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同治工作方案

四水同治工作方案

为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确保四水同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按照《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水同治2019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9〕28号)、《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平政〔2019〕2号)和《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实现生态文明高质量的意见》(宝政〔2019〕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新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着力解决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主线,以全面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水资源均衡配置为总体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河长制落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超采得到进一步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河湖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水量保障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0.8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28.39立方米,较2015年降低33.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7.65立方米,较2015年降低34.16%;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6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率达到95%。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任务。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四水同治规划体系编制。以水资源均衡配置总体布局为基础,按照用水多源保障、单体工程多元利用、一张水网多维调控的思路,编制完成《四水同治规划》。即1个总体规划和若干个专项规划,同步开展一批专题研究,整体谋划全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工作,形成淮河流域调水、全县配水、乡镇供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为四水同治奠定规划基础。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行业实际和特点,组织谋划行业的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各乡镇要在全县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谋划本乡镇区域内的四水同治工作,要坚持统筹谋划,充分利用已有的规划成果,按照四水同治的要求,对有关规划、布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合力推动水资源高效科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5万亩。进一步完善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制定非居民用水超计划(定额)累进加价征收实施方案。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漏损率。加快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建设,全面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制度,完成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推进高校合同节水、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工作。加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广绿色建筑,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加快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三)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制定工程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进建设步伐。2020年重点推进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龙兴寺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

(四)扎实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积极推进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着力解决河流不畅、水量不足、水质不优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河道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水系连通等项目。同时,要建立完善河湖水量调度机制,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切实增强水生态修复能力。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蓄水效益,通过科学调度,使县内河道不断流、少断流。加快实施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打造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的生态圈。

(五)加强地下水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逐步削减超采量,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快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压减乡村地下水开采。深化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取水许可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行为,持续开展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自备井封闭工作,2020年封闭公共管网控制范围内的所有自备井。

(六)强化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在已经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清洁河道和农村改厕行动。有序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达到水质、水量、及时、安全四个要求,力争2020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推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防护林、经济林建设。

(七)着力加强水灾害防治。切实提高河渠水库和泄洪通道的堤防标准,实施北汝河、石河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提升抵御洪水能力。推进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建设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保障能力。认真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及各项措施,努力实现防汛目标。

(八)科学调配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开展河湖生态流量研究,完善河湖库联合调度机制。继续推进河流生态流量调度工作,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发挥其保障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

(九)全面落实河长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压实河长管护责任,严格履行河道管理职责,推进河道远程监控系统平台建设,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完善河长制常态化巡河、暗访、督办等长效机制,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强力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集中解决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按照省、市要求,围绕打击非法采砂、规范合法采砂、修复河湖生态重点任务,建立河道采砂管理新模式,持续开展河湖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遏制河湖非法采砂乱象,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建立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河湖采砂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扛起四水同治的政治责任,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污染、水灾害负总责,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责任体系,细化各有关部门责任清单。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积极实施四水同治投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和投入力度,基本建设资金、财政专项资金要向四水同治工程项目倾斜。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多渠道筹措四水同治工程建管资金。

(三)强化监督考核。由县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对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县委、县政府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并与县财政奖励资金评比挂钩。对主动作为、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激励;对措施不力、消极等待、进度缓慢的,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纪依规问责追责。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明确部门和专人,按照“重要情况即时报、工作信息随时报、工作进度每月报”的原则,将工作进展、项目推动、投资完成、存在问题、需要县级协调事项等情况及时报县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实施四水同治工作情况汇总报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