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学术意义分析

“伟大建党精神”的学术意义分析

摘要: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不仅具有极为深刻的政治意义,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一是有效地整合了对建党初期的多重精神表述;二是更为准确地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三是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完整性;四是蕴涵了我们党一百年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程。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学术意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极为深刻的政治意义,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有效地整合了对建党初期的多重精神表述

长期以来,无论是从官方层面,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不仅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事件的精神表述缺少一个统一的说法,而且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这一时间段,也缺少一个权威的精神表述来作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精神代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活动中心,如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分别集中于以下地方:上海、井冈山、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西柏坡、北京等六大区域,另外还有一年多的长征时期。这些波澜壮阔、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绚烂的篇章,也留下了永远不灭的伟大革命精神。除去上海和北京两个时期之外,其余每个时期均有密切对应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主体革命精神。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在井冈山精神产生之前,缺少一个典型的精神表述来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革命精神。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即成立大会),主要是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天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而此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和活动中心也长期以上海等地为主。如果按照我党对其它时段精神的概括(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理应有一个对应的精神表述来体现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但事实上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直至本世纪初叶,有关学者才提出了创党精神、立党精神、先驱精神等概念,与此同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也提出了红船精神的概念。可以说,这些范畴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弥补了这一时间段精神表述的缺失,具有积极和进步的学术意义。应当说,这些积极的学术探索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能否由此概括出一个典型的精神表述来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在成立之初的精神风貌呢?答案是肯定的。当时间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总书记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可以说,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有效地整合了对建党初期的多重精神表述,从官方层面上结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这一时间段在精神表述方面的不统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更为准确地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

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比较典型的一种观点认为,井冈山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那么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首创精神,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这一观点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界定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具体而言,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开辟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学说;其二,提出了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学说;其三,提出了“党指挥枪”的理论,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其四,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理论,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2]随着“红船精神”这一概念的提出,从另一视角探寻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观点呼之欲出。这一观点认为,红船精神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的精神,无论从时间节点上还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上来看,都是具有划时代象征意义的。作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伟大航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3]应当说,南湖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象征,把以红船命名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井冈山精神和红船精神,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从时间的节点来看,如果能把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追溯到建党起始日最为恰当,既符合事实逻辑,也符合时间逻辑。因此,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范畴,从时间维度上更为准确地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首先,这一范畴是从原有的几种提法中总结、概括、凝炼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对之前几种精神表述的扬弃,凸显出“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表述更为恰切;其次,从官方层面把“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崭新范畴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有效地廓清了几种学术观点的论述视角差异,消弭了对精神之源问题的不同说法。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完整性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体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作为一个精神系统,涵盖了从建党之日的精神直至当下的所有精神,具体而言,包含了四个阶段的精神:其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比较典型的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等;其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比较典型的如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其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比较典型的如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其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比较典型的如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三牛”精神、丝路精神等。作为一个精神体系、精神系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理应是一个完整的精神链条。但我们发现,从井冈山时期开始直到当下,每个时间段都可以找到一个甚至多个精神表述来体现当时的精神风貌,而从建党之日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这个时段却单单找不到一个典型的精神表述来代表这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即便如学术界提出的几种精神如先驱精神、红船精神、安源精神、“二七”精神、“铁军”精神(叶挺)、八一精神等,无论从精神的代表性方面还是从精神的意象方面,都无法体现出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范。因此,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之时,无论从政治层面还是从学术研究层面,都迫切需要提出一个规范的精神表述来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从多重视角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其一,从时间层面,把精神谱系的最早时限提至建党之日,使得这一精神系统的起点恰到好处;其二,从空间层面,抛却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始地的争议,把上海和嘉兴南湖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凝炼出一个新的精神表述;其三,从意义层面,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第一个精神,用建党行为本身来命名这一精神,可以概括、提炼出更加全面深刻、充实饱满的精神内涵。

四、“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蕴涵了我们党一百年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程

“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所指代的行为本身是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事件,但我们从这一事件中抽象出的精神表述却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我们知道,用抽象的概念、范畴对一个或一些事件、活动的概括,可以在当时提炼出来,也可以在事后提炼出来,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但它的时间起点却要追溯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时;而“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范畴却是在事件发生或进行的过程中就提炼出来了。这两种概括模式可以视情况的不同择机选用,并无固定模板,且二者均有各自优势。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明确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这非常有利于完整准确地阐述建党精神的内涵。我们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写下了足以流芳千古的伟大史诗。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篇章。回望过去,这一百年的历程就是我们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程,同时,我们党的百年奋斗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4]因此把一百年的历程融入到建党精神的内涵中,更能展示这一精神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更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结语

总之,“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精神从以下四个视角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品质:一是目标的明确和坚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始终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是敢于牺牲和斗争的勇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不怕道路坎坷、不惧艰难险阻、不畏环境恶劣,都始终在斗争中表现出了撼天动地的大无畏英雄气魄,展示了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四是性质和宗旨的完美体现。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做到体现人民意志、不负人民重托,不仅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全体脱贫和全面小康,而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作者:张颢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