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鼠害防治工程规划

三江源鼠害防治工程规划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发[2010]5号)、《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省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文件精神,查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中鼠害防治工程的实施情况、工程成效以及好的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从2010年4月15日开始,在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牵头,成立了青海省三江源办、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气象局、科技厅、环保厅等各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专题调查小组,调查范围涉及黄南、海南、玉树、果洛4州21县及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征求意见、收集资料、走访牧户、现场调查等多种形式,对2005—2009年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中鼠害防治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全面调查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现将鼠害防治工程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工程规划、计划与完成情况   1.1规划情况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总体规划》计划鼠害防治工程规模为209.21×104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4.42×104hm2,缓冲区面积为63.11×104hm2,试验区面积为101.68×104hm2。投资75元/hm2,总投资1.57亿元。工程涉及玉树州6个县、果洛州6个县、黄南州2个县、海南州2个县、格尔木市1个镇。   1.2计划下达情况   自2005年以来,国家共下达鼠害防治资金15690.57万元,计划防治地面鼠面积为541.47×104hm2,地下鼠面积为44.96×104hm2;巩固扫残面积为410.15×104hm2,其中地面鼠巩固面积为402.15×104hm2、地下鼠巩固面积为8×104hm2。   1.3执行情况   三江源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青海省鼠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鼠害愈加猖獗。鼠害防治工程计划下达后,青海省农牧厅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集有关单位专家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青海省以往大面积连片防治的经验,草原鼠害防治必须坚持“集中连片、连续防治”的原则,采取第1,2年大规模防治,第3,4年连续扫残的方式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控鼠害的发生。为保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防治工程的实施效果,根据1998年青海省“三害”普查资料中三江源地区鼠害分布、危害面积情况,决定对三江源地区鼠害防治工程的防治规模进行调整,将防治区域由自然保护区18个分区扩大到整个三江源16县1乡鼠害危害严重区,防治面积由209.21×104hm2扩大到586.43×104hm2,其中地面鼠防治面积为541.47×104hm2,地下鼠防治面积为44.96×104hm2,投资15元/hm2。此情况已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了汇报,并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认可。   1.4完成情况   截至2009年底,完成鼠害防治面积586.43×104hm2,其中地面鼠防治采用生物毒素防治的方法分二批实施,完成地面鼠防治面积541.47×104hm2,当年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5.3%,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完成地下鼠防治面积44.96×104hm2,完成计划的100%;巩固扫残面积410.15×104hm2(其中地面鼠巩固面积为402.15×104hm2、地下鼠巩固面积为8.00×104hm2),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共组织劳力85523人次,其中当地牧民劳动力54921人次,占劳动力总人次的64.22%。地面鼠防治采用C型肉毒杀鼠素进行大面积集中防治、连续2年扫残的方式,共使用生物毒素1386.77×104mL、燕麦饵料1386.77×104kg。地下鼠防治采用弓箭防治,实施地点在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南州兴海县、同德县;同时在玛多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采用招鹰架生物防治鼠害,面积为30.67×104hm2,共设置招鹰架1.23万根。   2实施效果评价   经过各级政府和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工程区植被盖度和草丛高度显著提高,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效地控制了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缓解了防治区的草畜矛盾,对保护天然草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生态效益   草地鼠害是导致优良牧草减少、毒杂草增生、“黑土滩”蔓延的重要因素。防治鼠害可有效保护草地植被和人工草地,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有利于遏制草地的进一步退化、沙化和“黑土滩”化,使草地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把鼠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对于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增加优质牧草成分和植被盖度、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改变项目区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鼠害防治后草地生产力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平均植被盖度达到68.93%,平均高度达到9.92cm,分别比工程实施前的2005年提高了23.20%和32.60%,且优良牧草比例上升,从而加速了草地植被的恢复。据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监测组的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防治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75%,产草量为2608.78kg/hm2(其中可食牧草产量为2019.20kg/hm2),与2008年比较,总盖度增加2%,增幅为2.67%;产草量增加322.96kg/hm2,增幅为12.38%(可食草产量增加28.17kg/hm2,增幅为1.08%)。工程区内与工程区外比较,植被总盖度增加17%,草地总产草量增加193.48kg/hm2,增幅为7.87%。   2.2经济效益   据测定,地面防治鼠害每公顷产草量增加375kg,完成地面鼠害防治面积541.47×104hm2,共增产鲜草203.050×107kg,每千克鲜草按0.4元计算,折合人民币81220.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1,按利用率70%计算,可满足97.37万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据在河南县咨询捕鼠人员了解到,地下鼠轻度发生区平均有7.5只/hm2,中度危害区有15只,严重地区有45~60只;每公顷按7.5只计算,1只鼠(高原鼢鼠)日食鲜草264g;按180d计,整个地下鼠害44.96×104hm2防治区每年可挽回牧草损失1.6025×108kg,可产生经济效益6410万元;按利用率70%计算,可满足7.68万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项合计,青海省整个鼠害防区每年可挽回牧草损失20.91×108kg,按利用率70%计算,可满足105.05万羊单位的全年饲草量。同时,可充分利用高原鼢鼠骨的医药价值优势,加强与鼠骨经营者的联系,在防治的同时,按每只1.0~1.2元的标准收购农牧民捕捉的高原鼢鼠。5年间,青海省共捕获高原鼢鼠441.3万只,每只最低按1.0元计算,共增加农牧民收入441.3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当地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鼠害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p#分页标题#e#   2.3社会效益   通过大面积鼠害防治,不仅使该地区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转变和更新了牧民群众科技兴牧的意识,促进了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充分调动了牧民群众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项目区的7.8万余名干部和牧民进行了有关草地鼠害防治的培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和牧民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牧民从以前不愿“杀生”到主动投工投劳,积极参加鼠害防治工作,据统计,参与2005—2009年三江源地区鼠害防治工程的牧民达到60315人,占劳力总数的70%以上,通过投工投劳获得收入4700万元。这对于促进项目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切实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牧民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主要做法和经验   3.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保证鼠害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青海省各州、各县相继成立了鼠害防治指挥部,各防治区在防前及时成立以主管畜牧业的县长、乡长为指挥长,以业务主管部门、计划、财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防治指挥部,及时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个防治作业区都有1名乡(镇)领导亲自挂帅,在现场驻点指挥,并有草原、畜牧兽医、卫生、治安等专职乡(镇)干部负责项目实施,保证防治区安全、科学、有序地实施鼠害治理。同时,逐级(省与州、州与县、县与乡)签定了目标责任合同书,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制定了有效的奖惩措施,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主管部门全力抓,各行业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   3.2科学规划,坚持集中连片、连年防治   为保障项目区鼠害的防治效果,针对鼠害防治工程量大、任务艰巨、防治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制定了科学的防治原则和技术路线,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综合治理,保证防效”的方针,贯彻“统防统治”、“灭效防治与环保并重”的原则,全面规划、讲求防效、巩固成果和大面积连片连续防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大规模防治和扫残巩固相结合,生物毒素、招鹰架、鼠夹、弓箭相结合,科学地确定鼠害防治区域,改变了以往单打一、小片分散、撒“胡椒面”、按行政界限以乡村为单位分片防治的做法,充分发动牧民群众,将财力、物力和人力集中起来,在按照鼠害发生区域的自然界限实行跨村、跨乡以及跨县、跨州的连片联防,保证在防治区域内不留死角,发挥规模效益,做到防治一片巩固一片,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灾害复发时间,最大限度地了发挥了工程的规模效益。   3.3加强宣传和培训,严格技术规范   为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在防治工作过程中,青海省各州业务部门抽调大批技术骨干深入各防区,防前开展技术培训,防中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防后检查验收,自始至终参与整个防治过程。在防治过程中,严格按《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草原鼠害防治工程实施细则(试行)》所规定的技术规程对参加防治的牧民和民工进行集中培训,在防治现场传授灭鼠常规知识,对拌饵、示范投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示范,防止了防治中的技术操作和防治药品使用不当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防区重点推行了“五统一”的管理方式,即统一时间、统一组织和调配劳力、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供应药品、统一验收考评。由于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了规范性操作,当年平均鼠害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3.4加强工程监理,提高防治效果   三江源地区鼠害防治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防区处于高海拔牧区,防治时间在气候严寒的冬春季,工程区点多面广,监理费用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驻县监理人员根据各县特点并结合作业设计认真编写工程监理细则,严格履行监理制度和职责,规范监理工作,认真做好工程进度、质量、资金、安全的控制及合同和信息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对鼠害防治中各重点环节进行旁站监理和巡视监理,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和数量关,二是深入防治现场把好技术操作关,三是把好劳动力到位率、投洞率、防治效果检查关。   3.5广泛动员群众,做到群防群治   青海省牧区是全民信教区,“不杀生”的宗教迷信思想根深蒂固。为了保障鼠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牧区各级政府和草地业务部门始终宣传教育广大牧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生存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鼠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充分认识草地鼠害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保护草原,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保护草原害鼠天敌,做到了群防群治,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防治成果。   3.6规范档案管理,实行标准化考核   为切实加强对鼠害防治的规范化管理,在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的实际,制定了《青海省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三江源地区鼠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各防治区县农牧主管部门、实施单位制定了《实行鼠害防治物资核查管理制度》、《鼠害防治进展监督检查制度》、《防治质量效果检查制度》、《表格登记管理制度》、《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对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并指定专人管理档案资料,实行标准化考核,为今后的防治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技术资料。   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草原鼠害复发严重   草原鼠虫害是青海省牧区与雪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是导致草原急剧退化、沙漠化、大面积“黑土滩”退化草地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动物学家考察,草原害鼠之所以成群结队,年年捕杀而不见减少,主要是因其繁殖量太大,在适宜条件下,高原鼢鼠母鼠1只每年可产仔1~2次,每胎产仔2~6只,部分当年出生的幼鼠亦可进行繁殖。与家鼠和田鼠相比,其繁殖速度并不算太快,但由于它们的数量太多,1年的繁殖数目就相当惊人。草场经过大面积的灭鼠后,总会留下少量的残鼠,残鼠的多少及恢复速度是影响灭鼠效果的关键。灭鼠质量差的地区残鼠遗留多、数量恢复快,反之如果残鼠少则数量恢复慢。据西北高原研究所施银柱[1]的研究表明,灭鼠后害鼠的灭效在60%以下的,灭后第1年残鼠均已超过或者恢复至原来的水平;灭效在70%的,残鼠在灭后第1年已恢复至原来数量的77%,而在灭后第2年残鼠数量为原来的199%;灭效为80%的,在灭后第1年残鼠恢复至原来数量的52%,第2年为原来数量的133%;灭效为90%的,在灭后第1年残鼠恢复至原来数量的26%,第2年为原来数量的46%,第3年为原来数量的82%。同时,在害鼠低密度时的繁殖强度大于高密度时,繁殖时间也缩短,部分当年幼鼠也参加繁殖,这是生物维持种群数量的一种补偿现象。这就说明,要依靠灭鼠来控制鼠的数量需要年年灭,至少隔1年灭1次。据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梁杰荣等[2]的研究表明,对高原鼢鼠的灭效为63.16%时,灭后第3年尚未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是因为在正常条件下高原鼢鼠的繁殖力较弱,每年多繁殖1次,每次繁殖2~6个。由此可见,如果能设法提高高原鼢鼠的灭效,每4~5年灭鼠1次还是可行的,但灭治高原鼢鼠的困难较大,尚缺之理想的防治方法。由于害鼠繁殖能力强、迁移速度快,复发现象比较突出,但在资金安排上由于扫残投入少,不能真正巩固灭治效果,大部分鼠害防治区在防治3~5年后又成为新的危害区。#p#分页标题#e#   4.2防治任务重,资金缺口大   一是三江源地区草地鼠害面积大,分布广。虽然三江源地区对草地鼠害进行了有效的大规模防治,但由于鼠类繁殖速度快、迁移能力强,鼠害复发严重,鼠害面积仍有上升趋势,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如果继续按此规模开展灭鼠工作,无法缓解草原生态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防治投资标准过低。三江源地区气候严酷,人烟稀少,大面积鼠害防治需雇用大量的劳力,防治成本与环湖地区相比高得多,再加上牧民自筹能力十分有限,每年的防治经费只能防治当年鼠害面积的10%左右,在大面积防治后无力再进行持续巩固,造成大部分地区的防后持续巩固工作流于形式,造成鼠害迅速反弹和复发。   4.3草地保护队伍基础差,专业人员缺少   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基层草原站基础设施薄弱、仪器设备落后、办公条件简陋、服务手段原始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目前,青海省草原鼠虫害防治仍以人工投饵为主,费时间,费人力,成本高,速度慢,给草原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诸多不利,草原保护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4.4鼠害测报体系建设滞后   草地鼠害预测预报是草地鼠害治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制订防治计划及实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江源地区草地面积大、鼠害分布范围广,由于鼠灾害防治比例小,残留基数的潜在隐患就越大,各州、县(市)鼠害测报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监测设备简陋,测报手段落后,测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加之测报时起步晚,测报站点少,测报队伍不稳定,交通及测报所需的仪器设备奇缺,只能做一些基础调查工作,大量的测报工作受条件的限制无法正常开展,从而造成工作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鼠害发生动态,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防治和测报工作的发展需要。   5对策及建议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鼠害防治二期工程要紧紧围绕草地鼠害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坚持贯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综合治理,保证防效”的方针,坚持“统防统治”、“灭效防治与环保并重”的原则,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核心,以鼠害重灾区、常发区为重点区域,以预测预报、持续控制和灾害救助为突破口,以新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措施创新为动力,实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天敌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测报体系建设、鼠害综合治理,带动整个草原鼠害防治水平的提高,从总体上遏制草原鼠害发展、蔓延的势头,使草原鼠害防治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实现。努力做到控制鼠种群数量,防止草原鼠害的爆发,减少灾害损失。   5.1建立鼠虫害防治的长效机制   在对地面鼠、地下鼠进行大规模防治的基础上,加大鼠害的巩固扫残力度,每年下发专项资金开展巩固防治,进行连续4年的成效巩固,控制鼠害复发,持续不断地开展鼠害防治的成果巩固工作,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坚持草原“谁使用、谁管理、谁保护”的原则,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建立鼠害防治的长效机制。   5.2提高投资标准,保障防治质量   因物价上涨因素而造成防治成本不断增加、实际投入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向广度、深度发展,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投资标准,使之与当前物价水平相适应,投资标准尽可能与当前国家各类项目中的鼠害防治投资标准接近,以保障防治质量。   5.3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进行灭鼠药品、器械等科技产品的筛选试验,研制开发更多、更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灭鼠实用技术和高科技产品,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树立典型样板,以促进草地灭鼠工作的发展。   5.4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应急抗灾能力   加强州、县两级草原站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和通讯设备及器械,改善技术人员的办公条件。在草原植保队伍建设方面,应下大力气抓人才建设,健全自上而下的草原植保体系。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搞好鼠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扩大培训范围,从省、州、县自上而下地培训一支专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技能过硬的鼠害防治专业队伍,全面提高青海省生物灾害应急防治水平,更好地为草地保护服务。   5.5加大测报体系建设投入,提高测报准确率   建立健全三江源地区鼠害测报预警体系,配备必要的监测设施和交通工具,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加强测报技术人员的培训,采用多渠道、多层次、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不同类型草地鼠害预测预报技术培训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测报水平,切实提高监测能力。搞好预测预报基础数据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测报资料的分析整理,为大面积防治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6加强鼠类天敌的保护力度   鼠类天敌数量的急剧减少是草原鼠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天敌是调节鼠虫害数量、保持草地生态平衡的一种自然控制力。研究表明,在高寒草甸上,艾虎的密度大约为0.1只/hm2,1只艾虎1年能消灭鼠兔1554只、鼢鼠471只;1只香鼬每天可食鼠兔2~3只,年食高原鼢鼠800只以上;1只狐在夏季74%的食物是鼠类,冬季为60%,1只狐一昼夜可食鼠类20只。鸟类(秃鹫、金雕、草原鹰、苍鹰、猫头鹰等)也是捕鼠能手,1只成年鹰1d内可捕食20~30只鼠类;1只鸢日食10余只鼠兔;1只小鹗1年可食鼠类448只。鼠虫类天敌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鹰架控制鼠害技术深受广大牧民群众欢迎,防治效果良好。据研究,鹰架控制面积为25hm2/根,间距为500m×500m效果较为明显。另外,草原上的牧犬(尤其是那些经过训练的牧犬)捕捉鼠类的效率也很高。据了解,1条训练有素的牧犬每天能捕捉上百只鼠类。建议开展野生鼠虫类天敌的繁育研究,开展训练牧犬捕捉鼠类技术研究,加强鼠虫类天敌的保护力度,大力推广鹰架控制鼠害技术,巩固鼠害防治成果,保持鼠类存量在危害值以下。#p#分页标题#e#   5.7重建草原生态平衡,巩固灭鼠成果   草地鼠害源于退化草地,也会加速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大面积防治鼠害,三江源地区的鼠害虽然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当地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恢复,适宜害鼠生长、繁衍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如果不进行巩固,该区鼠害有可能再一次大规模爆发。施银柱[1]研究了高原鼠兔与草原植被的关系,植被的高度、盖度与高原鼠兔的密度呈负相关,即植株高而密不利于鼠兔的栖息,植株矮而疏有利于其栖息。鼠兔数量多促使草场退化,草场的进一步退化又会促使鼠类的增多,形成恶性循环。故害鼠的大规模爆发是可以避免的,巩固鼠害防治成果应采取综合措施,重建生态平衡。因此,大面积灭鼠后,要迅速进行草场复壮的措施,如补播牧草、松耙、施肥等措施,使牧草迅速长高长密,以巩固灭鼠成果。巩固鼠害灭治效果,必须与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坚持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综合治理对策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治理对策,改善鼠害发生的生态环境的具体配套措施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禁牧和减轻草场放牧,使草地植被得以有效恢复,改变草场的退化状况,害鼠的数量就会自动减少;二是采用草地围栏、防治鼠害、补播、施肥、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三是保护草原鼠类天敌,严禁狩猎猛禽和草原食肉兽,充分发挥它们与害鼠互为调节因子的作用,维护草原的生态食物链,重建草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