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村经济转型思考

安中村经济转型思考

本文作者:李军 王昊英 蒋天天 单位: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一、民族村寨经济变迁概况

“安中村”又称“汝涵乐”,意思是有青草的地方,木氏土司统治时期,这里是喂养马匹的地方。安中村隶属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乡海东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落,安中村现共有61个家户,分别为木氏、和氏、张氏、苏氏四个姓氏,全村61户人家。1950年前,安中村以赶马为主业,同时兼顾种植业。人员较多的家庭中,各人分工有所不同。1950年开始后,安中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种植业,中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和拉石公路的开通以及全国市场、交通的改善,传统依靠马帮的运输方式逐渐被取代,原有的经济基础被动摇。其中经历了1950年后开始的到1958年进一步发展农村化运动及1979年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各个不同时期。如果将1950年作为划分20世纪以来的经济模式变迁的前两个阶段标志的话,那么第三个阶段为在致富带头人马锅头后人木世亮的带动下开始进行旅游服务,发展到2005年开始成立合作社并进行专业的旅游开发活动。此后经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安中村实现了以传统种植业为生存基本保证,兼顾打鱼促进收入,到现在以牵马划船为一体的旅游服务,近四五年以来人们普遍不再种植小麦和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是种植果树、山药、辣椒、豌豆等经济作物和种植马草、玉米等以喂养马匹及其家畜。马匹在安中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中占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历经了安中村的经济变迁过程,前主要是依赖以马匹和骡子为主要的运功工具,现在则为主要的旅游工具。至今,马匹的存栏量几经变化,现在安中村牵马户共喂养有马匹208匹。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反过来,它对少数民族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又具有直接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安中村选择牵马为发展旅游的突破口必然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二、安中村第三产业的崛起

安中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服务合作组织的兴起。自从2000年开始该地开始进行初步的旅游开发,从最开始的划船逐渐发展到牵马,直至2003年村民开始专门养马,2004年进行牵马旅游活动,之后经历了本村村民木云珍承包牵马合作社到安中村旅游合作社的转变,实现了以牵马为主兼划船的旅游开发,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特色。在安中村村民与木云珍解除经营合同后,经营权归集体所有,并在2009年6月获得了营业证书,法定代表人是木云光,成员出资总额达到了100万元,而安中村旅游合作社也就成为本村进行牵马、划船等旅游服务的最重要载体与组织。安中村现有61户,其中参加旅游合作社的共有52户,占到了家户总数的85%以上。合作社规定,参与入股家户中必须具有男性劳动力,且在18岁到60岁之间,牵马由家中的男人进行,在男人生病时可以由女人去牵马,但是如果家里的男人外出打工是不能由女人代替其进行牵马。村级集体组织是村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的代表,掌握着村域内的绝大部分公共资源的所有权,并负责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在社区成员中的配置,担负着改善社区的公共福利的职责。安中马场不仅在掌握和配置资源的同时还承担了向本村仅有的一户贫困户的每月提供资金帮组。现在的安中村通过旅游合作社发展牵马旅游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使得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在2009每户牵马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体。全村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为平均的整体提高。

三、第一产业中的内部结构调整

安中村地处拉市坝的东面,拥有着较多的耕地,且土壤肥沃。传统的第一产业生产结构方式是以种植业为主,兼有牧业和渔业、副业。但是这样的生产结构近年来开始发生了转变,粮食生产在种植业的地位开始下降,并开出现零种植的情况,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甚至没有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在自发对市场进行经济调节和当地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人们开始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并在耕地上种植果树,例如:山药、豌豆、辣椒、苹果、梨、雪桃等。当下安中村现在的第一产业处在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生产和自给自足之间,主要种植经济类作物和部分自给蔬菜,其它依靠市场购买。第一产业在家庭收入来源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三产业。其原因主要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并在进行包产到户后对土地进行细分不利于集约化生产,而在当前每家每户自行耕种自家的土地,在没有外出务工和将土地进行出租的情况下,只能之保留在对原有小块土地使用小型机械进行精耕,并逐步的将农业生产转向市场需要。由于参加牵马合作社的家户占到了总体家户的85%以上,所以农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对安中村从事传统种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占主导地位的种植业开始依附于牵马旅游,在种植作物品种上改变了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模式,而转为主要种植玉米、豌豆、马草等,以供喂养马匹,而家庭所需的粮食均需购买。进而形成了安中村较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模式一,主要种植马料(玉米和马草)和部分自给自足的农作物(辣椒、大白菜等),不再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和大规模的经济作物,这类的特点是家中的未成年还在上学,而主要男性劳动力都在马场进行牵马,为了能够不雇佣劳动来来帮助自家进行耕种,种植玉米的耕地比重占到了50%以上,产物则主要用于喂马。模式二,主要种植马料、自给自足的农作物和果林(苹果、雪桃、梨子等),这类的特点是家庭劳动力有限,经济类的作物需要雇佣附近村落的人员来帮忙耕作,玉米和马草种植与果林各占到了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模式三,种植有马料、经济类的农作物(四季豆、山药、辣椒等)和果林等,这类的特点是家庭人口数多,拥有的耕地面积大,家中的劳动力充足,较少雇佣邻近村落人员来帮忙进行耕作,种植业所获得的收入也占到了较大的部分,稀释了家庭中牵马所获得收入所占到的比例,同时家庭总收入也在增加。

四、社会结构

以上,我们详细描述了安中村族属来源,安中村不是单家族村落,但是属于单强家族村落的类型,既村落80%以上出于同一姓氏家族,但有单个外姓居住于同一村落,因村落中有一个姓氏占绝对支配地位。木氏作为安中村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姓氏,主导了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起到了支配社会结构的作用,如:集会、投票等事宜。在这种情况下,木姓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在这种情况,整个木姓是一个整体,木姓占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在上述文章中也了解安中村的发展历程,经济的不断变迁,不同家族在安中发展历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作用。以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基层行政组织在民族地区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村级管理机构是中国行政管理中最底层的管理组织,村长作为本村的代表人物必将影响着行政层面的事宜,很多决议需要村长做出并组织人员完成,安中村的村长为木氏。判定一个社会中的分成和话语权,以经济收入水平和在经济组织中的担当的角色将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安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由木氏马锅头后人首先在拉市海坝区发展牵马旅游活动,安中马场在安中村的经济中占据经济收入的来源。所以安中马场是安中村的话语中心,马场最有权威的当属马队长,他是马场的法定代表人,接下来便是对外联部的马队副队长,连个职位均由木氏担当,由此可见,马队里最有权威的人全部集中在木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家族在村落中形成了差序格局,这体现了以血缘为团结纽带的特征。以血缘为纽带安中村形成了两种显著而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分层,一种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一种是结构简单,分工明了的农村合作社。这两种社会组织中木氏作为安中的主导者起到了巨大的社会贡献作用。云字辈的人员现正值壮年,云之辈的一代处在了安中社会的核心区域,而村长在马队并不具有权威,因为马队中没有渗入村委会的力量,但是对于安中村而言木氏是安中的主导力量,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安中经济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五、土地与村寨经济发展

安中村在发展了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带动了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土地变成了第三产业的附属,第三产业的经济地位和实际的收益远远大于第一产业,既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支柱带动第一产业进行商业化生产,人们没有脱离土地,并出现了雇佣关系,这形成了与广大的中国西部农村所不同的地方。单纯依靠土地获取收入来源的方式不能留住此前一直依赖土地生存的人们,广大的西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涌向东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调查中我们发现安中村出现未土地凭租现象,仅有的一户是将土地无偿送给他人进行耕种,自己经营农家乐,人们普遍还是在国家的土地制度下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这和很多地区的农村所不同,在其它西部地区的农村因外出务工所以将土地凭租给他人进行耕种,并收取一定的租金。在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是归集体所有,而法律对于集体所有制中土地是归属于自然人还是法人并没有明确规定,其结果是农民拥有耕作的权利,但是无权进行买卖。如果按照费孝通的说法,狭长的地带和分散的地块妨碍了畜力的使用,也妨碍了采用其它集体耕作方式。这是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首要原因。安中土地也同样面临着中国许多农村所遇到的严峻的问题,部分村民表示更愿意选择集体生产,而非“保交停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地的称呼,即保证能交纳公粮、余量,剩余粮食自己保存),“保交停留后土地被分成了很多块,一点不好耕种,要是集体的话就可以用大的拖拉机了,以前主要是管理跟不上而已。”

六、产业结构间的互动、依附与牵制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安中村经历了各种不同生计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各个阶段中的经济主体地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活生生地体现了纳西农村经济面貌的不断变化过程及土地之上纳西族农村地区农民们的精神面貌,每个时期的经济结构特点都受到了所在时期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背景的影响和制约。现人们对于当下的经济模式在不断的适应并进行调整,一边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拉市地区经济的发展,依托以丽江旅游进行“二次创业”,拉市乡政府努力将拉市打造为“古城后花园”的这一目标,重点努力打造以丽江雪桃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以夏秋反季大白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以生态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乡镇旅游业等四大产业,以促进农民的收入发展水平。安中村经济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为辅助,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结构特征。第三产业的经济地位和实际的收益远远大于第一产业,也使安中村的经济收入水平要高于安中村附近的村落,但人们并没有脱离土地,反而出现了复杂的雇佣关系。

总体上实现了原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类型转变,但是第一产业受到多方面影响并没有完全实现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彻底转型。与涌向东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的西部劳动力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至此,我们在思考安中村这样探索了一条与城市经济发展并轨的路径,这是一种城乡二元一体经济模式,双方是积极的互动,村落在保持特有民族文化的同时,搭上了城市发展的步伐。劳动力不断的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并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在不断的走向商业化,使其农民在不脱离土地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安中村在经济的发展带有鲜明的纳西民族文化特点,村寨是空间,村民是主体,文化是核心,形成了地方与国家、村寨与社会、文化与市场的有机互动。牵马、划船、土地分配等具有纳西文化特征浓厚,依托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构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中国拥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村落,所以文化特征和所处区域等存在差异,因此我们理性看待各民族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多层次性,而安中将是这其中较为成功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