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看管花园的艺术性透析

牧师看管花园的艺术性透析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座地处几所小学附近的花园,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可美中不足的是,尽管这座花园有牧师认真看管,但学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总是徘徊、流连于花丛中,并顺手摘上几朵带走。   后来换了一位牧师来管理这座花园,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私摘或毁坏鲜花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这位新的牧师有什么“秘诀”呢?   一天早晨,一群学生走来,其中有一位男孩走近这位牧师,问道:“爷爷,我能摘一朵花吗?”“你想要牧师摘哪一朵?”牧师和蔼地问道。小男孩很仔细地看了一会,选中了一朵红色郁金香。“这朵花归你了。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啊,如果你把它摘下带走,那就只能玩一会儿,它就枯萎了,如果你把它留在泥土里,它会不断地开放。你愿意采用哪种方法呢?”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那我还是把它放在这里,等放学后我再来看它。”“那好!”牧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张思民。”那天,有20多个学生向牧师要花,牧师有求心应,但接着学生又都同意把花留在花圃里。等他们放学回来后,看到在他们选定的花茎上面都多了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学生自己的名字。这使学生激动不已。要花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牧师庄重地宣布:“现在我们就分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的同学看护的花没有被私采,开得最鲜艳、最长久。”学生们听后个个兴高采烈,定期给花浇水、上肥、除虫,充满了使命感。从此以后,鲜花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牧师也成了他们信赖的好朋友。   这个故事虽然非常通俗浅显,但道理非常深刻,它给了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同是这个花园,同是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呢?   我们对牧师管花的艺术性做一分析:他面对学生私自摘花甚至毁花的行为不是生硬地堵、罚,而是艺术地疏、导;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压制,而是亲切、慈爱地说理、鼓励;不是无视学生的需要,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自我修正,并成为小主人。这位牧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并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了正确的引导   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往往不能根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所采取的教育形式不够恰当,往往是不了解事情的始未,胡乱批评,讽刺、挖苦、训斥、甚至打骂、无理指责等等,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根本达不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相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