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例6篇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1

随着国内方便面行业两大巨头康师傅、统一2016年中报的公布以及我国方便面产业连续5年销量下滑,外界唱衰方便面的声音再度响起。而此前由贝恩公司与开度消费者指数的《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方便面销量出现了12.5%的下降。

同时被定义为“垃圾食品”的方便面,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还能走多远?谁又会成为方便面行业的“救市主”。

大佬辉煌不再

用“史上最差”来形容方便面行业在2016年上半年的表现并不为过。

行业老大康师傅公布的2016年中报显示,康师傅上半年整体业务净利润6968万美元,同比大跌64%;方便面营收15亿美元,同比下降13%。

康师傅的业绩下滑态势早在2015年就已显现:营收同比下跌11.52%,净利润同比下跌36%。其中,占康师傅总收益39.69%的方便面,收益较2014年同期下滑12.69%。当时康师傅给出的理由是,第四季方便面产品的升级提价策略,使得渠道观望造成期内销售下跌。

当然,康师傅老对手统一的业绩也不是很理想。统一集团2016年中报显示,营收人民币117.13亿元,同比下跌2.4%。虽然方便面业务在2016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增长9.8%。但是统一方便面在2013年上半年出现巨额亏损,2014年高峰时亏损额甚至过亿,直到2015年才有所改观。直至2015年年末,统一的方便面业务也还是处在下降趋势。

中小企业也在行业萎缩的大环境下“死走逃亡伤”。有媒体报道,在方便面最为畅销的90年代,北京地区最多时有32家方便面厂家,如今只剩一家。

2015年,日清退出中国方便面合资业务,将其在合资企业的股权出售给合作伙伴今麦郎,包括其与今麦郎在香港共同设立的3家方便面制造与销售公司。业内普遍认为,日清的离去对本来在业绩上承压的今麦郎更是雪上加霜。

五谷道场作为方便面行业的曾经“奇葩”也未能避免的这场行业“灾难”。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粮江西天然五谷食品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2.7万元,净亏损436.94万元;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6万元,净亏损34.38万元。

对此,有行业知情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五谷道场现在看来并没有撬动方便面行业的大变革,却出现连年亏损的情况。目前五谷道场已经停工,市场上更是难觅踪影。五谷道场已然成为中粮集团继金帝之后的又一弃子。

另外,对于很多方便面企业都在力推高端产品,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这只是商家的一个噱头,本身高端产品没有大量生产,所以很容易做到销售一空;另外,高端方便面定位是高端人群,这就注定其基数比较小,并不能挽回方便面行业整体的颓势。

外患不断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方便面行业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不健康形象已经根深蒂固,消费者对方便面的排斥心是十分强烈的。

2015年,AC尼尔森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有四分之三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被认为“健康”的食品。在这项调查中,“健康”的标签是“纯天然”、“无人工味素”、“非转基因”等。

日前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方便食品辟谣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就“称将食品中是否含有防腐剂作为评判垃圾食品的标准是一种误解,防腐剂的作用在于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护食物营养以及感官品质,且水活度较低的方便面、薯片等无需添加防腐剂”。

不论方便面到底是否为“垃圾食品”,当前大多数产品依靠粉包和酱包调味、只有少数脱水蔬菜或一小包酸菜、竹笋等,被戏称肉只有在包装上才能看得见的方便面本身在营养搭配上就显得有点“不健康”。

正如钟凯所言,“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

同时,方便面行业也“外患”不断。外卖平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让方便面在“方便”上不再一枝独秀。对于消费者而言,一键下单即可送达的外卖方便快捷、菜品丰富。

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方便面市场竞争为“现有产品你死我活,蓝海安静寂寞”,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进蓝海个性化产品,分化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使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金光集团食品部总裁周志毅认为,除了产品上缺乏实质上的创新以外,目前整个消费现象,消费群体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迫使行业必须要走向创新的道路。 方便面行业目前的颓势是行业内众多企业的产品创新不够造成的。

三全食品当家人陈楠也指出,方便食品行业面临着结构性变化,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人口红利已经过去。同时,传统渠道可能受到了一些新渠道的冲击。

更难伺候的消费者

对于方便面不健康形象导致的业绩下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不以为然。她强调,2015年日本方便面产量上升了1.2%,俄罗斯方面则以超过27%的速度在增长。东南亚国家产量也在上升,韩国人均消费量已达到72包,而中国不到25包。

不可回避的是,在多样化选择面前,消费者似乎“更难伺候”了。

范现国认为,方便面行业目前的颓势是行业内众多企业的产品创新不够造成的,“企业应该发展的是品牌而非口味,事实上产品口味太多,消费者真正能够记住的还是比较有特色的那几个”。

尽管加大创新早已是老生常谈,但如何能在控制价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方便面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出真正有特色的产品已成了事关方便面行业生死存亡的事情。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2

通过基层调研,

了解农产品行情

李固是山西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的一员,从事农产品市场信息调研分析工作多年。近年来,他一直关注并深入分析山西各地农产品供求、价格变动等情况的变化,对于信息化对农户的帮助他深有感触。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苹果的主产区,2012年苹果产量大丰收,可由于苹果价格不及往年,出现了“增产难增收”的情况。

2012年11月份,李固等人去运城市农委和果业局,深入田间地头对运城苹果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由于没人收购,一些农民家的院子里和地窖里堆满了苹果。农户告诉李固,苹果虽然丰收了,但销售量和去年差不多,零售商收购量跟往年没有区别。通过调研,李固感叹道:“老百姓太可怜了,苹果虽然丰收了却没人收购,且老百姓没有市场话语权,挣不了钱。”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与农户、批发市场负责人开了一个小座谈会。综合分析其滞销原因,李固认为由于2012年苹果丰收,全国产量有所增加,再加上国际形势抑制出口,出现供求不平衡;2011年苹果出现卖难现象,2012年收购商怕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敢收购,两方面原因造成苹果“增产难增收”的现状。

李固告诉记者,在调研中,他深深感受到“产地市场严重落后”这一情况。他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加强与全国各大、中型市场沟通,及时掌握供求信息,分析市场行情,研究价格趋势,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及网络向果农、果商全国各大市场果品供求信息及价格行情,为果农提供服务和指导。政府可采取公益性投资,建立冷藏设施或采取收购措施,保证果农利益。

据李固介绍,他们每次调研的时间平均为一天,一般能去5-6个地方,最少2-3个地方。每次调研之前,农业厅市场信息处通过三个系统,了解地方农业信息,这三个系统分别是综合统计调查系统、物价调查系统(包括批发市场价格、集贸市场价格、产地价格、马路市场价格)和成本调查系统。同时,他们还建立专门的qq群和邮件系统,收发地方的电子信息,内容包括简报信息、报价信息等。

李固每次去的调研地点是固定的,主要有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基点县等。调研对象包括:1个综合统计调查县,负责全年农作物播种调查、粮食产量调查等内容,调查员50名;15个物价基点调查县,采集和报送原粮、经济作物、成品粮、农资、畜产品等县一级集贸市场出售价和农民出售价,每半月一期,调查员30名;10个蔬菜生产者价格采集县,100个信息采集员通过全国12316平成蔬菜产地价格的采集和报送工作,调查员110名;23个集贸市场和23个大型超市,价格采集每周一次,监测全省城市主要农产品价格,特别是鲜活农产品价格,调查员52名;1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价格监测,发现市场异动,调查员24名。

“要想知道这些信息,必须到基层去调研。”李固说。

了解农民诉求,

帮助农民办实事

河南省作为我国产粮大省,粮食是否丰收直接关系着全国整体粮食产量。魏萍是河南省农业厅市场处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农业分析师,她经常陪同领导深入农户,了解其生产、投入和收益情况,深入加工企业、粮食收购企业等地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有用的建议。

2012年6月份,在河南省夏粮收购期间,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运行监控处蔡萍处长等人前来河南南阳新野县和社旗县调研,作为河南省农业厅的一员,魏萍也成为此次调研中的一员。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和农民经纪人家中,与粮食收购等部门开展座谈会,了解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质量和面粉情况以及当地粮食收购点的布置情况。他们还向在路边卖粮食的百姓了解情况,询问家里有几口人、种多少亩地、收成如何、小麦质量如何等。

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很多农户反映粮食收购点较少、农民卖粮不方便等问题。会后,他们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沟通信息,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中储粮增加一部分收购点。没过多久,当地的粮食收购点增加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009年,河南南阳夏粮正处于收获时节,突然下了一场雨,使一些麦子变成了芽麦,湖北与河南交界的地方损失严重。通过农业部市场司的调研,国家将当时夏粮收购标准中小麦不完善粒由6%扩大到20%。解决了农民的发愁事,农民虽然受灾,但小麦仍然可以收购。芽麦每年发生的范围比较小,为让农民种的粮食能卖出去,国家下发文件,授权省级政府解决芽麦问题。鉴于芽麦对面粉厂的影响较大,对酒精加工企业的影响不大,河南省农业厅深入当地酒精加工企业,采取给予企业补贴的方式,鼓励他们收购芽麦,为农民解忧。

做精确调查,

指导农民生产

刘通是新发地市场统计部的一员,每天早上7点,刘通便准时来到工作岗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他的任务是做市场调查,统计有用数据,分析新发地市场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为各单位、农户、商贩等群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每天早上7点到9点半是刘通和同事做市场调查的时间。刘通告诉记者,在做市场调查时,他们需要与农户沟通,选择有代表性的商户做调查。9点半左右,他们将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然后发送给电子交易中心,由他们把调查信息放在网上,供市民了解。还将统计的数据发送给农业局、市场收费组和几个配送公司,包括新发地菜篮子公司和车载市场公司等。10点半到11点之间,他们为政府部门和一些媒体做报表。11点开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哪些农产品价格上涨或下降,并分析原因。下午2点准时上班,将上午的分析整理成文字放在网上,并向各部门报送,由于要求数字和信息的准确性,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

这种流程式的工作和作息时间,看似轻松,其实需要足够的耐心。如何把数据做得精准呢?刘通说,他们在做调查之前,心里要有三个知道:第一知道上期价格水平,这样才能判断出调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还是下跌。第二知道每天的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第三知道找哪些人来问,当商户正在交易时,他们一般很少去打搅。

对农户来说,刘通和同事所做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通过适当预警可指导农户选择何种农产品进行种植,并确定种植多少。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3

纸桶外层荧光性物质含量超标

今年6月1日,《纸杯》、《纸碗》、《纸餐盒》3项国家推荐性标准正式实施。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于今年5月到8月间联合组成调查组,选取日清方便面、统

老坛酸菜牛肉面等53个品牌84个样品送到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纸桶内层、外层荧光性物质、杯身挺度和渗漏性能。结果显示,在36个双层的纸质样品中,外层的荧光性物质大多含量超标,不符合食品用纸标准规定的“100cmz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z”要求。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分析指出,方便面桶、奶茶杯等纸质容器外层纸之所以荧光性物质超标,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有可能是废纸,不排除有害物质会通过口、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也可能渗入到食品中,长期积累对健康造成危害。

对上述调查结果,方便面企业迅速作出反应。8月10日,在统企业官网上看到则最新声明,统方便面产品所使用纸桶均符合国标GB 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并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合格,敬请广大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食用。

同样是在8月10日,没有出现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曝光的名单之列的康师傅集团也发表了针对方便面包材的说明。该集团表示:桶装方便面包材的内层因为直接接触食品,采用食品级原生纸材,与国家规定相符:外层部分由于仅作为产品隔热包装及印刷标示,使用材质亦与国家规定及国际惯例相符。并指出“为促进行业的健全发展,我们认为相关产品合规与否应由政府相关单位认定为准”。

荧光剂超标为何仍符合国家标准

这两则声明都情调了一点:他们的方便面产品使用的包材都符合国家标准。荧光剂超标为何仍然符合国家标准呢?原来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中并没有将纸制品分为内层与外层用纸,统为个标准,该标准要求食品用纸必须是原浆纸,对荧光性物质指标要求是“每100cmz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2”,而且不得使用回收纸,但对非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用纸并没有规定。国际包装协会此次公布的统方便面等产品的外层的荧光性物质大多含量超标是参照该标准中“每100cmz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z”的标注,而企业检验的是与食品有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由此看来两者并不矛盾。

据国际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介绍,荧光增白剂是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肉眼看到的所染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但是,荧光物质不像一般化学成分那样容易被分解,而会在人体内蓄积,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危害人体健康,一旦进入人体,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极有可能使细胞发生癌变,导致癌症病发。荧光增白剂和伤口接触后,会与伤口外的蛋白质结合,阻碍伤口的愈合。

安为先 其他次之

在统一、康师傅两大方便面巨头的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并没有否认国际包装协会公布的“外层荧光性物质超标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使用了来源不明的废纸”。外层使用循环再利用的纸被很多人解释为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确实使用可再生的废纸作为可以节省能源,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可废纸可以使用在别的地方,为何要使用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食品包装中呢?有一点是我们必须了解,食品级原纸的价格般每吨在1万元以上,而再生纸的价格每吨般为5000元左右,成本相差一倍以上,如果用食品级原纸代替方便面桶外层的再生纸,那么个纸桶的价格大约会提高5分钱左右。据统计,2011年中国方便面行业总计使用纸质容器约100亿份,对于统一、康师傅这样的方面巨头来说,如果将食品级原纸代替方便面桶外层的再生纸每年要多花的费用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外层荧光增白剂真的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那句“1年卖出7亿多杯,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的广告词正是他们罪行的证明。

低碳、环保没有错,可不能以低碳环保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危害消费者,食品安全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些企业做大不易,树立自己品牌不易,但不能仗着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做出有损消费者的行为。现在虽然对外层包装荧光剂超标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没有证据,但我们希望企业能以身作则,不给食品安全问题留下任何隐患。

我国是纸质餐饮具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纸餐盒的用量约为10亿只,纸碗的用量约为100亿只,纸杯的用量约为200亿只。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对双层包装中的外层包装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应对双层包装的外包装纸的使用和检测出台更为明确的规定,以防止外层包装纸因质量低劣而造成外层荧光物质向内层渗透的情况出现。

一个事件 两种态度

事件发展到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态度,一种是支持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说法,一种是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说法产生质疑。

支持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人认为,外层使用重复利用的废纸含有超标的荧光增白剂,人们在饮用食品时嘴会与外层发生接触,可能会直接食用;外层荧光增白剂很可能会通过内层包装渗透到包装的食品中,进而使人们食用:人们在食用时荧光增白剂可能会通过手的媒介被间接食用。

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产生质疑的人也有自己的说法,其中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8月9日发出声明最为典型,他们认为目前世界主要方便面产品的纸容器,均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具有仝世界长期的安全实践经验,解释说内层的食品用纸因直接接触食品,是按照国家要求使用原浆纸材料,已经足以确保食品内容物安全,而外层的碗标部分,并未直接接触食品,不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

下面,针对外层包装荧光剂超标是否会损害到内装食品中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材料性能检验室高级工程师王振华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记者:外层包装荧光剂超标是否会渗透到食品中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王振华:目前我们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外层荧光剂会渗透到食品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外层包装荧光剂超标对消费者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即使外层超标的荧光剂不会渗透到内层,可在食用时人手、嘴会接触到外包装,进而手会沾上荧光剂,使其被间接食用。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4

“洗肠”真有必要吗?谁都应该去“洗肠”吗?广告商品有效吗?面对这样的时尚号召,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广告攻势凌厉

12月23、25日,北京某都市报分别用两个整版推出“洗肠广告”,二者不是同一个产品,却都是属于茶剂类保健食品,其主要功能用于“清肠和排宿便”。两个产品的广告都营造出了一个京城“洗肠热”的现象,一个称“女人疯,男人狂:美丽健康洗肠忙”;另一个称“喝XXX,给肠子洗澡:北京卖‘疯’了”。二者的价格竟然惊人的一致:“每盒仅售39元,买二赠一”,就是在售前、售中服务也是一个样:开通七、八条电话咨询热线,在四环以内两盒以上免费送货。另外,它们相同点还有:同为保健食品,却在整版的位置中不舍得留点地儿给自家厂名做做宣传。

有意思的是,二者的宣传策略却又是各有千秋。一个赫然黑底白字说“净化洗肠市场,科学洗肠联盟”:爱美女人要洗肠,非喝XXX不可;健康男人不留宿,不喝XXX不行。这个产品的广告中大胆地写道:喝了XXX洗肠后,便秘解除并得到滋补,故性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不少人窃喜的原因。另一个产品则宣称:易生色斑、痤疮的人,小腹微凸、肥胖的人都纷纷加入了“清肠大军”。广告特别指出:一杯XXX茶,全家三代都受益。从广告看,这个产品在同仁堂、金象等几大医药连锁店销售,XXX上市仅2周就迅速登上了畅销产品的宝座,并称产品“以XX茶为出口名,畅销世界多个国家。”

这两个产品以“洗肠”为诉求点在北京市各大报纸大做广告(多为整版),而记者咨询刊登该类产品的某报广告部得知,整版广告(黑白)的费用接近14万元。如此高额的投入当然用意明显,那就是拉动销售。另据记者了解,在全国其他城市,同类型的保健食品也在轰轰烈烈地宣传推广着。

功能定位迷离

12月25日下午,记者拨通一产品的“洗肠咨询专线”,称自己皮肤不好,可否服用。一刘姓女子称产品仅用于便秘者,产品对肠功能有好处,有保健功能。而这种说法显然与广告出入过大。当记者拨打另一个号码咨询时,另一女子劈头就问:“你是不是刚才咨询的那位?”在得到记者否定的回答后,她仍保持了警惕,重复了刘的话。26日上午,记者拨通另一产品的咨询电话,称自己“小腹微凸,有些胖”,产品是否有用,对方一王姓女子一口肯定有效。

为了解上述广告产品在药店的情况,记者在12月25、26日走访了几家药店。在定福庄金象大药房,记者称自己便秘想买药,营业员转身拿起一种准字号药品,却迟疑了半天告之说有XXX茶剂,效果不错,一小姐立马指引记者看产品。摆在一块儿的有三种同类产品,三种的功能都有“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只有一种多了“调节血脂”功能。一家山东产的产品明确在功能下面有条目说明:本产品不能代替药品,而其他两种并无任何说明。三者均未标示禁忌或不宜人群。记者在安捷波利尔医药销售中心大药房看到,只有一种广告茶剂在出售。记者就其美容功能询问营业小姐,她说这个对于通便是好的,而保健功能当然也是有的。她还说这个产品卖得不错,不过当记者追问一天卖多少盒时,她却又支支吾吾,说有时一天卖不少,有时一天一盒也卖不出去。有意思的是,记者注意到,大做广告的两种产品并不单盒出售,而是按“买二赠一”捆绑销售,所以得花78元钱买上30袋,获得赠品5袋。

而对于销售公司来说,它们不在乎功能如何定位,关键在于有无销售促进措施。北京林达康公司是某产品的商之一,记者以药店主身份咨询其旗下的某片区张姓业务员时,他显然对产品有信心,但称批发商利润低,产品厂家要求药店现款提货,不过厂家有专门人员来做终端(药店)促销工作。此言不虚,记者就在12月25日的整版广告里有“急招业务员数名(有经验)”字样。“现在各大报纸都有广告,产品销售就会上去”,张的话语里有着轻松。

洗肠还是不洗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有关健康的新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洗眼、洗血、洗肠、洗肺……不一而足,有的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标题:《老人勤洗血少女爱洗肠》。细心还会发现有的概念还会回光返照,而洗肠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健康报》在2000年2月21日刊登名为《洗肠“洗”得出健康吗》,对“洗肠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记者12月26日21∶26时用GOOGLE搜索“洗肠”二字,共有 4,120 项查询结果。不过不少标题十分打眼,如:《不要卷入“洗肠美容”热风》,《洗肠,可疑的净化保健术》,《都市白领“洗肠”,真能洗出美丽?》,《洗肠,别赶这时髦》,《“洗肠美容”不宜提倡》和《洗肠,洗血:洗空你的钱包!》等等,可见质疑的声音不在少数,那么对于洗肠,对于所谓的“茶疗清肠法”,我们应该怎么看,而在这些广告宣传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洗肠应指肠道水疗,即专业医疗机构借助医疗器械,通过水反复注入和排出,以达到排空大肠的治疗行为。而服用茶剂不过是因为其中含有润肠通便常用的中药刺激肠道蠕动而达到所谓“清肠”目的,而服用茶剂后多有腹泻反应,因此“茶疗清肠法”称作“润肠”更为合适。对于真正的洗肠治疗在北京开展得怎样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是北京最早开展肠道水疗的医院,目前共有6台肠道水疗设备。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每年大约有近一千人到该院治疗。12月25日,该医院肛肠科主管护师李洁告诉记者,来的人男女老幼都有,也无明显的职业特征,不过便秘患者要占到百分之三、四十,而专门为美容而来的并不多。

12月26日,北京市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洗肠在中医院叫做“结肠灌洗治疗”。对正常人来说,洗肠与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相关疾病或相关功能失常,洗肠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而对于“大肠有毒”的概念,张主任说这在医学里来讲有一定道理,不过中医里“毒”的含义更宽泛(如邪气、淤血均可指毒),而在西医里,毒则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在三年前,全国名老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北京分会肛肠委员会顾问王嘉麟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也说,从中医观点看,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与一些疾病的发生确有关系,但中医将人体内的毒分为食毒、血毒、水毒等多种,与机体脏器的功能降低有关,均是全身性的疾病,所以不能说肠道洗干净了,就不会得其他的病了。

对于“洗肠”的好处,张声生表示,这对适宜做手术的患者肯定是有好处的,能解决其生理上的痛苦,而对于正常人说,那就因人而异了。他还特别提醒消费者(特别是患者),要对“洗肠”的不良反应有所认识。王嘉麟先生则强调,中医主张应该顺其自然,灌肠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方法。一些习惯性便秘老病号,在大夫的指导下,身边常备麻仁润肠丸、开塞露等药,以便解决问题,不必去受灌肠之痛苦。

对于洗肠能美容的说法,总医院消化科主任韩英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通便、排宿便是洗肠的直接效果,至于说美容和减肥,理论上没什么依据――脂肪的吸收在小肠已经完成了,洗结肠怎么能减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消化科主任周乐年也认为,通过外界辅助手段清理肠道适宜于长期便秘的患者,新陈代谢正常的人群不必要进行清肠。

如果消费者虽未患相关疾病而选择洗肠,张声生主任特别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治疗(大多120元一次),因为医院大夫会先对治疗对象适应症有深入了解,还可能在心理上进行协助以顺利完成治疗,在医院,有专业培训过的人员以实现技术操作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对治疗对象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医院是有这个力量来避免和解决的。

广告监管问题

在目前全国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有的厂家在抱着“谎言说一千遍连撒谎者也将之视为真理”的传播理念,大做虚假广告或夸大宣传,如“XX金”用大力度广告对人们进行着“洗脑”工作,这是广告学中的“强迫式”灌输,不过,它就此成为了礼品的代言人,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高地。

不过,对于保健食品的违规广告宣传,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监管。2002年8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联合发文(工商广字[2002]221号),针对“近一段时期,食品广告违法问题较为严重。食品广告违法的突出表现为食品广宣传疗效、非保健食品宣传保健功能、保健食品超出批准功能范围夸大宣传等”情况,为进一步整顿食品广告秩序,规范食品广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卫生部决定建立违法食品广告联合公告制度。而早在200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部在《关于加强保健食品广告监督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2000]第257号)文件别指出:

一、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疗效,禁止宣传改善和增强的作用。

二、保健食品广告应当严格依照由卫生部核发的保健食品证书中的保健功能进行宣传,不得超出和扩大。而保健食品功能目录的第22项为: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润肠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因此通便润肠的保健食品不可能具有减肥、提高性能力的作用。

据全国部分报纸2002年10-11月份违法食品广告的联合公告中称本次共检查广东、河北、河南、黑龙江、宁夏、四川、重庆、天津等地部分报纸,共发现有突出问题的涉嫌违法食品广告9条。主要违法表现有:(一)保健食品超出卫生部所批准的功能范围夸大宣传保健功能;(二)保健食品直接宣传或暗示具有治疗效果;(三)保健食品宣传具有增强和改善作用;(四)非保健食品宣传具有保健功能 (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中国广告监管网) 。

在卫生部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2003年3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的161种国产产品中,改善胃肠道功能的有18种,保健功能均为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如此高比例说明市场巨大,而同类产品同质化倾向必然导致一些厂商铤而走险,进行违规宣传。在2003年3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产品中,记者就找到了上述广告攻势凌厉的某产品,保健功能明确: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

对于保健食品的广告监管问题,记者在12月25日晚上专访了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对于广告浮夸现象,他指出,1995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非常明确,在总则中就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在广告准则中则有这样的条文: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5

保健品调研报告范文(一)

摘要:保健产品的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了解保健品市场,获取更多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需求及要求的信息,特做了以下市场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正逐步升级。而保健产品的丰富多样化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各年龄阶段,涉及到各阶层。

二、消费状况

(一) 购买目的及用途。有( 43.1% )的被调查人表示购买保健食品自己用。有(34.7%)的被调查人表示作礼品送人。

(二)对保健品的看法。有( 43.7%)人表示自己偏好名牌产品,有(24.6%)人表示偏好广告产品,有(53.2%)人表示更愿意接受性价比高的产品。

三、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概念模糊。有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分不清保健品是药品还是食品。保健品只有特定保健功效,而没有治病的功效。

四、总结:

第一、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

第二、保健品的真伪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在我们购买保健品的时候应当注意一下几点:①、购买保健品确保通过正规渠道[1]购买。②、先看有无卫生部的 小蓝帽 这是国家为让消费者辨认区分真假保健品的特制标志。③、 看GMP认证标志: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是我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的强制项目。

第三、我们应该注意产品的信誉,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联系老客户的同时加强产品的创新,为未来的市场发展奠定基础。

保健品调研报告范文(二)

报告名称: 全国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调查地点: 全国

调查方法: 综合分析

调查时间: 20xx年

调查机构: 夸克市场研究公司

报告内容: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 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的关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报告中,通过综合公司历次有关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及保健品市场的总体状况,为各生产厂家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 类。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 保健品 )。我 们把狭义的保健品市场分为四类: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这也是目前保健 品市场主要的四类产品。

一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二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消费者消费保健品时关心的因素

场环境及前景预测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以上海为例)和二类城市(以杭州 为例)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无论是一类城市还是二类城市,保健品的消费比例都很高,均达到半数以上, 未购买 也未服用 的比例均不到三成(见表一)。可见保健品消费已趋向大众化,保健意识也有明 显提高,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仅35 55岁女性的补钙产 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与此同时,保健品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电视广告是认知保健品的主要途径

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针对服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其家庭收入、性别比例、年龄构成、购买季节等因 素从消费能力、消费动机、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等方面对一、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

消费能力:一类城市强于二类城市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 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 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访者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 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上海地区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 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

消费动机:一类城市 自我服用 ,二类城市 馈赠亲友 一类和二类城市 购买过但 未服用过 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 服用过但未购买过 的曲线则是上扬的。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 群体。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 表达或传递感情 为目的。而这两类城市里曾经购 买或服用过的人群年龄分布是相对平均的,二类城市的消费者较一类城市来说相对年轻。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就保健品的消费途径进行了调查,发现保健品的消费主要有以下 四种途径:即自我服用,馈赠亲友,给家人服用和送礼。除了 自我服用 之外,其他三种 方式均是为 传递或表达感情 ,而一、二类城市又有些差异。一类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 高,二类城市则更注重于感情联络。

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 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但同时也有 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季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二类城市(如宁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 现在保健品消费的季节性已经开始淡化。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就保健意识而言,一类城 市高于二类城市。

消费心理:关心功效、价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较为慎重,一、二类城市 中按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费种类目前依然 是以药品保健为主,此类产品的说明书的内容对消费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保健品调研报告范文(三)

一、报告内容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 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的关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报告中,通过综合公司历次有关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及保健品市场的总体状况,为各生产厂家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 类。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保健品)。我 们把狭义的保健品市场分为四类: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这也是目前保健 品市场主要的四类产品。

二、 市场环境及前景预测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以上海为例)和二类城市(以杭州 为例)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无论是一类城市还是二类城市,保健品的消费比例都很高,均达到半数以上,未购买 也未服用的比例均不到三成(见表一)。可见保健品消费已趋向大众化,保健意识也有明 显提高,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仅3555岁女性的补钙产 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与此同时,保健品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电视广告是认知保健品的主要途径

电视是消费者信息来源最多、最广泛的媒体。电视广告是以其媒体导向性强、直观等特 点,成为消费者最易接受的媒体广告形式。对于保健品的选择,电视广告中对症状的描述会 引导消费者结合自己本身的状况去选择,找到自己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吻合的契合点。在这 一点上,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是相同的(详见表二)。

三、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针对服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其家庭收入、性别比例、年龄构成、购买季节等因 素从消费能力、消费动机、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等方面对一、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分 析。

消费能力:一类城市强于二类城市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 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 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访者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 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上海地区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 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见表三、表四)。

消费动机:一类城市自我服用,二类城市馈赠亲友一类和二类城市购买过但 未服用过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服用过但未购买过的曲线则是上扬的(见 图一、图二)。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 群体。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表达或传递感情为目的。而这两类城市里曾经购 买或服用过的人群年龄分布是相对平均的,二类城市的消费者较一类城市来说相对年轻(见 表五)。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就保健品的消费途径进行了调查,发现保健品的消费主要有以下 四种途径:即自我服用,馈赠亲友,给家人服用和送礼。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他三种 方式均是为传递或表达感情,而一、二类城市又有些差异。一类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 高,二类城市则更注重于感情联络。

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 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但同时也有 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季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二类城市(如宁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 现在保健品消费的季节性已经开始淡化。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就保健意识而言,一类城 市高于二类城市。

消费心理:关心功效、价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较为慎重,一、二类城市 中按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费种类目前依然 是以药品保健为主,此类产品的说明书的内容对消费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产品所描述的功效是否确实,这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一类人群高达68%(见 图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保健品市场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广告宣传言过其实 的现象。

当被询问到对最常使用的保健品的满意之处时,除了功效、价格外,一类城市的被 调查者有20%提到了服用方便,而二类城市的被调查者有26%提到了口味,11%提到了包 装,而只有9%提到了服用方便。可见,一、二类城市的消费由于城市生活节奏的紧张度不 同存在着一些差异。

四、购买习惯分析

购买主要地点: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是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主要 地点,也是保健品比较集中的地区;医院则是消费者最少购买的地方(均不到5%)。这表 明,无论对于生产厂商还是消费者来说,对保健品的定位均是介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相比 较而言,二类城市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超市,比例达到65%,药店的选择只有20%。

购买数量:多数倾向于每次购一瓶或一盒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倾向于每次购买一瓶盒保健 品,如一类城市这一比例达到73%,这跟保健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存在着一定的试用心理有 关。

促销:买一送一、专家咨询者多

保健品的促销方式较多,其中以买一送一和专家咨询为主;从比率看,对消费 者而言,专家咨询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有最强的刺激。原因可能在于二类城市消费者的保 健意识相对较弱,同时说明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更侧重于保健药品,对其功效更信赖专家 的观点。

五、品牌状况研究

我们就目前市场上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等四类产品,进行消费者知晓 度的研究对比。

经过对比发现,一类城市的保健品的整体知名度高于二类城市,这可能与媒体在一类城 市投放量大有关。另外,一类城市的被调查者所知道的保健品的品牌明显多于二类城市。在 具体的各类品牌中,美容类和洋参类的品牌知名度一类城市明显高于二类城市。而个别品牌 当中,昂立和万基的品牌知名度在一、二类城市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近些年,补钙类产品异军突起,在对比中我们发现巨能钙在二类城市享有绝对的知名度。 被调查者第一提及率达到13%,总体提及率达到85%。与此相同的是红桃K,在一类城市 没有被提及,这可能跟红桃K集团的目标消费群集中于二、三类城市有关。

六、结论

虽然生产厂家目前不断推出各类保健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各类产品的广告也 打得铺天盖地,但由于保健品的种类多得几乎已经可以覆盖所有人群,使得消费者保健品的 消费进入成熟期,开始由冲动性购买转向理智型消费,消费群体也已由以前的单一型转向多 元化。

面对此种状况,厂商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必须认真分析市场的变化。 夸克的研究人员提醒厂商:

1.由于人们对于保健品的消费还存在着谨慎的态度,功效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 因而,解除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担心,是目前的保健品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 避免夸大的宣传,大力宣传有关保健知识,在消费者心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十分重要 的。

2.在媒体习惯方面,电视广告仍是消费者获取信息最快、最多的方式,但不一定是最 可靠的信息渠道;专家咨询是最能够刺激消费的方式,表明这是消费者信任度最高的方式。前者能提高产品知名度,后者能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厂商如能把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 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赢得消费者。

3.在销售渠道方面,由于药店和超市的销量远高于其他渠道,因而应注意攻打这两个渠道。

方便食品行业调研报告范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6月17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XX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通知》(X食安办发〔2020〕X号)要求,结合我县政府食品安全办的工作要求,我乡自行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

(一)为深入开展此次调研,全面了解我乡食品安全情况,我乡组建食品安全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乡兽医站检疫人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组成。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针对农村集市和餐饮店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监管。乡兽医站检疫人员对市场上销售的肉类产品进行了检验检疫,切实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乡农推站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健康”。

(二)抓整治,重宣传,促进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六月来我乡野生菌陆续上市,百姓自采自食加大了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我乡及时预防野生菌中毒有关事项的通告,充分利用张贴宣传画册、公告、发放宣传册子等形式告知群众加工食用野生菌过程中要认真挑选、清洗,不要凉拌生吃,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产生有毒物质。提醒辖区内的餐饮经营单位餐饮经营单位(户)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严格执行用沸水先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检查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性聚餐的地方,严格告知负责人严禁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看来,当前我乡食品安全监管处于有序状态,食品安全真题水平有所提高,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一)食品经营者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有待提高,经营着法制意识淡薄,追求利益而忽视管理,部门餐饮商户卫生状况差。我乡豆制品制作商户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加工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合标准,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隐患。

(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由于消费群体层次的不同,导致群众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层次不齐,有的群众因价格便宜而忽视食品安全问题,有的买到不合格商品,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三)食品经营点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较差,进货制度不健全,过期食品不及时销毁,散装食品进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不完善。一些销售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由于超市人员流动性强,一些销售人员上岗前大都没经过正规培训,也没有进行正规体检。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堪忧,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达标,容易病从口入的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培训,加强从事食品经营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体检,增强商家对保障社会食品安全是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入口关。

(二)加大宣传力度,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和群众自身防范意识。

(三)加大具有执法资格人员对食品生产销售点的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