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花园的精神生态

秘密花园的精神生态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英裔美国人,是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剧作家。她从18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故事,然而,真正使其闻名于世的是其儿童文学作品。伯内特一生创作了20余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许多作品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如《小少爷方特罗伊》《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作为伯内特最成功的童话作品,《秘密花园》于1911年出版问世。出版一百年来,这部作品已经拥有多个版本,被译成60多种文字,并于1919年、1949年和1993年三度在美国被拍成电影。《秘密花园》语言平易,故事却极为传神,同时思想丰富、情节精彩曲折,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自出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多有评论,如研究其中体现的女性主义、象征手法、美学品格和生态思想等,但缺少对作品中体现的精神生态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研究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为切入点,尝试运用精神生态这一理论来解读《秘密花园》,借助电影媒体广泛的影响力,为减轻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平衡人们的心态提供借鉴。   这部经典作品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事实上却包蕴深广的故事。一个名叫玛丽的小女孩任性又乖戾,在一场致命的霍乱中她失去了父母。10岁那年,她被送到了舅舅克莱文先生的又大又荒凉的庄园里。在在这个古怪而又神秘的地方,她发现了关闭十年的秘密花园,同时也认识了和她自己同样性格怪异的表弟科林。但是迪肯的出现改变了他们。在大家一起努力挽救这个濒临死亡的花园,使它变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花园的同时,玛丽和科林的心态越来越平和,精神越来越愉快。最后,所有人在此相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秘密花园》中的精神生态体现   (一)玛丽和科林———精神生态危机的体现   近年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精神生态思想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精神生态理论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更为新颖和实际的观点。精神生态包含两层关系:一是主体内的各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信仰、需要、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表现为内环境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二是主体与主体外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与社会是否处于一种美好的生态状态。和自然生态危机的存在一样,精神生态危机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1]《秘密花园》中主人公玛丽和科林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都性格怪异、唯我独尊,可以说其精神上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精神荒原化、道德空白化、存在的疏离化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   在电影《秘密花园》的最开始,女主人公玛丽进入了观众的视线。这个九岁大的富家千金的外貌与大家所想象的有很大的差别。人们都说没见过像她这样丑的小女孩,小脸又黄又瘦,头发又薄又黄,身材单薄,整天气呼呼的,令人非常不愉快。随心所欲的生活使她长成了一个自私、暴躁又孤单的孩子。接着,一场致命的霍乱在其家乡爆发,侥幸存活的玛丽便成了一个无人照看的孤儿,但不随和的性格使得她找不到收养人。因此,她被送到了舅舅克莱文先生的又大又荒凉的庄园里。在这里,玛丽好几次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哭声,但这哭声显得很神秘,因为所有人都否认这一点。通过秘密而努力地寻找,玛丽发现了哭声来自科林,舅舅的儿子,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男孩。作为庄园里的小少爷,他和玛丽一样让人难以接近,他的心理很病态,整天想着自己就要死去,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这对表姐弟都存在着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   在那场致命的霍乱爆发之前,玛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的母亲是大家公认的美人,热衷舞会和社交;她的父亲是英国政府官员,总是忙于政务,身体也总是很差。他们虽然为人父母,为独生女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却丝毫没有关心过玛丽的思想和心理。玛丽一出生就被交给奶妈抚养,而奶妈拿一份钱办一份事,对玛丽事事顺从,担心其管教会让她失去这份工作,所以玛丽从小就叛逆、自私。到了学龄,她消极的性格吓跑了前来任教的家庭教师。这样也未引起父母的注意,玛丽永远在他们的视线之外。即使在霍乱爆发,危及生命的紧急时刻,她的母亲也只是抱怨自己因为留恋一场舞会而失去了逃命的机会,却把女儿忘得干干净净,好像她从未当过母亲。因此,玛丽除了外表难看,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她的行为和思想也十分令人不愉快。她的表弟科林和她有类似的遭遇。尽管科林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由于意外去世了,但如果父亲能尽到责任,科林同样可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但是深爱的妻子的离去让他仿佛也失去了生命,他以旅游的方式选择了离开庄园,逃避悲伤。儿子科林被遗忘了,成了受害者。科林和玛丽一样,由仆人们照料。他们在物质上应有尽有,在精神上随心所欲。他们甚至认为仆人们生来就应该为他们服务,任由他们打骂,自己永远高高在上。   美国著名哲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基本要求至少有五种,并形成一个阶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其余的都属于精神需要的范畴。玛丽和科林父爱、母爱的缺失使他们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没有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使得他们感受不到友情的可贵,周围仆人们“唯命是从”的做法也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把自尊理解为恣意妄为,而对如何尊重他人一无所知,缺少必要的学校教育使其无法正确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利己主义的极度膨胀,道德意识的极度欠缺和精神的极度空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精神生态危机,他们的精神生态呈现出错位的现象。   (二)迪肯———和谐精神生态的化身   电影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12岁的男孩———迪肯。他出身贫穷,一家14口人挤在一座仅有四个房间的房子里,全家一周的生活费只有区区12先令。作为玛丽和科林的同龄人,迪肯的物质生活环境与他们相去甚远,但迪肯却是真正幸福的。他有和蔼善良的妈妈,有可亲可爱的兄弟姐妹。在精神上,他是十分富足的。迪肯像是一个有魔法的人,村里的人都认识他,喜欢他,他认识各种花花草草,能与所有的动物和平共处。“魔法”是贯穿于整部作品的一个主要线索。迪肯的喃喃细语可以使花草从石缝里钻出来,他像动物艺人一样,所有的小动物都被吸引在他周围。其实,透过魔法的表象,可以发现迪肯具有魔法或者说拥有非凡的吸引力绝非天生或偶然,他的魔法来自他的善良的内心、平和的心态。尽管衣服破旧,但总是干干净净;尽管自己难得吃顿饱饭,却能总是留些面包喂那些挨饿的小动物;尽管年龄不大,却会悉心照顾花草蔬菜;尽管出身没有玛丽和科林高贵,但这两个小叛逆者却都被他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自强自立的精神、不卑不亢的气节、乐于助人的美德证明了他是和谐的精神生态的化身。#p#分页标题#e#   从来只喜欢自己从未关心过别人的玛丽竟然对迪肯的经历表示出兴趣,这种心理转变不得不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人就应该有兴趣,有动力,这是最正常的精神需求。当第一次见到迪肯的时候,这种好感越来越强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迪肯出场的画面:“一个男孩子坐在树下,背靠着树,吹着一支粗糙的木笛。他是个模样快乐的男孩子,大约十二岁。他看上去很干净,鼻子翘起来,他的脸深红得像罂粟花。在他靠着的树干上,抓附着一只棕色松鼠,观察着他,近旁灌木丛后面,一只公野鸡优美地伸着脖子探看,离他很近有两只兔子坐起来,鼻子翕动着吸气———看情形,它们竟然都被吸引着靠近他。”[2]这样和谐的场景是玛丽以前从未体会过的。生态学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迪肯无论是与人、与物或是与自身都完美地体现出了和谐的生态关系。这里特别强调其和谐的精神生态及其强大的影响力。鲁枢元提出“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3]。根据该理论,迪肯是一个健康成长的精神主体,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中都是和谐的化身,他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令人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在他潜移默化的感悟下,性格怪异、唯我独尊、思想消极的富家千金玛丽和庄园小少爷科林逐渐改掉了令人讨厌的坏毛病,变得性格随和,心态平和,懂得了自尊和尊重他人,不再悲观厌世。   结语   综上所述,《秘密花园》虽然是一部出版于20世纪初的儿童小说,但作者已在其中寄托了精神生态的思想,在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刻画上特别强调了精神生态的重要性。物质上的富裕弥补不了精神上的贫穷,而精神上的强大却可以平衡物质上的欠缺。最初的玛丽和科林是精神生态失衡的典型代表。他们出身富贵之家,锦衣玉食,却身材瘦小,暴躁得令人难以接近;农家小子迪肯出身贫穷,食不果腹,却健康随和而又不卑不亢。在结尾,所有人都愉快地聚在复活的美丽花园里,其幸福满足让人感动。这个画面生动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精神生态思想,因此,《秘密花园》的精神生态解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