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作品的建筑叙事理论

刘家琨作品的建筑叙事理论

 

空间与时间自古以来都是分不开的哲学话题。建筑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科,那么自然避免不了对时间与建筑关系的探讨,也就是建筑时间维度的思考。论述从刘家琨的建筑谈起,围绕刘家琨的一些作品阐述建筑对时间的回应,关键词除了“空间”、“时间”以外其实都还隐含了第三个主角,那就是“事件”,作为时间和空间的载体,事件在其相互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对时间的回应是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体现的。所谓建筑叙事学就是将叙事学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式来分析、理解、创造建筑,重新审视建筑内在的要素属性、空间结构、语义秩序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策略,即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1]。建筑空间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被赋予了事件中的时间内涵,从而增强了空间的可读性。由于叙事对象的不同而暗含叙述时间段的差异,建筑时间维度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按叙事时间由长到短的逻辑思路(从一个地域文化形成或者说几个集体记忆形成的时间段,到建造过程的时间段,再到参观和使用的时间段)、从建筑与时间关系的角度,对刘家琨的作品和他的建筑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   1地域性———建筑对一个地域内相当长时间积淀语汇的选择性叙述(时间段:集体记忆所形成的周期)   在建筑的时间维度概念下,地域性可以理解为:历史在一定地域内的建筑上留下的语汇片段,这些片段是关于事件的、自然的、气候的、符号的、空间的,并将时间以记忆的形式在建筑空间中留存了下来。而考虑地域性的设计就是对这些关于时间和事件的“片段”的“选择性表达”。在片断的时间下所获取的映像可以拼成不连续的历史。[2]。刘家琨常被学术界冠以地域主义建筑师的美誉。但刘家琨的作品几乎“很少怀旧式地使用传统建筑语汇”[3],这也就体现了叙述的选择性。刘家琨在物质形态层面上对历史有一定的叙述。(1)在建筑原型的取义上有如下体现:罗中工作室(图2)的原型部分地取自于成都平原边缘的灰窑,丹鸿工作室(图3)的原型来源于建筑师从云南回四川途中所拍摄的一个水泥厂和农民的烤烟房;(2)在局部形式语言中对传统语汇也有所借鉴。例如罗中立工作室把瓦板岩用于起居室的单坡屋顶上并把从河边捞起的卵石直接嵌于外墙和入口内墙上,何多苓工作室和丹鸿工作室墙面表层采用传统的水泥粗抹工艺[4]。这些物质层面上的直接叙述,回应了一个地域的集体记忆。但是刘家琨更愿意在精神层面上去叙述。例如在犀苑休闲营地(图4)的设计,建筑布局从多视点考虑群体的组织关系,离散独立的游牧式布局,阻断与轴线偏转。游走于散点透视式的风景[4],就能感受到建筑叙述着古画中的人文神韵。批判的地域主义者强调场址的重要性,反对对地方和乡土建筑的单纯模仿,特别提到的是,建筑师对当代的、当地的技术、工艺、材料资源的积极回应态度。虽然在形式上无传统地域特点,但其建筑的空间、材质都随处映射出建筑师充满西部映像的地域气息。过去的时间夹杂着回忆的碎片在不断地选择性表达中留存在了建筑实体里。   2此时此地———处理现实的过程中事件与时间的外在呈现(时间段:建造过程)   刘家琨在《此时此地》中阐述了他的“低技策略”:“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的理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能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5]”例如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带领当地从没见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人员(当地农民),以“此时此地”的态度和低技的手段解决了建造中浇墙面一直无法筑直的困难,完成了很具有肌理的混凝土外立面。再如在灾后重建中,以碎砖断瓦和麦秸为原料,利用当地原有机械制作的新型轻质建渣秸杆空心砖———再生砖。与地域性表达中回应历史不同,这里记录了处理现实的过程中的事件和时间,这种“此时此地”的设计同样使得其建筑在第四维度上有更深厚的可读性。   3流线、光影与时间载体———空间在时间中的变化(时间段:参观、使用过程)   3.1游走路径   一个静态的三维空间呈现在一个移动的人的视野里的过程,本身就赋予了建筑的第四维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空间。这在一个博物馆设计中尤为明显,表现为设计师对游人参观流线的设计。一个有速度的传感器(人)描述的空间,其实也就是随时间变化而不同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描述比一个静态的三维空间描述更具有张力。而这样的空间体验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叙事性。建筑师在小说创作中对文章结构的理性操纵,在建筑中有意识地体现为“主体叙事性结构”的设置,这使得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深刻的文学性。[5]建筑师有目的地根据一路线来组织各种空间和由此产生的体验,也即是建筑中的“叙事”。观者在刘家琨的建筑中能明显体验到建筑师的主体性存在和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尤如小说中的叙事结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一个从建筑外面很远的地方就升起的坡道渐渐伸入建筑的二层,人在二层悠游一圈后返回一层并且在一层的一个不起眼的入口处完成对整座石刻博物馆的参观(图5)。在同样是展览佛像的另一个刘家琨设计的艺术馆———上海相东佛像艺术馆中,建筑师为了营造一种喧嚣大都市中“内心丛林”的静谧场所,在路径上采用“拾阶等高,低回路转,川林过涧的山林景观”[6]的游走路径(图6)。   3.2光影的叙述   某一个瞬间的光影是三维的定格,而随时间变化的光影就属于建筑第四维度的呈现。“天井必须四壁相交,才有它的光影与承接关系。笔者对一面墙与另一面墙的交接感兴趣,并且一面墙投下的阴影又由另一面墙承接”[6],在系列设计中,刘家琨特地探讨了天井在建筑中运用。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采用围合界面的消解与重组,建筑中的各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留出缝隙,作为展品的漫射采光,同时也起到了镜框的对景效果,将空间的叙述拓展到室外(图7)。有的光线使得佛像在界面上形成清晰的投影,仿佛在跟游人对话(图8)。钟章印博物馆中中厅的圆形采光洞(图9),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光影在圆柱形壁面上也缓缓移动,与“钟”所代表的时间的主题暗暗相应。#p#分页标题#e#   3.3创造时间的载体   有的建筑需要有意识的用空间的变化去记载时间的流逝以及事件的发生。刘家琨毕业后的第一个独立作品———日本雕塑博物馆(未建成)的设计方案是海滩上一个方形体量的博物馆。建筑在涨潮时沉入水面,在退潮时浮出水面,散布在海滩上的石柱、石凳便与建筑一起成为被海水和时间冲刷的现代遗迹。诗人翟永明敏锐地看到了这个作品在建筑的空间性中试图融入的时间性:“他仿佛是为我们设计出现代文明必将坍塌的未来的废墟,并通过时间的潮起潮落,使我们聆听来自未来的声音。”通过潮水的涨落,刘家琨不仅把过去(博物馆是承载历史的场所)拉向现在,同样也把现在沉没入未来,以瓦解“现在”作为时间意义上的确定性。与其说这个方案是空间的,不如说是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