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谈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摘要:人文核心素养是实现中西医结合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探讨人文核心素养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教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建立包括道德规范、思想意识、价值取向3个一级维度的人文核心素养框架,阐释人文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探索具有人文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跨学科课程实践途径,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引。

关键词:人文核心素养;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构建

人文核心素养是在人文科学方面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哲学思想等精神及内在品质。对人文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决定了我们自身价值认同和传承的尺度。从我国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便于中西医药院校教学实践和传播的角度而言,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1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人文核心素养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形成的原始起点

中西医结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医学模式。从起源来看,它具备人文和科学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等思想精华,使其具有仁爱、开放包容的特性;另一方面,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中医药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中西医结合承载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推广。阴阳调和、天人和谐的养生观;博学笃志、焚膏继晷的学习观;仁爱济世、谦虚谨慎的医德观等早已得到广泛认可,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素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医者行为,并最终推动了中西医的医疗实践。医学人文素养在医学生的价值抉择、政治取向和行为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文素养的塑造构建于理论认知、教育引导、社会实践、自我实现的基础之上[1]。中医药的现代化离不开与现代科技及西医理论的交叉融合。中医药开放包容的属性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契机和新思路。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开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20世纪60年代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针,新时期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2人文核心素养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素养不仅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形成的催化剂,更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未来发展的有力保证、动力源泉。中西医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开放创新理念,互融共通,其中青蒿素的提取便是最有效的证明,而经世致用的实用观、精勤不倦的学习观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中西医结合专业要想有长足发展,绝不能脱离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中西医结合需从传统文化采众长,汲取其深刻内涵并转化为现今每一位医者的内在修养和医疗技术。1.3人文核心素养是破解中西医专业发展难题的内在动力中西医结合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其中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人才培养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2]。中西医指导理论起源不同,中医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西医则一开始就与人的体质相结合进行分析,所以实现二者理论体系的融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乃至核心问题。基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文核心素养提炼了中西医共有的人文要素,在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文特点,人文核心素养为探索建立更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和可行路径。实际上,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人文核心素养。一方面是医学人文教育普遍缺失,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完成;另一方面是中西医结合教育自身还不够成熟,但随着中西医结合知名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志跨入这一领域,中西医结合教育面临众多难题与挑战。基于人文核心素养探索中西医结合,建立完善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难题。

2人文素养的核心维度及行为表现

人文核心素养内涵丰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框架凝练了传统文化中普遍为人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从以上3个一级维度出发,精选具有人文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为开展人才培养、课程评价与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引。

2.1医乃仁术、大医精诚、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仁心”是医德的本原,而医乃仁术是医学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仁心和医事融合的体现。“仁”本意是友善,最先由孔子提出,是儒家的代表思想。中医传统医学文化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本草纲目》序中说:“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可见医和仁很早就有了关联。仁医能将他人的疾苦看作自己的疾苦,仁心也可以说是医者的初心。医家身体力行,坚守医师职业道德,践行医乃仁术的医德思想。传统医家往往德术并重,以成为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大医”为毕生追求。德是术的前提,术是德的落实,古代医家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必然倾心医学,精进医术[3]。因而医者在注重培养高尚的品德的同时也往往会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医术。“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大医”的思想行为有一个很好的概括,无论是从医德还是医术来说,“精诚”二字都是对于医者的最高赞誉。从医者应以济世救人为己任,秉持医道义理,淡泊名利钱财,反之则严重影响志在求仁的宗旨。传统医德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重义轻利,以赤诚之心救人,要求“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重义轻利的思想早已融入我国古代医学文化,成为医德的一部分。

2.2博学笃志、精勤不倦、审慎细心的思想品格

医学知识精微深奥,学无止境,需要笃定学习目标进行广博的学习。博学是进行大量的医学知识学习,笃志是要有坚定的从医信念。没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就难以做出正确的疾病判断,而渊博的医学知识需要大量的学习积累,即“学者必须博极医源”。正如《活幼心书》所说:“人有恒心,践履端谨,始可与言医道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习医者具备勤奋求学、孜孜不倦的学习品质十分重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将自己的学医经历概括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西医的学习都是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精勤不倦是对于一名医者的基本要求。李时珍曾经说过“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更是说明了学医者需精勤不倦。审慎的品格贯穿于医学活动诊察疾病、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各个环节,不可有丝毫敷衍差池。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道:“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不同疾病可能表象上差异甚小,但是一旦判断错误就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加重疾病,因此需要准确辨证。即使是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人群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只有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2.3中庸调和、经世致用、守正创新的价值取向

中和是宇宙万物本质和变化发展的最佳模式,天人合一、中庸调和的思想已融入中医药数千年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和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推崇的理想状态,正所谓“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人与天地自然都是一个整体,天地万物皆不可分,合即为合乎规律,达到和谐状态。中医养生把“中和观”当作一种哲学指导下的行为准则和一种辨证思维方式,提倡阴阳和谐,顺应四时规律,达到和谐状态。在西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定量分析,如提供合适的饮食起居数值标准,以达到身体状态良好的目的。在中西医诊疗中都是以身体状态和谐良好为最终目的,以调和为指导思想,尽量避免过度导致的疾病。医术是实践医德的基础。唯有行之有效的临床实践方是践行医道正途。经世致用的思想原是儒学入世思想的体现,在各代医家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中医文化的组成部分。“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体本身的复杂性与个体差异性就决定了仅靠理论知识学习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事实上,中西医都非常重视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药量的控制。守正是守住初心,即中西医学发展的原点和核心价值所在;创新是中西医学科在世界医学发展话语空间中保有鲜活生命力的基本要求。中医的初心就是普救含灵之苦,与医者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4]。“药有方,良医不拘于方,非曰尽废其旧也”,古人很早就知道不可因循守旧。在过去的中西医实践中,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效的诊疗经验,中西医结合越发紧密。但是一方面部分尚未获得有效治疗的疾病迫切需要得到救治;另一方面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也需要持续探索新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新的诊疗方法与药物的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3以多样化的课程经历为依托重塑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

重塑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当以创设各种开放的、不同主题的现实情境为主要实践路径,以多样化的课程经历作为重要的依托。跨学科理念虽很早就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分别属于医学和人文学科门类的中西医结合与哲学、历史等学科的融合,而嵌入课程中的方法分析则相对较少,加之由于教育理论层面的研究与跨学科教学案例研究处于割裂状态,跨学科研究迄今为止仍未能建立自上而下的方法论与课程相结合的框架体系[5]。如何实现跨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人文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进行跨学科教育或许是一个可尝试路径。

3.1构建人文核心素养实现路径的课程体系

根据杜威的课程哲学等的理论逻辑,本文课程体系的逻辑框架为创建对学生的人文核心素养培养有意义的学习场景,通过发现式、探索式或者建构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维度搭建适应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的课程框架。以本文提炼总结的人文核心素养要素作为衡量指标,对其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评价,从而研究不同实践路径所具备的人文核心素养,完善课程设置。

3.2完善开放包容的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化传承不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直接因素。从中西医结合医学形成的历史来看,中医思想吸收了大量的儒、道等思想精华,中医临床经验也是在集各家医术之长中不断丰富完善。近代中国遭受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有学者提出“衷中参西”“折中归一”“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等观点,逐渐在国内医学体系中引入西方医学,中医与西医学互相渗透、借鉴。自20世纪50年代的首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来,全国各地相继举办“西学中”班,开展基础与临床实验研究,探索中西医辨证规律,培养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最终促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地位。从真实的医疗需求来看,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在过去,“T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计划与目标,医疗行业也乐于接受具有专业医疗技能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为“π型”人才,医疗场景需要个人能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与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开展基于项目式专题的跨学科课程需要获得学校领导层的重视与支持以及专业跨学科教学培训,同时还需要借助校外以及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与技术支撑,才能促成跨学科课程内容的实质性开展。

3.3丰富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教学的课程经历

丰富课程经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跨学科课程的推进不仅需要与数字化课程经历、社会文化实践课程经历、现实项目共同课程经历共进,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各项课程经历的内在融合。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实践中尤其要互相合作,推进数字化传播媒介的使用,在讲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深刻理解课程中的人文底蕴,将课程的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守护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素养精华,对于人文课程的讲授更多考虑用现代化教学形式呈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内涵与道德行为。跨学科学校课程经历等方式整合中、西医学不同课程的知识和经验,在多样的情境中进行融合渗透,即人文学科+交往情境,人文学科+生活情境等形态。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中增加人文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不同的实践场景,将人文素养的教学融入实践,提升学生的认可度。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应更多借鉴跨学科学校课程经历的实施经验,既要吸收人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有益养分,又要实现跨学科发展的最大效益,在跨学科发展中为人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框架构建和实践转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3.4推进中西医结合专业数字化课程建设

中西医结合专业涉及的课程内容极其繁杂,在中西医结合人文素养教育方面,除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理论基础之外,还需要将二者深度融会贯通,单纯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有效涵盖该领域全面的知识理论体系[6]。而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学生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了学习内容,受到了众多师生青睐。因而中西医结合专业数字化课程建设势在必行。医学教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学徒式学习到课程式学习,医学教育在不断变革,推陈出新。网络课程教学实现了信息共享,打破了时空限制,能更好地满足学习需要。然而在现有的医学数字化教育课程体系中,更侧重于临床方面。建立数字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现有的大学人文课程,同时学习国外的医学人文课程,鼓励各大高校与医学人文教育专家合作开展网络教学,建立视频教学库、课件库,把控医学人文教育质量关的基础上满足数量化要求。此外,对于数字化人文教育还需格外注重师生交流反馈渠道的畅通性,及时答疑解惑,提高医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的认识,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最终达到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目的。

3.5构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课程序贯性体系

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课程的序贯性是指中西医结合专业相关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贯穿整个医学人文教育阶段,然而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人文课程开设不到位、课程体系范畴模糊等问题,跨学期的医学人文课程少有出现[6]。现有的医学人文课程序贯性不强,无法满足医学生人文素养学习的需要。要构建以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课程的序贯性。围绕医学人文核心素养加强医学人文课程序贯性建设,首先需要厘清中西医文化内核,做到主次分明。中西医结合人文核心素养是专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把握人文内核,秉持仁心,才能找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正确方向。其次还需要遵循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规律,中西医结合专业历经多年发展而不退化,是因为两者的融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实现人文教育序贯性,既要把握专业自身发展规律,还要把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完善中西医文化教育的考评体系。基于人文核心素养对医学人文课程进行考评,鼓励建设跨学期、跨学年的连续性人文课程,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对于序贯性强、教学效果显著的课程采取激励性措施,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方向引导。

作者:许盈 黄政德 廖菁 张云 胡思 吴丽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政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