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动漫电影的多元文化探讨

好莱坞动漫电影的多元文化探讨

 

卡通片几乎伴随着每一个20世纪中叶以后的人,走过他们的童年成长道路。卡通片联系着梦想与现实,在满足了儿童奇幻冒险的想象之旅时,也常常能鼓励儿童去发掘自己内在的潜能,克服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而追求卓越与成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画电影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观影局面,动画电影逐步成为大众流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电影在通俗层面上,无疑是以娱乐大众为主要功能,即使是如此,电影的娱乐属性也一定会受到主流文化氛围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动画电影在做到“阖家观赏”的效果之外,也具有文以载道和批判时论的功能与力道,这些文本结构都会丰富动画电影的内容。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动画电影都尝试从多元角度去结构传统的价值。动画电影在达到“阖家观赏”效果之外也一定隐藏了一些传统根深蒂固的价值。例如,美国文化研究学者H.Giroux曾经这样批评迪斯尼影片:“Disney的影片在说故事的同时,结合了一只形态的蛊惑伎俩与纯真气氛,让孩子们了解他们是谁,社会是什么,乃至成人环境中,建构一个玩耍的天地又是怎么回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类影片里主导的正常性与文化权威是来自于他们独特的再现方式,但这种权威也因为广播媒体器材所具备炫目科技、声光特效,乃至娱乐效果、周边商品和温馨感人的情节等意象包装,而得以生产并根深蒂固。”[1]H.Giroux认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其娱乐效果掩饰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不公,这提醒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   一、多元文化   历经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化”时期,西方世界的观点几乎成为普世的共通价值。上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开拓的影片,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斗,印第安人的形象通常是负面的。《风中奇缘》至少在表象上,重新反省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侵略。主题曲《风之彩》所呈现的影像与歌词,也彰显了印第安文化中,人与动物、自然界的生物循环;《阿拉丁》上映时正值第一次波湾战争不久,迪斯尼以回教世界《一千零一夜》最代表性的故事作为素材,也是对回教世界的友善表示。第二次波湾战争后,梦工厂的《辛巴达七海传奇》,受到“9•11”的影响,一股浓厚的“去中东化”企图昭然若揭。《花木兰》成为迪斯尼年度最佳动画,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事实。诚如在其海报上宣传的那样“从今天起,这个美丽的传说将会传遍全世界”。动画片也反映了现实的国际政治经济态势。多元文化成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主流趋势。   二、性别意识   20世纪90年代,正是第三波女性主义开花结果的年代。《阿拉丁》《钟楼怪人》,女主角的戏份都不亚于男性。《花木兰》的主线是“勇于做自己”。《辛巴达七海传奇》中的主人公玛莲娜在辛巴达一行人进入女妖峡谷时,奋勇挺身、智勇双全地拯救了所有水手,《超人特攻队》里面的弹力女超人,凸显女性以柔克刚的鲜明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从《小美人鱼》的艾丽娅、《美女与野兽》的贝尔,还有《风中奇缘》的宝嘉康蒂公主、《钟楼怪人》的吉卜赛女郎、《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还有《真假公主———阿娜塔西娅》的安娜塔西娅。她们几乎都想离开成长的家庭,探索外面的世界。虽然如此,在传统的性别意识结构下,动画电影也无法改变刻板印象。以《辛巴达七海传奇》为例,公主玛莲娜因为身为女性,所以才没有受到女妖的诱惑,是一种很异性恋的传统叙事;“弹力女超人”在居家生活的角色呈现出传统的女性角色的分工。   三、多元家庭   异性恋的甜蜜家庭当然是传统动画片男女主角最终的归宿,即使来自贫困家庭、父母双亡或者家庭冲突,也会呈现男女主角刚毅的特质,到最后重建的仍是巩固异性恋家庭的秩序。[2]《泰山》里涉及的是身份认同,母猩猩把襁褓中的“异种”视为己出,公猩猩一直对泰山的非猩猩身份表示敌意,《泰山》这里非血缘且异族的家庭组合,已经初步呈现出多元家庭的可能。《星际宝贝》Lilo与Stitch的相处,则重新界定了“家庭”的意义。没有血缘关系可不可能发展亲情?《星际宝贝》里的Lilo是一个夏威夷女孩,更是一个“麻烦鬼”,让收养她的姊姊伤透脑筋。而来自星际的Stitch也是一个“麻烦鬼”,从夏威夷原著民到星际间的血缘、种族变异,结构了以血缘为主的异性恋家庭的传统。不管是Lilo与Stitch,还是Lilo与Lilo大姊,都必须重新去探索家庭的意义。而姊妹间的同盟与一般母女的单亲同盟,也令人耳目一新。《熊的传说》里面三个兄弟相濡以沫,大哥是子代亲职,兄弟同盟并不是新鲜事,但当老大被母熊杀死,两位兄弟想要报仇,影片借万物同灵的隐喻,死去的老大将三弟变成熊身,让他体会熊的世界,而制止了仇恨,人、熊的越界,也重构了另类非血缘家庭的议题。最后从熊身重回人身的三弟,惜别了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二哥,自愿变成熊身照顾小熊。《星际宝贝》《熊的传说》彰显了“去血缘”亲情的文本,并不是否定传统异性恋的父母亲情,而是探索未来多元家庭的可能。这当然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离婚暴增,单亲、非血缘父母关系日益普遍的现实。《星际宝贝》并不用异性恋婚姻、救赎的方式去拯救这些家庭,而是重构家庭概念,赋予这些家庭主体性,不能不视为一种进步。   此外,《海底总动员》呈现的是单亲的父亲对子女的爱,有别于歌颂传统的母爱,父亲马林对儿子尼莫最先是以一种近乎保守的方式限制尼莫的冒险,而后又是义无反顾的万里寻子,“婆婆妈妈”式的父爱,也体现出了迪斯尼的诚意。《星银岛》以文学名著为蓝本,片中主角阿詹自幼父亡,在他的成长洗礼中,没有任何认同的对象,听母亲诉说《金银岛》的冒险故事,依稀成为阿詹对未来的期许。   一切正如故事的情节,阿詹也踏上了星际之旅,与一群亦友亦敌的海盗们共事,寻找传说中虎克船长藏在宇宙深处的金银宝藏。海盗头目本来想利用阿詹打倒舰长,控制星舰进而独吞财宝,他在与阿詹的活动中,反而扮演了阿詹成长中所欠缺的父亲的角色。迪斯尼特别赋予这位海盗头目善良的正面形象。亦正亦邪,也说明了善恶并非二元对立。没有血缘的恶人,在阿詹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扮演积极的角色。《星银岛》中头目与阿詹亦父亦子,亦兄亦弟,亦敌亦友,属于男人之间的情义,最是令人感动。#p#分页标题#e#   四、人与动物共存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应用伦理学逐渐兴起了对“动物权”的讨论。有学者从伦理学中效益论的观点去说明人类解放动物,不以动物为食物,将更有助于人类本身。有学者企图论证不重视动物权,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独大。   更有学者怀慈悲心,以生命轮回的说法让人们停止杀戮。当然,也有学者以“权利”的概念分析,指出“动物权”不具有意义,就好像我们说龙暇有理性,是没有意义的陈述。动物权的讨论的确可以扩大人类的视野,提升人类的伦理使用范围与层次。[3]   动画人物以动物为造型,也有其悠久的传统。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小熊维尼都是实例,但这些动物的造型,多少也有儿童亲近动物,视动物为可爱宠物的深层心态,这种心态对于解放动物并无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好莱坞的动画,对于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人、动物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依存力量,都有较为进步的描绘。《狮子王》里面的小狮子王辛巴与其父亲木法沙,父子徜徉在草原中,身为肉食动物的辛巴问父亲为何要食肉,木法沙回答大自然生生不息,肉食动物死后化为尘土滋养大地,草木兴盛,食草动物从中谋生……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循环力量。《风中奇缘》里主题曲“风之彩”的影像中也反映了印第安狩猎文化,人与动物应该共生和谐,不能竭泽而渔的内蕴。说到人与动物的关系,梦工厂的《小马王》也是别出心裁,一开始的旁白点出了全片的主题———从马的视角看西部开拓的意义。对美国人而言,西部开拓是白人骑在马背上对抗印第安人,克服横逆的冒险犯难精神。《小马王》中同样处于被人征服的马与印第安人结盟,共同对抗白人以及高新科技的冲击,也翻转了以人为本的物种歧视。当然,骨子里仍然是以小马王不屈不挠的精神,间接隐喻美国西部开拓的精神。但是借着压迫与被压迫的交互辩证关系,呈现出西部开拓的另一多元风貌。   五、个人与社群整合   西方个人主义的氛围下,动画中个人英雄色彩也极其浓厚。早年的西部电影,个人常是利用反体制的方式,去恶除奸而恢复原有的保守秩序。《超人特攻队》里,具有超能力的超人家族虽然替社会惩恶去奸,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平庸的人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要求超人不要展现超能力。编导们认为这些不平等的诉求,将会弱化了特殊才智之士,最后仍然是结合家庭的凝聚力,抵御外敌。《恐龙》的主题也是强调一种社群的整合,个体团结共同对抗外在的剧变。如果说《超人特攻队》是一种对个人英雄式的缅怀,《巧克力冒险工厂》则是回归社群对集体共善的坚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自由主义国度在面对后现代挑战之外,也有一股回归传统保守的势力,以社群主义为代表。自由主义重视个人的自主性,鼓励个人摆脱外在的羁绊勇于做自己。社群主义则认为个人的抉择无法摆脱既有的文化历史传承。西方自由主义重视个人的自主性,容易造成个人与社会的疏离,也使得人际之间的关系淡漠。[4]   《巧克力冒险工厂》是叙述一位自幼未充分得到严父关爱的“鬼才”,发愤图强建立最知名的巧克力工厂,正准备宏图大展时受到商业间谍及下属员工不当行为偷取了秘方,心灰意冷之余关闭了工厂。15年后,工厂重新启动,向全世界发出五张金券,拥有金券者得以一窥工厂的究竟。五张金券的拥有者除了Charlie这位来自贫困家庭,无特殊能力专长却有着感恩、惜福等善良品格者外,其余的四位,都是“无德无才”之人,有的沉迷于物质享受的世界,有的在竞争优势下获得唯我独尊,有的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极端的自我中心,更有沉迷于在网络世界的自以为是。最后,当然是平凡无奇的Charlie通过了考验,Charlie协助巧克力工厂主人重新修补了与其严父的关系。前面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元家庭”成为好莱坞世界的主流,《巧克力冒险工厂》又回归到维系传统家庭的价值,也刚好符合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