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论文

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7~57岁,平均42.9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0例,摔伤25例,车祸伤11例,重物砸伤4例;出现症状1~7d,平均2.75d;损伤部位:T129例,L131例,L213例,L37例;根据Denis分型:损伤A类压缩性型骨折36例,损伤B类爆裂性骨折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采用持续牵引、过伸按压复位的基础上,于骨折1周内在镇痛和局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使用本院改良设计的新型复位外固定器(专利号201110040417.7、201120041392.8)复位固定。固定后摄X线片及CT片复查,早期行功能锻炼;卧床8周后扶双拐下地;8周后摄X线片复查,行腰背肌锻炼,扶拐行走;同时配合止血、止痛、脱水、消炎、激素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绝对卧床、垫枕法复位并进行腰背肌锻炼的同时配合止血、止痛、脱水、消炎、激素等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8周,临床疗效评定8周完成。

1.3影像学疗效评价

治疗组分别在术前、术后当天和术后8周时摄X线片及CT片检查,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Cobb角的变化。椎体高度测量及计算: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前缘高度和其下位椎体前缘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前缘参考高度。伤椎前缘参考高度=(伤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伤椎下位椎体前缘高度)/2。分别测量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高度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矢状面Cobb角测量和计算:在侧位X线片上分别作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性观察

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脊髓损伤、脱位、肠麻痹、病情加重、皮肤损伤等进行如实详细的记录,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也未见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及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患者血、尿、便常规及C反应蛋白、血沉、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变化值均在正常范围,说明采用目前的治疗方法范围和时间(8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2.2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和Cobb角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达96.7%;治疗1周后腰部疼痛明显缓解,翻身时无明显疼痛;治疗3~4周后摄腰椎正侧位片椎体高度恢复达到92.3%,Cobb角恢复达到6°左右。平均卧床时间8周,下床后病人生活自理,并且无骨折显著再移位。复查无腰背部疼痛,无腰椎后凸畸形,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显著椎体高度丢失。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53.3%;治疗1周后腰部疼痛缓解;治疗8周摄腰椎正侧位片椎体高度恢复达到56.34%,Cobb角恢复达到19°左右。平均卧床时间8周,下床后病人生活自理,并且无骨折显著再移位。复查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部分患者腰椎后凸畸形,X线片示无显著椎体高度恢复。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较治疗前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明显上升、Cobb角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平行比较椎体高度、Cobb等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

作者:吴谐 孟祥奇 姜宏 马奇翰 惠华 俞鹏飞 尢君怡 梁国强 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