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下我国电影节的方法论思考

文化传播下我国电影节的方法论思考

【摘 要】本文旨在整合和探索电影节的研究方法,剖析电影节研究的跨学科性和交叉理论的必要性。一方面,在研究电影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主题时,有必要建构“电影节-历史-传播媒介-人际网”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不仅将中国电影节放置在世界电影圈中研究,也需要将田野调查数据与复合理论有效融合。

【关键词】电影节;文化传播;电影研究

目前,我国的电影节展映策略及传播的有效性是有待阐释的问题。本文拟立足于中外学术界的双向视角,串联历史时间线,回顾与探索电影节的构建、展映的机制与策略,探讨电影节、人际网、多媒体形式共同构建的网络及其所产生的国际传播效应,为提升中国电影节未来的国际传播力提供潜在的多元途径。

一、内地电影节的海内外研究

21世纪之前,对电影节的研究集中在欧美学术界或以欧美电影节研究为中心,对中国电影节研究较少。21世纪后,开始有研究论述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节的接受情况,如“FromtheFifthtotheSixthGeneration:InterviewwithZhangYimou”(TanYe2000)。2010年以后,中国电影节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Cinema,Space,andPolylocalityinaGlobalizingChina(ZhangYingjin2010)聚焦“民族电影”概念,即新的民族电影浪潮在全球电影节平台传播的途径。FilmFestivals:Culture,People,andPowerontheGlobalScreen(CindyWon-g2011)引入电影节的案例分析。ChineseFilmFestivalsSitesofTranslation(ChrisBerryLukeRobinson,2017)是近年少数系统关注中国电影节的研究之一,该著作聚焦中国电影节的跨境研究以及中国电影节如何将全球电影文化输入到自己的语境中。换言之,此书强调中国电影节文化翻译及“引进来”功能,重心并非讨论中国电影节如何融合到世界电影节圈。中国电影节的中文研究也是从千禧年后开始增多,2000年到2010年之间的研究,探讨中外电影节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怎样的展映平台,如《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张英进2004)《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的发展——ChrisBerry教授访谈录》(焦雨虹2010)是探讨本土电影节和本土电影工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的文献。2010年之后,本土研究开始多样化,有的学者关注影展本身的策展策略,如《本土青年电影节的国际化尝试:FIRST青年影展策展与扶持机制研究》(黄隽华2010);有的聚焦个体案例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力,如《影响力与多元价值实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研究》(杨琳,许秦2019)。此外,《国际标准、本土关照与迷影精神平遥国际电影展策展研究》(魏琮霖2018)通过对平遥影展策展单元和策展团队的分析,讨论平遥影展与世界电影节圈的连接。因此,中国电影节的研究2010年后增多。人文社科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中国电影节发展历史的中文专著比西方研究少,起步也更晚。中国电影节在中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中呈现以下趋势:中国学者的视角关注中国电影节文化输出的发展态势以及与本土电影业的连接;西方学者的视角聚焦中国电影节作为文化流动的载体,如何将全球电影文化输入自己的语境中;无论是中国的研究视角或是西方学者的研究角度,两者都试图将中国电影节放置到世界电影节圈的语境中,探讨中国电影节文化输入与输出的进程。

二、电影节的“交叉学科”特质

在探讨关于电影节的研究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结合电影学与交叉学科如社会学、组织学、地缘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的融合情况,尝试以“传播的有效性”为核心,进行电影节理论创新,构建一套清晰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客观分析中外学术视域下中国电影节历史、文化输入与输出、前景发展和传播力;确定合理的电影节研究与交叉学科的复合理论框架,剖析各个理论的内涵外延、探究各个理论的地位及作用;选取典型的电影节案例进行分析时,由于中国电影节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广,需要将不同电影节的案例分析有逻辑地联系起来。其次,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电影节的展映机制、现状与发展趋势,将中外对于我国电影节的评价进行合理分类和综述;清晰把握电影节的受众、影迷社群、展映策略的变迁;为未来电影节的展映单元提供对策与建议。如何有效评价电影节的国际传播效果是未来可能存在的研究难点。此问题将通过两种途径解决:首先将电影研究方法与电影节研究方法有效连接,引入电影节受众的分析方法,即评述展映单元在电影节的影迷社群所产生的影响;其次考察电影节的举办地、政府的扶持力度、策展团队的人际网,探讨这三大因素如何促进电影节的进程。中国电影节的研究在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可能产生创新点。挖掘影响中国电影节的多维因素,拓展比较研究法的内涵,建构“电影节-历史-传播媒介-人际网”的理论分析框架,分阶段、分角度地解读中国电影节产生的机制、国际传播的媒介和效应,预判本土电影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是电影节研究和电影学领域可能的创新点。电影节的研究,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因此可以采取复合式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首先借鉴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对电影节的举办地、策展人、资料库进行实地调研,利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电影节举办地政府扶持力度、电影节受众、参展单元的观影人次等数据。其次运用文献归类比较法。拟搜集“FFRN”(电影节研究英文文献数据库)、“聞蔵朝日新聞記事データベース”(日本朝日新闻数据库)及中文文献,从多维角度比较中外研究视角,从比较结果来评述中国电影节的国际传播渠道、产生的影响以及前景发展。最后,运用跨学科交叉理论,将田野调查的结果与电影学、社会学、语言学、组织学、都市研究等多学科理论方法有机融合,成果将更具实践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复合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影节与传播路径

中国电影节的研究,有可能在完善本土电影节研究的同时,促进如电影学、文艺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此外,也可从中外学者的双重视角探讨中国电影节在全球语境下的评价与反响,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行有益探索。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按照电影节发展的时间线来划分,以20世纪90年代为研究起点,同时在每一个研究阶段将田野调查的数据、中外学术研究与复合理论有效地、科学地融合。首先是对中国电影节的历史回顾。基于民族电影与电影节历史研究的理论,考察中国电影节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的展映机制。拟调查1990年的长春电影节与金鸡百花奖,利用影展会刊、学术研讨会文集、同时代的媒体报道和中外学术评价,评述中国电影节展映单元和展映策略。其目的是为了阐释脱离欧洲电影节的语境,本土电影与草创期的中国电影节之间的羁绊和割离。其次,是考察千禧年到2010年之间中国电影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展映机制、传播效应及评价。基于受众理论、电影节单元和田野调查数据,考察中国电影节融入国际电影节圈的过程,拟调查“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和“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实地考察电影节或参与电影节的线上活动,采访电影节的策划人、搜集电影节的海报和场刊、关注电影节的自媒体,同时建立与电影节参与者以及策展人的关系网络。同时,结合电影学理论与接受理论(receptiontheory)具体分析电影节的影迷社群与电影节的展映策略。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视角,阐释策展人将海外电影文化和国际电影节展映模式引入本国语境时的经验、困境与有效性。基于全球化理论、地缘政治理论和田野调查数据,考察中国电影节与外国电影人以及电影节的跨境合作与交流。拟调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挖掘这两个电影节举办的背景—国家的文化政策(“一带一路”)、都市环境(电影节与旅游业)。利用影展的一手资料(包括流媒体评价、电影节主页、对影展参与者的采访)为电影节举办机制和影片参展策略提供依据,同时清晰勾勒出选片过程、电影节组织结构、举办地的政府文化政策。通过对中外学者的比较论述和空间相关理论(包括都市研究、地域研究、哈贝马斯派的公共空间理论等)等前沿研究成果,评价中国电影节“走出去”的国际传播效果与可能出现的局限性。最后,预测中国电影节的前景。基于组织理论(OrganizationTheory)和网络理论(NetworkTheory),评述中国电影节的前景与传播效果。拟评价上海国际影节的“云上影院”模式,考察线上电影节的跨国合作、异国策展人和电影人之间关系网的构建。同时,将中国电影节放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考察世界电影节圈的发展步调,探索后疫情时代电影节的发展模式和未来国际传播的趋势。

四、结语

综上,草创期的中国电影节并非是文化流动的场所,但能直接反映本国文化政策的最新动向,也能推进民族电影和本土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国电影节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策略不仅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互动息息相关,也与本国新自由主义下的电影文化驱动力和通俗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中国电影节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电影节圈中,并且在未来有可能依靠多种媒介增强国际传播的效力、精度与广度。

作者:秦勤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