创业而荒废学业,学校应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创业活动有机结合。

再次,重视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国目前创业者中虽然不乏年轻人,但高职学生创业者微乎其微,缺乏社会经验、创业经验是根本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要重视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体验和实践得到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心和道德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各级平台,举办各类比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锻炼机会。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积极打造和充分利用智慧商科综合实训中心、淮安创业大学财经学院示范点、二级院系开设的公司以及具有创业功能的实训场所等平台来服务学生就业创业。鼓励学生组建就业、创业团队,提升团队素质、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同时,树立典型,总结凝练,发挥典型的示范、指导、激励和辐射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动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最后,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正确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保障。学校可聘请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做大学生的创业导师,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创业者、企业家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用榜样的精神带动学生,多与学生分享创业经历,同时帮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学校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了解创业新发展,掌握创业新信息,并鼓励教师创业,将研究成果转变成生产力,促进师生在做中学[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