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推动策略

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推动策略

[摘要]全民阅读是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与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推动密切相关。我国主题出版发展比较成熟,政策性和时效性较强,但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选题过剩和盲目选题、缺乏特色精品优秀出版物、主题阅读的需求量大但缺乏主题阅读文化、主题阅读活动未与全民阅读战略深入对接以及出版单位推动主题出版的保障措施仍不健全等。在全民阅读战略的推动下,出版行业应加强系统引导,增强责任意识;利用自身优势,构建特色主题出版物。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借助全民阅读战略政策积极构建全社会的主题阅读文化;实现全民阅读战略与主题出版、主题阅读的深入对接。各级出版单位应构建各类促进主题阅读的具体保障措施。

[关键词]全民阅读,战略主题,出版主题,阅读

1引言

早在2003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开始全面部署和推动“主题出版”工程,推出至今“主题出版”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单元[1]。主题出版作为我国重大出版项目,聚焦涉及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活动,如大型会议、重点事件、重大节庆以及重点工作事项等,是主题阅读的重要内容来源。自2006年,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开展以来,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全民阅读的活动规模及内容不断得到扩大,同时活动形式也日趋多元化,活动影响的覆盖度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要紧跟党和国家重点工作以及节庆活动,构建具有时代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主题的阅读活动[2]。因此,新的全民阅读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本文旨在了解全民阅读战略的发展现状以及出版行业对于战略实施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全民阅读战略提出推进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的对策。

2概述

我国学者对于全民阅读战略、主题出版和主题阅读的相关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以下从全民阅读战略、主题出版和主题阅读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2.1全民阅读战略

聂震宁指出我国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多个政府部门2012年首次提出了全民阅读战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推进包括传统图书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等多重方式,提倡和鼓励全民开展阅读,积极从书本获取知识,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自2014年始至2022年,国家已经连续9年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民阅读战略的重要性;2020年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战略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树立核心价值观念、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主题出版

2003年,我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和部署主题出版工程时,提出了主题出版的概念,指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高丽娟认为主题出版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和导向性,体现了我国出版事业的独特需求,为推动国家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助力[4]。

2.3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以主题出版物为目标的系列阅读活动。通过对主题出版物的认识和学习,读者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相关领域重大主题的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张世海指出主题阅读着重关注的是“关键少数”读者群体对于主题出版物思想和精神的领悟,通过对主题出版物的阅读,能够让“关键少数”读者群体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时代使命,提升影响力和核心素养[5]。

2.4相互联系

出版和阅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主题阅读是基于主题出版诞生的活动,而主题出版为主题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主题读物,推动主题阅读活动的持续发展[6]。可以说,没有主题出版,主题阅读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次,主题阅读与全民阅读的联系就在于读物对象的内容和性质上。主题阅读的对象是主题出版物,而全民阅读的对象则不局限于主题出版物。全民阅读的范围比主题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三,全民阅读和主题出版具有紧密的战略联系。缺少全民阅读的主题出版,容易脱离基层群众的基础需求。缺少主题出版的全民阅读则容易失去发展的正确导向[7]。不可否认,主题出版能够为全民阅读提供正确导向和价值理念,而全民阅读能够推动主题出版的蓬勃发展,解决“接地气”的根本目的。只有结合了全民阅读和主题出版两大方向的战略活动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3出版行业对于实施全民阅读战略的重要性

首先,出版行业肩负着新时代引导民众“读什么”的重要任务,在出版工作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使民众通过阅读来理解自身的阅读偏好和文化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了解和解决“为何读”的根本问题。出版社是阅读资源的生产者,需要针对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选题、质量分析和内容评价,进而进行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对于出版社而言,全民阅读战略中亲子群体、家庭群体和校园群体的需求更具有挑战性。其中,青少年对于“书香社会”的创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图书出版为例,在选题上要着眼于幼儿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亲子家庭阅读氛围的营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民阅读战略的有效实施。其次,出版行业在全民阅读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负责为民众提供具有文化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阅读资源。其中,不仅仅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等,还包括数字出版物、有声图书等多种数字化媒体形态[6]。多年来,出版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阅读资源,同时也在数字化时代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了融媒体时代阅读资源的有效供给。当前,多家出版社积极开发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服务,为民众提供多重数字资源来满足其随时随地的阅读需求。以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在微信开设了公众号,并保持向用户每日推送2~3篇文章的频率。在其微信公众号内,读者可以了解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信息、最新的阅读活动以及智能问答等服务。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积极引入移动技术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为推动全民阅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我国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4.1主题出版发展略有不足,存在选题过剩、盲目选题等情况

2003年,首次提出主题出版的概念。经历近2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主题出版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阶段。每年都会围绕年度重大事件和重大理论制定主题,由各个出版社进行选题策划和自主申报。当前,主题出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为出版行业的选题提供政策性的引导。党的把主题出版视作新时代出版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各个出版单位为了践行主题出版使命,相继内容丰富的主题图书,既涵盖普及读本、传统形式的理论专著以及资料,还覆盖了传记、漫画以及小说等形式。然而,通过对各出版社情况调查发现,当前主题出版仍存在选题过剩、盲目选题等情况。根据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的统计,2014至2021年,全国各级出版社报送参评国家重点主题出版工程的选题达到了14230种。其中,图书选题申报数量共计12206种,电子出版物选题申报数量共计2010种。最终确定选题数量仅为864种。最终确认的图书选题数量为710种,最终确认的电子出版物选题数量为140种。综合8年来通过率的数据,其平均入选率仅为6.07%。由此可见,涉及主题出版的年度绝对品种数的规模相对庞大,而围绕一定时间内某一主题发行的出版物规模更是巨大。这在无形中降低了选题申报图书的含金量。同时,部分出版社和部分编辑为了入选重点出版图书,忽视了出版社在选题策划和内容编辑上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及目标读者对于图书内容的阅读需求,一味地谋求入选的虚名而缺乏正确的理念认识。同时,由于国家会对入选的图书选题和电子出版物选题提供专项补贴和项目资助,出版社盲目选题也会导致后期出现过度投入和过度生产等问题,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4.2主题出版的政策性和时效性较强,优秀出版物的主题涵盖范围小

主题出版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之初它的选题和内容设计都需要尽量需要服从于国家对于宣传工作的部署,按照每年制定的工作方向确定选题,从而发挥其导向性和宣传性。主题出版的政策性和时效性较强,大多依据年度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事件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和开展,重点贴合顶层设计和发展需求[7]。但是,根据笔者对出版社和读者的调查发现,由于主题出版只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国家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出版导向,导致目前的出版物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单一,大多数出版商只关注与国家相关的大事件,而不是在对公众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出版大众感兴趣的其他类型的主题内容,满足其阅读需求。在这种出版思维的影响下,不能为阅读市场作出合理判断,进而导致全民阅读出版物的可选择性降低。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主题出版缺乏有特色、多样化的优秀出版物[8]。

4.3主题阅读的需求量大,但社会上主题阅读文化尚未完成

近年来主题阅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推崇,无论是党和国家层面启动的主题出版工程以及对出版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补贴与激励政策,还是对主题阅读活动进行官方宣传与牵引,开展各种主题读物展销活动,都说明主题阅读活动成为国家关注的活动。据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古巴中国图书中心成立仪式上说,截至2018年2月2日《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全球发行已突破1300万册,这充分表明主题阅读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以及发展潜力[4]。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各级出版社主题出版物的畅销书数量仍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读者对于主题阅读内容长期性、连续性和常态性的主要需求。由于缺乏相应的主题阅读活动和主题阅读作品,导致读者对主题阅读评价不高。他们认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主题阅读的文化,阅读存在随意性,缺乏相应的阅读指导,存在主题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9]。尤其在主题阅读的构建方面,缺乏统一化和系统化的设计指导。以青少年主题阅读文化的建设为例,尽管当前在我国校园课堂大量开展了主题阅读文化的创建活动,但是仍处于各个学校“单打独斗”的局面,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院校依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自行设计和策划,缺乏统一性,导致最后营造的效果各不相同,无法起到构建全社会主题阅读文化的目的[10]。

4.4主题出版、主题阅读都未与全民阅读战略深入对接

出版以及阅读被誉为文化建设领域的“双子星”。出版是阅读的前提,阅读能够反向影响出版。基于主题出版和全面阅读视角,主题出版更加侧重于对导向性问题以及矛盾的克服与化解,全面阅读的侧重点为执行路径以及落地方式的实现,所以,如果正确主题导向缺失,也会促使全民阅读丧失发展方向,其活动结果与预期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如果主题出版缺乏全民阅读作为支撑,主题阅读将出现教条以及说教情况的发生,无法实现阅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既定的经济利益目标[11]。然而,从目前两者的联系来看,根据笔者的调查,我国主题出版工程、主题阅读发展都未能实现与全民阅读战略的倡导深入对接同步进行,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全民阅读战略实施并没有引入主题阅读活动。尽管近年来,通过全民阅读我国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26.30%上升到2021年的81.30%[4]。但是在阅读内容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指引,这既不利于我国通过全民阅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全民阅读的效果。同时,部分读者对于一般选题的阅读兴趣较为浓郁,而对重点选题的内容缺乏关注。长此以往,会降低主题阅读的含金量,降低全民阅读的价值导向作用。第二,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仍未发挥对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的助力,两者的发展仍处于割裂状态。例如,目前我国政府关于全民阅读战略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推广规划还没有专门针对主题出版、主题阅读的内容[12]。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引,全民阅读战略的发展以及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的发展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出版行业仅能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发掘民众的兴趣和需求,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4.5出版单位对推动主题出版的管理、推广保障措施仍存在不足

根据笔者对我国各级出版单位在推动主题出版情况的调查来看,目前我国出版单位在构建主题出版的保障方面仍不够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高质量的主题阅读产品开发。目前许多出版单位主题阅读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在主题出版方面,缺乏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盲目追寻热点问题。另外,部分出版社存在缺乏针对性和忽视读者需求的情况。第二,缺乏多元化的出版渠道。部分出版单位在出版主题阅读产品时,不注重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和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出版渠道和发行渠道,导致主题出版作品发行量低、市场关注度较低等情况。第三,缺乏数字化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数字化出版物的重要性[13]。读者对于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日渐增长。单一的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主题出版的需求。同时,部分出版社忽略了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对于宣传推广的重要性方式,许多出版单位仅仅采用传统的首发式、作者见面会等形式,未使用新媒体、自媒体等进行网络宣传,这也导致读者对主题出版作品的认知度不高。

5基于全民阅读战略推动主题出版与主题阅读的策略和建议

5.1加强系统引导,增强责任意识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主题出版具有其时代性和特殊性。对于出版行业来说,想要获得大的阅读群众基础,就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动态变化,根据社会民生的发展现状,出版与民众切身相关的读物,同时进一步强化出版行业的责任意识,将主题出版从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出版行业人员应认真、严肃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作为出版人的政治责任和自律意识,自觉地抵制媚俗选题、低俗选题等情况,避免主题出版路上的虚假繁荣景象和无效阅读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选题过剩、盲目选题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政府顶层的引导性,在意识形态层面对出版社和编辑选题进行正确引领,为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内容设计和阅读质量等方面提供有效规划。通过政府政策指导和行政部门的管理设计,加强出版从业人员的价值理念和专业素质,激发出版行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14]。

5.2利用自身优势,构建特色主题出版物

针对目前主题出版物过剩,缺乏特色的主题出版物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出版单位应根据自身特有的优势领域打造主题出版物,进行相关主题出版。主题出版极具前瞻性以及政策敏感性,同时,还需要关注时局发展,立足当下,树立战略意识以及全局意识,选取自身最为擅长的视角或者领域切入,以进一步提升主题阅读的实效性,并创设多元化的主题阅读推广场景[15]。第二,中央出版单位需要集中优势资源以及地域优势,借助规模形成主题阅读特色。多数中央出版机构都集中在北京,有助于及时采集政策信息资源以及作者资源并深度开展国际出版合作。以人民出版社为例,由于自身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以及出版嗅觉,先后推出一系列精品读物,如《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讲故事》,并由此构建多层次的主题阅读活动。第三,地方出版单位必须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差异化视角打造极具地域风格的主题出版物。以重庆出版集团为例,引入名师大家持续深挖红色历史——红岩历史,构建了极具社会认可度的优秀出版物——《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其累积发行量达到40万册,荣获“五个一工程”的嘉奖[16]。而对于大学出版单位而言,其区位优势在于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距离较近,有利于集中利用专家资源以及科研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主题出版专业化”。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例,该社相继打造了两类精品主题阅读活动,分别为“大飞机出版工程”以及“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17]。

5.3积极构建全社会的主题阅读文化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尚未构建主题阅读文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和单位应借助全民阅读战略政策积极构建全社会的主题阅读文化。阅读文化的生成会依托于特定技术背景以及物质基础,社会意识和环境制度会给阅读文化造成一种制约效应。打造面向全社会成员的主题阅读文化,首先应该对主题阅读给予充分重视。从管理层面而言,应从制度层面打造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主题阅读,从而有效增强受众阅读的自主性以及自律性。例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8年3月颁布的《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指出应该对主题阅读特别关注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主题阅读的快速发展。其次,构建主题鲜明的社会主题阅读形式,驱动主题阅读文化的形成,如可以围绕领导干部组织高水准的主题阅读活动,以带动更加广泛的主题阅读行为。再次,在教育中渗透主题阅读,如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引入主题阅读,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其主题阅读兴趣。另外,主题阅读应和个人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让主题活动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还需要在不同场所、场景中凸显主题出版物,以阅读氛围驱动大众阅读意识和行为的生成[18]。

5.4实现全民阅读战略与主题出版、主题阅读的深入对接

我国政府及相关单位应通过主题出版、主题阅读活动引领和助力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积极推广基层的主题阅读活动,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关注和了解主题出版和主题阅读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在主题出版物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主题阅读和全民阅读的有机连接。例如,我国可以在全民阅读战略实施过程中以主题阅读活动作为引领,围绕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广泛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从而引导全民阅读战略的开展和实施。同时,政府顶层由上而下的引导,能够加速全民阅读战略与主题阅读的深入对接,从而在政策上、制度上和形式上为二者的深入对接保驾护航。

5.5构建各类促进主题阅读的具体保障措施

针对目前出版单位在促进主题阅读活动的保障措施仍不够健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各级出版单位应从产品开发、销售、阅读推广和融合发展等方面来促进主题阅读。第一,做好主题阅读产品的开发保障。出版单位需要基于政治局势、市场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产品竞争优势等视角,利用实际调研采集最真实的材料。就产品开发而言,必须在主题出版以及推广过程中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对作者进行筛选与考评,聚焦内容资源的多种审核,提升出版产品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依托优秀编辑打造精品,增强出版作品的质量;保持对热点事件以及主题的敏感度,找准选题的切入点以及实际,及时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重视差异化竞争,聚焦主题出版的整体特征以及内在需求,围绕内容以及形式开拓创新;此外,还需进一步整合不同类型的市场资源,打造极具品牌张力的品牌图书。第二,渠道保障和宣传推广保障。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与机关和企业事单位的合作,利用主题教育强化和实体书店的深度合作,围绕相关机构的学习培训读物团购工作建立多层次、高频次的流程再造,引入电商模式拓展主题阅读推广的场景与媒介。另外出版单位还应借助不同形式的国际国内展会宣传平台,与不同领域的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扩大主题阅读读物的市场知名度,以带动主题出版物能够以更高姿态推向市场[8]。另外,就促销活动以及实现形式而言,各级出版单位必须紧密贴合主题出版物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既要注重布局首发式以及作者见面会,也要注重发挥新媒体、新场景在开展口碑营销中的突出价值,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对读者信息的采集与反馈,不断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售后服务。第三,积极开发数字化产品。根据笔者对全民阅读调研结果可知,与传统媒体综合阅读率相比,民众对于数字化媒体综合阅读率占据了优势地位,这与数字化设备的普及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未来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在此背景下,主题出版必须积极开拓数字化图书和数字化平台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主题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的便利性。以人民出版社为例,人民出版社对于数字化媒体的研发和数字化出版物的开发最早可以追溯至2008年。多年来,人民出版社在保持传统媒体图书质量的基础上,深耕数字化媒体的开发,从而打造了立体化的数字化媒体传播矩阵[19],针对了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能够结合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内容和主题阅读需求深化推广出版社的最新作品,真正地实现了全民阅读战略背景下主题出版和主题阅读的高效融合。

作者:张永清 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