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电视节目传播研究

文化自信在电视节目传播研究

【摘要】当下,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充斥在电视荧屏之上。传播文化信息、营造文化氛围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河南广播电视台作为省级主流媒体,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彰显文化自信的使命,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本文以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为例,研究文化自信在电视节目中的表达与传播。以王牌节目《梨园春》为切入点,分析其如何坚守文化自信,扎根中原为大众传播文化知识。本文还以河南广播电视台新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我家好家风》为例,探寻主流媒体如何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文化共鸣;主流媒体

文化自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的认同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近些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层出不穷。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引人关注的广播电视节目缺乏原创性和民族性。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广播电视媒体必须积极加大对文化自信的弘扬与推广。文化一词是非常广泛又非常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不少专家学者试图从各自领域去界定文化的概念。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一词的缩写,来源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华夏历史文明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继承和发扬。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所以,身为一名中国人,应对本国度的文化认同,对本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文化自信,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1.主流媒体要承担起彰显文化自信的使命。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更加深刻的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主流媒体作为精神文明传播的主要阵地,要更加坚守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要制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河南广播电视台作为省级主流媒体,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彰显文化自信的使命。

2.组织开展“文化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河南广播电视台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创作热情,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艺术进社区”活动。为普通百姓搭建平台,打造社区里的“星光大道”,让老百姓不出门就能够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魅力。这不仅迎合了群众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拉近了电视与受众的距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高质量的节目制作要求,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了基层的稳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赞美生活、讴歌时代,提升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地位,从而提升其公信力。河南广播电视台在深入基层、传承文化上下足了功夫,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比如:文化下乡、文化栏目进社区、百姓舞台等。这些活动和文化类节目深入基层,繁荣文化产业,为广大受众传播文化知识,娱乐百姓生活。同时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了一大批文化类专题节目,比如“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乡村”等,立足当地文化,传承中原文化。

二、立足本土文化,强化受众文化共鸣

1.重视艺术载体的创新。《梨园春》节目非常重视艺术载体的创新。它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加大文化的含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一个戏曲栏目办成了传承中原戏曲文化的重要平台,开辟了民族传统艺术的新的文化发展空间,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18年6月24日,河南广播电视台的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迎来了第1000期,在当天的节目录制现场,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协会的确认,《梨园春》被授予“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中国电视戏曲节目”的殊荣。24年的文化坚守,1000期的探索实践,这是对《梨园春》在文化传承道路上的认可和鼓励。试想,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有哪些节目可以坚守二十余年呢?

2.扎根河南沃土,把中原的戏曲文化发扬光大。《梨园春》扎根河南沃土,把中原的戏曲文化发扬光大。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孕育出许多戏曲剧种。全国共有300多个戏曲剧种,在河南有记录的就有80多种,这为《梨园春》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内容资源。《梨园春》于1994年开播,在当时,戏曲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这是中原的传统文化,这是在中原大地上经过历史发展、不断积累和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愈久弥香。越是本土化的东西,老百姓越容易接受,所以制作出高品位的本土内容的节目才是制胜的关键。

3.注意文化的多元兼容。扎根本土、发扬本土文化特色并不代表不创新、不兼容。《梨园春》之所以能够坚持二十余年正是凭借着它对戏曲的执着,对文化的尊重,对大众传播的坚守。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剧种,所以戏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梨园春》不仅继承和发扬本土的豫剧文化,还注意文化的多元兼容,对其他剧种文化兼容并蓄。当然,兼容的前提是以戏曲文化为主要创作内容,以河南本土豫剧文化为主体,同时以其他地域剧种为辅助。从最开始豫剧戏迷擂台赛到如今的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剧种的擂台赛。这就满足大众对戏曲文化的需求。用《梨园春》制片人蒋愈红的话说:“本着传统与现代交融、西洋与民族交融以及戏曲与音乐、舞蹈、杂技、武术交融的艺术理念,在坚持戏曲为主的前提下,我们将为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入构筑大平台,各种欣赏性的唯美性的动感的艺术品,只要能使观众耳目一新,赏心悦目,包括芭蕾舞、交响乐、青春戏剧等,我们都会提供条件,让艺术在《梨园春》构筑的大平台上充分展示。”

三、参与社会热点文化事件,提升公信力

文化热点事件是受社会公众关注或欢迎的文化事件,其中包含着文化新闻或信息。它的形成与它的时代语境、公众的文化需求、大众媒介的影响密切相关。

1.讲小家故事,扬中华家风。2014年2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家风”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传承良好家风、弘扬核心价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门风、作风,它反映了一个家族在长期生活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思想传承。家风作为我国现代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如何营造好的家风、如何传承好的家风成为大家日益关切的文化热点。2018年5月1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我家好家风》节目开播,播出后获得观众的热议。节目以小家的家风传承为主旨,以“讲小家故事,扬中华家风”为理念,邀请了在社会中充满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嘉宾的讲述,感受一家家良好的家风故事。在最近一期的节目中,节目邀请到了汴绣传承人王素花,给观众呈现了王素花一家的优良家风,还展现了王素花一家在汴绣文化传承上作出的不懈努力。在节目最后,王素花总结自己家的家风为:“一针一线秀人生,一心一意做好人。”简简单单的12个字概括了家风,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优良家风的益处。

2.强化媒体精品意识和格调意识。从中央媒体的《中国诗词大会》到地方台的《汉语英雄》,文化类节目目前火热荧屏。目前电视荧屏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在这个泛娱乐化的媒体时代,河南广播电视台紧跟时代文化热点,发掘身边感人故事,用心制作文化类节目,可谓匠心独运。人们常说:做人讲人品,办报讲报格。同样的,做媒体也要讲媒体的雅韵。媒体的公信力由许多要素构成,其中一项就是精品意识和格调意识。

四、结语

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人类全部的生活方式。”文化热点就是建立在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最集中、最具有焦点性、问题性的生活样态,它是重要的新闻资源,具有新闻强大的轰动效应和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社会和媒体、个人和政府在文化热点探讨中,既要满足民众生活的新闻阅读和文化理解,又要建构一种精神价值,彰显正确的世界观、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

作者:王东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