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装配式”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

“BIM+装配式”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

摘要: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推进,以装配式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建筑必将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重点,BIM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信息化的重要途经,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也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基于此,分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探究将BIM与装配式融合,思考“BIM+装配式”课程设置原则及方案,为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BIM+装配式”;工程造价;课程设置;组织形式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1]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出台适应地方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政策。随着各级政府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开展而不断出台激励政策,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施工等方面需要BIM技术支持,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3],已引起相关政府、企业的高度重视。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4]指出,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需要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院校对接建筑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结算、决算都需要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具有“BIM+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造价类的人才需求必然大量增加,“BIM+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工程造价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环境,将“BIM+装配式建筑”入课,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相应的“BIM+装配式建筑”特色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加快装配式建筑队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BIM+装配式”课程在高校的应用现状

利用BIM技术可三维展示建筑模型,虚拟仿真施工过程,可视化、仿真模拟功能可加强教学效果,同时易操作性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经过多年推广,BIM技术已经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并推广开来,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BIM类应用课程[5]。部分高校开设“BIM概论”课程,让学生对BIM技术的理论及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部分高校单独开设“BIM软件”,集中讲授Revit软件操作,提高学生的BIM应用能力。随着BIM类课程应用的成熟,部分高校结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结合课程深度将BIM课程安排在各个学期[6-7]。同时,各高校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将BIM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如戴斌成[8]利用BIM模型仿真程度高和浏览效果好的特点,帮助学生丰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曾欢[9]运用BIM技术的虚拟模型现实仿真来解决当前工程施工中的难题,确保建筑设备与识图课程教学优化。装配式建筑将现在工厂加工制作好的建筑构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减少了现场作业,能够有效减少建造过程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装配式建筑还具有生产效率高、工期快等优势,符合国家实现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趋势。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政府的推动下正在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经验的教师较少,成熟的教学案例也较少,所以开设装配式课程的高校不多,且多集中于高职高专。但是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院校开始探究装配式技术相关教学案例及相关课程。部分学校在原有课程中植入装配式相关的内容单元,使学生对装配式有了基础的概念。部分学校单独开设装配式相关课程,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类课程、施工类课程及造价类课程[10],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装配式的技能知识。随着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高校致力于研究将BIM技术与装配式技术融合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张天龙等[11]针对现有装配式建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足,结合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和行业需求,构建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BIM实践教学目标,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案例驱动法,建立了装配式建筑BIM一体化实践教学框架。王鹏等[12]结合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平台设计了虚拟现实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

2“BIM+装配式”课程设置原则

“BIM+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应合理设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以培养适应“BIM+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工程造价人才。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应为先掌握造价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掌握“BIM+装配式”技术。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行业更加强调多专业设计同施工间的配合协调,而依托于BIM信息化集成的优点,“BIM+装配式”让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更优化。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时,在4年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着“BIM+装配式”知识,避免“BIM+装配式”知识的脱节,让在原有扎实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基础上同时具备“BIM+装配式”技术知识。同时,在课程设置时应更加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设置,在实践性课程环节中加强校企合作,如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课程中作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应以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及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为不同“BIM+装配式”课程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培训基地及在线网络课程以及VR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以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及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探索“BIM+装配式”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BIM+装配式”工程造价实践评价方式。

3“BIM+装配式”课程组织形式

在“BIM+装配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3]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即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训练3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3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实现知识融合与能力的提升。

3.1“BIM+装配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即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可分别对BIM技术与装配式技术进行教学。BIM技术主要教学内容包括BIM技术的发展内涵即原理、3D建模方法的模型参数设置、BIM工程量算量及计价、BIM5D可视化信息化动态施工及造价管理等。装配式技术方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装配式建筑内涵、装配式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管理及装配式建筑造价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较为完整的BIM及装配式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装配式技术的造价、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BIM技术和装配式技术是什么,怎么学习”的问题。

3.2“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

工程造价专业集管理与技术于身,强调知识的应用。而BIM与装配式技术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体系,更需要综合应用“BIM+装配式”知识的能力,而“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应用工程实际问题综合实践能力的较为有效的课程组织形式。根据BIM和装配式技术的重要知识点可以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结合2种技术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融合“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三维建模、工程算量、装配式施工模拟、节点碰撞检查等,强化“BIM+装配式”课堂教学知识及综合实践能力,解决“怎么应用BIM+装配式”的问题。

3.3“BIM+装配式”的课外创新训练

以知识体系及实践体系为载体进行创新训练外,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如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到校举办科学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BIM与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前沿、工程应用情况及难点及对建筑业产生的影响,为学生提供新的视野,引发学生对BIM与装配式技术应用难点问题解决的思考及学习“BIM+装配式”新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4“BIM+装配式”课程设置方案

为使“BIM+装配式”理论和技术始终贯穿整个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工程造价专业“BIM+装配式”课程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可以在原有的课程中加入“BIM+装配式”的理论技术,也可以单独开设相关的课程,但为避免过多增加学分应以植入课程为主而新增课程为辅。并结合现有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情况及行业内具备“BIM+装配式”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情况,通过“BIM+装配式”课程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建议在基础课程内植入“BIM+装配式”技术,让学生对“BIM+装配式”技术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以扩大学生“BIM+装配式”知识体系,开发相应的“BIM+装配式”教学案例,增设专业实操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BIM+装配式”技术具体应用。同时,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打破了传统现浇方式,由“建筑”模式转化为“制造”模式,因此装配式建筑的计价方式也与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可单独开设装配式建筑造价类课程个性化打造装配式造价人才提高学生竞争力。而BIM技术更注重软件的操作技能,所以也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提高学生应用BIM技术的能力,具体课程开设方案如下。植入性课程建议设置概论类课程、制图识图类课程、构造材料类课程、施工技术类课程。在概论类课程中植入BIM及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相关专题内容,让学生对“BIM+装配式”技术有初步认识,了解BIM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理解掌握BIM及装配式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在制图识图类课程中植入BIM三维可视化协助施工图的识图,装配式建筑的识图相关内容,使学生直观了解BIM可视化功能,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图纸的识图。在构造材料类课程中植入BIM三维可视化辅助演示,装配式建筑构造,可让学生了解BIM可视化及信息化功能,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构造要求。而在施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中植入BIM漫游可视化辅助演示,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块,使学生对BIM信息化及虚拟仿真功能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借助BIM的可视化帮助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制作、运输及施工、安装知识,为装配式计价打好基础。建议开设BIM软件类课程、装配式建筑造价课程。BIM软件课程包括Revit、Navisworks、BIM5D等系列BIM软件的操作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BIM软件操作,能够运用BIM软件完成工程建模,进行虚拟仿真施工模拟,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装配式建筑因其建造方式与传统现浇建筑相差较大,造价方式也与传统的模式有差别,新增装配式建筑造价使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能够完成装配式建筑造价文件的编制。除此之外,还可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加强“BIM+装配式”技术应用,以检验“BIM+装配式”课程开设的应用效果。

5结语

“BIM+装配式”已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改革,以丰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BIM+装配式”知识体系,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BIM+装配式”技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工程造价人才。因此,为使学生适应“BIM+装配式”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BIM+装配式”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作者:苏莹 邱秀丽 陈宜虎 许胜才 单位:贺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