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意蕴与传承探析

民族音乐文化意蕴与传承探析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美感和气质,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古老的中华民族,在音乐方面的积累十分深厚,例如音乐的乐律理论、原唱佳曲、乐曲创作等领域都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民族音乐的文化有了更多传承的含义。为了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需要弘扬民族精神,从音乐艺术出发不断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意蕴;传承发展

前言

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蕴与传承一直是文化建设的重点。音乐是传统的艺术类型,在音乐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结合艺术家的心情境遇和历史脉搏,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因此,传承音乐文化,传播音乐的意蕴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的发展,以不断理性的判断,选择民族文化的瑰宝,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不断发展。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音乐作为一种普世的文化,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民族音乐更具有本土化的特色。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具有丰富的音乐著作和音乐乐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价值和审美观影响着我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学习,因此,适当弘扬民族文化,使得民族文化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需要长久的坚持[1]。展开来说,各种音乐元素的乐曲、乐谱、乐理、节拍、调适以及各个民族的风俗、习俗等在我国获得了风格各异的发展。在音乐分类上可以统共分成五大类,分别为舞蹈音乐、古代歌曲、民乐、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在传统音乐的分类过程当中,音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艺术,而是依赖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起到协调和发展的作用,记录了民族的欢乐和精神,也寄托了文化的哀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音乐在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内涵,具有各民族的鲜明特色和不同的生活气息。民族之间高度融合的精神状态,在音乐作品之中也得到了丰富的展现,因此民族音乐的继承能够透露出民族文化的内容,将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和创作,不仅能够记录民间生活历史,使其具有严肃性、可追溯性,还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在艺术当中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二、民族文化的意蕴所在

(一)反映民族生活

首先,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延续的精神动力,在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通过集体的创造,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国的传统音乐是从民间起步的,在远古时代的尧舜禹时期,因为没有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所以那时候所存在的简单的音乐节拍,直接反映的是最普适民众的生活需求,而随着后续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民族音乐在反映君主制度、等级制度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厚的表达层面。因此民族音乐的表达内涵在生活方面涵盖不同阶级。

(二)表达民族气韵

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民族音乐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观和哲学观,而在这发展过程当中,基于这种精神面貌产生的各种不同门类,经过流传演变形成了具有本土气息的艺术作品。在音乐的表达过程当中,为了讲求艺术作品的意境和气韵,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和统一,尤其强调艺术创造过程当中的风骨所在,而中国民族音乐在这些方面体现出了对应的追求。在文化遗产方面,气韵生动的文化作品数不胜数,在我国音乐的精品瑰宝中各自具有深挚的意境。

(三)连接民族文化

我国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历史发展特点。民族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听取民族音乐,能够让听众在广阔的空间中展开想象。例如,在蒙古历史文明过程当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绘制了横跨大陆的宏伟蓝图,在蒙古族鼎盛时期,我国的疆域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亚洲、欧洲两大板块,因此民族音乐在蒙古族民族的体验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出蒙古鼎盛的精神内核,在音乐旋律中不少音节体现出了蒙古战士“不畏生死”的精神品质,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超越种族的限制,心心相印,联系民族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不断追随民族的发展脉搏[2]。

(四)提升个人文化内涵

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也是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的重要内容。早在唐代诗文盛行的时候,唐诗作词再进行谱曲,连接起了文化的作品和音乐的作品;而宋代流行的唱词,元代流行的元曲,都使得文字作品能够和艺术进行连接,实现相应的文艺光辉。民族音乐不仅仅能够在听觉上给人震撼人心的声音,还能够通过抽象的旋律,让人们在情感的想象当中领会到精神的内涵。因此保护民族文化意识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必然旅程。

(五)传承民间艺人

音乐是一门活的艺术,因此在传承队伍方面的建设上,必须给予重点关注,针对扎根乡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班社,和来自发达地区技艺精湛的专业团体,以及在各专业音乐院校刻苦努力的学生群体等,虽然在音乐方面的学习程度不同,但是传先辈乐人高超技艺、承民间乐种百代乡情的想法并未动摇。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传承、发展,都必须培养艺人群体,当台下的观众被台上的演员所深刻感染,才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与互动,帮助民族器乐和民间乐种传承发展,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最终实现经久不衰、代代传承的文化意义。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之道

(一)组织民族音乐的系统建设

目前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建设过程当中,对音乐等艺术类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实施效果并不够理想,虽然素质教育阶段对音乐的教材等进行了书面资料的整理,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不少的学校以唯分数论的方式教育学生,因此在艺术音乐系统性建设当中,应当首先从校园出发,让学校建设完整全面的民族音乐教育系统[3]。在音乐教育过程当中,要由学校的音乐教育和师范教育两部分构成。对于素质教育阶段,学校要满足日常的艺术教育课时需求,让更多的专业音乐教师入职到音乐教育过程当中,让学生们从小接触到音乐教育的熏陶,从而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受众基础。而另一方面,在师范领域教育的系统建设过程当中,需要以培养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目标进行系统的建设,包括专业音乐知识的教育、专业音乐演唱的教育以及职业音乐的教育等等。在这方面,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教师知识渗透到音乐专业当中,让更多的音乐学生理解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过程当中成为其中的一员。除了这两方面,系统的建设还需要在社会意愿方面进行更广阔的覆盖,例如在社会成员中,可以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听到其他学校的在线音乐教学,提高社会群体的艺术修养,让高校的知识点能够通过不同的互联网传播形式反渗透到社会当中。

(二)重视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

在现阶段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高校的教育当中,民族音乐教师的人才比较缺乏,甚至有一些民族音乐处于逐渐消失的状态,而重视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能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打破学历和资历方面的界限,吸引更多民族音乐方面的人才加入教育队伍之中。为了培养民族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高校教师的学生资源整合的工作,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的收集和优化,鼓励这些学生深入民间,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对他们从民间音乐提取独特音符创作优秀作品或者传承传统音乐作品的事迹,要及时加以关注并支持,鼓励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尽量进行优化处理。其次,要在高校当中培养更多的综合性音乐教育资源联动效果,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能够在交流过程当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要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性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因为教师力量是民族音乐发展的骨干力量[4]。除此之外,在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上,也要注重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结合,尤其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各个领域对音乐的依赖性比较强,在综合性的音乐作品当中,要对音乐人才进行及时的更新,在跨专业的艺术门类中,不断巩固民族音乐的独特地位,让更多的人才能够通过艺术性的方式认识音乐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扩大音乐人才的阵地,让更多的艺术类人才也能在音乐方面具有更高的造诣和基础的专业知识技能。

(三)进行文化传承与管理形式继承

文化传播和管理形式也是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方面,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制措施,还需要社会各界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例如对民族音乐的地域性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地域上呈现出“大杂居和小聚居”的特点,因此,针对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其音乐的表述形式风格与人们的民族习惯息息相关,在音乐文化传承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首先成立专门的艺术研究中心,保证定期对本民族区域内音乐作品进行采编和录制,保证民族音乐在媒体层面能够层层出新,而在管理形式上面,可以选取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进行发展和弘扬。同时,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各种信息的推广,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大众文化之中。以山西为例,山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开展了电视、网络、传媒、广播等作为普及媒体,而且借助各种新兴的软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积极扶植民间媒体;在艺术作品的筛选方面,选择内涵丰富、符合大众品味、利于展示民族文化的内容,再进行有效的传播,尤其将本地戏曲和高校的资源进行联合,让博士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的挖掘工作,通过本地的戏曲音乐的选择,将吸取的内涵进行现代文明的重新展示,使得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四)将民族音乐和其他艺术进行融合

将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进行融合,能够最大限度上扩大民族音乐的适应范围,适当开展音乐的展演范围,将音乐的表演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能够帮助音乐具有经济的活力和艺术的生命力[5]。2013年“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是我国首次以民族器乐民间乐种为内容而开展的艺术活动,在参与演出的嘉宾之中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职业与非职业组合参加,这场关乎专业的音乐展演,也成为对民族器乐和民间乐种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6]。在人民日报主导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活动过程当中,特地将民族的乐器进行多种的组合,通过大规模的专业活动,使得民族音乐能够在文化活动过程当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职业性表演,从而将音乐这一艺术在公共眼前进行最大程度的民族文化魅力展现。例如,稀有的民族乐器和乐种在民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山东枣庄崔家班、广东音乐团五架头组合、广东潮州市民族音乐乐团、江南丝竹小乐队、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新疆巴尔鲁克等传统乐曲的演奏方法,能够继承传统曲目的演奏,并且运腔和韵味在文化内涵方向进行不断地发展。而在学院派的研究过程当中,积极复健传统乐器,并与其他乐器进行融合,也能够在学院中看到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例如山东艺术学院的挫琴表演,就将中国最早的弦乐器进行了复原,具有学术价值和实操价值的双重意识价值,也是“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民族口号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政府、教育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传承和方向提出建设方向,再进行运营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进行相关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才能够促进和提高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作者:唐娜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