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实训总结范例

放样实训总结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1

摘要:

现如今,社会企业对应聘者的技能运用能力和经验颇为重视,而高职院校艺术类设计专业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陈旧的教学观念应有所改变。本文主要从软硬件设施的完善、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几方面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作室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

1引言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源自于作坊教学模式,即在工作岗位上传授知识和工艺,如此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了技术。这与当前教育提倡的“理论结合实践”相吻合,对于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艺术类院校而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社会实践、综合能力更为重视,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值得思考借鉴。

2建立工作室,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

工作室具有模拟真实工作情境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岗位要求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积累经验。所以,建立实训工作室尤为重要。为保证教学质量,其硬件条件首先要满足教学要求,包括场地规划、内部格局、区域划分等。一般来说,艺术类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服装、书画、陶艺、摄影等专业,都应建立起专用工作室。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在当前备受关注,不妨与当地企业协作,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在校外建立起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所用设备器材可由企业提供,或社会捐赠获得。软件设施也不容忽视,随着科技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为节省成本,提高已有资源利用率,常会出现一室多用的情况。这就要求加强信息化管理,确保软件设施能够满足硬件条件。比如建立摄录系统,能够实现课堂的全程高清拍摄,作为教学资源分享。工作室的人数要有严格控制,在35—40人左右,以保证教学效率。除了实训和操作用,工作室还应担负起科研的作用,因此还应专门建立起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室。

3以学生为本,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实训工作室建设完成后,还应制定健全可行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由于院校学生人数众多,而人才培养又涉及诸多方面,首先需要有专门负责人进行管理,既要形成竞争,又要相互制衡,适宜采取学校、院系、工作室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划分各自职责,做好岗位工作。建立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需实行开放制,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混乱,还应采用企业管理方式,完善进驻准入制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都能有实训机会。工作室内的各类设备器材不仅是一大笔经济消耗,还关系到实训效果,必须有专人保管,制定严谨简洁的使用流程。现代基本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学生的借出、使用、运转、归还都有详细记录,以此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维护器材设备的完整,避免丢失。在具体管理上,实行自主管理,学校起领导作用,院系负责专业方向的研究和规划,由教学团队负责具体落实。同时还要完善经济管理运作机制,做好商业项目,支持工作室能够正常运作。

4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有了管理制度,便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所有资源,制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要突出成立工作室的特点和目的,即以岗位职业能力为要求,以企业商业化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进行课程设置。以建筑动漫设计专业为例,实际岗位对设计师有着极高要求,既要有熟练的计算机能力,还要对建筑行业有深入了解。所以,课程中必须包括建筑构造、建筑虚拟设计、室内装潢、园林景观设计等相关知识。具体课程安排上,增加实训课比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PS、CAD等软件,每学期至少有2-3周的独立实训期。毕业设计阶段则主要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进入工作室,完全按照企业岗位流程进行实训,完成商业化项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有所创新,比如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定位,其间应多多沟通,拉近彼此距离,互相了解,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正。同时,教学内容要和市场、职位接近,真正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项目合作法等。

5改革考评方式,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引导,而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极强的操作能力和足够的经验。此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要不断提高。因此,需对教师展开专业培训,巩固其理论知识,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参加企业实践,体验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平时还应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当前动态,了解行业最新消息,才能对教材内容和重点加以调整。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和比赛,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心得,学习经验。此外,改革考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项目结合紧密的课程,将学生实战操作效果纳入课程学习效果考核和评价,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小组形式完成的项目还要经过答辩、展示项目成果。

6结语

随着招生门槛降低,艺术类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增多,但真正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毕业生只占少数,很多人都存在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则重视课程与工作岗位相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淑华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立武.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之我见[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0(2):250.

[2]徐玉娟.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20):109-110.

[3]潘沁.校企合作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09,22(4):160-161.

第二篇:高职艺术设计实践高学管理研究

摘要:

文章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艺术类实践教学管理规范提出一些新的措施,包括转变艺术设计实践指导教师教学观念、构建具有符合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特点的开放式实训室、完善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

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

在高职教育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在课程教学特点上与学科式教学具有显著的不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与其他专业教学管理的矛盾较为突出。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在制订教学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各个学科的适用性,很难就某一学科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往往表现出规范性差的特点,上课后学生还在不停走动,上课的时间、地点也经常改动,甚至往往会出现原上课教室空无一人的情况。种种状况说明综合性学科教学管理不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须针对艺术类教学特点制订新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范现状

第一,松散、随意为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不够科学,实践教学内容、课时设置与行业实际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更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指标。第二,如今的实践教学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教学环节的投入和重视度不够,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以至于所学的知识无法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和课程内容在本质上与传统教学类似,没有创新、特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取得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没有行之有效的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制度规范,依赖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自觉性,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范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特殊性,要想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结合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学生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建立适合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制度。

1.转变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实施实践教学理念的主力军,是实践教学运行平台的操作者,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要鼓励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不断研究、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同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企业实际项目引进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按照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课程大纲要求,将项目设计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能力对项目设计任务进行分配,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巩固学生项目设计的操作技能。通过转变指导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

2.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课程的进程和教学需要合理转换教学场所,引导学生进入未来职场,从学校教室走进图书馆、企业车间、施工工地、展会现场等实践教学场所。开放式实训室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开放式实验教学形式更具多元性,它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兴趣进一步转化为创造性。校企合作是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3.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督导小组:由各学院主管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和实践中心主任组成的监督小组进行不定期的听课,并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合作机制,由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将学生的实践信息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反馈意见加以改进,从而保障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基地长期良好运行。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思路、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

艺术设计的教学特点和其他普通学科是有区别的,这已在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中达成共识。但是,教学特点不应该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艺术设计教学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制度的前提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以产业型、专业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为纲领,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整合、创新。根据现今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与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订一套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突出“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打造专业特色,培养艺术设计精英人才。

作者:刘小洪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宝辉,鲍禹,周彬.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规范管理研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

[2]吴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实验教学改革为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3]黎建峰.基于CESIM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第三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教探析

【摘要】

当下我国所使用的图案实训课程已经脱离了当今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和课程需求,在图案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削弱了写生的次数和内容,增加了传统纹样的应用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现代的设计理念,兵并且通过对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成本的大概估算,从而丰富学生对图案的应用的相关认识和设计技能以及设计理念。

【关键词】

图案;实训;设计

在现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减少图案课程编排中变形方面的比重,在题材的选择和变现方式上更加倾向自由随意的风格。(1)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应该尽量条理化和清晰化图案设计的设计规律的讲解,教师在课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这种规律类似于学科知识,枯燥无味,过于枯燥晦涩的规律往往会限制住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尤其是处于思维极度发展的青少年,过于规律化的条理性规律会将学生局限在这些规律之中,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无法跳出来,遇见任何事情都习惯用这个规律去解决,从而导致作品生硬呆板,缺乏个性和创意,通过变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总结自己作品中表现出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图案设计中所存在的规律。(2)21世纪是一个青春非常,充满个性的时代,较之前相比,每个人的审美理念和时尚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崇尚自由民主、思维跳跃的时代,而图案设计作为美化生活的一个有力武器,就更应该灵活多变,体现当代人多变的性格。也就是这道理,我们不必再将自己局限在之前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的思维。作为授课教师,不要谈“变形”色变,而更应该紧跟现展的潮流,充分体现当代设计理念和潮流,不必再跟“几何”等概念牵扯。新的时尚观念也带来了新的图案理念,自由跳跃的画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学生设计潜力的发挥和培养。(3)教师在授课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和互动。尤其是在实训课中,要贴近艺术,满足艺术设计课程的要求,把之前单独设计的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课程融会贯通起来,发展成为多种方面的多方面训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同时教师要注意到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不同的优势,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要单独进行辅导,并且要强调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在过于拘泥,可以把所学过的所有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意识。

一、必须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深入的记忆,以及熟悉外国传统纹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使得中国传统的文化难以得到继承和发挥。现在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在课堂中,由于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重视和激情,在要展开设计时,往往面临的就是没有灵感没有思维,在面对复杂难懂的纹样图案时,往往又表现出了不耐烦和缺乏耐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说,在传统的图案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学生重视当今传统的图案纹样,为自己铺平设计之路。让学生试图自己总结传统图案设计的规律。如何能准备把我住传统纹样设计的精髓,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在学习中,把握住每个图案的造型类型、色彩搭配、构图方式等等,并对这些加以总结,只要将这些进行仔细的归纳和分析,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古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精髓。

二、结合传统图案设计理念进行创新

其实仔细研究便可发现,学生在对传统纹样设计进行学习之时,往往存在很多的学习误区。比如:没有灵感,照搬照抄源设计,要么就是对源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换汤不换药,其所表现的作品枯燥乏味,没有生动性。何为重塑,就是对传统的作品进行回炉重造,重点体现创新观念。在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根据当今流行的时尚设计理念,当今季度所流行的畅销元素,对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再造,体现自己的创新理念,表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贴上时代的标签。赋予它时代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把握住图案实训课程的精髓所在,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训,让学生体会到图案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被赋予时代含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和见解视野更加的开阔,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设计之路上顺利前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将学生已经设计完结的作品进行一些一些小小的改动,可以将这些作品移植在短袖、一次性纸杯、陶瓷杯等实物上,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增加实训课程的乐趣,活跃课堂氛围,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将作品体现在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理解作品设计与单纯的艺术构想方面的差别。自由这样,学生才会想要动手,才会愿意动手。动手能力才会得到你最大的提高。

作者:袁茵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盘湘龙.《设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6.

[2]黄尔.模拟公司模式授课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3]曾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思政;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思政教育

0引言

在构建思政大格局的指示精神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推出了“课程思政”的改革举措。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1-2],不仅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与方法,做到“授业”与“解惑”,还要让学生锻造优良品德[3-4],做到“传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把好关”“抓好点”,围绕育人目标,把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构造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施工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以培养“高端技能型工程测量员”为基本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线路、桥梁以及隧道等工程建构筑的测设方法,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吃苦耐劳、拼搏争先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因此从该课程下能够挖掘丰富的思政元素,那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中,即把专业知识讲出“思政味”,避免出现简单的叠加,真正做到二者融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在专业课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已成为各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6-8]。本文以《施工测量》课程中情境一里的知识点“高程传递放样”为例,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1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次课堂教学以“双主体”教学思想为主导,依托云课堂平台,将课堂教学按照课前自学、课中导学以及课后评价3个部分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将思政教育贯穿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之中有感悟、有启发。

1.1课前———任务引入。本节高程传递放样给学生讲解的内容为高程向上如何传递,其中向上传递主要是应用于桥梁工程,因此,课前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视频,诸如《厉害了,我的国!》《辉煌港珠澳,最美中国桥》等纪录片推送至云课堂平台,在宏大视角下让学生直观认识超级工程———“中国桥”,学生在云课堂课前讨论环节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动力。随后学生继续学习桥梁施工模拟动画,了解施工的工艺流程,明确期间需要的测量工作,接下来,教师任务———在桥梁的施工建设中,需要准确放样出支座垫石的高程位置,学生集思广益,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应如何解决。

1.2课中———任务实施。课中,教师对任务做进一步分析,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桥”这一超级工程的建成离不开测量工作的支持,领悟到测量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进而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业意识,同时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接下来,教师引导复习普通地面高程放样知识点,结合已学过的相关理论,学生理解普通地面点放样和地面高处点放样的区别,通过思维迁移,学生思考“对于高处点放样,直接利用水准尺无法完成,应如何解决”。教师针对该问题在云课堂设置讨论任务,学生各抒己见,利用已有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得出“需利用一定的工具将地面高程控制点传递到高处,然后依据一般高程放样的方法即可实现”。明确这一关键环节后,教师引入钢尺来进行原理的讲解以及施测的步骤,关键的内容在于正确计算出待测点水准尺的理论读数,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水准仪以及准确进行各项计算,学生理解作为测量工作者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需要注意的是,钢尺在传递过程中要进行改正,包括尺长、倾斜以及温度3项改正,学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利用钢尺在进行传递时通过改正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并从中体会作为测量人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完成原理部分的讲解后,教师在云课堂中组织测验,进一步巩固对高程传递原理的理解。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实训任务,开展小组PK活动,随机划分小组,各组成员通过分工完成放样元素计算、组内配合模拟实践解决垫石的高程放样,完成任务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小组之间的PK,学生明确与人协作的重要性,切实体会测量是一项团队工作,每一位测量工作人员都扮演着关键角色,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随后,教师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各小组计算成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重点针对放样成果复核进行验收,对存在数据涂改、更换的现象进行重点教育,要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诚信为本的品质,这也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同时引入企业成果验收标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教师针对本次实训总结完成后,给学生展示已有安全事故案例,学生进一步明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测量人员的意义,深刻领悟一名测量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1.3课后———考核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前学习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实习成果以及测验等,能够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对于本堂课的掌握情况,学生可根据云课堂平台查看自己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表现,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到评价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教师在评价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对于思政因素的考核项目,纳入到主观评价中去,评价内容包括:1)团结协作性。主要包括小组解决问题的效率、实习中分工的合理性以及实习成果的质量等,由各小组组长和教师完成评价。2)工作态度。主要包括学习和实训中表现出的认真细致、严谨负责以及实事求是的品质等方面,由个人自评、成员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来完成。3)规范和质量意识。主要包括各小组成员在实习中操作的规范性、成果的质量等,由教师来完成。其他方面包括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爱岗敬业的态度以及工作中的创新意识等,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会进一步完善德育方面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结束语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3

让他们从实训的第一天,就变成一名准工人。另外,由于本校数控专业实训是采用班级轮流集中实训的方式进行。目前班级多,更新快,老师快速认识学生也是一个问题,有了工号牌,老师就可以记工号牌,然后和考勤表对照,就可以快速记住学生名字,给师生教学互动提供了有效条件。

2一把钥匙(一钥):角色责任与精神

在学生领到工号牌以后,他们将按照分组,到达相应的工位。由于实训过程中除了用相应的设备和仪器以外,还会用到很多的刀具和工量具。这些物品多数体积较小,但价值不菲,为了保证不被遗失,通常工具柜都要上锁。学生在到达工位后,分给学生一个工具柜和一把钥匙。发放钥匙给学生就意味着将实训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和工量具交给学生了。在这方面除了形式上将这些东西交给学生,其实还有情感目标培养要求。学生在拿到钥匙以后,老师会强调他们要保管好物品,这样学生将会成为一责任主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信任,给他们一个自主管理的空间。

在管理仪器设备上,学生将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这将给实训设备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用自主管理的方法不仅解决了设备遗失的难题,同时又让学生过了一把实足的“主人瘾”,还培养了他们管理经验。在有些实训是每人一个工位,本校将一人一个工具柜,一人一把钥匙。还有些实训是几个人轮流使用一套设备,例如普通机床实训和数控机床实训,目前学校还不能满足人手一台套的目标。这样就将几个同学分成一组。将钥匙交给组长,让所有的成员共同管理,这样还培养他们“协同管理”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一张清单(一单):角色任务与要求

在发给学生钥匙的同时,还要给一张工量具清单,清单包括所有交给学生的仪器设备的型号、数量以及完好程度。在交给学生清单以后,实训老师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生认识工具。教学生认识它们的名称、常用型号及其功能。同时检查其完好性,如果发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立即让实验管理员予以更换,在保证清单所列物品均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让接管学生签字确认,完成交接任务,同时也标志学生对实训仪器设备自主管理的开始。在其后的一段实训过程(通常是一到两周)中,实训老师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正常保养和维护方法。例如,车床工具柜通常分四层,最上面的一层要求摆放精密量具,第二层摆放刃磨好的刀具,第三层摆放工具,最下面一层放一些不太重要的杂物如铁丝钩、擦机布等。还有精密量具要教他们要擦拭干净,需要涂机油防锈的要按时涂油,所有量具要轻拿轻放。

在实训教学结束后,再由实训老师和学生一起按工量具清单清点工具,如发现有丢失或非正常损坏将按价赔偿,如属故意损坏不仅要加倍赔偿还要受到学校处罚。在本校数控专业的各个环节的实训过程中,均采用上述方法来有效进行管理。虽然是在学校但尽量让每一个实训教学环节都模拟成工厂,学校所有设备和仪器都采用加工型,和工厂一模一样,尽量作到和企业“零距离”。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工号牌的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向工人的脚色转变。让学生变成一名准工人。

实训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让他们每天都有新任务,每个教学任务都是一个工厂加工任务。一个个“真的任务”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现在学习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有用的东西。这些举措彻底摆脱了他们在理论课堂上的各种懒散表现,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考核发现很多在理论课教学中的“厌学”、“拖沓”及“睡觉”的同学,在实训学习过程中表现异常优秀。在实训后期会涉及到一些较难的实训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本校的教学理念是“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只记成功,不记失败,没有不及格,只有待及格”。本校坚信技能培养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通过任务分解,化难为易,让学生敢去想,敢于尝试,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他们都能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4总结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业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通行证”,使学生符合规定的教育要求。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运用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职业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如果教师始终运用理论讲授的手段,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可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热情。由此,该教学方案可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相关概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案,并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由于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涉及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为使学生高效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间还应该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随后针对具体的道路与桥梁问题,才能提出适宜的解决策略[1]。目前,专业人员在对学生进行认证时,主要考量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方面,因此,学生应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全面了解每种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当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时,也能拥有沉着冷静的态度。另外,当面对过于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可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开展后续的预测与模拟工作。复杂问题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具有高超的实践能力,因为实践技能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主要考量标准。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

为增强职业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率,通过校内模拟的手段,教师构建典型高速互通立交匝道建设项目中的道路、桥梁等内容,并融入放样、施工管理等技术。在选取道路或者桥涵时,教师应该讲解投招标、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时,教师需优先组建专业性的课程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专业教师与公司中的专业人员,随后参照实训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将6~8人划分为一个小组,一组中有1名总工与1名组长,其中总工主要开展技术协调工作,组长主要进行组织协调工作,当开展不同的道路与桥梁项目时,组内成员间可以互相交换角色。由此,基于不同的学习场景,学生能系统学习相关的工程知识,当学生产生实践问题时,教师与企业人员还会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进而在行业规范的引领下,学生能全面融入项目训练中[2]。教师还应该开放实训室,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实训学习,分工合作也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间的感情,而且能够确保学习成果吻合生产技术中的基本要求。教师也会制订详细的实践流程,安排学生到实际环境中进行道路勘探,每名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行开展选线工作,教师也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科学开展内业整理,制订明确的道路路线图。在此过程中,学生犹如置身施工场地一般,产生强烈的实践热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在学校中,教师也会安排校内实训场地,当学生进入场地中,可开展工程施工放样实验,随后按照图纸中的基本要求,落实线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的施工放样。由此,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相关的工程知识点,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巧,改变原有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二)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培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目标之一,教师在开展职业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时,应让学生全面融入职业环境中,使其充分知晓该专业对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浓厚的职业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产生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念,确定明确的职业定位方向。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当学生形成强烈的职业兴趣后,会产生强烈的沟通欲望,不断与专业人员交流工程知识。在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学生应认识到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的意义。实训前,需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实训中应该产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观念,当实训活动结束后,应全面总结实训经验,其中总结报告中需详细阐述自身的心得体会[3]。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教师也可组织生产实训与社会实践,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使其全面把握一系列的实践机会,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教师也应该加大讲解力度,使更多学生了解当前的职业环境状况,产生优良的职业素养。在假期中,可学生融入工程建设中,该举措可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热忱,形成优良的专业素养。由于每名学生的综合能力存在差异性,当一年级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时,应该知晓道路桥梁的基本建设流程与建设中的重难点内容,使其产生强烈的职业意识。当二、三年级学生融入生产实践时,应该认识到就业调查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在增强动手技能的同时,还能形成优良的就业思想。四年级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时,应该至少用六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实习,在长时间的实习后,学生能更全面知晓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文化理念,随后参照生产项目、工艺等的基本要求,全面融入后续的施工环节中。学生也会拥有创新性的思想观念,尽快适应自身的职业转变。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组织多种课外活动,或者组织更多的专业技能竞赛,如施工技术竞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四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在以往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仅创建了单一的实践教学方案,一些活动方案未与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存在紧密的联系,部分教师还过分看重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向学生讲述具体的实践操作技巧,长此以往,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本科道路工程与桥梁专业教学应该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基本导向,教师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以此来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状况,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被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力学、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桥梁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第二,技能提升。教师需全面分析整个实践环节中的优势与弊端,随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使学生间形成团结友爱的相处局面。第三,创新训练。若学生掌握较多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知识,可融入科技创新活动中,当学生提出创新理念后,便可开展模型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形成创新性的实践思想,有助于顺利融入后续的实践活动中。第四,实践应用。学生应该了解当前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当面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时,也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学生不仅能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解决工程问题,而且当处理烦琐的工程项目时,会与专业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由此,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升。

(二)“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构建优良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拥有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参照当前的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也需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针对现阶段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际发展现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教学过程充满创新性的特征[4]。原有本科教学模式忽视了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针对职业本科教师需创设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有助于顺利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1.基础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指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便可融入实验室训练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也能全面理解各种理论知识的实质含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土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实验等中。2.专业实践能力在实习环节中,教师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部分工程的实际进展状况,由此,在室内,学生便可充分知晓一些工程项目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当学生了解基本的工程常识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到工程现场中进行参观实习,寒暑假期,学生还可以融入路基、路面等的施工现场中。在设计环节中,学生应该详细调查具体的工程参数,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现状来进一步完成设计任务,提高设计水平。3.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科技训练而言,创新课程实训、路线三维可视化设计等都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在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学生可充分知晓当前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情况。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大力的鼓励,使更多学生融入创新实践活动中,在比赛的作用下,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4.技术应用实践能力软件实训与路面工程检测实训是专业实训中的基本内容,通过该方式,学生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工程师的实际工作现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实践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当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后,可帮助学生巧妙解决工程项目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视角,在职业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体系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全面彰显职业本科的办学特点。最终,在优良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使众多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全伟,邓林.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桥梁工程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9,16(9):121-124.

[2]曹慧,葛文璇,项宏亮.《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法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5):16-17.

[3]高伟,田亮,刘姹,等.道路桥梁工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8(1):157-162.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5

首先要求重构后的每一项目是完整的电力电子系统,即包含三块内容;其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项目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置;最后应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环境———实训基地,即实训基地能够完成教学项目。因此项目从电力电子器件的功能知识和测试技能开始,深入到其构成的主电路和对应的触发电路,最后到项目的实现完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渐进提高的过程。将课程重构为调光灯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直流调速装置应用与检修、开关电源的调试与检修、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安装与调试、变频器应用六个教学项目前,大部分院校都采用挂件结构的实验台完成实训。扩展方便,只需要更换挂件就可以实现。

但是电路板全部封装在系统内部,看到的只是电气符号和电路图。实训部分只是记录实验数据和波形,并作出相关分析,效果不好,也不可能全部把挂件打开使用。结合仿真实验、硬件实验及课程设计、现场试验设计步进式教学方法思路先进,但是企业现场教学难以实现。

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设备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基于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思路。基于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6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一个项目一般至少需6到8个学时,要求按照6步实行教学做一体。结合一次课往往是理论分析与动手实践结合,而不是资讯分析———项目相关理论学习———项目实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交融渐进,以调光灯系统为例,从基础实验、仿真实训、项目实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调光灯系统和其他项目一样,其核心是电力电子器件、触发电路、变流电路三部分。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三部分的结合成为一个系统。

基础实验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体现对晶闸管的学习过程,用实训室的器件展开。首先,认识器件。每一组学生发放几个晶闸管,学习辨认晶闸管的阳极、阴极和门极,在此基础上引入晶闸管结构、等效电路。其次,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在教师引导下,做晶闸管的试灯试验,并记录相关结果,师生共同总结晶闸管导通关段条件。再次,记录晶闸管的型号,师生一起分析晶闸管的相关参数。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用万用表测试管子的性能,并且联系测试实训台上所有晶闸管的好坏,判别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学习过程,以最常用的单节晶体管触发电路为例。在教师引导下,用示波器对各个部分的波形进行测试,并分析原因。使用过程中某个触发电路可能损坏,通过示波器的测试也能够找出故障。最后对触发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仿真实训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体现一体化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实训都要用到电力电子器件,需要三相交流电源和双踪示波器等设备。操作过程虽然严格要求,但是同学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过流和接地报警,甚至烧保险丝、损坏实训装置。因为系统电路都是封装在挂件内部,一旦损坏难以查找原因、难以修复。另外电力电子线路是一个系统,示波器、器件、触发、同步等任何问题出现,系统就无法启动。计算机仿真不需要三相交流电和设备的操作,在MATLAB/SIMULINK运行环境下,用户只需将所需电气元件的模块添加到模型编辑窗口,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快速地组建仿真模型实现电力系统的计算仿真。还可借助计算机仿真弥补实训设备的不足。调光灯主电路为单相半波电路,按照要求找到相关元件构建模型。双击示波器后,可以看到电源电压、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脉冲及晶闸管的电流电压波形。据此,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各波形出现的原因,深刻理解电路工作原理。改变触发延迟角,则可实时观测由此波形的变化,深刻理解调光灯的原理。同时移开触发信号或者移开晶闸管可以模拟触发电路故障、晶闸管断路时的输出效果,对实际电路的调试提供帮助。

综合实训在一体化中教学的体现项目主体由器件的选择、触发电路的安装测试及变流电路的安装组成。按照项目要求和项目图纸安装好电路,经检查无误通电试车,观察灯泡的亮暗变化,并记录相关输出波形。实际调试不像仿真那么容易,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无法完成。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实训台电源状况检查;晶闸管好坏的鉴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安装;电路检查;同步检查;脉冲移相角调整。按照这样的顺序,层层监测,可以最大效率完成项目。

目前,实训室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开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室教授理论知识,实践老师教授实训环节的同时,也充当在实训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种方式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是,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技能训练的指导者。实训管理人员管理和维护归实训室。这种模式下,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在基于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能够把握全局,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交融。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种模式下的教师是实训室的使用者,没有设备维护的相关义务,也没有配置维护设备的仪器仪表。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的损坏和缺陷做出记录,由实训室人员修复。本来可以随堂处理的设备故障,却不得不停下。管理者不使用设备,也不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仅靠记录难以高效修复设备。另外,教学中需要的相关器材,必须到实训室办理相关手续。这种使用管理脱离的方式,局限了实训室功能的最大发挥。电力电子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应由授课老师承担,实施教学管理一体化。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微课;翻转课堂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作为研究中药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在中药饮片生产与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专业技术,也是全面控制中药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1]。“中药制剂检验”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相应的药品质量标准,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原料、中间体及成品)进行的质量检测,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课程,具备了学科综合性显著及实操技能强的特点[2]。该课程在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药分析的特点、分析方法、应用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制剂检验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是“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中药质量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实训技能,能够熟悉掌握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该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我国中药质量分析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并反映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中药质量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掌握这门课程,引入中药质量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能够巩固学生的中药学专业思想和对医药事业的热爱。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药企行业中的技能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高等医药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药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医院药剂科、医药研究所等输送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端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

1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传统中药制剂检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1实训条件本身有限

高职院校一般受实训场地、仪器设备、经费等条件限制,给实训教学方式带来了局限性。特别是定性、定量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数量匮乏,体积庞大,更新换代速度快,对场地要求较高,学生一对一的操作机会少,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难度大、实训项目多、涵盖范围广,本身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高,课时少、时间短,学生要在有限时间利用实训课来全面掌握实操技能难度较大、效果不佳。

1.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实训教学一般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按方抓药”的教学方式,总是停留在PPT、Flash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感到这样的课堂方式枯燥乏味,上课容易走神,积极性受挫,导致对基本仪器的感性认识不够,面对单一空洞的理论,理解和掌握要点比较困难,操作技能十分欠缺,这样的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教学单一,如果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训,将会大大影响着教学质量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既不能达到中药制剂检验教学的初衷,也远远不能适应本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1.3实训项目比较陈旧

传统的实训项目内容安排不合理、开设不全面,仅能做最基本的基础性实训和验证性实训,容易走进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合不紧密,学生只注重结果忽视实训过程以及结果分析,有的学生到毕业论文或者应聘面试时不懂、甚至不会中药定性鉴别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设计方案,专业技能欠缺,无法适应就业需要。如学生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某中药材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仍然出现步骤不全,实训失败的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很好去适应药品检验岗位的需要。

1.4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在传统中药制剂检验实训教学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操作和实训报告两个部分。由于实操成绩评判标准不全面、可控性弱,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训报告来体现,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也只是将实训步骤和原理照着书本抄写,然后部分老师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告知学生,学生对最后的实验结果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不会有太多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考核成绩无法有效体现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很难适应今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1.5现行的教材过于陈旧

我系从2017年开始开设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专业课程,先后选用《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2版)(主编卓菊、宋金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夏苗芬,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两版教材,有将近500名学生使用。两版教材均为传统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操作,无校企合作基础,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使用的《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教材为“十二五”高职高专中药专业项目化规划教材,也存在几方面问题:教材内容与现阶段药品生产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脱节,内容较陈旧、更新不及时,教材思政内容不足,教材配套化资源可操作性差,教材联系工作实际不足。

2如何看待翻转课堂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特别之处是在于利用学生课前的闲暇时间进行微课等资源的自主学习,而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对课前学生提出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现场研讨和答疑[3,4]。“微课”是翻转课堂载体,针对于某个课程当中的重难点或技能点而设计的的短视频教学资源[5]。微课为翻转课堂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中药制剂检验课程的教学中,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四个方面优势:

2.1丰富教学方式,形成一种“翻转式”教学模式

目前传统的教学采取“灌注式”“保姆式”实训教学模式,更侧重课堂上的教学。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仅在课堂、课前、课后师生都有参与互动,根据这种全方位的跟踪培养教学,拉近师生关系,能够让师生共同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实训实践学习。同时打破时空距离,学生无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模拟实训,无形中延长了实操时间,从根本上扭转理论重于实操的局面。

2.2打破传统常规,构建一种“伙伴型”师生关系

打破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师生在课前、课堂、课后都积极参与。通过质疑、答疑、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充当着学生的引导者,还充当合作者、培养者,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2.3突出教学设计,建立一种“多元化”评价指标

考核评价体系应该不仅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促使以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的模式逐步转变;实训评价内容则从学生掌握知识数量多少的单一指标转变为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实训和课后合作学习的精神等综合性指标。新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课前项目学习考核,包括微视频学习(5%)、实训内容设计[实训总体方案、技术路线等(15%)],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课中项目过程考核,包括出勤率(10%)、实训药品及设备的自主准备(10%)、实训操作过程(25%)、实训结束后的总结及讨论(5%),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训设计及动手能力;(3)课后项目考核,包括实训报告(15%)和实训考试笔试成绩(15%)。

2.4坚持教学相长,创造一种“个性化”辅导体系

通过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采用(项目任务+互动讨论+团队合作+项目汇报+项目总结)的方式使学生投入精力用于课前的预习,在整个的预习准备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同时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对教师来说,促使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深入解读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3讨论

开展基于翻转模式下微课在“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打破时空距离。通过模拟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理论多于实践教学的弊端,倡导从生产实际的需要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素质为核心,将结合实训项目将实操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利用微课短小精悍、时间短的特点,课前到智慧职教或者学习通当中,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学习,熟悉仪器操作的大概步骤,至少可以有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过后把观看过后的难点、疑点记录下来,到上课的时候,反馈给老师,这样会符合高职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学习特点。

(2)在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程中引入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和相关课程思政案例。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可以使枯燥的样品分析变得充满启发性,富有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将理论或者实训课中学习到的内容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致力于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特别是为了有效防止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必须更加注重药品检验环节。通过实验,学生从中体验到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的国粹,让学生了解中药材的药性、药效以及中药鉴别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中医药思维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具备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情怀,锻炼学生的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和治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情怀,锻炼学生的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3)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模式,推出集个性化、多元化、开放化和综合化为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课前提前观看微课、课件,参与话题讨论,课后完成相应的题库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为考核指标,增强教学效果检测手段。

(4)根据中药制剂检验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如中药制剂QC和QA)要求以及中药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工作任务的要求,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取样—前处理—理化鉴别—常规检查—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工作过程,构建实训项目化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项目中易出错、难理解的问题,设计微课知识点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融入思政课程,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将理论学习与实训单元、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7

大一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餐饮运作与管理以及厨房食品操作与管理的内容,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大一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实习,一半在学校的餐厅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一半在厨房的基层及主管岗位实习,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这两部分学生再互换,大一的学生从进校就开始为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早、中、晚就餐服务,大二及读本科学位及研究生的学生进餐厅使用学校所发的模拟纸币在就餐后支付,这一大概的过程来自于严谨的系统化教学实训设计。

大一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大一的学生早晨7:30就必须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早会,由今天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7:45这些学生吃员工早餐,8: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早餐服务,按照真实酒店的运作模式,早餐主要是自助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摆台、清理桌面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随时和餐厅学生沟通,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9:30-9: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0:00-11:45开始理论学习,12:1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午会,由今天的实训指导教师引领监督、学生主管来安排每一位学生的任务,15分钟内做好就餐前的准备,12:45这些学生吃员工午餐,13:00开始给在校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午餐主要是可选菜单点餐,在餐厅实训的学生主要提供引领、摆台、点单、递送饮料餐品、清理桌面及收银的服务,厨房的学生食品制作,补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务。14:30-14:45服务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开总结小会,把学生碰到的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帮助解决。15:30-17:15开始理论学习,17:45大一的学生就要到学校的餐厅或厨房开晚会,真实的实训操作流程、服务时间及服务内容和午餐略有差别:从18:15开始至21:45结束,由于晚餐是按照正统西餐四步吃法,实训时间较长,晚餐菜单是两种西餐晚宴套餐可选其一,摆台按照标准西餐摆台标准操作。

大二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除了完成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还要轮流担当餐饮或厨房部门的管理岗位,指导大一学生服务过程的投诉处理及菜单设计,此外还要完成一次特色的主题宴会的全程设计及服务管理任务。那么,日常前厅客房的实践操作管理的学习每天约6小时,上午下午各约三小时,前厅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预定、礼宾、接待、话务中心、夜审、主管的业务,客房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有完成布草、客房清洁、公共区清洁、客服、洗衣房、主管的业务,系统设计的流程与大一学生经历的实训流程一样,这一流程也是模拟真时酒店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大三上学期的校内实训学习是具有超强责任性的,尽管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学习,较少的实训内容就是轮流担任总经理的岗位,负责学校钥匙的管理,各部门运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等任务。下面我们探讨,如何保障这一实训模式的实施。

放样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职;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教学;模块化;考核机制

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属于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必修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有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以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或某一工程部位作为课程模块划分依据,形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块,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不断优化,能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和优势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之为任务模块[1]。MES 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不同职业工种和技术技能进行分析,将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岗位规范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MES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教学活动不仅灵活,而且实践性较强,有助于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二)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1.学校企业协同育人

模块化教学改进了课程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将建筑市场和专业岗位联系起来,将岗位能力和课程知识、工作内容和技能培养联系起来。通过源头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按照最新目标进行人才培养,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2.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模块化教学以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建立建筑专业技术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此一来,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消除高分低能的弊端。

3.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

在横向对比(和其他高职院校对比)、纵向对比(和中职院校、本科院校对比)中,总结成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为模块化教学设计提供支持,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和目标,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的瓶颈和束缚。学校与企业、行业甚至政府联合开发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意义的模块库,学生自主选择对接,能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实训教学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实训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制约了教学水平提升,总结如下:

(一)教材内容滞后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施工规范标准也不断更新。然而,《建筑施工技术》使用的教材内容滞后,多是传统施工技术的总结和应用,新型技术的涉及较少,与建筑市场存在一定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直接服务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而且知识内容跨度大,学习起来有难度[2]。目前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多是教师指导演示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学习兴趣较低,而且实训效果较差。

(三)实训手段较少

从实训手段来看,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环节,提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多采用 2.5+0.5 或 2+1 模式,为了保证理论教学质量,实训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且现有的实训手段过少。

(四)实训资源不足

建筑专业实训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实训需要的场地要求高,且相关仪器设备比较昂贵,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较多短板。

三、《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实训模块化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实训模块化教学,关键是筛选和提炼实训模块,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具有代表性。即在建筑施工现场经常用到的一些项目技能,如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钢筋绑扎、墙体砌筑、抹灰、饰面等项目,训练学生的基本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层次分明,多种样式。组别之间形成差异化,难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三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既可丰富教学资源,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训课程体系

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训课程划分为 3 个大模块,13 个子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见下图 1。

1.单一项目模块

依据 MES 教学模式的指导,将学生分成每3 ~ 5 人一组,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来编制。教学计划如下:(1)挑选实训项目。根据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各分部分项工程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项目,形成个性化实训项目表。这五个项目涵盖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三种常见的结构类型,以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三大工程。(2)编制个性化实训任务书。针对每个实训项目编制任务书,根据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不同的操作内容。(3)集成材料工具和教学资料。每一个项目实训中,先对使用到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准确计算,并按要求截取成相应的尺寸。再将钢筋弯制成型,将模板按需要切割成块,将钢管按任务要求尺寸切割。然后请专业技术工人,利用这些材料完成项目的钢筋、模板、支架、砌筑、装修等操作,并将理论计算和实践操作过程摄制成教学录像。最后将这些材料、工具及教学资料进行包装,全部集成到一个材料柜里,形成集成化[3]。(4)按项目流程开展实训。①理论计算: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力学计算,根据结果设计并绘制图纸;②施工准备:根据任务书中的建议图纸,进行材料下料计算,填写施工工具表,编制工程量清单;③答辩落实:计算完成并正确后每小组每个成员,就理论部分向教师讲解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将知识落实到每个同学;④实训操作:通过理论关后,学生领取与任务书相应材料柜,利用材料柜内的材料和工具,在实训馆指定的工位完成测量放样、施工操作、质量检测、资料整理等实践内容;⑤作品讲解:各小组按任务书要求完成项目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项目是如何计算、操作,并将图纸与实物一一对应起来;⑥清理总结。

2.综合实训模块

综合实训模块,主要是完成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建筑结构模型,设计相关空间布局,包括客厅、卫生间、厨房、卧室、阳台、楼梯等。将常用的、不同类型的梁板柱结构构件整合,如柱子包含了框架柱、构造柱及异型柱,梁包含了不同配筋形式的框架梁、主次梁、井字梁,板包含了双层双向及分离式的单双向板等。在综合实训模块中,让学生将零碎化的知识整合起来,经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掌握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独立分析能力,能有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此外,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工匠精神[4]。

3.虚实结合加强模块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实训模块化教学中,能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方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1)校企合作开发仿真实训动画。为了便于教学,提升学习兴趣,根据现有图集的细部规定,将每个构件的侧重点通过仿真动画展示出来。尤其是一些关键数据和细部构造的表现,采用高仿真的三维展示手段,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全方位查看这些细部构造和关键数据,使抽象的平法图集知识和施工工艺技术变得形象易懂[5]。(2)融内业计算与业外实践于一体。每个实训项目既涉及内业计算,又涵盖了施工工艺流程排序与施工工艺重点的把握,全方位训练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虚拟仿真软件学习与操作。软件所包含的构件实训模块,均具备任务书、指导书、教学视频、钢筋计算、模板计算、施工工艺流程学习与考核、虚拟仿真动画观看、理论成绩统计等内容,与硬件配套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考核机制

由教师制定和分配项目,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实践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分项评价。评价覆盖项目实施全过程,包括最开始的项目分组,小组理论答辩考核,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的考核,项目成果的考核,项目分析报告的考核,虚拟仿真操作的考核等。

四、实训模块化教学成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实训模块化教学,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为主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对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能掌握建筑岗位的作业流程,掌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考核评价后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技能水平

实训模块化教学,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岗位与学生对接。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加法和减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明确了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增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操作、无序管理,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实训模块化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式,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分配角色和任务,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在相互协作的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更为接近,让学生认可并尊重每个成员付出的努力,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归属感。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