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状况

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状况

 

评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亦可译为批判性思维,是对所学知识的性质、价值及真实性、精确性所进行的个人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及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1]。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帮助护理人员在面临复杂的护理工作时进行正确反思与判断。相比于国外,我国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而且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本科护生,对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描述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况,揭示这一层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特点和薄弱点,为制定针对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1165人,其中三年制大专460人,均经普通高考第三批次统一录取,一年级181人,二年级159人,三年级120人。二年制高职705人,是经过3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通过遴选考试后升入高职院校,一年级311人,二年级39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CTDI-CV由英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1](CCTDI)翻译而来,经过香港理工大学等两岸四地的护理专家评定修改,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3],在国内应用广泛。量表共70个条目,包含7个维度: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每个维度分值为10分~60分,≤30分代表该维度为负性倾向,30分~40分之间代表倾向性不明,≥40分代表该维度为正性倾向,其中≥50分代表正性倾向强。CTDI-CV总分为70分~420分,≤210分代表负性评判性思维倾向,210分~280分之间代表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不明,≥280分代表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350分代表具有很强的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3]。   1•2•2 资料收集    在校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研究组成员在学校教室进行资料的统一收集;实习生则由研究组成员通过电话或QQ对实进行培训后,委托实在医院示教室组织统一填写。资料收集时间大约20分钟。调查前均向被调查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发放问卷1165份,收回1165份,有效问卷116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情况   高职高专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不高,接近于正性分值下限(280分),3个维度得分未达到正性(<40分);仅有1•63%的护生表现为评判性思维能力强。见表1。   2•2 不同年级的护理大专、高职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   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一年级学生比较没有差异,在“寻找真相”维度反而低于一年级学生。进入实习的大专和高职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均得到普遍提升。见表2,表3。   3 讨论   3•1 本校护理教学的现状   虽然有个别课程进行了整合,但总体上,本校仍然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课程体系,这意味着从高中升学,毫无医学知识的大专学生,在2年时间内要学完几乎和本科院校一样多的课程科目,因此每门课程的专科教学其实都是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本”。教师在授课时,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必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过程,将权威的观点和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从刚入学时对未知知识的渴望,转变为习惯于被动接受式,“填鸭式”的学习,习惯于被动接受权威的正确答案,缺乏反思和探究。表2显示,护理大专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不随年级的递增呈稳步上升趋势。二年级学生在寻找真相维度的得分上,反而低于一年级学生。   3•2 全国护理教育现状对本校护理教学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护生在3个维度的得分上低于40分,未达到正性。对其他层次[4-5]护生的研究也出现“寻找真相”和“系统化能力”低这一共性问题,这与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有关。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对权威的服从,这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禁锢;强调对知识的承袭,导致学生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现今的高等护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都不够创新,尤其因为医学专业记忆性知识偏多,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多采用单通道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权威,学生久而对知识的获取存在依赖教师的心理,缺乏对真理的主动探求欲望。导致现代学生的兴趣不在寻找真相,而只关心权威正确答案[6],也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从而找出解决方法。虽然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教学各环节仍然受到固有模式的影响,创新不足。   4 教学建议与对策   4•1 改革课程设置,推进教材改革   以上研究结果和分析说明,我校的护理课程设置存在缺陷,繁多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忙于灌输,学生疲于接受。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建议以培养高等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将传统的课程进行删减和整合,淡化学科界限,形成综合性课程。摒弃传统的“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继而和各家医院的行业专家一起,选择或编写有启发,有特色的教材,例如“任务引领型”教材。教材的改革非常关键,它能将老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内容中解放出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批判性的科学临床思维也将自然而然形成。#p#分页标题#e#   4•2 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普遍提升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在学校早期教学中融入浓厚的职业环境和氛围。“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提倡。它既符合自然认知规律,先学会做,然后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又突出“做”这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而在教学方法上,应避免始终采用教师讲授式的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提倡多样化,多运用PBL,角色扮演法等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评判性思维等多种思维的活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