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类内科学教学模式探究

医药卫生类内科学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念改革和教育体系的创新,智慧教室作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全新载体形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学工作中。探讨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如何开展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智慧教室;高职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论的进步,教育行业越来越多倡导信息、通信、技术与教室的深度融合,以构建全新的教室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1]。智慧教室是一种信息化教学的全新智能载体,能为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供智慧支持,在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优势[2]。积极探索智慧教学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构建一体化智能高效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第一个阶段和培养基层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专科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后备力量之一。内科学是医学生的临床核心主干课程,本文就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基于智慧教室的大平台,构建内科学智能高效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医学人文素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进行研究、探索。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传统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容易产生“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教与学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够。大部分学生在上课之前与教师没有联系,缺乏必要的课前调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需求掌握不足,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没有针对性。其次,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不够,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疲倦,大大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另外,传统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过程考核,往往以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不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接受程度,无法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构成反馈回路[3]。

二、智慧教室的特点

2018年4月,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教师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师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深入研究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独特优势,主动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探索智慧教学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构建一体化智能高效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实践证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授课对比传统课堂有许多优势。首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和拓展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其次,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智能的教学流程加以结合和创新,搭建一个以学生、老师互动教学为核心要素,以智慧教室技术为支撑,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智慧教室教学系统。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信息共享,而且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后,通过智慧教室系统,可以让教师体会到学与教的快乐,让学生通过对话与互动,感觉到学习的乐趣[4]。

三、内科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一)优化教学资源库

利用我校智慧职教云学习平台,进一步优化内科学资源库素材,整合教学内容,细分知识点,配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PPT、微课、视频动画、教学案例,更新试题库;教师于课前、课后的线上班级交流平台中积极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教学资料库的建立有助于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兴趣。(二)智慧教室硬件、软件建设助力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无线网络全覆盖,可利用智能讲台、教室墙壁四周的液晶显示屏、手机等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教师端结合“青鹿智慧教室平台”进行课前签到、随机挑人、问答投票等课堂互动以及通知相关信息,借助投屏功能助推教学信息的课堂分享,提高课堂趣味性;学生通过手机端完成问题抢答、随堂测试,通过各小组墙壁上的液晶显示屏展示课前作业。可移动组合式课桌椅满足不同教学模式需求,打破传统教室座位格局,助推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切实深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5]。

(三)优化教材内容

智能的教学设备如果没有优质的授课内容相匹配,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智慧教室的出现又对教学内容,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课件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在选用全国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为教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反馈数据,拆分各章节知识点重新整合,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结合临床真实案例,按照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病因、治疗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锻炼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学生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增加课程思政内容,重视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丰富教学手段

发挥智慧教室平台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启发等教学手段,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杜绝传统“满堂灌”授课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内科学第七篇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第八章糖尿病为例,课前各小组准备任务(血糖的正常代谢;我国目前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课堂上通过临床真实案例引领,开展分组研讨、生讲师评、生讲生评等方式交流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针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的课程内容,比如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动画小视频、思维导图、师生研讨等方式,实现对难点内容的深入剖析。

(五)形成过程性考核评价

过程性考核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具体方式包括课堂测评、课后作业。课堂测评依托智慧教室青鹿平台完成,检查学生对本次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完成,适用于所有客观题、部分推导问答型的主观题,强化知识点巩固;二是利用我校的PBL思维训练系统完成疾病诊治,锻炼学生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

四、实施效果

为检验智慧教室环境下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效果,选取我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学生55人,两班学生在入学成绩上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班采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普通多媒体教室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期末,针对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每项满分10分,大于8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占比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76.36%)、教学满意度(89.09%)及团队协作能力(63.63%)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班学习兴趣(50.90%)、教学满意度(65.45%)及团队协作能力(34.55%)评分。期末考试成绩以期中考试占比20%,课后平台答题占比15%,思维训练考试成绩占比15%,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进行统计,总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优良率(85.45%)明显高于对照班优良率(56.36%)。

五、总结

智慧教学平台的发展和应用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变革与创新的各种可能,同时也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对内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学习效果优良。相信通过课堂模式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必当实现多维度教学育人,推动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改革。

作者:胡娜 鲍宇 公倩 范新蕾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