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茶文化研究

铜仁茶文化研究

 

茶是世界三大天然软饮料之一,发祥于中国。中国栽茶、制茶、饮茶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辖8县2区的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北部,与湖南、重庆毗邻,铜仁茶的栽培及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独特。对其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铜仁茶历史悠久   铜仁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50多年前的巴子国时期。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巴志》就有巴子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芳蒻是一种香草,香茗即茶。常璩明确指出:进贡的“芳蒻、香茗”非野生香草和野生茶,而是人工种植的园中香草和茶,也就是说,在巴子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人工茶的栽培。对于今铜仁是否属于古巴子国的疆域,《巴志》也有明确记载:“其(巴)地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达棘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今陕西汉水流域),南及黔涪(今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接壤一带)。”这就告诉我们:今铜仁市所辖区域大部分属古代巴子国的“南及”之地,而这部分区域,就是今铜仁市的松桃、石阡、思南、沿河、德江等地。由此可以推断:早在3050多年前的巴子国时期,铜仁的松桃、石阡、思南、沿河、德江等地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工种茶了。铜仁茶在秦时属于“夜郎茶”。周春元等所著的《贵州古代史》有“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谴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僰童、笮马、髦牛之外,还有枸酱、茶、雄黄、丹砂等商品,商业发达,市场相当繁荣”的记述。这段记述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夜郎茶”存在。不管现今对夜郎古国疆域怎么争论,但是在贵州建立夜郎县的只有石阡。考《石阡县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其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县(石阡县)境西部本庄、河坝场一带,属象郡”;“侯景叛乱(548-552年)后,梁在武陵,东牂牁郡之间有夜郎流民集居地带,侨置夜郎郡,隶武州,石阡偏东南属该郡西北隅。”从这些资料看,石阡肯定属于夜郎领地并且是中心或重要地带。这说明铜仁石阡茶就属于“夜郎茶”。   铜仁茶在汉代属于“蜀茶”。据汉代杨雄的《方言》(公元前53年)载:“蜀西南大,谓茶曰蔎”。王威廉在其《上古茶考》一文中认为:“‘蔎’是当时川滇一带茶叶的地方语”[1]。而考汉代“蜀”则包括今天的四川及贵州铜仁的石阡等一些地方。陆羽《茶经》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二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唐代“南方”的含义比较明确,就是指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其中的“巴山峡川”包括“巴国(东至鱼腹,今万县地区;西至僰道,今宜宾地区;北接汉中,今陕西汉中;南及黔涪,今贵州乌江流域及四川涪陵地区)和鄂西三峡两岸的山区和山间盆地”[2]。而铜仁的德江、思南、石阡都属于贵州乌江流域地区。这说明在唐以前铜仁的德江、思51南、石阡等地就属于蜀地。   铜仁茶在唐宋明清时属于“思州茶”、“费州茶”和“夷州茶”。据陆羽的《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而其中的“夷州”属地,据清人张树《续黔书》载:“今石阡、思南为夷州”。考《石阡县志》:“宋代石阡为思州西边下段地,无具名;”“明洪武初,置石阡、苗民、葛彰葛三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分思州宣慰司置石阡府,设治于石阡长官司,隶贵州布政司。”《思南县志》:“《北周地理志》载:‘费州当今思南城关’。隋初,废北周费州。开皇五年(585年),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地)。唐初属思州。贞观四年(630年),分思州的涪川、扶阳二县置费州……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贞观八年(634年),割思州的多田(思南北部、印江东南大部分地区)、城乐二县属费州。”这些史料说明,今天的石阡、思南、印江县等在唐宋均属费州或思州,这些地方当时所栽种的茶在陆羽的《茶经》里已有记载。   二、铜仁茶饮习俗独特   由于铜仁茶栽培生产历史悠久,茶饮历史也比较长。在漫长的茶饮历史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饮习俗。铜仁人用茶招待客人,这是比较普遍的习惯。铜仁茶饮习俗比较有代表性是玉屏侗家的罐罐油茶,家家户户都做。罐罐油茶,浓香鲜美,提神开胃,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腹泻等。罐罐油茶制作讲究,所需茶叶必须是从老茶树上采摘的老茶叶,用手反复搓揉至发热有一定温度时,再放入竹篮之中,用稻草覆盖,再压以石头,让其发酵,产紫色酶,成饼块,再取出晾干,成茶叶,然后进行调制。调制时,先将猪油和茶叶置于沙罐内煮,待茶香四溢后,再加清水细火煨之,以作汤用。同时,用碗盛糯米粑、姜丝、葱花、胡椒等,把茶汤倒入碗中,罐罐油茶即调制而成,方可饮用。饮罐罐油茶也非常讲究。“待客时,用一根竹签或筷子,与配制好的油茶一起用茶盘端给客人。如需再添,客人只要将竹签或筷子拿在手中,不需明言主人即知其意。不过,侗家有‘茶三酒四烟八竿’的俗语,油茶要吃过三碗,主人才放过关”[3]285。石阡仡佬族有喝“罐罐茶”的习惯。其罐一般是本地土窑烧制的土罐,茶是当地的苔茶。苔茶制作工艺讲究。“在清明时节前后采摘的一芽二叶茶,原质最佳。将新采的茶叶放入烧热的铁锅内‘杀青’,再倒回簸箕里用手揉捻,力度要适中,既要除掉茶青中的苦水,又不能将茶叶揉碎,要揉成一定的形状。通过揉捻后,再将茶叶倒回锅里用文火焙干,经过数次反复,可得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成品茶”[3]318。将此茶放入罐中用文火煮,就是罐罐茶。此外,德江土家族最喜欢的“茶汤粥”和“熬熬茶”,石阡土家族的“姜羹蜂蜜茶”和“莹米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盐茶汤”,印江新寨一带土家族用土陶罐煨制的奇妙“三道花茶”等都很有名[4]。#p#分页标题#e#   三、铜仁茶艺表演富含生活情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铜仁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区的茶楼、茶庄应运而生,也相应地引进了茶艺表演节目,这些“舶来品”,只是演绎了泡茶的程序,比较大众化,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铜仁的地方茶艺则颇具特色,富含生活情趣,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石阡仡佬族的茶灯舞。茶灯舞是仡佬族在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歌舞节目,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茶灯舞的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场面大,参加人数多。“参加茶灯舞的演员阵容,一般有四五十人,多可达七八十人。主要人物是:采茶女十二人,茶婆一人,杂角十二人或二十四人。加上配乐的八到十人,举灯和火捻纸的二三十人,队伍真可谓浩浩荡荡,围观群众少则四五百人,多可逾千人,场面热烈”[3]332。二是演出精彩。数十盏茶灯灯火通明,与火捻纸围成一圈,自然形成一个大舞台。采茶女率先登场,边舞边唱。“她们左手挽花篮,右手握彩绸,步态轻盈,歌声委婉,绕场飘飞”[3]332。茶婆手握一根破响篙,一只鞋底板,始终跟随着采茶女,不断驱赶时不时前来骚扰采茶女的杂角,茶婆不唱,只说一下插科打诨的话。杂角,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有打金钱竿的,有卖狗皮膏药的,有算命先生、和尚、乞丐、百货老板等。他们穿自己身份的服饰,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动作夸张,幽默风趣。三是茶灯舞歌词优美,插科打诨幽默风趣。比如卖狗皮膏药的大声叫卖:“疮药癣药眼药,今天买了我的药,明天就结壳。乖乖儿,眼睛结壳就看不见喽。”再如一些杂角对采茶女说:“大姐、二姐长得美,看见你脸蛋就心头醉。”于是,茶婆就扬起响篙将其赶走,并挖苦说:“你倒说得出,黄鼠狼想吃天鹅肉”[3]333。这些语言生动、幽默,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常能引起观者共鸣,爆发阵阵笑声。《采茶歌》歌词通俗易懂,近于直白,但是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采茶女从二月到腊月每个月采茶的不同情景和不同的心境,比如“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此时,茶叶初长,采茶女心情欢快;“三月采茶茶叶青,姐在房中绣手巾”,茶叶已经转青,采茶女已有相思之情;“四月采茶茶叶长,当门有个牧牛郎”,茶叶的叶片已经长得很长,牧牛郎开始出现;“五月采茶茶叶圆,茶树根下老蛇盘”,茶叶的叶片已经由长变圆,老蛇盘于树根暗示人生有意想不到的艰难坎坷;“六月采茶热忙忙,上栽杨树下栽秧”,忙碌的心情与忙碌的景象,跃然纸上;“七月采茶茶叶稀,奴在房中坐高机”,茶叶少了,采茶女在织布机上“多织绫罗乡下卖,与郎织件采茶衣”……可以想象这样的《采茶歌》伴随着茶灯、茶舞,该会给一年辛苦的茶农们带来多少安慰,带来多少希望,尤其是对每月茶叶生长情况的生动描述,还给我们今天的人们研究过去的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四是茶灯很有特色。主灯为牌楼型,高约3米,宽约两米,中间蜡烛点燃,通体透明。灯内供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神位”,两面各书一副春联。春联内容不一。采茶女所提花篮也是灯型,上面绘有金瓜、白果、五星等。杂角所提的是道具灯,灯型各种各样,如药箱如杂货簸箕等等。场外高挑的灯都比较大,有元宝灯、宫灯、鲤鱼灯等,但至少有六对,这是基本的要求。   除此之外,铜仁乡间苗寨对唱歌曲《六口茶》、思南土家花灯中的《采茶调》等都唱词优美,极具生活情趣,深为当地群众喜爱。   总之,铜仁茶文化非常丰富,还有许多内容和文化元素需要挖掘,因此,笔者在这里,只是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