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性发言范例6篇

表态性发言

表态性发言范文1

会议表态性发言是机关里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文稿,一般在上级领导作出部署、动员或发表其他重要讲话之后使用。对于“大笔杆”们来说,表态性发言篇幅不大,属于不起眼的“小”文稿。但是“小”文稿也有大讲究。

一、定位求准。表态性发言,关键词在于“表态”一词:不能写成领导讲话,向与会人员提要求,也不能写成工作交流,在大会上传授经验,而是重在向领导表态,重点写今后如何抓落实。落笔前应先阅读一下会议通知,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以及发言材料撰写要求,如有必要,还可以向会议组织者询问更详细的信息,彻底领会领导意图。

二、立意求新。套用当前流行的话语来说,文稿写不出新意,都是在耍流氓。作表态性发言的会议,是领导展现风采、体现水平的重要场合。要体现领导水平,关键环节也是讨巧之处在于有新思想。只有思想观念新颖了,表态性发言才有了灵魂,才能对与会人员有所启发,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篇幅求短。表态性发言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很多会议通知会对发言时间进行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最好向 1

会议组织者询问清楚,以便更好安排发言篇幅。领导发言的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250字,10分钟的讲话在2000字左右,最好控制在3-4页纸。

四、结构求简。在判断文章结构时,眼睛要比耳朵好使,只要我们“甲乙丙丁”逐层开好“中药铺”,费点力还是能看清楚文章的层次的。但听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层次分得太多容易把人绕晕。而且因篇幅有限,表态性发言也不允许开“中药铺”。因此,表态性发言的层次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层小标题,但小标题下面要说哪几层意思,条理要十分清楚。

五、标题求显。笔者见到的发言材料标题往往太简单,比如“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等等,这样的标题,缺乏个性,过于随意,给文稿减分不少。标题取得好,能够很好地拱托主题。建议大家为表态性发言设计主、副标题,围绕会议精神、从单位职责出发拟制有感染力的主标题,再写上副标题:“在ⅩⅩ会议上的发言”,对于印发的发言材料更应如此。

六、切题求快。借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工作和成效,可能是很多领导的想法。这个可以有,但不宜喧宾夺主,一般要求在最短的篇幅、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笔者更乐于提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写法,在第一段就点题,向领导作出鲜明表态。

七、措施求实。表态性发言,态度坚决是必要的,但最

终还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来支撑,否则容易给人造成“胸脯拍得震天响、就是不敢跳泳池”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梳理出几条管用的措施进行汇报,必要时加入一些数据,使内容显得更加具体和实在。

表态性发言范文2

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文章作者: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1日15:20 在城区分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暨“保先”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分局在这里召开城区分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暨“保先”教育动员大会,我们先后听取了省、市局会议精神、王芝臣局长的工作报告、城区分局“保先”教育实施方案,我们广大基层同志深受鼓舞,我们认为分局组织召开的这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成功。王局长的报告高屋建瓴、非常全面的总结了分局2004年的工作,客观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全面部署了2005年分局的工作重点,是我们城区分局2005年工作的指南。城区分局“保先”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性强、指导性强、措施得力

、切实可行。通过这次大会,我们基层广大同志进一步增强了搞好“保先”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信心,坚定了做好各项工作为分局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为搞好“保先”教育,我们基层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切实抓好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首先是一次学习活动。我们首先要把学习培训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明确新时期搞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基本要求、方法步骤等,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市、分局的要求上来。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用结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的思想认识,努力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每向前推进一步,思想认识也要提高一步,真正把学习培训的过程,变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变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强党性、改进工作的过程;变成弘扬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过程。 第二,要认真查找问题,保证教育活动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找出来,而首要前提是把突出问题找准。我们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所上,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查找近年来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思想根源。查找问题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真查实找,看哪些方面符合党员标准,哪些方面不符合党员条件;哪些方面体现了先进性的要求,哪些方面没有体现先进性的要求;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有哪些差距和问题等等。要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摒弃私心杂念,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到点子上,找到关键处,真正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找出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每一阶段、每个环节、每项工作中,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个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第三,要切实整改问题,体现在行动上。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看整改能否取得实效。我们要切实整改提高,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体现在行动上,真正落到实处。要集中力量解决那些最突出的问题,在联系实际、提高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党员的素质有明显提高,干部的作风有明显改进,党的基层组织有明显加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要针对征求意见、自我剖析中查找出的问题和民主评议中反映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并按照的要求切实加以整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每个单位、每个党员的具体情况,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带普遍性的问题和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要认认真真解决好,丝毫不能含糊。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务求实效,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进步。 总之,我们基层*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要在分局党总支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分局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活动,在市场监管和服务中、在分局各项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nb

sp; 城区分局基层所全体党员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日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表态性发言范文3

认真履行工商职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为促进xx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我市“一主三化”战略的实施,我局将以 “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 贯彻落实《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通知》精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一、放宽准入条件,营造高效服务环境 以“便民、高效”为宗旨,切实转变观念与作风,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是推行事前顾问服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在过去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对企业改制、招商引资项目其他民营企业的登记实行同步介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使企业的市场准入变为“直通车”。对在x都投资兴办企业的业主,只要基本条件具备,其它手续一时难以提供的,可先登记,后补齐相关手续。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从事农业种、养、加、储、运的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允许注册资本分期注入,在首次注入资本不低于总额百分三十的情况下,可先办理营业执照,其不足部分在一年内补齐。除特种行业和专营行业外,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按行业大类核定经营范围,可不规定具体的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同时,凡法律法规未规定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二是推行事后规范服务。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坚持一月上一次门,一月办一件事,为企业分忧解难。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照后回访、网上咨询、专题办公等形式,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做到“四清”,即:企业名称、住所清;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清;企业产权关系清;企业存在的问题清,以实现对企业全方位服务。 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对下岗职工、农村流动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行零收费制度。同时在企业中推行联络员制度,定期对工商联络员进行工商法规知识的培训,收集企业对工商部门的意见或建议,在企业与工商部门之间建立沟通的纽带,形成部门与企业良好互动的关系。 二、深化职能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积极培育企业商标品牌和广告形象,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深入宣传《商标法》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及时邦扶符合条件的企业注册商标,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全面实施商标战略,推动xx民营品牌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商标品牌联系人、商标品牌信息通报、商标品牌推介等三项制度,开展品牌注册、驰名(著名)商标争创、商标使用管理、品牌宣传、专用权保护等工作。重点扶持有市场潜力的注册商标,争创全省著名商标,并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同时,按照《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与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宜都品牌发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xx蜜桔、清江鲟鱼、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农副产品加工系列等优势产业发展,将商标注册领域向农副土特产品和特色产业、服务产业延伸,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商标,促进品牌农业的发展。 三是正确引导企业利用广告进行企业和产品形象宣传,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大力培育本土广告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市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改革监管方式,营造和谐经营环境 按照“遵立法宗旨,创和谐监管”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 “和谐管理,执法为民”的意识,建立工商部门与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推行企业监督检查分类管理制度。按照企业守法经营情况,对连续三年以上守法经营的企业免于日常的监督检查;对守法经营情况一般的企业,除年检、新办企业回查、专项检查、涉案检查外,对同一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每年不超过一次;对有严重违法问题的企业,经领导批准,可以视具体情况,实施定期检查。 二是推行行政提示“两书”制度。对无明显违法故意、没有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违章行为,属于首次违犯的,不予行政处罚,下发《预警通知书》予以提示,增强企业自觉守法意识。推行工商行政管理建议书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工商建议书》的形式提出整改建议,其建议内容包括:企业投资导向、内部管理机制、企业信用的提升、商标广告战略、客户权益保护、资本运作以及违章违法行为的纠正或控制等各个方面,同时将不定期编发《投资注册指南》,为各级领导和民营业主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三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把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坚持“三先三后” 的执法理念(即宣传教育在先,检查处理在后;预警警示在先,行政处罚在后;违法当事人陈述申辩在先,行政处罚决定在后)和“三重三轻”的行政原则,即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农业和农民消费者利益,涉及名优企业和名优商品保护的违法行为重点整治、从重处理,对企业改革改制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发生的、外来客商的一般违法违章行为,从轻或免于处罚。 四、加强信用建设,营造诚信的竞争环境 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资源,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市场”、“文明诚信街”、“文明经营区”和评比“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经营户”、“消费者满意单位”等活动,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促进企业自律,不断提升我市企业的信用水平。 二是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经济户口为平台,以网络互联为保障,综合反映企业信用信息,横向互通、上下联动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全面打造信用宜都创造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的作用,通过有关媒体推介我市民营企业,吸引外地客商来宜都投资。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竞争力;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提高产业层次;引导扶持民营企多向投资,提高外向发展水平;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的培育,走工贸一体化的路子;引导扶持民营企业树立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各位领导,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我们相信,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定将到来! 谢谢大家

表态性发言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态语言,审美价值,美育

 

1前言

体态语言美是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智慧、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内在境界通过人的身体的动作姿势或姿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其表现形式有面部表情、举止、身段表情、体魄、仪表、动作神态等等。体育,追求的是健与美的结合。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既应具有美的风韵,又应具有健的力度。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态语言审美观点。

2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美及其价值的认识

体态语言美是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聪明智慧、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内在境界通过人的身体的动作姿势或姿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其表现形式渚如面部表情、举止、身段表情、体魄、仪表、动作神态等等。人们通过对这些形象表现的判断、欣赏和感知而产生情感或情绪上的体验,并从中得到审美愉悦和享受,就是体态语言的美感。因此,这种美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是身教教育的直接贯彻者。体态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是体育教育的“语言”因素。体态语言美是人的身体的动作姿势或姿态的一种美好表达,它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知识品位、道德修养、聪明智慧、性格等方面的境界,可以说,这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的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与人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体态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庄重而稳健的举止、潇洒而有魅力的风度、健美的身体、亲善友好的表情、传情表意的眼神等都是这种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体态语言美跟人的所有美一样,也是劳动创造的,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的结合,必然使之闪耀相互辉映的光芒。

3 体态语言的分类

3.1 通用性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泛指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这种体态语言具有普遍特征。例如:在生活中,手指放在嘴唇上,表示“嘘,小声点,不要说话”;用食指、中指成“V”型,掌心向前,表示“胜利”;摊开双掌于体侧,表示“坦率、真诚”等等。

3.2体育专有性体态语言。在体育课教学中,各种技术动作都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全身各个部位的姿势、姿态和动作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技术动作图象,这种图象我们称之为体育专有性体态语言。这类语言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格,在使用时具有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模仿的基本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口头语言有时仅起提示、说明作用,而主要靠教师通过运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模仿,表现、展示、示范和感受。这类体态语言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具有专门的含义,也被成为“非词汇性语言”。

4 体态语言的美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4.1 运用体态语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模仿力极强的青少年,他们不但接受教师通过语言讲授所传播的思想、知识,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获取各种练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丰富的体态语言将技术和技能信息传达、输送给了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通过气氛的渲染,传授给学生优美、协调的技术动作,让学生自觉的去看、听、模仿、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接收,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愿意投入充沛的精力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4.2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形象感受,是运动技能形成的首要任务。。感性认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形象思维的发展。恰当地运用准确、生动、优美的体态语言,引起学生注意,使之集中于讲解所指向的动作,从而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体验。

4.3增加学生的情绪体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态语言能够独立表达技术动作,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疑点和难点,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示范,领悟和模仿获得运动技术和方法,并且借助体态语言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和展示内在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具有突出的情绪表达意味,在教学中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情绪体验。

4.4 运用体态语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个优美的动作,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充满尊重的手势,胜过枯燥乏味的讲解。体育教师准确完美的动作,就会使学生敬仰钦佩,感到血肉丰满,情意昂然。没有丰富的体态语言,就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就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感性认识,就不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就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4.5能辅助有声语言改善课堂学习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动、具体的体态语言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活”起来,克服了口语教授的沉闷、单调的教学气氛。在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练习或负荷较强的运动练习时,教师及时予以兴奋、喜悦的面部表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师体态语言内涵的理解,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体育教师和教练应掌握好体态语言的重要性

体态语言与语言传授两者都是传授新知、培育人才的手段。语言传授是课堂讲授中的主要手段,而体态语言则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体育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作为教师要加强训练,做到两种语言运用自然,亲密配合,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扩大教学信息的发送量,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量,提高所教授内容的形象性、准确性、完美性,使学生在接受言语信息的同时,能看到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缩短运动技能形成的时间,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6结论和建议

总之,体育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体态语言美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体态语言修养,使之达到较高的品位和境界。因此,只要体育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自然会使体育教育成为一种创造美、传播美和展示美的过程,使体态语言美在整个活动教学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和力量。

6.1 加强训练,提高体态语言的修养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自己的体态语言,不断提高自己体态语言修养水平,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

6.2 多运用体态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自然运用体态语言,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扩大教学信息的发送量,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量,提高所教授内容的形象性、准确性、完美性,使学生在接受言语信息的同时,能看到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缩短运动技能形成的时间,收到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刘瑞一等.健身健美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作用. 北京:体育与科学[J].1996,(2)

[3] 孔令明等《教师教学技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

[5] 李振村 .庄锦英 《教师体态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5

[6] 洪道毅《加强体育课中体态语言的美育作用》 浙江嘉兴新塍镇中学

表态性发言范文5

关键词: 情态 情态动词 顺应理论 动态顺应

一、前言

情态(modality)对语言的作用是特殊的,它直接反映了“说话人对语句或语句所描述情景的看法和态度”(Lyons,1977),是“说话人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Palmer,1986)。随着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对情态的研究方法也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更加贴近语言的实际应用。正如Perkins(1983)所说:要理解情态如同踏上可探索人脑的神奇之旅。

二、顺应理论的理论背景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1999)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一改传统的语用学分类方法,从人类自身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出发,给语用学重新定义为“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Verschueren,1999:7),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语言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1999:55―56)。与语言的选择形影不离的是语言的顺应,两者可谓是辩证的统一: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作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语言的选择和情态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有时也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言语交际一旦发生,交际双方就要作出选择(Verschueren,1999:56―58)。而这一语言选择过程则要取决于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等特性。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所具有的可变选项的整个范围,而所有选项都是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使用的;语言的商讨性说明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进行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从其所提供的可选项目的范围之内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和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Verschueren,1999:59―63)。语言的这三种特性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情态动词的使用过程实质上就是交际者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情态表达了说话者对语句或语句描述情景的看法和态度,它不仅仅局限于情态动词can,may,will,如形容词possible,sure;副词perhaps,definitely,possibly;名词possibility,certainty,以及相应的不同结构的小句I think,It’s likely等均可表达情态(Halliday,2000:89)(限于篇幅,这里仅限于情态动词的使用)。这为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情态的选择提供了空间。

从变异性的角度而言,交际者会从一系列的英语情态动词中选出特定的动词以表达自己不同程度的观点和态度,或是表达许可、可能性、能力、责任、必要性、意愿等情态意义。例如交际者在使用must时可以表示道义上的必须(如:You must come home by seven.),也可以表示对事实进行的唯一的可能性判断(如:You must have been home that time.);在使用may时可以表示对可能性的推断(如:Mary may be there.),也可以表示道义上的允许(如:Mary may come in now.)。其实,情态动词使用的变异性还体现在非情态动词的话语表达中。如:“Hand in your paper before six.”表达了比“Will you hand in your paper before six?”更加强的义务性。

从商讨性的角度而言,交际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情态动词的选择并不是机械地进行的。其灵活性体现在人们为了达到各自的交际目的,并不仅仅满足于一种话语表达形式。语言使用者通常根据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情态动词、适当的句式进行交际。例如“Close the door.”和“Will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同样表达了说话者要求听话者把门关上,并且也可能有相同的言语表达效果;两者有所不同的是所表达的礼貌程度的差异。

交际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境因素会随着交际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就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顺应性而言,交际者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也必须随着语境的变化而选择相应的特定的情态表达,以适应之。

四、语言的动态顺应和情态

动态顺应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然而在语言结构的内部因素、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因素、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的作用下,语言的使用或选择就会灵活多样,使意义的生成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选择也应该是作出顺应的动态过程。

1.情态对语言规则的顺应

为了科学地描述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我们必须遵循语法法则。我们仅仅选取情态动词的否定方面来阐释情态对语言规则的顺应,这一顺应是由纯粹的语言因素引起的交际者对情态的使用。

由于情态动词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其否定形式和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否定范围是指在一个含否定词的语言结构中,否定词的否定语义起主要作用的语段,而那些不受否定词否定语义影响的词语即“在否定范围之外”。否定认知型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可能性时,由may not否定命题部分,意为“It is possible that...not”,情态动词在否定范围之外;而can’t否定情态部分,意为“it is not possible that...”,情态动词在否定范围之内。否定认知型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必然性时,may not否定情态部分,意为“it is not necessary that...”,而can’t否定命题,意为“It is necessary that...not”。道义型情态(deontic modality)的否定,情态和事件部分都可以被否定,因为人们既可以允许某种行为不发生,也可以拒绝允许某种行为的发生。may not,can’t可以用来否定情态部分,表示拒绝许可,即“不允许对方做某事”;mustn’t用来否定事件部分,表示使对方有义务或保证某行为的不发生。

通常情况下,能动型情态(dynamic modality)的否定can’t只能用于否定情态部分,情态动词总在否定范围内。

2.情态对社会文化规约的顺应

与语言的选择构成相互适应的社会因素是无限的。其中大多数因素和特定的社会场景、特定的公共制度或交际规范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Verschueren,2000:9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语言的选择必须要遵守这些规范。

情态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情态对社会文化规约的顺应是指交际者出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细致考虑和尊重而对情态的使用作出的选择。我们从礼貌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来讨论情态的使用对社会文化中的礼貌因素及交际者的社会地位的顺应。

情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交际策略,情态动词的选用反映了说话者的态度和观念。在语境一定的情况下,话语所含的情态意义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话语的礼貌程度。例如(1)a.Will you let me have a look?b.Would you let me have a look?(2)a.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b.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这两组例句所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命题,但是正是因为情态意义的不同,句b比句a表达地更礼貌、更委婉。再者,在言语交流中情态值(value)的高低与礼貌程度密切相关。高值情态动词具有绝对态度的功能特征,给听话者所留的余地较少,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相反中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具有相对态度的功能特征,商榷性的话语能给对方留有充分的余地。也就是说,情态值越高,说话者对于命题所持有的态度就越趋于肯定;相反,情态值越低,话语就越柔和,语气就越委婉。试比较:(1)a.You may stop writing now.b.You must stop writing now.(2)a.I’d be grateful if someone would open the door.b.I’d be grateful if someone must open the door.在两组例子中,句a分别使用低值的may和中值的would来达到人际融合和礼貌交际的意图。

当然,话语的礼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亲疏、权势大小、地位高低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际的言语交流活动中情态的使用。

3.情态对心智的顺应

语言互动是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交流。语言选择要和交际者的心智构成适应。这样,交际者的个性特征、情感投入、信念系统、愿望、动机和意图等因素都应该包括进来(Verschueren,2000:87―88)。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使用折射出交际者不同的心理动机和情感,从而实现了心智的顺应。

动机是推动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情态的使用具有很高程度的意识性。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情态的选择和使用受交际者心理动机的驱使。反而言之,交际者可以利用情态实现反讽、制造幽默、缓和批评等种种心理动机。在例句“Must you make that dreadful noise?(For heaven’s sake stop it!)”中,must给人的直觉是“必须”,说话者通过使用must表达了制造噪音是听话者出于强迫而不是出于自愿,从而淡化了否定态度的批评,说话者通过使用must来传递了反讽的意义,从而抱怨听话者制造噪音。而在例句“At that point,what should happen but (that) the car wouldn’t start.”中,should的使用实现了说话者制造幽默和轻松氛围的心理动机,取得诙谐的幽默效果。

情感是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遇到意外事件时所产生的内在的反应。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通过情态的使用来实现自己情感的顺应。在例句“How can/could such a young child learn English so well?”中,说话者通过情态动词的疑问句形式表达对出乎意外或不合情理之事的“惊讶”之情。说话者也可以通过情态的使用来表达口气比较强硬的情感。比如在例句“How can/could you be so careless?(You shouldn’t be so careless!)”中,说话者通过情态动词来表达“责备和批评”等情感。而情态在例句“Tom might pay us.”和“Just as I was busiest,he must come and worry me with questions.”中,则分别体现了说话者对过去意外之事和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的“恼怒”情感。

五、结语

语言交际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阐释了情态动词的使用过程实质上是交际者作出语言选择进行顺应的过程。并从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基本概念出发,阐释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并探讨了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情态动词对语言规则、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三方面的顺应,论证了英语情态动词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是不断作出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8,357,358.

[2]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Vol.2.

[3]Palmer,F.R.Mood and the English Modals(2nd ed.)[M].London:Longman,1990.

[4]Perkins,M.Modal expressions in English[M].London:Frances,1983.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000.

[6]胡涛.英语情态助动词用法手册[M].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7]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新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

[8]李基安.情态意义研究[J].外国语,1998,(3).

[9]李杰,钟永平.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1).

[10]李小川.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J].湖南文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表态性发言范文6

Bloomfield首先从交际的角度把语言看做是人们实际生活中互换信息的产物。交际事件的动态性使得表达方式涉及到了视觉和听觉模态的同时性。视觉模态包含人类最初表达心理情感的初级表达行为,如儿童指着自己够不着的物品的感知表达行为,闭上眼睛,将头歪向一边表“睡觉”的描述式表达行为,用手在空中勾勒出“房子”轮廓的图画式表达行为,张开嘴,将两指做出喂饭的姿势表抽象的“饥饿”概念的暗示式表达行为等。其次,Bloomfield的语言起源观还体现了不同模态的互补性。视觉和听觉模态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程度的凸显。当声音语言发展得不是很完善时,交际以视觉模态为主,听觉模态为辅。当声音语言发展得比较完善时,交流以听觉模态为主。同理,当表达涉及到面部表情和手势语一些比较简单、直接的经验时,交际以视觉模态为主,听觉模态为辅。当表达比较抽象、间接的概念如隐喻时,由于视觉模态的局限性,交际以听觉模态为主,视觉模态为辅。小孩习得语言和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都具有这种倾向性。最后,Bloomfield的语言社会、发展观将语言看做一种社会习惯,认为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样一种动态的语言发展观,使其具有了多模态话语形式扩展的灵活性。随着科技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相机、手机、DVD、电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出现,多模态话语成为当今语言学的显学是自然规律使然。

二、语言起源观与多模态外语教学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与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有相通之处。上述交际、互补和社会、发展观对我国外语教学应有一定的启示。从交际观来看,多模态外语教学更符合语言的启蒙模式,更能使学习者调动他们听觉和视觉等感官来获得信息。从社会、发展观来看,教师可应用现代多媒体设施如PPT、视频等结合图片、文字、声音的材料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所授内容。从互补观来看,结合语域理论,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不同模态的凸显程度亦有所差别。本文以贵州省某高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基础英语教学为例来分析多模态教学的实际应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综合英语》(第二版)的教学目的不仅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Bloomfield在其对语言的性质和起源的描述中强调了声音与表达行为在实际交流中的协同参与、不可分割性,这一点对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语用能力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教学同交际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了视觉和听觉模态。在以教师口头讲解的听觉模态和学生书本文字形式的视觉模态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下,穿插这两种模态的其它符号系统,会使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听觉模态体现为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重点词汇、语法知识、语用知识、篇章结构、文化信息等的口头讲解,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录音、影视资料时的语音内容,学生互动参与时说的话。视觉模态体现为学生手中书本知识内容的书面形式,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或PPT上的文字内容、图片、影视等视觉资料,教师的身体语言(如讲解“elbowone’sway”时所附带的身体行为)或学生互动参与的行为(如会话中模拟实际场景的角色扮演)。

三、结语

上一篇开会发言稿

下一篇新郎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