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

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

摘要:本文以高师音乐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专业育人的角度,围绕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展开研究。首先,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中渗透的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其次,结合目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实施整体情况,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最后,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该探究,来从理论研究的层面为我国高师音乐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少数民族音乐的育人效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渗透

基于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社会经济逐步迈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精神需求层次亦是呈现出上升趋势。音乐作为众多艺术门类的一种,有着其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音乐艺术尤其擅长对情感的表达,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通过对受众视听感觉的刺激,给其带来美的体验,沁入心灵,震动着他们的思想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更深的生命领悟,这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素养亦有积极意义。纵观我国音乐艺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其中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成果斐然,特殊的语言表达将各个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升华着人们共同的民族情感,使之更好地奉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其功能价值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进而使音乐本身更加符合我国“文化自信”的战略感召和要求。而这些不仅有益于丰富着学生的视听感觉,使学生对“美”的体悟更加深刻和纯粹,还能够为之打开更加宽敞的音乐艺术之门,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少数民族音乐浸润在大的文化格局中,是我国艺术领域发展的浓重一笔,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品悟,其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渗透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为之提供了新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增强了其本身的生命力,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丰富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之在精神领域的追求更上一层,驱动着审美的个性化、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高师作为教育延续与发展的根基所在,最终朝向下一代的成长,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其审美价值观的升华,从而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事实上,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族人民紧密相连,源于相同的血脉相承,成就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体系。不同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渗入,为高师学生打开了更加宽阔的艺术欣赏之门,丰富着他们的乐理知识,对个体思想情感的表达更加顺畅、彻底。同时,少数民族音乐除了优美的歌词和旋律构成之外,还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观和民族精神。以《嘎达梅林》为例,在欢快的音乐律动之中,显示出了蒙古族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潜移默化中将这种精神融入高师学生的人格修养中,使之积极朝向未来不断开拓和进取。

(二)传承文化

总书记曾重点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着巨大的促动价值。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浸润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为之开辟了新的发展通道,使之特色魅力永恒,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成长。因此,从国家“文化自信”的战略维度上讲,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至关重要。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生态下,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互频发,形成了我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是其生命延续的有效路径。

二、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在大量的实践活动,淬炼着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对提升其音乐感知力、音乐想象力以及音乐创造力等有着显著价值,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使得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功能价值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就目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教学工作受到了学校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教学改革进一步得到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仍旧存在些许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视唱练耳教学效用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效用。

(一)基本情况

在高师课程体系中,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存在,视唱练耳通过大量的分析训练、听觉训练、读谱训练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素质。使学生拥有较好的音乐感悟能力能够对音乐的多声部、音色、音调、音高、调性、音长等进行准确判断。常规来讲,高师视唱练耳主要包括视唱和练耳两大板块。其中,视唱教学的前提基础是识谱,能够伴随着音符的律动而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波澜,进而跟随着心中的声音发声;练耳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听力,包括辨音能力等。高师视唱练耳的最高境界是由眼入“脑”、由脑入“心”,进而完成发声的整个过程。综合来讲,视唱练耳绝非一门简单的音乐学科,其中还穿插着多重方面的知识,包括哲学、心理学等,是一门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也正是基于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尤其对于高师学生而言,其最终朝向服务下一代的成长,要具备与岗位职业相对应的操行,音乐教育中应有机地将美育与德育统一,因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主要问题

视唱练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于各方因素的限制,其中就包括了教学设施欠缺、课程滞后、师资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视唱练耳教学效用的发挥。

1.设施欠缺

高师毕业生朝向未来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牵引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之浸润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心灵和精神层次的升华。未来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器械以钢琴为主。反观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其对接未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力度不足,器械设备配置欠缺,种类偏少。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师学生普遍对钢琴的认知有所提升,能够听懂钢琴的高音,但是奈何成长环境的影响,对二胡、排箫、葫芦丝等传统民族乐器的了解甚少,导致其视唱练耳表现僵化,暴露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不足。在未有足够的物质力量支持下,高师学生的成长缓慢。

2.课程滞后

高师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其所朝向的育人主体是教师,最终定位于服务中小学教育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高师在视唱练耳课程设计上,却多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教材构成特色缺失,没有针对性。同时,据相关访查结果显示,很多高师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安排不尽合理,多局限于初级视唱练耳板块,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学生的能力发展。除此之外,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思维滞后,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更加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按部就班地教学,压制着学生的个性化,导致其在整个授课过程的能动性缺失,而这种做法亦会影响他们的职业认知,与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相悖。

3.师资薄弱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教师作为主导,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与成长。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态势下,社会发展对师资人才的需求,驱动着高师教育发展,整体师资队伍的数量所有增长,生源数量亦是呈现增长态势。纵观现阶段的高师人才配备,许多出入教育行业的教师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知短浅,导致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步伐迟缓,且整体实效性表现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本身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重视不足,缺乏持续自主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对师资战略定位不清晰,相应的培训教研活动不足,无法有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因着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价值,该项工作的进展十分重要和必要,但现实中问题阻碍着其前行步伐。本节基于上述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目标

高师特殊的职业素养需求定位,决定了其与专业音乐院校有着极大的不同,科学的目标规划指引着其前行方向,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渗透的重要基础。正是基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的多重价值意义,应当引起院校及师生的高度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边界,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感,从而积极影响下一代的成长,迎合国家“文化自信”战略要求,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知名音乐家冼星海曾指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之于高师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终落实在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的提升上。在以往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模态下,教师更加偏重音乐知识的积累与音乐技能的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关注不足。而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核心,则是让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感知力、审美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使之性情德操得到熏陶,而教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因此,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灌入,应找准育人方向,基于音乐本身的开放性、多元性,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的提升,继而有的放矢地择取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实现其应用效能的最大释放。因此,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更多的是以“情”为切入点,开拓学生知识视界之余,强调思想道德层面的引导,从而为进一步的教育深化铺垫基础。

(二)丰富教材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中,形成了璀璨的民歌艺术体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情态,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等交融在一起,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亦有着相当丰富的表现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可行且必行。对此,高师应秉持“引进来”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丰富视唱练耳课程内容体系,以此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界,升华他们的民族情感。在现实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其既有的教材设计视唱条目多为西方音乐素材,调式为西方十二大小调体系,学生接触到的少数民族音乐较少。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应重新规划相关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比重。在此方面,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音乐简谱视唱教材》进行了有益探寻,有关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展,人们的审美情趣越发多样化、个性化,早期形成的视唱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根据当前阶段的高师育人方向,抽离其中合适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插入。具体而言,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择取应当秉持几个原则,即特色鲜明、地域性强和准确度高。其中,特色鲜明,包括突出的音乐性、明显的节奏特征等,能够很好地触动学生积极能动情绪,使之主动认同和学习;地域性强则是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认知经历,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准确度高指旋律、曲调、节奏等。

(三)创新方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选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更是如此。在音乐领域,因着其本身的开放性,相关教育应当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强调“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灌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能动活性。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影响了整个工作效率和质量。少数民族音乐浸润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更容易被中国学生所感知。因此,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应当融于师生互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基于视唱练耳的环境氛围,深化其感知与理解。事实上,伴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进展,信息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搭建了良好的教学平台,教学方法创新亦拥有了更多的可能。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当耦合“互联网+”技术,结合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结构,营造真实虚拟的场景,辅助学生视唱练耳的过程,通过对他们多重感官的刺激,使之真切地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涵,从而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表达元素。此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互动讨论,以问题为导向,为之提供自主、公平表达的舞台,鼓励优秀行为的同时,针对性地输出指导,潜移默化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

(四)扎牢保障

宏观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教师作为主导,是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的关键,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表现直接影响了该项工作成效。因此,新时期,高师必须要摆正师资战略定位,精准分析他们的角色职能,了然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细化岗位责任分担,针对性地支持其专业化发展,继而积极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此过程中,高师人才力量建设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朝向开放自由的经济市场,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支持,以兼职的方式引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补充高师既有人才队伍的短板,形成互补优势,从而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顺畅、高效。另一方面,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为主题,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搭建良好的行业交互平台,不断充实教师的知识涵养结构,共享有效工作经验。携手“校本化”教材开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范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动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素养水平,使之输出更高品质的服务。最后,对于高师从业教师而言,亦需深刻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秉持高度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深刻了解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渗透的多重价值,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研究,善于通过互联网络、教研平台等路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如此这般,在多重力量的协同努力下,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挖掘更加全面、深刻,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释放更大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十分重要和必要,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其在当前阶段的工作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仍旧面临着多重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发展中,学校方面应立足于“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有机地将美育与德育融合在一起,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渗透,依托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持,以科学的目标为向导,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方法组织。笔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善于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建议举措。

作者:王红兴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