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素描教学目的

明了素描教学目的

作者:顾超 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

从整体出发观察和表现物象基本形体比例,组合各物体间关系,表现空间、质感及明暗,对我国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虽然这套体系至今仍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但因为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强调造型的准确性而忽视思维发散性的培养,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建筑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研究现有素描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针对建筑学学科特色,探讨如何在学生基础差、授课时间短的情况下,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提高本课程在建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素描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在素描教学中得以体现。迈克尔.格雷夫斯在《建筑绘画的必要性:有形的思考》一文中,按照建筑设计的过程,把建筑画分为三个类型:(1)参考性速写,是建筑师偶发灵感和对创作有价值的东西的日记型速写,常常是构思的起点;(2)研究性绘画,是对构思的推敲、分析和建构的过程;(3)决策图,即方案完成阶段的表现图。建筑美术素描教学与纯艺术素描教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它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坚实的造型能力基础上,同时开拓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造型语言进行目标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仅将绘画看作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创造性思维与绘画技能有效地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创造力。如拉修所言:“构思与建筑绘画的关系,更像音乐作品与钢琴的关系,而不是作品与乐谱的关系。因为乐谱只告诉人们怎样弹奏,而通过钢琴,你能在弹奏的过程中得到一种作品的反馈,使你不断的修改作品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

(一)空间结构把握能力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居住空间的学科,对空间结构的认知和运用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任何建筑的形体,都离不开基本的几何形体。几何形体包括几何结构、空间关系、透视关系等,作为建筑师,对结构的把握与理解是首要的。结构是物体的本质,是物象内部有规律的构造,把握结构也就是把握物象的本质。

(二)快速表现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能放松对学生快速表现能力的培养。建筑速写是学生进行创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观察能力训练与结构分析能力训练的过程,是素描整体意识的外延和发展。速写强调的是人的直觉感受,培养的是对形象的记忆力、对环境的取舍能力以及对物象的组合能力。

(三)艺术审美感受力技法课的教学往往重视实教而忽视艺术审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任何技法都是建立在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的。艺术门类、艺术思潮与建筑的发展息息相关,每一种艺术思潮的萌动都在推动建筑理念的更新。有鉴于此,建筑素描课程中不能忽视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各种艺术门类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审美和感知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建筑设计的构思无疑会产生巨大帮助。

把握素描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的完成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是靠逼真的造型能力来实现的。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点,素描教学不应作为单一的造型训练课程,必须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把创造性思维作为关键元素融入到基础素描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衔接基础美术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层次行为,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素描大师博巴认为:“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素描教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组织安排。在充分了解几何体结构的基础上可结合命题对固有物象进行解构、重组,进行创作练习。如在“失衡”,“迷失空间”,“转角”,“锥的想象”等命题中,可鼓励学生尝试突破空间限制再现空间尺度,激发学生的联想创造思维。当然,解构与重组并不意味着对形体的简单拆分和随意重组,而是在对物象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取相关元素,通过对功能价值与审美理念的整合,对形体进行重新建构与组合,以达到预期设计目的。这种注重对物体结构研究的素描方法更具科学性,弥补了传统素描只注重明暗调子表现而忽视研究结构的不足。而结构分析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把握物象规律,让学生理解无论是室内景物还是室外建筑都遵循这个规律,摆脱了过去绘画过程中纠结于形体和明暗塑造的窘境,更适应没有充足教学时长的建筑学素描教学的需求。

素描课程教学方法尝试

约翰•伊顿不仅将抽象与具象都纳入到素描的范围,而且认为素描训练就是具体化、自觉化到创意、再现的过程。多年来,建筑素描教学所沿用的石膏几何体写生——景物写生——风景写生的传统教学训练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熟悉了技法的表现,形成了程式化的思考模式,使学生在面对物象时只是按部就班地将对象的比例、形体、空间、调子照搬到画面中,没有思考,不去探索,缺乏想像,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状况,美术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伊始,就可尝试提前与建筑设计理念衔接,结合初步的相关建筑学知识,引入建筑平、立、剖概念,加入平、仰、俯练习,进行几何形体的多角度、多视点训练,提高绘画过程中学生的形体建构与图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由二维思维方式向三维思维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后期的建筑设计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学习中要重视分析理解,注重对形体结构的归纳概括,注重分析结构,善于举一反三,正确理解物体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框架关系,加强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不追求表面的画面效果,抛弃复杂形体繁琐偶然的因素。教师在进行评价分析时要把握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的原则。为更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动性,可鼓励学生突破常规的空间意识,进行意识空间的再造,培养学生对意识空间的感知力和思维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性与能动性都得到提高。快速写生能力训练可不再拘泥于对景写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将漫画内容、生活场景都纳入学生训练范围,大大加强课后时间的利用效率,使学生对生活资料的积累由被动转向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观摩电影、集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各种艺术流派,把握当代艺术形式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尝试,寻找建筑语言与其他艺术形式语言的对话通道,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建筑学素描课程多元培养目标的完成。#p#分页标题#e#

结语

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作为具有目的性的基础性教学课程,不能被作为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来对待,更应考虑到建筑学科的特点与学生长久发展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通过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空间表达能力的多层次训练,来实现美术基础课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完美衔接。

推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