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探析

新媒体下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探析

摘要:高校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对高校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渠道,讲好档案背后的故事,让优秀的高校档案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充分发挥起高校档案文化在存史育人中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阐释新媒体背景下进行高校档案文化传播的意义、存在问题,提出高校档案馆创新档案文化传播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高校档案文化;传播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传承高校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宣扬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泛媒时代,如何应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深入挖掘高校档案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创新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渠道,充分发挥起高校档案文化在存史育人中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档案文化传播的意义

新媒体是继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后出现的,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方式还是传播过程上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彰显出巨大的传播优势。一是即时性。新媒体可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其他智能终端就能够即时信息,操作简便易行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二是交互性。新媒体可实现信息双向或多向传输,人们既是信息者也可是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反馈、评论、补充和转发等,社会公众参与性高。三是交融性。新媒体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实现多媒体传播形式。且具有易检索性特点,极大方便了人们搜询和查阅到自己所需的相关信息。四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有移动性传播的特点,利用手机、电脑等就可随时随地轻松上网、看视频、听广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8.47亿[1]。显而易见,在当今泛媒体时代,新媒体迎合了人们碎片化生活需求,成为人们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档案文化势在必行。高校档案文化是高校发展历史进程中通过档案形成、收集、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对高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文化形态[2]。高校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存史育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一些对学校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突出成果等。二是高校档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精神,形成高校延续不断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三是高校档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资源。高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进行,高校档案便是良好的德育教材和生动的育人资源。如名师档案,不仅是高校馆藏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如将这些名师档案以当今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新媒体形式向全校师生传播,不仅让师生利用点滴课余时间足不出户就可轻松领略到名师博大精深的学术风范和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高尚情怀,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启迪了心智,激发起师生爱国爱校热情。如中山大学档案馆在90周年校庆之际,推出了一系列“雕塑上的中大”,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雕塑上的名师们不平凡的人生和故事,增进了师生对中大历史人物的了解,为传播中大深厚的历史文化搭建了有益的平台。因此,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档案文化传播不仅有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利用新媒体传播高校档案文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会上就曾指出“新媒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3]。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新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高校档案工作也未置身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而言,高校档案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仍未做出充分的响应。以档案微信公众号为例,截至2018年6月,我国共有79个高校档案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其中,教育部直属的75个高校中只有31个高校档案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比41.3%[4]。由此可见,高校档案馆利用新媒体进行档案文化传播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档案文化传播还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档案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扫描、数据库、存储等高新技术,对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等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并与之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数字库,是实现档案文化新媒体传播的基础性工作。但因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设备配备不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二是主动传播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档案部门大都存在被动服务意识,等人上门寻求服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且档案文化宣传的内容和途径缺乏新意和多样性,主要以校史馆、档案图片展、档案文化讲座等馆室内进行的形式,难于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技术人才短缺是当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高校档案部门长期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纸质档案保管为主的工作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较缺乏既懂档案管理又懂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档案文化实现新媒体的传播。如何积极应对信息时代对档案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不断创新档案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档案文化在存史育人、服务育人中的作用,高校档案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3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思路

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高校档案真实记载了学校创建、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印证了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艰苦创业、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真实足记,高校档案是一本厚重的立德树人的宝贵教材,是一项时代赋予高校档案工作者的重任。

3.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夯实新媒体传播基础。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新媒体传播的基础性要求。完整的档案类型、完备的档案内容、完善的人才队伍是档案文化建设的树之根水之源。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特色征集工作。征集是丰富馆藏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档案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特色征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浙江省档案馆联合杭州日报举办了“我与G20”档案征集活动,捐赠者不仅可建立一个“我与G20”宝盒并永久典藏于省档案馆,而且还有机会参与G20峰会展览[5]。通过这种特色征集,不仅丰富了档案馆藏资源,也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经历依托计算机设备对馆藏纸质档案以及照片、录音、录像等重要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牵涉人、财、物等问题。应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及时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实现馆藏档案全面数字化存储和数字化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外包形式进行档案数字化,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但应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档案数字化服务机构必须符合资质,并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和过程管控,确保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三是加强数字档案归档工作。首先,应重视和加强数字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归档工作,加强对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办理部门的指导,规范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其次,加强对归档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对各部门移交的电子文件应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存入磁盘或光盘并采用数据压缩工具对应归档电子文件进行压缩与备份,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技能,而且也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才能适应当今信息社会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档案馆应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操作和管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外出培训学习或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来馆指导等途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发展要求。

3.2利用新媒体创新档案文化传播平台。随着4G/5G技术的普及,新媒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移动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据CNNIC第4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数达6.2亿;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由此可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彰显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因此,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高校档案文化是可行也是必然的。微博账号可通过新浪微博网页或手机下载新浪微博APP进行注册并获得官方认证后创建。通过微博可实现多方面的功能,如转发相关档案信息,推送各类丰富多彩的档案文化产品、与网民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档案文化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则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注册创建。通过微信可实现以下功能,一是通过自定义菜单功能,设立相关栏目,方便师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查阅和浏览档案信息。二是微展览。可在微信平台推出多种形式的档案展览。如中山大学档案馆在微信平台相继推出了孙中山与中山大学、雕塑上的中大、风雨同舟脉庚续等相关档案材料展览,师生通过关注“中大档案馆”公众号,就可随时随地在网上看展,还可分享给朋友。三是提供多媒体支持。微信具有超文本、超链接功能,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就能方便快捷地使用网络资源。如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档案馆在微信公众号中提供了相关档案信息网站链接,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在档案馆内设立多媒体触摸一体机等新媒体形态,也是创新档案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触摸一体机融视频、音频、图像以及动画等为一体,通过触摸互动,方便师生查询档案的同时,也吸引了师生们关注的目光。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档案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渠道,才能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来认识档案,了解档案,让优秀的档案实体文化走出馆、室,走进大学生群体,才能更好地发挥起高校档案文化存史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3.3利用新媒体进行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利用档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档案文化,需通过具体的途径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一是向广大师生提供微博、微信服务平台信息。在档案馆办事大厅或档案阅览室等来往人群较多的地方张贴微博、微信二维码、公众号等,师生通过扫码或关注公众号,便可轻松进入档案微博、微信平台,获取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馆还可利用档案信息网页提供微博、微信二维码、公众号,引导网络用户在浏览档案信息网站时可同时关注档案微博、微信平台,以获取更多的档案信息。二是借助重大活动或热点事件进行相关档案文化传播。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人们普通关注度较高,传播迅速。高校档案馆可借助一些重大活动或社会热点事件开展相关档案微展览,用翔实的档案史料进行连续的传播,吸引广大师生关注的目光,提升档案文化传播效果。如2018年值南京大屠杀80周年刚过,南京大学档案馆陆续推出了八辑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专题,吸引了不少师生关注和浏览,此举不仅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起到了档案鉴史育人作用。三是鼓励师生积极分享档案文化信息。据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19表明“用户与资讯的互动欲望正在逐步增强,不再是单向、静态地接受,而是希望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深度参与资讯传播与再造”[6]。高校档案馆应积极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鼓励师生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档案馆再对其进行回复,同时还可通过档案征集、照片注述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参与到档案工作中,从档案利用者变身为档案服务者,实现多重身份的转变,从而提高档案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如中山大学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期间,在档案微信平台举办了“我们的老中大晒图投票活动”,鼓励广大师生上传与中山大学有关的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师生参与转发与投票。利用新媒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档案文化是融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创新档案文化传播路径的同时,还应找准档案文化传播的切入点,不断推送出师生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为师生提供一个公共的、开放的档案信息平台,使高校档案真正发挥起存史资政、服务育人的作用。

作者:范雪香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综合档案室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