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指标变化及脑白质疏松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32),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32例老年人群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血液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脑白质疏松发生率。结果重度组、轻中度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m、Vd、Vs、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Vm、Vd、Vs、PI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组、轻中度组的血液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组、轻中度组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指标及脑白质疏松发生率均与病情关系密切,可帮助临床判断高血压病情。

关键词:高血压;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指标;脑白质疏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通常指慢性非传染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负面情绪及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高血压较为常见,其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1]。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时老年高血压有一些特定的临床体征,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血压变异性及餐后低血压等,较常规高血压患者病情复杂,且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性。受老年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收缩压容易被低估,舒张压容易被高估的影响,需要加强诊断评估[2]。现就濮阳市人民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32),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32例老年人群为对照组。轻中度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1.50±3.29)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7.67±1.20)年。重度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57±3.24)岁;病程5~16女性13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1.54±3.23)岁;病程5~14年,平均病程(7.69±1.22)年。三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受试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指南;且所有研究对象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肿瘤及认知障碍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1.3方法。三组受试人员均采用彩超检测,由经验丰富医师对所有研究对象做颅内动脉经颞窗探查,并记录结果。三组受试人员在早晨抽取静脉血若干,放入抗凝管中,用枸橼酸钠抗凝,以3000r/min离心得到上层清液,利用自动血清分析仪检测。三组受试人员均采用头颅MRI检测,做轴位T1加权像、轴位T2加权像、冠状位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等操作,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分析结果。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观察三组经彩超检查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观察三组的血液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观察三组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根据Fazekas量表评价脑蛋白疏松程度,脑室周围病变评分:0分(无病变),1分(铅笔样或帽状薄层病变),2分(病变呈光滑的晕圈),3分(不规则脑室周围高信号);深部白质信号评分:0分(无病变),1分(点状病变),2分(病变融合),3分(大面积病变融合)共计6分,分为0级(0分),1级(1~2分),2级(3~4分),3级(5~6分)。1.5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及Excel表格分析处理两组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x±表示,行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重度组、轻中度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m、Vd、Vs、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Vm、Vd、Vs、PI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1。

2.2三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重度组、轻中度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2。

2.3三组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重度组、轻中度组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脑蛋白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作为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者主要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及心悸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身体局部出血[4]。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复杂性,更需要做好疾病预防和准确诊断。高血压疾病主要机体变化为动脉血管病变,而脑血管是其中最早,也是最容易受累的血管之一,硬化的脑动脉容易出现栓塞、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动态了解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病理变化,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价脑动脉弹性、供血情况及血管闭塞情况,为临床诊治高血压提供依据[5]。同时,受脑动脉病变影响,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脑蛋白疏松,其作为脑损害的早期信号之一,是一种非特异性大脑白质病变,也可看作是脑小血管病变导致脑损伤的标志之一。随着脑白质疏松从斑点到弥漫性的改变,脑白质纤维损害逐渐加重,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6]。凝血功能异常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节。正常人体内凝血和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是高血压患者受到微血管病变和外周阻力影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重机体缺血、缺氧状态,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而长期缺氧不利于红细胞形态。因此,需通过检测机体内血液指标帮助进一步探究病情[7]。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血液凝聚情况严重,脑蛋白疏松发生率高,且重度患者较轻中度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更明显,血液凝聚情况更严重,脑蛋白疏松发生率更高。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对血液凝血指标造成影响,患者血液表现为高凝状态,且随着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增多,患者的肝肾功能、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上升[8]。因此,可看出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指标及脑白质疏松发生率均与病情关系密切,关注其变化发展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指标及脑白质疏松发生率均与病情关系密切,可帮助临床判断高血压病情。

作者:苏楠 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