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老场坊建筑的更新设计思考分析

1933老场坊建筑的更新设计思考分析

1933老场坊始建于1933年,占地12亩(约8000m2),建筑面积达2.63万m2。作为上海工业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老场坊由于其独特的巴西利卡风格设计而闻名。如今却面临着参观人群黏着性不强,商业繁荣度,旅游影响力不如预期等多项问题。本文应用实地调研法,文献调研法,归纳演绎法等多项研究方法,分析1933老场坊更新设计问题,结合叙事性设计理论及其实践方法对症下药提出一定的更新建议,从而为重现其精神风貌有所帮助。

一、1933老场坊更新设计问题

1933老场坊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和29号,毗邻外滩18号、新天地与田子坊。负责建筑更新设计的总设计师欣赏老场坊原本的建筑魅力,所以只是尽可能恢复原状而不做更多处理。这种以旧换旧的保守态度虽然原汁原味地呈现老场坊纯粹的建筑之美,但由于其原本的功能与现在的功能,原本的建筑气质与现在的建筑定位错位,因此存在空间功能单一、空间组织混乱、空间宜人性缺乏、空间互动性不足等问题。

(一)空间功能单一

1933老场坊前身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作为典型的功能主义工业建筑,原建筑的空间追随其功能,功能流线基本遵照宰牲场的的工艺流程排布形成的,其正中是一座24边形的圆楼,四周是四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如今的老场坊失去服务于屠宰的功能,转而被新规划为虹口区北外滩旅游综合体,但事实上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除了四座方楼底层之外,其他楼层以及中心圆楼越往上走商铺数量越少,大量空间浪费使原本肃杀的气氛更显冰冷。绮丽壮观的老建筑本身还是极具吸引力的,原生态建筑之美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打卡,这使得游客目的极为单一,近80%的游客在0.5~1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这一次旅行。摄影爱好者因为青睐双休日,一般双休日为旺季,工作日为淡季,差距十分明显。

(二)空间组织混乱

服务于宰牲功能的原建筑具有非常高的“机械设计”之美,功能布局与高低错落的空间、迂回曲折的流线相结合在各个角落、楼梯、管道、坡道,从而使整个建筑像一台高效运作的“宰牲机器”最大化宰牲的效率。其中最典型的设计就是廊桥空间——建筑中心圆楼与外圈四栋建筑构成“回”字型布局,外圈和内圈用廊桥连接,便于将各楼饲养的牲畜汇集到中心楼,节约内环走道空间,留出更宽阔的中庭空间,利于建筑整体的采光和通风。这种“机械之美”所带来的复杂流线在如今不合理的功能布局之下,反倒使建筑像个迷宫般混乱。在其中穿梭虽有变化莫测之趣,但在使用体验上却如“皂丝麻线”般混乱。功能布局的不合理是由于随着历史的变迁,1933老场坊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生产活力,有关部门为了避免市中心资源的浪费,把它长期租用给各个投资公司作为商业空间使用。不同的投资势力介入,同时缺少整体规划,老场坊的商业空间当然缺乏统筹。除了功能与流线的配合不当,复杂且相似的室内景象使内部空间缺乏节奏。比如在一些楼梯口摆放公共家具供游人休息,但由于家具缺乏配套设计,仅能提供休息却无法承担丰富环境等进阶作用。缺乏节奏的复杂廊桥只能给人一时的视觉刺激,长时间参观便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此外设计者在保留廊桥、牛道、回旋楼梯等复杂的流线系统之余,在建筑外部新增一条木质廊道,原本的意图是希望新设对外交流空间,但事实上廊道与周围割裂感较强,既没有产生互动,还让游客注意到老场坊高处裸露的防水锡箔纸、水管、积满灰尘的铁质雨棚等杂乱环境,导致参观者对老场坊产生负面印象。

(三)空间宜人性缺乏

1933老场坊作为鲜肉加工工厂于2002年停产,2007年改造结束之后以“创意生活中心”定位重新出发,功能主要以商业空间为主。作为典型的功能主义建筑,1933老场坊这台精妙的工业机器的“建筑灵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虚假的商业繁荣。这不仅让原本精心设计的建筑功能都无法利用,还意味着原本各个角落所指向的理性冰冷的场所属性与商业空间所需的亲人性大相径庭。设计师却没有意识到新功能与旧属性不符的问题,在室内设计上仍然选择维持原状。首先是面材的处理,设计师按原工艺原材料使原本混杂着不同种类、尺寸面材的墙面与过去保持风格一致,冷峻的水泥面材加上老旧的肌理为整个建筑定下清冷肃杀的调性,在采光方面,整个建筑暗淡的光线使得清冷肃杀的氛围越发强烈。虽然设计师保留了老场坊的特色——无梁板结构和八角形柱帽,这一特殊结构能够省略梁,从而降低层高增加额外的建筑空间,理论上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然而从建筑布局来看一至四号楼与圆楼围合感强,建筑距离窄,高度一致,采光本就困难,丛横交错的廊道更将各层光照阻挡得所剩无几;巨大的水泥八角柱、厚重的栏杆、墙面对光线的遮挡与连廊、落地玻璃对光线的通透,构成了冲突感强烈的亮暗空间而缺少过渡柔和的亮暗交织空间,在视觉上虽然能带来强烈刺激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压迫感。室内软装部分,视觉系统也缺乏统一,比如入口门厅部分,红色的娃娃机,彩色的音乐培训字样,各种色彩的招牌,杂乱无章的灯光,在幽暗的氛围中使得整个空间更加压抑凌乱。

(四)空间互动性不足

在1933老场坊中能与场所发生互动行为的空间主要为以下三类:包括商铺餐厅等在内的商业空间、法式旋梯等为主的摄影空间以及中心圆楼顶层的多功能空中舞台。前文已经探讨了商铺冷清、摄影空间功能单一的问题(图8),而特色空间——空中舞台也同样违背了设计师希望其作为主要互动空间的初衷被常年闲置。“空中舞台”是一个在圆楼顶层增添的简易轻钢结构石棉瓦顶建筑,其中1~3层作为观演舞台,4~5层改造为一个多功能大厅。这样一栋几乎全由钢化玻璃制成的透明炫目的建筑平日里鲜少开放,只在盛大活动时被租赁使用。

二、叙事设计理论及实践方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掀起了一股“建筑意义危机”的思潮,在这一思潮中以屈米为代表的建筑师认为建筑不仅仅作为“居住的机器”从而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还应赋予建筑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光辉的新理念。因此屈米提出了“叙事空间”设计理论,“叙事性”指时间、地点、人物的有机组织,形成一定的叙事关系,“叙事空间”是指人们从中移动到另外一个空间,重点突出的是人的行为和空间发生的互动关系,“叙事空间”设计理论内容主要为:利用建筑内部元素的有机组织调动人与空间发生互动关系从而营建“场所精神”。而这一理念也在近十年为中国建筑师所吸纳,潜移默化应用在各个设计作品中。老建筑往往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技术上“以旧换新”或者“以旧换旧”只能还原其形却不能还其精神风貌,因此在建筑更新时需要借助例如“叙事空间”设计方法,调动人与建筑的互动体验,还原老建筑的精神记忆。叙事性更新设计实践方法主要分为叙事手法和叙事要素两个部分。叙事手法作为叙事设计中的方法论是其中各个要素的具体组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片段化场景叙事,另一种为关联性情节叙事,多种叙事手法可以相辅相成穿插进行;而叙事要素即是叙事设计中的设计对象,传统意义的设计对象是建筑的材料、空间、结构,在叙事设计中也是如此,区别在于介入了空间参观者的体验感受,从叙事人称、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三个方面去组织材料、空间、结构三者关系。

(一)叙事手法

片段化场景叙事即指在建筑更新设计中为特定场合设置特定事件,并保持叙事事件的相对独立性。建筑师将不同的功能赋予不同空间之中,使特定的空间发生特定的场所事件,各个场所的事件独立而同步,但相对独立的事件因参与者的走动而产生随机联系性。人的参与使片段的事件完整了,因此对场景的叙事性而言,人的活动才是核心,建筑的主体地位相对就被弱化了。关联性情节叙事则强调场所事件的关联性,使建筑本身具有完整的叙事。建筑师设计既定的空间序列,使参与者依序体验不同的场所事件,从而了解建筑整体的叙事逻辑。建筑师控制了参与者的运动体验,因此在这一叙事结构中,建筑师设计意图优先于参与者的自由意志。

(二)叙事要素

叙事人称意为叙事者与被叙故事之间的一组关系,主要叙事人称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指参观者客观地介入场地获取信息,这往往运用在传统叙事空间中;第一人称则指沉浸式体验,相较于传统方式更具有参与感。叙述视角为参观者体验故事时的视角,在《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主要被分为两大类,一是参观者处于故事之外的“外视角”,二是参观者处于故事之内的“内视角”。在空间设计中运用内外视角结合的模式可以使场所故事从文本序列转换为空间序列。叙述节奏指的是场所事件体验时间和整体故事叙事时间的长度之比。建筑师可以设置92或者参观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所事件为整个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任一情节,进而建筑师也可以对不同场所空间采取多种手法丰富参与者的体验。

三、结合叙事设计的更新建议

结合原本1933的文脉价值、建筑价值、自我定位、游客出游目的、光线氛围,建议打造一个以展示为主、商业为辅的博物馆,同时保留1933的特色——戏剧产业。叙事性设计的介入能够帮助其挖掘历史文脉,加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体验,再现独特的场所精神风貌。服务对象主要为艺术、文化、创意类相关专业的企业白领及高校学生;游玩目的则重点关注摄影和其余文艺活动。

(一)空间功能

叙事空间与传统空间的区别在于介入了空间参观者的体验感受,所以功能定位毫无疑问指向空间参观者的人群定位。经过调研1933中的实际顾客大多是初入社会的白领以及爱好摄影的高校学生,但餐厅、商店、超跑展厅消费定位都比较高端与实际人群定位不符,这也就造成大部分空间参观者不会长时间逗留,拍完照之后就离开。联系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未公开出版的《1933老场坊》,第104页提及工部局宰牲场改造开发的总体定位是营造一座独具特色的、互动体验的、没有场馆的“城市博物馆”,建议增加科普、展览等其他博物馆功能。商业空间也需要配合进行适当调整规划,除原本的高端消费适当增加一些中低端消费水平的店铺丰富选择性,同时围绕博物馆功能打造一系列相关主题商铺,比如主题咖啡馆、周边店、书店、工作坊等,形成具有1933城市博物馆的特色商业系统。

(二)空间组织

需要打造特色“城市博物馆”,好的空间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恰当的叙事空间设计以博物馆功能及相关的特色商业系统为载体将各个特定场所用特定叙事手法组织为被空间参观者感知的故事线,使参观者能够以不同的人称介入空间,变换参观视角、感受叙事节奏,不仅享受1933老场坊的美妙故事,更作为参与者沉浸其中。以圆楼为中心向内围合的布局方式为“内外视角”的结合提供了先天条件,建议圆楼可打造为博物馆的核心展示区,外圈一至四号楼为配套商业空间;核心展示区一二层为核心展厅,底层作为1933博物馆展出历史遗物,二层作为艺术馆定期配合艺术家展出。空间参观者以第一人称的内视角在核心展厅参观互动,结束参观后沿着廊道至商业空间时,可利用核心楼的落地窗以第三人称的外视角观赏展厅内的艺术品、历史老物件,如此参观者无时无刻不被1933老场坊的人文气氛所感染。在竖向空间上建议利用片段化场景叙事手法打造不同的特色节点,比如入口处特色镂空花窗立面、八角柱式、牛道、法式旋梯、机械设计等,结合关联性情节叙事手法串联成高潮迭起,或停或走富有节奏感的空间故事线。同时建议店铺的分布与楼层高低存在一定关系,比如楼层越高店铺需要越安静的环境,一楼设置一些餐厅饮品店,二楼设置咖啡厅服装饰品店,三楼设置古董藏品店、艺术展周边店及书店,四楼出租给一些工作室等。

(三)宜人性与互动性

片段化场景需要结合场景的氛围打造特殊空间,例如入口大厅可以设置互动性较强的艺术品如行为艺术、艺术装置等等,视觉系统与入口独特的镂空几何形花纹立面以及水泥八角柱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形成视觉统一;廊道空间可以利用它原本复杂的空间、流线、支撑结构、开窗方式所造成的光线昏暗等空间特征,打造艺术展陈空间。在法式旋梯拐角处以及一些具有机械设计的管道坡道等特殊空间,依照原本的气质和特色设置一些视觉强烈的雕塑及互动装置。同时还可以介入新媒体等新叙述方式增强各个节点与参观者的互动性,比如在牛道墙上安装屏幕播放1933历史影像以及艺术影像,在影像的陪伴下,游客仿佛走在当下又走在过去。

结语

当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许多城市问题随之涌现,其中大量旧建筑的处理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我国已逐渐从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向挖掘旧建筑文脉。重现其风貌的个性化设计模式转型。重现风貌并不只是需要精进复原技术以完整还原旧建筑的结构、材料、功能等物理层面的内容;还需要借用例如叙事设计等设计方法还原旧建筑的故事、记忆、精神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作者:周嘉晨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