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疼痛护理中应用

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疼痛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护理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100例泌尿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n=50)给予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统计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理状态。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心理干预;自我效能;疼痛

泌尿系统结石,通常多发于输尿管、肾脏以及尿路等部位[1]。关于泌尿结石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以碎石术治疗为主,该治疗方式具有无创和无痛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损伤机体器官功能和高复发率的缺陷,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也需要辅以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泌尿结石患者的病理特性,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和心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是十分重要的。为更好地掌握心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在泌尿结石患者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本文特结合临床1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2~72岁,平均52.23±5.9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21±0.56年,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17例,膀胱结石12例;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4~75岁,平均53.03±5.71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17±0.62年,结石类型主要为: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15例,膀胱结石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院经B超或X光线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②均为单发结石且结石直径低于10mm,形状规则;③患者神志清晰,具备良好的沟通及交流能力;④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②合并有精神障碍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及沟通;③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④拒绝参与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主要包括常规的医嘱护理,入院评估,术前访视、术后病情监测、出院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心理干预和针对性疼痛护理,具体如下。(1)个性化病情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初,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结合患者的疼痛诱因、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询问,并进行快速的分工处理。完成对患者的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史、治疗史、疼痛部位(范围)、患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情况等。每日在病房巡视对患者进行1次疼痛评分。此外,还要做好患者解释工作,使其明白各项常规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升患者依从性。(2)个性化镇痛管理:指导患者每日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依据患者的评分结果给予个性化的镇痛处理措施。对于疼痛属轻度和中度的患者,指导患者采取胸膝俯卧位,最大化的缓解患者疼痛感,同时对患者进行腰腹部按摩,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同时还有助于患者全身的放松。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可通过与患者聊天、音乐疗法、冥想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提升其疼痛阈值。做好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术后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嘱托患者尽量避免卧床排尿,排便、排尿不要用力过猛,以避免因腹压升高而造成疼痛加剧。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反跳痛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警惕患者脏器受损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如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的,则可鼓励患者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3000mL左右,以促进排尿,预防感染。(3)加强心理干预:虽然泌尿结石患者疼痛的彻底解决需要依赖于病因治疗,但良好的心理干预往往也能够达成一定程度的止痛效果。在心理干预方面:①对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往往能够带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帮助其在日常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良好住院环境的创设,规避不良刺激,以促进患者睡眠和缓解疼痛。②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压力。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及存在的精神压力,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理解,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设法的去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排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保持一种放松的精神状态,以此提升其对疼痛的耐受性。③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通过系统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史,并对患者普及相关的泌尿结石相关疾病知识、疼痛影响因素等,多举一些成功病例,以此激发患者树立起坚定的治疗信心,从而缓解心理负担,降低其疼痛阈值。④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适时的发泄自己压抑的情绪,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地面对疾病,以提升其积极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率判定标准。①显著缓解:结石疼痛完全消失,患者可进行正常的活动;②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和次数相比入院初明显减少,且在他人协助下可勉强的进行日常活动;③无缓解:患者疼痛次数及疼痛程度均无改善,甚至呈现加重趋势。疼痛缓解率=(显著缓解+有效缓解)/例数×100%。(2)统计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积极心理状态:①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hronicdiseaseself-efficacyscale,CDSES)[2]针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及进行评估,量表总计6个条目,每一条目0~10分计,总分6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信效度为0.912;②采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arwick–Edinburghmentalwell-beingscale,WEMWBS)[3]针对患者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总计14个条目,各条目1~5分计,满分7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积极心理水平越好,信效度为0.849。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次研究期间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比较

实验组疼痛缓解率高达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疼痛属于一种组织损伤紧密相关的痛苦体验,目前已成为脉搏、体温、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4]。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会由于结石损伤而导致机体出现距离的疼痛感,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给患者心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5-6]。因此,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如何快速、科学的缓解疼痛也成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要深刻体现和落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向着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7]。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做好相应的基础对症护理,同时也要本着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从而明确护理方向,保证护理工作的针对性[8]。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对两组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自我效能及积极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对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详尽地记录了患者的各项情况,如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等,为临床患者病情的分析和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9]。此外,刘海姣指出传统的护理模式单纯的只是注重对患者的生理护理,而且护理工作实施也为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性,因此护理质量也并不理想[10]。在全新的护理模式下,通过个性化的疼痛护理和心理干预,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对患者进行了舒适的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患者生理上的舒适,同时也促使享受到了心理上的愉悦。所以,患者的依从性相对也更好,护理质量相对也更高[11-12]。综上所述可知,在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心理干预联合疼痛护理的实施,在缓解患者结石疼痛和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夏云 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