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下鄂西北城市形象塑造广播

地域文化下鄂西北城市形象塑造广播

摘要: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文化底蕴深厚。面对新时期城市形象引领的风尚,挖掘文化符号,利用新型媒介,创新文旅深度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保持活力的重要渠道。

一、融媒体背景下地方城市的形象塑造现状分析

1-探古:老河口过去的城市形象面貌

在湖北省襄阳市境内,有这样一座小城,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形态也丰富多样,它便是享有“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之誉的老河口。老河口名人名士资源众多,古有伍子胥、萧何、欧阳修等,近现代有胡绳、臧克家、姚雪垠等。这些名人名士在老河口可谓是妇孺皆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作品都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宝藏。老河口历史自然景观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例如,仙人渡镇的霸王坟墓群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地,距今约2300余年,堪称老河口的一座“地下宝库”,是老河口唯一一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老河口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抗战文化、码头文化、丹渠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南北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在过去的发展中,老河口虽然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可以增加老河口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但因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一度使老河口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落后。

2-明今:老河口如今的城市形象面貌

如今老河口精准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当地多种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生动地展现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老河口的地区产业现初显雏形,其利用名人名士、历史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产品等资源,将自己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促进了城市形象塑造,初步建立了以民间工艺、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2020年,老河口市豫剧团原创的湖北越调小戏《生死一票》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这也是襄阳市唯一入选该项目的戏曲作品,诸如此类的文化类活动在老河口不断开展,在提升老河口文化知名度的同时,也对城市形象塑造进行了正确的实践。

3-寻未:展望老河口未来的城市形象塑造

1.规模小

首先,老河口能够吸引游客消费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较小,很多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都是作坊式,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不高,旅游商品销售的还比较少,没有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旅游商品消费。其次,老河口的文化旅游景区也相对较小,李宗仁纪念馆、袁书堂纪念馆等文化旅游展馆面积小,规模不大,李宗仁纪念馆只是2A景区,袁书堂纪念馆将袁冲中学办公场所作为展览馆,使得他们接待游客的能力明显不足。最后,老河口的文化演出活动仅有很少一部分是为游客表演,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演出消费。

2.分布散

老河口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分布较散,旅游活动开展不便,集中发展意识还不够。例如,准备新建的翔鹤楼位于现在的老年大学之后,周边基本没有配套的景区景点,无法形成与之配套的旅游资源。此外,老河口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具有接待能力的博物馆,尤其是一些像汉江奇石博物馆、芙蓉纺织民俗文化馆等民间博物馆,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扶持,大多无人知晓。

3.精品少

老河口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呈现出来的精品不多,能够提升文化附加值的资源少之又少,真正成为旅游消费的文化资源也相对较少,没有充分体现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二、融媒体背景下文旅资源与塑造城市形象的紧密联系

1-建设特色文旅助推城市形象的时代性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遗迹等有形文化资源,也可以是以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经典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软性文化资源为载体形成的旅游特色,其核心特征是能体现某地与众不同的区域特征。发现文旅资源的要点往往在于从时间、空间、内容主题等不同维度寻找与凝练城市或区域的文化脉络。在实施过程中,应以拓展资本市场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方式创新,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取得可喜进展,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基础。近年来,襄阳市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其中就包含文旅资源的精准挖掘。随着大中城市市场向周边中高端休闲目的地流动,城郊消费市场不断扩容,下沉市场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带动了各类红色乡村游、民俗乡村游、休闲度假游的发展,城乡之间互为市场,重塑文旅消费的新空间格局。2017年,李家染坊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村“两委”决定打响染坊的牌子,以民俗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每到节假日,来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李家染坊村游玩的游客便络绎不绝。矗立村头的染布旗五彩缤纷,村子里的染布坊到处都摆放着村民们自家染制的传统印染制品。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自体验一把传统印染的乐趣,也可以欣赏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面对特色文旅发展契机,李家染坊灵活运用地方文旅资源,充分开拓文化传播与经济管理的新路径,为老河口市地方形象塑造、襄阳市城市形象打造奠定了基础,

2-文旅深度融合对丰富城市形象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呈现良性发展趋势。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和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在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推进业态融合和产品融合,推进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实现统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管理,文化旅游共生和主客资源共享势在必行。在对外宣传层次上,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博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美好生活”。老河口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筹备和组织参展,代表襄阳市精彩亮相于本届博览会,其在非遗板块有木版年画、老河口玉雕。在博览会举办的精彩过程中,老河口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了新发展阶段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消费选择。老河口市的非遗元素是积极承载此次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地区资源要素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以推动新时代老河口市城市形象崛起。

3-盘活文旅资源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老河口市资源密集,内涵丰富,极具开发潜力。近几年来,非遗展现出历史沉淀出的强大生命力,且在发展过程中有较大提升空间。老河口市的木版年画作为部级非遗项目,目前在样式创新、生产和受众规模等层次上都缺乏针对性举措。老河口市木版年画在样式上依据传统图案进行描摹。在木版年画的资源利用方面,有些院校虽然进行了文化合作,展示了文创产品,但大多都是将纸张上的图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加工,没有进行设计风格的二次创新,导致其视觉层次上的内容无法获得年轻群体的欢迎与喜爱。此外,木版年画制作规模偏小,主要依赖于传承人亲属的手工化形式,难以形成文化产品的批量售卖,费时费力的手工制作使其价格更加昂贵,这导致群众更倾向于选择机器加印的年画装饰,由此可见技艺的限制因素,会使售卖渠道也存在短板。对此,社会支持力量与传承艺人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寻找效率与新颖的平衡点,多措并举,利用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宣传模式,由内而外地打响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影响力,激活城市历史文化形象的生命力。

三、各类传播媒介的创新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载体

1-纪录片拍摄为城市形象塑造注入文化内涵

第一,各地媒体以纪录片的形式对非遗项目进行拍摄,如襄阳市委宣传部监制的《忆襄阳》非遗故事摄制组来老河口市进行为期五天的《老河口木版年画》《老河口丝弦》拍摄。第二,做好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湖北越调、木雕申报文本均已定稿,申报片也正在剪辑。央视科技频道拍摄影像方志,按照省文化厅要求,制订了木版年画振兴传统工艺三年工作计划,进行公示、上报,完成老河口丝弦国家资金网上申报平台的申报工作。

2-微信公众号为城市形象塑造注入新活力

新媒体集合了文字、图像、视频等表现形式,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增加了传播渠道。以老河口的五月鲜花节的宣传为例,为了把老河口市生态宜人的城市风貌充分展示给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微信公众号“文化旅游老河口”“老河口市群众艺术馆”“老河口市文化和旅游局”推送相关文章,老河口丝弦和锣鼓架子走进社区,增强了老河口市的文化自信。

3-短视频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新机遇

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的短视频时代,如何有力地运用传播手段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对内推广与对外宣传,需要实现短视频生产、制作等资源的整合。不少传统媒体工作者投身短视频制作,在火爆的信息浪潮里,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视频内容赢得关注量与流量双丰收的成功事例不胜枚举。以“精致老河口”融媒体官方抖音号为例,可以发现,其在表现模式、创作主题上缺乏创新意识,完全依赖于传统语境的表达模式,内容上也仅以新闻时事为主,文娱类传统文化的推广数量过少,没有充分发挥短视频宣传的优势。事实上,用活动语境与幽默语态来呈现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大众的关注热情。

四、城市形象与地方资源融合的发展前景分析

1-旅游资源的融合整合能力

积极鼓励民间博物馆建设,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方式,积极引导民间博物馆发展建设,对外开放,使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在发展这些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健康文化产业的发展。围绕汉江梨花湖,争取开发汉江旅游,积极推进环梨花湖旅游公路、桃花浔景区、滨江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老河口的汉江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码头文化和沿江风光串联起来,建设一个滨江风光带。这对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精致城市,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文化资源的集中发展意识

老河口市的城市交通以公路为主,旅游资源之间相距较远,交通不便,景点建设分散,使文化资源的内涵单一且文化价值无法进行较高层次的提高。将袁书堂纪念馆与袁冲县的历史相结合,将战争历史与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相结合,可以丰富袁冲县的文化内涵,提高袁冲县的文化旅游价值,还可以提高袁冲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影响力。

3-产品资源的高度开发意识

老河口未来要在旅游商品中增加文化艺术品比重。老河口市石雕、玉雕、铜雕、木版年画等不乏优秀的艺术作品,但是能够成为旅游商品的却不多。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提升旅游整体文化形象,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加大对文化旅游商品的策划、包装和展销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从事商品的创意研发、生产销售。这将极大地提升文化商品的产业价值。

五、城市发展与地方资源融合后的发展模式构建和反思

1-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

老河口的文化符号可以是丝弦,也可以是木版年画,但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这样才能够迅速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并且城市文化符号也可作为一个周边产品设计的形象基础,设计衍生品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张力和经济吸引力;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对其进行提炼与整合,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城市文化产业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也可以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受众对城市形象的固有认知,推动城市形象的塑造,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链是指以创意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促进文化产品的创造。建设整体规模较大的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产业,老河口可以将木版年画的年画形象作为创意基础,创作文化艺术作品,并将其制作成商品,以便在文化市场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力,给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在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整合城市的优势文化资源,改变城市的文化面貌,促进城市形象塑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构建老河口知名文化品牌,突出文化个性,传播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这些知名文化品牌将以广泛的影响力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甚至城市的全方面发展。

3-利用各类平台宣传城市文化

在城市漫长的发展中,文化遗存是城市最核心的文化精神,坚持和传承精神是文化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键。比如,将政策措施投放在政府网站或者政府的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使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有政策可依。新媒体平台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交流平台和传播媒介,城市文化的宣传方式要随时跟上时代的脚步,运用现代媒体资源和最便利的方式宣传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比如,老河口木版年画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现代社会人们高浏览率的媒介平台,与木版年画相关的文章、视频等,扩大木版年画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

作者:段钰 郭佳欣 焦淑敏 杨逸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