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探讨

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探讨

[摘要]大学音乐教改中,将从以往的乐理知识教学转向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立足于“人”的发展来充实音乐教育内容、调整目标以及进行价值性要素的挖掘。基于此,民族音乐的重要作用越发被重视起来,并且成为其走进更多课堂的充分理由。但是,大学单单具有重视民族音乐的意识还不够,必须立足客观实际,直面教改中的问题,从而找出优化民族音乐教学的路径。探讨了民族音乐的作用,进一步阐述了其近年在大学中得到重视的表现,并着重就其需解决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改;民族音乐;策略研究

民族音乐是承载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客体,能够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充当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介质。作为由众多少数民族构成的大家族以及拥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资源丰富、价值巨大,具有深入挖掘的潜质。因此,大学有必要在其音乐教改中,不断强化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并将这种重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动力。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对国家方面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1]。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化身,艺术韵味浓厚。因其源自生活,并且站在艺术视角反映生活,所以具有深入挖掘的价值。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2]。透过民族音乐作品,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更好的总结。民族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呈现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总体意识形态,还能够折射出我国各时期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与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艺术成果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文艺资料库。很多民族音乐作品甚至成为地方文化的独特代表,充实了地方文化资源,对各地区打造文化品牌较有帮助,且这些作品的流传以及走进课堂,均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民族音乐传承者的主力军,在新时代需大力加强文化自信教育[3]。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夯实我国的文化教育基础,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得以更有效的打造,并使我国整体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文化实力乃是构成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节点之一,注重文化实力提升,就是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全局,助力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强国之策。

(二)对大学生个人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对民族群众思想意识的外化,蕴于其中的深厚爱国、爱党情怀能够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例如,经典的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等,通过《苏武牧羊》等这样的民族音乐形式呈现,用抒情或激昂的旋律来打动人、感染人,这对大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精神、情怀、气节等有较好的帮助。而且民族音乐中也不乏体现“小我”的作品,贴近各民族群众的生活,家乡气息浓厚。这类作品能够形成对大学生家乡情怀的熏陶,使他们在“接近”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学习蕴于其中的民族品格,塑造自身的道德观念,并形成基本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

二、大学音乐教改中对民族音乐重视的表现

(一)充实了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一些高校通过充实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使得民族音乐在总的大学音乐教育视域下的比重得到提高,也促使大学音乐的发展范围扩大,使其拥有配合教改以及加深教学程度的基础。例如,一些民族性大学在音乐器材、素材库中增添了许多具有地区特色的乐器、乐谱等,带领学生认识和学习更多样的音乐文化;一些高校将维吾尔族、苗族等的打击类乐器融入教学资源中,以配合教学使用;一些高校展开了对久远的民族歌谣的收集,将其作为音乐教研资料等。

(二)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单设民族音乐课程

在教改促动下,一些原本没有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单设了民族音乐课程。民族音乐因地域特色明显,所以多以小范围流传为主,其原本的受众群体也不够广泛。而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以往更多作为教材中零散分布的内容,这对其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以及得到更广、更久远的传播不利。随着民族交流的频繁,更多的民族音乐艺术魅力被发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欣赏者、研究者,这为高校开设独立的民族音乐课程提供了动力。例如,内蒙古大学就将蒙古族音乐史设置为其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课,还相应配备了足够的蒙古族乐器用于授课,有力促进了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在大学公共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

鉴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传承的要求,一些高校有意识地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校内的公共课程中,使更多专业的大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来接触、研究民族音乐,这些选修的音乐公共课程内容涉及广泛,除了民族音乐发展史这类理论内容,还包含认识乐器、练习乐器、民族音乐表演等内容,且均有音乐专业教师教授,专业性有保证。

三、大学音乐教改中的民族音乐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音乐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而且他们的音乐欣赏渠道也非常多。于是,在众多的音乐类型中,如电音、爵士、流行乐等,民族音乐的生活化和传统韵味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欣赏欲望。在精彩绚烂的音乐文化中,追求炫酷、个性的大学生更喜欢迎合他们心理的新时代音乐作品,哪怕是缺乏文化韵味的“抖音神曲”,因更能帮助其宣泄压力和外放情绪,反而显得比民族音乐更有吸引力。这就使得民族音乐发展在新时代缺乏土壤,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缺乏变通

虽然一些高校已将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为其相应的课程开设、音乐文化传播等提供条件,配合教改,但是其整体的教改落实情况还不够理想。高校的相关重视行动启动晚,所以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还不成熟。一些音乐专业教师不能灵活地在民族音乐课上施展教学方法,较多依赖于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使得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效不高。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形式僵化、内容枯燥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学部分音乐教师自身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不透、积淀不深有关。

(三)学生无法集中太多精力

在民族音乐学习上尽管大学音乐教改中,已将能力培养、素养形成作为重要的教学导向,但这并不能使大学师生无视真实的课业压力、毕业压力、就业压力。我国的高校学生需要按照教育部要求修满相应的专业课程,并且成绩理想,方能具有毕业资格。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广泛涉猎知识,掌握多方面能力。所以,一些学生并没有时间、精力去深研民族音乐,他们有的因兴趣或专业学习要求而选择民族音乐相关课程,但是往往只能学到表面,继而又要匆匆转入其他领域、课程的学习。

四、基于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进行教改的策略

高校音乐学院乃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必须重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使现代大学生像熟悉汉语一样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4]。高校要进一步采取合理的改进策略,使音乐教改真正成为育人的强大动力。其对民族音乐的持续重视,以及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策略加以体现。

(一)编辑和更新民族音乐教材

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韵味需要以更加集中且有框架体系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来得到挖掘、发现。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内涵丰富,所以令欣赏者回味无穷。它与现代社会所诞生的各式音乐区别较大,但是也有相通之处。高校应站在对两者和而不同的辨析认识的基础上,鼓励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进行补充与创新,由此来形成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播的更大的弹性。因此,高校不能满足于当下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现状,而应该不断教研、编辑、更新相关教材。这样,高校才能更及时地将契合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内容融入课堂,也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新印象以及萌生学习欲望。高校需在教材编审中注意融合大学生视角,以他们的兴趣角度去甄选民族音乐资源。例如,可挑选以动感节奏为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入教材;可在现有的流行音乐作品中筛选经典的、较多融合民族韵味的作品入教材;可尝试在教材中增加更多改编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与民族音乐元素融合,以形成新作品等。经过对民族音乐教材更精心的编写准备,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更能被调动起来,促使民族音乐在现代有了新形式的发展。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

在大学音乐教改中,音乐教师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责任人”,是大学生心中的民族音乐学习榜样。如果他们自身的素养、能力不足,就会难当重任,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因此,高校需对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教学实践平台等进行准备的同时,也要重视音乐教师能力培养。高校可组织大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邀请本地的文化界专家、教授等来校指导培训,从而使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深入的认知。这个过程可以与上述的民族音乐教材编写同时展开,都是需要音乐教师掌握、理解大量的音乐素材资料,从而不断内化相关文化知识,以形成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需立足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掌握来提高,这样有利于在课堂中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具体而言,音乐教师需转变以往的授课思路,打破僵化的模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教学民族音乐。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互联网+”的语境和技术为其提供了突出的支撑条件,在丰富教育方式、突破教育的时空局限和改善教育生态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优化民族音乐课堂。例如,教师可合理利用新兴教育技术,为学生模拟音乐中的情景,以营造氛围感,带动学生产生共鸣;可通过对民族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展示(纪录片、微课视频播放等)来创设主题,让学生在课上边学习作品,边完成相应的主题研究任务,从而多侧面理解音乐作品;可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贯通课上课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以展现自身对民族音乐内涵文化挖掘的潜能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是音乐教师讲好民族音乐课的必备技能。高校音乐教师需多学、多借鉴、多总结,使自身的教学能力持续提高。

(三)增加学生民族音乐实践活动比重

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仅靠零散分布的专业课、公开课是不够的。高校需在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比重的同时,广辟渠道、增设平台,为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实践提供机会,这能够改善他们因学习压力大而没有时间进行民族音乐兴趣探索的状况。高校可创设本校的民族音乐节,并设定“歌唱祖国”“聚美家乡”“新时想”等带有较强引导性的活动主题,带领学生以音乐表演的形式进行能力锻炼;也可鼓励大学生回归生活广泛观察、收集民族音乐素材,如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内外去走访、调研、收集相关素材资料或形成数据,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真听、真看、真感觉的民族音乐实践机会等。各类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拉近。但是高校也要注意对实践活动中评价环节的把握,让专业教师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学生的能力展示做出评价,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获得在民族音乐学习中的持续动力。

(四)基于课程思政将文化传承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

在大学音乐教改中,课程思政,即在不同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一种方向。而且在近年中,系列讲话精神对课程思政加以了强调和深度阐释,这给予大学音乐教改以启示,使之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充分遵循课程思政的要求,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承、创新的基调融入学生的音乐学习中,以督促他们形成文化传承理念。大学音乐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理念的认同者,在民族音乐素材中要广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以此作为音乐课思政渗透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借鉴和学习前人的优秀品格、思想境界、文化内蕴,从而塑造和形成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为了提升音乐课思政教育效果,音乐教师可将外国音乐作品与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辨析其中的异同,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懂得通过民族音乐学习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萌生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在大学教育中提升民族音乐作为一门课程的地位,重视之、发扬之,对于大学生音乐世界的丰富、文化品位的提升、思政意识的夯实等,均有实际意义。并且,大学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能够使我国最具优秀文化传承基因的一批人切实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践行者,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储备力量。

作者:李艺 单位:贵州大学 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