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体现与应用

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体现与应用

 

一、归化与异化的含义   归化与异化的基本概念最早是德国思想家施莱尔马赫提出来的,后来韦努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实际上是为了抵制强势的外来文化入侵,而导致弱势文化被其淹没的危险。谈到归化,他特别强调的是强势文化的话语策略,对于异化强调的则是文化干预手段。归化的目的在于侵吞霸占原文,消除原文的异国情调,给原文抹上译语文化色彩,处于强势文化翻译弱势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时,常常采取这种手段,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民族中心论。韦努蒂指出,异化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构,有利于构造以异化为基础的文化身份。当然,异化翻译策略也会破坏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概念,挑战民族文化典律和民族价值观(韦努蒂1995:20)。   简单地说,归化就是要把原文作品本土化,翻译时要用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把原文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要求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这样一来便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而异化则与归化相反,在翻译上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域色彩和语言特点,采取原文作者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二、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边城》英译本中的体现   《边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用优美的笔触,将掌舵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的爱情悲剧娓娓道来,不仅描绘出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淳朴的事态民风,同时也展现了当地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更体现出了湘西人民澄澈的心灵,整篇小说突出了湘西世界的山水之美,风情之美和人性之美。   小说《边城》的英文译本是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共同完成的,下面简要举例说明一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该英译本中的体现。   粽子是我国人民在过端午节时食用的传统节日食品,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以往的翻译中,有的将其译为ricedumpling,也有的译为steamedglutinousricewrappedinbambooleaves,这两种都是根据粽子本身的特点或制作工艺翻译的,目的语读者很容易就能根据文字的描绘想象出这种食品的样子。   而本文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将其音译为zongzi,虽然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是陌生而又晦涩的词汇,也可能会对阅读造成障碍,但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了我国特有的传统食品,有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我国湘西地区两种传统的男子追求女子的方式,原文以“下棋”作比,这里的“棋”指的当然就是我国的象棋“,车”和“马”都是象棋中的棋子名称。而译文将“棋”译为“chess”,也就是国际象棋“,车”和“马”则分别译为“castle”和“knight”,也都是国际象棋中棋子的名称。由此看来,此处的翻译采用的就是归化的策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使他们很容易地就能明白原文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就体现出了归化策略的优势和特点。   “太极”是中国道家的思想,在这里译者将其译为yin和yang,并且添加了注释ATaoistsign,即一种道家符号。阴阳是我国古代人民传统的自然观念,以“太极”为圆心形成的两种境界,可以说“太极”和“阴阳”所表示的是相同的概念,此处的翻译很好地保留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是异化策略的体现,注释的添加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章。而“高脚鼓”则直接翻译为了drum,省略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此处也可以理解为异化策略的使用,把“高脚鼓”直接翻译为普通的“鼓”,在没有影响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可读性,也是异化策略的优势所在。   三、总结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共存的翻译策略,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价值,过于强调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是片面的。   我们应该研究这两种策略的特点,同时结和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特点,也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以及其他各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把这两种策略相互结合,深入研究,如此才能更好地翻译出作品,最终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